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蚯蚓,提高科学观察的能力。

2.通过同一类群多种动物的比较,提升归纳、概括的能力。

3. 通过比较蛔虫和蚯蚓的区别,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4.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倾听和思考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蛔虫的生活史的学习,关注个人卫生,关注蛔虫病的预防。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难点: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师:出示几组图片。

提问:这几种动物同学们认识么,他们是属于相同的动物类群吗?生:学生观察,分类回答问题。

(二)新课讲授1线形动物师:展示蛔虫照片,提出问题。

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师:(1)蛔虫的身体结构怎样?生:呈圆柱形,前有口,后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师:蛔虫寄生的部位?为什么没有被人体内的消化液分解掉?生:人的小肠里;体表有角质层师:蛔虫是怎样运动的?生: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师:蛔虫的生活史生:食欲异常腹部疼痛肠穿孔腹粘膜。

儿童卫生习惯差,饭前便后不洗手、生吃没洗干净的瓜果蔬菜、啃手指等蛔虫会进入儿童体内,从而感染蛔虫病。

师:蛔虫病的预防生:注意个人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冼手。

生:管理好粪便,粪便经杀死虫卵后再用作肥料。

师:除了蛔虫外还有其他的线形动物吗?生:蛲虫、钩虫、丝虫、线虫师:同学们分析一下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生: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师:同学们想一下这些线形动物和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吗?生:大多数寄生生活,如蛲(náo)虫、钩虫、丝虫、蛔虫和线虫等,它们寄生在人类、动物或农作物的体内,给人类以及其他动物带来极大的危害。

七年级生物上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
1.通过展示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生物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自主学习
1.让学生观察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总结它们的主要特征。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讲解
3.比较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学习兴趣。
-以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认识到生物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环节动物:掌握环节动物的身体特征、运动方式、代表种类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生物现象的能力,学会使用生物学专业术语进行表达,提高学生分析生物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5.课堂小结与课后反思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时改正,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挂图,上面展示了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生物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

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2.运用比较法分析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异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通过实验活动,观察和体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生活习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形态结构。
-运用问题驱动法,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将采用情境创设法,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动物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展示图片:呈现线形动物(如蛔虫、钩虫)和环节动物(如蚯蚓、水蛭)的实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们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
-比较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实验活动:设计观察蚯蚓运动、呼吸等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总结巩固: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问题回答、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
4.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需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特别是线形动物的寄生现象和环节动物的身体分节特点。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掌握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3.能够识别和描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线形动物(1)基本特征线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门,身体呈长条形,没有明显的头部和尾部,没有节肢。

其身体表面有纵向的纹路,称为纵肌纹。

(2)分类线形动物包括扁形虫、绦虫、鞭虫等。

其中,扁形虫体扁平,呈叶片状,绦虫体细长,呈带状,鞭虫体细长,呈棒状。

(3)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线形动物多生活在水中或湿润的环境中,如淡水、海水、泥土、动物体内等。

它们的营养方式多样,有的是寄生生活,有的是自由生活。

2. 环节动物(1)基本特征环节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门,身体由一系列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有一对足和一对神经节。

其身体表面有横向的环肌纹。

(2)分类环节动物包括蚯蚓、水蛭、多毛类等。

其中,蚯蚓体长而圆,水蛭体扁平而呈椭圆形,多毛类体细长而呈条形。

环节动物多生活在水中或湿润的环境中,如淡水、海水、泥土等。

它们的营养方式多样,有的是食腐生活,有的是捕食生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3.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探讨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四、教学过程1. 线形动物(1)基本特征1.讲解线形动物的基本特征:身体呈长条形,没有明显的头部和尾部,没有节肢,身体表面有纵向的纹路,称为纵肌纹;2.展示线形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形态特征。

(2)分类1.讲解线形动物的分类:包括扁形虫、绦虫、鞭虫等;2.展示不同种类线形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形态特征。

(3)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1.讲解线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多生活在水中或湿润的环境中,如淡水、海水、泥土、动物体内等,营养方式多样,有的是寄生生活,有的是自由生活;2.讨论线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让学生探讨其适应环境的特点。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识别和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够举例说明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适应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能够分析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征及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类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身体结构的适应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或实物模型展示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显微镜或其他观察工具。

2. 教学材料:学生工作单。

参考资料和书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图片或实物模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动物的特点和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探究活动:分组让学生观察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图片或实物,记录它们的主要特征。

3.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征,强调它们的适应性,并联系实际生态环境进行说明。

5. 巩固练习:学生完成工作单上的相关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宠物或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尝试判断它们属于线形动物还是环节动物,并记录其特征。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特征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工作单:检查学生完成的工作单,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家庭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延伸1. 开展校园或社区生物多样性调查,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观察和研究中。

2.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水族馆,实地观察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加深学生对这些动物的理解和认识。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认识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锻炼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增强热爱生活、关注个人与家庭卫生的意识。

2、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蚯蚓,提高科学观察的能力。

(2)通过同一类群多种动物的比较,提升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比较蛔虫和蚯蚓的区别,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4)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倾听和思考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蛔虫的生活史的学习,关注个人卫生,关注蛔虫病的预防。

3、教学重难点(1)重点:1.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二、教学设计思路学情分析(1)知识储备:知道蛔虫病,也认识蚯蚓,但对蛔虫、蚯蚓的主要结构和生理特征没有深入观察了解,还不清楚。

(2)能力储备: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从视频中提取信息及分析归纳的能力,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3)心理特征:有较丰富的合作学习经验和较成熟的表达能力,表现欲较强烈。

.三、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查看《线性动物》预习任务和《环节动物》预习任务及《环节动物》预习活动,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反馈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导入.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蛔虫病吗?(1)展示“蛔虫”图片(2)提问:蛔虫是腔肠动物或扁形动物吗?过渡:有位小朋友得了蛔虫病,请带着问题观看是怎么回事?(1)蛔虫生活在哪里?(2)蛔虫有什么特点适合寄生生活?活动2【活动】(二)线形动物.(1)展示“蛔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蛔虫的体形、体色,及雌雄虫形态区别,交流。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点;(2)认识并比较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物分类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动物的意识;(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的宝贵。

二、教学内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三、教学重点1. 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点;2. 认识并比较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四、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环节动物的特点;2. 学生理解两类动物的区别。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图片中的动物属于哪类动物,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Step 2 知识讲解(10分钟)1. 线形动物的特点:独具特色的扁体和鞭毛排列成长纵列,可以用这一特点来识别;2. 线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大部分生活在水中,有些是寄生动物,体形多变。

3. 环节动物的特点:身体由一环环相同的体节组成,每个体节上具有一对足。

4. 环节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多生活在水中,有些也生活在土里,体形柔软,外表多种多样。

Step 3 比较两类动物的异同(15分钟)分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并记录在黑板上:1. 两类动物的相同点有哪些?2. 两类动物的不同点有哪些?Step 4 课堂展示(10分钟)请学生代表回答上述问题,并做简单的展示。

其他同学对答案进行补充和修正。

Step 5 深化学习(15分钟)请学生选择一种线形动物和一种环节动物,绘制它们的形态特征图,并围绕以下问题做简单的写作:1. 描述所选择的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形态特征;2. 描述它们的生活习性;3. 比较两类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Step 6 总结归纳(5分钟)总结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点,并帮助学生记忆和复习。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多篇)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多篇)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共多篇)张秀芹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视频和图片,认知蛔虫的形态结构,归纳出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能说出如何防治蛔虫病。

2.通过实验观察蚯蚓,认知蚯蚓的形态结构,归纳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4.通过对线形动物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5.认同蛔虫和蚯蚓适于生活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

6、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难点:蚯蚓的观察实验教学流程一、导入通过讲解和图片了解蛔虫病发病时的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睡觉时磨牙等。

蛔虫寄生在人体的什么器官内?为什么儿童容易得蛔虫病?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简要作答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蛔虫病的症状,引起学生的关注激起好奇心,顺利引入新课。

二、互动授课(一)线形动物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第8-9页,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蛔虫的消化管结构与涡虫的相比有什么不同?2.人体的消化道能够消化鱼、肉等食物,为什么不能将寄生在小肠内的蛔虫消化?3.一般来说,农村人群的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这是为什么?4.试着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方面考虑应如何预防蛔虫病。

5.蛔虫有哪些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小组讨论并派学生发言,教师。

学生回答过程中,引导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学生找出并背诵出线形动物主要特征。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大胆质疑、相互评价等多种能力。

过度:猜谜语1、细细长长一条龙,天天躲在泥土中,它是庄稼好朋友,钻来钻去把土松。

这条龙是什么?2、出示蚯蚓与蛔虫的外形对比图。

蚯蚓与蛔虫一样,体型细长如线,它也是线形动物吗?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教案: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2.能够识别并描述一些常见的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3.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线形动物的特征和分类a.线形动物的特征:身体呈线状,头部和尾部明显。

b.线形动物的分类:线虫类、鳃曳蠕虫类、疥虫类等。

2.线虫的结构和生活习性a.线虫的结构特征:长而细长的身体、有头部、口部、消化道和排泄道等。

b.线虫的生活习性:生活在水中或湿润的土壤中,有的是自由生活的,有的是寄生的。

3.鳃曳蠕虫的结构和生活习性a.鳃曳蠕虫的结构特征: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有长而弯曲的鳃。

b.鳃曳蠕虫的生活习性:生活在水中,以浮游动物为食。

4.疥虫的结构和生活习性a.疥虫的结构特征:呈长而扁平的形状,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有许多足。

b.疥虫的生活习性:寄生在人的皮肤上,会导致疥病。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a.通过展示一些显微镜下的线形动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b.激发学生的思考,询问学生他们对线形动物有什么了解。

2.线形动物的特征和分类(20分钟)a.课堂讲解线形动物的特征:身体呈线状,头部和尾部明显。

b.以线虫为例,介绍线虫的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

c.以鳃曳蠕虫为例,介绍鳃曳蠕虫的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

d.以疥虫为例,介绍疥虫的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

3.小组讨论和展示(30分钟)a.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线形动物进行深入研究。

b.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整理资料并制作宣传海报或PPT。

c.每个小组轮流展示自己所研究的线形动物的特点和重要性。

4.生态系统中的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20分钟)a.讲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b.引导学生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在土壤养分循环、食物链中的作用。

c.讨论如何保护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生存环境。

5.总结与评价(10分钟)a.通过回答问题或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怎么写?下面是的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范文,欢送阅读参考!教学目的1、概述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进展观察蚯蚓的实验。

5、关注蛔虫的预防。

教学重点1、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根据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课课题:上一节我们学习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了解了它们的主要特征。

这节课就来学习比它们更高等的两类动物。

提示课题。

线形动物:(一)根据蛔虫病引出蛔虫这种典型的线形动物。

(二)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预习。

1、观察蛔虫标本,看雌雄蛔虫的形状、大小有什么不同,体色和体表有什么特征。

2、观察蛔虫的内部构造,你认为蛔虫的哪些构造特点是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3、列出常见的线形动物并归纳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4、蛔虫寄生在人体,会引起哪些疾病?5、如何预防蛔虫病?(三)引导学生观察蛔虫构造。

(四)引导学生答复课前问题并总结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环节动物(一)让学生观察蚯蚓引导学生答复蚯蚓的生活环境并引出蚯蚓这种典型的线形动物。

(二)让学生完成实验并思考以下问题:1观察蚯蚓身体的形状和颜色。

蚯蚓的身体是否分节?在靠近身体前端的几节有什么特殊构造,其颜色是否与其他部位相同?2用手摸一摸蚯蚓的体表,是枯燥还是湿润的?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是光滑还是粗糙?3怎样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4蚯蚓在平面玻璃上和牛皮纸上运动的快慢一样吗?为什么?(三)请学生列出常见的环节动物并归纳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四)请学生列举蚯蚓的益处。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并归纳本节课学到的一些学习生物学的根本方法。

四、练习P111、2、3、4题学习目标:1、识别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2、概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教案课时—《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教案课时—《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学科:生物教材:《生物》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 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环节动物特征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引发学生对这两种动物的好奇心。

2. 讲解:教师讲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形态、生活习性等。

3. 观察与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观察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特点,并展开讨论。

4. 实践操作: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手工模型,加深学生对这两种动物特征的理解。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7. 板书设计:线形动物形态:长条形生活习性:寄生、自由生活环节动物形态:由多个环节组成生活习性:寄生、自由生活八、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手工模型制作,了解学生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特征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生活中的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开展生物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八、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图片。

2. 视频素材: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生活习性视频。

3. 手工材料:制作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模型的材料。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

2. 能够识别常见的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形动物的特征及分类2. 环节动物的特征及分类3. 常见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举例4. 观察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标本或图片5. 分析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征及其适应环境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常见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举例。

2. 教学难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征及其适应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征及其适应环境的关系。

2. 利用图片、标本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动物的特征及其适应环境的关系。

2. 新课导入:介绍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3. 实例讲解:讲解常见的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如蛔虫、钩虫、环节虫等。

4. 观察与分析:学生观察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标本或图片,分析其特征。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征及其适应环境的关系。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征及其适应环境的关系。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的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并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特征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常见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识别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图片、标本或模型。

2. 相关教学课件、PPT。

3. 练习题及答案。

八、教学准备工作:1. 准备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图片、标本或模型。

2. 制作相关教学课件、PPT。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识别和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 能够区分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不同之处。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线性,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

2.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区别。

难点: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征,并能运用到实际观察中。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模型、实物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2. 新课导入:介绍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征,并通过实物或模型进行展示。

4.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常见的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如蛔虫、丝虫、蚯蚓、沙蚕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征。

5. 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区分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板书设计: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线性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六、教学拓展1. 拓展知识:介绍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举例说明:线形动物中的钩虫、钩端螺旋体等可以引起人类疾病;环节动物中的蚯蚓可以改良土壤,对农业有益。

七、课堂小结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顾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区别。

2. 强调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展示一组富有代表性的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类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此外,我还会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分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过程中,我会以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为主线,系统地介绍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征、分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内容包括: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类,掌握两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提高科学探究素养。
5.课后作业与评价,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直接输出: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对生物学术语的掌握程度,适时进行巩固和拓展。
2.学生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面的能力,引导他们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
3.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观点,培养合作精神。
4.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术语进行描述和讨论。
-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术语进行回答。
-教师适时给予反馈,纠正学生的错误,巩固学术术语的掌握。
4.开展实验或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类能力。
-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
5.能够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进行科学的探究。
(二)过程与方法

5.1.2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1.2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能够理解两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常见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代表种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视频和实际样本,培养学生观察、描述生物特征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两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区分两类动物的细微差异。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线形动物(如蛔虫)和环节动物(如蚯蚓)的图片、视频资料。

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等实验器材。

蚯蚓活体样本。

多媒体课件,包括知识点、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点。

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课堂要点。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展示一些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图片,提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些动物。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特点等。

过渡语:“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两类特殊的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新课讲解】(25分钟)1. 线形动物(10分钟)展示蛔虫等线形动物的图片,介绍其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讲解线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多数生活在寄主体内,以寄主体内的营养物质为食。

讨论线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部分线形动物会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疾病;但也有一些线形动物对人类有益,如秀丽隐杆线虫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对线形动物的直观印象,理解其生物特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2. 环节动物(10分钟)展示蚯蚓等环节动物的图片,介绍其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一、引言本教案旨在介绍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基本特征、分类、生活习性以及重要意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类动物的知识。

二、线形动物的特征和分类2.1 线形动物的特征•身体构造:线形动物的身体呈长条形,由很多相似的环节组成。

•体表特征:线形动物的体表通常有硬的外骨骼,保护内脏器官。

•消化系统:线形动物的消化系统分为前、中、后肠,具有专门的消化腺。

•呼吸和循环系统:线形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和循环系统,依赖体表进行气体交换和养分吸收。

2.2 线形动物的分类•单环动物:如蚯蚓,只有一个完整的独立环节。

•多环动物:如刺胞动物、软体动物等,身体由多个环节组成。

三、线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重要意义3.1 线形动物的生活习性•食性:线形动物多为杂食性,以腐殖质、细菌、藻类和小型无脊椎动物等为食。

•生活环境:线形动物主要分布于陆地和水体中,广泛存在于土壤、河流、湖泊等地方。

•生殖方式:线形动物多为雌雄异体,生殖方式包括性腺互换、卵生、胎生等。

3.2 线形动物的重要意义•蚯蚓的作用:蚯蚓能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土壤通风和水分渗透,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蠕虫的药用价值:蠕虫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复杂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等药用价值。

四、环节动物的特征和分类4.1 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构造:环节动物的身体由一系列相似的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具有相似的结构。

•体节结构:每个环节上有环节神经节,腔肠室和环节肌肉。

•体表特征:环节动物的体表通常覆盖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4.2 环节动物的分类•节肢动物:如昆虫、蜘蛛等,具有明显的体节结构和硬外骨骼。

•环节动物:如多毛类动物、单毛类动物等,体节更加明显,环节间的结构和功能有所差异。

五、环节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重要意义5.1 环节动物的生活习性•食性:环节动物的食性多样,有的是肉食性,有的是植食性。

•生活环境:环节动物广泛分布于陆地和水中,适应各种不同的生境。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识别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够比较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的异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图片,培养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比较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的异同。

2. 教学难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形态结构的细微差别。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图片和资料。

准备教学PPT。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动物。

提问:你们知道这两种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教学新课:通过PPT展示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这两种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的异同。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形态结构的异同。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4. 总结:教师总结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形态结构的异同。

五、课后作业:1. 绘制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形态结构图,并标注它们的主要特征。

2. 写一篇短文,描述你认为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如环节动物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帮助植物更好地生长。

2. 引导学生关注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生态保护,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形态结构的异同。

2. 强调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学科教学设计模板: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展示蛔虫和蚯蚓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中的动物同学们认识吗?它们是不是属于相同的动物类群?引导学生观察蛔虫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观察蛔虫$-时5一□押[门£一刚就1观察、填写表格;思考、分析、交流、讨论,完成讨论题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观察,获得知识。

使f学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有重点:1.蛔虫和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生理特点2.通过了解蛔虫和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掌握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生理特点五、教学策略选择(说明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活动设计等)“探究式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切实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认知过程,掌握学习生物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规律,从而达到弄懂、记住、会用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说明本节课教学的环节、具体的活动、所需的资源支持及其主要环节设计意图)的外部形态。

任割](1)蛔虫寄生在人类的小肠中,你能找到或推测出它们的其他特征吗?如内作业:1如何区别某个动物是环节动物还是线性动物?2举例,哪些动物是环节动物,哪些是线性动物?八、板书设计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九、课后反思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收集资料的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过程与方法: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

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板书:第三节线形动和环节动物(一)一、蛔虫的形态结构雄虫:15-25cm 尾部卷曲雌虫:15-35cm尾总尖直身体呈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红色。

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简单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生殖器官发达二、感染途径消化道感染三、危害四、预防措施五、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六、常见的线形动物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用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

重点、难点1.蚯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以及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学习方法指导:1.小组合作学习学案导学;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3.观察法。

教学资源:图片:蚯蚓;水蛭;沙蚕;孔雀等动物图片;视频:蚯蚓的生活习性、运动、呼吸;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内容分析:有关环节动物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问题:一是蚯蚓的生活习性;二是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三是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四是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播放视频“动物趣事”,把学生引入到动物的世界,以增强学生的好知欲和求知欲。

然后展示六幅动物图片,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相关链接”的部分,使学生理解动物分类的初步基础知识。

关于蚯蚓的生活习性,首先播放视频“蚯蚓的生活习性”,通过视频使学生主要从生活环境和时间上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接着进行习题巩固。

关于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1.展示蚯蚓的图片,让学生知道蚯蚓外部形态上的主要特点,会区分蚯蚓的前后端,环带的作用,接着进行习题巩固。

2.播放视频“蚯蚓的运动”的片段,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蚯蚓的运动,教师用图解的方法讲解蚯蚓的运动过程,接着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蚯蚓的运动,在蚯蚓的运动的认识上,使学生符合“感性-理性-感性”的认知规律,接着进行习题巩固。

3.让学生谈一谈用手摸蚯蚓体壁后的感受,再播放视频“蚯蚓的呼吸”,教师用图解的方法讲解蚯蚓的呼吸过程,让学生从感性上理解呼吸与体壁黏液的相互关系,再理论联系实际,解释生活现象。

最后从生活实际得出理论知识,接着进行习题巩固。

关于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展示“蚯蚓、水蛭和沙蚕”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并比较蚯蚓、水蛭和沙蚕在结构上的相同。

引导学生找出他们与蚯蚓的共同点,即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关于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师生共同回顾课本中的“蚯蚓对土壤的翻耕”的实验,然后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共同总结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再通过为蚯蚓养殖场一个设计“净化环境,变废为宝”的方案,进一步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并培养学生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

教学过程CAI:视频播放CCTV1中“动物趣事”的片段:师:在视频中,你观察到了哪些动物生:企鹅;狗;猪;猴子等。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板书课题: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师:到目前为止,已经被人类识别的动物就有150多万种,为了研究的方便,需要对动物进行分类,会对你所认识的动物进行分类吗分类的依据是什么CAI:展示让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图片,并对其进行分类。

同时要求学生阅读P80的“相关链接:动物类群”。

生:学生阅读P80,并对所展示的动物进行分类。

生:回答问题总结:根据动物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这节课,我们学习无脊椎动物中的“环节动物”,其中环节动物中比较常见的动物是蚯蚓.蚯蚓营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CAI:视频播放“蚯蚓的生活习性”的片段:师:从视频中,你知道在什么地方容易发现蚯蚓,蚯蚓主要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性(主要从生活环境和时间上考虑)生1:蚯蚓喜欢生活在湿润、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生2:天穴居,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落叶。

CAI:展示“习题巩固”:①.蚯蚓的生活习性是( )A.昼夜穴居 B.白天穴居,夜晚爬出地面取食 C.昼夜在地面生活 D.夜晚穴居,白天爬出地面取食学生回答问题:CAI:展示“蚯蚓”的图片,蚯蚓的外部形态....有哪些主要特点怎样区分蚯蚓的前后端环带有何作用学生首先观察蚯蚓,然后小组讨论。

生: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

生:有环带师:环带是由三个体节合并而成的,光滑。

靠近环带的那一端为前端;离环带较远另一端为后端。

因此环带可以用来区分蚯蚓的前后端。

同时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的动物。

在生殖季节,蚯蚓相互粘在一起,交换精子,交换完不久,各自分开。

待卵成熟时,环带分泌黏性物质,形成蚓茧,成熟的卵落入茧中,蚯蚓通过蠕动而从蚓茧向后退出,在退出的过程中,精子放出,和茧中的卵完成受精作用。

在茧中发育成幼体,幼体生长在一定的时候离开蚓茧。

由此可知,环带和生殖有关,所以又叫生殖带。

师:总结:1.体节:增强运动的灵活性2.环带:又称生殖带(和生殖有关);可以用来区分前、后端。

CAI:展示“习题巩固”:②. 1、从右图可以看出端为前端,端为后端。

判断的依据是。

师:在生活中,你观察到蚯蚓是怎样的运动吗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蚯蚓的运动。

师:下面,我们一起观察蚯蚓的运动。

CAI:视频播放“蚯蚓的运动”的片段:师:蚯蚓是依靠什么进行运动的生: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

师:图解蚯蚓的运动:师:我们把蚯蚓的这种运动方式叫做蠕动。

师:下面我们用实验的方法证明: CAI:展示“实验推理题:小明在上课前设计了一个“观察的蚯蚓的运动”的实验,他把蚯蚓分别放在粗糙的纸板和玻璃板上,同时经常保持蚯蚓体表湿润,最后观察到:在粗糙的纸板上蚯蚓可以爬行,而在玻璃板上几乎不能爬行,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首先学生自己思考,教师提示“我们在水泥地上走和在冰上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最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完毕以后,各个小组的代表分别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最后总结。

CAI:展示“习题巩固”:③.蚯蚓刚毛的作用是( )A.感觉光线B.感觉声音C.协助运动D.运动器官④.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可以爬行,而在玻璃板上几乎不能爬行,其原因是( )。

A.玻璃板摩擦力大B.蚯蚓不能在土壤之外爬行C.蚯蚓的运动要借助刚毛的活动 D.玻璃板不能粘住蚯蚓的身体师:当我们用手摸蚯蚓的时候,有什么感觉生:有黏乎乎的感觉,有黏液。

师:那体表的黏液有何作用下面我们观察视频“蚯蚓的呼吸”。

CAI:视频播放“蚯蚓的呼吸”的片段:师:图解蚯蚓的呼吸过程:师:想一想,体表的黏液有何作用生:体壁分泌的黏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减少与土壤的摩擦。

CAI:展示“解释生活现象”:夏天的雨后,我们会经常看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它是爬出地面饮水吗如果不是请解释原因。

首先学生自己思考,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完毕以后,各个小组的代表分别发表自己的见解。

CAI:展示“习题巩固”:⑤.将蚯蚓放在干燥的沙土中会很快死亡,这是因为( )A.缺乏食物 B.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C.沙土湿度太高 D.不能吸收营养师:在生活中,我们还会见到和许多和蚯蚓相似的动物,如生活在海边泥沙中的沙蚕,以及生活在河流,池塘里的水蛭(又叫蚂蟥)。

CAI:展示“蚯蚓、水蛭和沙蚕”的图片:师:仔细观察并比较蚯蚓、水蛭和沙蚕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让学生观察并较图片,小组讨论。

生: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师:像这样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做环节动物。

环节动物有哪些主要特征生:身体有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

师: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请你回顾课本P45“蚯蚓对土壤的翻耕”,的实验,在结合自己的知识,想一想蚯蚓与人类的关系。

师:蚯蚓与人类的关系这么密切,我们如何利用蚯蚓呢 CAI:展示:方案设计资料: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它以有机物为食,它的身体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高,请你设为蚯蚓养殖场设计一个“净化环境,变废为宝”的方案。

首先学生自己思考,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完毕以后,各个小组的代表分别发表自己的设计方案。

板书设计:第三节线形动和环节动物(二)1、蚯蚓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特点。

2、蚯蚓与人类的关系3、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