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文化 浅谈晋商兴盛或纵横之因
晋商兴起原因浅谈
作 者 简 介 : 晓 霞 (90 , , 西晋 中人 , 川 师 范 大 学历 史旅 游 学 院在 读研 究 生 。 光 18 -)女 山 四
一
44 ~
维普资讯
而人 口密度 相 对 较 大 ,可 以称之 为人 稠 地 狭 ,加之 山地 较 多 ,真 正 能 进 行 有 效 农 业耕 种 的
己的市 场 .到唐 宋 时候 已经形 成 了一 股 强 大 的 商业 势 力 。 当然 在 朝 代更 替 期 间 ,山西 的 发
展并 不 是一 帆风 顺 的 ,甚 至在 晋 魏 时期 商 业 还 受到 过 猛 烈 的 冲击 ,但 是最 终 仍 然 是 坚持 与 发 展 了下来 .由于商 业 历 史悠 久 ,积 累 了不 少 商业 的经 验 ,造 就 了不 少著 名 富 商 ,这 对 晋 商 的兴 起 是起 着 重要 作 用 的 。总 之 ,如果 没 有 山 西 商业 的悠 久 历 史 ,晋 商 是 不 是 可 以产 生 和发 展起 来 .便 也成 了个未 知 数 。
2 Q 生 目 立
晋商兴起 原 因浅谈
光 晓 霞 ,包 平
(. 1 四川 师 范 大 学 历 史 旅 游 学 院 , 四川 成都 6 0 6 ;. 京 财 经 大 学 成人 教 育 学 院 , 苏 南 京 2 0 0 1 10 82 南 江 10 3
摘 要 : 年 来 , 着 晋 商 大 院 文化 热 的进 一 步 升 温 . 近 随 不仅 有 力地 推 动 了山 西 旅 游 资 源 的
维普资讯
第2 卷 第 3 4 期
. —
太 原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I 旦 I Q O AY A S T U EO D C T O FT 1U N I 1 T T FE U A I N N
浅谈晋商之商道文化
浅谈晋商之商道文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中谈到商道,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是北方的晋商。
数百年来,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进上一族,不仅能够传承下来而且还能将不断发展,不得不佩服是中国商界的神话。
但是是什么缔造了神话呢?数百年来晋商又单一贩卖到多种经营而致富,不是偶然的,是一代代山西商人勤学苦练的经营结果。
从最初的为官家贩粮贩盐起家,随着家业的越做越大和经营经验的不断积累。
也一步步的发生变化,丛独资到贷金制到朋伙制最后为伙计制。
晋商在经营模式,管理模式,信用机制和商业思想上都有独到之处。
在数百年的经商经验积累之中,“名,利,威”真的可以找到与之对应的成型的措施,分权,身股和严格的号规制度。
我们在感慨晋商生财有道,守成有方时还应了解,晋商是先管人后管财的以人生财的管理模式。
《晋录》曰:“其合伙而上者名曰伙计,一人出本。
纵伙而上之。
”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东家只管出钱,专门雇佣伙计金进行经营。
在这个制度下,经营权和所有权完全分离,大东家不直接做买卖,而是雇佣一个大掌柜,将业务交由大掌柜完全经营。
“财东不管事”成了晋商商帮中独特的规矩。
在这写拼杀在前的职业经理人之后,正是晋商财东们从分权的用人机制以及晋商经历百年沉淀的用人之道。
财东分权,掌柜行权,晋商普遍采用的是两权分离的治理结构:即财东和掌柜的分离。
尽管财东在选人方面不畏繁难,毫不含糊。
但大掌柜正式继任后,财东会对自家业务完全置之度外,资本,人事权全权由掌柜的管理。
一切经营活动均不干预,日常盈亏不过问。
让大掌柜大胆放手经营,只是静候财期结算。
而在商号内部,大掌柜推行高度集权制。
虽然一起共事的二掌柜,三掌柜有建议权,有身份有资历的伙计对小事情可以便宜行事,胆大事情都是有大掌柜决策的。
在人事上,分权制度也尽量避免了财东对经营管理的干预。
按照晋商的规定,到年底,财东会和总号掌柜一起看个分号掌柜的“清抄”,之后又东家出资宴请所有的掌柜。
这就是所说的“贺年饭”。
开宴后,东家和大掌柜会有首席开始敬酒,敬到亏损的掌柜会停下然后离开。
对于晋商文化的思考
对于晋商文化的思考摘要晋商这个社会群体,自古代晋国时期出现,经过“开放关市,招徕商贾,以有易无,各得所需,四方来集,远乡都到”(《礼记·月令》)的原始、半原始经营活动的艰苦岁月,发展到明代中期,随着国内资本主义工业的萌芽和兴起,山西商人以善于从事商品交易的智慧和才能,乘势崛起,逐渐形成一股以地域关系、乡土纽带为特征的商行帮会群体。
晋商文化具有政治上博大宽厚、兼容并蓄,经济上求同存异、自强不息的内力与特点。
这一文化特性,加上晋国历史上著名商人计然提出的“贾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平籴齐物,关市不乏”的经营思想;计然的徒弟范蠡提出的“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的经营方针;猗顿提出的“欲速富,当畜五(牛字)”的经营理念;白圭提出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经营方术,以及“务完物,无息弊”的经营道德,“薄饮食,忍私欲(婪),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的艰苦创业、平等待人的经营作风,即成为晋商文化的完整体系和晋商群体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智慧宝库。
关键字晋商文化;发展和精髓;(一)晋商文化的发展和精髓晋商文化在我国商业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其精髓表现在六个方面:1、诚信义利的价值观念山西人受孔孟之道影响,崇尚信义,在其重商立业的创业思想指导下,在“义”和“利”的问题上,有其独特的理解和行为规范,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古代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孔庙、关庙,很多关庙由山西商人所建。
关庙作为祀奉关云长的地方,之所以被山西人百般信崇,均在于“信”、“义”二字。
晋商与关云长乃乡亲关系,将关云长尊为财神,以其信义教育同行,以其武功希冀保卫自己的商业利润。
反对采取卑劣手段骗取钱财。
晋商史料中有很多不惜折本亏赔,也要保证企业信誉的记载,以致各地百姓购买晋商商品,只认商标,不还价格。
2、博大宽厚的经营胸怀博大宽厚是晋商文化的底蕴所在和晋商群体赖以兴旺发展的精神支柱。
胸怀宽广,眼光远大,使晋商具有在商海中游刃自如,审时度势,洞察机遇的锐利眼光;敏于观察商情,捕捉战机,采取主动,适机而上,乘胜获取战果的机智头脑;宽厚待人,以义取财,以利厚人,增强友谊,在化解业务纠纷和协调师徒关系方面展现的大家风度。
中国晋商文化简析
晋商文化晋商文化,山西晋中地区历史上以物阜天成、人杰地灵而著称,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华夏的晋商令国人瞩目,以平遥、太谷、祁县为代表的商贸金融前驱,举商贸大业,夺金融之声,票号汇天下,称雄数百年,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性繁荣。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
在中国商界称雄达500年之久。
晋商之家族不同于一般官绅家族,它是具有商业烙印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家族。
晋商精神明清山西商人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世纪,“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他们的自我写照。
明清山西商人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归之为“晋商精神”。
进取精神由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山西商人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
敬业精神敬业:是事业成功的源泉,而勤奋、刻苦、谨慎的作风,又是敬业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勤奋:这是大多数山西商人具有的良好品德,谨慎:山西商人经商以谨慎闻名。
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敢经营大的业务,恰恰相反,他们对大业务抓得很紧。
但他们不轻易冒风险,不打无准备之仗,而是要在充分调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才拍板成交,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以放款来说,这是山西票号的一项重要业务,但又有风险,他们对放款对象一定要在详细调查对方资产、用款目的、还款能力、财东情况等的基础上,才决定放款与否。
群体精神山西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
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
山西商人这种商帮群体精神,首先来源于家族间的孝梯和睦。
其次,群体精神是经商活动中业务扩大与商业竞争的需要。
随着山西商人活动区域和业务范围的扩大,商业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于是山西商人从家族到乡人间,逐渐形成“同舟共济”的群体。
谈谈晋商文化的崛起与衰落的原因作文
谈谈晋商文化的崛起与衰落的原因作文
嘿,你知道吗,晋商文化的兴起和衰落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咱们
得感叹一下晋商的聪明才智啊。
他们呀,知道抓住商机,积极进取。
他们家族世代经商,靠着和外地商人交流,学习先进的商业技巧,算
得上独具慧眼啊。
听着,这儿有点儿揪心,晋商的繁荣也是有原因的。
你瞧,晋商
那时候热衷于投资商业和房地产,他们聪明地利用财富来获取更多的
财富,好似一只巧妙的钓鱼者,一网打尽。
他们道高一尺,鬼低一丈
地在货物流通领域中横冲直撞,最终累积了巨大的财富。
可惜啊,光彩不再,晋商的衰落也是历历在目。
唉呦,一切都要
从内外因素说起呀。
从外部来看,嘿,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和西方列强
的入侵,让晋商难以翻身。
他们的生意遭到了破坏,市场受到了限制,可怜的晋商们都有些措手不及。
说来也怪哟,晋商的文化观念也在衰落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尽管
他们有商业头脑和广阔的商业网络,可是他们的世袭观念、门阀意识
在商业竞争中显得有些束手束脚。
短视眼光和对新变革的抵触,让年
轻一代的晋商们失去了创新和活力。
没错嘞,晋商文化的崛起和衰落可谓由多重因素交织而成。
嘿,
不过不要忘了,历史的变迁是无法改变的。
晋商的辉煌终将成为过去,但他们的精神却会一直流传下去。
嗨,就让我们怀念他们的智慧和勇
气吧!。
晋商文化——浅谈晋商兴盛或纵横之因
晋商文化——浅谈晋商兴盛或纵横之因附录:人名索引:龚自珍3/1 司马迁8/2朱元璋4/3 王现4/5王瑶4/5 关羽8/6主题词索引:山西1/1 5/1 6/1 7/1 9/1 10/1 11/1 12/1 1/2 2/2 3/2 6/2 7/2 8/2 9/2 10/2 13/2 1/3 6/3 7/3 8/39/3 3/4 1/5 3/5 9/5 1/6 2/6 5/6 6/6 8/6 9/6 1/72/8 6/8 8/8 1/9晋商2/1 1/5 2/5 4/5 11/5 1/6 7/6 1/7 5/7 6/7 8/76/8 1/9 1/10 2/10 4/10 6/10文明2/2 8/2 11/2 12/2资金9/1 2/8 3/8内容提要:山西晋中地区历史上以物阜天成、人杰地灵而著称,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华夏的晋商令国人瞩目,以平遥、太谷、祁县为代表的商贸金融前驱,举商贸大业,夺金融之声,票号汇天下,称雄数百年,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性繁荣。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
在中国商界称雄达500年之久。
晋商之家族不同于一般官绅家族,它是具有商业烙印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家族。
关键词:山西、晋商、文明、资金正文:现在的人们谈起山西,恐怕说到最多的应该是山西的“煤老板”吧。
须知,在明清时期,“海内最富”曾经是晋商的真实写照。
1822年,当时中国最著名的文化思想家龚自珍为了缓解内地日益严重的人口压力稳固边疆的政局,曾向皇帝建议将内地的人口大量向西北地区迁移,但龚自珍认为这个政策不适用于两个地方,一是江浙,因为这里的居民太柔弱,经不起西北的风沙;另一个地方就是山西,因为这个地方太富裕了,没有人愿意去西北吃苦,在谈到山西的富庶时,龚自珍用了这样一个词:海内最富。
那么山西的海内最富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山西所有商家的固定资产总和已经达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其次,由于山西的商号遍布全国各地,所以在流动资金方面,山西商人的实力也是非常强的;甚至,由于山西商人外出经商,同时也就带动了本地区的繁华,山西的城镇经济发展很迅速,当时就有美国学者指出,山西的太谷是中国的华尔街。
从兴盛到没落,探寻历史暗处的晋商文化
从兴盛到没落,探寻历史暗处的晋商文化原创四十五度说2020-02-24 08:47:51明清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突然涌现出了这么一个群体,他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繁荣,钱庄票号遍布天下,经营范围之广,收罗钱财之多,流传时间之长,让世人为之侧目。
他们就是驰骋亚欧两大洲,为中国经济做出卓越贡献的传奇商人--晋商。
晋商文明,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历史文献以及名胜遗迹供人们所考察。
位于山西的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山西会馆等,都是对当时晋商历史的见证。
通过这些历史的痕迹,我们仍可以描绘出当时中国经济欣欣向荣的景象。
晋商,顾名思义,是指山西的商人。
古时候流传着一句:'哪里有麻雀,哪里就有山西商人',足可见晋商涉及范围之广。
明清时期,晋商首创的'票号',将全国商铺紧密联系起来,汇通世界,被多地的商人争先效仿。
其名声之盛,让后世依旧流传着'山西人善于经商'的说法。
晋商文化源远流长,起源于先秦时期,发展于隋唐五代,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大繁荣。
一、从历史发展看晋商•风云初起'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赞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早在先秦时期,晋南就流传出了这样的贸易活动,这是晋商在历史上崭露头角。
从先秦到唐朝,尽管晋商的贸易活动逐渐增多,但并未发展壮大,处于'无组织,无地位'的冷门时期。
随着李唐的起兵,太原被定为国都,晋商拥有了更多的贸易机会。
在这个时候,他们得以与外界商人进行亲密接触以及交流,迅速的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当时的汾河两岸,各种水运陆运,经济贸易,让人目不暇接。
就连唐代著名诗人韩愈也曾感叹:'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
'•欣欣向荣宋代是一个商业飞速发展的时期,当时闻名于天下的商人有蜀南,南商,北商等,而晋商,徽商等也在此时大显身手。
宋朝时期战事频繁,国家所需的战马都是由北方的辽朝来供应。
因此,宋王朝与辽朝的经济往来逐渐增多。
浅析晋商成功的原因
浅析晋商成功的原因晋商是指山西(中国中原地区的一个省)商人,山西的简称为"晋"。
故晋商即指山西商人。
山西人自古善于经商,这在史书中其实是屡有记载的。
明清时代,晋商雄据徽商、粤商、闽商、潮商、宁波商、江右商、吴越商等十大商帮之首,演出了一场长达五个世纪的大型历史活剧。
其舞台之广大,演员之众多,在世界经济史上也是罕见的,人们也往往把晋商与意大利商人和犹太商人相提并论。
直至如今还传颂着"凡是麻雀能飞到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说法。
晋商在长达五个世纪的商业金融活动中,长期执掌全国内外贸易之牛耳,绝不是偶然的,作为商帮之首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
首先,明清山西商人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
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
(1)进取精神,由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山西商人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
清人纪晓岚说:"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
"这就是说,事业不成,甚至连妻子也不娶。
可见山西人是把经商作为大事业来看,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而这种观念正是使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取的极其巨大的精神力量。
(2)敬业精神,晋商的敬业精神,也是常为人所称道的。
在封建社会中,传统的观念是重儒轻商,故四民中以士为一等,商为末等。
但明清山西商人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商和士农工是同等重要的事业,都是本业,同样要敬。
晋人摒弃旧俗,褒商扬贾,以经商为荣。
榆次富商常氏,有清一代不绝于科举,但绝不轻视商业,而且是把家族中最优秀的子弟投入商海。
总结晋商的商业文化思想
总结晋商的商业文化思想
晋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业团体,起源于北朝时期的山西地区。
他们以商业活动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思想。
下面是对晋商商业文化思想的总结。
首先,晋商注重家族观念和家族荣誉。
晋商家族通常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血缘关系构成,他们相互之间拥有相似的姓氏,并形成了严密的亲属关系网络。
晋商非常重视家族的声誉和传统,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祖先的事业,还要维护家族的荣誉和声誉。
父辈经营的产业会被子辈相继继承下来,并且强调传家宝的重要性,使整个家族发展得更加稳定和持久。
其次,晋商崇尚财富创造和经营实力。
晋商出身于商贾之家,他们崇尚创业和积累财富,在商业活动中追求成功和利益最大化。
他们注重培养商业思维和经商技能,懂得市场分析、经营策略、风险管理等专业知识,同时也非常注重商业道德和商业规范,遵守契约,诚信经商。
第三,晋商重视社会责任和慈善事业。
虽然他们致力于财富创造,但晋商也非常关心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他们在富有的同时也能向社会施行善举,资助学校、修建道路、兴办公益事业等,为当地社区和民众提供帮助和支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最后,晋商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
晋商团体内部形成了紧密的互助关系和信任体系,会互相合作、相互扶持,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
他们还注重与政府、地方领袖、其他商人等各类人群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公共事务,以谋求
更大的利益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晋商的商业文化思想体现了家族观念、财富创造、社会责任和人际关系四个重要方面,这些思想使得晋商在中国历史上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和社会影响力,并且对后世的商人和商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议晋商与晋商文化
浅议晋商与晋商文化一、晋商浅释“晋商”的含义有两个方面。
山西是古晋国的封疆,简称“晋”,凡山西从事商业工作,经营商品交易的商人,都可泛称“晋商”,包括从事国营(工)商业者和私营(工)商业者。
《辞海》(缩印本)也说,晋商俗称“山西帮”,亦称“西商”、“山贾”,又说为“中国旧时山西省籍的商人”。
另一方面是专指古代晋国经营商业和从事商品交易的商人。
《国语·晋语》中曾说:“(晋文公)轻关易道,通商宽农。
”又说:(晋都)“绛之富商,韦藩木楗,以过于朝,唯其功庸少也,而能金玉其车.文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
”可知晋国早在春秋时期已经成为“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史记·货殖列传》)的诸侯国,出现了“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贾”以(《管子·轻重甲》)的商贾阶层,且成为晋商社会的上层人物。
“晋商”——一山西商人这个社会群体,自古代晋国时期出现,经过“开放关市,招徕商贾,以有易无,各得所需,四方来集,远乡都到”(《礼记·月令》)的漫长的原始、半原始经营活动的艰苦岁月,发展到明代中叶,随着国内资本主义工业的萌芽和兴起,商品交易的发达,山西商人以善于经营商品交易的智慧和才能,乘势崛起,逐渐形成一股以地域关系、乡土纽带为特征的商行帮会群体。
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
正如明代文学家、史学家、万历进士谢肇(氵制)《五杂俎》所记:“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
”到清朝中叶,山西商人逐步适应金融业汇兑业务的需要,由经营商业向金融业发展,咸同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成为执全国金融牛耳的强大商业金融资本集团。
同时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和山西各地区商行实力、经营方向以及经营思想的不同,经营票号的多系平遥、祁县、太谷、介体商帮,经营商业的多为泽、潞、绛、太(平)、临等地商人。
晋商兴衰原因分析
4、晋商晚期诸多领导者所滋生的“奢为贵”思想进而挥 霍无度也为晋商衰落埋下了伏笔。 晋商中许多著名的商业或金融大集团其创业者都出身 贫寒,大多以俭创业守业。但随着业务的发展,时代的变 迁,晋商中日益滋生出的“奢为贵”的思想,以票号业中 的龙头日升昌为例,其后期经营主要精力集中在官款业务。 由于不断与官场结交,到光绪年间,号风为之一变,无论 总号分号,个个穿着华贵,趾高气昂,对小型汇兑往往一 概不接。经理们往往生活腐化,出入乘轿,中饱私囊。许 多商号经理财东醉心于享乐、听戏、吸食鸦片,为票号经 营带来无穷后患。许多号规被打破,总号分号脱节,管理 日益混乱。在这一风气影响下,清末民初晋商中许多发生 了蜕变,上上下下只图享乐无心经营,内部隐含着许多败 亡的危机,加快了晋商衰落的速度。
通过以上对晋商的兴与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晋商的成功除了优越的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和自身良好 的素质等原因外,还有两大因素:一是制度创新。二是 靠与封建政权的结合,以政权作靠山,支撑了晋商的发 展。但是,在其成功的同时,已经孕育其日后衰败的危 机。晋商在发展过程中日益背离了其赖以生存的商品经 济的大潮,具有很强的买办性、封建性。在其发展的最 后阶段,由于没能顺应历史潮流,及时与封建政权脱钩, 无法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制度创新,面对国内外激烈竞争, 无力发展,丧失了机会,导致晋商向近代工业转型失败。 所以,当买办性与封建性由于其历史局限性而被历史抛 弃时,以其为基础的晋商不可避免地也成为历史的陈迹。
二、晋商衰败的原因
(一)外在因素分析
1、清政府对晋商的肆意压榨,使晋商不堪重负。 中国作为一个封建农业国家历史悠久,历代统治者 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秩序和小农经济结构基础,往往实 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末,随着封建制度的进一步衰落, 政府对商业控制虽相对减弱,但对商人的压榨却愈加苛 重。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追求奢豪生活的欲望使得 统治者加大了对商人的剥夺。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腐 败统治,内外矛盾激化,镇压起义和对外战争都需要大 量的军费开支,而历次对外战争的失败,伴随而来的都 是巨额的战争赔偿,而政府财政匮乏,于是便将赔偿的 重负转嫁给整个社会。商人首当其冲,执中国商界之牛 耳的晋商更是深受其害,往往承担沉重的苛税、捐输、 摊派。
谈谈晋商文化的崛起与衰落的原因作文
谈谈晋商文化的崛起与衰落的原因作文
嘿,晋商文化崛起的原因可不少呢。
首先呢,晋商在唐宋时期就
开始发展起来了,他们勤劳好学,善于经商,聪明伶俐,善于理财。
他们还善于联合,形成了庞大的商业网络,这样才能有崛起的基础啊。
嗨,而且晋商还善于与外族通商,开拓广阔的贸易路线,这也是他们
崛起的关键吧。
唉呦,可惜啊,晋商文化的衰落也有不少原因。
首先呀,随着时
代的变迁,晋商的商业网络逐渐衰弱了,新的商业模式出现了,他们
没有及时调整,这也是一个原因。
而且,内部管理不善,导致企业经
营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也是晋商衰落的原因之一啊。
哟,晋商文化崛起与衰落的原因还有很多呢。
比如说,战争频繁
的发生,经济形势的不景气,这些都是导致晋商文化衰落的原因之一。
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晋商文化在这些因素的影
响下逐渐式微了。
晋商成功的主要因素
晋商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中国明清以来的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欧亚的晋商举世瞩目。
晋商为什么就能成功呢?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晋商成功的主要因素,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晋商成功的主要因素篇1:晋商的第一桶金在明朝开国的时候,北方边防军驻军90万人,分成9个兵站,就是9个据点。
为了防止蒙古人的侵犯,所以叫九边。
这9个边防站里有4个在山西省,这就给山西人一个得天独厚能够发达的机会。
由于九边驻军非常多,达到90万人,粮草就成了大问题。
明朝刚开国的时候通常靠湖南、安徽运送粮草,搞得天怒人怨。
最后想了一个办法,叫做开中制。
就鼓励商人运粮食到九边,然后明朝政府给他一个盐票,当时叫做盐引,实际上就是经营食盐的凭证。
中国古代各朝政府对食盐都采取专营政策,主要原因是控制盐获得的利益很大,丝毫不亚于今天控制石油和煤矿的利益。
明朝政府就靠着这一种激励机制,鼓励这商人运粮到北边,换盐票。
这个环境之下,晋商最方便,所以囤积大批粮食运到北边,拿盐引换山东盐等等,和当时的徽商是平分秋色。
但是,经过长达百年的运营之后,这个制度产生了重大问题——腐败。
当地官员拿着这个盐引不给山西商人,给自己的亲戚。
因此这个制度破坏了就完了。
所以推一个新制度,叫做开中折色制。
但是在1492年,明朝政府规定,商人不用再到北部边疆用粮食换盐票,在内地就可以到盐运司用银两换取盐票。
这样一来,山西商人先前具有的地理位置优势荡然无存,对盐票的控制也没有了,再加上官员腐败,山西盐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很多山西商人因此破产。
晋商成功的主要因素篇2:晋商的转折当时的山西商人并没有被打垮,因为明朝败亡了,清朝起来了。
清朝是北方当时的异族,所以清朝跟蒙古之间是互相通婚的,蒙古族跟清朝之间是不分的,因此北方没事了。
当时北方的特产是人参、貂皮、灵芝等等,南方生产铁锅、盐巴、茶叶等。
而北方跟南方的交界又是山西,所以山西商人得了清朝的地利之便,北方没有外患,就开始贸易。
北方蒙古那边人非常需要铁锅,他们自己不会造。
中国晋商文化的发展
中国晋商文化的发展首先,晋商的商业活动涉及广泛。
他们在北方地区以粮油、盐铁等生活必需品为主要贸易商品,在南方地区以丝绸、茶叶等高价值商品为主要贸易对象。
晋商在商业活动中注重风险管理和纵向整合,通过多地点的布局和资源整合来降低经营风险。
他们还通过货栈、仓库等手段,掌握市场信息,并利用资本和人脉网络进行贸易和投资。
其次,晋商注重家族经营和世袭传承。
晋商家族经营中,通常由家族长辈统领家族企业,家族成员之间有明确的权责和分工,形成了稳定的企业管理体系。
同时,晋商家族也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例如关帝信仰、文学艺术、儒家思想等。
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晋商家族经营更加注重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
晋商文化的发展还体现在慈善事业方面。
晋商积极参与教育、医疗、公益等慈善事业,资助学校建设、捐助医疗机构、支援灾区等。
晋商慈善事业的兴盛与其家族经营和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晋商认为回报社会是企业的责任,这也体现了晋商文化中的一种精神追求。
然而,晋商文化在清末民初时期逐渐衰落。
由于外国势力的入侵以及内部贸易机制的改变,晋商的商业地位逐渐式微。
与此同时,晋商家族的规模也逐渐减小,家族企业逐渐解体。
晋商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淡化,但仍然留下了重要的历史痕迹和文化遗产。
尽管晋商文化已经逐渐消亡,但其在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不可忽视。
晋商文化以其独特、富有创造力的商业模式和精神追求,对中国商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晋商文化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中国商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晋商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国商业发展的脉络和历史走向。
晋商文化浅谈晋商兴盛或纵横之因
晋商文化——浅谈晋商兴盛或纵横之因附录:人名索引:龚自珍 3/1 司马迁 8/2朱元璋 4/3 王现 4/5王瑶 4/5 关羽 8/6主题词索引:山西 1/1 5/1 6/1 7/1 9/1 10/1 11/1 12/1 1/2 2/2 3/2 6/2 7/2 8/2 9/2 10/2 13/2 1/3 6/3 7/3 8/3 9/3 3/41/5 3/5 9/5 1/6 2/6 5/6 6/6 8/6 9/6 1/7 2/8 6/88/8 1/9晋商 2/1 1/5 2/5 4/5 11/5 1/6 7/6 1/7 5/7 6/7 8/76/8 1/9 1/10 2/10 4/10 6/10文明 2/2 8/2 11/2 12/2资金 9/1 2/8 3/8内容提要:山西晋中地区历史上以物阜天成、人杰地灵而着称,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华夏的晋商令国人瞩目,以平遥、太谷、祁县为代表的商贸金融前驱,举商贸大业,夺金融之声,票号汇天下,称雄数百年,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性繁荣。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
在中国商界称雄达500年之久。
晋商之家族不同于一般官绅家族,它是具有商业烙印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家族。
关键词:山西、晋商、文明、资金正文:现在的人们谈起山西,恐怕说到最多的应该是山西的“煤老板”吧。
须知,在明清时期,“海内最富”曾经是晋商的真实写照。
1822年,当时中国最着名的文化思想家龚自珍为了缓解内地日益严重的人口压力稳固边疆的政局,曾向皇帝建议将内地的人口大量向西北地区迁移,但龚自珍认为这个政策不适用于两个地方,一是江浙,因为这里的居民太柔弱,经不起西北的风沙;另一个地方就是山西,因为这个地方太富裕了,没有人愿意去西北吃苦,在谈到山西的富庶时,龚自珍用了这样一个词:海内最富。
那么山西的海内最富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山西所有商家的固定资产总和已经达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其次,由于山西的商号遍布全国各地,所以在流动资金方面,山西商人的实力也是非常强的;甚至,由于山西商人外出经商,同时也就带动了本地区的繁华,山西的城镇经济发展很迅速,当时就有美国学者指出,山西的太谷是中国的华尔街。
从晋商文化看晋商的成功
史海镜鉴晋商文化是晋商在特定的发展过程及经营实践中凝结起来的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
它具有自己的特性和个性,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
晋商秉承了传统的儒家文化,有融合、有发展地与塞外文化碰撞,以融合山西黄土文化的方式,消化融合形成山西独特的晋商文化。
晋商称雄于世,就在于他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晋商文化贯穿到经营和组织管理之中,使晋商文化成为其实践活动中最活跃的内在灵魂。
许多学者认为明初北方边镇市场的形成,为晋商的崛起提供了活动的舞台;山西明代盐铁等手工业商品生产的发展为晋商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
诚然,区位、交通、资源等地理要素对明清时期晋商的崛起、兴盛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探究晋商成功的深层原因,我们更应该发掘晋商文化的内涵精髓。
一、以义制利、先义后利晋商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社会,以儒家文化为依据,主张用儒意通商,用儒家文化修身正己,“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利从义生”、“群体本位”等伦理道德观对晋商有着深刻的影响。
“诚信”是晋商文化的核心理念,“以义制利”是晋商经营的哲学基础。
晋商以群体为本位、以家庭为中心,强调家、族、宗、国,人际关系鲜明地体现着重伦理、重情谊的特点,其做人准则仍基于义务、责任。
庚子事变时李宏龄主持蔚丰厚上海分号,当时京师陷落,京官逃到上海者纷纷持京师票券要求在沪兑换银两,众沪商皆不兑换,李宏龄以事出非常,当照顾客户利益,力排众议,酌量予以兑换。
从此,蔚丰厚票号声誉更盛,生意更兴。
在晋商文化的长期培育过程中,把典型树立、舆论引导、活动熏陶、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逐步使晋商文化人格化、形象化,成为晋商企业与员工共同拥有、不可缺少的共同支撑。
如在晋商会馆中,晋商通过参与集体定期祭祀关羽的活动,使员工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接受山西同乡关公以义气为重品格的熏陶,从感性和理性上对晋商文化逐步达到认同,形成“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共识,使“义”成为约束晋商行为的准则。
晋商成功因素探析
引言: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
这句话不光表现了中国古代山西从事经商的人数之多,经营地域之广,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晋商的繁荣。
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称雄国内商界,“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就是他们成功的写照。
晋商取得巨大成功原因何在,一直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拟从晋商在商业活动中形成的“晋商精神”中简单分析晋商成功的因素,使当代晋商以史为鉴,为山西经济的振兴做出应有贡献。
晋商成功因素探析晋商兴起于明,繁盛于清。
在晋商发展到清代时,已成为国内势力最雄厚的商帮。
这一时期晋商雄居中华,饮誉欧亚,辉煌业绩中外瞩目。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晋商称雄过程中所树立的三座丰碑,那就是“驼帮”、“船帮”和“票号”。
“驼帮”既以骆驼为运输工具从事贸易活动的重要商帮之一,他们主要经营茶叶生意。
那时南来“糖布茶”,北来“骆驼牛马羊”是经营茶叶的独到之处,就是运销一条龙。
当时晋商将北方的牲畜运往南方销售,出售后又在南方的福建、两湖、安徽、浙江、江苏一带购买茶叶,收购上茶叶就地加工成茶砖,然后再运往他的各个分号,如此循环。
“船帮”是以船只运输为主,主要从事海外经贸的商帮。
船帮出现在清代中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流通量猛增,但当时我国产铜量极低,仅靠云南一地产的滇铜远远满足不了铸币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山西商人组织船帮对日贸易采办洋铜。
介休的范家就是最为突出的代表。
范毓宾时期,范家的商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被人们称为著名的“洋铜商”。
晋商在利用“驼帮”、“船帮”经商的过程中,真可谓是“船帮乘风破浪,东渡扶桑;商帮驼铃声声,传播四方”,写下部部艰辛的创业史。
“票号”又称汇兑庄或票庄,是一种金融信用机构,是山西商人在商业活动中最大的创举。
“票号”开始主要承揽汇兑业务,后来也进行存放款等业务。
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票号是有平遥李家独资创办的“日升昌”票号,地址在现在平遥的西大街上,现已开发为“中国票号博物馆”。
当时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祁县、太谷等地人群起效仿,形成了平遥帮、祁县帮、太谷帮。
(完整版)晋商兴起发展原因
(完整版)晋商兴起发展原因晋商是在明初兴起的。
导致晋商兴起的最重要的条件是明朝为防范蒙古人的戍边措施。
1368年建立的明朝,把蒙古统治者驱逐出了中原大地。
为了防范蒙古人骚扰和入侵,明王朝从东北的鸭绿江直至西北的嘉峪关一线秣马36万、厉兵八九十万,设立了九边重镇,这就人为地造就了一个高额的消费区。
为解决这些兵马的生存和需要,近薄九进重镇的山西的大商小贩,捷足先登,蜂拥而至,操起贩运各种货物的生意。
晋商主要是做“食盐”生意崛起的。
因为明王朝最初实施“开中法”,即商人输粮供边塞军士食用,王朝付商人盐引,商人凭盐引到指定盐场和指定地区贩盐。
由于盐是专卖品,获利颇丰。
晋商抓住时机,以地缘优势,借“开中法”捷足先登而兴。
当明政府颁布开关互市令后,他们进一步与关外各民族展开贸易,互通有无。
一直到清朝前期,晋商用牲口驮等传统方式由江南展转向蒙古、俄国贩卖茶叶,也发了大财。
此外还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地理优势也是晋商成功的客观原因。
我国的农业经济生态区可以分为两大块。
从黑龙江的漠河到云南的腾冲,画一条东北( 西南向的斜线,这条线的西北是游牧经济区域,而东南是中原汉族广大农业、手工业区域,它们是两类不同的农业生态系统。
这两类农业生态系统分界线,在北方大体与长城平行。
而山西背靠蒙古草原,南接中州河南,右连陕西,左屏河北,位于这两种经济区域之间。
因此,山西就自然而然充当了促进相互联系和彼此互补的这一角色。
作为农耕经济文化极为发达的中原地区,自古需求游牧经济文化的某些补充。
比如游牧地区的特产马、羊、骆驼及皮毛、药材等,这是农耕生活所必不可少的。
因此,蒙古游牧地区对中原农耕社会和生活的补充是全面的,而非某一时、某一地、某一物的交换。
只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文化区域,就存在着这种互补。
同样,中原先进的农耕社会对蒙古游牧地区在各个方面的“汉化”和补充性更强,也更全面。
无论持久的“汉化”,还是时断时续的“互市”,从未隔断过这两大经济区域之间的联系。
晋商崛起的文化成因
晋商崛起的文化成因一、深厚的人文背景(一)、文、人、商人,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内在因素与根本动力,而文化则是使人具有这种因素和获得这种动力的源泉与酵体。
因此,对于经济、社会,特别是对于人来说,文化始终都是其维系生命、焕发活力、凸显效能与实现提升的精神母乳与道德基因,其作用不仅是极其重要的,而且是无法取代的。
晋商的形成与崛起,实际上正是一个文化作用于人,并通过人的优化与提升而作用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或可认为:没有文化,就没有晋商,更不会有晋商的兴旺与辉煌。
山西之所以会出现“晋商”,从根本上去考量,从源头上去追索,则恰恰是由于文化的洇酿与驱动。
或可认为,如果山西没有深厚而丰富的商业文化积淀,那就肯定不会有后世的商业繁荣和“晋商”的形成与崛起。
这是一种内在的必然,这更是由于规律而使然。
任何一种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可以从文化上找到根据、理由、动力和原因的。
晋商在山西的出现就是这样。
(二)商业文化对晋商形成与崛起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和巨大影响被尊为商业鼻祖的陶朱公——范蠡,和与陶朱公齐名的猗顿,其商务思想与商业成就便都与山西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
在范蠡和猗顿之后,司马迁还盛赞了同属于晋人的魏国大商人白圭和赵国大商人郭纵。
此外,像以“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而名世的帝舜,在商业意识和财富认知上的创举;像用“轻关易道,通商宽农”而励商的晋文公,在通商管理和营商导向上的突破;像作为改革家魏文侯之智囊的段干木,在商业政策和经营推介上的贡献等,就都既是晋商所特有的地域文化根脉,同时又是华夏文明在其商业板块上的历史刻度。
这说明,晋商所拥有的商业文化资源之富厚、商业文化根脉之久远、商业文化源流之丰沛,都是既列于全国之首,又居于古今之冠的。
(三)、晋商对传统文化精神、文化智慧、文化伦理与文化道德的高度崇仰、自觉接受和不断弘扬、发展与创新晋商的出现及其与文化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传承、转换和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凸显与应用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商文化
——浅谈晋商兴盛或纵横之因
附录:
人名索引:龚自珍 3/1 司马迁 8/2
朱元璋 4/3 王现 4/5
王瑶 4/5 关羽 8/6
主题词索引:山西 1/1 5/1 6/1 7/1 9/1 10/1 11/1 12/1 1/2 2/2 3/2 6/2 7/2 8/2 9/2 10/2 13/2 1/3 6/3
7/3 8/3 9/3 3/4 1/5 3/5 9/5 1/6 2/6 5/6 6/6
8/6 9/6 1/7 2/8 6/8 8/8 1/9
晋商 2/1 1/5 2/5 4/5 11/5 1/6 7/6 1/7 5/7 6/7
8/7 6/8 1/9 1/10 2/10 4/10 6/10
文明 2/2 8/2 11/2 12/2
资金 9/1 2/8 3/8
内容提要:
山西晋中地区历史上以物阜天成、人杰地灵而着称,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
史上,驰骋华夏的晋商令国人瞩目,以平遥、太谷、祁县为代表的商贸金融前驱,举商贸大业,夺金融之声,票号汇天下,称雄数百年,创造了亘古未有的
世纪性繁荣。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明清两
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
在中国商界称雄达500年
之久。
晋商之家族不同于一般官绅家族,它是具有商业烙印特征的中国传统文
化家族。
关键词:山西、晋商、文明、资金
正文:
现在的人们谈起山西,恐怕说到最多的应该是山西的“煤老板”吧。
须
知,在明清时期,“海内最富”曾经是晋商的真实写照。
1822年,当时中国最着名的文化思想家龚自珍为了缓解内地日益严重的人口压力稳固边疆的政局,
曾向皇帝建议将内地的人口大量向西北地区迁移,但龚自珍认为这个政策不适
用于两个地方,一是江浙,因为这里的居民太柔弱,经不起西北的风沙;另一
个地方就是山西,因为这个地方太富裕了,没有人愿意去西北吃苦,在谈到山
西的富庶时,龚自珍用了这样一个词:海内最富。
那么山西的海内最富表现在
哪些方面呢,首先山西所有商家的固定资产总和已经达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
其次,由于山西的商号遍布全国各地,所以在流动资金方面,山西商人的实力也是非常强的;甚至,由于山西商人外出经商,同时也就带动了本地区的繁华,山西的城镇经济发展很迅速,当时就有美国学者指出,山西的太谷是中国的华尔街。
山西商人积累起如此多的财富,这与山西当时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
传说中山西的晋南地区是尧、舜、禹建都的地方,山西就成为了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而且山西的河东盐池,已经有了三四千年的生产历史,所以在当时来说,山西的盐资源是占据了很大的优势,我们知道在农业社会中,盐是很重要的商品,所以掌握了盐,也就相当于掌握了市场,因此最初的很多商人都借此来发展自己的事业的。
除此以外,山西自古就有表里山河的称谓,外有山内有河是它最大的特点,山西夹在太行山和吕梁山脉之间,北面和内蒙古草原相邻,南边隔着黄河与广阔的中原地区相望,我想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山西的文明。
司马迁在《史记》是这样描述山西的“山河地区居天下之中”,它的西面是首都长安,西北和北面是游牧民族,从那时起,山西商人就懂得通过交易将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结合起来。
而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中原政权要想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防止外敌入侵,必须在两个文明的交汇处建立一个天然的非常重要的防御工事,当时的山西就处于这样一个位置,因此,山西在经济上就与政府发生了很大的联系。
在山西有一座修建于明代的张壁古堡,它作为一种防御工事,堡墙高5米、厚3米,堡墙之下还有结构复杂的地道,并且从这里开始一直到蒙古高原的边上有很多这样的防御工事,它们合在一起,就像一道天然的防御屏障,通过长城串连在一起,为明朝的军事防御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当时朱元璋为了防止蒙古兵进犯中原就在北边建立了九个重镇,驻扎大量的军队,这样的话,军队士兵的的粮草供应的亟待解决,这个时候对于山西商人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商业机会。
于是当时山西的一个行省参政就向皇帝提出,由山西商人把粮草运到部队,而条件就是朝廷要给他们一部分盐引,山西商人就用盐引去换盐再卖来赚取中间的差额利润。
通过这种方法,山西商人与政府建立了一种经济联系,就逐渐的发展和壮大了起来。
从历史来讲,并不是所有与政府建立了联系的商人就一定一帆风顺,这只是一种机会。
至于,能否在商界站住脚,还是要看商人自己的智慧。
目光远大使得山西商人在经商做生意时有一种超乎常人的气度,他们并不会为了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
除此之外,晋商的繁荣,不仅与山西当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还与他们的经商之道有关。
当时晋商经营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信、义、利。
作为商人,他们是先讲信的,我们也知道,信用是做商人最重要的,讲信用了才能赢得顾客。
山西蒲州的王家是明朝有名的晋商家族,它的创始人是王现、王瑶两兄弟,王现经商致富之后,有一次回家探亲,发现家族子弟里边有人做买卖的时候,有缺斤短两的行为,于是他就把家族的子弟带到关帝庙中,率众在关羽像前,核准了撑杆的刻度,并且在秤杆的最后订下三颗铜星,这三颗星代表福、禄、寿的意思,让家族的人知道如果在做生意中缺一两就是缺德,少了二两的话就一定要破财,缺了三两的话就会招来天谴,对于当时极其信奉关公的山西人来说,这无疑是最严重的誓言。
王现在晚年曾对自己的子弟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洁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
可见,晋商在做生意时利并不是最主要的,诚信才是本。
晋商的生意可谓是遍布大江南北,下到江浙等地,上到恰克图,都有山西商人的身影。
在外经商,山西商人很重视发挥群体力量。
他们用宗法社会的乡里之谊彼此团结在一起,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上崇奉关圣的方式,增强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讲义气、讲相与、讲帮靠,协调商号间的关系,消除人际间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群体,所以在山西商人中,义也是他们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在山西的祁县有一家有名的商人家族乔家,他们就把“以义制利”写入了自己的治家格言中。
提醒后人经商时要守信、要讲义。
那时的晋商深刻的明白光靠一两个人是做不大生意的,所以彼此之间一定要团结,而当时山西人都很尊崇关羽,不光因为他是山西人,主要因为他是最讲义的,所以山西商人间就形成了比法规更加默契的约定,他们之间绝对的光明正大,在外也一定会互相帮助。
虽然晋商讲的是信、义,最后才是利,但作为商人,利也是很重要的,从清初走西口起家到清朝中叶势力遍及天下,经过了两百多年的时间,要构造遍
布全国的商业网络也需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参与,持续这样长的时间,经营如此规模的大的商业网络,没有一个完善的经营模式是不行的。
虽然当时中国处于农业社会,但晋商已经用“股份制”在管理自己的事业,依靠有专业修养的经理制,由专业人员来经营,把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这与当时南方的商家是不同的。
并且在股份制中已经有了与现代企业相似的规定,其完善程度不亚于现代的企业。
在晋商的股份制中最有特点的要数“顶身股”了,它的主要内容是从掌柜到一般人除了正常工资外,根据他的任职情况和年代还会给他一个股份,所以如果一个伙计待得年代越多,贡献越多,那么他的股份也就越多。
晋商这样做产生激励作用的同时,也降低了自己的经营成本。
在山西,清末有一家很大的商号叫“大德通”,他的一个大掌柜在形容当时掌柜与财东的关系时曾经写道“苟非人力所能制止而丧失资金,财东不但不责经理失职,且加勉励,立即补足资金,令其重整旗鼓,经理受财东信赖与委托,任重而道远,所以事事必出,勤惕励之一念,领导同人崎岖前行,务使操纵自如,决不行险侥幸。
”如此利益与情感相结合的制度,何愁不能管理好自己的事业呢。
清朝初期,晋商的商业已经发展到了全国,为了管理好自己的事业,晋商实行的是经理负责制,他们在全国采取连号的经营,每一个大字号下面又有好几个小字号,其实和我们现在的连锁店是同一个性质,每隔几年财东就会派一个总钦差下去查看各个字号的经营情况,这样就算东家不亲自去管理,也能把自己的商业开遍全国。
由此看来,信、义、利确实是晋商当时纵横天下的主要因素所在。
其实当时在山西,大多数百姓已经不把考取功名看做自己的孩子将来要努力做的事,而是让他们先好好学习,然后被选拔入商号当学徒。
当然选拔过程并不是那么的容易,要经过面试、口试甚至笔试,主要就是考察他适不适合经商。
当被选拔进去以后,当学徒的过程也是非常辛苦的,但只要是一个懂诚信,肯吃苦,严格要求自己的学徒,经过几年后,他也是有可能当上掌柜的。
并且根据当时山西人经商制度中的顶身股,如果一个伙计干得好的话,一年赚的银子甚至可以相当于当时一个县太爷挣得的俸禄,这也就不难说明为什么当时部分的山西人宁愿自己的孩子去做伙计,学做生意也不愿寒窗苦读十余载去考取功名。
山西晋商的鼎盛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创造了数量巨大的财富,这不是靠一些小聪明就能够达到的,这需要的是一种商业智慧。
晋商不仅具备了作为商人的最高品质,他们还设计出了自己的完善的商业制度与体制,也许这就是他们在商业场上处于主导地位的原因吧。
虽然后期,晋商逐渐的走向了没落,但“晋商”为我们留下了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那就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商业道德,这种商业道德使“晋商”能在明、清时期众多的地方商帮中脱颖而出,使他们能建立一批百年不倒的“老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