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形似与神似
文言文翻译中的比喻
夫文言文者,古人之语言也,简练而意深,故翻译之难,犹如跋涉于崇山峻岭,非有超凡之才,难以登峰造极。
其中,比喻之运用,尤为翻译之妙笔,如画龙点睛,使文章生色。
本文试以比喻之法,探讨文言文翻译之艺术。
一、比喻之形似与神似翻译文言文,比喻之运用,首重形似。
所谓形似,即翻译时力求保持原文之字面意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古人之语境之中。
如《史记》中有云:“秦皇扫六合,一统天下。
”翻译时,若仅以直译之法,则成:“秦皇扫六合,统一天下。
”此译虽不失原文之意,然缺乏古风古韵。
若运用比喻,则可译为:“秦皇挥鞭扫荡,六合归一,天下一统。
”此译既保留了原文之字面意义,又增添了一种豪迈之气,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秦皇一统天下的壮阔场景之中。
然而,翻译之最高境界,在于神似。
所谓神似,即翻译时不仅要追求形似,更要传达原文之神韵,使读者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领略其中之精神。
如《诗经》中有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若仅译为:“青青的衣领,我的心情悠然。
”则失之浅薄。
若运用比喻,则可译为:“青青的衣领,如同我悠悠的思绪,缠绕心头。
”此译既传达了原文之意,又使读者感受到诗人那颗细腻而深沉的心。
二、比喻之具体与抽象文言文翻译中,比喻之运用,既可体现在具体事物,亦可体现在抽象概念。
具体事物之比喻,易于理解,如《庄子》中有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翻译时,若仅以直译,则成:“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两者不能兼得,舍弃鱼而选择熊掌。
”此译虽不失原文之意,然略显生硬。
若运用比喻,则可译为:“鱼如我所欲之美食,熊掌亦如我所欲之珍馐;二者若不能兼得,我宁愿舍弃美食,选择珍馐。
”此译既保持了原文之意,又使读者在具体事物中感受到抽象的道理。
抽象概念之比喻,则需运用联想与想象,如《论语》中有云:“仁者,爱人。
”翻译时,若仅以直译,则成:“仁者,爱别人。
”此译虽不失原文之意,然缺乏感染力。
若运用比喻,则可译为:“仁者,如春日暖阳,温暖他人之心;如夏夜微风,拂去他人之热。
“形似”与“神似”的对立和统一
语言新探“形似”与“神似”的对立和统一骆加天津外国语大学摘要:文章在“重神似不重形似”翻译观的基础上探讨了“形似”、“神似”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翻译时,“神似”与“形似”既对立又是统一,理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形”、“神”存在不可调节的矛盾时,译者应力求“神似”;多数情况下,神寓于形,形传递神,“形神兼似”才是翻译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形似;神似;对立;统一一、引言我国的翻译理论源远流长,自成体系。
如直译与意译之争,翻译界关于“形似”,“神似”的讨论也长达几十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两大派别也因此诞生,一是以傅雷等译家为代表的“神似”派,一是以卞之琳先生为代表的“求形存神”派;一派重“神似”,一派重“形似”。
作者以为这两派本质上都是在力求“神形兼备”,最大程度上传达文学作品的神韵。
以傅雷为代表的“神似”派认为“形”、“神”并不是总能兼得,必要时,舍“形”以求传“神”;以卞之琳为代表的“求形存神派”则认为神存于形,舍形则丢神,因此格外重视保持“形似”。
在翻译实践中,上述两种情况都是普遍存在的,原作神韵也绝非轻易就能传达的,译者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和文本来处理这对在翻译时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追求“形似”和“神似”兼备。
二、翻译观中的“形”“神”关系傅雷于1951年指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1961年,他在致罗新璋的信中再次提出“愚对译事看法甚简单,重神似不重形似。
”(陈福康,2000)傅雷的翻译观取诸于中国古典文论和传统美学,他强调翻译必须保存原作的精神和美感特征,并多次提到中西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不同,“传神”很不容易;中西文字、句法规则也不同,并非死抓字典,按照原文句法拼凑堆砌就能济事。
但傅雷也曾表示文字、句法等也是思维、情感等的一种表现方式,“神”多数情况下寓于“形”,他也提倡要尽力“兼筹并顾”,但在追求“形似”时,应“过则求其勿太过,不及则求其勿过于不及”(陈福康,2000)。
从语用角度谈习语翻译的“形似”与“神似”
中英两国人民的社会 习俗差异最明显体现在对一些动物的看 法上。中国人认为, 狗是最卑微 的动物, 汉语 中有这样一些贬义习 语: 狐朋狗友 , 狗急跳墙, 狼心狗肺。中国人也比较喜欢猫, 人们常常 把贪嘴的人亲昵的称呼为“ 馋猫” 。龙在中国人. 目中那是吉祥的象 征, 我们都习惯将 自己称为龙的后代 , 炎黄子孙 , 汉语中有太多有关 龙的习语 , : 如 龙飞风舞 , 望子成龙 , 龙争虎斗。中国人认为虎为百兽 之王, 汉语中有虎父无犬子, 龙潭虎穴这样阳刚的习语。可是这些 , 在西方人看来就不一样 了。英国人将狗视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英
一
d已根深蒂固。汉语中有关佛, 』 l 和尚, 庙的习语 自 古就有很多 , 借 如:
花献佛, 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 ,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另外, 道教在
、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再现英汉习语的不同
语用
1生存的自然环境差异 .
中国也是影响深远, 中有 : 汉语 道高~尺魔高一丈, 一人得道鸡犬升 天的习语 。还有 , 儒家思想, 儒家学说可 以说在中国也是深得人心 .
文化 差异 , 从语 用角度提 出了英汉 习语 翻译的“ 形似 ” 神似 ” 与“ 。
关键词 : 语用等效; 翻译 ; 文化差异 ; 形似 ; 似 神
中图分类号 : 1 . H3 5 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4 5 (0 9 0 -0 9 - 0 10 - 4 8 20 ) 6 30 2
从 用 度 习 翻 的 形 " “ 似 语 角 谈 语 译 “似 与 神 ”
● 金 美 玉
( 淮海 工学院大学 外语教研部 , 江苏 连云港 2 2 0 ) 2 0 2
从《青梅竹马》译本来看翻译中的神似与形似
从《青梅竹马》译本来看翻译中的神似与形似【摘要】:本文旨在从翻译中内容与形式的问题入手,以《青梅竹马》两译本为例来分析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辩证关系,强调译者应在翻译实践中努力做到神形兼备。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尽量在内容和形式这两方面保留和体现原作的原貌和精神,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同时,要分析其语言表达方式的特点,倾听弦外之音,尽力在译文中再现原文语言表达方式,保留其美之所在,不可随意抛弃原文的形式,从而达到神形的统一。
【关键词】:青梅竹马;神似;形似;辩证统一一、引言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理论的建构中,有些翻译家和理論家借鉴“神”与“形”、“神似”与“形似”这两个传统概念,来表达翻译文学中的艺术追求,后来在“神似”的基础上,又出现化境这一概念,作为翻译文学的一种理想境界和目标。
而在外国引进的“等值”“等效”理论也属于文学翻译的理想目标(王向远,2006:5)。
长期以来,翻译界就“神”与“形”、“神似”与“形似”的关系做了有益的论证与辨析。
针对两个传统概念的看法也展开了一场持续不止的论战。
樋口一叶是19世纪日本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早期开拓者之一,其代表作品有《青梅竹马》、《岔路》、《十三夜》、《浊流》等,《青梅竹马》等作品一经发表,在当时即受到极高的评价。
她是明治新时代妇女社会角色变化的先驱者,宛如永不凋谢的昙花,留下令人萦怀难忘的文学芳香。
她的大多数文学作品在国内也被广为翻译,让国内读者认识到其文学功底及其文学中所蕴含的美。
其作品《青梅竹马》在国内传播最为广泛,但译本风格却截然不同。
二、译文对比日本女作家女作家樋口一叶被誉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天才作家。
其描写少男少女初恋的《青梅竹马》被余华赞为“最优美的爱情篇章”。
现在已出版的《青梅竹马》的译本仅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由萧萧翻译,另一个是林文月所翻译的。
这两个版本的风格迥然不同,前者注重传达原著的神韵,即所谓“神似”,后者在形式的传达上更忠实于原著,表现出“形似”的特征。
论科技翻译中的_形似_与_神似_
2008年第24卷第2期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24 N o.2 2008 (总第98期)JO URNAL OF NORTH UNIVERSITY OF CH INA(SO CI AL SCIENCE EDITION)(Sum.98)文章编号:1673-1646(2008)02-0038-03论科技翻译中的“形似”与“神似”薛宁地(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佛山528333) 摘 要: 文学翻译中所讨论的“形似”与“神似”的问题在科技翻译中也存在。
科技翻译应分两部分来考虑翻译原则:一部分是除核心词语以外的部分,这里基本不用考虑“形似”与“神似”的问题,译文只求“准确,易懂”。
另一部分是核心词语的翻译,即新出现的科技词语的翻译。
翻译核心词语的时候,译者应该尽量争取做到译文与原文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关键词: 科技翻译;形似;神似;核心词语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On Appearance R esemblance an d Spiritu al Resemblancein Scientific and Tech nical Tran slationXUE Ningdi(Dept.o f Fo reig n L ang uage,Shunde Po ly technic,Fo sha n528333,China)Abstract:The issue of appear ance resemblance and spiritual resemblance that has been discussed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also ex ist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ranslation.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r anslation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w o parts for consideration of translation pr inciples.T he first part is all the text except the co re terms.Here ther e is basically no need to consider the issue o f appearance resemblance and spir itual resem blance ;the objective is to achieve both accuracy and plainness .T he other part is the co re terms,nam ely,new ly g enerated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rm s.When such core ter ms are translated,the translator s o bjective should achieve both appearance resemblance and spiritual resemblance .Key words: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ranslation;appearance resemblance;spir itual resemblance;core ter ms1 “形似”与“神似”概念的提出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提出了一个后来被证明有深远影响的关于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观点。
浅谈翻译的“形似和“神似”
浅谈翻译的“形似"和“神似”作者:唐金燕刘玉涛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12期[摘要]本文对曾在国内翻译界引起不小争论的两种译文处理方法——“形似”和“神似”的不同特点加以分析。
并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关系,提出“形似”和“神似”的最佳境界是二者兼备。
当二者不能两全时,译者为保证原作意蕴、风貌所做努力都应予以肯定,这也是译者的一种素质。
[关键词]形似;神似;翻译处理;译者[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g(2010)12-0044-02艺术领域的“形似”和“神似”由来已久,作为处理译文的两种方法,在国内翻译界颇受争论。
从效果来看,翻译如同临摹画作,追求的是神似。
神似派认为,成功的译作应该在写作风格、思想深度、感染力等方面接近原作;形似派则认为,偏重神似是一味追求译作的文字华美,希望译作在句法形式上与原文对等,斟词设韵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形似、神似的提法源自于中国古代画论,然而“形神兼备”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审美的最高追求。
唐代画家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中说道:“古之画,或遗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
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话“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绘画过程中,画家首先要关注的是所描绘对象的气韵,即对象的神,只要抓住了对象的神和气韵,造型就形神兼备了。
通过对“形似”与“气韵”关系的论述表达他的绘画形神观,在绘画理论上比前人大大地迈进了一步。
由此可见,张彦远的着眼点在神,他并非否定了形似,而是对其有更高追求——那就是对气韵的追求。
画家顾恺之则主张“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的命题,他主张“若……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失矣”的神似要求,顾恺之较为注重客观对象之形,着眼点在形。
很多时候,争执形似和神似是因为“形”与“神”在一些学者看来是两个截然分开的单一概念。
论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形似与神似
论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形似与神似摘要:文学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文字写成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戏剧等)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
形似与神似在翻译界存在很大争议。
形似是指原文与译文两种语言形式的相似。
神似是指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尽量准确传达其文化意境和感情色彩,而不是仅仅表达出原文意思。
本文以具体实例来探讨神似与形似两者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在形似与神似两者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应取神似而非形似。
关键词:文学翻译;形似;神似;文化意境文学翻译在翻译领域中占据重要部分,旨在再现原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形似和神似之间的争议则是如何准确把握文学翻译标准的重要因素。
傅雷提出了“传神达意,重神似不重形似”,也就是说当形与神不能两全时,应该“舍形求神”。
矛盾也曾经说过:“文学翻译旨在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原文的艺术理念,,让读者如同阅读原文一样,得到一种审美经历,有所感悟”文学作品是一种运用语言来创造的艺术,所以在文学作品中,相比事物情节叙述,艺术意境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艺术意境可以使读者对作品中的人物思想和行为产生强烈的感情。
因此文学翻应该是用另外一种语言将原作中的艺术意境人物情感充分传达出来,不仅要达到明白畅通,忠实传达原作的内容,还应使译文读者在欣赏译文时仍然能像读原作一样得到美的感觉。
由此可见,文学翻译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形似而在于神似。
这并不代表形似不重要,其意思是说在两者不能兼得时,应取神似而非形似,如果形似神似能够兼备则更好不过。
以下通过具体翻译实例来说明神似即传神的重要性。
(1)首先我们以《春晓》一诗的两种译文对比说明形似与神似之间的关系。
春晓是一首古今传诵的抒情小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前两句表现了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
而后两句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以许渊冲和翁显良的译文为例。
首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对仗工整,简洁明快,并押韵。
较好的保留了原文形式,即达到形似。
但是每二句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显得苍白无力,只是较客观的描述了当时鸟鸣的景象,却没有表现出春晓景象中的一片活力,虽然形式上与原文接近,但却未能传达原句意境,使读者感受不到春天的一片生机盎然。
论文学翻译中的“神似”
论文学翻译 中的 “ 神似 ”
文/ 郭雷 许冰
摘 要 :翻译在人类互相交流的过程 中应运 而生,其 目的在 于寻求 沟通 ,促进 交流。而文 学翻译 更是承栽 着促进 人 类文化共同进 步,增强各 国各族人 民的友谊 ,保护世界和平 ,使人类免 于战 争和灾难的伟 大使命 。因此 ,对 于如何 开展 文学翻译 工作 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拟在 对文学翻译 中备具争论的翻译 原则—— “ 神似 ”进行 阐述 ,从 而明确 翻译
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
,
个概念不是古人的偶尔为之 , 是 中国传统思想在 文艺理 论界的延伸 ,从 而深远 的影响 了中国后来 的文艺理论发展 。 不 同的文学家翻译家对 “ 神似 ”有其不同理解。茅盾在新文学研 究 者 的责任与努力》 ( 1 9 2 1 )一 文中提 出 “ 文学作品最重要 的艺术特色就 是该作 品的神韵。 ”,并在 《 译文 学书方法 的讨论 》 一文 中进行 了详尽 阐述 :“ 就我的私见下个 判断 ,觉得 与其 失神韵 而留形貌 ,还 不如形貌 上有些差异而保留 了神韵。 ” 朱生豪在 《 ( 莎士 比亚全集 )译 者 自序 》 中也说道 :“ 余译此书之宗 旨,第一在求 于最大 可能之范 围内 ,保持原 作之神韵 ,必不得已而求其次 ” ( 王宏 印,2 0 0 3 )林语堂在 《 翻译论 》 中说 :“ 译文所忠实的 ,不是原文 的零字 ,乃零字 所组成 的语 意。忠实 的第二义 ,就是译者不但 须达意 , 并且须 以传神为 目的,译 文须忠实 于 原文之字神 、句气与言外之意” 。李健吾在 《 翻译 笔谈 》 中也谈到 “ 一 个译本好是 由于传神” 。( 柯 群胜 ,邱 凌云 ,2 0 0 2 )郭沫 若也 曾创 造性 地提 出了 “ 风 韵译 ” 地 说法 ,他强 调 整个 文 学翻 译都 必 须不 失 原作 “ 风韵” 。而傅雷继 承了中国近代 自 鲁迅 ,矛盾 ,郭沫若以至林 语堂 ,朱 生豪等人关于艺术作品必须传神的观点 , 结合 自己的艺 术修养 ,反复强 调了 “ 重神似不重形 似” 的观点 ,( 陈福康 , 2 0 0 0 )把 “ 神似 ”的翻译 主张提高到 了一个新的层次 ,并 为翻译界普遍接受 ,而其影 响也尤其深 远 ,以至于后来有很多人认为神似说是傅 雷的独创 。后来 的 “ 化境” 说 实际上也是对 “ 神似”论 的发展 。
从目的论看政论文四字结构英译的“形似”与“神似”——以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湖 北 经 济 学 院 学报 ( 人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玉 £ Unv mi fE o o c ( ma ie n o ilS in e ie t o c n misHu nt sa dS ca ce c s y i
S p.011 e 2
第 8卷 第 9期
完 美 地 取 得 形 神 兼 备 那 确 实 不 是 件 容 易 的 事 ,形 神 兼 备 ” “ 是
翻 译 的 最佳 境 界 。通 常 , 们 可 以 在 “ 的论 ” 我 目 的指 导 之 下 , 从 以下 两 个 方 面 来 考 虑 政 论 文 中 四 字 结 构 英 译 的“ 似 ” “ 形 和 神 似 ” 。
功 能上 与原 文 对 等 , 称 这 种 翻译 为 综 合 性 交 际 翻译 ( t rl 她 ie a ng
cm n ai efr ne ; 时 . 还 提 出 翻 译 应 该 有 具 体 o mu i t epr mac ) 同 c v o 她 的 翻 译 要 求 ( as tnb e) 者 应 该 优 先 考 虑 译 文 的 功 能 t nl i r f, r ao i 译 特 征 而 不 是 对 等 原则 【 此 后 . 斯 的 学 生汉 斯 ・ 密 尔 摆 脱 以 l 1 。 赖 威
好 地 增 强 了 语 音 音 感 。 听众 听 起 来 言 简 意 赅 、 扬 顿 挫 、 让 抑 跌
宕起伏、 奏鲜明、 锵有力 、 节 铿 富有 感 召力 。 但译 者在 翻译 这些
四字结构时却很难做到 “ 似 ” “ 似” 形 与 神 兼顾 , 也就 是 所 谓 的
形 、 兼 顾 。 文 作 者 认 为 当形 、 产 生 冲突 时 , 者 必 须 在功 义 本 义 译 能 翻译 理 论 所 主张 的“ 目的论 ” 指 导 之 下 , 形 取 义 , 确保 的 舍 在
文学翻译的神似与形似
第26卷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 o l .262006年6月 Journal of South 2Central U niversity fo r N ati onalities (H 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 Jun .2006α文学翻译的神似与形似谭 锴(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公共课部,湖北武汉430079)摘 要: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翻译自然不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易,而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刻地体会了原作者的艺术创造的过程,把握住原作的精神,在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中找到最合适的印证,然后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地再现出来。
关键词:文学翻译;神似;形似中图分类号:H 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 (2006)20220203 茅盾说过:“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翻译自然不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易,而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刻地体会了原作者的艺术创造的过程,把握住原作的精神,在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中找到最合适的印证,然后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地再现出来。
”为此,文学翻译要着力于保持原作的神韵和风姿,达到原作的艺术效果,要求做到神似。
只有这样才符合文学翻译的要求,才能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神似是针对文学翻译而言,首先是傅雷提出来的。
他说:“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译事虽近舌人,要以艺术修养为根本,无敏感之心灵,无热烈之同情,无适当之鉴赏能力,无相当之社会经验,无充分之常识(即所谓杂学),势难彻底理解原作,即或理解,亦未必能深切领悟。
论文学翻译中的“神似”
论文学翻译中的神似神似中国的翻译事业早在西汉就已经初具规模,设立有专门的翻译机构,有人开始翻译佛经。
直至今日,中国的翻译事业已经走过了上千年的岁月。
实践与理论总是相伴而行,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是同翻译发展跨过相同的时代,经历过同样的潮起潮落,历史也同样的古老。
然而纵观整个中国翻译史,虽然伴随着几次翻译实践活动的繁荣时期也出现过翻译理论的研究高潮,更加注重实践的中国翻译家们议论寥寥,我国的翻译理论缺乏相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直至近现代,随着西方译文及译论的引进,国内翻译届对翻译理论的讨论和研究又出现了新的高潮。
本文拟在通过对译届争论颇为激烈的论点之一神似与形似的探讨进行研究,以明确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一、神似与形似翻译既要传达内容,也要重视形式。
内容与形式的问题直接牵涉到形似与神似的问题。
理想的文学翻译是形似和神似的对立统一,译者的主观意愿都是既想保住形,又想传达神的。
然而事实上,一些主观因素迫使译者在形神之间做出选择。
形似和神似本是中国艺术届术语,翻译家们借之来作为指导翻译的方法。
在20世纪,就翻译到底该采用神似还是形似,翻译家们众说纷纭。
以傅雷为代表的翻译家主张采用神似,并明确提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神似派追求译作在神韵上与原作相近,不注重形式上的异同,有时候甚至可以完全舍弃原作的形式。
而以卞之琳和江枫为主的形似派则认为形似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诗歌翻译来说,应尽量保留原作的形式。
诚然,诗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体,是最凝练的语言精华。
然而,内容和形式结合得越完美,对翻译造成的障碍也越大,诗歌翻译往往保得住内容而保不住形式,或者保得住形式而内容已发生了很大改变。
江枫先生认为诗歌的形式并不只是内容的外衣、信息的载体,在多数情况下形式就是内容,载体就是信息为此,他提倡译诗,必须力求形神皆似。
他还说:译诗,形似而后神似。
诗歌必然需要讲究一定的格式和韵律,然而,中西方的语言形式、文化习俗等不尽相同,译者自身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能在中西文化中游刃有余,在中西翻译中得心应手,形神兼顾,实为最佳。
“形似”和“神似”:《将进酒》的两个英译本比较
2352020年37期总第529期ENGLISH ON CAMPUS“形似”和“神似”:《将进酒》的两个英译本比较文/陈 明可见,孙大雨的译文措辞更为典雅隐晦,着重体现原诗的古典美;而许渊冲的译文措辞简练,可读性强。
值得一提的是,在孙大雨的译文中,存在一些用词不够准确的地方。
比如,孙大雨将“黄河” 译为“Luteous River”,颇具误导性,不如许渊冲译为“Yellow River”来得准确,因为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具有很鲜明的文化特征,已有固定英译,任何改动都不利于原文意象的精准呈现。
此外,“主人何为言少钱” 被译为“Why doth our taverner say there is any lack of cash”,其中“taverner”一般指酒馆老板,但此处的“主人”应指李白的朋友,包括许渊冲、杨宪益、宇文所安等在内的翻译家都译作“host”,更为恰当。
“cash”一词让人联想到纸币,而这与历史不符,因为李白所处的年代并未通用纸币,因此影响了译文的忠实性。
2.韵律。
古代诗歌的音乐性极强,韵律感十足,《将进酒》也不例外,慷慨激昂,可谓一气呵成。
韵律涉及押韵、音节、节奏等,各种元素之间互相交融互相影响。
虽然韵律是“形似”和“神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中英文属于不同的语系,语言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诗歌翻译并不要求也很难照搬原文的韵律,比如韵脚或者音节完全一致。
这并非提倡用自由诗来进行翻译,因为中国古诗抑扬顿挫、意境悠远、寓意深刻,若完全脱离原诗的框架自由发挥,便无法展现原作的风姿。
译者还是应通过技巧性和创造性尽量使译文体现原诗的韵律美,从而助力“形似”和“神似”。
整体上,孙大雨和许渊冲都非常重视译文的韵律,为了韵律均省略了部分字母,例如“ne'er” “o'er”“we'd”等。
许渊冲的译文流畅,押韵格式为“abab ccdd ee fgfg hhii jjkkllmmm”,非常规整,且每行诗的音节与原诗有所对应,句子有长有短,读起来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灵动,充分体现了音美和形美。
神似与形似的辨证关系
神似与形似的辨证关系[摘要]本文旨在从翻译中内容与形式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内容与形式统一的重要性,强调译者应在翻译实践中努力做到神形兼备,意形兼得。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尽量在内容和形式这两方面保留和体现原作的原貌和精神,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同时,要分析其语言形式的特点,倾听弦外之音,尽力在译文中再现原文语言特点,保留其审美要素,不可随意抛弃原文的形式。
[关键词]翻译神似形似对立统一人类有翻译活动已是很久远的事了,罗马人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就大规模地翻译古希腊的文学著作,中国的《礼记》记载了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口译(不排除笔译)活动,有文字记载的笔译佛经的活动则开始于公元二世纪中叶,翻译的历史可谓久矣!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是直译,还是意译,始终是翻译家们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到了今天,则进化为形似还是神似,更引而申之为语言学派还是文艺学派,至今未有一致的看法。
神似与形似的问题直接牵涉到内容与形式的问题。
傅雷和不少译家提出“重神似不重形似”的主张,其用意可以理解,虽然神似比形似更重要,但并不完全否定形似。
引用著名画家叶浅予的话,从另一角度来考察形与神的问题:“凡是画,都要求形神兼备,有人认为‘得意’可以‘忘形’,就是说,传神可以遗形,这是不妥当的。
神是依附于形的,形不准,神也就失之真。
所以我们常说:‘以形写神。
’”“这些话的意思,无非是说神要依靠形来加以表现,这同用形式来表现内容的观点是一致的。
形式不完美,严重遗形,内容必然受到损伤,神也就无从保全。
从而,要求神似,也必须从形似做起,做不到形似,神似也就难以实现”。
“神似与形似,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极为密切。
何谓形式,如何在翻译各种体裁的作品时加以再现,的确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课题。
根据一般的理解,我认为,形式大概包括作品的体裁、结构、手法和语言等等。
形式由内容所决定,反之,内容只能通过一定形式来加以表现”。
“总起来讲,神似与形似和内容与形式,都表现为艺术风格”。
诗歌翻译中的形与神--外语翻译论文
诗歌翻译中的形与神--外语翻译论文诗歌是运用特殊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创造的艺术品,具有形象性、艺术性,表达了某种情节内容、思想感情,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翻译诗歌,光传意(即做到意义上的忠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意保存原作的感情、韵味、意境的风格,要把原诗创造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
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外语翻译论文:诗歌翻译中的形与神。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阅读:摘要: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纯粹的艺术。
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形神兼备,本文分析了汉诗英译中的形似与神似的理论起源和发展,许多学者对诗歌翻译的神似和形似都做了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到今天仍然对我们的翻译工作多有助益。
文中将其在具体的翻译语境中进行应用,指出文学作品的理想境界是形神皆似。
必要时,可以舍其形而保其神,从而遵循先神而后形的翻译原则,并通过两首古诗词的翻译证明了形神兼备的重要性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诗歌翻译形似神似意境论文正文: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纯粹的艺术,其语言是韵律的语言,且精练含蓄,节奏分明,句式整齐。
诗的生命似乎是世代相传的,其价值观都包藏在诗篇里,所以即便是在最大的压力下,仍会存在,历久不衰。
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诗歌是诗人的思想与文字在作品中完全天然融合的产物,诗歌浓缩了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精华,含有鲜明的语言文化特征,因而诗歌的翻译是很有难度的。
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诗不能翻译,译诗是徒劳的,“犹如把一朵紫罗兰投入坩埚,企图由此探索它的色泽和香味的构造原理”。
严复也说,有些文学作品根本不可译,尤其是诗。
因为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难以分割。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两种语言文化交流的增多,诗歌翻译中可译或不可译的因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需要外国优秀的诗歌,同时也需要把我国的诗歌译成外文,尽可能的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使读诗的异国读者能够从译作中获得尽可能与本国读者一样多的共鸣和美的享受。
对诗歌翻译要求这么严格,其翻译标准该如何界定呢?刘重德教授提出汉诗英译的最高境界是形神兼似。
“形似”与“神似”
- 209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形似”与“神似”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谢婉莹【摘要】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越来越多的外文的引入,导致“信、达、雅”早已不能够满足翻译者们的需求。
对此,中外译界人士争相研究和谈论,最终提出了翻译求似说。
《文学翻译谈》一书的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翻译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译或形似,一种是意译或神似。
本文旨在研究翻译求似的相关内容,并从美学角度浅析其本质意义。
【关键词】翻译求似 形似 神似 美学思想“形”与“神”的问题是翻译界译者难以统一意见的问题之一。
究其原因,大概可以概括出三点:一是翻译的目的决定译者应采取何种翻译方法;二是形变与神变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障碍。
译者的根本任务是实现译文和原文的对等。
Eugene Nida 曾表示在翻译的过程中,绝对的对等根本不存在。
所以说,对等是相对的,而相似是绝对的。
一、何为“形似”、“神似”首先讨论“形”。
在翻译的领域里,“形”亦可称为“形式”,是指语言符号系统及其组成方法。
“形似”主要是针对原文的形式而言,包括音韵、句型、修辞格等方面。
“形似”保持了原文的结构,忠实于原文,却又有一些变化。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主要把重点放在语言的范畴之上,最终导致“形似”译文的出现,它只是机械性地字面翻译。
有些学者称,“神似”是指译者不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而是着眼于其精神层面,从而达到“神似”的目的。
而在翻译界中,人们对于“神似”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这就给其增添了一点模糊的色彩。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译者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各执一词。
译者们通常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及欣赏,所以产生了原作之外的地方。
二、“形”与“神”之间的辩证关系“形”与“神”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形”是“神”存在的基础,是具体存在的。
而“神”是“形”的更高级的形式。
“形”与“神”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宗教、文学、哲学等。
虽然,“形”与“神”本质上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其目的便是摆脱“形似”,力求达到“神似”的目的。
谈谈科技翻译中的“神似论”论文.doc
谈谈科技翻译中的“神似论”论文科技翻译中的“神似论”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科技翻译中的“神似论”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神似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文学翻译中提倡的“神似论”同样适用于科技翻译。
科技翻译并非逐字翻译,为了准确传达原文的意境和精神,有时需要摆脱原文表层结构的束缚,达到“神似”境界。
本文列举了一些科技翻译实例,提出了几种翻译策略,以求科技翻译达到神似的效果,从而提高译文质量。
关键词:科技翻译“神似”翻译策略“形似”和“神似”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界争论颇多的两个概念。
这两个概念源于我国传统的绘画理论和文艺理论,讲求“以形写神”。
人们通常将“神似”与文学翻译联系在一起,认为文学翻译不仅要传达原文最基本的思想内容,还要注意保留原作的思想感情和风格意境,以达到原作的艺术效果。
而科技翻译使用的语言要求准确、简练,不似文学作品要求生动、形象,所以人们认为科技翻译注重的是“形似”而非“神似”。
这种观点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一篇优秀的译文,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科技文体,都必须“神似”,旨在确切地体现原文的精神实质。
一、“神似”的“传神”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是艺术美的理想境界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画论及文论中均涉及“神似”的概念,这一时期亦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史的一个重要阶段。
东晋时顾恺之在绘画领域主张“以形写神”,用“传神”评价美术现象。
他说:“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一像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也。
”(《历代名画记》卷五)南北朝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亦有类似的议论,他说:“谨发而易貌,要求传神。
”(王元化,2004)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对前人加以继承,主张诗歌创作要达到高妙的境界。
他在《带经堂诗话》中指出创作“总其妙在神韵矣”。
(罗爱军,陈茂新,2004)最早将这个概念引入翻译领域的是矛盾。
1921年,茅盾在《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一文中提出:“文学作品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就是该作品的神韵。
在形似与神似之间
在形似和神似之间——汉语格律诗英译中的折衷主义策略浅议张俊杰(1.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2.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摘要:本文通过简要回顾文学翻译领域关于翻译标准的主要流派、观点、及其对诗歌翻译的指导作用,指出了汉语格律诗英译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了汉语格律诗英译中的主要矛盾——形和神——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汉语格律诗英译中在追求形似和神似的过程中对语言和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诸多不可译因素所应采取的策略——折衷主义,即兼收并蓄、折衷诸法的策略,在形似和神似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以求达最佳的形神皆似之效果。
并以实例证明了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形似;神似;格律诗;折衷主义中图分类号:文献标示码:文章编号:我国的翻译活动源远流长,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始自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历经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规模空前的涉及科技、文化、商务、政务等诸领域的翻译高潮。
(黎翠珍,2004:5)这几次大的翻译活动都对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产生了一批杰出的翻译家,如古代的道安、鸠摩罗什、玄奘、赞宁、徐光启等,近代的严复、林纾、康有为、梁启超等,以及现当代涌现出的集文学家与翻译家于一身的诸多译者,如鲁迅、郭沫若、闻一多、林语堂、梁实秋、傅雷、钱钟书等。
他们当中的许多译者都提出了自己关于翻译的思想和理论,为我国翻译研究(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样,不同的翻译理论和标准也在翻译实践中得以产生和发展。
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推西学翻译泰斗严复提出的“译事三难:信、达、雅。
…( 张志建,1995:192 )”翻译标准。
这一标准在我国翻译界几乎被奉为圭臬,虽仍存争议,但扬多抑少,已为我国大多数翻译工作者在各自的翻译实践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所遵奉。
同时,这一标准也开启了我国现当代翻译理论研究和批评的闸门,各种翻译理论和标准自此不断涌现,尤以文学领域最为繁盛。
论英汉翻译中的“神似”与“形似”
论英汉翻译中的“神似”与“形似”
陈刚;党争胜
【期刊名称】《外语教学》
【年(卷),期】1999(000)003
【总页数】4页(P46-49)
【作者】陈刚;党争胜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论文学翻译实践中的形似与神似 [J], 王坦;刘会凤
2.文学翻译中"形似""神似"说的解构与重释 [J], 郑庆珠
3.英汉翻译推敲--形似与神似 [J], 蒋宇红
4.浅谈玉雕中"形似"与"神似"的辩证关系 [J], 侯天正
5.对比分析《牡丹亭》两英译本中对“形似”与“神似”的不同运用 [J], 张晓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形似与神似
摘要:文学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文字写成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戏剧等)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
形似与神似在翻译界存在很大争议。
形似是指原文与译文两种语言形式的相似。
神似是指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尽量准确传达其文化意境和感情色彩,而不是仅仅表达出原文意思。
本文以具体实例来探讨神似与形似两者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在形似与神似两者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应取神似而非形似。
关键词:文学翻译;形似;神似;文化意境
文学翻译在翻译领域中占据重要部分,旨在再现原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形似和神似之间的争议则是如何准确把握文学翻译标准的重要因素。
傅雷提出了“传神达意,重神似不重形似”,也就是说当形与神不能两全时,应该“舍形求神”。
矛盾也曾经说过:“文学翻译旨在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原文的艺术理念,,让读者如同阅读原文一样,得到一种审美经历,有所感悟”
文学作品是一种运用语言来创造的艺术,所以在文学作品中,相比事物情节叙述,艺术意境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艺术意境可以使读者对作品中的人物思想和行为产生强烈的感情。
因此文学翻应该是用另外一种语言将原作中的艺术意境人物情感充分传达出来,不仅要达到明白畅通,忠实传达原作的内容,还应使译文读者在欣赏译文时仍然能像读原作一样得到美的感觉。
由此可见,文学翻译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形似而在于神似。
这并不代表形似不重要,其意思是说在两者不能兼得时,应取神似而非形似,如果形似神似能够兼备则更好不过。
以下通过具体翻译实例来说明神似即传神的重要性。
(1)首先我们以《春晓》一诗的两种译文对比说明形似与神似之间的关系。
春晓是一首古今传诵的抒情小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前两句表现了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
而后两句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以许渊冲和翁显良的译文为例。
首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对仗工整,简洁明快,并押韵。
较好的保留了原文形式,即达到形似。
但是每二句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显得苍白无力,只是较客观的描述了当时鸟鸣的景象,却没有表现出春晓景象中的一片活力,虽然形式上与原文接近,但却未能传达原句意境,使读者感受不到春天的一片生机盎然。
但是后两句较为精彩传神,尤其最后一句,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准确传达出诗人对春光流逝的哀怨及遗憾。
翁显良译诗的方法别具一格,他比较主张神似,他认为译诗最重要的是传达意象,而不必太模仿句法句字。
所以此诗的整个译文均未遵照原诗句法,但却传神达意。
尤其是第二句…All a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虽没有按照原文句式进行翻译,但与许渊冲先生的译文相比,更能传递原诗意象,让读者准确感受到诗人对于眼前这一片生机盎然所流露的喜悦之情。
(2)再以滁州西涧为例:
此诗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以Witter Bynner和林同济的译文为例。
Bynner用“tender grasses”没有传达出“幽”这个意境,并没有将“独怜”翻译出来,因此也未能将恬淡的胸怀翻译出来。
“春潮带雨晚来急”
译为“On the spring flood of last nights rain”较为平实,没有将“急”译出,未表达出此句想要表达的动感,没有衬托出动中有静。
“野渡无人舟自横”,表现了一种荒凉寂静的意境,Bynner 将其译为“The ferry-boat moves as though someone were polin g”,表现出的是却是一种动态的景象,与荒凉寂静不相符合。
林同济将“独怜”译为“I like best”,表现出了诗人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
用“secluded”贴切的译出了“幽”。
将“深树”译为“Foliage so thick”,与Bynner的“deep boughs”更为传神。
A boat floats athwart the ferry,not a soul seen也衬托中了荒凉的景象。
总之,林同济的译文无论在传神达旨,还是在节奏意境方面都很出色,将原诗描述的一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景象尽显眼前,将诗人的内心思想和原诗的神韵准确的传达给译诗的读者。
(3)接下来以毛泽东于1961年所写的“为女民兵题照”一诗为例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该诗朗朗上口,描述了女民兵在操练场上豪迈矫健的英姿,赞美了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此诗传神写照,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以辜正坤和许渊冲的翻译版本为例。
辜正坤先生的译文用Valiant and heroic翻译了“飒爽英姿”。
飒爽英姿字典中有两种译文bright and brave;of valiant and heroic bearing,两个译文中分别用了这两种解释,虽然意思准确,但是读译文时去无法感受到“飒爽英姿”这四个字所表现的女兵的神采飞扬。
不够传神。
后两句的“红装”与“武装”形成鲜明的对比,该诗的精华
就在此句,兼有音、形、意三美,但是辜正坤译文中的battle array没有与“红装”相呼应,与原文所在表达的神韵有所偏差,且“gay”会让西方读者产生不好的联想,因此破坏了原诗所要传达的意象美。
相比较而言,许渊冲译文略胜一筹,不仅再现了原文的形美,还较好的将女兵飒爽的形象呈现给读者。
许渊冲后来将“不爱红装爱武装”改译为“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powder the face”,将“红装”解释为“涂脂抹粉”,把“武装”解为“走上硝烟的战场”。
这句译者充分发挥了他的创造才能,使“女民兵”这一主题形象的时代特征更为鲜明和生动。
由以上实例分析可见,只形似不传神是不成功的译文。
文学翻译的标准就是在忠实并再现原作品的形式与意思的基础上,其译文与原文要尽量达到风格相似、神韵相似。
因此,在文学翻译中应反复琢磨和推敲,在形似的基础上求得神似,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语言风貌和内容实质,使之形神兼备,再现原文的艺术美感和神韵。
如果在某种情况下两者不可兼得,应尽量求得神似而舍形似,尽可能彻底保留原作的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