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为心之本体,归到本真才为智者

合集下载

善导大师劝世偈

善导大师劝世偈

善导大师劝世偈导论在人类社会中,众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内心中常常感到迷茫和困惑。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善导大师以他的智慧和慈悲之心,创作了一系列劝世偈,旨在为众生指引迷津,唤醒内心的智慧,帮助人们摆脱纷扰与迷失,走上一条更加有意义和幸福的人生之路。

心灵的自由自由的定义自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渴望得到的东西,它是一种解脱,从束缚中解放出来,能够按照自己真实的本性和愿望去生活的状态。

自由并非只是从物质上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更是一种内心的解放和觉悟。

善导大师的思考善导大师在《劝世偈》中深入探讨了内心的自由问题。

他指出,内心的自由并不意味着物欲的无限扩张,而是通过认知、体悟和修行,逐渐摆脱束缚、解放内心,找到真正自由的状态。

内心的解脱1.认知局限性:我们常常被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框架所束缚,无法真正认知到自己的局限性。

善导大师教导我们要不断去反思、开放思维,以超越自身的局限,找到更深层次的智慧。

2.修行的指引:修行是一种内心的探索和逐渐解放的过程。

善导大师呼吁人们要以修行为指引,通过内观、禅定和慈悲的实践,逐渐摆脱内心的执著和贪嗔痴,终达到内心的解脱和觉悟。

爱与慈悲的力量爱的本质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它能够让人们彼此关怀、支持和理解。

善导大师认为,爱是人类与众生共享的情感,它能够唤起我们内在的善良和慈悲之心。

慈悲的实践1.观照众生:通过观照众生的痛苦和迷茫,慈悲的力量能够温柔地引导我们去关心和帮助他人。

善导大师提醒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还要关注他人,用慈悲和善意来对待每一个众生。

2.修习慈悲:慈悲是一种修行,需要通过内观和禅修来培养。

善导大师教导人们要将慈悲融入日常生活中,培养宽容、理解和关爱他人的心态。

心灵的富足富足的定义心灵的富足是人们内心深处对幸福和满足的追求。

它与物质的富有并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一种心态和境界。

感恩与满足1.感恩的重要性:善导大师提醒我们要时刻怀着感恩的心态,感谢生命中的每一次经历和每一个人。

庄子:嗜欲深者天机浅

庄子:嗜欲深者天机浅

庄子:嗜欲深者天机浅庄子说,嗜欲深者天机浅。

如果一个人的欲望过多,他就必然缺少智慧与灵性。

所谓嗜欲深者是指欲望过高过大,深陷欲海之中不能自拔的人。

那什么是“天机”呢?是人的智慧与灵性,也引申为人的机缘与福报。

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深陷欲海、贪婪无度,就会失去性命中的灵性、悟性与智慧,错过人生中许多好的机缘与福报。

生活中贪声色、贪权贵、贪钱财的人,莫有不迷失心智的,而心智的迷失,正是祸害生命的开始。

一旦贪欲攫住了大脑,人的心智就全用在了想要得到的东西身上,思之愈深,智力愈单一,理智判定事物的基本能力愈会丧失。

庄子认为:“夫得者困,可以为得乎?”想要得到什么反被这所得而困,这能算有所得吗,名人语录?可惜拥有贪欲的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甚或自得其乐而不觉危机已来临。

现今众多诈骗案犯的成功,利用的不正是人们沉溺于贪欲一时引起的智障吗?一个人,只有从声色繁华中超脱出来宁静沉思,才能具有大智慧。

欲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嗜欲过深,必然让人浮躁不安,牢骚满腹。

嗜欲深者必多病,嗜欲深者必短命。

“天机浅”便不悟人生的真谛。

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

如果一味沉溺于感官享受,那么这种人的智慧必定很浅薄。

也就是说,只有从声色繁华中超脱出来宁静沉思的人,才能具有大智慧,去把握纷繁的人生和无穷的宇宙。

吕洞宾解释“天机”,谓“天”是人的天性,“机”就是根器。

而无论是道是佛,都很重修行,修行是从天性的根器开始,这是个基础,但贪欲对修行会有很大的杀伤力。

“嗜欲深”的,庄子说令“天机浅”,已经算是说得很温和,欲望泛滥的恶劣情况,可能是把天生的根器几近破坏始尽。

“嗜欲深者天机浅”,相反来说,庄子谓“其嗜欲浅者,其天机深”,人的私欲越少,就越接近大道,天机越深。

因为“唯道集虚”,道本来就是虚无的。

作为智者,能让天机尽量发挥的是无欲。

《庄子·天地篇》说:“记曰: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

”意思是说,已经通达一(没有对立与分别)的真理,万世万物都已包容在心中,已经一无所求了,这种人连鬼神都要佩服他。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原文】来书云:“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而寡要。

故先生特倡‘诚意’一义,针砭膏肓,诚大惠也!”吾子洞见时弊如此矣,亦将何以救之乎?然则鄙人之心,吾子固已一句道尽,复保言哉?复何言哉?若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但近世学者乃作第二义看,故稍与提掇紧要出来,非鄙人所能特倡也。

【译文】来信写道:“近代的学者,只重视外在的知识和学问,往往忽略了内在的道德修养,虽广博却不得要领。

因此,你着重提倡‘诚意’,借以针砭病入膏肓的学子,其价值不可估量!”你能如此洞察时弊,又准备如何去拯治呢?当然,我的思想你已一语道破,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关于诚意的主张,原本为圣学教人用功的首要大事,但近代学者却把它看成低下的事情,所以,我才把诚意表现出来,并不是我个人独自倡明的。

【原文】来书云:“但恐立说太高,用功太捷,后生师传,影响谬误,未免坠于佛氏明心见性、定慧顿悟之机,无怪闻者见疑。

”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正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

闻者本无求为圣人之志,又未尝讲究其详,遂以见疑,亦无足怪。

若吾子之高明,自当一语之下便了然矣,乃亦谓立说太高,用功太捷,何邪?【译文】来信写道:“但恐立论过高,用功过捷,后学门生递相师传,因而产生谬误,未免堕入佛教明心见性、定慧见悟的机关,您的主张难怪被世人怀疑。

”我的格物、致知、诚意、正身的观点,是针对学者的本心与日常处事中,体会研究、躬身力行、实地用功,这需要经历多少阶段,包含多少积累呀!这正好与空虚、顿悟的观点相反。

听到此说的人,有的根本就没有想成圣人的志向,又没有仔细考察其中的详情,所以才产生怀疑,也不足为怪。

像你这样聪明之人,本当一说即明,却也认为立论过高,而功过捷,是怎么回事呢?【原文】来书云:“所喻知行并进,不宜分别前后,即《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

佛在心中

佛在心中

佛在心中每日禅话名利如浮云,权势似流水。

佛在心中,心外无佛。

有心是人心,无心是大道。

迷人随欲望而起舞,智者随自心而安住。

明心是妄,见性本空,即为明心见性。

心性本空,何来心事;因缘而有,何足罣碍。

生死只是一场梦,梦醒何来有生死。

懂得妙用是智慧,懂得付出是慈悲。

烦恼只因强出头,菩提只因放得下。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

有所畏惧,是做人最基本的良心准则。

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

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

人生要学会不抱怨,不等待,不盲从。

一经在手,心开悟解;一门深入,心神自定。

参禅不如行禅,坐禅不如悟禅。

话多伤气,念多伤神。

志向高大之人,须向低处求道。

万物须冬藏,能人要潜藏。

心想天地,不如无心一事。

用智于己,用愚于人。

荣辱本同,得失皆心。

成功只要「一事」,修行只用「一门」。

做人重在「知人」,修行重在「知己」。

爱是纯洁无私,恨是污浊占有。

不要让自己灰心,不要使别人痛心。

对人好,别人不一定了解;对人坏,别人一看就知道。

承认自己的过失,对世人就无所抱怨。

希望是人所创造,失望亦是人所创造。

事情是可以解决的,困难是可以突破的。

情绪让人失去理智,无明让人失去智慧。

失言是不会说话,失信是不会做人。

顺应别人,会得善缘;改变自己,会得善果。

缘起境生,缘灭境灭;境是生灭,虚妄不实。

念念清楚,是真精进;如如不动,是真禅定。

知识是由外而来,智慧是由内而生。

口念佛不及心念,心念不及心中有佛。

万般计较心自烦,万缘放下性清净。

恶念产生地狱,善念创造天堂。

心是佛,心是法,佛法在汝心中。

修行的法门之所以不能确立,是因为自己的心不能定下来。

选定修行的法门之后,就要不断的练习。

不用找寻成功的方法,只要面对失败的原因。

攀缘之心一止息,万缘方能都放下。

多吃伤身,多想伤神。

从易处改变,从近处做起。

叛逆之心起,人我皆苦;如随顺之行,您我皆乐。

在有处悟「空」,于空时觉「有」。

王阳明修心十二法:轻松把握阳明心学最高精华,终生受用!

王阳明修心十二法:轻松把握阳明心学最高精华,终生受用!

王阳明修心十二法:轻松把握阳明心学最高精华,终生受用!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

时至今日,王阳明心学对于当下浮躁的社会大众来讲,仍有着深远借鉴意义。

1、欲修身,先养心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释义:心即理。

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人生启迪: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

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

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释义: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

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

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人生启迪: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

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

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释义: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人生启迪: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4、无私心就是道心即理也。

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

释义:心即天理。

没有私心,就是合于天理。

不合于天理,就是存有私心。

避免人生的陷阱,只要做好这三点

避免人生的陷阱,只要做好这三点

避免人生的陷阱,只要做好这三点原创创意写作皮特 2019-04-20 19:31:33《悲惨的世界》里有段话是这样说的:“人心是妄念,贪欲和阴谋的污地,梦想的舞台,丑恶意念的渊薮,诡诈的都会,欲望的战场。

人心是广漠寥阔的天地,人在面对良心,省察胸中抱负和日常行动时,往往黯然神伤”。

悲惨的世界,一切源于欲望和贪念。

明代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先生也说:“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

多欲之谓凡,贪欲之为狂”。

意思是说:没有欲念称为圣人,欲念少称为贤人,欲念多是凡人,而纵欲则是狂人。

现代社会,狂人甚多。

互联网时代,信息发达,电子产品盛行,各行各业,各种生活学习,琳琅满目,现代人的压力之大,随之而来的就是贪嗔痴念。

所有让自己焦虑,失态,恐惧的都是欲望,所有让别人焦虑,失态,恐惧的也都是欲望。

欲望会让我们迷失方向,掉入大坑,有的甚至倾家荡产,还不自知。

戒除贪欲,从觉察自己,认清自己开始。

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是正在做事情的自己,另一个则是在旁边观察的自己。

只有旁边的自己观察到做事的自己,第一时间觉察捕捉住自己的念头,把它拉回来,你才能真正的认清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

2019年加入Peter老师的写作营,参加了老师的线下课程认识自己,让我终身难忘,受益匪浅,我开始觉察自己,认清自己,我的人生发生了质的改变。

01 觉察生活贪欲,家和万事兴生活中所有让你亲近的人产生焦虑,失态,恐惧的都是贪欲。

每当贪欲的念头起来的时候,我们需要觉察自己。

觉察到贪欲念头,第一时间把自己拉回来,回归到一个平和的状态上,不急不躁,不过悲不过喜,这就是觉察自己、认识自己、控制欲望的过程。

记得上完老师的线下课,家人来接我,下地铁后我四处都没看到他们,就站到一边,低头看微信群同学们的信息。

这时耳边传来一个极不友好的声音:“就知道低头看手机,都没看到我们”。

我当时心里的火一下子就上来了,第一反应就是我要怼回去。

但是这次我没有,因为我突然想到了老师说的要觉察自己,我立马问自己:安然你在做什么?我在准备回家,我捕捉到了念头,并把自己拉了回来。

《于丹庄子心得》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5篇)

《于丹庄子心得》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5篇)

《于丹庄子心得》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5篇)《于丹庄子心得》读书篇1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

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

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

2月19日:境界有大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无和无用,庄子却告诉我们,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不同地判断一个东西的有用和无用,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2月20日:感悟与超越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世上熙熙皆为利来,世上攘攘皆为利往。

可见名利二字是世人难以舍弃的追求。

但是庄子的人生哲学是淡薄为大,因为只有超越了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才能感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庄子所说的"逍遥游"。

2月21日:认识你自己庄子里有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由于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事物,于是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

而我们又经常会被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外部评价所影响,而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结果被所谓的潮流而左右,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

2月22日:本性与物性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游。

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个游的境界似乎很难达到。

人们被太多的物质利益所迷惑,小迷惑也许只是改变了人生的方面,大迷惑则改变了人的本性。

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2月23日:总有路可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有的人天生丑陋,有的人身有残疾,有的人因罪受过刑罚,有的人心理遭受过创伤。

当遇到这种种不如人意的事情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身体的残缺和心理的创伤?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2月24日:坚持与顺应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是社会中的一员。

人生三境界:知常曰明、知足常乐、知止不殆

人生三境界:知常曰明、知足常乐、知止不殆

人生三境界:知常曰明、知足常乐、知止不殆《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转变根源在“知”。

人生百态,知晓容易,难为知常之境界,难得知足之心态,难有知止之智慧。

01知常曰明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命为本性,万物复归于本性的路是自然,懂得遵循自然规律是聪明,背离规律,肆意妄为往往会带来灾祸。

行为看似合乎自我道与德,而对周遭随意加以改变,沉浸自我的感动。

表面造就的繁荣,实则背后千疮百孔。

20世纪初,美国凯巴伯森林约有4000只野鹿,而与之相伴还有一群凶残的狼,威胁着鹿的生存。

为了鹿群的安宁,美国总统决定展开一场除狼行动。

截止1930年,累计有6000多只狼死于人类的抢下。

没有狼群的威胁,鹿群开始无忧的生活,短期内鹿的数量增长到10万余头。

鹿群在森林里肆意啃食一切,吃光野草,毁坏林木,并使以植物为食的其他动物锐减,为此也使鹿群陷于饥饿和疾病的困境。

1942年,凯巴伯森林里还剩下八千只老弱病残的鹿。

人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又不得不从加拿大引进一群狼,投放入森林中。

快速繁衍的鹿群放慢了繁殖的脚步,森林恢复了正常食物链,一切又重新焕发生机。

《太平经》说:“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

”人安身立命于天地间,想要生存发展,必须要遵从自然规律,才能获得安宁。

人生知常,顺天命的同时,不意味着消极的无为,而是在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做我们可以做的。

02知足常乐贪心好比一个套结,把人的心越套越紧,结果把理智闭塞了。

欲望就像滚雪球,一旦开始,就无法停下。

一念知足,一念贪,心若把控不住分寸,眼前的所追赶的欲望,将会把人埋葬。

穷人渴望拥有自己的一块土地。

地主对他说:“清晨,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路插一个旗杆,只要你可以在日落之前回到这里,插上旗杆的地都属于你。

”穷人听了很开心,拼命的跑,跑了很久。

尽管拥有的地已经很多,可他仍然想再得到一些。

于是越发努力向前奔跑。

王阳明“心本论”的解读——人性迷失的忧虑与重构

王阳明“心本论”的解读——人性迷失的忧虑与重构
2 010 年 5 月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M a .2 0 10
� � � � � � � � � � 5期 � J � � a l fH be i U i e i f Ed cai V l .2 7 N 5 第 2 7� 卷第
王 阳 明" 心 本 论
" 的
解读
� � � 人性1 0-03 -2 0
[ 3] ( 88 )
的境地. 王阳明不仅看到了 "理学 " 的现实缺陷之处, 而且 力图着手去解决此缺陷. 在他看来, 脱离人心的道德 "心 规范是毫无意义的 , 一切规范应该从心而发, 因而 学" 实为王阳明为解决 " 病革临觉 " 的社会而提出的一 种治国方略 . 二,内向性的追寻 在王阳明看来, 社会这种外向性的追寻反而使人 陷入 "日繁日难 " 的背离人本性的境地, 而只有人人回 归本心, 社会才能真正健康发展. 这种内向性的追求 , "凡有四端于我 者, 可追溯到孟子 , 孟子认为 知皆扩 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 泉之始达 . 苟能充之, 足以保 四海 ; 苟不充之, 不足以事父母 . " 虽然人都天生 , , , , 就具备了仁 义 礼 智的善端 但如果没有后天的扩充 与丰富, 就连人类最基本的孝行都无法实施, 而只有日 夜不停地去扩充本心的善端才能创造丰功伟绩. 如何 扩充本心呢 ? 孟子曰 : "仁, 人心也; 义, 人路也 .舍其 路而弗由 , 放其心而不知求 , 哀哉! �� 学问之道无 [ 4] ( 52 4) " 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 也就 是说, 见义 而不为, 弃心而不求, 在孟子看来, 都是悲哀的事情, 学问之道 没有其它的要求 , 只不过是把已经迷失的本心找回来. 而王阳明 在继承 孟子的 思维路 向的基 础上 , 把 "本心 " 思想进一步丰富化. 在他看来 , "圣人之道, 吾 性自足 " , "心" 就是宇宙的本源 , "向之求理于事物者 " " " , "理 " "夫 误也 . 而且, 心 是紧密相连而不可分割, 物理不外于吾心 , 外吾心而求物理 , 无物理矣 .遗物理 而求吾 心, 吾 心 又 何 物 耶? 心 之 体, 性 也, 性即理 [ 2] ( 12 8 ) . " " , 也 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 无孝亲之心即 无孝之理矣 ; 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 , 无忠君之心即无 [ 2 ] ( 12 8 ) 忠之理矣 .理岂外 于吾心邪 ? " 在这里, 阳明把 道德主体与道德规范合而为一, 从而为道德行为的真 正落实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并避免了身心的分离. 因 , "如果说 , 而 正统理学着重于向个体颁布外在的普遍 道德律令, 那末,王阳明则试图将这种道德律令与个

智者大师最经典的十句话

智者大师最经典的十句话

智者大师最经典的十句话1. “心若不动,风又奈何!”就像你面对困难时,只要内心坚定,那些外界的干扰又能把你怎样呢?比如当别人都质疑你时,你坚守自己的信念,这不就是心若不动嘛!2. “放下,便是重生。

”这不是很直白嘛,就好比你一直纠结于过去的失败,当你真正放下了,不就像获得了新生一样嘛!你想想,是不是很多时候放下了,就会轻松很多。

3. “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哎呀,这就好像有些人总把幻想当成现实,而智者就能立刻分辨出来并远离呀!你看那些沉迷于不切实际幻想的人,不就是愚者嘛。

4.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

”这就如同你总是回忆过去的辉煌或痛苦,而智者却能专注于当下,不想那些过去的情境,你说对不对呀!5. “能观心者,究竟解脱。

”好比你能够审视自己的内心,那你不就有可能获得最终的解脱嘛!当你自我反思的时候,不就是在观心嘛。

6. “如水虽同性,因地而不同。

”这就跟人一样呀,大家本质都差不多,但因为成长环境不同,就变得不一样了,你说神奇不神奇!7. “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

”想想看,很多烦恼不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忍耐才产生的嘛!就像和别人发生争执的时候,要是能忍一下,不就少很多麻烦啦!8.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哎呀呀,就好像有些深刻的道理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只能用心去体会呀,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呢?9. “真正的修行在日常生活中。

”这不就是说,别总想着去什么深山老林修行,在平常的生活里也能修行呀!比如你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不也是一种修行嘛!10. “烦恼即菩提。

”这多有意思呀,就好像看似是烦恼的东西,换个角度看,也可能变成让你成长的契机呢!你想想,有时候困难不就是让我们变得更强大嘛!我觉得智者大师的这些话真的很有智慧,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指引呀!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从容和明智。

古圣先贤经典话语(精选96句)

古圣先贤经典话语(精选96句)

古圣先贤经典话语(精选96句)1、【中华圣贤经典语录】当我们允许别人来掌控自己的情绪时,本身就已经成了一个受害者,当对发生的现状无能为力的时候,抱怨与愤怒便成了唯一释放的选择。

2、【中华圣贤经典语录】修持一颗淡定之心,做到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风云。

3、【中华圣贤经典语录】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没有人不会离开,包括死去。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生命里,有许多的驿站,有许多幻灭的场景。

一切都会幻灭,然后归于宁静。

4、【中华圣贤经典语录】真如妙体,不离生死之中;圣道玄微,还在色身之内。

色身清净,寄住烦恼之间;生死性真,权在涅槃之处。

《楞伽师资记》原序5、【中华圣贤经典语录】又云:“论人须带三分浑厚。

非直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6、【中华圣贤经典语录】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苦恼,贪爱九十件.十件.五件.两件事物,就有九十个.十个.五个.两个烦恼。

《佛陀的格言》7、【中华圣贤经典语录】“譬如空中飞鸟,不知空是家乡;水中游鱼,忘却水是生命。

”在《五灯会元》中,白兆圭禅师曾经这样说过。

空中飞鸟翱翔天际,本身即在天空中,它并未想过向生活索取更大的空间,因为天空已经够宽;水中游鱼遨游水底,水对它是非常重要的东西,而它并未因其重要而操心忧虑。

若能以这种积极的态度努力生活,而非处处起烦恼,必然会生活得很幸福。

8、【中华圣贤经典语录】思想就像一把双刃剑,控制不好难免会伤了自己。

所以,适时让自己的脑袋休息一下,无关紧要的东西就别再想了。

很多事情不想还没事,一旦深入地去想,反而让自己陷入一团混乱,徒增烦闷。

9、【中华圣贤经典语录】俗话说“病从口入,祸由口出”,在初始交往的过程中谨慎自己的言行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讲话时也应注意自己的口气和态度,避免触及他人的利益,毕竟有很多时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10、【中华圣贤经典语录】有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王阳明先生则言译读》原文与翻译

《王阳明先生则言译读》原文与翻译

《王阳明先生则言译读》原文与翻译原文:吾师接初见之士,必借《学》、《庸》首章以指示圣学之全功,使知从入之路。

师征思、田将发,先授《大学问》,德洪受而录之。

“《大学》者,昔儒以为大人之学矣。

敢问大人之学何以在于‘明明德’乎?”阳明子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

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

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

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

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

小人之心既已分隔隘陋矣,而其一体之仁犹能不昧若此者,是其未动于欲,而未蔽于私之时也。

及其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圮类,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

是故苟无私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

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

”曰:“然则何以在‘亲民’乎?”曰:“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

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

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

是故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亲吾之兄,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兄、人之兄与天下人之兄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弟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

世人皆具慧心,淡泊方成圣贤

世人皆具慧心,淡泊方成圣贤

世人皆具慧心,淡泊方成圣贤一、人人皆具慧心,人人皆可成圣贤。

王阳明有一次在讲课时对弟子说:“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没了这位圣人。

”接着王阳明对其中一位弟子说:“你胸中就有一个圣人。

”这个弟子听了马上惊愕的站起来说到:“不敢。

”王阳明就笑着对他说:“众人皆有,怎么你就没有,天下万事都可谦虚,唯独这事不可谦虚。

”不管是成圣还是成佛,其实都说明同一个道理,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可以明心见性的心,具备察觉人生智慧,体悟世间规则的觉悟。

而世间有众多庸众未能得以明心见性,活在迷茫和执念之中,就是因为自己的俗识俗欲,遮盖了事物的本性面目。

《庄子》:世人皆具慧心,淡泊方成圣贤庄子有一句话叫:“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凡是嗜欲深的人,他的天赋灵机就会浅薄。

”一个人眼中全是名利富贵,他的眼里就容不下良知,如果眼中全是保全自身,自私自利,他的人生就不可能重视公道。

道理是一样的,这样的人可以成为世俗中的智者,因为他可以通过机巧去夺取名利,甚至他的地位也会居于多数人之上,但是这样的人在事物转机面前,却只能称为“盲人”。

比如在刘邦攻入咸阳城之后,看到城中数不尽的豪华宫殿,良马美玉以及美女,此时贪财好色的本性就露了出来,便对手下将士说:“我们今天就在城中留宿,尽情享乐。

”这个时候多亏张良及时阻止,刘邦才极不情愿的率兵退出城外。

而后来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张良能够在关键时刻急流勇退,而韩信却抱着侥幸心思留守本位,最后被萧何骗至宫中诛杀。

面对同样的情况,却有不同的结局,就是因为有的人能在关键时刻抛开欲望,看清事物本质,而有的人只是沉浸于事物的欲望之中。

就好像生活中那些为了利益丧失了自身良知,做尽坏事的人一样,他并不是不知道善恶良知的道理,只是因为他在乎的只有利益,哪怕违背良知也在所不惜。

《庄子》:世人皆具慧心,淡泊方成圣贤二、《道德经》之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心之本体自乐

心之本体自乐

文化艺术66 《互联网周刊》2021.3.5文/彼刻在儒家思想中,乐的观念源远流长,孔颜之乐是众人孜孜以求的圣人境界,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体现。

一般来说,在七情之中,乐表达的是一种肯定、满足和愉悦的正面情感经验,是人所欲求的,以此为人的内在本然状态,是容易为人接受和直接感受到的。

在宋明理学中,“乐”作为最高的理想境界,即主体与他们哲学的最高范畴(仁、理或道)合而为一时,自然而然产生的超越的体验,使“乐”成为一种最高人生境界,也使其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但都没有明确置于理论上本体层次的地位。

王阳明先生则以心为其思想核心,心即理,良知即天理。

心体存天理,还离不开个体的感性存在,也使最具有感性色彩的个体情感获得合理地位,赋予心以情感的维度,进而直接赋予心体另一种品质——“乐”。

“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

虽则圣贤别有真乐,而亦常人之所同有。

”乐乃是心之当体自性,真正成为心之乐,乐就在心中,是人生命最本真的存在。

天地生生之理凝聚于心便是心之体,此心体与天地万物融合无间,天地万物一体周流不息,生机活泼无滞,自然欣合和畅。

“乐”也就是天地生生之理的体现,心体乐之特性的体现。

乐作为心之本体就是以万物一体为核心的生命意识,是生命本真的怡然自得的本然状态。

《传习录下》中有一则记录——问:“乐是心之本体,不知遇大故,于哀哭时,此乐还在否?”先生曰:“须是大哭一番了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本体未尝有动。

”哀之情发于本体之自然,哀则哭,哭是顺哀之情的行为与表达,大哭一番,内在情感得到了自然的渲露,如此方心安,心安理得便是乐。

若不哭,则违哀之情,与顺任本体自然而发之情有所矛盾,故无法心安。

周国平说:“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这样写道:“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的意思

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的意思

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的意思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这听起来像是很玄乎的东西,但咱今儿个就来好好唠唠。

天理是什么?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至高无上的法则,就像天空中闪耀的星星,一直都在那,指引着我们的方向。

它是那种客观存在的、永恒不变的道理。

那去人欲呢,可不是说让咱啥欲望都没有了,变成个无欲无求的木头人。

而是说要去掉那些过分的、不合理的欲望,别让它们像野草一样疯长,把咱的理智都给淹没了。

就好比说,你喜欢吃蛋糕,这很正常啊,但你要是天天就想着吃蛋糕,别的啥都不干了,那这欲望可就有点过头了。

那致良知又是什么呢?良知就像是我们内心的一盏明灯,它能让我们分辨是非善恶。

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良知会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这可不是孤立的三个部分,它们是紧密相连的呀!只有遵循天理,去掉那些过分的欲望,我们才能让良知更加清晰地发挥作用。

不然,欲望的迷雾会把我们的良知给遮住,让我们迷失方向。

你想想看,要是我们都被欲望牵着鼻子走,那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到处都是争斗、贪婪、自私,那得多可怕呀!但要是我们都能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那这个世界不就变得美好多了吗?大家都能相互理解、相互帮助,都能按照正确的道路前行。

这就像是盖房子,天理是根基,人欲是那些可能会动摇根基的杂质,良知则是那让房子稳固、漂亮的设计图。

只有根基稳固了,杂质清理掉了,设计图才能完美地呈现出来,房子才能盖得又好又坚固。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不都应该努力去做到这一点吗?别被那些花花绿绿的欲望迷了眼,要时刻倾听自己内心良知的声音。

这很难吗?当然难啦,但正因为难,才更值得我们去努力呀!难道我们就甘愿被欲望驱使,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吗?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这是我们人生的指引,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境界。

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向着这个目标前进,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更加精彩!让我们的世界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变得更加美好!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

过于自闭文言文翻译

过于自闭文言文翻译

世之有自闭之人,其情状异于常人,非吾等所能尽知。

然余闻之,欲述其状,以俾后人有所考。

自闭之人,性情孤僻,不喜与人交往。

或居于深山,或隐于荒野,与世隔绝,独善其身。

其心志高远,不与俗人为伍,故人皆谓之“自闭”。

自闭之人,其行踪无定,或终日不出户,或夜半起行。

行则独行,言则独语,不与他人共谋一席之地。

其饮食起居,亦独成一格,不随波逐流,不沾染俗尘。

余尝遇一自闭之人,居于山巅,筑庐而居。

庐虽简陋,然布置得宜,颇具雅趣。

其人须发皆白,面容慈祥,虽不言笑,却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受。

一日,余登门拜访,自闭之人见我至,竟不以为意,仍自顾自地吟诗作赋。

余不敢打扰,遂坐于一旁,静观其行。

只见他手执竹简,口诵诗文,神情专注,宛如世外高人。

余问:“先生何以自闭于斯?”自闭之人答曰:“余生于乱世,目睹人世间的种种丑恶,心生厌倦。

故隐于此,以求心灵之宁静,远离尘嚣。

”余曰:“先生之志,可谓高矣。

然人皆有七情六欲,先生何以能心如止水,不染尘埃?”自闭之人微笑道:“吾虽自闭,然心不孤。

吾之心灵,常与天地共鸣,与自然为友。

故能心如止水,不染尘埃。

”余闻言,心生敬佩。

遂请教自闭之人:“先生有何高见,能教我等俗人?”自闭之人曰:“吾无他法,唯有静心。

心静则明,明则不惑。

不惑则无欲,无欲则自在。

自在则乐,乐则长寿。

”余听罢,若有所思。

自闭之人所言,虽简,却富含哲理。

余归家后,反复品味,觉受益匪浅。

岁月如梭,余与自闭之人交往渐深。

虽彼此不言,然心有灵犀。

自闭之人虽自闭,却并未孤独。

他用自己的方式,与世隔绝,却又能感受到天地之广博,心灵之自由。

余思之,自闭之人非真自闭,乃是一种超脱。

他们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宁静,实为一种境界。

余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自古及今,自闭之人繁多,或为隐士,或为高人。

他们或隐于山林,或隐于江湖,或隐于市井。

然无论身处何地,他们皆以宁静之心,追求内心的自由。

自闭之人,实为一种精神象征。

他们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要学会寻找心灵的宁静,追求内心的自由。

王守仁关于育人的名言

王守仁关于育人的名言

王守仁关于育人的名言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他创立了阳明心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守仁关于育人的名言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名言及其解释:1.“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王守仁解释:一个人如果能够树立远大的志向,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圣人或贤人。

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如果他立志成为圣贤,那么他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最终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1.“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王守仁解释:如果没有树立坚定的志向,那么就很难取得成功。

因为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才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实现它。

如果没有志向,就会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该往哪里飞,最终也无法到达目的地。

2.“学贵得之于心。

”——王守仁解释:学习最重要的是要用心去体会和理解。

如果只是死记硬背,那么即使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很难真正掌握其中的精髓。

只有用心去体会和理解,才能真正领悟到知识的内涵和价值。

3.“知行合一。

”——王守仁解释:知识和实践应该相互结合,只有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掌握它的精髓。

同时,通过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也可以不断丰富和拓展知识体系。

知行合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思想,它强调了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守仁解释: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但是,真正重要的是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它。

如果只是执着于自己的过错而不愿意改正,那么就会一直错下去,无法取得进步。

只有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它,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自己的素质。

5.“良知即是心之本体。

”——王守仁解释:良知是人心中最本真的东西,它是人性的核心和灵魂。

每个人都有良知,只是有时候会被一些杂念和欲望所蒙蔽。

因此,要发掘和保持良知的本性,就需要通过内心的修炼和提升来达到。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2021年整理)儒道佛三家的对立和统一

(2021年整理)儒道佛三家的对立和统一

儒道佛三家的对立和统一(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儒道佛三家的对立和统一(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儒道佛三家的对立和统一(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儒道佛三家的对立和统一(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儒道佛三家的对立和统一(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儒道佛三家的对立和统一(推荐完整)〉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儒道佛三家的对立和统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我们开始对儒道佛心生敬仰.这三家在思想上,既有一统的概念,又不乏有其独特的韵味!儒道佛在形上层次。

不像西方哲学那样,分为两个对立的实体或截然不同的世界。

前期的儒家有“本心”与“欲心”、“道心”与“人心”、“未发”与“已发”之分。

认为人人都有道德本心,人人都有善或向善的潜在能力,这是实现心灵境界的内在根据。

道家主张认知心与道德心之分,后者是实现“道”的境界的主体根据.佛教哲学主张“一心开二门”,(即“真如门”与“生灭门”),后来又明确提出本体心与作用心之分.这一思想的提出,表明它很重视二者的“相即"、“无碍”和“圆融”,这才是中国佛学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欲望为心之本体,归到本真才为智者
一、
古人云:“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


欲望是人之本体,嗜欲也是人之天性,有人将欲望归类为“人性弱点”,其实这并不合理,因为欲望本身也是进取之心的根源,有欲望人生才会有追逐的方向,这个时代也因为欲望的存在而不断进步。

所以欲望本身并不是错误的存在,只是当你驾驭不了欲望的时候,它才会成为人生的深渊,当自身成为欲望的奴隶时,我们才会成为欲望的傀儡。

如《菜根谭》所说:
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嗜欲好,不成心体。

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欲嗜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

没有清风明月、鲜花树木,就不能成为完美的大自然;没有喜怒哀乐,好恶爱憎,就不能成为人之本心。

只是由我掌握万物,而不让万物来束缚我,那么这些欲念无不是自然的机趣,尘世俗情也是理想境界而已。

不要抗拒某些状态存在于人生中,比如心性之中出现的念头,存在即是合理,只是需要我们把控这些念头以达到平衡,避免有失偏颇而带来的阻碍,人生才会出现和谐平衡的局面。

《道德经》:欲望为心之本体,归到本真才为智者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造就了大唐盛世,也是中国古代相对理想的时期。

而贞观之治的初始,要从李世民提出的“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使民衣食有余”的法令开始说起。

唐太宗继位之后,有一段时间盗匪猖獗,他和群臣讨论如何平息盗匪,这时有人提出可以用严格法令来禁止,也有人提出直接发兵剿匪。

而唐太宗笑了笑就说:“百姓之所以能成为盗匪,就是因为赋役过于繁重,官吏贪污受贿,民众饥寒交迫才导致的现象,如果我们杜绝奢侈浪费,轻役薄赋,任用清廉者为官,让百姓衣食有余,他们自然不会做盗贼,如果每人都能温饱,谁还冒那么大的风险呢?”
于是唐太宗进行一系列改革,过了几年时间,天下太平,路不拾遗,外面的大门都不用关闭,商旅之人可以直接在野外留宿。

李世民经常对身边的人说:“君王治理国家,国家依赖百姓,如果欺诈百姓来侍奉君主,就好像割自己的肉充饥一样,肚子饱了但人却死了,所以要保证国家内部不出问题,收敛欲望,减轻赋税,减少百姓的愁苦,国家就不会有危险,我经常思考这些,所以从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


《道德经》:欲望为心之本体,归到本真才为智者
二、
一个人如果不加以收敛欲望,那么遭祸患的是自己的人生,更是自己的家庭;如果一个君王不知道收敛欲望,加重赋税,那么遭殃的是一个国家,也包括自己未来的结果。

在《道德经》之中说: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不标榜贤明,民众就不会起争取仁义之心;不珍贵难得的货物,民众就不会起盗匪之心;不显耀可贪的事物,民众就不会被祸乱。

名位可以引起人们的追逐,财富可以激起人的贪欲,刻意追逐、贪欲兴起的时候,狡诈伪作的心智活动就会层出不穷,这是导致一个人自身出现平衡的根本,更是导致社会混乱和冲突的主要原因。

解决的方法,一方面是保证自己具备基本的生活物质,另一方面就是开阔心思,减轻欲望,调整自己对待事物的认知。

总之,以自然而然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欲念,把它当成世间普遍存在的事物,就像看待山水一样。

《道德经》:欲望为心之本体,归到本真才为智者
山水树木这些事物,它们本身就是自然之中存在的,哪有什么善恶好坏的区别呢?但是山水会根据当时不同的心境出现各种不同的色彩,心情好的时候看山就是世外桃源,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山就是穷山恶水。

而欲望也是这样,欲望会变成什么样,皆源于你用什么样的智慧去调和。

所以控制好自己的念头才是至关重要的,让心回归到本真和纯粹的状态,把它看作一个工具,才能还原欲望本来的客观面目,就是无善无恶的“山水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