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思想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军事思想

第一章 军事思想

(2)常备不懈。

古人教重视备战工作。《吴子兵法》指出:“夫安 国之道,先戒为宝”。《司马法》指出:“天下虽 安,忘战必危”。
(3)力争主动

《孙子兵法》指出:“致人而不至于人。” 《尉缭子》指出:“故兵贵先,胜于此,则 胜彼矣。” 《白毫子》指出:“兵之贵合也,合则势张, 合则力强,合则气旺,合则必坚。”《孙子 兵法》指出:“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 分为十,是以十功其也。

(2)、战争与经济

《孙子兵法》指出:“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 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 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因此,《孙子 兵法》中指出:“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 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战国时期的管仲也指出: “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殚;一战之费,累代之功尽。”由 于战争对经济依赖较强,所以,《孙子兵法》中指出:“非 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的慎战思想和“因粮于敌”, “务食于敌”的补给原则,还提出了速战速决的战争指导原 则:“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兵贵胜不贵久。”
(四) 军事思想的特点
1、鲜明的阶级性 2、强烈的时代性
3、明显的继承性
二、军事思想的作用
1、人们只有树立正确的军事思想,才
能正确地认识战争的本质,从而能够指 导国家或政治集团正确制定国家大计, 确立国家和军队的战略。
2、只有树立正确的军事思想,才能制
定正确的国防战略使国家经济的发展与 国防力量的增强结合起来,加强国防力 量的建设,才能遏制战争,充分保卫国 家的安全。 3、人们只有坚持正确的军事思想来指 导自己的军事活动,才有可能在战争这 种残酷激烈的对抗斗争中夺取胜利。

军事思想概述总结

军事思想概述总结

军事思想概述总结军事思想是指关于军事战争的理论体系和原则,是指导军事行动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

军事思想的形成是历史的产物,是依据战争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

军事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贯穿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不断适应着时代的变化和战争形式的发展。

以下将对军事思想的概述进行总结。

首先,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是注重指挥策略和军事组织。

古代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古代帝国的建立和扩张过程中,如埃及的“博物冠军”策略、巴比伦的军事组织和指挥概念等。

这些军事思想主要强调了指挥者的作用和组织体系的重要性。

其次,中世纪军事思想的特点是注重重装步兵和骑兵的运用。

中世纪的骑士文化在军事思想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骑兵的崛起使得中世纪的战争变得更加灵活和机动。

同时,重装步兵也成为了战场上的重要力量,中世纪的战争主要依靠步兵和骑兵的互补和合作。

再次,近代军事思想的特点是注重火器和科学技术的运用。

随着火药武器的发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近代战争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近代军事思想主要强调火器的运用和军队组织的改革,如中国的近代军事改革和西方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等的著作。

最后,现代军事思想的特点是注重综合力量运用和网络化战争。

现代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现代战争的特点上,现代战争具有高度的科技性和综合性。

现代军事思想主要强调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网络化战争的思维方式,如信息化战争、无人机战争等。

总之,军事思想的发展可以看出,不断适应着战争形势和时代的变化。

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思想都强调了战争中指挥策略、军事组织和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战争形式的变化,军事思想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是网络化战争和综合力量运用,这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和总结军事思想,不断提升我们的战争能力和指挥水平。

因此,军事思想的研究对于保卫国家安全和实现战争胜利至关重要。

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
著作:《武经总要》、《武经七书》、《纪效新书》、《练兵实记》、《武备志 》、《读史方兴纪要》、《治平胜算全书》。
5.《武经七书》的内容
《孙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吴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6.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总体特征
①反映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②采用我国传统谋略思维方法
②《作战篇》。论述战争对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分析了战时物资、财力消耗数量的巨大以 及战争对于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破坏,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战思想和“因粮于 敌”等原则。
③《谋攻篇》。论述在谋划战争时力争做到以智使力,用战略方针战胜敌人,达到不战而胜 (战争的最高准则或境界)的目的。指出将帅在作战指导上的“三患”(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 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縻军。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是士疑矣。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疑。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 胜。)、“五胜”(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 ;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揭示了“知彼知己,百 战不殆”的军事规律。
⑦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⑧慎重初战,实行有利的决战
⑨战争指导上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
21.在高技术条件下仍要坚持人民战争思想
其理由:
①是由于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②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内容仍然 适用于指导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③坚持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的 优势,更好地弥补我技术条件差的劣势
20.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①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②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军事思想常识总结

军事思想常识总结

军事思想常识总结军事思想是指从事军事活动的人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关于战争、军事组织和军事指挥等问题的原则、理论和方法。

它是军事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于我们了解战争发展的规律、研究军事战略,提升指挥员素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军事思想常识进行总结。

首先,军事思想要始终坚持战争的本质特征。

战争是一种由敌对双方通过对抗手段解决利益冲突的行为,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残酷性。

因此,军事思想要以防御为主,防止战争的发生或减少战争的损失,同时还要具备进攻的能力,以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其次,军事思想要注意统一战争的战略和战术。

战略是制定战争全过程的指导思想和行动计划,是统一协调作战各方面力量的关键。

而战术则是指具体实施战略计划的方式和方法。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只有统一好战略和战术,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第三点,军事思想要注重指挥艺术。

指挥艺术是军事指挥员在战争中运用各种手段指导作战的能力,它包括科学的组织安排、明确的命令传达、恰当的决策和果断果决的执行。

指挥艺术要求指挥员具备坚定的意志品质、丰富的作战见识和灵活的思维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战场形势。

第四点,军事思想要关注人民的支持。

人民是战争的力量源泉,只有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发起并坚持战争。

因此,军事思想要注重人民的军事化教育,提高人民的军事素质和战斗力。

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人民的力量进行辅助作战,形成全民动员的局面。

第五点,军事思想要拥护优势兵力原则。

优势兵力是指在战争中数量、质量和战斗力上占有优势的兵力。

优势兵力能够压倒敌人,打破敌人的抵抗,实现战略目标。

因此,军事思想要注重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的要害部位,以获取战争的胜利。

最后,军事思想要关注科技的发展。

科技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对战场形势的改变和指挥决策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因此,军事思想要关注科技的发展,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自身的作战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对敌方科技的研究和评估,以制定科学的对策。

军事思想介绍课件

军事思想介绍课件

策和军事行动具有指导作用。
04
军事思想是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
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军事传统和军事文化。
军事思想的重要性
军事思想的发展历程
军事思想的分类
战略思想
01
战略目标:确定战争的 目的和任务
03
战略部署:安排战争的 兵力和资源
05
战略评估:对战争的成果 和影响进行评估和总结
02
战略方针:制定战争的 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军事思想介绍课件
目录
01
军事思想的 定义
02
军事思想的 分类
03
军事思想的 应用
04
军事思想的 发展趋势
军事思想的定义
军事思想的内涵
01
军事思想是对战争和军事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包括战略、战术、兵法等。
02
军事思想是军事实践的理论总结,是对战
争规律的认识和运用。
03
军事思想是军事行动的指导思想,对军事决
协调合作:协调各军种、各部门之 03 间的合作,形成整体作战能力
激励士气:通过激励手段,提高军 04 队的士气,增强战斗力
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是军事 思想的重要应用
领域
2
军事训练可以提 高部队的战斗力
和执行力
3
军事训练可以培 养官兵的军事素
质和战斗技能
4
军事训练可以增 强部队的凝聚力
和团队精神
军事装备研发
军事思想在 装备研发中 的应用:军 事思想指导 装备研发方
向和重点
装备研发的 创新:军事 思想推动装 备研发的技 术创新和突

装备研发的 战略目标: 军事思想指 导装备研发 的战略目标

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军事思想是指在军事活动中形成的关于战争和军事行动的理论观点和认识,是指导军事行动的理论指导和思维方式。

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战争观、战争目的、战争方式和战争艺术等方面。

首先,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战争观。

战争观是对战争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看法。

毛泽东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是经济的继续。

”这一观点强调了战争和政治的密切关系,强调了战争的政治属性。

而且,战争观还包括对战争的必然性、复杂性和残酷性的认识,指导我们正确看待战争,不轻视战争,不妄自菲薄,不幻想和平。

其次,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还包括战争目的。

战争目的是指战争的根本目标和最终目标。

孙子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这说明了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胜利,实现政治目标。

而且,战争目的还包括了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维护国家利益和领土完整等方面的内容。

再次,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还包括战争方式。

战争方式是指在实施军事行动时所采用的战术、战法和战术手段。

孙子提出了“奇正相生,徒正相成”的战法思想,认为在战争中要善于运用奇正相生,徒正相成的战法,灵活变通,善于运用各种战术手段,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最后,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还包括战争艺术。

战争艺术是指在实施军事行动时所需要的智慧和技能。

毛泽东指出,“战争的艺术就是运动的艺术。

”这说明了战争艺术是需要善于运用运动的艺术,善于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手段,善于运用各种战争技能,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总之,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战争观、战争目的、战争方式和战争艺术等方面。

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才能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军事活动的发展,提高军事斗争的胜算。

军事思想的概念

军事思想的概念

军事思想的概念: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它揭示战争的本质、战争的基本规律以及进行战争的指导规律,阐明军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从总体上反映研究战争和军事问题的成果。

军事思想研究的问题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问题的方法论、作战指导思想和原则、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等基本问题。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概念: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创建的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主要内容:毛泽东的战争观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国防建设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军事斗争实践经验总结;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军事科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即根据对国际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地理等诸因素的分析判断,科学预测战争的发生与发展,制定战略方针、战略原则和战略计划,筹划战争准备,指导战争实施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战略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

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问题的理性认识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问题的理性认识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问题的理性认识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思想来源于人类的军事实践,同时又给人类的军事实践以理论指导,并在军事实践中接受检验。

军事思想研究的对象和内容,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国防问题的方法论,作战指导思想和原则,军队建设及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等。

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是指军事思想构成的基本要素,大体可分为军事哲学和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两个层次。

前者主要包括战争观和军事方法论等;后者主要包括战略思想、作战指导思想、军队建设思想和国防思想等。

战争观是关于战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

包括对战争起源和消亡、战争本质、战争性质、战争根源、战争目的、战争与和平、战争与相关因素的内在联系,以及战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观点。

战争观是军事思想的核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以战争为中心的军事问题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

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为骨干——坚决依靠人民 群众,主力兵团与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地方 武装、民兵与游击队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 争相结合。
四、战略战术 1、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要敢打必胜的信心, 讲究斗争策略和斗争艺术) 2、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辨证地认识战争的本质,实现战 争的目的) 3、积极防御(攻势防御或决战防御,不断削弱和消耗强敌, 改变力量对比)。 五、国防建设理论 1、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军队,抵御外敌入侵 2、发展尖端国防科技 3、积极防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导弹、核武器的出现,给战争本身及其作
战方法带来许多新特点。美国历届政府提出的《核战略》、 《遏止战略》、《战略防御倡议》、《空地一体战》等。
(基本执导思想:充分利用技术的优势,凭借先进的技术兵 器,特别是核武器,保持强大的威慑力量和军事优势。新军 事革命的到来,必将会对军事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三)、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 1、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需 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政治和军 事上有利。) 2、坚决执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 定的。 3、坚持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4、立足打赢现代条件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五)、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两面作战;强调进攻战、速决战、闪击战;防御不应该是单 纯守势;运用间接路线战略等。许多内容反映了近代、现代 战争的客观规律,因而也成为各国军事理论体系的重要认识 来源。
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拿破仑 (1769.8.15~1821.5.5) 20多年欧洲战场,指挥大 小战役60次,没有留下理 论著作。“真正的军事艺 术巨匠”。马克思称赞: “伟大的军事家”。

军事理论——军事思想篇

军事理论——军事思想篇

第四节 人民战争思想
一、人民战争思想概念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关于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进行革命战争、夺取战争胜利问题的理性认识,是毛泽东军 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民战争的基本概念
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 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基本属性:正义性
五、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把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是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军事理论宝库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 战争观与方法论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观
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主要回 答了战争是什么,即战争的基本性质和人们对战争所采取的态度 等一系列关于战争的根本问题。 (一)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二)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三)战争是经济的竞赛 (四)用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
二、无产阶级必须建立自己的新型人民军队
(一)依靠军队进行暴力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 (二)中国革命必须建立和掌握革命军队
三、人民军队的宗旨和任务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二)战争队、工作队、生产队是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
四、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
(一)确立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党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保证 2、党的领导是通过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实现的 (二)建立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 1、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 2、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原则、军民一致原则、瓦 解敌军和宽待俘虏原则 (三)实行三大民主,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实行政治、军事、经济三大民主 2、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1)一切行动听指挥;(2)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3)一切缴械要归公 八项注意:(1)说话和气;(2) 买卖公平;(3)借东西要还;(4)损坏东西要赔;(5)不 打人骂人;(6)不损害庄稼;(7)不调戏妇女;(8)不虐 待俘虏 (四)加强“三化”建设: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军事思想概述

军事思想概述
军事思想概述
一、军事思想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 军事思想的定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 军事思想的定义: 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 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 研究对象:战争和军事问题 研究对象: • 根本任务:揭示战争的本质和一般规律,从而帮 根本任务: 助人们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指导国 防和军队建设。 • 主要内容: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的方法论、 主要内容: 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思想及国防思想等基本内容。
(3)治军思想 )
• 一是依法治军; • 二是重视将帅的选 拔与修养; • 三是在军队的管教 上,要“令之以文, 齐之以武”; • 四是严明赏罚。
孙子兵法的影响
《孙子兵法》在国内的影响 孙子兵法》 三国时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 家曹操就心悦诚服地说过:“吾观兵书战 策多矣,孙子所著深矣。
《孙子兵法》在国外的影响 孙子兵法》
(二)、孙武的军事思想 )、孙武的军事思想
•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可 分为4个部分: • 第一部分包括《计》、《作战》、 《谋》,侧重于战略运筹和谋划; • 第二部分为《形》、部分为《行军》、《地形》、 《九地》,侧重论述军队在地形、 地理条件下的处置原则及军队在 各种环境中的管理问题; • 第四部分为《火功》和《用间》, 侧重于论述以火,水辅助作战问 题和用间的原则及方法。
⒋系统完善时期
•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历经辽、宋、西夏、金诸政权 并立时期和元、明、清(前期)几个朝代,中国古代军事思 想进一步系统完善。 • 宋代岳飞严于治军,信赏明罚,其军以”冻死不拆屋, 饿死不掳掠”为信条。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 兵实纪》坚持阵法要与伍法相结合,并提出了一整套完整 的比较适用的练将、练兵的原则和方法,认为”练兵之要, 在先练将”。 • 战略思想更加丰富、系统《武备志·战略考》按”非略 弗录”和”略非奇弗录”的原则辑选春秋至元各代的用兵 方略。《读史方舆纪要》系统论述了山川形势对战争的影 响。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针。南 宋提出了依靠江河,藩篱三层,扼守要点的点、线、面结 合的设防思想。明代逐步形成以长城为骨干,因险守塞, 择点分片(建立九镇),宽正面大纵深,有重点和层次,精 兵机动和城守相结合的边防思想。建立了以火器为主的特 种部队——神机营,嗣后火器大量装备部队,有了火器和 骑兵、步兵编组成军的车营。

军事思想概述

军事思想概述

孙武,字长卿,后人 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 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 学的鼻祖。汉族,他出生于 公元前535 年左右,春秋时 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 县)人,具体的生卒年月日 不可考。所著《十三篇》是 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 “兵学圣典”,置于《武经 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 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 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三、现代军事思想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人类 文明跨入了现代史时期,而世界现代军事思想的孕 育,则可前推至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 (一)19世纪中叶之后,世界列强竞相利用产业革命所提
• •
供的新型的技术、物质手段,在全球加剧争夺势力范围, 相应的军事理论开始产生。 (二)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是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丰富和发展时期 (三)二次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得到 了进一步的发展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 的建军之魂、立军之本、 制胜之道,是我国国防和 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 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 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 命武装斗争历史经验的总 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 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 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继承和发展
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创立了新时期军队建设 思想。1989年以来,江泽民就加强质量建设, 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实行科技强军战 略,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作一系列重要 论述。提出了“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 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这一军队建设 的总要求。胡锦涛结合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 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特 点、规律进行的一系列的新的论述。
第三节 军事思想的作用及其发展规律
(一)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军事思想在军队科学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对军 事实践具有宏观的和根本的指导作用。

军事思想可以分为几类

军事思想可以分为几类

军事思想可以分为几类
一、分类
按时代区分: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现代军事思想。

按阶级性质区分:奴隶主阶级军事思想;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等。

按地域和国家区分:外国军事思想;中国军事思想。

按人物区分:孙子军事思想;拿破仑军事思想;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等等。

二、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
1、鲜明的阶级性。

不同阶级所奉行或推崇的军事思想,充分反映着各个阶级对战争的不同认识和立场。

2、强烈的时代性。

不同历史时期的战争有着各自的形态和战略战术,有着不同的军队组织原则和编制,这些特征最能反映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

3、明显的继承性。

战争的特性之一,是强制人们必须使自己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一致才能取胜,所以历史上所形成的许多军事原则、概念和范畴,尤其是有些因其反映了军事斗争的共同规律而流传下来为后人所继续使用,并不断地得以丰富和发展。

4、广泛的通用性。

军事思想和军事领域所揭示的一些事物的普遍规律,所形成的原则、概念和范畴,常常被用于政治、经济、外交及商业竞争和体育比赛方面。

久呢?看包子的状态为准,变得比原先大一倍,掂起来轻轻的就可以了。

军事思想的概念

军事思想的概念

1.军事思想的概念: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它揭示战争的本质、战争的基本规律以及进行战争的指导规律,阐明军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从总体上反映研究战争和军事问题的成果。

军事思想研究的问题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与军事问题的方法论、作战指导思想和原则、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等基本问题。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概念: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创建的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主要内容:毛泽东的战争观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国防建设理论3、国防的基本定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特征:现代国防结构的多维性现代国防斗争形势的多样性现代国防目标的多层次性4中国国防的发展历史(包括古代兵制建设主要秦汉):秦设立专门管理军事的机构,太尉征兵制p59-p60工程建设和海防城池:最早,数量最多商代长城:春秋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京杭大运河:始于春秋,隋元扩展北起通州南至杭州1794 海防始于明朝在沿海重要地段陆续修建了以卫城、新城为骨干,水陆寨、营堡、墩、台、烽堠等相结合的海防工程体系。

5国防政策:国家进行国防建设和使用国防力量的准则。

1。

实施积极防御、坚决保卫国家利益;2 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3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4 独立自主的建设和巩固国防 5 实现国防现代化6进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7 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6中央军委图p72 最高军事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负责制7国防法:国防活动的基本原则是由《国防法》确认和体现的,是对国防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反映了国防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

论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

论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

论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
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是对战争与军队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军事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它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追求军事实践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旨在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指导。

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强调军事问题是政治问题的延伸。

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军队是党和政府的武装工具。

因此,军队应当服从党的指导,军事行动必须在政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将战争与政治相统一。

其次,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重视军事科学与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军事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军事理论必须贴近实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实现军事行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三,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强调群众战争和人民军队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军队要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开展政治工作,牢固树立人民军队的思想,使军队与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为实现革命胜利而奋斗。

第四,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倡导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军队必须具备革命的精神和性质,必须在与敌军作战中保持先进性和胜利性。

同时,军队也应该实现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武器装备和战斗力,以适应现代战争的发
展趋势。

此外,军队还需要进行规范化建设,加强军纪军规,提高作战效能和战斗力。

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是一种科学理论体系,对于正确指导和推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研究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才能使军队保持先进性和战斗力,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讲 军事思想

第二讲  军事思想

第二讲军事思想一、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军事思想概述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军事思想揭示战争的本质、战争基本规律等军事领域的一般规律;阐明国防与军队建设、战争准备与实施的指导理论和基本原则;从总体上考察和回答了军事领域的普遍性、根本性问题,为人们研究和解决军事问题提供总体性理论指导。

军事是切与战争或军队直接相关的事项的统称。

主要包括国防建设与军队建设、战争准备与实施等。

军队是国家或政治集团为准备和实施战争而建立的正规武装组织。

国防是国家为抵御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战争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二)军事思想的本质和发展动力军事思想的本质是关于战争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思想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揭示战争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研究武装力量建设及其使用的一般原则,反映从总体上研究军事问题的理论成果。

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

不同的时代、阶级、国家和人物,由于其政治立场不同,思维方法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来源于军事实践,又给军事实践以理论指导,并随着战争和军事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军事思想发展变革的根本动力是军事实践,所以,世界军事思想的发展变革必然取决于世界军事实践活动的发展变化。

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军事思想的发展有两个高潮,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二是近代西方。

这两个时期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是世界军事实践活动的高峰,也是世界军事思想、军事理论发展的高峰。

由此形成世界军事思想的两大传统,也就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西方近代军事思想。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是当代世界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俄国、中国等国家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ttp://218.108.81.184/jsExam/Default.aspx一。

军事思想》章节一、单选题1、关于军事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C)A.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B.军事思想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的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

C.军事思想来源于军事实践,不能指导军事实践。

D.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军事思想的分类不正确的是(D)A.按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军事思想。

B.按阶级属性划分,如资产阶级军事思想C.按武器装备发展水平划分,如信息化时代军事思想D.按军事领导人划分,如毛泽东军事思想3、那部著作属于外国古代军事思想著作(A)A.《高卢战记》B.《共产党宣言》C.《制空权》D.《机械化战争论》4、哪一部作品不属于我国古代军事著作(B)A.《孙子》B.《论持久战》C.《司马法》D.《六韬》5、近现代西方军事思想最主要的特征是(A)A.对先进主战武器的应用给军事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的研究B.对帝国主义时代战争的研究C.对建设无产阶级军队的研究D.对近现代战争战略战术的研究6、冷战时期军事思想的最大特征是以什么为技术标志的(C)A.火药B.机械化武器C.核武器D.信息化武器7、对《孙子兵法》评价不正确的是(D)A.词约意丰,博大精深,揭示了战争的一般规律B.在军事哲理方面,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C.存有糟粕,过分夸大将帅的作用D.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重要理论的重要来源8、对《战争论》评价不正确的是(C)A.既是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又是一部哲学著作B.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来源之一C.是西方古代军事理论的顶峰之作D.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9、《战争论》的作者是(A)A.克劳塞维茨B.拿破仑C.斯大林D.艾森豪威尔10、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B)A.武器的因素B.人的因素C.经济的因素D.政治的因素11、“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形象地说明(B)A.战争与经济的关系B.战争与政治的关系C.战争的性质D.战争的规律12、把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且在第三世界国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B)A.孙子兵法B.毛泽东军事思想C.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D.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13、下列哪一种打法不属于积极防御作战(D)A.慎重初战,初战必胜B.实行有利条件下的决战,避免不利条件下的决战C.每战力求有准备,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战D.坚守不出,专心防御1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精髓是(A)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好制度,好作风,好传统C.通过办学校来解决干部问题D.讲究技术,加速改进军队的装备1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这一论断是由谁提出来的。

(B)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16、哪一项不符合邓小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思想方法(D)A.暂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B.实行“一国两制”C.以和平对话代替武力对抗D.可以适当牺牲国家主权以求和平17、对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理解不正确的是(C)A.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军徽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B.反映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基本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深刻揭示了新世纪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特点和规律D.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深刻的实践性和科学的指导性18、新世纪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总要求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______,________,保障有力。

(A)A.作风优良,纪律严明B.管理科学,纪律严明C.作风优良,技术精湛D.思想上进,装备精良19、列宁指出,现代战争的根源是(B)A.殖民主义B.帝国主义C.霸权主义D.经济利益20、冷战时期,局部战争的根源是(C)A.殖民主义B.帝国主义C.霸权主义D.经济利益21、《孙子兵法》的作者是(B)A.孙权B.孙武C.孙膑D.孙中山22、《孙子兵法》揭示了战争的一般规律。

贯穿始终的军事思想是(C)A.避实击虚B.弱生于强,强生于弱C.知彼知己,百战不殆D.兵贵胜,不贵久23、下列哪句话是毛泽东关于战争与政治的辩证关系的论述。

(C)A.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B.私有制引起了战争,并且会永远引起战争C.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D.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24、我党领导的人民战争在指导艺术和作战方法上表现的突出特点是(B)A.重视将帅B.灵活机动C.积极防御D.依靠群众25、把战争目的和作战手段辩证地统一起来的原则。

(C)A.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战争B.不打无准备之仗C.保存自己,消灭敌人D.先打分散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强大之敌26、“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这个观点是谁提出来的(B)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27、要造成一种无形和有形的力量,使敌人想打而不敢打,想打又打不起来。

这种军事战略被称为(A)A.遏制战争B.打赢战争C.防御战略D.和平战略28、从古到今发生的战争的基本起因和根本目的最终是为了(D)A.政治利益B.民族利益C.人民利益D.经济利益29、既不能因为军队的现代化程度提高了,就完全照搬别人的军事理论,也不能因为还是打人民战争,就原封不动地照搬过去的一套战略战术。

这种军事思想属于(C)A.传统的人民战争思想B.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C.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思想D.新世纪新阶段的人民战争思想30、创新和发展我党我军的军事指导理论,必须围绕解决哪两个历史性课题(C)A.和平与发展B.人和物C.打得赢,不变质D.科技与人才二.。

《信息化战争》章节一、单选题1.拉开信息化战争序幕的时代是。

D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2.在信息化战争中,战争消耗巨大的特征表明,一个国家要赢得未来战争主要依靠。

AA、国家的综合国力B、国家的国际地位C、国家的国土面积D、国家的武器装备水平3.信息化战争的主导要素是。

DA、物质B、精神C、技术D、信息4.当前处于信息化战争的。

AA、初始阶段B、成熟阶段C、辉煌阶段D、后期阶段5. 的需要是信息化战争形成的“催产剂”。

BA、能源斗争B、军事斗争C、宗教斗争D、政治斗争6. 战争与20世纪80年代“ 空地—体战”理论所描述的未来战争的形体和方式如出一辙。

DA、伊拉克B、阿富汗C、科索沃D、海湾7.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发展为控制战争提供了相对有效的工具。

DA、作战技术B、军事理论C、军人素质D、精确制导武器8.在信息化战争中,可避免战火的外延和战争的升级。

AA、高技术武器装备B、信息的有效畅通C、先进的军事理论D、后勤保障的完善9.下面不属于自然战(地球物理战)的作战形式是。

AA、在战场上,利用次声波,使敌方部队丧失战斗能力B、冬天作战,用人工降雪给敌军作战行动和后勤保障增加困难C、抗登陆作战中,采用人工制造海啸、大浪、台风等阻止破坏敌军登陆D、防空作战中,用人工降暴雨的方式使敌方飞机不能起降10.地面部队和作战行动方式的非线性一体化是信息化战争全面形成的主要标志。

AA、数字化B、集团化C、装备现代化D、小型化11.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是引发战争最根本的诱因。

BA、经济B、政治C、科技D、军事12.下列不属于完善国防动员体制中的机制。

DA、平战转换机制B、军地协调机制C、激励补偿机制D、全民动员机制13. 是构成国防的两大基本要素。

BA、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思想B、常备军和后备力量C、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D、常备军和国防科技14.“海湾战争”以战争实例向人们展示了夺取的重大意义。

DA、制空权B、制陆权C、制海权D、制电磁权15.现阶段,从国际战略形式和我国周边环境看,我国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是。

AA、局部战争B、全局战争C、武器装备落后D、国防力量不够强大16.下列不是信息化战争的特征的是。

AA、战争消耗相对较少B、战争可控性强C、系统对抗突出D、指挥控制自动化17.不属于21世纪整个世界军队建设的发展趋势的是。

DA、数字化B、小型化C、职业化D、规模化18.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使其成为南亚与中亚和西亚的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CA、印度B、巴基斯坦C、阿富汗D、伊拉克19.下列不属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局部战争的特点是。

BA、战争目的有限B、电子信息领域的对抗对战争进程的影响不大C、战争持续时间短D、战争规模不大20.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正日益成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战略资源。

CA、领土B、国力C、信息D、军事21.1986年,美国对采取“外科手术”式的空袭作战方式。

AA、利比亚B、科索沃C、阿富汗D、伊拉克22. 战争无论是作战理论的变革、武器装备的使用,还是作战方法的创新,都展现出与以往战争迥然不同的许多新特点。

DA、海湾战争B、科索沃战争C、阿富汗战争D、伊拉克战争23.NMD是的缩写。

AA、国家导弹防御系统B、战区导弹防御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安全防卫系统24. 世纪是机械化战争诞生和走向辉煌的世纪。

CA、18B、19C、20D、2125. 战争体现了美军的主战武器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

DA、海湾战争B、科索沃战争C、阿富汗战争D、伊拉克战争26. 战争中有被称为“沙漠军刀”的地面作战。

AA、海湾战争B、科索沃战争C、阿富汗战争D、伊拉克战争27.在各种新的作战方式中,被称为导弹袭击式的是 AA、精确战B、点穴战C、瘫痪战D、软杀战28.,是在一种比较温和的战场环境中,使敌丧失作战能力的作战形式是。

CA、电子战B、信息战C、软杀战D、心理战29.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军队作战指挥能够实现指挥。

AA、自动化B、整体化C、有效化D、协调化30.下列不利于优化军队编制体制,提高战斗力。

DA、保持适度的军队规模B、优先发展海空军,加强技术兵种的建设C、搞好各军兵种部队的科学编组D、增加机关编制,充实部队三.。

战略环境》章节一、单选题1、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是():DA、单极格局;B、多极格局;C、两极格局;D、一超多强格局2、我们国家的海洋国土面积是():BA、960万平方千米;B、300万平方千米;C、1260万平方千米;D、43万平方千米3、与我们国家陆地上相接壤的国家有():BA、13个;B、14个;C、15个;D、16个4、军事战略主要通过对()的建设和运用来达成既定的政治目的:BA、战略方针B、军事力量C、战略手段D、战略环境5、战略思想是对待军事斗争特别是()的根本立场和态度BA战略方针 B、战争问题 C、战略环境 D、军事力量6、对战略环境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有() CA、国家的地理环境B、政治环境C、国家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和综合国力状况7、中国是个陆地大国,陆地与()个国相接壤AA、14B、15C、168、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CA、祖国的统一,海洋权益的争端B、祖国的统一,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C、祖国的统一,海洋权益的争端,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影响边疆地区的安全的其它原因9、在新形势下,中国周边的热点问题是()CA、祖国的统一B、朝鲜半岛C、朝鲜半岛和印巴之间的对立10、在军领域里,层次最高,指挥的范围最广,各项工作的“龙头”和总纲,各种活动的依据是()BA、战术B、战略C、方针11、战略重点和枢纽的把握,战略方针的确定,军事力量和斗争方式的运用,战略调整和转变等,这些活动在军事上称为()BA、全面性B、谋略性C、对抗性12、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