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各论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各论
1.下列无芽孢的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百日咳杆菌
D.大肠杆菌
E.肺炎链球菌
2.在衣原体发育周期中,无感染性的是
A.原体
B.始体
C.中间体
D.核糖体
E.包涵体
3.能产生脂溶性色素的细菌是
A. 淋病奈瑟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绿脓杆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肺炎链球菌
4.能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球菌是
A. 肺炎链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 脑膜炎奈瑟菌
D. 淋病奈瑟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
5.具有SPA的细菌是
A. 肺炎链球菌
B.霍乱弧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白喉杆菌
E.肉毒梭菌
6.SPA能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
A.人IgG的Fab段
B.人IgG的Fc段
C.人IgM的Fc段
D.小鼠IgG的Fab段
E.人IgG1, IgG2, IgG4的Fc段
7. 可引起气性坏疽的厌氧菌是:
A 艰难梭菌
B 破伤风梭菌
C 产气荚膜梭菌
D 脆弱类杆菌
E 肉毒杆菌
8.判断葡萄球菌致病性的常用依据是
A.能否产生血浆凝固酶
B.在血平板上菌落的溶血现象
C.根据菌体表面K抗原的不同
D.根据细菌能否发酵产生乳糖
E.触酶试验是否阳性
9.致病性葡萄球菌的特点是
A.一般不发酵乳糖
B.能分解甘露醇
C.血平板上形成双溶血环
D.细菌能产生自溶酶
E.串珠试验阳性
10.葡萄球菌重要的表面抗原有
A. M蛋白
B. Vi抗原
C. SPA
D. OT抗原
E.K抗原
11.李某,男,有不洁性交时,2个月前出现生殖器皮肤的无痛性溃疡,1个月后自然愈合,今日出现皮肤红疹,伴有淋巴结肿大,该患者可能患有何病
A.猩红热
B.麻疹
C.性病淋巴肉芽肿
D.风疹
E.梅毒
12.患者因发热入院,疑诊为肠热症。两次取血做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下:入院后第4天TH 1:80,TO 1:80, PA 1:40,PB 1:40;入院后12天TH 1:320,TO 1:320,PA 1:40,PB 1:20.根据此结果可诊断何病
A.乙型副伤寒
B.甲型副伤寒
C.伤寒
D.丙型副伤寒
E.以上都不是
13.对金葡菌的致病性具有鉴定意义的重要指标是
A.测定血浆凝固酶
B.革兰染色镜检
C.菌落特点
D.检测SPA D.发酵葡萄糖
14.葡萄球菌A蛋白(SPA)存在于
A.所有的葡萄球菌表面
B.90%以上的金葡球菌表面
C.致病性球菌表面
D.产生肠毒素的葡萄球菌表面
E.表皮葡萄球菌表面
15.葡萄球菌的噬菌体分型意义是
A.确定其致病性
B.确定其耐药性
C.葡萄球菌分类依据
D.流行病学调查追踪传染源
E.测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16.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是
A.杀白细胞素
B.凝固酶
C.透明质酸酶
D.荚膜
E.耐热核酸酶
17.葡萄球菌溶血素对下列哪种细胞损伤作用最强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肝细胞
E.神经细胞
18.葡萄球菌肠毒素的作用是
A.直接破坏胃粘膜细胞,导致腹泻,腹痛
B.直接毒害肠粘膜细胞,导致腹泻,腹痛
C.直接毒害中枢神经,引起食物中毒
D.通过刺激呕吐中枢而导致呕吐
E.直接破坏肠壁血管,导致出血性肠炎
19.晶晶同学左面部因青春痘引起化脓性炎症,其脓汁黄白色、粘稠,病灶局限,这是由于病原菌产生
A.透明质酸酶
B.血浆凝固酶
C.耐热核酸酶 C.链道酶 E.葡激酶
20.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是
A.黑死病
B.食物中毒
C.风湿热
D.气性坏疽
E.尿路感染21. 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与金葡菌的鉴别要点是
A.能否在含有亚碲酸盐的培养基中形成黑色菌落
B.能否在血平板上生长时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环
C.能否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中生长时菌落出现自溶
D.能否在含青霉素培养基中菌体形成串珠样改变
E.能否在牛乳培养基中生长时形成汹涌发酵现象
22.链球菌抗原构造中与致病性相关的抗原是
A. K抗原
B. Vi抗原
C. SPA
D. O抗原
E. M抗原
23.以下疾病中由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是
A.大叶性肺炎
B.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C.感染性心内膜炎
D.化脓性扁桃体炎
E.流行性脑脊髓炎
24.能够产生透明质酸的细菌是
A. A族链球菌
B.霍乱弧菌
C.鼠伤寒沙门菌
D.淋病奈瑟菌
E.鼠疫耶氏菌
25.风湿热的辅助诊断方法是
A.胆汁溶菌试验
B. OT试验
C.外斐试验
D.抗O试验
E.肥达反应
26.以下能够产生自溶酶的细菌是
A.艰难梭菌
B.百日咳鲍特菌
C.变形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