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第七版
《机械原理(第七版)》精选复习题(含答案)

《机械原理(第七版)》精选复习题(含答案)《机械原理(第七版)》精选复习题(含答案)《机械原理(第七版)》精选复习题⼀、填空题 01、两构件通过点、线接触⽽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副 );两构件通过⾯接触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低副 )。
02、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槽⾯摩擦⼤于平⾯摩擦,其原因是( 正压⼒分布不均 )。
03、设螺纹的升⾓为λ,接触⾯的当量摩擦系数为,则螺旋副⾃锁的条件为( 螺纹升⾓⼩于螺旋副的当量摩擦⾓、 )。
04、对⼼曲柄滑块机构以曲柄为原动件时,其最⼤传动⾓γ为副或副;具有⼀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
16、⼀个采取负变位修正的直齿圆柱齿轮与同样基本参数的标准齿轮相⽐较,其圆及圆变⼩了;⽽圆及圆有⼤⼩则没有变。
17、周转轮系中,若⾃度为2,则称其为,若⾃度为1,则称其为。
18、⼀对⼼曲柄滑块机构中,若改为以曲柄为机架,则将演化为机构。
19、在平⾯四杆机构中,能实现急回运动的机构有、等。
20、蜗轮蜗杆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21、机构要能动,⾃度必须,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22、相对瞬⼼与绝对瞬⼼的相同点是,不同点是,在有六个构件组成的机构中,有个瞬⼼。
23、刚性回转构件的不平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种是,其质量分布特点是;另⼀种是,其质量分布特点是。
24、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与两次共线位置时出现最⼩传动⾓。
25、移动副的⾃锁条件是,转动副的⾃锁条件是,从效率的观点来看,机构的⾃锁条件是。
26、根据机构的组成原理,任何机构都可以看作是、和组成的。
27、刚性转⼦的静平衡就是要使之和为零。
⽽刚性转⼦的动平衡则要使之和为零以及之和为零。
28、渐开线齿轮的齿廓形状取决于( 基圆 )半径的⼤⼩,其值越⼤齿廓形状越。
29、采⽤( 范成 )法切制渐开线齿廓时发⽣根切的原因是( ⼑具的顶部会过多的切⼊轮齿根部,因⽽将齿根的渐开线切去⼀部分 )。
30、渐开线齿轮在不同圆周上的压⼒⾓也不相同,在( 齿顶 )圆上压⼒⾓最⼤;在( 齿根 )圆上压⼒⾓为00;在( 分度 )圆上压⼒⾓取标准值。
机械原理(第七版) 孙桓主编 第7章

十、机械的稳定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1.设某机器的等效转动惯量为常数,则该机器作匀速稳定运转的条件是,作变速稳定运转的条件是。
2.机器中安装飞轮的原因,一般是为了,同时还可获得的效果。
3.在机器的稳定运转时期,机器主轴的转速可有两种不同情况,即稳定运转和稳定运转,在前一种情况,机器主轴速度是,在后一种情况,机器主轴速度是。
4.机器中安装飞轮的目的是和。
5.某机器的主轴平均角速度ωm=100rad/s,机器运转的速度不均匀系数δ=0.05,则该机器的最大角速度ωmax等于rad/s,最小角速度ωmin等于rad/s。
6.某机器主轴的最大角速度ωmax=200rad/s,最小角速度ωmin=190rad/s,则该机器的主轴平均角速度ωm等于rad/s,机器运转的速度不均匀系数δ等于。
7.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的等效质量(转动惯量)是根据的原则进行转化的,因而它的数值除了与各构件本身的质量(转动惯量)有关外,还与。
8.机器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的等效力(矩)是根据的原则进行转化的,等效质量(转动惯量)是根据的原则进行转化的。
9.机器等效动力模型中的等效力(矩)是根据的原则进行转化的,因而它的数值除了与原作用力(矩)的大小有关外,还与有关。
10.若机器处于起动(开车)阶段,则机器的功能关系应是,机器主轴转速的变化情况将是。
11.若机器处于停车阶段,则机器的功能关系应是,机器主轴转速的变化情况将是。
12.用飞轮进行调速时,若其它条件不变,则要求的速度不均匀系数越小,飞轮的转动惯量将越,在满足同样的速度不均匀系数条件下,为了减小飞轮的转动惯量,应将飞轮安装在轴上。
13.当机器运转时,由于负荷发生变化使机器原来的能量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引起机器运转速度的变化,称为,为了重新达到稳定运转,需要采用来调节。
14.在机器稳定运转的一个运动循环中,运动构件的重力作功等于,因为。
15.机器运转时的速度波动有速度波动和速度波动两种,前者采用,后者采用进行调节。
机械原理第七版孙桓

分析自动洗衣机的组成:
控制器(控制)
潘存云教授研制 中南大学专用
潘存云教授研制
波轮(工作) 电动机(原动)
带(传动)
减速器(传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机构的共有特征:
同理,通过对典型机构进行分析可知:
①人造的实物组合体;
②各部分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③用来传递力或实现运动的转换。
机构的分类:通用机构和专用机构。
中南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型齿廓曲线和新型传动、加速了对高速齿轮、精密齿 轮、微型齿轮的研究。
凸轮机构: 十分重视对高速凸轮机构的研究。
中南大学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高速度; 现代机械的特点: 高节拍;
高性能
另外,为了适应现代机械高速度、高节拍、高性能的需要,
高速高定位精度的分度机构;
研制了 具有优良性能的组合机构; 各种机构的变异与组合等。
原理、机构运动学、机器动力学。
▲ 研究各种常用机构的运动和动力性能,以及它们 的设计 方法。
如何学习本课程?
▲ 着重搞清楚基本概念,理解基本原理,掌握机构 分析与综合的基本方法。
▲ 注意把一般原理和方法与具体运用密切联系起来。 并用所学知识观察日常生活与生产遇到的各种机械。
▲注意培养运用所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工 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特点:
1)实践性强 2)综合性强 3)独立性强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其研究对象是在生产实际中广泛应用的机械,所要解决的问题大 多数是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与理论力学的不同点),因此要求学生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如 简图测绘、齿轮参数测量等。要培养工程素养,作图应严格按要求进行。要重视实验课。
《机械原理》第七版(郑文纬、吴克坚)课后习题答案-高等教学出版社

2—1试画出唧筒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解:
n=3,p=l4,ph=0
F=n3−p2l−ph
=3×3−2×4
=1
2—2试画出缝纫机下针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解:
n=3,p=l4,ph=0
F=n3−p2l−ph
=3×3−2×4
=1
班级
成绩
姓名
任课教师
学号
批改日期
并
2 .548
2 .
,试用相
班级
成绩
姓名
任课教师
学号
批改日期
A
2—13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将其中的高副用构的级别。
D解:D
EE
C
FF
BGB
H
II
AA
低代前n:8=,p=l11
,ph=1
低代后:n9=,p=l13
,ph=0
F=n3−
p2l−ph
F=n3−
p2l−ph
=38×2−
=1
×11−1
=39×2−
=1
×13
机构由划分杆组如下:
B2=37×2−×10
14H7=1
AE5FPRRII级杆组36
8
G2
7
1
分解为:46
RRRII级杆组PRRII级杆组
5
机构由3个ΙΙ级杆组组成,为II级机构。
D3
解:
C
B2
4
1H7
EIII级 杆组3
A5F6
82
G4
17
6
分解为:5
PRRII级杆组
机构由1个ΙΙ级杆组、1个ΙΙ级杆组组成,为III级机构。
机械原理(第七版)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力学模型。
徐州工程学院
在建立等效动力学模型时,通常取连架杆作为等效构 件,如图7-4即为两种常用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a)
图7-4
b)
图a的模型中,等效构件是回转构件(曲柄),其ω与 原机构中该构件本身的ω相同,但其具有的转动惯量为Je, 其上作用的力矩为Me。 图b的模型中,等效构件是移动构件(滑块),其v与 原机构中该构件本身的v相同,但其具有的质量为me,其 上作用的力为Fe。 徐州工程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
§7—3 机械系统运动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一、机械系统运动方程的建立
(Establishment and Solution of the Motion Equation of a Mechanical System )
1、机械系统运动方程的一般表达式
根据动能定理,机械系统在某一瞬间dt内总动能的增 量dE应等于在该瞬间内作用在该机械系统的各外力(外力 矩)所作的元功dW,即: dE= dW
Me= [Ficosαi(vi /ω)±Mi(ωi /ω)]
i 1
徐州工程学院
n
2)等效构件为以v移动的滑块时,则Ne=Fev。 由Ne=N可得 Fe的一般表达式: n Fe= [Ficosαi(vi /v)±Mi(ωi / v)]
i 1
∵ Me、Fe与外力Fi、外力矩Mi及速比有关,而速比是等效 构件位置的函数或常数。
统等效转化为只有一个独立运动的等效构件(Equivalent
link) ,等效构件的运动与机械中该构件本身的运动相同。
徐州工程学院
等效转化的原则是:使机械系统转化前后的动力学效果保 持不变。即:
1)等效构件的等效质量me或转动惯量Je所具有的动能等
机械原理课件(第七版)

机器 机器 机器 机器
电动机
机器
电动机 电动机
液压马达
泵
机器
液压缸
空气压缩机
气压马达 气缸
机器
常用原动机形式
原动机主要有电动、液动、气动三种形式
从运动形式来划分有回转、往复直线和步进等多种运动形式
电动原动机:
电动原动机的形式是:电动机
从运动形式看,电动机有输出转动的回转电动机和输出往复移动的直 线电动机
机械原理
第一章 绪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4年2月
§1-1 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研究对象:
机器 机 械
机构
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什么是机器呢? 什么是机构呢?
普通车床
数控车床
主轴
数控铣床, 这是一种 机器,主 要用来加 工平面和 曲面。
安装 铣刀
工作台
锯床
并联机床原型机
数控剪板机
从电源形式看,电动机有使用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动机和使用直流电源 的直流电动机
从控制形式看,有输出位移、速度都不可控制的电动机,有输出位移、 速度、力矩可以控制的控制电动机。
这是最常用的交流异步电动机
这是步进电机,它可以按输入的电脉 冲数回转相应的角度。
这是伺服电动机,它可以精确的控制电动机的输出位移和转速。
(1)机构的结构分析 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即机构组成的一般规律。
研究机构运动的可能性与确定性的条件。 (2)机构的运动分析 研究在给定原动件运动的条件下,机构各点的轨迹、 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特性。
(3)机构的力分析
研究机构的各构件和运动副中力的计算、摩擦及效率 问题。 2、常用机构的设计问题 主要研究: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间歇运 动机构等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
机械原理第七版答案

机械原理第七版答案1. 引言《机械原理》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旨在研究机械系统中力学原理的应用。
本文将提供《机械原理第七版》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学科知识。
2. 答案以下是《机械原理第七版》部分章节的答案。
第一章简介与力学基础1.机械原理的定义:机械原理是研究力学系统中的力学原理及其应用的学科。
2.机械原理的基本思想:机械原理的基本思想是利用物理和数学原理来解释和预测物体的运动及其受力情况。
3.机械原理的应用领域:机械原理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
4.计算力学和应用力学之间的关系:计算力学是机械原理的一部分,并且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中。
第二章静力学1.静力学的定义:静力学是研究静止系统中力学平衡的学科。
2.外力和内力的区别:外力是作用于系统外部的力,如重力、压力等;内力是作用于系统内部的力,如物体间的接触力。
3.刚体的定义:刚体是指其内部各点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的物体。
4.力矩的计算公式:力矩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
5.平衡条件的描述:一个系统处于力学平衡的必要条件是合外力和合外力矩等于零。
第三章力的分析与计算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力的合成:将多个力的效果合成为一个力。
3.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
4.零力的定义:零力是指大小为零的力,不对物体产生任何作用。
5.夹角的计算方法:使用三角函数来计算夹角。
第四章平面结构分析1.结构的定义:结构是由构件组成的有机整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始终保持平衡的系统。
2.静定结构与非静定结构的区别:静定结构是指其内部构件数目等于其内力数目的结构;非静定结构是指其内部构件数目大于其内力数目的结构。
3.阻力的作用:阻力是指对物体运动的阻碍力,常见的阻力有摩擦力和空气阻力。
4.结构分析方法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是分析结构的关键,常见的方法有力学平衡法、力法和位移法。
3. 总结本文提供了《机械原理第七版》部分章节的答案,包括机械原理的定义和基本思想、静力学、力的分析与计算以及平面结构分析等内容。
机械原理课件(第七版)

在机械系统方案设计中,综合原理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师 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发现潜在的问题和解 决方案,提高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定义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在工作中所 做的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影响因素
机械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机械设计、制造精度、润 滑条件、摩擦类型和材料性质 等。
提高效率的方法
为了提高机械效率,可以采取 优化设计、改善制造工艺、选 择合适的润滑剂和减少摩擦阻 力等措施。
实验测定
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实验测定, 常用的方法有功率法、扭矩法
平面机构的动态动力分析
总结词
动态动力分析的应用
VS
详细描述
动态动力分析在机械设计中具有重要应用 ,如优化机构设计、提高机构性能、预测 机构运动行为等。通过动态动力分析,可 以更好地理解机构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规 律和受力情况,为机械设计提供重要的理 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05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机械的效率
机械原理课件(第七版)
目 录
• 绪论 • 机构的结构分析 •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 机械的平衡 •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 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01 绪论
机械原理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总结词
介绍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性质和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系统、机构、机器和装置等 基本概念和原理。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03
等效转动惯量
等效转动惯量是指在机械运转过程中,为了模拟机械的转动状态所需要
用到的等效转动惯量。等效转动惯量的大小取决于机械内部各部件的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研究机构和机器的学科,其主要组成部分为机构学与机械动力学。
一般把机构和机器合称为机械,因而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为机械。
机械原理第七版:
《机械原理第七版》是199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图书简介:
ISBN:9787040059663 [十位:7040059665]
页数:591 重约:0.518KG
定价:¥23.50
内容提要:
《机械原理》是在前六版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的《高等工业学校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995年修订版)》进行全面修订的。
《机械原理》除绪论外共十三章,包括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凸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机构及其设计、轮系及其设计、其他常用机构、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平面机构的力分析、平面机构的平衡、机器的机械效率、机器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计算机在机构分析和综合中的应用。
此外,书末还附有各章思考题和习题以及常用的图表。
图书目录:
绪论
§0—1 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
§0—2 机械原理课程的内容及在培养人才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0—3 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趋势
第—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1 研究机构结构的目的
§1—2 运动副、运动链和机构
§1—3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1—4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1—5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2—1 研究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2—2 速度瞬心法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