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模板

合集下载

乙肝五项检测操作规程【范本模板】

乙肝五项检测操作规程【范本模板】

乙肝五项检测(乳胶法)(一)检测目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HBsAh、HBeAg、HBeAb、HbcAb)检测.(二)测定原理HBsAg、HBsAh、HBeAg均采用双抗体(原)夹心法原理。

用抗HBsAg多克隆抗体包被硝酸纤维素膜,配以红色乳胶标记的抗HBs鲰单克隆抗体HBsAh,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性检测血清/血浆中HBsAg;用HBsAg重组抗原和链霉亲和素一BSA包被硝酸纤维素膜,配以红色乳胶标记的HBs如重组抗原和生物素一BSA及其他试剂,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性检测血清/血浆标本中HBsAb;用抗HBeAg单克隆抗体(Ehl)包被硝酸纤维素膜,配以红色乳胶标记的抗HBeAg单克隆抗体(Eh2).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用于定性检测血清或血浆中HBeAg。

HBsAg、HBsAb、HBeAg测试时,将血清/血浆标本滴人试剂板加样处.标本在毛吸效应下向E层析,如标本中含有相应的待测物质,在测试区(T)内会出现一条红色条带,则是阳性结果。

如标本中不含有相应的待测物质,则测试区(T)将没有红色条带,是阴性结果。

无论待测物质是否存在于标本中,一条红色条带都会出现在质控区内(c)。

质控区内(c)所显现的红色条带是判定是否有足够标本,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的内控标准。

HBeAh、HBcAh采用竞争法原理。

用HBeAg重组抗原包被硝酸纤维素膜,配以乳胶标记的鼠抗HBeAg单克隆抗体.应用竞争抑制法原理,定性检测血清/血浆巾HBeAI,;用HBcAg重组抗原包被硝酸纤维素膜,配以乳胶标记的HBcAb单克隆抗体,应用竞争抑制法原理,定性检测血清/血浆中HB。

Ah。

测试HB。

Ah、HBcAb时,将血清/血浆标本滴入试剂板加样处,随之标本在毛吸效应下向上层析。

如标本中含有相应的抗体.则同膜上测试区(T)的单克隆抗体竞争与预包被在乳胶颗粒上的相应抗原反应.如标本中没有相应的抗体,预包被在乳胶颗粒上的相应抗原则同膜上测试区(T)的单克隆抗体全部结合。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

一生物安全制度1、医务人员1每1-2年做体检一次并接受乙肝疫苗接种。

2每1—2年检查乙肝病毒抗原抗体水平发现乙型肝炎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3检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应穿好工作服不允许在实验室进食和吸烟。

4检验人员在工作前后和被污染后应用肥皂和流水清洗必要时由消毒液浸泡双手每季度抽查检验人员的手并做细菌培养一次。

2、环境消毒隔离1实验室应分为清洁区和操作区清洁区要注意保护不受污染。

操作有气溶胶可能的标本应配置生物安全柜及其它防护设置如紫外线灯排气扇等操作区的工作台及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一次有污染时随时消毒每周大扫除一次。

2采血室每日操作前用清水擦拭操作台一次采血结束用消毒液擦拭操作台、桌子和地面一次紫外线每日照射消毒一次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次紫外线强度定期测定。

并做记录。

3、各种检验标本的收集送检必须用相应指定的容器留取不得外溢污染。

4、静脉及末稍采血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静脉抽血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巾一带一消毒所用止血带及纸垫每日消毒末稍采血一人一片一管杜绝交叉污染。

5、一次性医用器具包括采血针注射器、尿杯、血红蛋白微量吸血吸管应严格做好领发登记注射器先浸泡消毒后由供应室一对一调换统一处理其余一次性器具浸泡消毒后装入污物袋送焚烧炉焚烧。

6、检验人员在进行静脉抽血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操作前必须洗手必须戴好帽子与口罩操作台和手被污染时应用肥皂和流水认真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双手酒精、碘酒瓶每周更换消毒两次。

7、凡是肝炎病人和透析病人的血液标本及疑有黄疸的血标本都视为肝炎的污染标本应贴上红色危险标记放在规定区域内引起警惕和防止扩大污染面。

8、溢出试管外的血液应立即用碘酒棉签擦拭干净注意防止玻璃碎片刺伤手并注意试管有无破裂。

9、当针头和碎玻璃刺伤手时,用流水冲洗,挤出血水,应立即用碘酒消毒局部。

10、实验室操作时应戴上手套。

吸取标本离心振荡等应严格按操作规程防止自身和实验室受污染。

11、已检查标本与容器分别浸泡于施康1号消毒液(2000mg/L)中两小时后标本倾弃一次性容器送焚烧重复使用的经清洗消毒和灭菌后再使用均要有记录。

实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实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实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实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是指在实际的临床检验工作中,对各项检验项目的操作步骤、技术要求、注意事项进行规范化的操作指导。

通过编制和推广实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可以提高检验工作的标准化程度和准确性,并保证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一、标本采集操作规程1、血液标本采集操作规程(1)术前准备:清洁手部,确认标本采集器具是否干净。

(2)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静脉穿刺部位应该干净、无红肿及其他异常表现。

(3)术后观察: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血肿、渗血等情况。

2、尿液标本采集操作规程(1)术前准备:清洁器具,要准备适量的尿液采集杯。

(2)尿液收集方法:提醒患者首先清洁外阴区,然后采集中段尿。

(3)尿液标本的保存:保存在干燥、清洁的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

3、粪便标本采集操作规程(1)术前准备:清洁手部,准备好质量较好的便盆和刷子。

(2)标本采集方法:使用刷子将标本刮入便盆,采集新鲜的粪便样本。

(3)标本保存:保存在干燥、清洁的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

二、常用检验项目操作规程1、血常规操作规程(1)术前准备:将血液标本放置于无菌容器中,准备好血细胞计数仪器。

(2)仪器操作:在使用前进行仪器的校准和清洗。

(3)标本检测:将标本放入仪器进行检测,确保标本质量良好。

2、尿常规操作规程(1)术前准备:准备好尿液标本,准备好尿液分析仪器。

(2)仪器操作:在使用前进行仪器的校准和清洗。

(3)标本检测:将尿液标本放入仪器进行检测,确保标本质量良好。

3、血糖检测操作规程(1)术前准备:准备好血液标本和血糖仪器。

(2)仪器操作:在使用前进行仪器的校准和清洗。

(3)标本检测:将血液标本放入仪器进行检测,确保标本质量良好。

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1、标本运输安全(1)标本包装:将标本放入密封的容器中,防止标本泄漏。

(2)标本存放:将标本存放在反应区域内,避免与其他物品接触。

2、实验室设备安全(1)设备检修: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1 - 检验标本的采集一、标本的正确采集标本采集必须符合2个条件,即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和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地反映检验对象当前病情,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

二、标本的贮存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已采集的标本要按检验规定的贮存条件,如室温、冰浴、温浴或防腐贮存,将标本直立置于稳定、干燥、避光、密闭的环境中,避免振摇,以免标本遗洒或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三、标本的运送必须保证运送后标本所分析的结果与刚采集标本后分析的结果一致。

四、标本的签收临床工作人员从口才采集标本并将标本从临床运送到实验室及实验室人员接收临床标本,均应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做到认真核对,包括标本来源、标本属性、检查项目、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标本送出人员和标本接收人员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并签字存档。

五、标本的处理1、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如果取血后未尽快转送或分离血清、血浆,血清与血块簪时间接触可发生变化。

3、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处理应注意事项:(1)、时间: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

①、促凝标本应尽早处理,可在采血5-15分钟后离心;②抗凝标本可采血后立即离心;③非抗凝(无促凝)标本采血30-60分钟后离心;④抗凝全血标本(全血细胞分析、ESR等)不需要离心。

(2)、温度:一般标本为室温(最好是22-25℃)放置;冷藏标本(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应保持在2-8℃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3)、采血管放置:应管口(盖管塞)向上,保持垂直立位放置。

(4)、采血管必须封口: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影响检测结果,封口可以减少污染、蒸发、喷洒和溢出等。

六、分析前的可变因素1、生物因素:可引起所检测物质在体内的变化,此种变化与检测方法无关,分为可变的和固定的生物因素。

2、干扰因素:在收集和分析标本过程中,干扰因素常导致分析结果与被测物真实浓度不符。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1 - 检验标本的采集一、标本的正确采集标本采集必须符合2个条件,即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和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地反映检验对象当前病情,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

二、标本的贮存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已采集的标本要按检验规定的贮存条件,如室温、冰浴、温浴或防腐贮存,将标本直立置于稳定、干燥、避光、密闭的环境中,避免振摇,以免标本遗洒或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三、标本的运送必须保证运送后标本所分析的结果与刚采集标本后分析的结果一致。

四、标本的签收临床工作人员从口才采集标本并将标本从临床运送到实验室及实验室人员接收临床标本,均应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做到认真核对,包括标本来源、标本属性、检查项目、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标本送出人员和标本接收人员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并签字存档。

五、标本的处理1、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如果取血后未尽快转送或分离血清、血浆,血清与血块簪时间接触可发生变化。

3、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处理应注意事项:(1)、时间: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

①、促凝标本应尽早处理,可在采血5-15分钟后离心;②抗凝标本可采血后立即离心;③非抗凝(无促凝)标本采血30-60分钟后离心;④抗凝全血标本(全血细胞分析、ESR等)不需要离心。

(2)、温度:一般标本为室温(最好是22-25℃)放置;冷藏标本(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应保持在2-8℃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3)、采血管放置:应管口(盖管塞)向上,保持垂直立位放置。

(4)、采血管必须封口: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影响检测结果,封口可以减少污染、蒸发、喷洒和溢出等。

六、分析前的可变因素1、生物因素:可引起所检测物质在体内的变化,此种变化与检测方法无关,分为可变的和固定的生物因素。

2、干扰因素:在收集和分析标本过程中,干扰因素常导致分析结果与被测物真实浓度不符。

免疫检验项目标准操作程序

免疫检验项目标准操作程序

免疫检验项目标准操作程序(总24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XXXXXX医院检验项目标准操作程序( SOP)责任部门: 免疫室文件编号: XXXX-JYK-MY-XM版本/修订号: B/1 ,共 25 页编写者: XXX XXX XXX审核者: XXX批准者:批准日期: 2012年09月27日实施日期: 2012年10月01日科主任: XXX目录1.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诊断操作规程 (1)2.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诊断操作规程 (2)3. 乙肝病毒e抗原诊断操作规程 (3)4. 乙肝病毒e抗体诊断操作规程 (4)5.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诊断操作规程 (5)6. 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诊断操作规程 (6)7. 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诊断操作规程 (7)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规程 (9)9. 抗双链DNA检测程序 (11)10.抗核抗体检测程序 (12)四联检测规程 (13)12. EB病毒抗体检测程序 (14)13.可提取性核抗体原自身抗体操作规程 (15)14.抗精子抗体检测规程 (17)15.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测规程 (18)抗体检测规程 (19)17.结核分支杆菌抗诊断试剂 (20)18.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22)19.流行性出血热IGM (24)20.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 (25)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诊断操作规程一、操作步骤:1、将试剂盒从冰箱中取出至室温中平衡30分钟后使用。

2、将标本对应微孔按顺序编号。

3、每孔加入待测标本50微升,设阴、阳性对照各两孔,每孔加入阴性对照(或阳性对照)各1滴,并设空白对照1孔。

4、每孔加入酶结合物1滴,(空白对照孔除外)充分混匀,封板,置37度孵育30分钟。

5、手工洗板:弃去孔内液体,洗涤液注满各孔,静置5秒,甩干,重复5次后拍干。

洗板机洗板:选择洗涤5次程序后拍干。

6、每孔加显色剂A液、B液各1滴,充分混匀,封板,置37度孵育15分钟。

睾酮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睾酮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睾酮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 检验申请
单独检验项目申请:睾酮测定(缩写Testo);组合项目申请:性激素检查组合。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
2.1标本采集
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

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也可采集血浆标本,用肝或EDTA 抗凝。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 的血清或血浆。

环保站化验检验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环保站化验检验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环保站化验检验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一、概述本规程是为了保障环保站化验检验工作的安全性,规范化验检验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化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

所有化验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执行操作。

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仪器设备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调试。

2. 首先戴上防护手套、眼镜,确保自身安全。

3. 根据化验检验的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和试剂,确保其完整和有效。

三、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前必须仔细阅读化验检验项目的实验操作手册,并按照要求操作。

2. 操作过程中严禁嬉戏、玩笑或其他不正当行为。

3. 在进行化学物品的提取、混合等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并确保操作台面的整洁和清理。

4. 在进行高温处理、酸碱溶解等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和特制的化学护目镜,以防溅溶液造成伤害。

5. 在进行火焰加热操作时,必须保持操作台面的整洁和无易燃物,并确保火焰的安全使用,避免产生火灾。

6. 在进行有毒物质的检验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防护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操作台面的通风良好,避免中毒。

7. 在进行辐射物质的检验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防辐射服等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操作台面的辐射源的遮挡牢固,以保护身体健康。

8. 在使用化学试剂时,必须按指定的数量使用,并将未使用完的试剂妥善保存,避免浪费和外泄。

四、废弃物处理1. 废弃物必须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分类和处理,并将其放置在指定的废弃物容器中。

2. 涉及有毒或危险化学物质的废弃物必须妥善密封和标识,确保其安全处理。

五、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1. 在发生化学品泄漏、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必须立即关闭有关设备,通知上级主管并按照紧急处理预案进行操作。

2. 在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对伤者进行救治,并通知上级主管。

六、操作记录和检查1. 每次操作结束后,必须将操作记录填写完整和准确,并进行主管的审核和签字。

2. 对仪器设备、试剂、漏斗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
规程
检验标本的采集
一、标本的正确采集
标本采集必须符合2个条件, 即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和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地反映检验对象当前病情, 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

二、标本的贮存
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 若不能及时送检, 已采集的标本要按检验规定的贮存条件, 如室温、冰浴、温浴或防腐贮存, 将标本直立置于稳定、干燥、避光、密闭的环境中, 避免振摇, 以免标本遗洒或溶血影响检测结果。

三、标本的运送
必须保证运送后标本所分析的结果与刚采集标本后分析的结果一致。

四、标本的签收
临床工作人员从口才采集标本并将标本从临床运送到实验室及实验室人员接收临床标本, 均应按标准化要求进行, 做到认真核对, 包括标原来源、标本属性、检查项目、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 标本送出人员和标本接收人员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并签字存档。

五、标本的处理
1、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 否则会影响检测
结果的准确性。

2、如果取血后未尽快转送或分离血清、血浆, 血清与血块簪时间接触可发生变化。

3、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处理应注意事项:
( 1) 、时间: 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

①、促凝标本应尽早处理, 可在采血5-15分钟后离心; ②抗凝标
本可采血后立即离心; ③非抗凝( 无促凝) 标本采血30-60分钟后离心; ④抗凝全血标本( 全血细胞分析、ESR等) 不需要离心。

( 2) 、温度: 一般标本为室温( 最好是22-25℃) 放置; 冷藏标本( 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 应保持在2-8℃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 3) 、采血管放置: 应管口( 盖管塞) 向上, 保持垂直立位放置。

( 4) 、采血管必须封口: 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 影响检测结果, 封口能够减少污染、蒸发、喷洒和溢出等。

六、分析前的可变因素
1、生物因素: 可引起所检测物质在体内的变化, 此种变化与检测
方法无关, 分为可变的和固定的生物因素。

2、干扰因素: 在收集和分析标本过程中, 干扰因素常导致分析结
果与被测物真实浓度不符。

七、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
遵照医嘱采集各种标本均应按医嘱执行。

凡对检验申请单有疑问, 应核实清楚后再执行。

1、充分准备
( 1) 采集标本前, 应明确检验项目、检验目的及注意事项并向病人作耐心解释, 以取得合作。

( 2) .应根据检验目的选择适当容器, 容器外必须贴上标签, 注明病人姓名、科室、床号、检查目的、送检时间等。

2、严格查对
( 1) .采集前应认真查对医嘱, 核对申请项目、病人姓名、床号等。

( 2) .采集完毕及送检前应重复查对。

3、正确采集
采集标本既要保证及时, 又须保证采集量准确, 这样才能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

4、及时送检
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 特殊标本还应注明采集时间。

八、标本采集方法
( 一) 、静脉血液采集
1. 目的
抽取静脉血标本以做各项检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做生化、免疫、血常规等项目所需血液标本的采集。

3. 物品准备: 止血带、一次性垫巾、无菌棉签、复合碘消毒液、一
次性采血针、负压真空管( 数量和种类根据要求选取后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及有无漏气) 、试管架、编号笔、口罩。

4. 检验申请单填写要求:
4.1 检验申请单用钢笔填写, 使用正楷字, 字迹清楚, 填写完整。

4.2 填写内容包括: 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标本、检验项目、标本采集年月日时、申请医生及采样者签名。

5. 操作步骤:
5.1 查对检验申请单、受检者姓名及是否已按医嘱准备, 向受检者解释操作目的, 以取得合作。

在采血管上贴好与检验申请单相对应的标签。

5.2 选择血管, 常见肘窝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内侧静脉, 小儿可采用颈外静脉、大隐静脉。

5.3 在穿刺部位肢体下放一次性垫巾、止血带。

5.4 用复合碘棉签消毒穿刺部位。

5.5 在静脉穿刺部位上方4-7厘米处扎止血带, 嘱受检者握紧拳头, 使静脉充盈显露。

5.6 穿刺:推荐使用真空采血技术。

摘掉静脉穿刺针上的保护套, 进行静脉穿刺, 穿刺成功后, 用贴好标签的负压真空管采集静脉血, 松开止血带, 受检者松拳, 用棉签压住进针处, 拔出针头, 嘱采血对象按压2-3分钟。

5.7 为受检者整理衣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