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训练模式的探索_零起点_全程式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06月增刊1总第169
期
思想教育研究StudiesinIdeologicalEducation
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创新训练模式的探索
———零起点、全程式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星侯薇
100191)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北京
[摘要]当前大学生创新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必须开创大学生自主创新的新思路,对大学生创新训练模式进行探索,构建零起点全程式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并在大学生创新实际工作中尝试实践。根据学生个人能力和特点,提出零起点培养方式,逐步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给予入门指导。结合专业特色进行全程式培养模式,才能保证创新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零起点;全程式〔中图分类号〕G640-0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5707(2009)S1-0127-04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使我国转型成为创新型国家,对
“人才”的概念界定也有了新的内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解决其的重大问题。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的重要来源,创新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对这方面的问题探讨具有深远的意义。失,使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对科技制作无从下手、一片茫然,创新热情和兴趣随之消失。
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是目前大学生在自主创新方面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部分学生虽然也有创新的想法,但是往往由于缺乏行动的信心和坚持的毅力而半途而废。目前大多数学生“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虽然也想到了创新,但是却不知道怎样去创新,把取得成果的期望更多的放到了指导教师以及学校提供的指导和条件上面,自己则缺乏主动自发的行动。
2.培养平台的局限性
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大学生自主创新工作,“挑战杯”等一系列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广泛的开展起来。但由于该类活动中竞技类型比率偏多,教育科普性质类型
比率偏少,这使受益人群范围受限。学校为了保证获奖,往往在人员选拔、项目筛选上设置了较高的门槛,而在资源投入和使用上也往往集中于优势项目,从而变向的成为了大学生科技训练的“应试教育”。而且在科研团队的组建和科研项目的设立大多数是针对某一学科竞赛
一、大学生自主创新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社会等各方面的努力下,大学生自主创新活动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阶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说,有这样几方面:培养环节的缺失,培养平台的局限,培养机制的不长久。[1]
1.培养环节的缺失由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进入大学前,为了升学率,中小学校盲目重视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而忽视了科技实践环节的培养,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了培养环节的缺
作者简介:袁星(1981-),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分团委书记
侯薇(1986-),女,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辅导员
2009年06月
校园文化建设
增刊1总第169期
或某项任务而临时成立的,任务完成后也就随之也缺乏相应的平台,解散了。在跨学科交流方面,
更没有长久的制度来保证交流的长期性。
3.自主创新的机制不长久
在大学生自主创新活动中,最根本的还是缺少引导和推进创新的长效机制。在教师指导方面,由于大多数教师本身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很大,再加上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很多教师都不愿或没有精力去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资金方面,有些创新项目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而难以开展;在导向方面,由于相关的奖励政策不明不完善,有时候学生看不到参与自主创新活动确、
对自己发展的重要性而缺乏动力;在价值转化方面,更是缺乏有效的政策与方式而不能使自主创新发挥出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
力量和科研资源建立大学生科研实践基地,搭建创新训练的硬件平台。
10左我院教师数量比较多,师生比大约在1:右,教师科研课题丰富,给本科生提供了参与科研的机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额外的想法与
思路,但自身没有时间去验证与解决,他们将此设置成课题,提供科研指导和一定的设备与经费。学生若对此感兴趣可以承担该课题,完成该课题将结果反馈给老师,老师则可集中精力加强自身的科研。
学院不但有强大的国防气动实验室、仿真中心等大型科研机构作为学生科技实践平台的科研后盾,而且还提供了如发动机拆装实验室、热工综合实验室等丰富的
学生实验基地。学院还建立了学院学生科技实验实习基地,占地面积约40m2,配备电脑,工具等各项软硬件设施。
第二,充分利用学院的优秀教师资源以及与相关科研院所的良好关系,定期邀请院士、长江学者和科研院所经理、工程总师等对学生进行航空情怀教育,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航空工业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创新激情。
第三,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定期安排赴相关科研基地与科研场所进行参观与生产实习,使学生对航空科学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在科研生产的第一线培养学生科研实践的能力,夯实学生的创新基础。
2.项目优化
第一,提出了科技实践三层次培养计划。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科技实践项目的成功性和可延续性,我院努力建设了学生科技作品的数据库,加强了项目的科学管理,根据项目自身的成长规律和时间特点提出了“三层次培养计划”即项目孕育期、项目发展期和项目成果期,大大提升了项目的传承性和延续性,提高了学生科技作品的含金量。
项目孕育期指的教师或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供双方选择,当想法成熟可行时,可由学生开始进行科研,当项目不可行时,将存在数据库中,等待科技的进步或时机成熟,继续供后续学生选择,此外在其他阶段失败或是成功的项目也将存在数据库中,可供后续老师、学生查询以便加以改
二、大学生自主创新的新思路
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时刻
走在时代潮流的前线。针对大学生的这些鲜明特征,对他们进行科研训练教育,其关键是对他们的原始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在我们的教育当中,不能单纯的依靠科技竞赛来激励学生,更应该注重科学精神的普及与提高,不能要求学生立马做出成绩,更应该鼓励学生尝试,允许学生失败,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本着普及和选拔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坚持有梯度、有层次、有重点的培养思路,提出了零起点全程式的科研创新训练体系。通过优化整合资源,根据学生个人能力和特点,依靠零起点培养方式,逐步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给予入门指导,结合专业特色实行全程式培养模式,保证了创新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三、大学生自主创新训练模式的实践探
索
1.资源优化
第一,充分发掘和合理利用学院雄厚的师资
2009年06月增刊1总第16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