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消防排烟设计初探
公共建筑消防排烟设计
![公共建筑消防排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d99902192e45361166f51a.png)
公共建筑消防排烟设计作者:曹丹凤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6年第17期【摘要】公共建筑消防排烟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因为这不但影响企业的财产安全,而且还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现如今仍然有很多公共建筑在建造的时候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在进行消防排烟设计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本文主要对公共建筑中消防排烟设计现如今存在的问题做一下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公共建筑消防排烟设计现如今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很多公共建筑也日益增多,例如体育馆、博物馆、读书馆、展览馆等建筑。
这些建筑的跨度都非常大,而且造型变化也很丰富,能够满足很多方面的功能需求,但相应而来的还有一些消防设计方面的问题。
在这些公共建筑中存在着比较多的可燃物,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排烟,那么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大量的伤亡,所以可见公共建筑的消防排烟设计的重要性。
1 现如今公共建筑消防排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1 火灾烟气控制起来难度比较大现如今火灾烟气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合理划分防烟分区,二选择恰当的防烟、排烟方式。
拥有比较合理的排烟系统能够让火灾产生的烟气控制在火源旁边的防烟区域中,所以一定要合理的去设计防烟分区,同时也要确保排烟系统提供的排烟量能够满足需求。
但现如今存在很多的大空间公共建筑,像这一类公共建筑的空间一般都比较大,工作人员按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规范来划分防烟区域的时候比较困难,而且在设计防烟、排烟系统的时候也能按照常规的设计,这就给设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1.2 准安全区的设置方面现如今大型的公共建筑比较多,这些建筑一般的特点就是空间大并且功能比较复杂,所以相应的设计人员在对防火防烟分区、人员疏散以及消防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应该有着更高的要求。
准安全区的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出现才随之出现,所谓的准安全区指的就是划分出一片区域成为人员密集地区和室外区域的缓冲地带,当出现火灾的时候能够让人们临时集散。
建筑消防机械排烟系统工程设计探讨
![建筑消防机械排烟系统工程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530d4d46edb6f1aff001fcd.png)
建筑消防机械排烟系统工程设计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建筑内部消防机械排烟系统设计中容易出现的常见问题,为完善此类系统的设计,确保在投入使用后发挥应有的功能,提供借鉴。
关键词:消防;机械排烟;设计;探讨1 引言热烟气和有毒气体是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火灾发生后采取有效的防排烟措施,对于减缓火势蔓延、降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争取安全疏散时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机械排烟系统是建筑在不具备自然排烟的条件下,利用机械排烟风机等设备将烟气排出的一套联动系统,在高层建筑、地下、封闭空间等场所广泛使用。
因此,分析研究消防机械排烟系统在设计环节容易出现的常见问题,对确保该系统能够切实有效的发挥作用,保障消防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工程设计中的常见问题2.1排烟系统的选择及布局不当,设计冗余和不足都较为常见在排烟系统选择上,建筑内部排烟系统的设计,应首选自然排烟方式。
机械排烟系统的经济投入较大,且对于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较高,日常维护的成本高,一旦系统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很难发挥有效的作用。
在实际的防烟排烟效果上,也要优于机械系统,在设计时,应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优先选择设计自然排烟方式。
在系统的布局上,当机械排烟系统沿水平方向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机械排烟系统应独立设置,这是指风机、风口、风管都独立设置,以防止火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蔓延,并有利于烟气排出。
而当系统沿垂直方向布置时,则可以共用风机、风道等系统组件,进行合理优化设计。
在风机型号和数量的选择上,需要根据建筑条件不同,计算系统排风量等设计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来选择系统设备,但在实际设计中,有时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冗余设计,又或者是按照规范规定的最低标准进行设计,而忽视了精确计算值,比如在对于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中,空间净高大于6m的场所,每个防烟分区排烟量应根据场所内热释放速率等参数详细计算确定,以满足特殊场所、不同部位的消防排烟要求。
2.2排烟系统排风量计算不准确首先应明确设计风量与计算风量的区别,排烟系统的设计风量不应小于该系统计算风量的1.2倍。
建筑防排烟消防设计探讨
![建筑防排烟消防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414e308964bcf84b9d57b6c.png)
建筑防排烟消防设计探讨【摘要】建筑防排烟系统对于整体建筑的消防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维护社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防排烟设施的设计角度出发,着重论述了防排烟的设计方式,以及目前防排烟设计存在的几个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对策。
本文目的在于促进建筑防排烟设计的技术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防排烟系统,机械排烟,问题,对策一、前言伴随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空间里的建筑大楼逐渐增多,多层、高层甚至是超高层建筑成为策划能够使建设的主流。
建筑容积的增大即建筑高度的扩展,给建筑安全管理部门带来严峻的消防安全挑战。
据权威报告,在建筑火灾事故中,最具致命性因素的不是明火而是烟。
所以,良好的防排烟设计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
本文正是从这个出发点,展开对建筑防排烟消防设计的论述。
二、排烟系统设计方式排烟措施更加重要,并且在系统设计中更加繁琐。
随着排烟设计系统的发展,当前主建筑排烟措施主要以自然排烟以及机械排烟两种为主。
1.自然排烟方式自然排烟方式是利用自然条件作用力,使室内外空气之间形成有效的对流,从而将烟气自然排出室外,这些自然作用力包括由于温度上升而产生的温度气压、外界的风力等。
自然排烟主要是利用建筑的阳台、走廊或在外墙上设置便于开启的外窗或排烟窗进行自然排烟。
这种排烟方式的优点主要包括 4 个方面:不需要专门的排烟设备;火灾时不受电源中断的影响;构造简单、经济;平时可兼作换气用。
自然排烟方式的设计主要分为3个步骤:第一,计算室内最大的烟气量。
根据室内的建筑条件,进行火灾中最大烟气量的估算;第二,计算室内要求的最大排烟量。
在建筑消防标准中对于室内最大安全烟气量有明确的规定,根据火灾中室内最大的烟气量以及标准量可以计算得到室内所要求的最大排烟量;第三,计算和设计排烟口。
当明确了最大排烟量之后,要对室内排烟口的位置和大小进行合理设计。
另外,在整体的自然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3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自然排烟口应设于房间净高的l/2 以上,宜设距顶棚或顶板下800 mm 以内(以排烟口的下边缘计),自然进风口应设于房间净高的l/2 以下(以进风口上边缘计);第二,内走道和房间的自然排烟口,至该防烟分区最远点应在30 m 以内,自然排烟窗、排烟口、送风口应由非燃材料制成,宜设置手动或自动开启装置,手动开关应设在地坪0.8~1.5 m 处;第三,多层房间可共用一个排烟竖井,对于高层住宅及二类高层建筑,当前室内两个不同方向设有可开启的外窗。
排烟设计在建筑消防应用中的问题及探讨
![排烟设计在建筑消防应用中的问题及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dc4d7302af90242a895e5ed.png)
711消防论坛排烟设计在建筑消防应用中的问题及探讨■林麒漳州市消防支队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我国进行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尤其是建筑物结构越发复杂。
目前建筑的层数和数量 都在不断增长,在此基础上,排烟系统设计的难度也在加大。
文章通过对排烟系统设计在建筑物消防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产生 的问题、现状进行探讨思考。
关键词:排烟设计;建筑消防;应用;问题;探讨i.i m近年来,由于房屋建筑在设计施工过 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用户在使用的过 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如线路短路等 导致的火灾火情。
在此过程中,排烟系统 的作用便自然而然的显示出来。
排烟系统 设计需要在考虑到整个住宅区的实际面积 的基础上,根据住宅人数等进行设计的具 有疏导热烟热气作用的设施设备。
同时,排烟设计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从而保 证其的使用率。
a排烟要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生活水 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高速发 展中,尤其在各大中小型城市,高层建筑 出现的数量与频率越来越高。
高层建筑物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消防防火设计的重要性也在不断上升,其中尤为消防防火的排烟系统设计在其中 扮演者着最为关键的角色,对于整个建筑 的质量和消防的安全,以及人民的生命财 产安全,都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1 ]。
在城市化的推动下,我国建筑行业的 发展速度剧增,我国施工单位的建筑质量 以及消防设计的实际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就从当前的情况来分析,消防安全设 计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尤其是消防 防火排烟系统的设计,需要进一步提升,从而满足人们的实际使用标准。
这主要是 因为,由于建筑物的高度在不断的提高,_旦在高楼中发生火灾的威胁,将会给消 防人员带来巨大的困难,给后期的救援工 作带来难度。
经过我国相关数据统计可知,在高层建筑物中发生火灾后,有超过一半 的人死亡原因不是火灾,更多的是因为在 火灾的现场,吸入大量的浓烟或者是有毒 气体,从而造成了死亡。
高层建筑消防排烟系统设计初探
![高层建筑消防排烟系统设计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2181e82a5901020207409c4e.png)
高层建筑消防排烟系统设计初探摘要:本文对高层建筑中烟气对消防灭火和人员疏散的危害性影响进行阐述,并分析消防排烟系统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初步探讨高层建筑消防排烟相关设计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排烟;设计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产生大量的烟气和热量,如果消防排烟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有毒烟气肆意蔓延,容易引起被困人员恐慌失措,搜救人员困难重重,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消防排烟系统,及时排除烟气,才能为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扑救工作提供安全条件和宝贵时间。
1、烟雾危害性影响高层建筑火灾中产生的烟雾是一种混合物质形态,主要由固态、液态以及气态等杂质组成。
影响烟雾危害性的主要因素在于烟雾的成分与多少。
烟雾的多少又与燃烧物的供给条件如燃烧物质质量、温度、氧气等是否充足有关,当各方面条件越充足,烟雾量就越多,对人的身体健康损害就越大。
当燃烧物处于全面燃烧状态时,会与各种外界物质混合,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气等生成物和有毒气体。
当燃烧物没有充分燃烧时,不仅会生成上述生成物,还能产生醚、醇等有机物质。
通过燃烧过程中生成的有毒气体作用于人体,出现呼吸道感染灼伤、脏腑受到刺激、窒息等危害,容易消磨人的意识,严重者直接导致死亡悲剧的发生。
此外,影响消防工作进度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烟雾蔓延的流动速度。
当发生火灾时,烟气水平方向流动速度为每秒0.3~0.8m,垂直方向扩散速度为每秒3~4m,即当烟气自由流动时,只需1min左右就可扩散到几十层高的大楼。
排烟口远离散口示意图2、存在问题(1)自然排烟不符合要求。
单从自然排烟的效果考虑,最好将排烟窗设置在靠近墙的上部位置。
而在目前高层建筑中,有很多自然排烟窗都违背了这一规范要求,直接将自然排烟窗设置在墙的下部,这样使得排烟窗与吊顶、顶板的距离扩大,影响自然排烟效果。
(2)自然排烟窗开窗面积不符合标准要求。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及分析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8835c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7.png)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及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于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严格规范建筑消防系统的设计,才能保证火灾发生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是建筑消防系统安全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灾中产生大量的烟气,由于其毒性、遮光性和高温性的影响,对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疏散逃生构成极大威胁。
同时,高温烟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扩散速度较快,会使火灾迅速蔓延到其他楼层,造成更大的灾害。
所以,设置合理的烟气控制方式、建立有效的烟气控制设施,以确保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的顺利进行,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建筑消防;消防安全;防烟排烟设计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概述顾名思义,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包括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
其中,防烟系统是通过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火灾烟气在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空间内积聚,或通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阻止火灾烟气侵入楼梯间、前室、避难层等空间的系统。
排烟系统是采用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的方式,将房间、走道等空间的火灾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2建筑防烟系统设计防烟系统分为自然通风系统和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1) 自然通风系统的设计按照《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的规定,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以及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可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防烟。
其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在最高部位应设置面积不小于1m2的可开启外窗;当建筑高度大于10m时,楼梯间可开启外窗尚应满足每5层的总面积不小于2m2且布置间隔不大于3层的要求。
独立前室、消防电梯前室的可开启外窗应能满足每层不小于2m2的要求;合用前室、共用前室可开启外窗每层应不小于3m2。
当建筑高度较低时,提倡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进行防烟,火灾时不受机械或电气系统故障的影响,相对可靠。
2)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当建筑物的楼梯间和前室不满足自然通风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建筑工程消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分析
![建筑工程消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524c63a45177232f60a281.png)
疆
建 筑 工 程 消 防排 烟 系 统 的设 计 分析
吴
( 广东省东莞市公安消防局
敏
广东 东莞 5 30 ) 2 0 0
摘
要: 火灾 发生初 期是人员逃 生的关键 时刻,烟气 扩散快 ,排烟系统 对人员的疏 散起关键作用 ;排烟系 统的设计 是建筑 消防设计 中较 复杂的环节 ,也是建
统
图 二
13排 烟系统 与 排风 系统兼 用 时的设 计 . 13 1排风 与排 烟兼 容 系统 中排 烟 口与排 风 口分 开设置 的机 械排 烟系 .. 图三是 排风 与排 烟兼 容 系统 中排 烟 口与排 风 口分开 设置 的机 械排 烟系 统 ,该 系统 中排烟 口均 为带 排烟 防火 阀 的排烟 D6 ,平 时关 闭不 参与排 风 。 当系统 接到 联动控 制信 号打 开排 烟 D6 ,系统 的排烟 风机 即 由排 风工 况转 时 变 为排 烟工 况 ,同时 必须联 动关 闭 防火 阀7 。
十
现 代化 的大 型 公共建 筑和 高层 民用 建筑 ,可燃 装修 、 陈设较 多 ,还有 相 当多 的 建筑 使 用 了大 量 的 塑料 装 修 、化 纤地 毯 和 用泡 沫 塑料 填 充 的家 具 ,这些 可燃 物在 燃烧 过程 中会产 生 大量 的有 毒 气和 热 , 同时要 消耗 大量 的氧气 。据 统 计表 明 , 由于一 氧 化碳 中毒 窒息 死 亡或 被其 它毒 烟 气熏 死者 占火灾 总死 亡人数 的8% 0 ,而被 火烧 死 的人 当中 ,多数 是先 中毒 窒息 晕倒后 被 烧死 的 。烟 气 中含 有多种 有 毒成 分 ,高 温缺 氧 又会 对人 体造 成 危 害。 同 时,烟 气有 遮 光作 用 ,使 人 的能 见度 下 降,这 对 疏散 和救 援活 动 造成 很大 的障 碍 。为 了及时 排 除有 害烟 气 ,保 障建 筑 内人 员的 安全 疏散 和 有利 于 消 防扑 救 ,在建 筑设 计 中设 置 防烟 、排烟 设 施尤 为 重要 ,但 排烟 系 统 设计 不 当,不 但不 能发挥 其作 用 ,反而 会加 快火 灾 的蔓延 。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中常见问题探讨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中常见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bf7c46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d.png)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中常见问题探讨摘要: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及时排出烟气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规范,图集以及相关的工程案例,从设计角度阐述在消防设计中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自然排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补风系统中的若干问题,并提出几点设计注意点,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自然排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排烟口;补风系统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
据统计,火灾发生时烟气致死人数约占火灾总死亡人数的70%,因此有效、可靠的防排烟系统对人员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实际案列,通过对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从设计角度阐述在防排烟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1.1加压送风量的计算在实际建筑设计中,由于前室易出现不同楼层开门个数及开门尺寸不一致,加压送风量计算时易出错或者漏算,从而导致加压风口风量偏小,减少安全逃生时间。
当前室出现不同楼层开门个数及开门尺寸不一致时,宜按最不利开启楼层计算加压送风量。
由于《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简称烟规)中规定,公共建筑的建筑高度大于50m,楼梯间和前室均需做加压,通向楼梯间和前室疏散门的门洞断面风速均不应小于0.7m/s。
当系统负担高度大于24m时,楼梯间和前室的计算风量应按计算值和《烟规》表3.4.2-1~表3.4.2-4的值中的极大值确定[1]。
以某商业街项目为例,首层至三层是商业,四层至二十一层是酒店,建筑高度是90.65m。
首层前室疏散门的个数及尺寸为1个1.0mx2.2m,二层前室疏散门的个数及尺寸1个1.4mx2.2m,三层前室疏散门的个数及尺寸1个1.0mx2.2m。
四层至二十一层的疏散门的个数及尺寸均为1个1.0mx2.2m。
这种情况下,需按着火时最不利的楼层(2~4层)疏散门的个数及尺寸计算加压送风量。
前室加压风量计算(见表1)表1、前室加压风量计算查表3.4.2-2风量()最终前室加压计算风量()二层三层四层=++=7761.6+11088+554424394风口截面面积A=243940.323=0.083总加压送风量==24394173726131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量(;——未开启的常闭送风阀的漏风总量();——一层内开启门的截面面积(),对于住宅楼梯前室,可按一个门的面积取值;——门洞断面风速(m/s);当楼梯间和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均机械加压送风时,通向楼梯间和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疏散门的门洞断面风速均不应小于0.7m/s。
公共建筑排烟系统设计浅论
![公共建筑排烟系统设计浅论](https://img.taocdn.com/s3/m/c9cd7c9ff46527d3250ce009.png)
公共建筑排烟系统设计浅论我国人口众多,城市人口密度高。
城市建筑的发展具有综合性和功能性,火灾在公共建筑中发生后事故的处理会异常困难。
公共建筑功能复杂,火灾产生的浓烟会模糊人们的视线,公共区域人员众多,人员骚动给险情的处理提高了难度。
建筑消防排烟设计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分析公共建筑消防排烟的设计。
一、公共建筑消防排烟设计存在的问题公共建筑是人员密集区,防火灾计划就是灾害发生时以最快的速度疏散人群。
每一层的险情程度不同,低层的人逃出会更加容易,楼层结构错综复杂,火灾产生的烟雾使人无法辨别方向。
消防排烟设计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分析利弊和差异,避免公共建筑出现消防问题。
公共建筑场所内部空间较大,结构复杂功能繁多。
发生火灾后,建筑结构会控制浓烟流动的方向,如果方向发生错误,积压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造成的影响不堪设想。
所以,建筑内空气的流动也是火灾排烟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如果空气按照由外向内的方向涌动,建筑物内的气压就会按从内向外的方向喷发,这种现象会给人们的逃生带来巨大影响。
火灾会按照横向走廊以及竖向管道蔓延,消防排烟设计里要着重做好通道关闭措施,避免火灾蔓延后产生的浓烟肆意蔓延。
二、公共建筑消防排烟设计1、自然排烟设计就是排除室内火灾产生的烟气,根据公共建筑物的特点可以利用自然排烟以及机械排烟。
自然排烟就是利用火灾的高温烟气的浮力,通过房间以及顶棚上部分的开头将烟气排除。
从外部开始排烟时,房间内部的温度会升高,烟气中含有很多未燃气体时,烟气排除产生火焰,最后导致火焰从建筑物的外壁蔓延到房屋上层。
为防止火势蔓延到上层,可以在每层设计出悬挑和遮檐。
火灾的房间处于上风侧位置时,排烟口处于受压状态,烟气流出不易,但是下风侧有开口,烟气就会从下风侧流出,这时,建筑物中就充满了烟气。
而火灾处于下风侧位置时,排烟口处于负压的状态,烟气就能够从外部排出,这种设计可以很好的排烟。
自然排烟简单、经济,容易操作,方便维护和管理。
探析建筑防火设计中的防排烟设计
![探析建筑防火设计中的防排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265b68960590c69ec376e4.png)
探析建筑防火设计中的防排烟设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的防火设计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而在建筑防火设计中,防排烟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要素,所以说防排烟设计的综合水平对建筑的性能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标签:建筑设计;防火设计;防排烟城市发展中建筑规模越来越大,若出现安全事故,就可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
建筑设计中,消防设计尤其是防排烟设计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其可确保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减少由于火灾造成的人员及财产损失,因此排烟设计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1、防火排烟设计的积极作用建筑结构较为复杂,楼梯间、电梯等竖向管道烟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如今防排烟布置科学性存在着非常大的不足,面对大规模的火灾无法及时起到阻止火灾蔓延的作用。
相关数据显示,建筑火灾中一半以上人群都是由于吸入了过多的有毒气体,最终死亡。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消防设计对建筑的安全性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消防设计中,防排烟设计是最为核心的环节,其对保护人们的安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设计的内容分析首先是烟气扩散路线。
火灾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其密度小于冷空气密度,所以烟气会不断上升。
隨后顺着水平方向向周围扩散,当烟气流动到管道当中时就会出现垂直扩散的现象,而进入到下一层之后烟气又会以水平方式扩散。
其次选择防排烟区域。
防排烟区域应避免超出防火区,且不同防排烟区域的面积不得超过500平方米,同时还要避免防排烟区域跨层设置。
最后是防排烟的方式。
建筑防排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然排烟,一种是机械排烟,若自然排烟能够满足排烟的需要则应选择自然排烟,若不能则应使用机械排烟。
3、建筑防火设计中防排烟设计分析3.1防烟系统设计防排烟系统主要是为了确保区域内的安全,避免有毒烟气进入区域内部。
防烟系统一般应用于消防疏散的主要部位,这些部位在火灾发生时,内部不会出现烟气,或者在极端的条件下,当一定量的烟气进入到系统中时,防火人员应及时将烟气排除,对此应采取自然排风和机械排风的方式。
探析建筑消防排烟设计的问题原因及其设计要点
![探析建筑消防排烟设计的问题原因及其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0a2a120f12d2af90242e68e.png)
探析建筑消防排烟设计的问题原因及其设计要点作者:卢艳利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24期摘要:建筑消防排烟设计对于建筑及其居民安全非常重要,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大量的火灾事故证明,在火灾事故中,大多数人员伤亡都是由于吸入烟气造成窒息或中毒死亡,对于高层建筑而言,由于建筑层数较高,人员逃生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住户的生命安全。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必须要做好排烟设计。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建筑消防排烟的主要方式,对建筑消防排烟设计的问题原因及其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消防排烟;方式;设计;问题;原因;要点1 建筑消防排烟的主要方式的分析建筑消防排烟的方式主要有:(1)自然排烟。
自然排烟是指借助于自然力作用使室内外空气保持流动,以此进行排烟。
自然力可以是室外空气流动形成的风压,也可以是火灾发生时由于可燃物燃烧引起的不均匀的室内外容重而形成的热压。
(2)机械排烟。
机械排烟是依靠电能产生的机械动力将室内的热量和烟气及时排出室外的方法。
(3)机械防烟。
又称机械加压送风。
是指依靠电能产生的机械动力进行强制性送风,以保证避难所和疏散路线空间在正常的正压值范围内,避免烟气进入的一种方法。
2 建筑消防排烟设计的问题原因分析2.1 建筑消防排烟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主要体现在:(1)机械排烟设施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建筑消防防火设计中的部分正压送风系统余压值和送风口的尺寸无法达到规范的要求,导致送风口的实际送风量无法满足设计的需要,门洞位置的风速几乎为零。
导致此类问题的因素主要包括:选择的风机机型不合理;送风管道的阻力较大,导致风压损失较为严重;送风机风口的位置设置不合理,送风口的设置不符合要求;机械排烟设施的排烟量无法达到规范的要求;未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机械排烟设施,排烟口和排烟风机未实现联动;机械排烟设施相关部位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风量设计不合理。
建筑设计中的防火排烟系统设计
![建筑设计中的防火排烟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10e50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1.png)
建筑设计中的防火排烟系统设计在建筑设计中,防火排烟系统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防火排烟系统是指以排烟为主要功能,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系统。
建筑物作为人们工作、生活的场所,防火排烟系统的设计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和合理规划。
一、防火排烟系统的作用防火排烟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将烟气排出建筑内部,以保障人员疏散的通道畅通无阻。
在火灾时,烟气往往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及时有效的排烟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防火排烟系统还能有效地控制火势的蔓延,减少火灾对建筑结构的破坏。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合理规划防火排烟系统非常重要。
二、防火排烟系统的设计原则1.合理布置出口和通道: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和功能确定出口和通道的布置,保证疏散人员时的安全和顺畅。
在布置过程中,还应考虑疏散的距离、人员流量等因素。
2.确定排烟口的位置和数量:排烟口的位置和数量应考虑到烟气排出的效果,防止烟气积聚在室内。
一般来说,排烟口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高处,并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功能合理确定数量。
3.选择适当的排烟方式: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排烟方式。
常见的排烟方式有自然烟排烟和机械烟排烟两种。
自然烟排烟是利用自然气流将烟气排出建筑物,适用于小型建筑;机械烟排烟是通过机械设备将烟气排出建筑物,适用于大型建筑。
4.配置防火排烟设备:防火排烟系统还涉及到各种设备的配置,包括排烟风机、排烟阀门、排烟控制盘等。
这些设备的选择和配置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需求和功能来确定,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三、防火排烟系统的设计流程防火排烟系统的设计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初步设计、详细设计、施工、调试和验收。
1.初步设计: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设计要求,进行初步的排烟系统设计,确定排烟的方式、数量和位置。
初步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灭火系统和安全通道等因素。
2.详细设计: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系统设计,包括设备的选择、管道的布置、控制系统的设计等。
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策略探讨
![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策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04019b4f242336c1fb95e2a.png)
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策略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近年来我国各行业都得到长足发展。
尤其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后,信息化技术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推动我国一些行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从最近的新闻联播报道就可以看到,因为各种原因失火的安全事件数不胜数,尤其是建筑工地或者已经有居民的建筑房屋等,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破坏与损失。
同样,这也对目前我国建筑消防防火排烟工作提出了思考。
接下来,本文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展开具体阐述。
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策略、改进措施一、关于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策略研究分析现状关于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策略研究分析现状将从两个方面展开具体阐述。
一方面,目前我国消防体制实现了初步的改革,消防的实训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而且消防部队从公安部门划归到应急管理部管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
因此在建筑消防防火排烟方面的工作中,消防人员可以发挥一些优势,解决一些设计策略中常见的问题,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可以进一步保证建筑居民的安全以及建筑的使用寿命等。
另一方面,因为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例如工作人员素质偏低,消防人员的实战能力不足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消防防火排烟的设计水平的提升。
在实际的救援工作开展中,也避免不了出现一些意外。
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只有做出改进,才能够有效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消防官兵的实训水平。
二、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策略分析及注意事项2.1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电动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目前在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策略方面主要的方法体现在以下几点。
设计工作的开展以及设计方案的实施等,都是为了在实际工作中产生更好的效果。
建筑在城市的需求不断扩大,因为建筑工程开展的数量不断提升,所以一些不合格的建筑方式或者在安全设施方面不具备条件等,很容易存在安全隐患。
在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电动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建筑防排烟消防设计浅析
![建筑防排烟消防设计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bc3faea45177232e60a25b.png)
建筑防排烟消防设计浅析摘要:近年来各类火灾事故频发,防火安全设计作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以及财产安全的基本要求,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
而建筑的防排烟设计是建筑防火安全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合理的烟气控制方式、建立有效的烟气控制设施,对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以及消防扑救的顺利进行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建筑防烟、排烟;设计变化引言:为深刻吸取近年来我国特大火灾的教训,适应工程建设发展需要,便于管理使用,《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21251-2017于2018年8月1号实施。
其中的变化非常大,作为暖通设计人员应当牢记规范条文,理解条文制定的意义,明确规范的调整变化。
1 建筑防烟设计楼梯间以及前室等作为火灾时疏散以及扑救的安全区域,可靠的防烟系统尤为必要。
建筑防烟方式分为自然通风方式和机械加压送风方式,不同的方式《标准》均做了更多的要求。
1.1自然通风措施对于高度小于10m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楼梯间,《标准》仅需设置面积不小于1㎡的可开启外窗,相比原规范2㎡的开启要求有所放宽,但设计中容易忽略‘最高部位’的要求,尤其是地下封闭楼梯间,如何保证可开启部位最高,需要暖通设计人员在建筑方案阶段进行介入,提醒建筑设计人员注意。
对于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封闭楼梯间,当其仅为一层时,可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2㎡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
虽未要求最高部位,但应注意此处疏散门是不包含防火门;其次此处不仅要求开启而且强调了有效面积,这一点有别于其他自然通风要求,设计时需注意。
对于大于10m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楼梯间,要求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可开启外窗,且布置间隔不大于3层。
同时,要在最高部位设置不小于1㎡的可开启外窗。
设置间隔以及最高部位1㎡的可开启要求均为新增内容,设计时应注意。
同时对于高窗可开启问题,《标准》提出具体要求:手动开启装置距地面1.3m~1.5m,避免开启装置过高无法开启,形同虚设的现象。
建筑消防防火排烟的设计措施探析
![建筑消防防火排烟的设计措施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06d20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15.png)
建筑消防防火排烟的设计措施探析摘要:近年来,火灾事故发生比例逐年上升,尤其在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层数日益提高,人口密度逐渐加大,无形中带来了诸多火灾安全隐患。
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尤其要考虑好消防防火中排烟的设施及布局,从而减少建筑物火灾发生过程中的伤亡比例,也有助于充分遏制火情。
为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当下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中的难点与痛点,并进一步提出几点有效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消防;排烟设计;易燃性;内部结构引言众所周知,建筑物内的防火设计尤为必要,尤其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物涌现出来,一旦发生火灾,火情蔓延十分迅速将造成毁灭性的危害。
而且高层建筑物本身内部的封闭空间会形成一种烟囱效应,当火事发生时,如果不能及时做好人员疏散逃生工作,那么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因此,在高层建筑内部要做好消防防火排烟设计,充分考虑建筑内部消防防火问题,避免各类潜在安全威胁,从而提升建筑物使用性能。
一、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存在的难点(一)消防设施不完善在建筑物的消防设施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充分结合建筑本身的结构特点,同时还要满足消防的相关标准,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建筑消防防火排烟的基本功效,保证建筑物的基本安全。
同时也要进一步配置完善的消防设施设备,从而做好前期的预防工作,一旦发生大型火灾事故可以及时利用已有的消防设施进行前期灭火处理,有效遏制火情蔓延。
但当下大部分高层建筑物在配置消防设施时及其容易出现短缺以及保养维护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究其根本仍然是由于建筑物业或相关人员缺乏防火意识和防火知识,没有在日常加强对相关消防设施设备的检修以及定期更换。
而如此往往会引起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所产生的影响将不可忽略[1]。
(二)装饰材料具有易燃性当下建筑消防防火排烟设计遇到的另一个难点,是建筑装饰所选的材料。
一般来说在高层建筑物内部,除了基本的建筑材料以外,还会在装修过程中增加一系列材料完成建筑物的装饰以及装修。
探讨建筑排烟系统的设计
![探讨建筑排烟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7cc502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6.png)
探讨建筑排烟系统的设计发布时间:2022-10-08T01:35:03.327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5月10期作者:周少军[导读] 安徽省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周少军安徽省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排烟系统设计是整个建筑构造体系中的关键构成部分,如若排烟系统设计不完备,或者排烟系统的设计产生了一些微小的缺陷与不足,将直接对于整个建筑物的消防和救援造成阻碍与限制。
排烟技术,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物所具备的功能发挥以及达成,基于排烟系统的关键作用与价值,笔者将会对现阶段建筑物防排烟设计相应的内容与信息展开分析与研究,希望在本文的探索之下,可以为相应工作人员提供些许建议与思路。
关键词:排烟系统;排烟风机;排烟阀引言在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进步背景下,建筑工程的规模以及数量也不断提高,也成了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助推力量,但是在建筑物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严峻问题,也是不得不提高关注与重视的问题,就是火灾事故威胁。
当产生火灾事故的进程中,将会对建筑物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与损坏,尤其是对于建筑使用者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影响。
一部分建筑物,如高层建筑,若产生火灾,那么人员的避难与逃生将十分困难,火灾导致的烟雾气体还会对人们造成窒息影响。
因此,建筑中的排烟设计十分关键,本文也将会对排烟展开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应人员提供建议。
1、建筑暖通空调排烟方式1.1自然排烟在出现火灾事故以后,不应用任何手段来对于烟气展开排放,单单凭借空气之中所具备的浮力,内部外部的压力差以及风力作用来对于烟雾展开排放。
应用这样一种举措手段的基础,是建筑物之中必须具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排风口可以是建筑物的门窗,也可以是专门排烟的排风口。
过去所建设的建筑物之中,经常会设计规划专门的排烟竖井。
在通常状况下,房间之中出现的废气经由竖井向外部环境中排放。
借此可以有效保障建筑房间之中的空气清新。
公共建筑排烟设计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
![公共建筑排烟设计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d9967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5.png)
公共建筑排烟设计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发布时间:2021-03-25T05:45:57.733Z 来源:《河南电力》2020年9期作者:陈芳[导读] 在建筑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生的烟雾能够上升到一定高度。
位于建筑空间顶部,一般是将挡烟梁、垂壁或隔墙等用做蓄积火灾烟气的空间,并以此来确保烟层厚度,即所谓的储烟仓高度[1]。
(南京金凌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公共建筑中排烟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重点分析了公共建筑排烟设计过程中的设计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通过对公共建筑排烟设计进行问题汇总与分析,旨在合理设计排烟系统,减少火灾危害,排除安全隐患。
关键词:公共建筑;排烟设施;常见设计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法在公共建筑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如果建筑已经具备完善的排烟系统就能够在此时发挥巨大的作用。
当前一些建筑当中,排烟系统设计不合理,对于建筑本身来讲就是一种重大的安全隐患,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本文就如何合理设计建筑排烟系统进行探讨。
1公共建筑排烟系统参数设计基础建筑排烟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排烟系统参数确定往往是设计过程的重要一环。
公共建筑排烟系统设计参数往往包括以下几种:烟层厚度、烟层温度、热释放速率。
图1 公共建筑排烟系统参数1.1烟层厚度在建筑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生的烟雾能够上升到一定高度。
位于建筑空间顶部,一般是将挡烟梁、垂壁或隔墙等用做蓄积火灾烟气的空间,并以此来确保烟层厚度,即所谓的储烟仓高度[1]。
通常情况下,烟层厚度是公共建筑排烟系统设计时的基本依据,也是确定烟气排放系统及设计排烟口的重要参数。
建筑起火时,产生的烟气会先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当到达建筑顶棚之后开始下降,暂时形成对流。
排烟口应设置在储烟仓内才能够及时排除烟气。
烟层厚度的确定是排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1.2烟层温度烟层的温度也是排烟系统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设计值。
建筑内发生火灾时,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烟气,在产生烟气对流的同时,由于燃烧越来越剧烈,致使烟气中热量积累加快,烟气热量越来越高,温度的升高又带动了烟层形态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建筑消防排烟设计初探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公共建筑消防排烟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公共建筑;消防排烟设计;初探
防排烟系统指高层民用建筑的防排烟设施主要包括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封闭楼梯间避难层(间)等场所设置的防烟设施,地下室、内走道、中庭、无窗或设有固定窗房间等部位设置的排烟设施,防烟分区之间的挡烟垂壁等。
防排烟设施是高层民用建筑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可缺少的消防安全设施。
排烟设计除了保证平时排风功能外,火灾时还要起到排烟作用。
因此,系统布置、附件、风机的选择都要符合防排烟的特殊要求。
系统的布置要与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相适应。
排烟风口的布置要符合有关的防火规范的要求。
火灾发生时,严格按消防控制程序,控制设计的排风功能与排烟功能的转换。
1 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1.1设置机械排烟部位的一般要求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对“一类建筑和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的下列走道和房间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米,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米。
排烟口平时应关闭,并应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1.2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设计要求
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宜分别独立设置送风系统,当必须共用一个系统时,应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
2 设计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2.1自然排烟是利用建筑物的外窗、阳台、凹廊或专用排烟口、竖井等将烟气排出或稀释烟气的浓度。
在高层建筑中除建筑物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排烟设施。
利用建筑的阳台、凹廊或在外墙上设置便于开启的外窗或排烟进行无组织的自然排烟方式。
自然排烟应设于房间的上方,其间距以排烟口的下边缘计。
自然进风应设于房间的下方,设于房间净高的1/2以下。
其间距以进风口的上边缘计。
内走道和房间的自然排烟口。
自然排烟窗、排烟口中、送风口应设开启方便、灵活的装置。
2.2自然排烟系统的设计要求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在满足一定要求的前提下,自然排烟方式的部位才可以安装;防烟楼梯间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
高层建筑和地下人防工程的自
然排烟设施,它主要包括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形式;建筑物阳台或凹廊的自然排烟形式;专用排烟竖井和排烟口的自然排烟形式。
3 通风、空调、采暖系统防火排烟
通风是将未经处理过的室外新鲜空气送入室内,同时排出室内被污染的空气或用来冲淡室内被污染的空气,借以改善空气,以造成安全、卫生条件而进行的换气技术。
全面排风系统用以排除建筑内某些部位的被污染的空气。
全面送风用于危害空气因素不固定或面积较大,用新鲜空气来冲淡有害气体。
通风空调安装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分部工程,通风空调安装应严格按规范和验评标准要求,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和安装工艺,对各分项、系统进行安装和调试,经过试运行考核是否能满足预期的功能需要。
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主要决定于空调冷、热负荷的确定和空调系统的合理配置,空调系统的布置和空调设备的选择是以空调负荷为依据的。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第3.3.9条条文说明作如下解释: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小散热器及配件所承受的压力,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暖通规范作上述限定十分必要。
当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各部位有可开启外窗时,能采用自然排烟方式,造成楼梯间与前室或合用前室在采用自然排烟方式与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列组合上的多样化,而这两种排烟方式不能共用。
4 消防电梯前室防烟设计问题
高层建筑的防排烟分为自然排烟和机械加压送风。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楼梯间既是建筑用户逃生通道,也是消防队员进行扑救的
通道,为了满足上述两个需求,必须确保楼梯间和前室内无烟。
设计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对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进行加压送风,其前室是否要设机械防烟设施。
笔者认为,防烟楼梯间与其前室仅用一道乙级防火门隔开,当对楼梯间加压送风时,风量只能通过前室、外门排放出去,在对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对其前室进行加压送风,是一种间接的加压送风。
因此,对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进行加压送风时,其前室可不设机械防烟设施;但是通风会受到门的阻力,其压力和风量都会受到影响,对此,我们在设计和计算防烟楼梯间的送风量时,宜在《高规》表8.3.2-1中偏大的范围内取值。
从安全、经济的角度分析,高层建筑的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
只有满足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面积之和不小于2㎡时,可采用自然排烟。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采用自然排烟时,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
当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则应当设置机械防烟设施。
5 排烟设施设计施工监督管理
消防监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建筑防排烟设施设计施工中
的监督管理:
5.1应加强对防排烟设施设计施工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
各地消防部门一般对消防报警与电气、固定(自动)灭火设施专业设计施工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培训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防排烟设施设计施工人员。
5.2应落实防排烟设施的施工由消防设施施工单位承担的制度。
防排烟设施是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其施工应由消防设施施工单位承担,但目前很多项目的防排烟设施施工均是由空调专业施工单位负责安装。
5.3消防监督部门的建审人员在施工图审查时,应重视对防排烟设施设计的审查,应重点对自然排烟窗的设置、开窗面积,机械防排烟设施的设置部位、风机选型、送风口排烟口的设置、防烟分区等到进行审查,同时在施工中应加强对防排烟设施的监督管理,将防排烟设施列为施工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指导、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6 结束语
在当前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尤其对一个现代建筑物来说,空调设备性能的优劣是直接影响建筑物使用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极大的发生着变化,伴随着工业化的进步,建筑物内各种室内用品及家具利用合成材料的数量和品种越来越多,火灾烟气已成为对人的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
由此在发生火灾情况下如果有合理的消防排烟方式将会极大减少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1] 段南.高层建筑设计中的排烟设计[j].企业导报,2010,(10).
[2] 周燕来,朱国英.浅析我国高层建筑防排烟工程设计[j].知
识经济,2011,(12).
[3] 程萌.高层建筑防排烟浅析[j].城市建设,2010,(15).
[4] 梁大鹏.高层建筑排烟系统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08).
[5] 张镇宇,丁玮.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探析[j].武警学院学报.2011,(08).
[6] 贾江美,苏彩云.防排烟系统浅析[j].内江科技.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