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不许批评的真理,是伪真理!阅读附答案

合集下载

《至深至纯师生情——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河北省中考题)

《至深至纯师生情——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河北省中考题)

⑥虽然这部作品最后未能获奖,但书中引用的美国学者
D.S
白瑟拉托《文字以前》中的话引起了周先生的注说,你看看北大图书馆
有没有。我到北大图书馆一查,还真有,于是借出来给周先
生送去。那时周先生已经 102 岁了,正在生病住院,我到医
院把书交给他。这是本很厚的英文书,不到半个月,周先生
郝先生亲自带着样书来京,我们一齐到周先生家。周先生专 注地翻看样书,表示满意。至此,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 ④2007 年 5 月,吴玉章基金委员会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奖的评 奖活动。我看到征集评奖作品公告后,按要求买了三部《周 有光语文论集》,亲自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申请参评。 事有凑巧,过了不久,我收到吴玉章基金会的聘书,聘请我 为这次评奖的评委。我被分在语言学著作评选小组,组长是 胡明扬先生。八月份,评选开始。我所在的小组专门召开专 家座谈会听取意见。座谈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郭锡良 说:“我认为,在语言学类参评的图书中,只有《周有光语 文论集》够得上特等奖! ”他的意见得到了其他专家的相应, 这部书最后被评为特等奖。 ⑤在那次评选活动中,有一部参评图书是《图画文字说与人 类文字的起源》,胡明扬先生要我仔细看看这部书,提出初 步的意见供各位评委参考。我认真读了这部书,可是有的地 方自己也拿不准,就想起了周先生,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我 把书转给周先生,没几天就收到了先生写来的读后意见,指 出:“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不妥。这种旧说法,不符合 事实。汉字中有假借字和形声字,都表音,而且数量大。汉 字是表意和表音是音意文字。”“书中胡乱混淆语言学和文 字学,不妥。文字学在逻辑分类上属于语言学,但是语言学 的理论不能胡乱用于文字学。”
至深至纯师生情 ——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 ①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系里曾邀请周有光先生给我们 讲授文字改革课程, 这样,我便有幸成了先生的学生。 后来, 我和先生的来往增多。 ②我曾一直努力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的文集,为此也和几 家出版社联系过,但都未能成功。 2000 年 2 月初,我向上海 文艺出版社郝铭鉴先生提及为周先生出版文集的事,郝先生 对周先生素来敬仰,很爽快地同样出版四卷本《周有光语文 论集》,并由他自己担任编辑,不过要我大力协助,我把这 件事报告给周先生,他也很高兴。周先生在和出版社签订合 同时,特别注明主编是“苏培成”。我拿到这份合同稿把它 转交给出版社时,删去了这句话,因为这些文章是周先生的 著作,我很愿意做一点编辑加工,弹不到什么名利。这部论 集出版时,没有具体说明由谁主编,只在“出版说明”里提 到“论集的编选工作主要由北京大学苏培成同志担任”,这 就足够了。 ③我和周先生很快就开始了论集的编选。周先生极为认真, 经过多次商讨, 最后取得一致意见: 前三卷收入单行本著作, 第四卷收单篇论文。每一卷文稿先由我复印做编辑加工,整 理好后由先生审定。周先生同意后,再寄到出版社。我、周 先生和出版社三方面合作愉快, 工作进展顺利。 论集出版后,

《周有光先生访谈实录》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有光先生访谈实录》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周有光先生访谈实录2017年1月14日,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逝世,享年112岁。

本次访谈完成于2010年1月21日。

访:吟诵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法,但今天已经是需要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您以前进私塾时,经常吟诵吗?周:我们那时读古书,都喜欢吟诵,那是一种比较初级的音律,用不到教就会的,因为常常听到某个人吟诵。

每个人吟起来不完全一样,它是很自由的,等于是唱山歌啊。

唱山歌有一个音乐的调子,这调子用不着教,他就会了。

唱起来每一个人都有一点改变,没有很严格的标准的。

访:我们现在要把这种吟诵传承下来,要教孩子或去学习,有没有要掌握的规则呢?周:什么东西开头都是没有规则,到有规则。

我看你们可以自己创造吟诵的规则,但首先要把它保留下来,甚至可以用五线谱把它记下来。

我做了一次试验。

苏州的评弹非常有名,我就想用科学的方法把它们记录下来,将来失传了,可以根据记录来恢复。

记录它的语言呢,要用汉字,要用国际音标,还要另外设计一种吴语拼音,可以方便打字;记录音乐呢,要用五线谱,用简谱。

每一句都有5个方法记录下来。

隔了许多年以后,完全失传了,学者可以根据这个东西把它恢复。

访:我们也可以做这个工作。

周:现在世界上语言共同化很厉害,许多语言都失传了,中国许多方言都失传了。

怎样来保留文化,保留古代的东西,很值得研究。

访:周先生,诗的体裁不一样吟诵就不同吗?律诗和绝句它的吟诵是否一样?近体诗和古体诗是不是不同?周:调子跟文字的内容没有绝对的关系。

文字的内容,你吟诵时,会感觉到对于这种意义有共鸣的时候,可以用调子表达。

可是你的表达人家不一定理解。

所以说吟诵主要是给自己听的。

小时候,我父亲有个小书房特别雅致,常听到他一个人在那边吟诵古书啊。

他念给自己听,自己觉得舒服。

访:周先生,刚才您在吟诵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您这有摇晃,这个摇,是该前后的摇,还是左右摇?周:是很自然的。

唱山歌的时候自己会手舞足蹈,就这个道理。

《周有光》阅读题附带答案

《周有光》阅读题附带答案

《周有光》阅读题附带答案《周有光》阅读题附带答案试题内容:(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材料一:上世纪80年代,日本夏普公司根据周有光提出的“从拼音到汉字自动变换不用编码”的设想,研制出中西文电子打字机,并送给周有光试用。

那个时候,85岁的周有光刚刚离休,他回到家中,开始“弃笔”写作,写文章、写信、编辑书稿都用这种打字机完成,他说“工作效率提高了5倍”。

周有光很早就接触了打字机,对语言文字也早有研究兴趣。

他回忆说,上世纪20年代初,“那时在圣约翰大学,都是用英文,用打字机,太方便了,这给我印象太深刻了。

我也学了一点语言课程,后来在外国,特别到英国,我买到许多字母学的书。

字母学在中国没有人研究的,我看了觉得很有趣味。

那时候我们的银行在美国经常跟英国联络,因为业务的关系,我要到英国丢,那时候是业余的爱好,想不到后来会用上。

”金融危机爆发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说法再次风行,不少人认为,随着美国经济衰退,西方文明已开始走下坡路,中国崛起象征着东方文化将成为世界发展的主导。

在周有光看来,这也是一种中国人惯有的自欺罢了,“文化的流动哪里是忽东忽西,轮流坐庄呢?文化的发展是高处流向低处,落后追赶先进。

”他再次向记者强调了自己的“双层文化”论,“现在已经形成一种国际现代文化,这个文化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大家共同的现代文化,一个是各国的传统文化。

现代人是同时在这双层文化中生活的,每个国家的透明性都更强了。

”在他的朋友陈章太眼中,周有光是真正的现代学者,“从不与世界为敌”。

材料二:眼前的小书桌,黄色的漆掉了大半,露出木头纹理,但磨得久了,也不觉得粗糙。

眉毛已经全然没有,两道眉骨泛着红润的光,105岁的周有光老人端端正正坐在椅子上讲笑话,他说:“很有趣味。

”一笑就用手挡在嘴前,好像不该笑得这么开心似的。

“人老了,牙不大好。

”他调皮地说,“我不讲究吃,可是有好东西我要吃。

”“资本主义是腐朽的,我这种从外国回来的人腐朽思想是很多的,你们听我讲话要小心了。

《有光一生,一生有光——记“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高考阅读练习及答案

《有光一生,一生有光——记“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高考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有光一生一生有光——记“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周有光,中国著名语言学家。

这位知识渊博的学者,曾被大作家沈从文称为“周百科”。

他治学严谨、为人乐观豁达,是一位不慕名利的学者。

周有光十岁进入苏州新式学堂读书,中学毕业后,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又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

大学毕业后,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

1935年,周有光放弃日本的学业返回上海,任教光华大学,并在上海银行兼职。

1955年,他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后就决定留在北京,改行语文。

周有光发现汉语拉丁化的方案五花八门,需要有一个统一并可行的方案。

他和他的同事经过努力最终促成了这个今天看来仍然发挥作用的方案。

也正是由于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参与设计、推广汉语拼音体系,周有光被不少人尊称为“汉语拼音之父”。

他本人却一直觉得被这样称呼不好。

他说:“读过我书的人,绝不会把那顶桂冠随便加在我头顶上。

”周有光的外甥女毛晓园说:“他觉得汉语拼音有一个发展过程,不要把功劳都归在一个人身上。

”周有光曾戏言自己50岁起由经济学教授改行从事语言文字学研究,前者是半途而废,后者是半路出家,两个“半”字合在一起,就是个圆圈,一个“零”。

进入全球化时代,周有光努力推进语文现代化进程,并指出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语文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张森根说:“除了对汉语拼音的贡献,周老在创建现代汉字学、研究比较文字学以及研究中文信息处理和无编码输入法方面的学术成就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1991年,周有光将目光从研究拼音、文字等转移到对文化学、时代变化等问题的探索上,阅读、思考与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写作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据张森根介绍,周有光迄今为止出版的40多本著作中,约有一大半是在退休之后完成的。

“生活中,周有光老先生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在学术上则总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心。

他曾对我说过,自己是对这个世界认真思考了的。

《百岁学人周有光先生谈话录》阅读练习及答案

《百岁学人周有光先生谈话录》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百岁学人周有光先生谈话录陈明远周有光客:(陈明远,人文学者)周先生,您自称是“百岁学人”,而婉言谢绝了其他头衔,如大师、泰斗之类,我们这篇谈话录题目叫“百岁学人周有光先生谈话录”,您觉得可以吗?主:(周有光,1906年生人。

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和文化研究学者)这样很好!人际称呼是一种特殊符号,是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符号学的研究对象。

有些称呼本来意思还是好的,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就逐渐变味了。

有些人缺乏自知之明,妄称“大师”而适得其反。

我觉得我自己还是叫“百岁学人”实事求是一些。

客:您早年从事经济研究和教学工作,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那时银行界的人都知道有个聪明、有干才的周有光。

您的《新中国的金融问题》出版后,很受关注。

但在您年届五十时,改行投身文字改革工作,参加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等。

人们常说隔行如隔山,请问您是如何做到的?主:其实,我早年从事经济学是很自然的,中途改行钻研语言文字学也是很自然的。

二十岁左右我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攻读经济时,就对语言文字发生了兴趣。

那个时期,大学的学科分工很粗,只分文理两科;而且学生听课可以跨系、跨专业。

分得很粗有一个好处,就是培养“通才”,但缺点是深度不够。

那么以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再去深造,做到博而精、一专多能。

由于我对语言文字有兴趣,那时就选学了不少语言学方面的课程。

这样以后转行就比较方便。

后来,,我参加了语文现代化运动,做了些业余的语文研究工作,写了一些文章。

那完全是出于业余爱好吧。

至于50岁以后正式改行,到了北京,从事语言文字学工作,却是出于偶然的机遇。

客:请问您在半个世纪以前是怎样从美国到上海,又从上海到北京的?主:新中国成立后,我应周总理的邀请,从美国回到上海,在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担任经济学教授。

因为业余爱好,我在1954年花费一年工夫写了一本《字母的故事》,参考国际上的研究成果,普及“字母学”知识。

河南省新野县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新野县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六次周考试题(含解析)

2016-2017学年高二下期第六次周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真人秀:有意思也要有意义过去几年,真人秀在中国的发展几乎可以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来描述。

这一从西方舶来的节目形态,在体验了超乎寻常繁华的同时,也深藏着隐而未现的危机。

本该以“真”为核心元素的真人秀,在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开始变得越来越“假”,甚至在公众言谈中成为“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

赫胥黎说“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他所担心的正是文化演变成感官刺激和物质欲望的概念碎片,而真理则被掩盖于日常生活的琐屑狂欢之中。

电视是当代社会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从规律上看,任何一种节目形态发展的过程都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有人看”,即电视节目具备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基本特征,或提供实用的信息,或带来轻松的娱乐;第二个是“有意思”,即在拥有特定的观众群体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节目的制作水准,给观众带来日益精良的审美体验;第三个是“有意义”,也就是令电视履行公共文化空间的社会责任,令经过验证的主流价值得以彰显,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转。

目前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较为顺利地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完整移植和精细改造,并将自己打造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

眼下的发展方向,应当是着力解决第三个问题,也就是“有意义”的问题。

“真人秀”的本质虽是“秀”,但特色在于“真”,亦即,同样是娱乐,也必然有真诚和虚假的区分。

这个“真”字,既包含节目形态设计上的真实性考量,即以“记录”而非“虚构”作为叙事和表现的主要手段;也明确要求节目在文化价值上承载一种不造作、不浮夸、不炫耀的本真的生活态度。

脱离了返璞归真的文化内涵的真人秀,哪怕拥有再豪华的明星阵容、再盛大的狂欢场面,也只能是伪装在真实外壳下的一种娱乐至死的新形式而已。

当下,中国的真人秀仍高度依赖“明星制”,在价值倾向上也极为倚重商业逻辑和消费主义。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阅读理解及答案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阅读理解及答案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阅读理解及答案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新中国的号角已经吹响,母亲的召唤深切而真实。

周有光想到祖国此时最缺乏的是经济建设人才,就毅然放弃高薪从美国回来搞经济建设。

他受邀到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任教,同时担任新华银行秘书长,还兼任人民银行华东区处长,身兼三职,乐此不疲。

精力充沛的他和吴大琨、许涤新等经济学家一起创办《经济周刊》,受到金融界的关注。

1955年10月,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周有光受邀此行,全然出乎意料,却也正是会议主办方的高明之处。

周有光虽然执著于经济学,但对文字、语言的爱好从未消减。

20年代在圣约翰大学学习,周有光饶有兴趣地学起语言课程。

40年代到美国工作,买到很多字母学的书籍,边写经济类文章,边写语言学文章,出版《中国拼音文字研究》。

参加完文字改革会议后,周有光正式改行,真正把经济学丢开,把全部精力放在语言学的研究上。

中国的文字改革由来已久,古代人们为了学习汉字,创造了直音、反切等方法给繁难的方块字注音。

1892年,福建人卢憨章出版专著《一目了然初阶》,这是首位中国人创制字母式拼音文字方案;1913年,政府制订注音字母方案,赵元任等语言学家不用中国汉字的符号,而用国际上流传最广的拉丁字母;新文化运动兴起,钱玄同论述了26个拉丁字母的世界通用性,蔡元培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公布于世;20世纪30年代,国内掀起了拉丁化运动的高潮,其简单易学的特点适用于广大群众,拉丁化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更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

1935年,近七百位文化界人士签名发布《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方块汉字难认、难学,中国大众所需要的新文字是拼音的新文字。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合作下,讨论汉语拉丁字母字拼写标准问题已经很多年了,但因中国未参加而迟迟未作决定。

1979年,波兰首府华沙国际标准化组织召开会议,周有光代表中国发言,提议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有光其人》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有光其人》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光其人周有光的一生,遭到了时代的剧烈冲击,转机与厄运相伴而来。

古城常州的青果巷,承载了周有光的童年时光,他的父亲在常州女子中学里当教员,后来自己办国学馆。

有趣的是,家人没有送周有光进私塾,也没有逼迫周有光从小读很多书,理由是早读书对身体不好,且周有光是唯一的男孩子,需要倾全家之力呵护。

六岁时,周有光进了一所新办的小学。

十岁时,周有光举家移居到苏州,这一搬家可以说改变了周有光的命运。

当时的常州人会说,读完中学就行了;苏州人说,一定要上大学;与苏州近在咫尺的上海,则盛行“大学不行,一定要留学”的观念。

“外国的新思想、新生活都是从上海传到苏州,再传到常州。

一个地方差那么一点点,思想不一样。

”他日后感慨。

小学毕业后,周有光回到了常州,进入常州中学。

中学毕业后,经过严格、艰难的连续六天考试,周有光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

在这里,他不仅打下了学术基础,也切身体会到了欧美的先进制度。

在走入校门前,他不会穿西装,拍报名照片时闹出了把领带、领结一起系上的笑话。

西方大学注重通识教育,大学二年级才分文理科,他主要学国际贸易方向的经济学。

周有光在友人、媒体、公众面前娓娓而道大学期间获得的种种方法论和经验时,百年后的国人很难不产生惊讶、羡慕的表情。

1925年的五卅运动,使得很多参与其中的中国学生和老师为了表态而离开圣约翰大学,周有光也在其中。

新办的光华大学收容了周有光,他在这里读了两年,毕业后去杭州教书,同时参加银行的工作。

在杭州的岁月里,他参与了汉语拉丁化运动,更重要的,他和张允和从爱情开始发酵到水到渠成结婚。

他们在婚后就去日本,周有光想跟着左翼经济学家河上肇,但河上肇很快被捕,周有光失去了学业目标。

后因妻子怀孕,他们在日本只住了两年就回到国内,时值中日战争阴云密布,难以预料的命运在等待着这位学识与眼光兼备的青年。

1937年8月13日,被誉为“血肉磨坊”的淞沪会战爆发。

正在做银行工作的周有光,跟随中央政府迁移到重庆。

周有光:有光一生,一生有光

周有光:有光一生,一生有光

周有光:有光一生,一生有光作者: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7年第11期2017年1月14日,112岁生日的第二天,周有光去世。

很难用寥寥数语,概括这位传奇老人。

他通晓汉、英、法、日4种语言,生于常州,长于苏州,学于上海,游历日美,最终落叶归根。

他的一生历经晚清、北洋、民国和新中国四个时代,见证了百年风云的变化。

他是作家沈从文的连襟、才女张允和的丈夫。

由于博闻强识,他是沈从文眼中的“周百科”;他曾和爱因斯坦聊天下大事,就如同“拉家常”;他还和溥仪做过“饭友”,天天同桌吃饭。

50岁,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这之前,他是金融学家和经济学教授;这以后,他转投语言文字,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初入校园的孩子们朗朗的拼读声,就是对他的永远纪念。

但周有光的价值体现,汉语拼音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他的熠熠光辉,更多的是来自一位知识分子在漫长时光里的文化坚守。

2014年3月,周有光曾经说:“自从85岁从办公室回到家里,工作和思考是我个人生活的最大乐趣:我比以往更关心中国的发展和走向,关心这个社会不断出现的变化。

这是我退休以后,以我自己的方式履行一个世界公民的职责。

”“我的世界小得不得了:半张小桌子,半间小屋子。

”但就是在这间9平方米书房的书桌上一台碎花布包裹着的电子打字机中,飘出了一篇又一篇潜心思考和研究文化学、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宏大问题的短小精炼的文章,它们无一不浅显易读,却被许多人认为是“大手笔”。

特别是百岁后依然笔耕不辍,100岁出版《百岁新稿》、104岁出版《朝闻道集》、105岁时出版《拾贝集》、108岁出版《周有光文集》,110岁时又有《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问世。

在周有光迄今为止出版的40多本著作中,约有一大半是在退休之后完成的。

正如拼音连接了汉语与西方语言,周有光晚年的著作则把人们带入一个更加开阔的地带。

他近些年反复提倡要有世界观,扩大世界观。

他看待天下大势,就是将世界与本土互为参照,使之彼此穿透,获得新的坐标。

《“老而不朽”周有光》阅读练习及答案

《“老而不朽”周有光》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而不朽”周有光张森根周有光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设计师之一。

他不仅在学术生涯中成果丰硕、知识渊博、工作勤奋、思想新潮,还通过读书、养性、敦品、励行,展示了知识分子应具备的社会担当和人生境界。

周有光是个乐天派。

抗战期间,他颠沛流离,为了躲避轰炸和谋生,前后转了17个住处,女儿因缺医少药活到4岁就夭折了,他儿子被流弹击中,肠子上被打穿5个孔。

好端端的一个中产家庭,就在战乱中落到挨饿的地步。

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上海,身无长物,只能重新开始。

但他并不沮丧,依然像战前那样积极工作,关心社会。

如今周有光已经百岁,笔者上门拜见时,仍见他身体硬朗,思维敏捷,十分健谈。

许多比他年纪小的老年人都说:人老了,活一天算一天。

他却说:“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

”他将81岁作为1岁,从头开始算起,他还要继续读书、思考和写作。

他真是一位快乐的智慧老人!周有光说:“真话不一定是真理,但真话一定是真理的前提。

”他不想为了个人的利害关系或避祸免灾去说瞎话和昏话。

他在知识与理性的层面上,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绝不随风转舵。

在学术争论上,他决不当和事佬。

他针对一位威望比他更大的学者进行了批驳。

这位大学者主张“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乃至反对古书“今译”……周有光一一予以否定。

周有光认为,甲骨文中就有简繁之分,古代就有简化字,书法家王羲之经常写简化字;历代都用当代字体改写古书的,因此,“今译”早已有之。

删繁就简是“汉字和一切文字的共同规律”。

“认为文言比白话优美,那是心理错觉。

目前有一股复古风,这是缺乏时代意识和自信心的表现。

青年们不可误入歧途。

”周有光为《见闻随笔》撰写前言时写下来“终身教育,百岁自学”这个标题。

他上大学主修经济学,工作用的是金融学;去美国后,靠的是进图书馆自学;解放后他一人干三份工作,曾在复旦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

他没有洋学校颁发的荣誉头衔,全凭真才实学当上了教授。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记叙文阅读(二)(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记叙文阅读(二)(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题组训练:记叙文阅读(二)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十五岁那年丢失的帽子朱成玉①十五岁那年,我丢失过一顶帽子。

②那时候经济匮乏,人们都过着穷日子。

祖父是个脑子活络的人,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揽了一些简易的手工活。

有一天扛回来一个大麻袋,打开来,全都是一次性筷子。

这样一大包筷子包装好了大概可以赚到五块钱,那个时候,父亲一个月工资是98元,按照这个比例,算是很不错的一笔收入了。

我们去帮祖父,祖父不让,“别耽误你们学习,这点儿活我自己能搞定。

到时候给你们买糖吃。

”祖父没骗我们,他经常买一点儿散装的桔子瓣糖给我们,那是我们贫瘠的时光里为数不多的甜蜜。

③在昏暗的灯光下,祖父就整夜整夜地劳作着。

每次把包装好的筷子送回饭店之后,他都喜欢带上我们去逛集市。

那时候集市很大,从这边走到那边要走上一个多小时,吸引我们的除了热闹的人群,还有各种杂耍和小吃。

我和哥哥姐姐像土包子一样跟在祖父后面,东张西望,看啥都新鲜。

路过小吃摊的时候,祖父给我们每人叫上一碗炸酱面,上面淋着一点儿香油,撒上一把葱花,真叫一个香啊!祖父慈爱地看着我们小狼一般的吃相,自己的肚子却饿得咕咕叫。

④就在此刻,我见到了那顶令我迷醉的小礼帽。

那时候《上海滩》正深入人心,年轻人对周润发崇拜得很,对他的礼帽和白围巾更是爱得深切,我自然也不例外。

我的目光就像被胶水粘住了一样,盯着这顶帽子,生怕它消失。

这些,祖父都看在了眼里。

我是他最小的孙子,对我格外宠爱了一些。

果然,第二天他就把这顶帽子买了回来,他对家人们说:“我给自己买了顶帽子,戴着小,给三儿戴吧,他脑袋小。

”说完冲我挤了一下眼睛。

我自然心领神会,开心极了。

这顶帽子标价五元,这可是需要祖父熬上好几个通宵,包装整整一麻袋筷子才能赚来的钱啊!可是仅仅三天之后,我就把它弄丢了,具体丢在了哪里,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总怀疑是被同学偷走了。

⑤我茶饭不思,不仅仅是心疼我的帽子,对祖父更是深深地愧疚。

内蒙古集宁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上册

内蒙古集宁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三上册
马国川:社会科学的发达与否,决定了能否培养出真正的大师。但有人批评说,中国现在社会科学中玄学和形而上学盛行。那么,如何克服社会科学中的玄学与形而上学问题呢?
石梯是透明开放的。有些哺乳期的妇女,拉起衣服,就敞胸露乳当众给自己的婴儿喂奶。有些婴儿,从小生下地娘就缺奶水,经常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向奶水充足的妇女讨几口奶吃。那架石梯如村庄硕大的乳房,大公无私地喂养着村庄的每一个人。
石梯是村庄的主动脉。从早到晚都有人从它的脊梁上走过,听到脚步声、咳嗽声、说话声,远远的石梯也就能猜出是谁来了。出工收工、上山砍柴、下田干活,牛羊出圈、放牧归村,谁早谁迟,谁勤劳、谁懒惰,一切的一切,夜以继日守候着村庄的石梯,都历历在目,铭记在心。
C.与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不一样,中国写实主义油画,表达特定时期的民族记忆,再现特定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D.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流行艺术作为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并没有对现状进行批判,批判的只是艺术本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第一段,从油画形式的国际性和内容的民族性的角度,提出问题,引起下文。
(摘编自荣剑《第三空间:抽象艺术的中国力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油画在艺术生产领域具有某种最典型的包容性,因此中国油画的国际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内在的民族记忆也就没有了冲突。
B.从古典写实的再现艺术逐渐过渡到抽象意象的表现艺术,这表明油画艺术在中国和在西方有着大致相同的发展进程。
石梯从不嫌贫爱富。在石梯的眼里,没有贫富之分,不管你是穿皮鞋、布鞋、胶鞋、凉鞋,还是赤脚从石梯上走过,石梯总是那样默默无语。来的都是客,不管是谁,你看上石梯的哪一块石头,屁股一坐,就是最好的板凳。石梯从不喜新厌旧,不管你离家多少年,不管你多长时间没来,天长日久迎接着一茬茬降临人间的孩子,娶进门的媳妇,送走一茬茬命归黄泉的老人。岁月沉浮,一代又一代,村庄的人去的去,来的来,石梯总是依旧躺在那你。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阅读练习及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阅读练习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周有光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

周有光主导了建立中国汉语拼音体系,他也因此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汉语...周有光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

周有光主导了建立中国汉语拼音体系,他也因此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阅读材料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2016年1月13日,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周有光迎来了111岁大寿。

这位文化界的名人一生经历可谓充满传奇,精彩异常。

11日上午,周有光外甥女毛晓园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舅舅在百岁之后仍然思路清晰、眼界开阔,只是这两年身体确实比以前差了一些,"他还一直关心国家、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周有光十岁时,随全家迁居苏州,进入当时初始兴办的新式学堂读书。

后来,与同为语言学家的吕叔湘成为同学。

1923年,成绩优异的周有光中学毕业,在亲友资助下,来到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

1925年,周有光改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

大学毕业后,他与夫人张允和同往日本留学。

1935年,周有光放弃日本的学业返回上海,任教光华大学。

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基本都在经济、金融领域工作,并出国任职。

解放后,放弃了海外优裕的生活,毅然选择回国。

在周有光的工作经历中,最为人熟知的或许就是他参与"汉语拼音方案"的工作。

有资料称,是周有光主导建立中国汉语拼音体系,他也因此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

1955年10月,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会议,为期一个月的会议结束后,组织上通知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

就这样,周有光在50岁左右时,改行专职研究语言学,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百年有光》阅读练习附答案

《百年有光》阅读练习附答案

《百年有光》阅读练习附答案《百年有光》阅读练习附答案“要从世界看中国,不要从中国看世界。

”这是追思会上人们对周有光思想最浓缩的总结。

追思会的主题便是“正确认识世界与中国”。

正如拼音连接了汉语与西方语言,周有光也把人们带入一个更加开阔的地带。

有人用“顿开茅塞”形容读完他的书后的感受。

在现代史研究者杨继绳眼中,写了《海国图志》的魏源等人,被称为中国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人,然而他们是用中国的眼光看世界,周有光是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

在某次春节联谊会上,106岁的周有光坐在轮椅上发言,声音很高亢,引得整个会场的人都站了起来,踮起脚跟,伸长脖子。

许多人对他的发言记忆犹新:“不仅要爱祖国,更要爱人类,爱地球,如果只爱自己的国家,不顾人类的整体利益,那就会以邻为壑,甚至引发战争!”周有光出生于1906年,正好赶上了中国与世界激烈碰撞的时代。

他见过进城的.农民被剪了辫子而痛哭流涕。

在懵懂中他也爬上茶馆的方桌演讲,摇晃写着“同仇敌忾”的旗帜。

但在退休后接受采访的时候,他几次表示“还是要做一个21世纪的世界公民,无法再梦想世外桃源了”。

112年的人生跨度让他经历了中国最艰苦的岁月。

他曾目睹抗日战争爆发时上海随处腾起的浓烟和被大火烧红的天空。

避居四川的几年里,他遭遇大搬家36次。

1956年刚到北京的时候,全家挤在两间半房间里,其中半间做他的书房、客室、吃饭间,书橱还要留一半放菜碗。

他自创了一篇《陋室铭》,“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

书橱兼当菜橱,菜有书香”。

抗日战争开始的时候,周有光一家老小辗转逃离上海。

他在汉口就跟家人告别,转赴长沙给报纸写文章,“告诉大家抗战是艰苦的,长期的,但是有希望的”。

那时,原名周耀平的他,改名为“有光”。

两年前去世的儿子周晓平曾说:“爸爸在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考虑的都是和自己无关的事情。

”有一次生病昏迷后,周有光睁眼醒来问的第一句话是:“乌克兰局势怎么样了?”有小辈来访,周有光从不塞给他们糖果、点心或玩具,也从不拉着他们扯家常。

《周有光的传奇人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周有光的传奇人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周有光的传奇人生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颀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大学毕业,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当外交官,他却选择了学经济;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的毕北生都到美国留学,可他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本想到日本京却大学跟随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网有光只好专攻日语;本来可以在海外丰受优裕的生活,他却投然选择了回国;本来研究经济已经有所成就,他却被指定研究语言。

面对这样的“错位”人生,他却很坦然:“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

”1955年,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的闵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会议结束后,组织通知他到中国文字改革秀员会工作。

而早在1920年,周有光就参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这一运动务时还受到苏联支持。

于是周有光扔下炫济学,半路出家一头扎进语言学中。

改行之后的周有光负责拟定拼音方案的工作,该方案于1958年正式公布。

而这段“改行”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既来之,则安之”。

“要真正改行,就要深入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

直到今天,我都没有离开这个机构。

"“有人曾给我们讲笑话:你们太笨了,26个字母干三年,周有光回想起这段往事仍不忘调侃,但他认为,“这三年时间花得还是很值得”。

“事实上,直到今天还有人在提意见,而他们提的意见我们都研究过,几乎没有新的意见。

今天就得到了这么点安慰。

”1958 年,周有光开始在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讲授汉字改革课程,讲义《汉字改革概论》也于1961年出版。

周有光曾有“周百科”的外号,拜其连襟沈从文所赐。

1980年开始,他成为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中方三委员之一。

谈到当年翻译《百科全书》的细节时,周有光称,“我们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由于当时国内购买力很差,就压缩成10本,称为《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此后,周有光又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社科部分总编委。

2022周有光文集现代文阅读答案

2022周有光文集现代文阅读答案

2022周有光文集现代文阅读答案周有光文集现代文阅读答案常州26日消息,2013年5月25日,“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周有光文集》首发、电视片《周有光》开机仪式在周有光故乡江苏常州举行。

发布会当天,108岁高龄的周有光先生未能到场,他在视频中感激常州带给他的快乐童年。

周有光是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经济学家。

早年在美工作期间自学拼音学,曾与爱因斯坦面谈。

解放后,主持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有“周百科”的雅号。

周有光生于清朝光绪年间的1906年,朋友称他为“古人”,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

他回应:“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

”周老达观幽默,学识渊博。

夫人张允和在世时,两人每天定时喝茶、喝咖啡,还“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他时常送夫人参加昆曲票友聚会,著名漫画家丁聪有一幅漫画就是这对“新潮老头、白发才女”的生动写照。

周有光70岁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80岁研究中文信息处理,90岁学电脑,100岁以后,《百岁新稿》《朝闻道集》《拾贝集》等新著相继出版,105岁开博客,周老至今108岁,每天阅读研究,已和出版社约定,到109岁时会再出一本书。

《周有光文集》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周有光除经济学以外的已发表著作,计15卷,约450万字。

发布会上,电视人物传记片《周有光》也正式开机,该片将从乡情、事业、生活、长寿和成就等方面,展现周有光的百年人生。

1.周老达观幽默的生活态度具体体现在哪个方面?(3分)1.①朋友称他为“古人”,他回应“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

②和夫人每天定时喝茶、喝咖啡,还“举杯齐眉”。

@他时常送夫人参加昆曲票友a.解析:此题考查语段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完成时,选取的内容应能反映“达观”或“幽默”。

相关内容在第二段中。

2①时效性。

5月25日的事情,26日就见报,体现了新闻的及时快速性。

②简明性。

在短短四五百字的篇幅中,将新闻的主要事件以及周有光一生的主要事迹、重要学术成果甚至生活态度、对将来的打算都概况了出来。

《周全而有光》的阅读与答案

《周全而有光》的阅读与答案

《周全而有光》的阅读与答案《周全而有光》的阅读与答案周有光:周全而有光王乾荣1周有光,江苏常州人,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当过经济学教授,1955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

2跟周有光老人首次见面,在2006年7月14日全国政协礼堂《群言》杂志创刊20周年座谈会上。

周有光是与会者中最年长者。

他中等个子,穿着朴素,风姿儒雅,戴黑色上缘框框的眼镜,面容滋润,目光睿智,头发稀疏而白,乍看,六七十岁模样,只迈步稍稍蹒跚。

3周老曾遭遇“被下放”诸种坎坷,他都平和豁达以对。

他也不求什么世俗的荣华富贵。

天长地自久,人道有亏盈。

对人生真谛通透的体味,自足达观,随时“锻炼筋骨”,也许正是这位文化老人长寿的“秘诀”。

他说了:“老不老我不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

”作为学人,善于思考,“伏案太勤”,周先生一生著述等身,百岁过后,仍然关注社会民生,笔耕不辍,尚能一年写一本书,可谓奇迹中的奇迹。

4年轻时留美攻读经济,一个偶然机遇,改变了周老的后半生。

他说自己的人生,原是个“错位”。

可正是这个错位,使他成为一个著名语言学家和文化大师,成为新中国文字改革方面的重磅专家。

周老幼年即具语言天赋,他那颗语言中枢敏感发达的大脑,对这门学问的奥妙魅力,充满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期间,他即选修《语言学》,热衷于参加“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并且发表过相关论文。

5这个“拉丁化运动”,简单说就是使用拉丁字母——或称罗马字母,周老笑说“有人指它是‘帝国主义的字母’”——给汉字注音,进而以拉丁字母拼写汉语,使汉语成为世界通用的“蝌蚪文”。

这是咱们老祖宗几千年来从未涉猎过的`先锋学术活动,始于100多年之前。

6周老语言、文改方面专著以及与之相关的论述,达20多部,广为人称道;而经济学著作仅三两部,鲜为人知。

【记叙文阅读】《周有光:步履不停追寻思想之光》阅读练习及答案

【记叙文阅读】《周有光:步履不停追寻思想之光》阅读练习及答案

【记叙文阅读】《周有光:步履不停追寻思想之光》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周有光:步履不停追寻思想之光2021年1月14日,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在北京辞世。

就在前一天,老先生刚刚度过了他112岁生日。

“大概是上帝糊涂了,把我忘记了”。

当生命终极刻度停在“112”时,周有光曾经说的那句经典“长寿感言”,为告别添了一丝和暖的意味――一个思想有光的灵魂,终于被上帝想起了。

上海圣约翰大学是周有光早年求学之处,有人说,透过圣约翰的校训――“LightAnd Truth”(光明与真理),似乎就能读懂周有光。

历经世纪沧桑,周有光身上葆有中国知识分子的高贵品格。

圣约翰大学奠定了他治学的精神底色。

在圣约翰大学,周有光攻读经济学,但他还广泛阅读了文学、世界史等各方面的书籍,受益颇深。

学校要求学生每天读英文报,一位英国教师教导他们,每天看报要问自己:“今天消息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这条消息最重要?”“这条消息的背景你知道不知道?”向自我提问、独立思考,不知道就赶紧去查阅百科全书,这成为他一生治学的方法和习惯,他也因此积攒了极其丰厚的知识储备。

后来,沈从文还开过玩笑,送他一个“周百科”的称号。

这仿佛成为一个奇妙的隐喻。

改革开放后,周有光担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三位编委之一,参与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50岁前,致力于经济领域,50岁后,事业骤然改弦易辙。

1955年,新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急需人才,周先生从上海调到北京。

此前,他在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教书。

把他作为专才调入“文改会”,是因为他的“业余爱好”。

从20世纪20年代初,他就关注语言文字,认识到语言文字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他说,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教育使先进别于落后。

进入全球化时代,他更是极力推进语文现代化,指出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语文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周有光参与制定《汉语拼音方案》,参与设计、推广汉语拼音体系,后来被公众誉为“汉语拼音之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有光:不许批评的真理,是伪真理!阅读附答案
周有光:不许批评的真理,是伪真理!
马国川:现在学术作假等现象层出不穷。

为什么会这样?即使是名牌大学,对于教授抄袭事件也装聋作哑,既不进行调查,也不回应。

您怎么看待?
周有光:我看到了一些材料,这些材料告诉我,学术抄袭、教授造假,是大学的“官僚化”的一个派生现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官员读博成为新风气,他们为了一个学位头衔大批进入大学,创造了“在职博士生”这个怪现象。

官员有时间读书写论文吗?绝大多数文章都是抄的或者别人替他们写的,当然是虚假的。

这样就产生了大批没有知识的博士和空头教授。

有什么办法解决问题呢?我想,办法就是“非官僚化”。

上海一个教授告诉我,大学有两种假教授,一种是“真的假教授”,交一笔钱,大学给你一个客座教授之类的聘书;还有一种是“假的真教授”,一个系升格为学院,来了一个院长两个副院长,一定是教授,其实不学无术,把教育的尊严和威信一扫而光。

至于名牌大学的教授抄袭,我们要研究整个现象。

名牌大学面对抄袭事件装聋作哑,是非常不正常的。

马国川:假文凭泛滥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假如最近的唐骏假文凭事件,就闹得沸沸扬扬。

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会假文凭泛滥?
周有光:唐骏是我的老乡,常州人,还有一个糟糕的事,我是常州中学的毕业生,他也是常州中学毕业的,只是前后差了几十年。

报纸上说,唐骏到常州中学去演讲,虽然文凭是假的,可是本地人还很拥护他。

可见今天的风气是坏得不得了了。

学问和管理能力是两码事。

有的人有管理能力,能办事,可是不能搞学问;有的人有做学问的天赋,可是不能搞管理。

唐骏这个人有管理能力,可是在我们现在的制度之下,有了社会地位还要一个文凭。

怎么办?只有造假了。

后来报纸上不是登了吗?只要给多少钱,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就给一个硕士或博士学位。

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假文凭泛滥?因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假文凭。

我们今天重视文凭不重视知识,文凭越高越发达,当然假文凭就出来了。

马国川: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您认为原因是什么?目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周有光:我想,对于第一个的问题,唐代大学问家韩愈早已答复了。

韩愈在文章里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这很重要,马叫是表示意思的,你不懂它,怎么能做伯乐呢?“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答复非常好,用不着我来回答了。

我看到一些杂志上有些小评论说,不随风倒就不可能做“大师”。

当然这是笑话,“随风倒”的人怎么能够成为“大师”呢!不过是御用文人罢了。

没有独立思想怎么能成为大师呢?还有,要出“大师”还有许多条件。

比如,鲁迅是连领袖都推崇的大师,可是假如他多活二十年,他还能做大师吗?蔡元培提出来八个字“学术自由,学校自治”,所以他造就了一个好的北京大学。

国外都是这样子,世界上的好大学没有一个不是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

假如大学继续官僚化,就不可能有学术自由、大学自治。

马国川:社会科学的发达与否,决定了能否培养出真正的大师。

但有人批评说,中国现在社会科学中玄学和形而上学盛行。

那么,如何克服社会科学中的玄
学与形而上学问题呢?
周有光:这个问题很重要。

人类的思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神学思维,神学思维都是迷信;第二个阶段叫玄学思维,玄学思维是信仰;第三个阶段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讲究实证。

三种思维是完全不一样的。

从科学角度来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属于科学思维,意识形态属于玄学思维,是两个阶段的两种不同思维。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科学,把社会科学跟自然科学截然分开,这是错误的。

按照今天世界的常识来讲,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样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实证。

什么叫实证呢?实证就是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什么叫真理呢?在不断地被批判被否定当中能站得住,那才是真理。

如果不许批评,那怎么是真理呢?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意识形态是不许批评的,意识形态是用来信仰的,所以意识形态不能跟社会科学混起来讲。

要恢复社会科学的本来面目,就要提倡民主。

民主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发明,也不是它的专利品。

民主是三千年来的历史经验的积累,现在还在一步步渐进。

今天我们要重新建设中国,从五四开始,回归五四,学习民主。

(节选自《财经》2010年10月)
4.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有光认为大学有两种假教授,一种是“真的假教授”,一种是“假的真教授”,这种现象把教育的尊严和威信一扫而光。

B.唐骏到常州中学去演讲,虽然文凭是假的,可是本地人还很拥护他,周有光藉此证明唐骏是有管理能力、会办事的人。

C.周有光认为蔡元培造就了一个好的北京大学,它与世界上的好大学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学术自由,学校自治”。

D.民主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发明,也不是它的专利品,周有光认为民主制度已经延续了三千年,我们国家的新建设也需要民主。

5.周有光认为中国要培养出真正的大师需要哪些条件?(4分)
6.在访谈中,周有光主要批判了当今中国哪两方面的问题?你从文中看到了周有光身上的哪些重要品质?(5分)
参考答案:
4.C(A文中说这是上海一位教授说的;B周有光用来证明的是今天的风气坏得不得了了;D周有光并没有说民主制度延续了三千年)
5.①社会要有识才的“伯乐”。

②人才要有独立的思想,不能“随风倒”③大学要实行“学术自由,学校自治”,去官僚化。

④要把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分开来,社会科学须发扬民主,讲究实证。

(每点1分)
6.第一问①批判了学术上的“假”:大学官僚化带来的学术抄袭与教授作假,名牌大学对抄袭事件装聋作哑;社会重视文凭不重视知识,假文凭盛行。

②批判了认知上的“混”:把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混起来讲。

(每点1分)第二问①敢讲真话:如批评大学不正之风。

②辩证看人:如批评唐骏文凭造假,又肯定其管理能力。

③知识渊博:回答中文史哲知识都有涉猎。

④实事求是,提倡民主:如提出科学思维讲究实证,社会科学需要民主。

(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