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六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全省一等奖公开课PPT

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全省一等奖公开课PPT

《唐雎不辱使命》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唐雎不辱使命( 辱没,辜负。) (2)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交换。) (3)安陵君其许寡人( 答应。) (4)大王加惠( 给予。) (5)而君逆寡人者( 违背。) (6)否,非若是也( 这样。)
(7)岂直五百里哉( 只,仅仅。) (8)也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脚。)( 撞。) (9)怀怒未发( 内心。) (10)长跪而谢之(直身而跪。)( 道歉。) 2. 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 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岸势犬牙差互 B. 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 C.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受任于败军之际 D. 怀怒未发/野芳发而幽香
3. 陈胜、吴广为准备起义想出了什么计策?目的是 为了什么?成功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丹_书__鱼__腹__、__篝_火__狐__鸣__。__目_的__是__为__了__“_威__众__”__,__给_自__ _己_蒙__上__一__层__“_授__命__于__天__”_的__神__秘__色__彩_。__成__功__了__。_从__ _“_旦__日__,__卒__中_往__往__语__,__皆_指__目__陈__胜__。_”__中__可__看__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语句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C ) A.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 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B.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 而不可谋取他。) C.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 军的。) D.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 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题训练专题六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题训练专题六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 离开
(4) 颓然乎其间者
古义•:•____倒__下__的__样__子___________ (5) 野芳发而幽香
今义:颓废的样子。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芳香。 •
(6) 射者中 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射击。
• 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1)山行六七里(
)
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2)翼• 然临于泉上(
)
(3)名• 之• 者谁(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4)杂然而前陈名者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
(5)而• 不知太守之乐其名乐词也作状语( ,在前面
)

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于: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
(2)得之心而寓之• 酒也 (3)云归而岩穴• 暝
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寄托
岩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佳木秀而繁阴 ••
秀:______山__洞__,__这__里__指__山__谷______

(13)把酒临风 把:_______尽__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岸芷汀兰• 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持、执

白芷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六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六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7.山行六七里________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顺__着__山__路_________
·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像__鸟__张__开__翅__膀__ · 9.名之者谁________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命__名__,__取__名________ · 10.自号曰醉翁也____名__词__作__动__语__,__取__别__号_____________ · · 11.杂然而前陈者______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在__前__面__________
·开我东阁门(
打开
)
· 5.则 然则何时而乐耶(
那么
)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就是
)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于是,就 )
6.极 感极而悲者矣(
极点
· · 此乐何极(

)
)
· 南极潇湘(
至、到达 )
· 7.或 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候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 )
· 8.为 或异二者之为(
表现
)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 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 无忝⑥其名哉!宝元二年记。
(有删改) 【注】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②芟(shān):除草。 ③扃(jiōng):关闭。④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 ⑤饵:吃。⑥忝(tiǎn):玷污。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绠不可竭_______完__,__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了。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 课件(共72张PPT)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 课件(共72张PPT)

4.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 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例(1)妇抚儿乳。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喂奶”。 例(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弛,形容词作动词,放下。 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在这里表示“运”的工具,译为“用土筐 ”。 例(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乱,“使……混乱”;劳,“使……劳 累”。
2017 6(18分)(一)请阅读下面的三则古诗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乙)《邹记讽齐王纳谏》 (丙)景公①之时,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②.晏子入见, 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 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 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 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 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②陛:殿堂的台阶 ③涂:通 “途”,路上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 ⑤兼 月:两个月。 兼,两倍的。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
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①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②矣,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③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六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PPT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六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
专题六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一、重点实词虚词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滕子京谪• 守• 巴陵郡 2.予观夫巴陵胜状
•• 3.横无际• 涯• 4.朝晖• 夕阴
5.连月不开 •
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胜景,美景 边际 日光 指天气放晴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6.浊浪排空 ••
宝元二年记。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 注 释 】 ① 清 白 堂 : 在 绍 兴 府 山 上 。 ② 芟 (shān) : 除 草 。 ③ 扃 (jiōng):关锁。④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⑤饵:吃。⑥ 忝(tiǎn):玷污。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绠不可竭__•_________完__,__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日而后汲视•_______打__水__,__取__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悦人• 襟灵___________使__(_人__的__心__情__)愉__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之 14.归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名之者谁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太守归而宾客从 •
云归而岩穴暝 •
暮而归 •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代词,指醉翁亭 助词,的 回去 聚拢 回来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15.谓 16.临
太守谓谁 •
太守自谓也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临溪而渔 •
为,是 命名 居高面下 靠近
9.空
浊浪排空 •
长烟一空 •
10.通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专题六 课内文言文阅读 课件(共18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专题六  课内文言文阅读 课件(共18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课件(共18张PPT)(共18张PPT)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予观夫巴陵胜状B.百废具兴/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C.不以物喜/ 属予作文以记之D.而或长烟一空/ 上下一白D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期末专题训练专题六 文言文知识梳理和阅读(共35张PPT)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期末专题训练专题六 文言文知识梳理和阅读(共35张PPT)

2.气• 象• 万千
古义:景象。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3.越• 明年
古义:到。 今义:越过。
4.增其旧制•
古义:规模。 今义:制度。
5.前人之述备• 矣 古义:完全,详尽。 今义:准备。
6.至若春和景• 明
古义:日光。 今义:景物。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古义:曾经。 今义:品尝。 •
8.则有去国还乡 •
A.言不由衷
B.言简意赅
C.余韵悠长
D.理屈词穷
(2)揣摩文中画线句的写法及作者的心理,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作者将严沧浪的“兴趣”说、阮亭的“神韵”说与自己的
“境界”说进行__对__比____, 突出强调了“境界”说触及诗词评论
的根本。通过文中“然”“犹不过”“不若”“拈”等词语,可
以看出作者发表以上言论时,__得__意____之情溢于言表。 (自豪、喜悦等)
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14.微斯人,吾谁与归 •
15.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荣耀 一起 持、执 探求 如果没有 茂盛的样子
16.翼然临• 于泉上
1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18.野芳发而幽香 •
19.负者歌于途 •
20.伛• 偻• 提携
居高面下 弥漫的云气 花 背着东西 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21.泉香而酒洌•
4.开 连月不开 •
开我东阁门 •
5.则 然则何时而乐耶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指天气放晴 打开 那么 就是 于是,就
6.极 感极而悲者矣 •
此乐何极

南极潇湘

7.或 而或长烟一空 •
或异二者之为

期末复习课件 专题六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学课件PPT 人教版

期末复习课件 专题六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学课件PPT 人教版
【注释】①严沧浪:南宋诗论家,所著《沧浪诗话》主张以妙悟论 诗 , 产 生 了 较 大 的 历 史 影 响 。 ② 羚 羊 挂 角 : 出 自 《 埤 雅 ·释 兽 》 : “羚羊夜眠以角悬树,足不着地,不留痕迹,以防敌患。”比喻意境 超脱,不着形迹。③凑拍:凝合、聚合、拼附的意思。④阮亭:清初 杰出诗人王士禛的号,论诗提倡“神韵”。
13.大• 雪• 三日
名词作动词,唱歌 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六、文言句式
辨析下列文言句式。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微斯人,吾谁与归? 4.行者休于树。 5.属予作文以记之。
判断句 判断句 倒装句 倒装句 省略句
七、重点句子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 业都兴办起来了。
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容颜苍老,满头白发,醉倒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 醉了。
八、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严沧浪①《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②,无迹可 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③,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 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 是。然沧浪所谓“兴趣• ”• ,• 阮• 亭• ④• 所• 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 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选自《人间词话》王国维)
属予作文以记之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予观夫巴陵胜状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长烟一空 •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
来 因为 看 景象 全 有时,或者

期末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期末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注释】①先是:指范仲淹到延州之前。②钤辖:武官
名。③诏诸路入讨:皇帝下诏命令各路军队讨伐西夏。④
城:修筑城墙。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 A.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 B.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 C.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 D.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
4.【链接教材】选文中太守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 “乐”有哪些共同之处? ①他们都心系人民,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②他们都 寄情山水,并在山水间寄托自己与民同乐的情怀。
第3篇 湖心亭看雪(类文练习) 西湖七月半① 张岱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 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②,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 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 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 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③喝 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 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文言文阅读 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第1篇 岳阳楼记(类文练习) 康定元年,元昊反,延州诸寨多失守,仲淹自请行。 先是①,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钤辖②领五千人,都监领
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 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 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
(1)碧瓦参.差. 参差: 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2)松床坐弈. 弈: 下棋 (3)乐.民之乐 乐: 以……为乐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四时之景无穷,而亭之可乐,亦与为无穷也。 四季的景色无穷无尽,半山亭内让人快乐的事物也 是无穷无尽的。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 PPT课件(共72页)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 PPT课件(共72页)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 PPT课件(共72页)
2017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 PPT课件(共72页) 6(18分)(一)请阅读下面的三则古诗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乙)《邹记讽齐王纳谏》 (丙)景公①之时,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②.晏子入见, 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 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 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 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 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②陛:殿堂的台阶 ③涂:通 “途”,路上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 ⑤兼 月:两个月。 兼,两倍的。
每逢欧阳公与州里的宾客们到这里游览,就肯定要到丰乐亭喝酒。有时喝醉了,就一定 要登上醒心亭眺望。那里群山环抱、云雾相生、旷野无垠、草木茂盛、泉水嘉美,所见到的 美景使人眼花缭乱,所听到的泉声使人为之一振。于是心胸顿觉清爽、洒脱而酒醒,更想久 留而不返回了。所以就根据这个缘故给亭命名为“醒心亭”,是取自韩退之的《北湖》诗。 啊,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又用所见到的美景来给它命名吧,这就 更有水平了。
角度2: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先正面写月色之透明皎洁,后侧面写“水 草”交横可见,衬托“水”之清澈,即月色清亮无比,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 玉洁的透明世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 PPT课件(共72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
璧:圆圆形形的的玉 玉
(18)宠辱偕.忘 (19)把.酒临风 (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1)居庙.堂.之高 (22)是进.亦忧,退.亦忧
偕:一一起起 把:持持、、执执 求:探探求求 庙堂:指指朝朝廷廷 进:指指““居居庙庙堂堂之之高高””
退:指指““处处江江湖湖之之远远””
6.其他实词(非课下注释)
胜状:胜胜景景,,美美景景 际涯:边边际际
晖:日日光光 迁:贬贬谪谪,,降降职职
骚人:泛泛指指文文人人
(5)若夫淫.雨.霏.霏.
(6)连月不开. (7)浊浪排.空. (8)日星隐曜. (9)山岳潜.形 (10)樯倾.楫摧.
淫雨:连连绵绵不不断断的的雨雨
霏霏:雨雨雪雪纷纷纷纷而而下下的的样样子子 开:指指天天气气放放晴晴
篇目一: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原文呈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 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古今异义 (1)越.明.年. 越:(古义)到到
明年:(古义)第第二二年年 (2)增其旧制. 制:(古义)规规模模 (3)属予作.文.以记之
作文:(古义)写写文文章章 (4)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古义)如如果果没没有有
3.词类活用 百废.具兴 废:(形→名)荒荒废废了了的的事业
4.一词多义 (1)观予此则观.岳夫阳巴楼陵之胜大状看观看.也 景景象象
(5)其其.喜洋洋者矣 指示代词,那 其.必曰 副副词词,,大大概概

(安徽专版)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期末专题训练专题六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共33张PPT)

(安徽专版)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期末专题训练专题六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共33张PPT)
(5)可鉴毛发 •
蔚然:__茂__盛__的__样__子_____________ 临:_居__高__面__下__________________ 辄: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_左__右__,__用__在__数__词__后__表__示__约__数__ 鉴:_照__,__照__见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2)醉翁之意• 不在酒
临:__居__高__面__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 意趣,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弥__漫__的__云气
(3)日出而林霏开•
霏: 昏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______
(3)名之者谁( 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 •
(4)故自号• 曰醉翁也( 名词作动词,取名,称呼 )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 样,高踞于泉水之上,那是醉翁亭。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要说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这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专题六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一、基础积累 (一)
二、文言文阅读 (一)
(二) (二)
(三) (三)
一、基础积累 (一)《岳阳楼记》 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若夫淫雨霏霏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专题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37页PPT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专题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37页PPT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专题六: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则有去国还乡___古__义__:__离__开__。____今__义__:__到__、__往__。_________
· 9.属予作文以记之__古__义__:__写__文__章__。____今__义__:__学__生__作__为__练__习__ ·· _所__写__的__文__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泉香而酒洌_________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杂然而前陈者______陈__列__,__摆__开___。_______________ · 23.觥筹交错_______酒__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苍颜白发_______苍__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我东阁门(
打开
)
· 5.则 然则何时而乐耶(
那么
)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就是
)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于是,就 )
6.极 感极而悲者矣(
极点
· · 此乐何极(

)
)
· 南极潇湘(
至、到达 )
· 7.或 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候 )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 )
· 8.为 或异二者之为(
表现
)清白堂①记(节选) 【宋来自范仲淹一日命役徒芟②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 “嘉泉也。”乃扃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
· 之甚甘。渊然丈余,绠④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白雪、咀 · 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
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 卧龙、云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说人襟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六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_____因__罪__贬__谪__流__放__,__出__任__外__官__。_____
·· 2.予观夫巴陵胜状_______胜__景__,__美__景__。_________________ ·· 3.横无际涯______________边__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朝晖夕阴_______日__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5.连月不开______指__天__气__放__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浊浪排空_______冲__向__天__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山行六七里________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顺__着__山__路_________
·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像__鸟__张__开__翅__膀__ · 9.名之者谁________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命__名__,__取__名________ · 10.自号曰醉翁也____名__词__作__动__语__,__取__别__号_____________ · · 11.杂然而前陈者______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在__前__面__________
· 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___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做__太__守_________ · 3.然则北通巫峡_______方__位_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向__北__…_…______ · 4.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___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客__居___ · 5.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在__…_…_之__前_________ ·· 6.后天下之乐而乐_____名__词__作__状__语__,__在__…__…_之__后________
·· ___“_直__”_同__“_值__”_,__价__值__。__
三、解释下列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1.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

·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
)
· 2.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
观看
)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
3.一 长烟一空(

··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 有时,或者
)
· 4.开 连月不开( 指天气放晴 )
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快乐
之后才快乐。
寄托。
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容颜苍老,满头白发,醉倒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八、文言文阅读。 1.[2018•绍兴改编]阅读古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 14.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如__果__没__有__。_______________ ·· 15.望之蔚然而深秀者___茂__盛__的__样__子__。_______________ · 16.翼然临于泉上_______居__高__面__下__。_________________ · 1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弥__漫__的__云__气__。_____________ · 18.野芳发而幽香______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负者歌于途_____背__着__东__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伛偻提携_______弯__腰__曲__背__,__这__里__指__老__人__。_________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 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 无忝⑥其名哉!宝元二年记。
(有删改) 【注】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②芟(shān):除草。 ③扃(jiōng):关闭。④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 ⑤饵:吃。⑥忝(tiǎn):玷污。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绠不可竭_______完__,__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薄暮冥冥________迫__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春和景明________日__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波澜不惊______这__里__有__起__、__动__的__意__思__。_______________ · 10.沙鸥翔集______停__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1.宠辱偕忘_____荣__耀__。________一__起__。_________________ · 12.把酒临风_______持__、__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探__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大雪三日__________名__词__作___动__词__,__下__大__雪__________
··
六、辨析下列文言句式。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判断句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微斯人,吾谁与归? 倒装句 4.行者休于树。 倒装句 5.属予作文以记之。 省略句
判断句
七、重点句子翻译。
·· 29.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尽__力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及下船______________等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通假字
1.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同__“_嘱__”_,___嘱__托__。___
· 2.百废具兴____同__“_俱__”_,__全__、__皆__。__ · 3.玉盘珍羞直万钱__“_羞__”_同__“_馐__”_,__美__味__的__食__物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线句子的意思。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为官师之规。 【参考】规:①谋划,规划;②典范,榜样;③规劝,谏诤。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我喜爱它(井泉)的清白和有德义,(它可以)成为 官吏们效法的榜样。
(4)文中的“嘉泉”有何特点?作者为何详写“嘉泉”之 “嘉”?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从文 中找出“嘉泉”的特点,而后用现代语言进行翻译。
·临溪而渔(
靠近
)
四、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微斯人______古__义__:___如__果__没__有__。____今__义__:__细___小__。______
· 2.气象万千___古___义__:__景__象__。____今__义__:__大__气___的__状__态__和__现__象_ 。 ·· 3 .越明年________古__义__:__到__。_____今__义__:__越__过__。___________ · 4.增其旧制______古__义__:__规__模__。____今___义__:__制__度__。_________ · 5.前人之述备矣___古__义__:__完__全__,__详__尽__。___今__义__:__准__备__。____ · 6.至若春和景明______古__义___:__日__光__。____今__义__:__景__物___。____ · ·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古__义__:__曾__经__。_____今__义__:__品__尝__。__
·· ②三日而后汲______打__水__,__取__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说人襟灵_______同__“_悦__”_,__使__(_人__的__心__情__)_愉__悦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