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单元备课第五单元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 单元大单元整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 单元大单元整体备课
2
习作
1.能借助提示,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个探险故事。
2.能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等写具体。
语文
园地
1.能总结本单元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2.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节词与现代汉中的一些双音节词相对
应的语言现象。
3.能仿照例句,写出自己关于时间很慢或时间很长的内心体验。
活动2:聚焦孩子遇险过程。
师引导推进:孩子情绪一步步变化的同时,他的行为举动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请从文中找出来。
活动3:分析孩子陷入险境的原因。
并且指导朗读。
师引导:请大家在小组里分人物,读一读2—4自然段。
活动4:联系事情的“结果”,说出船长所用办法的好处。
1.分析船长观察到的情况。
师点拨:通过这个单元之前的学习,我们都知道遇到问题首先要认真观察。现在我们化身成船长,来说一说你走出船舱都观察到了什么?
4.能说出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
5.初步了解古代对不同年龄段的别称。
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课题
基础知识整理模块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环节
学习内容
个性化修改
教学内容
学习本单元生字词,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教学
目标
1.认识“吾、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5个字。认识“策、荐”等2个生字,会写“赢、拳”等2个字,会写“赏识、脚力”等8个词语。认识“肆、桅”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等10个字,会写“航行、风平浪静”等12个词语。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中人物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根据具体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旨;
2.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能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初步掌握语文知识;
4.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意;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
《小熊宝宝》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1.师生互动,引入话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内容,承上启下。

2. 学习主体
1.听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并师生一起分析课文内容。

2.分组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总结。

3. 拓展延伸
1.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与探讨。

2.师生互动,指导学生进行书面表达。

4. 练习巩固
1.课文笔记,让学生主动总结课文知识点。

2.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
1.整理课堂内容,梳理知识点。

2.师生互动,澄清问题,强化学习效果。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朗读并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写下自己的感想。

六、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学生学习效果如何?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程匹配程度如何?
3.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本次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及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与目标1. 教学背景五年级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提高写作能力,因此《习作例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 教学目标•理解习作例文的目的与要求•能够写出具有一定独立性和创意的习作•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掌握习作例文的要求和特点2.多练习范文,让学生熟悉不同类型的习作3.引导学生思考素材来源和写作技巧2.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写作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如何写作。

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讨论、修改互相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3.个别指导: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三、教学流程安排1. 第一堂课1.引入:通过讲述习作例文的重要性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

2.介绍要求:说明习作例文的要求和标准。

3.分析范文:分析范文,让学生理解好的习作应该具备的特点。

2. 第二堂课1.练习写作:给学生准备一些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互相修改:让学生互相修改作文,提出改进建议。

3.讲解技巧:老师讲解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更好地写作。

3. 第三堂课1.学生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互相学习。

2.优秀作文分析:分析一些优秀的作文,让学生学习其中的优点。

3.个别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文,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理解能力,评价学生的习作例文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2. 教学反思老师应当反思本次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以上就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教学设计的内容,通过此教学,希朿学生能够在写作技巧和能力上得到提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分析加教学设计(包括习作、板书、作业)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分析加教学设计(包括习作、板书、作业)

的言行的感受,比如:严监生临时前“伸着两个指头”这个动作,课文中反复出现,充分说明严监生的吝啬……(3)可以说说课文的语言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比如:“凤辣子”这个名字很能反映她的性格……三、深入研读,感受人物四、课堂交流,分享成果(1)交流《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学习情况。

①出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仿佛很占上风。

”——可以看出小嘎子的机灵和“狡猾”。

②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2)交流《临时前的严监生》的学习情况。

出示相关语句——从这个简单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严监生人都将死,仍恐费了灯油,是多么吝啬。

有感情地朗读。

(3)交流《“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学习情况。

出示相关语句明确:人未到而声先至,其他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唯有她“放诞无礼”,活脱脱的泼辣相。

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深入阅读短文,在阅读中尝试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找出特别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画下来,反复朗读。

(2)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想象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头脑中形成图像,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的墙壁的效果好,从而表现了刷子李刷墙的技艺高超(3)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曹小三半信半疑为下文写曹小三想法的变化做了铺垫。

曹小三亲眼见到师傅真有如此高超的技艺,他感到惊愕,内心受到震撼,虽是事实,但他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可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

三、课堂总结,推荐阅读:1.今天文中的主人公通过作者冯骥才的生动描写带给了我们很多惊奇,那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奇人奇事吗,同学们不妨去阅读一下《俗世奇人》。

书中奇人荟萃,一个个奇人身上发生的一桩桩趣事,肯定会令你拍案叫绝。

2.作品中的“奇人”简介:《俗世奇人》:酒婆——千杯不醉,唯我独尊!死鸟——死鸟能复活!张大力——能顶一头大肥猪!冯五爷——吝啬鬼!爱财如命!蓝眼——中国生,洋人相好嘴杨巴——能吃下一斤辣椒.蔡二少爷——天地之时,无所不知背头杨——背起一头牛学生自由朗读,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感受。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单元备课第五单元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单元备课第五单元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单元备课第五单元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围绕“博物馆的奇妙夜晚”这一主题展开,通过这一主题设计的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材内容涵盖了文学知识、社会常识以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内容,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了解博物馆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博物馆的兴趣。

2.引导学生学会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培养学生观察细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了解博物馆的特点和作用。

2.掌握描述博物馆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生动地描绘博物馆的场景。

3.学会借助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文学作品的内涵。

四、教学内容1. 课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博物馆的奇妙夜晚”展开,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和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博物馆的魅力,感受文学作品带来的快乐。

2. 博物馆之旅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当地博物馆,了解博物馆的历史和展品,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博物馆的特点和作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全面理解和消化知识。

2.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

六、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前准备1.整理教学资料,准备好课文和相关教学资源。

2.安排好教室环境,确保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二步: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预热课堂氛围。

第三步:学习活动1.听课文朗读,学生跟读。

2.分组讨论博物馆的特点和作用。

3.学习博物馆相关知识,扩展学生视野。

4.完成相关练习和作业,巩固学习内容。

第四步: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收获和不足,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

体,表现了车夫祥子旺盛的生命力。

四.精读片段,感受形象1.谈话导入。

一个大地主,他拥有十多万两银子,请大家设想一下他临死时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指名学生说)2.教师引导:作者吴敬梓用简洁的笔墨,细致地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大地主临死前的情形。

相信通过我们自己的阅读一定能找到答案。

3.学生自由读片段《两茎灯草》,边读边想:严监生临死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景?4.教师范读片段《两茎灯草》,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教师范读,生想象画面)5.请把你脑海中浮现的严监生的形象介绍给大家。

严监生的脸干瘪干瘪的,一双眼睛竭力睁的的溜圆,望着床旁的烛台,使尽浑身的气力伸出两根手指,看见大家都不了解他的心思,他气得一声连一声地咳嗽。

6.教师引导:让我们来看看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7.作者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请同学们画出有关语句后细致地读一读,并根据他的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

(学生边读边画)8.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的变化。

(学生自由讨论)9.全班交流汇报:对照课文具体谈谈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变化。

(学生自由交流)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10.请大家根据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猜测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

(学生自由猜测)11.教师小结:多么可笑而又可悲的严监生呀!在临一.对联导入,激发兴趣1.请同学们默读这副对联,结合大家对第14课的预习,猜猜这副对联写的是谁。

课件出示2.学生猜出:刷子李。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刷子李》,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4.简单介绍作者及本文出处。

5.从课文题目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预设:生1:我知道他姓李。

生2:我知道他是刷墙的。

一定会变得更有智慧,更有创意,更有气质,更有内涵。

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走进“刷子李”这位奇人的故事之中。

2.出示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

(课件出示词语)3.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冯骥才从三个方面写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是哪三个方面?作者是从规矩奇、效果奇、动作奇三个方面正面描写了刷子李技艺的高超。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五单元课文,巩固学习成果。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习第五单元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复习课内容所需教材及辅助教学材料。

•学生预习第五单元课文,准备复习。

2.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复习课文 - 师生共同回顾第五单元的主要内容,学生展示对课文的理解。

- 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僻词和句子,引导学生理解。

第二部分:课文分析 -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 学生分组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进行讨论。

第三部分:语文练习 - 学生进行基础语文练习,巩固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

- 学生分组完成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3. 课堂互动•学生互相提问、讨论,促进彼此之间的思想交流。

•学生表演课文中的对话或情节,锻炼表达能力。

四、课堂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评价,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学生提出对课文的疑问或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五、课堂延伸•学生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点。

六、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继续关注和复习的部分。

•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并提出自己的学习感悟。

通过本次复习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第五单元的课文内容,提高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所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8个单元)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所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8个单元)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所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8个单元)第一单元:《质疑与探究》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认识到质疑与探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课文朗读。

2. 分组讨论质疑与探究的重要性。

3. 小组合作,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教学方法: 1. 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法。

2. 小组合作学习。

第二单元:《启迪与体验》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从中获得启示与体验。

2. 培养学生品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课文朗读及理解。

2. 分角色朗读,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

3. 课文赏析,感悟启示。

教学方法: 1. 角色扮演。

2. 分析与讨论。

第三单元:《实践与表达》教学目标: 1. 掌握课文关键内容。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表达。

教学内容: 1. 课文探究。

2. 小组活动,创作相关内容。

教学方法: 1. 创作表达。

2. 小组分享交流。

第四单元:《感悟与领悟》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主旨,感受其中的情感。

2. 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

教学内容: 1. 课文品读。

2. 点拨情感体验。

3. 辅导学生进行感悟思考。

教学方法: 1. 情感导入。

2. 情感解读。

第五单元:《创新与分享》教学目标: 1. 熟练运用课文内容进行创新表达。

2. 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教学内容: 1. 课文背诵和诠释。

2. 创新作品分享。

教学方法: 1. 创作分享会。

第六单元:《探索与发现》教学目标: 1. 掌握课文难点内容。

2. 能够通过课文展开探索和发现。

教学内容: 1. 课文解读和讨论。

2. 小组调研和发现。

教学方法: 1. 小组合作。

2. 实地考察。

第七单元:《拓展与应用》教学目标: 1. 将课文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能够拓展课文主题,进行相关活动。

教学内容: 1. 课文应用训练。

2. 实践活动。

教学方法: 1. 小组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精品】第五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围绕“ 作者笔下的人物” 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一个“ 交流平台” 和“ 初试身手” ,两篇习作例文及一次习作。

《人物描写一组》由三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分别侧重于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以及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

《刷子李》则是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突出他技艺的高超。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并初步运用这些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1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3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难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人物描写一组》 3 课时《刷子李》 2 课时交流平台及初试身手 1 课时习作例文 1 课时习作:形形色色的人 2 课时这篇课文由三个独立的片段组成。

《摔跤》选自中篇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两茎灯草》选自《儒林外史》,《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题目为编者所加。

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祥子这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三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学生曾读过大量的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也写过这类作文,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读写经验。

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作者笔下的小嘎子、严监生、祥子等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1 .课前可组织学生回顾阅读过的比较精彩的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或者自己写过的比较满意的写人的文章。

如有条件,也可布置学生查阅与本文相关的资料,或者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影视片。

2 .本篇课文在形式上不同于一般的课文,由三个片段组成。

因此,本文的教学宜采用如下步骤:回顾交流,即畅谈自己读过的写人文章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或交流有关读写经验,或提出有关写人的种种困惑;阅读片段,即分别阅读各个片段,感受各个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整合拓展,将三个片段合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三个片段中,写人的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自己有何感悟或体会,并开展课外读写实践。

3 .教学时,一是要引导学生牢牢抓住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句子,组织学生充分阅读,细细品味,可以将个人独立思考与全班合作交流有机结合,从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二是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通过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在反复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三是要借助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注重形象感悟。

【知识与技能】1 .学习本课生字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祥子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4 .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现、质疑、创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到三个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在头脑中浮现出人物鲜活的形象。

(2) 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与相关多媒体课件。

学生:在课前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骆驼祥子》的故事梗概。

3 课时1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生词。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理清脉络。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会运用。

一、主题导入,认识人物形象1 .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结识了不少作者笔下的人物。

在这些人物中,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说。

2 .揭示课题:这些人物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在我们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很有特点的人物,他是小嘎子。

( 出示图片 )3 .板书课题,齐读。

4 .默读导读部分,初识人物形象。

二、初读感知,初步把握人物形象1 .检查预习,过字词关。

(1) 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正音。

(2) 你读懂了哪个词?(3) 指导书写。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 引导学生利用课题名扩展法进行概括 )(2) 学生汇报。

(3) 师小结:把课题稍加扩展充实,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叫做题目扩展法。

这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好方法。

(4) 读了课文,小嘎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三、走进文本,深入感悟人物形象( 一 ) 品味小嘎子。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 3 自然段,用“ ——” 画出描写小嘎子的句子,并抓住重点词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2 .学生汇报交流。

(1)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① 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个词体会到的?读出你的感受。

② 重点指导:a .“ 手疾眼快” 是什么意思?你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这个词的含义的?从字面上理解字义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从这个词中,我们看出小嘎子什么特点? ( 机灵 )b .为什么不“ 一叉一搂” ?这又可以看出小嘎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 富有心计 )③ 朗读体会。

(2)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① 你从哪个词体会到了什么?a .“ 精神抖擞” 是什么意思?通过做动作来理解,看哪位同学做得最精神抖擞,此时,你体会到什么? ( 小嘎子信心十足 )b .让学生上台演一演蹦来蹦去的嘎子,你觉得这一蹦,蹦出了一个怎样的小嘎子?c .这句话抓住了小嘎子的什么来描写? ( 动作、心理 )② 朗读体会。

(3) 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

① 从“ 沉不住气” 体会到了什么? ( 争强好胜 ) 这一钩,钩掉了小嘎子的什么?( 钩掉了他胜利的希望 )② 有感情地朗读。

( 二 ) 认识小胖墩儿。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1 .让学生做动作理解“ 塌着腰”“ 合了裆” 。

2 .你体会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小胖墩儿? ( 力气大、老实、敦厚 )四、总结运用,领会人物描写方法( 一 ) 在这个片段中,徐光耀爷爷主要抓住小嘎子的什么来表现他的个性特点的?( 主要是抓住动作来写的 )( 二 ) 小练笔。

续写《摔跤》,注意用上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

五、巧设作业,拓展阅读丰富形象阅读儿童小说《小兵张嘎》。

摔跤小嘎子机灵、有心计 ( 动作描写 )小胖墩儿沉稳、厚道 ( 动作、神态描写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赏析精彩语段。

2 .抓住作者刻画祥子外貌的语句,逐步感受祥子的人物形象,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重点抓住对祥子外貌描写的句子,感受祥子的人物形象。

难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会运用。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走近作者:老舍 (1899 - 1966) ,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是我国“ 五 ·四” 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代表作有《龙须沟》《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2 .教师介绍《骆驼祥子》。

3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 .教师范读。

5 .学生交流难读之处。

二、再读课文,认识人物1 .请你再读课文,说说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祥子?写出了祥子的什么特点?( 外貌描写,写出了祥子长相普通、淳朴憨厚、体格健壮,充满活力的特点。

) 2 .文中的祥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祥子虽然才二十来岁,但他身体发育超过了实际年龄,他身体结实、硬棒,他的理想是当一个最出色的车夫,他是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

)三、佳句赏析,感受魅力1 .“ 看着那高等的车夫…… 露出那对‘ 出号’ 的大脚。

”赏析:这是对祥子外貌的描写,作者把一个身材魁梧的祥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赞美了祥子的健壮、朴实、充满生气。

2 .“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 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赏析:这段话描写了祥子的外貌,突出了祥子很有精神。

3 .“ 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祥子比作一棵树,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祥子的健壮体魄和朴实性格。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1 .欣赏《骆驼祥子》电影片段。

2 .相信大家阅读原文之后,对祥子这个人物还会有新的看法。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1 .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3 .感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重点体会严监生的人物形象。

难点感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节新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2 .介绍文章背景。

二、学课文,练朗读1 .结合注释,通读课文。

2 .指名读,评议指导。

重点指导读好人物说话的语气、神态,如怎样读好赵氏的话。

3 .师范读。

4 .小组赛读,相互点评。

三、学课文,识人物1 .在刚才的读书活动中,大家认识了谁呀?2 .说说你眼中的严监生。

( 学生说,教师板书:吝啬鬼、守财奴 )四、学课文,悟技巧1 .这篇短文可以说是写作技巧的百宝箱。

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特别精妙?可以一边读一边做批注,也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

2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评。

3 .教师引导学生一一梳理。

(1) 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特点。

( 多媒体课件出示表现严监生病重的句子 )① 指名读,生边听边找:哪些句子告诉我们严监生病得很重?② 引导学生将这些句子分为两类:第一类: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

第二类:诸亲六眷都来问候。

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

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

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③ 大家看,同样是写严监生病重,这些句子有什么区别?④ 教师小结:直接写严监生病重的句子是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通过描写其他人来表现严监生病重的句子是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

这种写作技巧叫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特点。

( 2) 巧设悬念,抓住读者。

出示句子: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 伸着两个指头。

① 读到这里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 两个指头” 到底指什么? )② 对啊,“ 两个指头” 到底指什么呢?是什么东西如此重要,竟让临死前的严监生这般牵挂呢?你想知道答案吗?那该怎么办?( 迫不及待地往下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