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翻译赏析
中考文言文《工之侨献琴》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工之侨献琴》全文详细翻译
工之侨献琴
作者:刘基
工之侨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树,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象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
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不古老。
”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
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
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
【中考文言文《工之侨献琴》全文详细翻译】。
文言文小故事为我们带来的启示
文言文小故事为我们带来的启示——文言文翻译+启示1.翻译下面文言短文。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①。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②。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
又谋诸篆工,作古窾③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希世奇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注] ①金声而玉应:好象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
②太常:汉之官名,主管理乐的大官。
③窾:通款,即款识,器物上刻写的文字。
翻译:工之侨得到优质的桐木,(把它)砍削做成琴,装上琴弦弹奏它,琴弹奏出的声音好象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
他认为这是天下最美的琴,把琴献给了太常。
太常让国家做琴的工匠来看这把琴,工匠说:“不是古琴。
”太常把琴还给了工之侨。
工之侨把琴拿回来,与漆工商议,在它上面画了断纹。
又与篆工商议,在它上面写了古代的款识。
用匣子装上把它埋到土里。
一年后,挖出来,抱着它来到集市上。
有一富贵的人路过并见到这把琴,用百两金买下它,把它献给朝廷。
乐官相互传看,都说:“这是稀世珍宝呀!”工之侨听说这件事后,感叹说:“这个社会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本文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去鉴定,而不是从外表来下结论。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要学会变通地适应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具备生存的条件。
2.翻译下面文言短文。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
咸刈阙敌,使摩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召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召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召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注]余胥:墙壁翻译:武王战胜了殷商,召见太公问他说:“将怎么处置那些士兵和百姓?”太公回答说:“我听说爱惜这个人的人,一并爱惜这个人房屋上的乌鸦;憎恶这个人的人,也憎恶他的墙壁。
《李使君》原文及翻译译文
《李使君》原文及翻译译文《《李使君》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李使君》原文及翻译译文《李使君》原文及翻译康骈原文:乾符中,有李使君出牧罢归,居在东洛。
深感一贵家旧恩,欲召诸子从容(从容:赴宴游玩)。
有敬爱寺僧圣刚者,常所往来,李因以具宴为说。
僧曰:“某与为门徒久矣。
每观其食,穷极水陆滋味;常馔必以炭炊,往往不惬其意。
此乃骄逸成性,使君召之可乎?”李曰:“若朱象髓、白猩唇,恐未能致;止于精办小筵,亦未为难。
”于是广求珍异,俾妻孥亲为调鼎,备陈绮席雕盘。
选日邀致。
弟兄列坐,矜持俨若冰玉。
肴羞每至,曾不入口。
主人揖再三,唯沾果实而已。
及至冰餐,具置一匙于口,各相眄良久,咸若啮蘖吞针。
李莫究其由,但以失饪为谢。
明日复见圣刚,备述诸子情貌。
僧曰:“前者所说岂谬哉!”既而,造其门而问之曰:“李使君特备一筵,肴馔可谓丰洁,何不略领其意?”诸子曰:“燔炙煎和未得法。
”僧曰:“他物纵不可食,炭炊之餐,又嫌何事?”乃曰:“上人未知凡以炭炊馔先烧令熟谓之炼炭方可入爨不然犹有烟气。
李使君宅炭不经炼,是以难食。
”僧拊掌大笑曰:“此则非贫道所知也!”及巢寇陷洛,财产剽掠俱尽。
昆仲数人,乃与圣刚同窜,潜伏山谷,不食者至于三日。
贼锋稍远,徒步将往河桥。
道中小店始开,以脱粟为餐而卖。
僧囊中有钱数百,买于土杯同食;腹枵既甚,膏粱之美不如。
僧笑而谓之曰:“此非炼炭所炊,不知堪与郎君吃否?”皆低头惭靦,无复词对。
(选自唐传奇《剧谈录》)译文:唐僖宗乾符年间,有个姓李的官员从州府任上辞官回来,他居住在东都洛阳。
李某人非常感激一家权贵的旧恩,想将他家的几位儿子设宴请来玩一天。
洛阳敬爱寺中有个僧人叫圣刚,经常出入李某人家。
李某人将自己想宴请这家几个儿子的打算对这位僧人说了。
僧人圣刚说:“我在这家作宗门信徒很长时间了。
每次观察他们家的饭菜,山珍海味没有吃不到的。
而且,平常饭菜都必吃用木炭烧做的火锅,这样还往往不满意。
古诗工之侨献琴翻译赏析
古诗工之侨献琴翻译赏析文言文《工之侨献琴》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注释】工之侨:名字叫做侨的技艺工人。
是虚构的人物斫(zhuó):砍削使:让弦而鼓:装上弦弹奏。
弦、鼓,都是名词作动词用。
鼓,打鼓;这里指弹奏良桐:上等桐木,即泡桐,木质疏松,轻而不曲,是制作乐器的好材料。
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金声而玉应: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太常:太常寺,祭祀礼乐的官署国工:最优秀的工匠,这里指乐师篆工:刻字的工匠。
刻字多用篆体字古窾(uǎn):古代的款式。
窾,同"款",款式贵人:大官稀世:世上少有乐官:掌管音乐的官吏弦:琴弦。
这里作动词用,装上弦匣:装在匣子里谋:谋划莫:没有什么期(i)年:第二年易:换,交易诸:兼词,之于传视:大家传地看着天下之美:天下最美的(琴)悲哉世也:这个社会真可悲啊独:只图:打算,计谋美:好适:到……去弗:不莫不然矣:然:如此【翻译】工之侨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树,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像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
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不古老。
”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b/4207htm,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
第二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及鉴赏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及鉴赏文言文《工之侨献琴》选自初中文言文其诗文如下: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注释】工之侨:名字叫做侨的技艺工人。
是虚构的人物斫(zhuó):砍削使:让弦而鼓:装上弦弹奏。
弦、鼓,都是名词作动词用。
鼓,打鼓;这里指弹奏良桐:上等桐木,即泡桐,木质疏松,轻而不曲,是制作乐器的好材料。
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金声而玉应: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太常:太常寺,祭祀礼乐的官署国工:最优秀的工匠,这里指乐师篆工:刻字的工匠。
刻字多用篆体字古窾(kuǎn):古代的款式。
窾,同"款",款式贵人:大官稀世:世上少有乐官:掌管音乐的官吏弦:琴弦。
这里作动词用,装上弦匣:装在匣子里谋:谋划莫:没有什么期(ji)年:第二年易:换,交易诸:兼词,之于传视:大家传地看着天下之美:天下最美的(琴)悲哉世也:这个社会真可悲啊独:只图:打算,计谋美:好适:到……去弗:不莫不然矣:然:如此【翻译】工之侨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树,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像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
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不古老。
”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
第二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马说》韩愈 原文译文注释
马说韩愈〔唐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祗同:衹)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通:饲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及注释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注释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
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而:表转折。
可是,但是。
故虽有名马: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
故:因此。
虽:虽然。
名:名贵的。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
祗(zhǐ):同“衹”,只,仅。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骈,两马并驾。
骈死:并列而死。
于:在。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
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
以:用。
苏洵《养才》原文及翻译译文
苏洵《养才》原文及翻译译文《苏洵《养才》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苏洵《养才》原文及翻译译文苏洵《养才》原文及翻译苏洵原文:奇杰之士,常好自负,疏隽傲诞,不事绳检,往往冒法律,触刑禁,叫号欢呼,以发其一时之乐而不顾其祸。
嗜利酗酒,使气傲物,志气一发,则倜然远去,不可羁束以礼法。
然及其一旦翻然而悟,折节而不为此,以留意于向所谓道与德可勉强者,则何病不去?奈何以朴樕①小道加诸其上哉?夫其不肯规规以事礼法,而必自纵以为此者,乃上之人②之过也。
古之养奇杰也,任之以权,尊之以爵,厚之以禄,重之以恩,责之以措置天下之务,而易其平居自纵之心,故不待放恣而后为乐。
今则不然,奇杰无尺寸之柄,位一命之爵、食斗升之禄者过半,彼又安得不越法、逾礼而自快耶?我又安可急之以法,使不得泰然自纵耶?今我绳之以法,亦已急矣。
急之而不已,而随之以刑,则彼有北走胡、南走越耳。
噫!无事之时既不能养,及其不幸一旦有边境之患,繁乱难治之事而后优诏以召之,丰爵重禄以结之,则彼已憾矣。
夫彼固非纯忠者也,又安肯默然于穷困无用之地而已耶?周公之时,天下号为至治,四夷已臣服,卿大夫士已称职。
当是时,虽有奇杰无所复用,而其礼法风俗尤复细密,举朝廷与四海之人无不遵蹈,而其八议③之中犹有曰“议能者”。
况当今天下未甚至治,四夷未尽臣服,卿大夫士未皆称职,礼法风俗又非细密如周之盛时,而奇杰之士,复有困于簿书、米盐间者,则反可不议其能而恕之乎?所宜哀其才而贳④其过,无使为刀笔吏所困,则庶乎尽其才矣。
或曰:“奇杰之士有过得以免,则天下之人孰不自谓奇杰而欲免其过者?是终亦溃法乱教耳。
”曰:“是,则然矣。
然而奇杰之所为,必挺然出于众人之上,苟指其已成之功以晓天下,俾得以赎其过。
而其未有功者,则委之以难治之事,而责其成绩,则天下之人不敢自谓奇杰,而真奇杰者出矣。
”(节选自《苏洵文集》)[注] ①朴樕:小木,喻凡庸之才。
文言文翻译工之侨献琴
文言文翻译《工之侨献琴》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译文】工之侨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树,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象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
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不古老。
”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
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译文】工之侨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树,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象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
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不古老。
”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
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中考文言文阅读赏析_16 工之侨献琴
〖美文赏读〗工之侨献琴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
”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文章翻译〗有一个叫工之侨的人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砍来做成了一把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
他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现给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让优秀的乐师来看,乐师说:“(这个琴)不是古琴。
”于是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画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装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
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达官贵人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两黄金买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们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这个社会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没有什么不是这样的啊!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这国家一同灭亡了啊!”于是离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终去哪儿了。
〖作者介绍〗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
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郁离子》,刘基写作《郁离子》时,是他47~50岁,一生中最鼎盛之际,此前的半生他郁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负,后来被夺去兵权,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子》。
初中文言文:《工之侨献琴》原文译文赏析
初中文言文:《工之侨献琴》原文译文赏析《工之侨献琴》明代:刘基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
”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译文】有一个名字叫工之侨的人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砍来做成了一把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
他自认为这是天下的琴,就把琴呈现给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让优秀的乐师来看,乐师说:“(这个琴)不是古琴。
”于是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画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装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
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达官贵人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一百两黄金买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们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这个社会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不是这样的啊!世上的事情没有不是这样的。
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这国家一同灭亡了啊!”于是离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终去哪儿了。
【注释】工之侨:虚构的人名。
良桐:上等桐木,即梧桐,青桐,木质理疏而坚,是制作古琴的好材料。
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
斫(zhuó):砍削。
弦而鼓:装上弦弹奏。
弦、鼓,都是名词作动词用。
弦:琴弦。
这里作动词用,装上弦。
鼓琴,指弹奏古琴。
金声而玉应:发声和应声如金玉碰撞的声音。
天下之美:天下最美的(琴)。
美:美琴,形容词作名词用。
太常:太常寺,祭祀礼乐的官署。
使:让。
国工:秀的工匠,这里指乐师。
弗:不。
谋:谋划。
诸:兼词,之于。
篆工:刻字的工匠。
刻字多用篆体字。
古窾(kuǎn):古代的款式。
《送李材叔知柳州》原文及翻译译文
《送李材叔知柳州》原文及翻译译文《《送李材叔知柳州》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送李材叔知柳州》原文及翻译译文《送李材叔知柳州》原文及翻译曾巩原文:谈者谓南越偏且远,其风气与中州异。
故官者皆不欲久居,往往车船未行,辄已屈指计归日。
又咸小其官,以为不足事。
其逆自为虑如此。
故其至皆倾摇解弛,无忧且勤之心。
其习俗从古而尔!不然,何自越与中国通已千余年,而名能抚循其民者,不过数人邪?故越与闽、蜀,始俱为夷,闽、蜀皆已变,而越独尚陋。
岂其俗不可更与?盖吏者莫致其治教之意也。
噫!亦其民之不幸也已!彼不知,由京师而之越,水陆之道皆安行,非若闽溪、峡江、蜀栈之不测。
则均之吏于远,此非独优与?其风气吾所谙之,与中州亦不甚异。
起居不违其节,未尝有疾;苟违节,虽中州宁能不生疾邪?其物产之美,果有荔子、龙眼、蕉、柑、橄榄,花有素馨、山丹、含笑之属,食有海之百物,累岁之酒醋,皆绝于天下。
人少斗讼,喜嬉乐。
吏者唯其无久居之心,故谓之不可;如其有久居之心,奚不可邪?古之人为一乡一县,其德义惠爱,尚足以熏蒸渐泽;今大者专一州,岂当小其官而不事邪?令其得吾说而思之,人咸有久居之心,又不小其官,为越人涤其陋俗而驱于治,居闽、蜀上,无不幸之叹,其事出千余年之表,则其美之巨细可知也。
然非其材之颖然迈于众人者不能也。
官于南方者多矣,予知其材之颖然迈于众人、能行吾说者,李材叔而已。
材叔又与其兄公翊仕同年,同用荐者为县,入秘书省,为著作佐郎。
今材叔为柳州,公翊为象州,皆同时,材又相若也。
则二州交相致其政,其施之速,势之便,可胜道也夫!其越之人幸也夫!其可贺也夫!(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巩散文选集》)译文:人们都说南越地处偏僻而且路途遥远,风气同中州两样。
所以去做官的都不愿意久留,往往赴任的车船还未启行,就已经掰着指头计算归期了。
又都轻视自己的官职,认为不值得到那里去用力气治理。
他们预先就这样为自己考虑,所以到了那里,大都心神不定,松松垮垮,没有忧民勤政之心。
《赵韩王普为相》原文及翻译译文
《赵韩王普为相》原文及翻译译文《《赵韩王普为相》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赵韩王普为相》原文及翻译译文《赵韩王普为相》原文及翻译言行龟鉴原文:赵韩王普为相。
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
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
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日:“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日:“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
”普日:“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
愿闻成算所向。
”帝日:“吾欲下太原。
”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
”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
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帝笑日:“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日:“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日:“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语未毕,上日:“卿勿复言,吾已谕矣。
”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
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
”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
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
上素嫌其人,不与。
普坚以为请,日:“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
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上怒甚,起,普亦随之。
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
上寤,乃可其奏。
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
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
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郁离子工之侨文言文翻译
郁离子工之侨文言文翻译
一、译文:有一个名字叫工之侨的人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砍来做成了一把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
他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现给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让优秀的乐师来看,乐师说:“(这个琴)不是古琴。
”于是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画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装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
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达官贵人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两黄金(向工之侨)换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们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
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这个社会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没有什么不是这样的啊!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这国家一同灭亡了啊!”于是离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终去哪儿了。
二、原文:出自元末明禄刘基《郁离子》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
”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
图之,其与亡矣。
”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杂说四翻译、解析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
食之:食,通“饲”,喂。
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材:通“才”,才能。尽(2):竭尽,发挥出。
鸣:马嘶。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故虽有名马:即是
【策】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名词动用)
执策而临之 (名词,鞭子)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它)
其真无马邪 (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 (介词,难道,表推测语气)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的)
策之不以其道 (它的,代词)
【之】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的,助词)
马之千里者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8 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
9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0 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执)策——打马的鞭子
道——方法
尽——竭尽
材——“材”通“才”,才能
鸣——鸣叫
通——通晓
执——握
临——面对
知——识别,了解
虚词
而(而伯乐不常有)——表转折,但是(语气较重);却(语气较轻)
故——因此
于——在
之——结构助词,的
以——凭借
虽——即使(故虽有名马);虽然(虽有千里之能)
或——有时(马每顿餐吃的粮食不一定为固定量)
良桐为琴文言文翻译
良桐为琴文言文工之侨得良桐焉,砍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
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勿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之,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诸土。
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之朝。
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宝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注释1.工之侨:虚构的人名。
2.良桐:上等桐木,即梧桐,青桐,木质理疏而坚,是制作古琴的好材料。
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
3.斫(zhuó):砍削。
4.弦而鼓:装上弦弹奏。
弦、鼓,都是名词作动词用。
弦:琴弦。
这里作动词用,装上弦。
鼓琴,指弹奏古琴。
5.金声而玉应:发声和应声如金玉碰撞的声音。
6.天下之美:天下最美的(琴)。
美:美琴,形容词作名词用。
7.太常:太常寺,祭祀礼乐的官署。
8.使:让。
9.国工:最优秀的工匠,这里指乐师。
10.弗:不。
11.谋:谋划。
12.诸:兼词,之于。
13.篆工:刻字的工匠。
刻字多用篆体字。
14.古窾(kuǎn):古代的'款式。
窾,同"款",款式。
15.匣而埋诸土:(把它)装在匣子里并埋在泥土中。
匣,装在匣子里。
而,递进连词,并且。
诸,兼语词,之于。
16.期(ji第一声)年:第二年;满一年。
17.适:到……去。
18.贵人:大官。
19.易:换,交易。
20.乐官:掌管音乐的官吏。
21.传视:大家传递看着。
22.希:同“稀”,稀世:世上少有。
23.悲哉世也:这个社会真可悲啊。
24.岂:难道。
25.独:只。
26.莫:没有什么。
27.然:如此。
28.其:大概,表推测的语气副词29.其:代词,代指工之侨30..珍:珍宝。
译文工之侨得到一块好的,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象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
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这琴)不古老。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停顿划线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停顿划线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译文:工之侨得到一块好的桐木,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像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
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
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这琴)不古老。
”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
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
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翻译赏析“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出自文言文《工之侨献琴》,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
”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翻译】
工之侨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树,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像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
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不古老。
”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
第二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orG,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
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