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中华经典诵读学分考试模拟测试赛时间安排
第六届中华经典诵读港澳展演交流活动在广州大学举行
![第六届中华经典诵读港澳展演交流活动在广州大学举行](https://img.taocdn.com/s3/m/97f2de3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5.png)
第六届中华经典诵读港澳展演交流活动在广州大学举行
作者:
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137期
本报综合消息近日,广州大学承办的第六届中华经典诵读港澳展演交流活动在广州大学举行。
展演活动分别在广州大学、香港东华三院黄笏南中学设立展演会场,实时连线联办。
由内地大中小学师生与港澳中小学师生、各界人士围绕“爱我锦绣中华”“情系伟大祖国”“共建美好家园”三大篇章展开,融合器乐演奏、舞蹈、对诗、绘画、动漫配音、舞台剧、情景剧、合唱等多种艺术形式。
展演节目既有展示古今少年穿越时空同臺竞技、对诵诗词的情景剧《传承·筑梦》,以绘画、动画、西洋敲击乐器等多种形式进行演绎的《瑶族舞曲》,歌舞和诗朗诵相融合的《东方之珠》《龙的传人》《我爱香港》,又有舞台剧《长征》和情景剧《钟声》《寄情时代》,澳门和广东姊妹学校的学生们还携手演绎了诗词朗诵《英雄》。
本活动通过内地与港澳师生的语言艺术展演和互动交流,展现普通话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中华经典诗文永恒之美,增强国家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进一步促进内地与港澳青少年加强了解、深化友谊,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自“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等级考试报考须知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等级考试报考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ac83ca9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9.png)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等级考试报考须知
报考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等级考试,以下是一些须知事项:
1. 报名条件:参加考试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一般要求有一定的中文基础和对中华传统经典的理解能力。
2. 报名时间:考试通常会设立固定的报名时间,需要提前向相关考试机构了解并按时报名。
3. 考试科目: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等级考试一般包括经典文本诵读、文化知识测试等科目。
4.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到中华传统经典的诵读和理解,如《论语》、《大学》等经典著作。
5. 考试形式:考试形式可能是口头诵读、书面答题或者结合两者的方式。
具体形式可以在报名前向考试机构咨询确认。
6. 考试地点:考试地点一般会在报名后通知,一般会在指定考试场所进行。
请务必提前了解考试地点,并提前安
排好交通和住宿等事宜。
7. 准备材料:报考时需准备身份证明、报名表和相关证明材料等。
8. 考试费用:参加考试需要缴纳一定的考试费用,请提前了解相关信息。
9. 考试结果:考试结束后,会公布成绩并颁发相应的等级证书。
合格者可以获得不同等级的证书,并被认定为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水平的标志。
建议报考者在报名前仔细阅读考试通知和规定,确保自己满足报考条件并做好充分准备。
如果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向考试机构或相关咨询部门咨询。
2024年最新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方案
![2024年最新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99604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f.png)
2024年最新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方案一、比赛宗旨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青少年的文化修养和演讲表达能力,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二、比赛主题本次比赛主题为中华经典诵读,参赛选手需选择一篇中华经典作品进行诵读,并通过诵读的方式展现出其对经典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三、比赛形式1.初赛:参赛选手须提交一段不超过5分钟的自选诵读视频,视频可以自行拍摄或录制,并上传至比赛官方指定网站。
2.复赛:初赛中通过评委打分排名前50名的选手进入复赛,复赛将在指定场地进行现场比赛,每位选手需现场诵读指定的经典作品,并进行现场评分。
3.决赛:复赛中通过评委打分排名前10名的选手进入决赛,决赛将在大型文化活动中心举行,选手需现场诵读指定的经典作品,并进行现场评分和观众投票。
四、比赛规则1.参赛资格:年满12周岁以上的中华经典爱好者均可报名参赛。
2.报名方式:参赛选手需登录比赛官方指定网站进行报名,填写个人信息,并提交报名费。
3.作品选择:选手可自行选择中华经典作品进行诵读,作品可以是诗歌、散文、古文等,但需经过官方审核并确认。
4.诵读要求:选手需准确、流畅地诵读选定的经典作品,语音优美、情感真挚、表达清晰,切忌机械演讲,应理解并传达经典内涵。
5.比赛时间与地点:初赛、复赛和决赛的具体时间与地点将另行公布,比赛地点将在城市的文化活动中心或大学校园内举行。
6.评分标准:评判将根据选手的语音语调、表情动作、语速节奏、修辞技巧以及对经典文化的理解等方面进行评分,每项评分满分为10分,综合得分最高者获胜。
7.奖项设置:将设立冠军、亚军、季军等多个奖项,同时还将设立最佳表现奖、最佳口才奖等多个特殊奖项,获奖选手将获得奖杯、奖金和荣誉证书等奖品。
五、比赛安排1.初赛:报名截止后,组委会将对所有报名参赛的选手进行初步审核,确认资格后,选手需按要求提交诵读视频。
2.复赛:初赛结束后,组委会将评审选手的视频,选出排名前50名的选手进入复赛。
广州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细则(请班长通知各班同学尽快网上申报)
![广州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细则(请班长通知各班同学尽快网上申报)](https://img.taocdn.com/s3/m/2e7ef9582b160b4e767fcf32.png)
请班长通知:1、《中华经典诵读》1学分从2015届毕业生起不再要求必修。
2、请通知各班同学尽快网上录入数据。
3、插班生第二课堂学分减半,为2分。
广州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实施办法第五条:凡我校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必须课内完成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通识类选修课之规定学分外,还必须至少累计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其中中华经典诵读1学分为选修)。
[县级以上医院(含县级医院)或本校医院证明身体有残障者可适当减免。
]一、科技创新类学分(一)学科竞赛项目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的各类竞赛,如“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由各级各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协会、学会主办的竞赛等。
其中,经教务处、校团委批准,代表学校参加,由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学科竞赛奖按以下分值计分(见表1);经教务处、校团委认定,由各级各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协会、学会主办的竞赛奖则分别降一等级计分。
表1:学科竞赛获奖可申请第二课堂学分分值(二)科技成果项目1、学术论文发表:指在国际、国内正式刊物上,或有内部准印证及学术会议论文集等非正式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各种专利、产品、软件、课件,申报并完成科研课题和社会调查等。
(具体见表)览中选用者,计3学分3、其它需要计算创新类学分的项目,由教务处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学分。
学生在同一项目取得的成果,其创新类学分以每次(或每篇、每项)为单位认定,以取得其最高分,不重复计算二、文化艺术类学分中华经典诵读项目艺术教育项目文体比赛项目(具体见表3)三、社会实践类学分社会实践类学分主要适用于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或由校团委、学院团委主办,或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主办,校团委认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
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要求有详细实践材料,撰写个人实践小结,并出具实践单位证明。
实践时间累计一周以上(含一周),经考核合格计1学分(每考核年度累计不超过1学分)。
诵读中华经典诗歌朗诵比赛通知
![诵读中华经典诗歌朗诵比赛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33ef56427284b73f2425035.png)
中心中学关于举行“诵读中经华典”诗歌朗诵赛的通知为了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活跃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诗词朗诵水平,培养对诗词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词的想像丰富、技巧高明、艺术感染力极强等特点。
经学校研究决定举办中华经典诗词诵读大赛。
一、主题弘扬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文明二、比赛时间:2017年10月16日下午三、比赛地点:多功能室四、比赛要求:(1)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在规定范围内选择诵读篇目,充分利用语文课、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诵读训练,最终每班确定参赛选手1人。
(2)朗诵篇目可选用中华历代经典爱国主义诗篇、反映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诗词等。
(3)各班在10月11日前将参赛学生姓名及诗词的题目内容报团委办公室,并抽签决定比赛次序。
(4)参赛选手要求脱稿朗诵,必须用普通话朗诵,每位选手朗诵时间3分钟左右。
五、评分标准:采用十分制1 、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向上。
(1 分)2 、衣着得体,与诗歌内容相协调。
(1 分)3 、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
(1分)4 、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诗歌的内涵。
(1 分)5 、朗诵熟练,声音洪亮,能够脱稿。
(1 分)6 、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能很好把握诗歌节奏。
(2分)7 、能正确把握诗歌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2 分)8 、朗诵形式富有创意,如配以适当乐曲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1 分)六、奖励办法按积分从高到低依次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第四届“中华经典诵读”知识竞赛通知
![第四届“中华经典诵读”知识竞赛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2e22c5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a.png)
第四届“中华经典诵读”知识竞赛通知各院系党总支:根据广州市教育局的“关于开展广州市属高校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知识竞赛”的通知要求,图书馆定于3月30日--4月13日期间举行选拔赛,按各院系决赛参加人数的80%设置奖项,一等奖占20%,二等奖占30%,三等奖占50%。
届时从决赛中选取3名优秀者代表学院参赛,获奖者将获得广州市教育局颁发的奖状和奖金。
望各班学生踊跃参加,报名截止时间为3月26日下班前,请各院系将报名表通过腾讯通发给图书馆蔡洪齐老师或袁也涵老师。
特此通知!图书馆2015-3-18附件1:第四届“中华经典诵读”知识竞赛选拔赛活动方案附件2:第四届“中华经典诵读”知识竞赛选拔赛报名表附件3: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综合知识题及参考答案第四届“中华经典诵读”知识竞赛选拔赛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第四届“中华经典诵读”知识竞赛选拔赛二、活动时间2015年3月30日-4月13日三、活动地点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宿舍花都工学结合示范园阅览室四、主办单位广州市教育局五、承办单位图书馆、各二级院系党总支六、活动对象报名参赛学生七、活动目的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培养学生文化底蕴,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让广大学子在吟咏诵读中接受博大精深的文化熏陶,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通过倡导中华经典诵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让学生在与世界交流的大潮中挺起文明民族丰姿独具的脊梁。
八、活动内容(一)活动形式1、比赛分预赛、决赛与校内选拔赛。
2、预赛题型均为选择题,只需在规定时间内网上完成即可。
3、决赛中选取前10名优秀人员参加专项培训,再根据综合表现择优选拔3人作为参赛选手准备参加广州市“中华经典诵读”知识竞赛。
(二)比赛内容以中华经典及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中华经典包括古诗、词、曲、赋、古文等;中华传统文化还包括名著、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礼仪思想、名胜古迹、传统习俗等。
中华经典复习可参照屈哨兵主编的《中华经典诵读选本》为教材。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c47186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1f.png)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4.04.11•【文号】教语用厅函〔2024〕2号•【施行日期】2024.04.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语言文字工作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教语用厅函〔202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语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语委,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落实全国青少年读书行动,深化“典耀中华”主题读书,教育部、国家语委决定举办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以下简称大赛)。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宗旨体悟中华优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思想实践,提升语言文化素养,激发文化自信自强。
二、大赛主题典耀中华,赓续文脉三、赛事平台大赛官网:https://。
参赛者可通过官网报名参赛、上传作品、查看赛事通知和名单公示、下载证书等。
各赛项赛程具体要求、工作安排等事宜均通过大赛官网发布。
同时,可通过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微信公众号(zhjdsdgc)、抖音号、视频号和中国语言文字学习强国号等获取大赛相关信息。
四、大赛赛项本届大赛分四个赛项:“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简称诵读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简称讲解大赛)、“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简称书写大赛)、“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简称篆刻大赛)。
各赛项实施方案见附件。
五、赛项组织(一)诵读大赛诵读大赛由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组织赛区初赛(海外组除外)。
各省级教育(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组织方式,组织参赛者在大赛官网进行知识测评,选拔推荐入围复赛作品、上传官网,赛区管理员在官网确认被推荐作品。
海外组参赛者在大赛官网获取自主报名及上传作品途径。
2024年国学经典诵读表演活动方案
![2024年国学经典诵读表演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20fe4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0.png)
2024年国学经典诵读表演活动方案咱们来说说活动的背景和目的。
近年来,国学文化在咱们国家可是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国学经典,咱们这次的活动就是为了让国学经典在舞台上焕发新的生命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国学的魅力。
一、活动主题:传承经典,润泽心灵二、活动时间:2024年10月1日-10月7日三、活动地点:市文化广场四、活动对象:全市范围内的大中小学生、教师、家长及国学爱好者五、活动内容1.开幕式咱们活动的开幕式将由市政府领导致辞,然后由国学大师现场讲解国学经典的重要性,由主持人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2.诵读表演这次活动,我们将邀请全市范围内的大中小学生参加。
每个学校将选派一支代表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表演。
表演内容可以是《论语》、《大学》、《中庸》、《孝经》等经典篇目,也可以是唐诗、宋词、元曲等。
每个代表队表演时间不超过10分钟。
3.知识竞赛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国学知识,我们将在活动现场设置知识竞赛环节。
竞赛题目包括国学经典名句、成语、人物等,观众可以现场报名参加。
答对问题的观众将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
4.互动环节在活动期间,我们将设置互动环节,邀请观众上台参与。
比如,观众可以现场背诵国学经典,或者分享自己与国学的故事。
参与者将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
5.闭幕式六、活动宣传1.制作宣传海报、活动日程表,通过学校、社区、网络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
2.邀请媒体进行现场报道,提高活动的影响力。
3.制作活动纪念品,分发给参与者,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七、活动组织1.主办单位:市文化局、市教育局2.承办单位:市图书馆、市青少年宫3.协办单位:各相关学校、社区、企业4.活动策划:某文化传播公司5.活动志愿者:全市范围内的热心市民注意事项:1.活动现场的安全管理解决办法:提前做好活动场地的安全检查,确保场地设施安全无隐患。
同时,安排足够数量的安保人员,负责现场的秩序维护和突发事件的处理。
对于可能出现的拥挤、突发事件等情况,要有应急预案,确保参与者的安全。
2024年国学朗诵比赛活动方案(2篇)
![2024年国学朗诵比赛活动方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82ab9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1.png)
2024年国学朗诵比赛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传承和弘扬国学精神,提高中小学生对国学的了解和热爱,我校决定举办2024年国学朗诵比赛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2. 提高学生国学知识的储备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主题选择:选择与中小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学经典作品,如《论语》、《三字经》等,突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2. 赛项设置:根据参赛学生的年级和能力,设置不同的赛项,包括个人诵读、集体诵读和对抗赛等。
a. 个人诵读赛:每个参赛选手自选一篇国学经典文献进行朗诵,时间不超过5分钟。
b. 集体诵读赛:由每个班级组织一支集体诵读队伍,选取一篇国学经典文献进行朗诵,时间不超过10分钟。
c. 对抗赛:根据个人诵读赛的表现,选拔出优秀选手进行对抗赛,通过抽签确定对手,进行即兴朗诵比拼,时间不超过3分钟。
四、活动时间安排1. 报名时间:2024年1月1日-1月31日;2. 初赛时间:2024年2月10日,进行个人诵读赛和集体诵读赛;3. 复赛时间:2024年2月20日,选拔出优秀选手进行对抗赛;4. 决赛时间:2024年3月10日,进行决赛并颁发奖项。
五、活动组织1. 筹备组委员会:成立活动筹备组委员会,负责整体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包括报名、初赛、复赛和决赛等环节的组织和安排。
2. 宣传推广:通过校内广播、班级会议、校报等途径宣传活动内容和报名要求,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邀请专业人士和媒体进行报道和宣传。
3. 赛事评审:邀请学校教师和文化界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团,负责对参赛选手进行评分和排名,并根据评分结果确定获奖名单。
4. 奖项设置:根据比赛结果,设立冠亚季军和优秀奖,同时还可以设立最佳创意奖、最佳声音奖等特别奖项,以鼓励和表彰优秀选手。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活动方案★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3735e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8.png)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本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经典,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朗诵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活动时间预计在每年的11月进行。
三、参赛对象本活动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分为小学组和初中组。
小学组参赛者为小学二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初中组参赛者为初一至初三的学生。
四、活动流程1. 宣传和报名(9月初至10月中旬)学校将在教学楼、食堂、学生餐厅、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张贴海报和宣传彩页,并通过微信、班级QQ群等方式向全校学生宣传活动内容和参赛细节,并鼓励有兴趣的学生主动报名参加。
2. 初赛(10月底至11月初)初赛将由各班级进行选拔,每班有2名选手参赛。
初赛的内容为参赛选手准备1-2篇中华经典诗文进行朗诵,朗诵时间不超过3分钟。
教师评审小组将根据选手的朗诵表现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初步筛选,选出每个年级的前8名选手进入决赛。
3.决赛(11月中旬)决赛将在学校礼堂举行,比赛内容为参赛选手准备2-3篇中华经典诗文进行朗诵,朗诵时间不超过5分钟。
参赛选手可搭配适当的音乐、道具和服装进行展示。
评委会将从决赛选手中选出小学组和初中组各前6名,并颁发优秀选手证书和奖品。
五、奖励1.冠军奖:每个组别设一名冠军,奖励一份奖杯和一份价值200元的精美中华经典诗文选集。
2.亚军奖:每个组别设两名亚军,奖励一份奖杯和一份价值100元的中华经典诗文书籍。
3.季军奖:每个组别设三名季军,奖励一份奖杯和一份价值80元的中华经典诗文书籍。
4.优秀奖:评委会还将从未获得前三名的选手中选出6名优秀选手,颁发优秀选手证书和一份价值50元的中华经典诗文书籍。
5.每名获奖选手将获得省、市、区三级成果获得者证书。
六、注意事项1.参赛选手需自备中华经典诗文,并在比赛前提交初、决赛所需进行朗诵的作品名称。
2.参赛选手朗诵时需保持端正的姿势和流畅的语言,不得犹豫或嗫嚅。
3.参赛选手的朗诵作品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超时则会被扣除分数。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策划方案(通用6篇)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策划方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bbbe2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0.png)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策划方案(通用6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篇1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久经历史考验的教科书。
儿童背诵经典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根据明德项目捐赠方要求,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结合我校办学理念“全人教育”,以增强爱国情感、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为主要任务。
以提高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诵经意义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
朗诵古典诗文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有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让苏楼明德小学全校师生接受中华古诗文的基础训练和文化熏陶。
激活传统,继往开来。
进一步依托读书明理读书做人,强化素质教育,使全校师生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高,使我校师生真正站在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巨人肩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危机,正呼唤学校教育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
因此我们的人文教育应当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基础,让孩子从小诵读经典诗文,这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指导思想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受益终生。
中华古诗文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凝结了前人对于人生、社会和大自然的观察和理解,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用这些经典武装孩子们的头脑,这是使他们走向成功的捷径。
诗文内容可以不求甚解,但求熟读、熟背,以作为儿童长大后终生消化理解的文化储备。
就像一颗种子深埋在土壤中,吸收养份、储备能量,等待时机,开花结果。
三、理论依据环顾今天的社会环境,不适合青少年看的电视、电影越来越多,不适合青少年听的歌曲、不适合青少年去的网吧,比比皆是。
这些光怪陆离的东西对孩子们的诱惑和刺激太大、太多了,甚至一些文化垃圾充塞着一些学生的头脑,使部分学生思想散漫、心智茫然、精神不集中、学习不专注,无目标、无礼法,更无承受挫折的能力。
2024年中华诵经典诵读竞赛活动策划书
![2024年中华诵经典诵读竞赛活动策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f14e8d9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15.png)
2024年中华诵经典诵读竞赛活动策划书【活动名称】:2024年中华诵经典诵读竞赛活动策划书【活动背景】: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内涵。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迁,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华经典的了解和传承有所减少。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进人们对中华经典的认识和理解,举办2024年中华诵经典诵读竞赛活动势在必行。
【活动目标】:1.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经典;2. 提升广大民众对中华经典的认知和理解;3. 培养和推动中华经典的新传承人;4. 激发民众的学习热情和对中华经典的兴趣。
【活动方案】:1. 活动时间:活动将于2024年在下半年举行,具体日期待定。
2. 活动地点:活动地点将选定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
3. 活动形式:(1) 选拔赛:在举办城市开展分区域的选拔赛,各参赛选手通过报名参赛并提交相关作品或视频进行初赛评选。
(2) 决赛:各区域选拔出的优秀选手参加决赛,最终决出各个奖项的获得者。
(3) 颁奖典礼:在决赛结束后,举办庄重的颁奖典礼,邀请相关专家、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
4. 参赛对象:(1) 公众组:面向广大社会公众,不限年龄和出身。
(2) 学生组:面向中小学生,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
(3) 机构组:面向文化机构、学校、社区组织等,以团队形式参赛。
5. 参赛作品要求:(1) 参赛作品选择中华经典内容进行诵读,可以是诗词、经典作品的摘录、经典文言文等。
(2) 作品可以是原创作品,也可以是对经典作品的重新诠释和演绎。
(3) 作品可以是文字形式提交,也可以是视频形式提交。
6. 评委设置:(1) 评委由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和媒体记者组成,确保评选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 评委根据参赛选手的语言表达、诵读技巧和对经典的理解等方面进行评判。
7. 奖项设置:(1) 单人奖项:根据不同参赛对象设置优胜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
(2) 团体奖项:对机构组的参赛团队设置最佳团队奖、创意奖等奖项。
关于举办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52ab73687c24028915fc3b9.png)
关于举办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的通知各班主任:中华经典诗文博大精深,意蕴深厚,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为了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粹,让学生充分展现中华语言和文化的魅力,特定于5月初举行“中华诗文诵读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二、主办单位:政教处、团委三、参赛对象:各班3名学生四、比赛内容和形式要求:1、内容:参赛选手自选中国经典诗文进行朗诵表演,所选朗诵篇目必须是中国经典学作品,由先秦至今,体裁包括诗、词、歌、赋及现当代文学作品等。
2、形式:可以以单人、多人自由组合等多种形式参赛,组合人数不限,朗诵时间长度在6分钟之内。
允许配乐朗诵,乐器、服装、道具由参赛单位和个人自行解决。
五、赛程安排:5月13日上午,8:00二楼多媒体教室六、奖励办法: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分别颁发荣誉证书。
附件:1、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报名表2、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评分细则比赛要求:①语文新课标规定的初一至初三年级阅读篇目,或历代名家经典古诗文。
②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
③感情表达自然、贴切,符合古诗文内容。
④仪表端庄,衣冠整洁,表情自然,落落大方。
⑤所选诵读篇目不宜过长,时间控制在6分钟内。
⑥诵读结束后,诵读者要回答评委所提出的一个相关文学常识。
⑦评分以100分计。
⑧各班除参赛选手外,另选3名同学到现场观看寨头堡中学政教处、团委2010年5月5日报名表班级姓名诵读题目班级姓名诵读题目七年级一班八年级一班七年级二班八年级二班七年级三班九年级一班七年级四班九年级一班中华诗文诵读评分表序号姓名题目最后得分名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方案
![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cef5e04a7302768f993923.png)
附件2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方案为传承中华优异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经典诗词中所蕴含民族正气、爱国精神、道德情怀和艺术魅力,引领诗词教育发展,特举行“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并确定方案以下。
一、组织机构承接单位:南开大学、中国教育学会、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单位:北京歌行天下文化传输二、参赛对象和组别参赛对象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含有老师资格证在职老师。
分为小学老师组、中学老师组、大学老师组3个组别。
三、参赛要求(一)内容要求参赛者根据课堂教学相关要求,遵照诗词教育基础规律和学术规范,进行以中华古诗词教学为关键内容教学设计、说课、微课和现场观摩课等形式比赛。
比赛围绕中华诗教精神传承发展关键要求,尤其是在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形势下,着重挖掘、凝练、阐释和讲解经典诗词中蕴含爱国精神、民族正气、忧患意识、道德胸襟、博爱情怀和艺术魅力。
(二)形式要求1. 教学设计含教学设计、教学课件。
2. 说课视频包含教学目标、关键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内容,关键突出诗教精神了解阐释。
视频时长3~5分钟。
3. 微课视频包含诵读展示、课堂教学实景、板书、师生互动等画面内容,激励使用多媒体、信息化等现代技术手段,充足展示创新型课堂教学效果。
视频时长8~10分钟。
(三)提交要求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格式为PDF。
视频格式为MP4,视频清楚度不低于720P,图像、声音清楚,不抖动、无噪音,文件大小不超出700MB。
视频开头须注明作品名称、参赛者单位、姓名及组别等信息。
(四)选篇范围以教育部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和列入“一般高等教育国家级计划教材”大学语文教材中收录古典诗词作品、红色经典诗词作品为主。
四、赛程安排(一)预赛:年6月1日至8月20日1. 合格测试参赛者于6月1日至7月15日间登录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网站(.cn),根据参赛指导完成报名、个人信息录入及相关认证,并进行诗词知识在线答题测试,测试可进行3次(以正式提交为准),每组测试成绩排名前30%以内(按小学组4000人、中学组4000人、大学组1000人设定上限)参与说课比赛(入围名单在网站统一公布)。
2024年中华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2024年中华经典诵读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db6c0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f.png)
2024年中华经典诵读实施方案2023年中华经典诵读实施方案,____字一、背景介绍中华经典是中国五千多年文化传承的典范,包括了经书、史书、文学作品等。
中华经典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对于传递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中华经典的传承和普及遇到了困难。
因此,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华经典,我们制定了2023年中华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1. 提升公众对中华经典的认知和理解水平;2. 培养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意识;3. 扩大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影响力,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4. 建立中华经典诵读的长效机制,保障活动的持续进行。
三、项目内容1. 中华经典诵读大赛(1)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学生、社会团体和个人,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大赛;(2)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选拔出优秀的参赛者;(3)通过大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大众对中华经典的认识,推动中华经典的传承和普及。
2. 中华经典诵读展演(1)邀请专业演员和爱好者进行中华经典诵读的演出;(2)展示中华经典的诗歌、散文和戏剧作品,让公众感受到经典之美;(3)在各地艺术文化中心、学校和社区等场所,组织中华经典诵读展演,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3. 中华经典诵读讲座(1)邀请专家学者和知名文化人士,进行中华经典的讲座和解读;(2)通过讲座,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华经典的内涵和价值,促进对中华经典的学习和传承。
4. 中华经典诵读推广活动(1)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提升中华经典诵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利用社交媒体、电视、广播等渠道,推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3)邀请明星和名人担任中华经典诵读的形象代言人,吸引更多人参与。
5. 中华经典诵读传统与创新结合(1)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开发中华经典诵读的手机应用、网络平台等;(2)利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方便大众随时随地进行中华经典的学习和诵读;(3)通过诵读的方式,将中华经典融入到现代生活中,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
2023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策划方案
![2023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b56cf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4.png)
2023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策划方案2023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策划方案1一、活动主题: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二、活动目的:为了通过组织学生经典诵读比赛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
三、比赛时间及地点:1、集体赛时间:__年6月16日下午2:40—4:10地点:各班教室2、个人赛时间:__年6月17日下午2:40—5:10地点:二部多功能教室四、比赛形式:分为集体赛和个人赛(具体细则见附页)。
1、集体赛以自选、抽背(参赛班级先自选自己最拿手的背诵,然后再进行随机抽取内容的背诵)为主要形式,同时鼓励穿插舞蹈、吟唱、书画等艺术表演形式,以进一步提升诗文诵读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
2、个人赛为“诵读小状元”评比赛,以参赛选手抽题作答的形式进行。
五、奖励方法:1、各年级按参赛班级数的50%评集体一、二、三等奖数名,颁发奖状。
2、各年级按参赛人数的50%评出“出诵读小状元”若干名,颁发奖状。
3、各年级获集体奖的班级语文教师,将获得指导教师奖励,颁发奖状。
六、后勤工作安排:(1)奖状准备、统计:朱斌丁明娟(2)报导:黄婧(3)集队:各班语文教师七、其它要求:1、各班语文教师高度重视,组织学生扎实开展读书活动,保证学生读书时间,积极参加本次比赛活动,扩大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提升文化氛围,营造书香校园。
2、各班语文教师要认真选材,努力创新形式,悉心指导,丰富内容,确保比赛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各班将自选背诵篇目及竞选“诵读小状元”选手名单于比赛前一天上报给朱斌老师。
附页一经典诵读活动集体赛细则一、参赛对象及内容:1、对象:一至三年级全体学生。
2、内容:分自选内容和抽选内容,内容均选自本学期校“每周一诵”的内容。
自选内容各班根据全班都能背诵的古诗文在比赛前一天上报给朱斌老师。
关于举办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495e2f1910ef12d2af9e722.png)
关于举办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通知
全体同学:
中华经典诗词是华夏民族优秀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
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可以让广大同学亲近欣赏、领略体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和教育广大同学自觉接受悠久文明的洗礼,思想道德的熏陶,加深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人文素质。
我校语文组将举办“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要求及时间:
活动内容:中华经典诗文诵读
活动要求:自愿报名参加比赛
活动时间:12月12日下午第八、九节课
活动地点:多功能教室
二、活动具体要求:
1、作品自选,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宜选择影响较大、流传较广、有益于青少年成长和素质培养的古典诗文;时间限制在3分钟以内。
2、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可以有古诗文吟唱、独诵、合诵等等。
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由选手自备,配乐与所朗诵篇章要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3、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音量适中,语速得当,配合默契等;
4、衣着得体,体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整体效果好。
三、备注:
1、报名参加选手准备3分钟以内的朗诵,经各班语文老师选拔后参加全校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活动,活动中表现优秀者将在全校进行展示。
2、各班将最终参赛选手名单及参赛篇目于12月5日送至高二办公室,并进行抽签决定比赛顺序(抽签时间另行通知)。
语文组
2014年12月1日。
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细则
![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326648e1551810a6f5248676.png)
第五届阅读活动月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细则一、主题要求:诵读篇目主题应为中华经典诗文,篇目内容要求健康向上、催人进取,能够表现爱国情感、民族性,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
二、体裁选择:各系部在确定诵读篇目时,可以按诗、词、文赋、小说、戏剧(小说、戏剧可选择经典片段)等文体进行选择,注意文体的多样性,避免体裁单一化。
(注:本次比赛不提倡选择绝句作为诵读篇目。
)三、诵读形式:以单人、双人形式参赛,要求脱稿诵读,诵读的同时也可以用书法、歌舞、配乐或其他艺术形式进行演绎。
四、朗诵时间:时间以5-8分钟之内为宜。
五、报名时间:请各系部于2012年4月17日将本系部选拔出的参赛选手名单交图书馆五楼综合部,并上交诵读稿(纸质、电子文档各一份)。
六、赛前辅导时间:2012年4月18日在图书馆五楼学术报告厅进行辅导。
辅导结束后,各系部进行抽签,以确定参赛选手比赛顺序。
七、比赛时间及地点:2012年4月25日下午14:40—16:30,图书馆五楼学术报告厅。
八、评委组成:由图书馆、宣传部与公教部专业教师组成。
九、出席比赛人员:1、各系部党总支书记、参赛选手及带队老师。
2、各系部学生:护理系50人,中医系、临床系各40人,医学技术系、药学系、针灸骨伤系、中专部各20人,国际教育学院50人,卫生管理系10人。
3、请各位领导、老师、学生在比赛前20分钟到达会场,在指定区域就坐。
附:南阳医专第四届“阅读活动月”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评分标准一、本次比赛采用百分制。
二、比赛成绩由评委现场评分,最终成绩取评委的平均分。
如果出现选手成绩相同,由评委再次评议裁决。
2024年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成果展示活动方案
![2024年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成果展示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d7707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11.png)
2024年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成果展示活动方案一、活动简介:2024年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成果展示活动是为了推广中华经典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诵读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热爱中华经典。
活动包含了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诵读展示、主题演讲等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中华经典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 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2024年1月中旬地点:学校礼堂四、活动流程:1. 开幕式(10分钟)- 主持人介绍活动的背景和目的。
- 学校领导致辞。
- 点燃主题火炬。
2. 中华经典诵读比赛(2小时)- 各班级选拔出三名代表参赛。
- 参赛选手轮流上台诵读自己准备的中华经典作品。
- 评委打分评选出前三名。
3. 茶歇及诵读展示(1小时)- 提供茶点和饮品,让观众休息。
- 设置展示区域,让学生将精心准备的诵读作品展示出来。
- 通过展示区域,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学生的诵读表演。
4. 主题演讲(30分钟)- 邀请中华经典文化专家或学者进行主题演讲,介绍中华经典的重要性和影响。
- 演讲内容可以包括中华经典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如何传承中华经典等方面。
5. 颁奖仪式(20分钟)- 颁发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的奖项。
- 颁发优秀展示奖和主题演讲奖项。
6. 闭幕式(10分钟)- 总结活动成果。
- 感谢各位嘉宾和参与者的支持和参与。
- 表彰组织活动的相关工作人员。
五、宣传策略:1. 学校内部宣传- 制作宣传海报,张贴于学校各个活动区域、教室和教学楼等地方。
- 在每次班会上宣讲活动内容和意义。
- 利用学校广播、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进行宣传。
2. 社会宣传- 利用学校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活动信息和宣传海报。
- 邀请媒体进行报道,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六、活动预算:1. 奖品费用:XXXX元2. 演讲嘉宾费用:XXXX元3. 宣传费用:XXXX元4. 茶歇费用:XXXX元5. 礼仪主持人费用:XXXX元6. 装饰布置费用:XXXX元7. 其他费用:XXXX元总计:XXXX元七、风险控制:1. 定期与学校领导进行沟通,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大学中华经典诵读学分考试
模拟测试赛时间安排
一、4月23日(星期六)
第一场:8:00-10:00
商学院:
10国际经济与贸易班(共58人,其中1人可免考)
10金融学班(共66人,其中3人可免考)
10会计学1班(共43人,其中2人可免考)
10会计学2班(共46人,其中2人可免考)
10工程管理1班(共42人,其中2人可免考)
10工程管理2班(共42人)
10工商管理班(共51人,其中3人可免考)
共计:348人
第二场:10:30-12:30
商学院:
10市场营销班(共46人其中5人可免考)
10人力资源管理班(共48人,其中5人可免考)
10物流管理班(共45人,其中3人可免考)
10电子商务班(共42人,在、其中1人可免考)
法学院:
法学101班(共40人)
法学102班(共40人)
法学103班(共41人)
法学104班(共42人)
法学105班(共5人)
共计:349人
第三场:13:30-15:30
公共管理学院:
10级公共事业管理班(共40人,其中1人可免考)10级行政管理一班(共41人,其中5人可免考)
10级行政管理二班(共39人,其中5人可免考)
10级思想政治教育一班(共43人,其中2人可免考)10级思想政治教育二班(共42人,其中1人可免考)10级社会工作一班(共41人,其中3人可免考)
10级社会工作二班(共39人,其中2人可免考)
教育学院:
教育技术101班(共43人,其中5人可免考)
共计:328人
第四场:16:00-18:00
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101班(共39人)
学前教育101班(共42人)
应用心理101班(共43人,其中7人可免考)
心理101班(共44人,其中5人可免考)
人文学院:
汉语101班(共38人)
汉语102班(共38人)
汉语103班(共39人)
汉语104班(共39人)
共计:322人
二、4月24日(星期日)第一场:8:00-10:00
人文学院:
汉语105班(共39人)
汉语107班(共42人)
汉语108班(共47人)
历史101班(共42人,其中1人可免考)
历史102班(共38人)
对外101班(共41人,其中2人可免考)
新闻与传播学院:
10普语播音与主持艺术班(共34人,其中1人可免考)共计:323人
第二场:10:30-12:30
新闻与传播学院:
10粤语播音与支持艺术(共30人)
10广告学(共46人,其中4人可免考)
10广播电视新闻1班(共44人)
10广播电视新闻2班(共44人,其中1人可免考)
外国语学院:
英语101班 (共34人)
英语102班 (共34人)
英语104班(共33人)
英语105班(共33人其中1人可免考)
共计:331人
第三场:13:30-15:30
外国语学院:
英语106班(共34人,其中1人可免考)英语107 班(共34人,其中1人可免考)英语108班(共32人)
英语109班(共32人)
10日语班(共34人)
音乐舞蹈学院:
10音乐教一班(共25人)
10音乐教育二班(共25人)
10社会音乐三班(共25人)
10舞蹈一班(共7人)
10舞蹈二班(共14人)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术1班(共22人,其中1人可免考)
美术2班(共22人,其中1人可免考)
艺术设计1班(共25人)
共计:331人
第四场:16:00-18:00
美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2班(共23人)
艺术设计3班(共23人,其中1人可免考)艺术设计学(共20人)
动画1班(共22人)
动画2班(共22人)
工业设计1班(共24人)
工业设计2班(共25人)
绘画班(共20人,其中1人可免考)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共36人)
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共33人)
数学与应用数学(3)班(共34人)
数学与应用数学(4)班(共43人)
共计:325人
三、5月7日(星期六)第一场:8:00-10:00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5)班(共41人)
信息与计算科学(1)班(共40人)
信息安全(1)班(共43人)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10物理一班(共36人,其中1人可免考)
10物理一班(共34人,其中2人可免考)
10电子一班(共35人)
10电子二班(共35人,其中2人可免考)
10光信一班(共36人,其中1人可免考)
10光信二班(共35人,其中2人可免考)
共计:335人
第二场:10:30-12:30
地理科学学院:
10级地理科学1班(共43人)
10级地理信息系统1班(共40人)
10级地理信息系统系2班(共41人)
10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1班(共50人,其中1人可免考)10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班(共42人,其中1人可免考)计算机科学与教育软件学院:
计算机101班(共38人,其中1人可免考)
计算机102班(共36人,其中1人可免考)
计算机103班(共36人,其中1人可免考)
共计:326人
第三场:13:30-15:30
计算机科学与教育软件学院:
计算机104班(共38人,其中1人可免考)
计算机科学与教育软件学院:计算机105班(共39人)
计算机106班(共38人,其中1人可免考)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1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班(共37人)
1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班(共39人)
1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班(共37人)
1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班(共40人)
1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共40人)
共计:308人
第四场:16:00-18:00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10电子信息工程1班(共49人)
10电子信息工程2班(共47人)
10信息工程班(共34人)
1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班(共36人)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101班(共29人)
生物科学102班(共31人)
生物技术101班(共33人)
生物技术102班(共32人)
生物工程101班(共31人)
共计:322人
四、5月8日(星期日)
第一场:8:00-10:00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工程102班(共31人)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10级1班(共37人)
化学10级2班(共38人)
化学工程与工艺10级1班(共42人)
化学工程与工艺10级2班(共40人,其中1人可免考)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0环境工程1班(共32人)
10环境工程2班(共33人)
10环境科学1班(共29人)
10环境科学2班(共28人)
共计:310人
第二场:10:30-12:30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101班(共35人)
土木102班(共34人)
土木103班(共34人)
土木104班(共33人)
土木105班(共34人)
土木106班(共34人)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01班(共39人)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02班(共37人)
给水排水工程101班(共43人)
共计:323人
第三场:13:30-15:30
土木工程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102班(共41人)
交通工程101班(共38人)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10建筑学一班(共28人,其中1人可免考)10建筑学二班(共30人)
10建筑学三班(共28人)
10城市规划班(共27人)
10建筑学(环境设计)班(共27人)
10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班(共27人)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101班(共26人)
社会体育102班(共30人)
体育教育101班(共30人)
共计:332人
第四场:16:00-18:00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102班(共30人)
旅游学院:
10中法酒店与餐饮管理1班(共35人)
10中法会展与商务管理2班(共42人)
10中法旅行社与经营管理3班(共35人)
10会展经济管理1班(共44人)
10旅行社与经营管理1班(共36人,其中2人可免考)10高尔夫与休闲管理2班(共21人)
10酒店管理3班(共32人,其中2人可免考)
10旅游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共32人)
共计:307人
学生处、团委、学生会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