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发展定位的策略思考
高校规划如何规划高校的发展方向
高校规划如何规划高校的发展方向高校规划:合理规划高校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校扮演着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角色。
高校规划是指在全面了解高校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地确定和安排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目标。
这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对高校教育的本质和社会需求有深入的认识。
首先,对于高校规划来说,一个关键因素是教育的本质及其价值观。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高校规划应以教育的本质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才能,并不断适应和引领社会的变化。
其次,高校规划需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趋势。
随着科技和社会变革的迅猛发展,高校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自身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
例如,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下,高校可以增设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等热门专业,以满足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
同时,高校规划还需关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
高校规划中应纳入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要素,加强对外交流和学术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国际化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适应全球化的竞争和合作环境。
此外,高校规划还应关注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兼顾学科的深度和广度,以满足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同时,高校需要招聘优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只有拥有了优秀的师资力量,才能够更好地推动高校的教学和科研。
除此之外,高校规划还应注重教学设施和校园环境的改善。
合理规划高校的物质条件,提供先进的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美化校园环境,增加文化活动和体育设施,可以增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交能力。
最后,高校规划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和调整。
高校规划不能一劳永逸,要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只有不断调整规划,才能确保高校始终处于正确的发展方向。
高校办学特色与发展定位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办学特色与发展定位的研究与实践高校办学特色与发展定位是当前学校发展的重要课题。
随着教育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校迫切需要确定自己的办学特色,并与之相匹配的发展定位,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本文将探讨高校办学特色与发展定位的研究与实践,并对一些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高校办学特色是指高校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的自身独有的优势和特点。
办学特色的形成需要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并注重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提升和创新。
在教学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改革教育模式、开展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形成与其他高校不同的教育特色。
例如,可以引入项目式教学、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并加强实习和实践环节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些创新的教学模式将为高校树立起与众不同的办学特色。
在科研方面,高校可以加强与产业界、社会组织的合作,开展具有独特成果和社会意义的科研项目。
例如,可以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和实验设备,重点推进一些前沿科技的研究,提高高校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
同时,高校还可以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社会服务方面,高校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服务。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建设、环保志愿者等活动,传递高校的正能量,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同时,高校还可以开设继续教育课程,为企业和社会人士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高校发展定位是指高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和地位。
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长远规划和战略部署。
高校可以根据地域优势、学科特长、办学历史等因素确定自己的发展定位。
例如,一些高校可以以地方特色为依托,打造地方特色学科,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同时,高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确定自己的专业定位,打造特色学科群,提高学校的学科竞争力。
高职院校发展定位及发展特色的探讨
高职院校发展定位及发展特色的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及发展特色。
在分析了高职院校的定义和特点。
在详细讨论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特色,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路径选择和发展建议。
最后在展望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强调了其重要性,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高职院校在教育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为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发展定位、发展特色、挑战、机遇、路径选择、建议、发展前景、重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高职院校的定义高职院校的定义是指专门面向中等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高等院校,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产业需求而设立的一种教育机构。
相比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的专业技能培训。
高职院校注重实用性和职业导向性,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特定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
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加符合企业用人的实际情况,学生毕业后更容易融入社会,找到符合自己专业背景的工作岗位。
高职院校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和实践真实的工作环境,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1.2 高职院校的特点一、教育目标明确。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中等技术技能人才,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培养,与普通高校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有所区别。
二、课程设置实用性强。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更倾向于实用性和职业性,注重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具备从业能力。
三、师资队伍专业化。
高职院校的教师以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为主,能够向学生传授实用知识和技能,更贴近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
四、就业率高。
由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更符合市场需求,因此毕业生的就业率往往比普通高校更高,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五、实习实训机会多。
高职院校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因此通常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实训机会,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工作环境。
关于办学定位的思考
关于办学定位的思考这次关于办学定位思想的大讨论,要进一步明确我们大学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思路,这是基于“办部队满意院校”,“出作战顶用成果”,“育打赢需要人才”的深层次思考,是大学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总纲。
我们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才能够真正去切合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切合军校发展的实际,进一步凝练出大学的办学特色,确定大学的办学思路。
作为大学的一名普通基础课教员,结合我们学校实际,现在就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仅供参考。
我们办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人才,造就人才,发挥人的潜力,一句话,就是要“以人为本”。
不妨借鉴一下西方名校的办学理念——牛津大学:探测、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精神;剑桥大学:追求学术性,培养有教养的人;哈佛大学:课程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适应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完整的学生。
对我们军校来说,军事人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对军事人才的培养,必须顺应历史条件的变化,适应军事斗争实践的发展要求,同军事斗争准备的步伐相一致,以未来作战需求为牵引。
从部队实际看,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军事人才,当前尤其需要加强对以下几个精神层面的素质的锻造。
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精神是军事人才最为重要的精神素养。
科学精神要求人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它能够矫正人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点和视角,提供认识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有助于人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信仰。
有了科学精神,就会不惟书、不惟上、不迷信、不盲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有了科学精神,对高技术战争的实质就会有客观清醒的认识,不夸大也不低估高技术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
有了科学精神,就能够在信息海洋中拨开战争迷雾,抓住潜藏在战争转型期表象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认识和揭示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科学预测和把握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及走向。
有了科学精神,就能够站立在军事变革大潮的前沿分析和思考问题,从国情军情出发,走跨越式发展之路。
高校院系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研究
高校院系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研究近年来,高校院系的战略定位与发展备受关注。
对于每个学校来说,如何为院系制定明确的发展方向,根据自身优势设定战略目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定位”、“发展”两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定位定位是指将院系置于一种合适的状态,以适应学校的整体战略和社会需求。
当下,高校院系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各种压力和挑战时常出现。
因此,定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明确院系的任务与职责院系作为学校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应承担起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任务。
在制定发展计划时,必须明确院系面对的职责和使命。
不同的学科门类,其培养的人才、服务的社会领域、学术研究目标都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在发展方向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
2.确定院系的定位和差异化战略高校院系在众多同类学院中竞争,如何确立院系的比较优势,制定差异化战略,是院系定位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需要从学科设置、师资队伍、教育资源、学科建设、育人模式、国际化办学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3.注重专业特色建设在各个院系中,有的学科领域发展较快,而有的则处于劣势地位。
找到自身的优势,发展专业特色,加强特色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影响力,是定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发展除了明确定位,院系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也尤为重要。
仅有正确的定位有些许的作用,如果没有良好的发展政策支持,定位又可能变得和实现脱离,进而浪费社会资源和企业的时间。
因此,发展也需要慎重考虑。
1.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先进的教学设备是高质量教育的保障。
在教育教学环节中,院系需加强设计、实施、监控、评估机制,创新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原创精神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学科建设细节增强在学科建设上,院系应注重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平衡、前沿领域的发展和关键技术的掌握,重视伦理道德问题。
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不断优化学科结构,提高学科水平。
3.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院系应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促进合作研究和人才流动,拓宽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领域和渠道,增强学科的国际化程度。
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定位方案
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定位方案一、学校现状分析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发展规划和目标定位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对学校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术水平等各个方面。
1.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需要评估教职工的数量和质量,了解教师的教学经验、教育背景和研究成果。
只有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提供优质的教育。
2. 教学设施教学设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境。
学校应该考虑校舍状况、实验室设备、图书馆资源等方面,评估是否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先进的教学设施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术水平学术水平是学校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学校需要评估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参与的科研项目以及学校在学术界的声誉。
学术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学校形象的提升。
二、制定目标定位基于对学校现状的分析,学校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定位,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1. 发展方向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确定发展方向,例如重点发展特色学科、培育高层次人才等。
通过明确的发展方向,学校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
2. 目标定位学校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定位,例如成为本地区乃至全国的一流学府、培养国际化人才等。
目标定位需要具体可行,并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有利于学校朝着明确的方向前进。
三、制定发展策略基于目标定位,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以实现目标的落地。
1. 师资引进学校可以加大对高水平教师的引进力度,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可以通过增加薪酬待遇、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等方式吸引优秀的教师加入。
2. 教育资源整合学校可以与其他教育机构合作,共享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可以与大学、研究机构等进行合作,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活动。
3. 教育改革创新学校需要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提升教学水平。
可以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资源整合与项目规划学校需要合理整合各方资源,以支持学校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定位。
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考
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保证民办高校的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进行战略思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民办高校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办学目标。
不同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在办学理念、教育模式等方面往往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因此,民办高校应该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
例如,可以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实践教学和产学研结合;或者侧重于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
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和目标,民办高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民办高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高校教育的核心资源,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更是至关重要。
因此,民办高校应该注重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可以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引进一批有经验、有专长的优秀教师。
同时,民办高校还应该加强教师培训和激励机制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热情。
只有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民办高校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第三,民办高校需要加强科研和创新能力。
科研和创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办高校提升办学质量的关键。
民办高校应该加强科研机构的建设,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和支持,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同时,民办高校还应该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实践,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只有加强科研和创新能力,民办高校才能在学术领域有所建树,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民办高校还应注重学生发展和服务。
学生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对象,也是民办高校的发展基础。
民办高校应该加强学生培养和管理,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个人发展机会,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同时,民办高校还应注重与社会的联系和服务,开展社会实践、义工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只有关注学生发展和服务社会,民办高校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民办高校还应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和支持。
民办高校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关于高校发展定位的策略思考
的同时 , 引导学生尽旱进入科学研究领域 , 把学 习和科学研究
校 , 出几年时间内办成全国知名度较高 的一流学校 , 曾提 甚至 在本科办学条件及质量都没有保证 的情况下 , 急于追求研 就 究生教育的现 象 , 是不可取的。同时 , 高校办学 目标 的定位在
险。 4 加 强风险控带 。期货市场 是规避 风险 的有效 渠道 , 、 , l 但 由于杠杆效应它 自身的风险也是十分巨大 的 ,处理 不好 , 不
仅不能规避风险 , 而且将严重影响实体经济 的发展和期货市 场的壮大 。比如国内期货市场出现最 早 、 成交量一度最大 的
农产 品期货——绿豆期货 , 在经历了上个世纪末期一轮跌宕 起伏 后 , 2 0 于 0 0年陷于 “ 冬眠” 态至今 ,无疾而终” 状 “ 的根本 原 因在于期货市场起步阶段 交易所临 时性政 策较 多 , 市场潜
维普资讯
展了 10 5 余年 ,但对于我国农民来讲仍 然是一个新鲜事物 。 我国的期货市场经过 十几年的试点运行 , 及面远远 不及证 普
券市场 , 更多的人只是知道“ 期货” 个名词。随着国内期货 这 市场 的逐 渐规范 、 成熟 , 农产品期货市场功 能发挥对农 业发 展、 农民增收 的作 用逐渐显现 出来 , 社会各 方面也逐渐 开始 正视对期货市场的认识。 因此, 紧紧抓住这个时机 , 应该 通过 电视 、报纸和 网络等各种渠道对期 货市场做 正面 的宣传 , 要 确保 宣传深入到县 、 乡基层之 中。对那些利用期货市场取得 良好收益 的单位和个人 , 要树立典 型进行 宣传 。而 且我们要 对期货市场做全面 的宣传 ,不能一味夸 大期货市场的收益 , 而回避它所存在 的风险 。通过宣传 , 农产 品期货市场的 扩大 影响力 , 以让更多 的农民 、 粮食企业了解和正视期货 。 3 培育和发展 期货 市场 的投 资主体。 国外发达 的农产 、 在 品期货 市场上 , 活跃的参与者是 各种 形式 的农 户 、 业及 最 企 中介组织 , 而在我国则难觅这些实体 的踪影 。我 国应该鼓励 农产 品期货市场最主要的参 与者和使 用者 , 国有粮食企业 即 ( 包括购销 企业 、 工企业 、 加 饲料企业 、 业化经营 企业等 ) 产 , 根据 自身实 青况 ,选择期货套 期保 值交易的市场手段 , 这 方面能使农产 品期货市场增加一个 可使它发挥 更大作 用 的重要市场主体 , 另一方面 可促使 国有粮 食企业加大改 革力 度 , 其通过参 与期 货套 期保值业 务 , 使 在回避 价格风险 的同
学校发展规划与目标定位
学校发展规划与目标定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校发展规划与目标定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明确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定位对于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它能够为学校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使学校能够更加有序、高效地发展。
一、学校规划学校发展规划是指学校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计划。
学校规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学校的现状和发展需求,明确学校的使命和核心价值观,以及学校的优势和劣势。
在规划中,学校还应该考虑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的发展方向。
通过制定规划,学校可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二、目标定位目标定位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核心部分。
目标定位需要根据学校的使命和核心价值观,结合学校的发展需求,制定合适的目标。
目标定位应该具备可行性和可量化性,即目标设置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资源条件,同时可量化的目标更容易被监测和评价。
在目标定位中,学校还应该注重综合性和持续性,既要考虑学生的学术发展,也要关注学生的品德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三、学校教育资源与环境一个良好的学校教育资源与环境是学校发展规划与目标定位的基础。
学校应该注重投入教育资源的建设,包括师资力量的培养与储备、教育设施的更新与建设等。
同时,学校还应该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只有在良好的教育资源与环境的支持下,学校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定位才能够得以实现。
四、学校职能与特色学校的职能和特色也是学校发展规划与目标定位的重要内容。
不同学校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学校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能定位,并通过发展特色课程和探索创新教育模式来塑造自己的特色。
在规划和目标定位中,学校还应该考虑到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特色的需求,以及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
五、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
学校应该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通过培训和培养,学校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学校发展定位范文
学校发展定位范文学校发展定位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及契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
在确定学校发展定位时,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资源,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分析学校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准确的定位。
下面我将从学校的办学特色、优势资源、市场需求、机遇和挑战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制定一份针对学校的发展定位。
首先,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制定发展定位的重要依据。
学校可以通过建设特色课程、提供特殊教育服务等方式,塑造自己的办学特色。
例如,学校可以发展以科学教育为特色,通过设置多样化的实验室和科研项目,提供与科学相关的课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和创新能力。
其次,学校的优势资源也是制定发展定位的重要考虑因素。
学校可以基于自身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校园环境等方面的优势资源,确定发展重点。
例如,学校的师资力量较强,可以发展以优质教师团队为核心的师范教育项目,培养更多的师范生,为教育行业输送优秀人才。
同时,学校的发展定位还需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学校要积极调研社会的需求,了解人才市场和就业岗位的变化趋势,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毕业生。
例如,当前社会对于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较大,学校可以发展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此外,学校发展定位还应充分考虑到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学校可以借助政策扶持、科研成果转化等机遇,进行发展。
同时,学校也要面对各种挑战,如人才竞争、教育经费不足等。
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等方式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学校发展定位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在制定发展定位时,学校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资源,市场需求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只有在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后,学校才能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这样,学校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与服务。
高校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实践探索
高校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实践探索一、引言高校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和科学研究机构。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变革中,高校应该不断地寻求创新性的发展路径。
本文通过对高校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实践进行探索,旨在为高校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提供建议和启示。
二、发展高校创新的思路在推进高校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思路。
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不断创新的科技研究,高校可以进一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高校创新发展的基础。
要推进高校创新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积极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选拔、培养与管理机制。
实行高层次人才、青年骨干教师以及外籍名师引进计划,加强海内外顶尖人才的引进,推进“两院院士计划”,引进具有重大科技成果或在相关领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学家。
2.2 发挥科研创新的主导作用高校要发挥科研创新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打造自己的特色科研品牌,拓宽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研创新的边界,为学科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同时借助政策和资源的支持,促进校企合作和校地合作,利用科技成果向市场倾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促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三、高校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高校的创新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实践其思路和方法。
本节将围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学研结合等方面,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
3.1 加强人才培养高校必须注重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和高端技能的创新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应当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增强,不仅要在教育理论和知识培养上下功夫,还要将学生与产业联系起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
(2)强化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高校要发挥优良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引导和促进学生深入参与创新活动,提高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学校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和思考(精选五篇)
学校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和思考(精选五篇)第一篇:学校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和思考学校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和思考学校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和思考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进行自主设计、自主管理的一种基本手段,它能够帮助学校实事求是地制定目标、明确措施、选择重点发展项目;能够有效地推进管理、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实现学校的自主发展。
近年来,学校制订规划的水平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升,但同时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讨论。
一、关于办学理念的提炼所谓办学理念,就是学校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即概念、观点、观念或思想及其价值追求,是由学校自主建构起来的教育哲学。
它的核心就是学生观、学校观、教育观。
学校制订发展规划就是要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系统地分析学校的原有基础,选择重点发展项目,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促使学校挖掘自身潜在资源,提高管理效能和教育质量。
它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学校的全体成员认同学校的办学思想、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
否则,学校就没有发展的灵魂,教师也没有教育思想的观念基础。
然而,现在还有一些学校不重视对办学理念的提炼,缺乏对教育思想的管理。
制订规划依然仅凭经验就事论事,这样,就难以体现时代精神和传承学校的历史传统,难以反映学校的现实情况和区域背景,难以表达校长和广大教师对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
一句话,因为办学方向和价值判断标准不清晰就难以真正做好学校发展规划。
怎样提炼办学理念呢?合理的办学理念不应该是靠某某个人拍脑袋的灵感爆发。
要通过了解学校的优势、不足、机遇和挑战;了解社会发展、学生发展对学校教育的时代要求;了解学校所在社区乃至区域的背景情况;了解学校的师资队伍和其他教育资源的基础。
理清学校的发展主线,明确学校发展的主要突破口或抓手。
由校长首先提出,经过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并组织有关专家、社区代表、学生家长论证,最后提炼成符合学校实际,适应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的表述应尽可能地简洁明了,显现丰富的教育思想和价值。
地方高校研究院的发展思路与管理策略
地方高校研究院的发展思路与管理策略1. 引言1.1 现状分析地方高校研究院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多项重要职责。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研究院的发展整体呈现出一些特点。
地方高校研究院在科研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地方高校研究院在人才队伍、科研设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制约了其科研能力的提升。
地方高校研究院在与企业合作、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地方高校研究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寻找有效的发展思路和管理策略。
结束。
1.2 问题意识在地方高校研究院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一些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校研究院在定位上往往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不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导致发展缺乏条理性和针对性。
一些地方高校研究院在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组织架构不够科学合理,部门之间协作不够紧密,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不够完善等,影响了研究院的整体运转效率和竞争力。
地方高校研究院与企业合作的机制还不够成熟,各方资源整合水平有待提高,难以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
地方高校研究院的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解决之道。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地方高校研究院的发展思路与管理策略,旨在为地方高校研究院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建议。
通过对地方高校研究院的定位与发展定位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
同时,通过对地方高校研究院的发展思路和管理策略进行探讨,提出对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期能够使地方高校研究院更好地发挥其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此外,本文旨在通过优化地方高校研究院的组织架构,提升其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地方高校研究院的发展。
同时,本文也将就人才培养与引进这一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和探讨,详细阐述如何通过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来提升地方高校研究院的研究实力和创新能力。
地方高校研究院的发展思路与管理策略
地方高校研究院的发展思路与管理策略地方高校研究院是高校发挥科技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重要载体之一。
为了推动地方高校研究院发展,需要注重发展思路与管理策略的研究和探索。
一、发展思路1.立足地方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地方高校研究院应向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按照产业发展需求与方向布局研究项目,提供第一手的实践经验及利益共享,发掘本地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发挥学术人才优势和科学研究优势,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创新发展。
2.打造专业领域地方高校研究院应选择特定、专业的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地方特色明显的产业聚集区注重从产学研结合、产业转型、企业创新等方面为地方性产业的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
例如,在农业领域,可以开展农业科技的研发、示范试验、推广应用;在工业领域,可以聚焦山地智能制造、无人机技术研究、新材料应用研究等专业领域。
3.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地方高校研究院应建立国际化办学理念,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渠道,引进国内外优秀教师和学生,加强学术顶尖成果展示与学术交流,推动成果的国际化转化。
4.建立开放、共享机制地方高校研究院应建立开放性平台,提供高校学术研究和协同创新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依靠资源共享,有机联合垂直领域内的资源,从而实现面向社会的服务和学术价值的共同提升。
5.突出育人功能地方高校研究院应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在推进科研的同时,注重培养青年人才,为地方提供优秀的人才队伍。
通过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项目,帮助学生增强实际技能水平,提高创新能力,进而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管理策略1.加强研究院属工作规划地方高校研究院要认真制定相应的工作规划,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明确发展思路、研究方向、工作目标、阶段性成果、确定相关指标等,为推进研究院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2.建立研究项目管理体系地方高校研究院应建立科研项目管理体系,流程化、规范化的管理科研项目,完善各个环节的流程和制度,针对不同的项目类型设置不同的管理团队,并且要根据项目管理的需要,制定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项目管理计划。
高校战略定位的内涵、误区及思考
“ 略 ” 于军 事学 研究 , 战 源 原义 指 “ 1 在 和 平 () 或 战争 时期 运用 一 个 国家 或一 组 国家 的政 治 、 经 济、 心理 和军 事力 量 来 为 其 所 采 取 的 政策 提 供 最
第 1 卷第2 1 期 2 1 年 6月 02
浙 江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社会 科 学版 )
JU N LO H J N NV R I F E H O O Y S CA CE C ) O R A FZ EI GU IE S Y O C N L G (O ILS IN E A T T
艺 术 ; 3 各 种 战 争 策 略 或 使 用 战 争 策 略 的 事 ()
例” ④。如果 说 军 事 领 域 中 的 “ 略 ” “ 了驱 战 是 为
动 军 队抵 达 决 战 地 点 ” 那 么逐 渐 广 泛 应 用 于 政 , 治、 经济 、 技 、 科 教育 等其 他 领域 的 “ 略 ” 可延 战 则 伸 为驱 动 各 种 相 关 要 素 占领 市 场 。“ 位 ” 的 定 指 是 “ 1 用仪 器 对 物 体所 在 的位 置 进 行 测量 ; 2 () ()
一
各项 活 动 , 且还决 定各 项 活动 之 间如何 关联 , 而 形 成 战略 ” ¨ 。由此可 将 “ 略定 位 ” 解 为 : 织 战 理 组
在综 合 分析 自身状 况 、 外在 环境 的基 础上 , 过创 通 造性 的预测 和谋 划 , 定 努 力 的 总体 方 向 以及 要 确 争 取达 到 的 目标 状态 。 综 上 , 高校 战略定 位 ” 的就 是 从 学 校 的 中 “ 指
略 定位 及发 展 目标 都 是 基 于 自身 特 点 、 势 以及 优 本 地 区经济 社会 发 展 做 出 的理 性 选 择 , 所 指 定 但
高校发展计划的目标和策略
高校发展计划的目标和策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等教育在中国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各个高校纷纷制定发展计划,以确保自身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高校的发展目标之一是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一直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就业前景。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高校会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教学人才。
他们不仅具有学术造诣,还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高校还会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教育内容,培养更好的专业人才。
除了提高教育质量,高校还需要注重学科建设。
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兴学科不断涌现,旧有学科也在不断更新。
因此,高校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学科结构,注重新兴学科的发展,同时努力提升传统学科的研究水平。
高校还需要加强交叉学科的建设,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整体学科水平。
高校的发展还需要关注科研与创新。
科研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高校提升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加强科研与创新,高校需要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平台,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高校还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的科研项目,推动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化也是一个重要方向。
国际化不仅可以帮助高校吸引更多的国外学生和优秀的教师,还可以提高高校的国际影响力。
为了实现国际化,高校可以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学术交流等活动。
此外,高校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开拓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最后,高校的发展还需要注重学生培养和服务。
学生是高校的中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培养学生,高校需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条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同时,高校还应该加强学生就业指导,积极开展就业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习机会。
总之,高校发展计划的目标和策略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教育质量、学科建设、科研与创新、国际化以及学生培养和服务等方面。
对高校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以下是对高校发展的一些建议和意见: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是高校发展的关键。
高校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发展机会和合理的薪酬待遇,以吸引高水平的教师。
同时,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鼓励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和教学创新。
2. 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校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包括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等。
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多元化的课程、组织实践活动和提供实习机会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当今社会面临的许多问题需要跨学科的解决方案。
高校应该鼓励学科交叉和融合,建立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和教学项目。
这有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
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化是高校发展的趋势。
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外高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学生交换、教师交流和科研合作等项目。
这有助于提升高校的国际影响力,拓宽学生和教师的国际视野。
5.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能力是现代社会所需的重要能力。
高校应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相关课程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同时,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创新创业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6.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精神支柱。
高校应该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多元包容的校园氛围。
可以通过组织文化活动、建设校园文化设施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7. 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技术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校应该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改善校园网络环境,提供在线教学资源和学习平台,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效率提升。
需求。
高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探讨
高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探讨1. 引言1.1 高校发展的重要性高校是培养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机构,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的发展不仅关乎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也关乎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
高校的发展涉及到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兴旺,关乎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高校发展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高校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提升和发展,更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只有不断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推动国家的发展。
【高校发展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教育领域,也体现在国家整体实力的巩固和提升上。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与关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促进高校事业的繁荣发展。
1.2 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财政困难和经济压力、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不平衡、科研能力和成果转化不足、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等方面的挑战。
高校在财政困难和经济压力下面临着资金短缺、师资不足、设施陈旧等问题,影响了教学科研水平和办学质量。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不平衡表现在一些学校专业设置过多,部分专业招生难以保证质量,造成人才过剩或质量不高的现象。
高校的科研能力和成果转化不足,存在着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影响了高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也是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一些学校教学条件较好,而一些学校却存在设施落后、教学资源匮乏的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和政府应加强合作,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共同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财政困难和经济压力财政困难和经济压力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同时政府对高校的经费投入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这导致了高校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
财政困难导致高校在招生计划、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等方面出现严重不足。
由于资金紧缺,高校无法及时更新设施、购置先进设备,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对学校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对学校发展的看法和建议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机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进步和学生的未来。
因此,对于学校的发展,我认为非常重要,以下是我的观点和建议。
首先,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当今社会,光有知识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因此,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能力。
其次,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问题愈发突出,不少学生出现了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学校应该设立心理辅导中心,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并通过心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第三,学校应该注重教师的培养和发展。
优秀的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教师培训,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待遇,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学校应该注重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
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学校应该与企业和社会保持紧密联系,了解行业需求和就业形势,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就业指导等活动,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
第五,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讲座、演讲比赛、展览等,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最后,学校应该注重社会责任和社会影响力。
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机构,还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学校可以加强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学校可以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服务。
总之,学校的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健康和就业能力,重视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注重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担负起社会责任。
关于卫生职业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
强调职业道德
卫生职业院校应注重培养 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 养,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和社会声誉。
办学定位的影响因素
社会需求
社会对卫生人才的需求是影响卫生职 业院校办学定位的重要因素,学校应 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培养目标和服务方 向。
自身条件
卫生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应充分考虑 自身的师资力量、设施设备、学科专 业等条件,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办学 特色。
系统性和实用性。
实践教学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校内 外实训基地,加强学生实践技
能的培养。
师资队伍
拥有一支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 行业背景的师资队伍,为学生 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办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定位模糊
部分卫生职业院校办学定位不 够清晰,缺乏特色和优势,导 致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严重。
实践教学不足
提升卫生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卫生职业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从而提升教 学质量。
卫生职业院校应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 障。
卫生职业院校应加强科研工作,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科 研实力。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对卫生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 具有重要影响,学校应遵循相关政策 法规,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 。
02
卫生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现状 分析
当前卫生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情况
01
02
03
04
培养目标
以培养医疗卫生领域技能型人 才为主,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
素养的提升。
课程设置
以医学专业课程为主,辅以相 关领域课程,强调专业知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校发展定位的策略思考
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定位已成为高校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从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分析,简单来说,定位就是要确定一所高校在社会大系统中的位置,在高等教育体系即国内外高等学校中的位置。
一、对高校定位的几点建议
目前高校定位普遍存在目标上趋同、层次上攀高、规模上求大等现象,因此如何促使高等学校的定位更加科学合理,越来越受到高等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对高校的定位提出如下建议。
1、学校的功能定位。
高校无疑有别于以探索人类知识未知领域和培养高水平学术人才为主要功能的研究型大学,因此,应选择将其主要功能定位在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和社会服务上。
所谓应用型、技术型高校,就是指培养社会所欢迎的、能解决生产实际中具体技术和管理问题的人才的学校。
高校明确立足于应用型技术型这个层次,主要是为了避免一哄而上、盲目攀比现象,但这不等于放弃努力,具有深厚研究基础的学校仍可将“研究”作为主要功能。
2、学校的类型和层次定位。
高校在确定办学类型时,要坚持从自身条件出发,定性要实际。
管理一所大学,首先要搞清楚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
其次,地方高校在学校类型的确定上要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条件出发,勇于担负起对发展本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撑作用。
再者,一所学校,不是层次愈高愈好,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的差别并不等于办学水平的差别。
瞄准社会需要,定位在某个层次,努力办出特色,同样也能体现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同样会受社会的尊重和欢迎。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吴家玮博士的忠告或许能给办学者较大的启发,他说:“高等学校绝不要追求不适合自身特点的类型,结果造成学校水平下降甚至更糟,就那样没有灵魂而苟延残喘。
每所高等学校都应清楚自己的使命,并为
自己的身份而自豪,努力使自己成为自己所属类型高校的佼佼者。
”
3、办学目标定位。
高校要注重务实性,这是选准合适的办学目标的基点和支点,也是走出生存与发展的第一步。
一些一味向上攀升而办学条件较差、办学历史较短的“专升本”学校,曾提出几年时间内办成全国知名度较高的一流学校,甚至在本科办学条件及质量都没有保证的情况下,就急于追求研究生教育的现象,是不可取的。
同时,高校办学目标的定位在时间上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
高校之间不恰当的相互攀比是不足取的,无论是追求“升格”,专科向本科学校看齐、本科学校向“两个中心看齐”、师范大学想摘掉“师范”的帽子等,还是“无奈地降格以求”,比如著名大学办一些专科等,都是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多样化要求不相适应的。
4、学校的服务区域定位。
高校在学校服务面上必须清楚为哪些地域服务,能辐射到哪里,兼顾哪些方面,并明确这些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基本趋向、结构。
这直接体现为学校所培养的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层面和就业范围,地方高校应做好为地方服务。
我国部属大学大多设在大城市,而地方高校大多在中小城市且招收本地学生为主,毕业生一般就近就业。
如果我校能在办学思想上突出鲜明的“地方性”,在人才规格、培养目标、专业设计和办学形式上有较强的为地方服务的针对性,必将对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都起到应有的作用。
5、学校的活动取向定位。
高校的活动取向应该与其他大学的活动取向是有区别的。
比如: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解决问题式展开;在研究上以开发型、应用型研究为主;在学生管理上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等。
学校活动取向定位的准确、合理直接关系到学校定位理念的贯彻,关系到办学目标、学校功能的能否成功实现,也直接关系到学校类型的定位到位。
没有学校活动取向的合理定位,学校的一切定位就会流于形式和表面化,学校定位的成功就是一句空话。
二、重点处理好几个关系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是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条件和环境。
从高校的实际出发,创设和优化育人环境,要重点处理好几个关系。
1、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大学应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沃土。
学校不仅要加强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更要帮助学生树立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心理素质,加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是一面“双刃剑”,它既可以为人类增加幸福和带来进步,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如果掌握尖端科学技术的人没有养成与其智力水准相应的道德水准,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甚至危害会更严重。
因此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对于各类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
高等学校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加强学校文化的建设,对于引导、熏陶和培养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人才培养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博士不博”是最尖锐的批评。
根据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而出现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不少学校开始强调拓宽学生的知识基础。
但是,如果拓宽基础只是注重学生在知识上的增加,单纯地增加课程学时,不注重克服传统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最后培养出来的也是不会很好运用知识和缺乏创造性的人。
尤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确立一种新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
不少学校在帮助学生打好文化科学知识基础的同时,引导学生尽早进入科学研究领域,把学习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这种做法和经验很值得提倡。
3、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课堂上、书本上、网络上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在实践中学习,在一定意义上是更为重要的学习,对各个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
更多参加生产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在实践中学习。
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和生产(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制度,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各重要部门的合作。
高等学校有关方面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应和高科技产业的科研开发以及有关国家重要管理部门的改革创新紧密结合起来,运用多种方式,如实行双导师制、论文的题目和高科技的研究开发以及我国各个重要管理领域的重大改革创新结合起来等进行合作培养;也可根据需要,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与国外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机构、著名大学以及有关业务部门进行合作。
4、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过去我国的高等教育对于发展个性重视不够,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上,往往是用单一的教育模式来对待和约束不同的个体。
随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类型的多样化,我国的大学教育改革必须重视发展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要重视针对个性的差异化、多样化教育。
在教育教学和培养制度安排上,要使学生对学习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宽松的环境;要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学科前沿的创新性课题和期望有创造性成果但带有一定风险性的学位论文选题。
要在学校形成重才、爱才、鼓励创新、支持冒尖的良好环境;形成倡导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和严谨、扎实的学风。
这不仅是搞好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对人才的健康成长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