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内能复习提纲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提纲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提纲)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4、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5、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体积、种类、状态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
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6、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1)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复习提纲教案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复习提纲教案篇一:第十三章内能复习教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1、复习分子扩散、分子热运动2、复习内能的概念、改变内能的方法3、复习比热容定义,利用比热容进行计算二、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 分子热运动1、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分子扩散现象;2、其物理意义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的运动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就越剧烈;4、分子间存在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力,而且这两种力是同时存在的。
考点/易错点2 物体的内能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
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
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小;3、物体的内能还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考点/易错点3 比热容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2、比热容的单位是有热量、质量和温度的单位共同组成的组合单位,可对应其物理意义来相互对应理解。
3、热量的计算公式:吸收(放出)的热量=物质的比热容×物体的质量×升高(降低)的温度即:Q=Cm?t三、例题精析【例题1】【题干】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沙尘暴来临时,漫天沙尘B、“八月桂花遍地香”时,到处都能闻到桂花的芳香C、扫地时,室内尘土飞扬D、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压紧,一段时间后不容易把它们拉开【答案】B【解析】A、C、D选项中都不属于分子,只有B选项中的才属于分子,故选B【例题2】【题干】关于温度、热传递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多B.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能量少C.能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D.能量总是从能量多的物体传递到能量少的物体【答案】C【解析】物体的内能不仅和物体的温度有关化合质量有关,所以A、B错误;热传递至发生在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之间,而不是内能多少之间,所以D错误,选C【例题3】【题干】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及应用与此特点无关的是()A.海边昼夜温差比内陆小 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水,感觉变凉爽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答案】B【解析】在B选项中主要是利用了蒸发吸热的特点来降低温度的故选B四、课堂运用【基础】1.初温相同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是()A.1:2 B.2:1 C.2:9 D.9:2【答案】A【解析】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比热和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就会越低,可得出答案2.关于温度、热传递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多B.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能量少C.能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D.能量总是从能量多的物体传递到能量少的物体【答案】C【解析】物体的内能不仅和物体的温度有关化合质量有关,所以A、B错误;热传递至发生在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之间,而不是内能多少之间,所以D错误,选C3.下列选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比较好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值不同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答案】B【解析】个别固体的比热可能会比与人体的比热还要大,B 选项说法太过于绝对了【巩固】1、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沙尘暴来临时,漫天沙尘B、“八月桂花遍地香”时,到处都能闻到桂花的芳香C、扫地时,室内尘土飞扬D、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压紧,一段时间后不容易把它们拉开【答案】B【解析】A、C、D选项中都不属于分子,只有B选项中的才属于分子,故选B2、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B. 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C.一块0℃的冰全部融化成0℃的水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物体的内能和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故选B3、对把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A.比热和燃烧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变为原来的一半,燃烧值不变C.燃烧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不变 D.比热和燃烧值均不变【答案】D【解析】对同一物质,物体的比热不发生变化,故选D【拔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越快,它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越快B、液体凝固成固体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停止了C、固体被压缩到分子之间无间隙才不能被压缩D、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答案】D【解析】分子运动的快慢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就越剧烈,分子运动又称为分子的热运动,故选D2、初温相同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是()A.1:2 B.2:1 C.2:9 D.9:2【答案】A【解析】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比热和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就会越低,可得出答案3.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杯里的水B.人晒太阳觉得暖和C.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 D.用打气筒打气,筒壁会发热【答案】D【解析】D选项属于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属于热传递五、课堂小结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复习提纲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复习提纲考点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热运动的基本内容:①物质是由组成的.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③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2、扩散现象(1)定义:两种相互接触的不同物质的现象,就是扩散现象.(2)扩散发生的条件: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3)扩散产生的原因:分子的.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扩散的结果:两种物质互相进入对方.(5)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温度越高,扩散;温度越低,扩散.3、分子的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考点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与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 内能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
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会。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和.(1)热传递:a.热传递发生的条件:两个物体要有。
b.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热传递实质上就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能量的转移.(2)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做功实质上是能量的.3.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物体吸收热量,内能;放出热量,内能.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大。
考点三比热容1.比热容(1)定义:与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物理意义:表示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同种物质的比热容是的,不随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质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而改变.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和有关,如水和冰的比热容就不一样.(3)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2.热量的计算公式:吸热公式.放热公式.其中:c——物质的比热容,m——物体的质量,t0——物体的初温,t——物体的末温.若用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则上述两个公式可以表达为:.【达标练习】1、(2015•德州)小明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炒鸡块时利用了热传递的方法使鸡块内能增大C、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D、油炸食品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2、(2014•黄冈)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3、(2014•上海)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比热容可用来鉴别物质B.水的比热容较大,可用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C.沙的比热容较小,所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D.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4、(2014·广东)如图所示,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起台灯,这说明()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2013·广东)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A、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B、物体温度为0℃时内能为零C、双手互搓,手的内能不会增加D、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6、(2015•大连)某工厂利用地热温泉水辅助冬季供暖.地热温泉每天出水量为2.5×104kg,温泉水的初温是80℃,供暖后温度降低到40℃.温泉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试求:这些温泉水每天放出的热量是多少?请家长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定(用“√”选择)1、学生作业完成的写字姿势:(A、端正 B、一般 C、差)2、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A、积极 B、拖拉 C、不愿做)家长签名:。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知识归纳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第1节分子热运动一、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含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2、扩散现象例子气体扩散现象例子:(1)打开一瓶香水,很快会闻到香味;(2)走进花园,很远就闻到花香;(3)如右图,抽出玻璃板后,装空气的瓶子颜色变深,装二氧化氮的瓶子颜色变浅液体扩散现象例子:(1)硫酸铜溶液和清水的扩散实验(2)在清水中滴一滴墨水,墨水会自动散开(3)开水中放一块糖,过一会整杯水都会变甜固体扩散现象例子:(1)铅块和金块紧挨在一起五年后,彼此扩散1毫米(2)长期堆放媒的墙角,墙壁内较深的地方也会发黑(3)黑板上的子长久不檫就很难檫干净3、扩散现象说明了:(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分子间存在间隙(典型实验: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4、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温度。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5、分子热运动的含义: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二、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例子:(1)两个底部削平的铅柱紧压在一起后,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2)固体很难被拉伸。
(3)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变大分子间存在斥力的例子: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改变而改变(1)当分子间距离过小,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2)当分子间距离过大,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3)当分子间相距很远,分子间作用力很微弱,可忽略。
(如气体分子;破镜难重圆)3、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第2节内能注意:内能是一种与热运动有关的能量,任何一个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一、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1、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如:如同一铁块,温度越高,内能越大)2、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复习提纲DOC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题纲知识点:1、扩散现象:定义:。
扩散现象说明:;扩散速度与有关,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和是存在的。
3、内能:定义:。
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和。
5、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将能转化为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将能转化为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
6、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内能;低温物体,内能;7、热传递的条件:存在。
8、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的。
9、比热容:定义:,它的单位是。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10、水的比热容,物理意义:。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有关,11、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12、热量的计算公式:①温度升高时用:②温度降低时用:式中Q表示,单位。
c表示,单位。
m表示,单位。
;t表示,单位。
;t0表示,单位。
练习题1. 五月的哈尔滨,处处飘溢着花香,这是________现象;气温高时,香味更浓,说明________。
2.两滴水银相互接近时,能自动地汇成一滴,这表明水银分子间存在着_____力3.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与下列的和有关,而与其他因素都无关。
(物体的种类、状态、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水的比热容为,表示的物理意义:5.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则的温度升得高。
6.食物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____的方法减少了食物的内能。
7.在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可以看到墨水在中扩散得快,由此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有关系。
1.九上第13章内能复习提纲(2周)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复习提纲班级 姓名☆基础知识复习:1.物质是由 组成的;分子在 地做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
2.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 ,同时说明分子间存在 。
3.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与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
一切物体在 都有 。
影响内能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种类);④状态。
4.改变内能方法有两种:一是 ,热传递的条件是 。
二是 ,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 ;而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内能 。
5.在 过程中,传递 叫做热量,热量单位是 。
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少,因此热量是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
6.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是 ;它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
若某个铜球的比热容为0.39×103J/(kg·℃),则半个铜球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
冬天,室内取暖的暖气,很多都采用让流动的热水慢慢地流过散热器,其原因是 。
☆针对练习一:关于比热容的计算(一)热量计算: 物体吸热公式:Q 吸=cm(t-t 0) ; 物体放热公式:Q 放=cm(t 0-t); 注意:1)公式中,t 0为初温,t 为末温,质量m 的单位必须是kg ; 2)末温与温度变化的区别:解析:例如①给20 OC 的水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到50 OC ,式中水的初温为t 0=20 OC ,末温为t=50OC ,升高的温度为t- t 0=50 OC —20 OC=30 OC ; ②若给20 OC 的水加热使其温度升高50 OC ,式中水的初温t 0=20 OC,温度变化为t- t 0=50OC ,则末温t= t 0+50 OC=70 OC ;所以在解题时,一定要弄清已知的温度是末温,还是温度的变化。
对升高了,升高到,降低了,降低到等关键字眼一定要严格加以区分,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必背知识点一、内能的概念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是微观的,与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运动状态有关。
单位:内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
特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永不为零。
二、内能的影响因素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因为质量决定了分子的数目。
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
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内能可能不同。
因为不同材料的分子间作用力和热运动特性可能不同。
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内能也可能不同。
例如,同质量的水和冰在相同温度下,内能不同。
三、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定义: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机械能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关系: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等因素有关;机械能与物体的速度、高度、质量等因素有关。
两者可以相互转化,但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这个说法实际上是不准确的,因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具有内能的物体也不一定具有机械能。
四、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这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转化。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
五、热量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是变化量,不能说物体 “具有”或 “含有”热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单位: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但内能增加不一定吸收热量 (如做功也可以使内能增加),内能减少也不一定放出热量 (如做功也可以使内能减少)。
六、分子热运动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第十三章内能 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物质的构成1、定义: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的大小:分子的直径很小,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度量。
(如:草叶上的一滴露珠中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
)3、分子间有间隙:实验探究:将50ml的酒精倒入装有50ml水的试管中,试管颠倒几次,发现两者总体积小于100ml。
实验结论:分子间存在间隙,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中,导致总体积变小。
扩散现象(二氧化氮棕红色)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实验:装空气的瓶子在上,装二氧化氮的气体的瓶子在下,中间一块玻璃板隔开。
整个装置不能倒放(防止重力对实验的影响ρ二氧化氮>ρ空气)现象:抽去玻璃板后两瓶气体颜色变得均匀。
结论: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运动肉眼看不见,扫地时尘土飞扬不是分子运动)2、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的热运动1、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影响因素: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2、类比法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物质三种状态分子结构特点分子动理论: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第二节内能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J)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内能的改变1、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1)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够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Q),单位:焦耳(J)(2)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3)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热量损失,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即Q放=Q吸。
13《内能》复习提纲
5. 热 机
12345:详细说明进气门、排气门状态,活塞运动情况, 能量转化,冲程作用等 6: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 保证良好的 润滑尽量减少摩擦,
6、能量的转化和律恒 (1)内容: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 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 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例子: 蜡烛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
20、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1∶2, 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A A.3∶4 B.4∶3 C.1∶3 D.3∶1
21、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比热容、热值: A.质量、热值、比热容都不变 B.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比热容都不变 C.质量、热值、比热容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D.质量不变,热值、比热容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7、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 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 拉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 B ) A.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间隙 8、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B A.风吹时,风车转动; B.滴在地砖上的污渍,时间越久越难擦净; C.水往低处流; D.烟从烟囱里冒出来. 9、两滴水银接近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银滴,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A C.分子间有间隙; D.物质间有扩散现象.
B
22、小红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 [J/(㎏·℃)] 水 冰 煤油 4.2×103 2.1×103 2.1×103 干泥土 铜 铅 0.84×103 0.39×103 0.13×103 CD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3章《内能》复习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第13章《内能》复习△知识梳理: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构成的.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2.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的物质相互时,彼此的现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2)意义: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地做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3)影响因素:温度.实验表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扩散就越.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运动;分子间存在着.4.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能和能的总和.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符号:.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体积、状态等.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3.改变方法:(1)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界做功,本身内能.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2)热传递①热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的多少.物体吸收热量,内能;放出热量,内能.①条件:存在.①规律:热量(内能)只能从物体传到物体.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①实质:能的,即能的形式在转移的前后没有改变.4.做功﹑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5.机械能和内能: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部的运动和分子之间的情况有关.三、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3.物理意义:表示物体或的本领的物理量.4.水的比热容:c水=J/(kg·①),意义: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①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J.水的比热容在所有液态和固态物质中是的.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其他物质吸收的,因而可用水来降温(即可用来做);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比其他物质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取暖(即楼房“暖气”可用水作介质).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质的、吸热或放热多少、、体积、密度、形状等无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有关.四、发生热传递时的热量计算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吸=cm (t-t0)或Q吸=.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Q放=cm (t0-t)或Q放=.以上公式中的物理量:Q吸表示,单位:;Q放表示,单位:;c表示物体的,单位:;t表示物体的末温,单位:;t0表示物体的,单位:.△考点复习:一、分子热运动①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①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1.分子在运动,物体也在运动,但二者是有区别的,请你判断下列各种说法,其中属于分子运动的是;属于物体运动的是(均选填序号).A.春天柳絮纷飞B.夏天槐花飘香C.秋天落叶飘零D.冬天雪花纷飞E.打开香水瓶能闻到香味F.炒菜时很远就能闻到菜香G.别人抽烟时自己也能闻到烟味H.扫地时尘土飞扬I.堆煤的墙角会变黑J.铅和金片能相互渗入2.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NO2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D.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二、内能在温度、热量、内能三个物理量中,①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①一个物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①一个物体内能增加,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的熔化;①一个物体内能增加,其不一定吸收热量,如外界对物体做功;①一个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的熔化;①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其不一定吸收热量,如摩擦生热;①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但不能说传递温度.3.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请你判断下列物体内能的改变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均选填序号)①冬天寒风刺骨,路面温度降低①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发热①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①用一杯热水捂手,手逐渐变暖和①钻木取火①锯木头时锯条发烫①冬天用热水袋取暖①小孩从滑梯高处滑下时臀部发烫①放入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①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①阳光照射下的柏油路面温度升高①流星划过天空4.90 ①水全部变成125 ①水蒸气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水蒸气的内能比水的小B.液态水分子间距比气态水分子的大C.水蒸气只能通过热传递途径变为水D.水分子在125 ①时比90 ①时热运动更剧烈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B.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会增加C.热量总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D.温度相等的1 kg水和100 g水内能相同6.(2018江苏改编)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0 ①的冰的内能为零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三、比热容①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①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①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7.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A.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如果都加热t min,甲比乙吸收的热量多D.加热时间越长,液体分子运动越慢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B.把-5 ①的冰块放在0 ①的冰箱内,几分钟后,有部分冰会变成水C.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也具有内能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9.蒸馒头的师傅在用手从蒸笼里拿刚蒸熟的馒头时,为了避免手被烫伤,要先用手蘸一下凉水,他这样做的主要道理是()A.利用凉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把手和热馒头分开B.利用凉水温度低,能快速降低蒸笼内水蒸气的温度C.利用凉水蒸发要吸热,能降低水的温度D.利用凉水先对手进行冷却,同时又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避免手被烫伤10.小芳在长期帮妈妈做饭的过程中发现:同样的情况下,烧开一锅豆浆和一锅豆油用的时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小芳猜想:可能是豆浆和豆油的比热容不同.请你帮她完成探究的过程:(1)取的豆浆和豆油分别装于两个相同的烧杯中;(2)用两个同时给豆浆和豆油加热;(3)记录;请你帮忙设计并完成记录上述实验数据的表格.11.某同学用一种加热器将质量为500 g的冰持续加热熔化直至沸腾,记录并绘制出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看出C点的内能B点的内能,原因是.根据图象还可以看出AB段的比热容CD段的比热容.(第一空与第三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2.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①),将4 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是J/(kg·①);初温为30 ①,质量为2 kg的水吸收2.1×105 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①.13.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0.5 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 (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这种液体在0~15 min 内放出的热量 .14.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小华将初温和质量相等的色拉油和水分别装在相同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0.5 min 测量一次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1)选用相同的酒精灯,是为了使单位时间内色拉油和水 相同,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色拉油和水 .(2)图中已经画出色拉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开始部分并不是直线,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除色拉油外还有 吸收热量,为了尽量减小这种影响,写出一种改进方法: .(3)根据上表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当色拉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 需要的时间短, 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四、热量计算①物体吸收热量用公式Q 吸=cm (t -t 0).①物体放出热量用公式Q 放=cm (t 0-t ).①温度从t 0升高到t ,温度变化表示为t -t 0;温度从t 0降低到t ,温度变化表示为t 0-t .①温度从t 0升高(降低)了t ,表示温度变化为t .①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吸热后温度不能超过100 ①.15.在标准大气压下,1 kg 20 ①的水吸收了3.78×105 J 的热量后,其温度为 ;若不在标准大气压下,则温度可能为 .(均填序号)[c 水=4.2×103 J/(kg·①)]A .80 ①B .90 ①C .100 ①D .110 ①16.用同一酒精灯完成冰熔化实验,其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冰的质量为100 g ,已知ρ水=1.0×103 kg/m 3,c 水=4.2×103 J/(kg·①),不考虑对水加热时质量的变化.求:(1)冰完全熔化后水的体积;(2)从18 min 到22 min 的时间段内,水吸收的热量;(3)冰的比热容.解:(1)冰完全熔化为水,质量不变,则m 水=m 冰=100 g ,ρ水=1.0×103kg/m 3=1 g/cm 3,由ρ=m V 可得,冰完全熔化后水的体积:V 水=m 水ρ水=100 g 1 g/cm 3=100 cm 3. (2)由图象可知,18 min 到22 min 的时间段内水的温度由0 ①升高到10 ①,则Δt 水=10 ①,则水吸收的热量:Q 水吸=c 水m 水Δt 水=4.2×103 J/(kg·①)×0.1 kg×10 ①=4.2×103 J.(3)由图象可知,给水加热的时间为22 min -18 min =4 min ,冰的熔化过程用时为2 min ,其加热时间为给水加热时间的一半,用同一酒精灯完成冰熔化实验,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冰吸收的热量:Q 冰吸=12Q 水吸=12×4.2×103 J =2.1×103 J ,由图象可知,冰在熔化过程,冰升高的温度Δt 冰=10 ①,由Q 吸=cm Δt 可得,冰的比热容:c 冰=Q 冰吸m 冰Δt 冰= 2.1×103 J 0.1 kg×10 ①=2.1×103 J/(kg·①). 答:(1)冰完全熔化后水的体积为100 cm 3;(2)从18 min 到22 min 的时间段内,水吸收的热量为4.2×103 J ;(3)冰的比热容为2.1×103 J/(kg·①).随堂练习1.(2020禅城区一模)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C .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D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2.(2020南海大沥一模)“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合 nm.3.(2020东莞名校一模)气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它的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的蒸气将鸡蒸熟.汤汁是蒸气 (选填“吸热”或“放热”)后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蒸熟后不用打开锅盖,就能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种现象说明分子 .4.(2020顺德区二模)氢气具有热值高的特点,航天器一般用液态氢作为燃料,在常温下使氢气液化的方式是 ;密闭的保温瓶内装有质量为2 kg 、温度为98 ①的热水,过了一段时间后,瓶内的水温度降为73 ①,已知c 水=4.2×103 J/(kg·①),那么水放出的热量为 J ,水的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5.(2020珠海香洲区一模)如果将1.0×107 J 的热量用来给水加热,可以让10 kg 初温为20 ①的水温度升高 ①.[c 水=4.2×103 J/(kg·①)]《第十三章 内能》单元测试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B.杨絮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C.电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D.“地心说”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2.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天气” B.春天柳絮漫天飞舞C.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D.端午节,粽叶飘香3.如图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缓慢打气,突然塞子跳起来,同时瓶内出现了“白雾”,关于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白雾是水蒸气B.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C.瓶内气体内能增加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4.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5.用两个相同的电热水器给质量同为2 kg的物体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 min吸收的热量为[c水=4.2×103 J/(kg·①)]()A.0.84×105 JB.1.2×105 JC.2.52×105 J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6.质量相同的两个金属块,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1①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3①2,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A.3①4 B.4①3 C.1①3 D.3①17.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因此它的内能也不变B.内能大的物体会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热量C.一块铁烧红时的内能比它在常温时的大D.-273.15 ①的物体不具有内能8.用同样的加热器给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B.乙液体的比热容大C.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相等D.无法通过这个图象判断哪种液体的比热容大二、填空题(本大题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9.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原子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选填“大”或“小”).10.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可以看到清水与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如图甲.静置20日后,如图乙,这是现象,说明液体分子.11.小芳今天参加中考,妈妈煲了她最爱喝的土鸡汤,中午她刚走进家门就闻到浓浓的鸡汤香味,这是现象;她迫不及待地想打开炒锅盖,发现锅盖很烫,“烫”是指锅盖(选填“热量多”“温度高”或“内能大”),煲汤过程是通过方式改变鸡汤的内能.12.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6 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8 min时的内能;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13.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选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14.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输送能量的介质,是因为水的较大;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则剩余水的比热容(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5.某市近几年大力建设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的性质.若某一人工湖湖水吸收一定热量,水温升高2 ①,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c水),则砂石升高的温度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 ①.16.某小组在探究“比较两种物质在太阳照射下升温快慢”的活动中,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应控制两种物质的和初温相等,确保两种物质的受热面积相同且正对阳光,这样做是为了让两种物质在相同的时间内相同.若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探究,半小时后,甲物质的温度升高了5 ①,乙物质的温度升高了2 ①,则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是(选填“甲”或“乙”).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8分)17.为了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现象,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沙子和水,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沙子和水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想,如果给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则 升高的温度会更高些,两者增加的内能比较:水增加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沙子的.四、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14分)18.(5分)小明家里的电热水器里装有50 kg 、20 ①的水,通电后将水加热到70 ①.已知ρ水=1.0×103 kg/m 3,c 水=4.2×103 J/(kg·①).求:(1)电热水器里水的体积;(2)水吸收的热量.解:(1)因为ρ=m V ,所以水的体积为V =m ρ水=50 kg 1.0×103 kg/m3=0.05 m 3; (2)水吸收的热量为Q =c 水mΔt =4.2×103 J/(kg·①)×50 kg×(70 ①-20 ①)=1.05×107 J.答:(1)电热水器里水的体积为0.05 m 3;(2)水吸收的热量为1.05×107 J .19.(9分)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200 g 的沙子和水加热.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水的比热容是 4.2×103 J/(kg·①),请问:(1)图中 (选填“a”或“b”)是水吸热升温的图象.(2)加热满2 min 时,水吸收了多少热量?(3)试求出沙子的比热容.解:(2)由图b 可知,水加热满2分钟时的温度为70 ①,则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Δt =4.2×103 J/(kg·①)×0.2 kg×(70 ①-20 ①)=4.2×104 J ;(3)由图a 知,在2分钟的时间内,沙子的温度从20 ①升高到250 ①;由于是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则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所以,在2分钟的时间内,Q 沙吸=Q 水吸,即:c 沙×m 沙×Δt 沙=Q 水吸,代入数据有:c 沙×0.2 kg×(250 ①-20 ①)=4.2×104 J ,解得:c 沙≈0.91×103 J/(kg·①).答:(2)水吸收了4.2×104 J 的热量;(3)沙子的比热容是0.91×103 J/(kg·①).五、 综合能力题(每空2分,共14分)20. 铁板文蛤是南通的特色佳肴,由文蛤、佐料放在经加热发烫的铁板上制作而成,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餐馆会尽量选择热容量大的炊具。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13章内能单元复习
二、内能跟温度的关系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 分子动能增大 组成这个物体的所有 分子的动能总和增加 它的内能就会增加 一个物体温度降低时 它的内能就会减少 它的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做功
1、实质:能量的 转化 。 2、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 增加 ; 例:摩擦生热、搓、弯折、敲打 ……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 减少 。 例:气体对外膨胀
二、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引力 和 斥力 。 举例: 1、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2、两滴水银靠近能自动结合成一大滴水银
(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3、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
(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4、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
(说明分子不停在做无规则运动)
三、内能
1、物体内部 所有 分子无规则 运动的 动能 和 分子势能的 总和叫做内能。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1)温度:同一物体,温度越 高 ,内能越 大 ; (2)质量:同种物体,质量越 大 ,内能越 大 ; (3)状态:一块冰熔化成水,由于要 吸 热,内 能 。 增加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做功 和 热传递 。 做功和热传递对于改变内能是等效的。
13.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温度的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的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会增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大 B、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C、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一定降低 D、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可能降低
8、铁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伸,原因是( A、分子间的距离小 B、固体分子不能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D、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或原子组成的;(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扩散现象:两种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自发地进入对方的现象。
○2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
○3扩散现象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进行的越快。
○4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而表现出来的宏观现象。
单个的分子肉眼是无法直接看见的。
(3)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二者不会相互抵消。
○2拉伸物体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引力;○3压缩物体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斥力。
○4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十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
第二节内能1、内能:物质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2影响内能的因素:温度和体积。
故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内能一定发生变化;但内能变化时,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1)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2)热传递○1物质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质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单位:焦耳——焦——JQ吸=cm(t-t0)Q放=cm(t0-t)Q=cmΔt○3物质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物质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不一定降低。
○4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三节比热容1、比热容(1)反映了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强弱的物理量;(2)比热容只跟物质的种类和存在状态有关;=4.2×103J/(kg·℃),表示: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3)c水收(或放出)热量是4.2×103J。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
知识梳理: 第十三章 内能 复习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证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 。
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3)、分子间作用力: 和 。
二、内能(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 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注意:区别机械能(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由物体的运动情况决定)(2)、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 和 。
三、比热容1、相同的电壶甲和乙实验验证分析( 结论:同种物质,不同质量下,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结论:同种物质,相同质量下,从不同温度升高到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结论:不同物质,相同质量下,升高到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2、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降低)时吸收(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c 表示,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公式表示:c=Q/(m · tt ) 物理意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
练习题分子热运动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B、像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C、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板长久紧压在一起,金板中渗有铅,铅板中渗有金D、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2、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沙尘暴来临时,漫天沙尘B、“八月桂花遍地香”时,到处都能闻到桂花的芳香C、扫地时,室内尘土飞扬D、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压紧,一段时间后不容易把它们拉开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越快,它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越快B、液体凝固成固体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停止了C、固体被压缩到分子之间无间隙才不能被压缩D、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4、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A、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D、破镜不能重圆5、劣质的装修材料含有超标的甲醛等有毒有机物。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内能总复习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
• B.物体势能的大小
• C.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 D.分子势能的大小
• 8.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B
• 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 B.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闻到香味
• C.粉笔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
• D.冬天,雪花漫天飞舞
第九页,共二十页。
第十三章总复习(fùxí)
• 18.近年来,不少城市加强了环境的改善和美化,如清 理疏通河道(hédào)、开发人工湖、大幅度增加绿地面积。 请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谈谈这样做对调节气温有什么好 处。
答:增大绿地面积和水域面积后,水的蒸发量增大,蒸发是吸 热过程,在炎热的季节可降低气温。另外,由于水的比热容大, 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wēndù)变化小,能有效调 节周围环境的温度(wēndù)。
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
小(于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 (3)而另一种液体在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
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得多。小组同学进行分析,得到本
实验的初步结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选填
“相不同同”(bù或tón“ɡ) 不同”)。
• (4)本实验除了(chúle)能够说明上述问题之外,还能够说
• 其原因是 实验时没有使二者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wēndù)相同 。
第十六页,共二十页。
第十三章总复习(fùxí)
• (4)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
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 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 示。根据图象,某同学认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甲
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的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①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②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③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很小,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3、扩散现象①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4、注意:能够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或微粒,无论多小,都不是分子,它们在外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
如:灰尘在空中飞舞,雪花飞舞,空气流动形成风。
都不是扩散现象。
5、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越明显。
6、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分子间有个平衡距离(r0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r = r0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0②当分子间的距离r > r0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③当分子间的距离r < r0时,引力小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④当分子间的距离r> 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7、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现象:(1)铁棒很难被拉伸、平整的铅块紧压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2)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第二节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5.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6. 热传递的理解(1)热传递的条件是: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2)热传递的方向:热量由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由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3)过程:高温物体放出了热量,内能减小;低温物体获得热量内能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提纲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 ,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
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6、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7、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W=△E)④解释事例:图13.2-5甲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
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
图13.2-5乙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D、温度、热量、内能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不一定吸热。
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热量:是一个过程。
吸收热量不一定升温。
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内能不一定增加。
如:吸收的热量全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
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不一定吸热。
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热传递中的“热”是指:热量热现象中的“热”是指:温度热膨胀中的“热”是指:温度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内能(热能)四、比热容:1、比热容:⑴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⑵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
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⑷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⑸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2、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3、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Q吸=Q放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复习提纲(一)、热机1、内能的利用方式:⑴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⑵利用内能来做功;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热机: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
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蒸气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3、内燃机:将燃料燃烧移至机器内部燃烧,转化为内能且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内燃机。
它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4、内燃机大概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二)、热机的效率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1、定义: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单位:J/kg3、关于热值的理解:①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
1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
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1kg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②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3、公式:Q=mq(q为热值)。
实际中,常利用Q吸=Q放即cm(t-t0)=ηqm′联合解题。
4、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它表示:1m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J。
5、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热值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6、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公式:η=W有用/ Q总= W有用/qm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
尽管各种能量我们还没有系统地学习,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所了解,如跟电现象相联系的电能,跟光现象有关的光能,跟原子核的变化有关的核能,跟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能等。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列举学生所熟悉的事例,说明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和转移)。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
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
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3、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
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一、两种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7、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二、电流和电路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
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4、电流的三种效应。
(1) 、电流的热效应。
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