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及应用 工业和信息化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 教学课件 龚仲华 项目3
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教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教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959ef6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0.png)
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教案-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标题:《探索变频与伺服应用技术的创新教学实践——构建高效能工控技术教案》引言:在当今工业自动化领域,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作为核心技术之一,对于提升设备性能、节能降耗以及实现精确控制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技术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设计并实施一套科学且实用的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教案,培养适应未来智能制造需求的技术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体部分:一、变频与伺服技术基础理论概述这部分将详细解析变频与伺服技术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及其在工业控制中的核心地位,为后续的应用教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变频与伺服系统结构及功能分析深入探讨变频器和伺服驱动器的硬件组成、软件算法,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其在速度控制、位置控制、转矩控制等应用场景中的具体实现。
三、变频与伺服应用技术的教学设计与实施1. 教学内容设计:根据技术发展前沿和企业实际需求,设计涵盖基础知识、故障诊断、系统集成调试等内容的教学模块。
2.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理论授课、模拟仿真、实物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验实训、项目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变频与伺服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
3. 评价体系构建: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知识、技能、素质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检验学生对变频与伺服应用技术的掌握程度。
四、变频与伺服技术的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展望结合工业4.0、智能制造等大背景,阐述变频与伺服技术在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针对此类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策略,强调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结语:变频与伺服应用技术教案的编制与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素养,更能有效对接产业需求,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输送大批具备先进控制技术的专业人才。
只有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真正走在科技发展的前列,为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示例2:标题:探索变频与伺服应用技术的创新教案设计一、引言在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变频技术和伺服技术作为核心技术之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件教案 教学记录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及应用
![课件教案 教学记录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dc2f19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2.png)
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及应用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流伺服电动机和变频调速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2. 培养学生掌握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的系统调试和维护方法。
3. 提高学生对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在自动化生产领域的认识。
教学重点:1.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 变频调速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3. 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的系统调试和维护方法。
教学难点:1. 交流伺服电动机转子位置的检测方法。
2. 变频调速系统中参数的设定与优化。
教学准备:1. 课件教案。
2. 交流伺服电动机和变频器设备。
3. 相关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交流伺服电动机和变频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10分钟)讲解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转子位置的检测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交流伺服电动机的运行机制。
3. 讲解变频调速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0分钟)讲解变频调速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变频调速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
4. 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的系统调试和维护(10分钟)讲解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的系统调试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二、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内容,简述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 列举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领域。
3. 描述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的系统调试和维护方法。
三、课后作业1. 深入了解交流伺服电动机转子位置的检测方法,分析其优缺点。
2. 研究变频调速系统中参数的设定与优化方法,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 收集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在自动化生产领域的案例,进行课堂分享。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对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的兴趣。
《变频器与伺服驱动技术应用》PPT课件:认识SPWM调制技术及SPWM逆变器
![《变频器与伺服驱动技术应用》PPT课件:认识SPWM调制技术及SPWM逆变器](https://img.taocdn.com/s3/m/c81e7e2daf1ffc4ffe47ac69.png)
载波频率高的结果是电流的谐波成分减小,电流波形十分接 近正弦波,故电磁噪声减小,而电动机的转矩增大。
(3)控制功耗减小
IGBT的驱动电路取用电流极小,几乎不损耗功率。
(4)瞬间停电可以不停机
这是因为IGBT的栅极电流极小,停电后,栅极控制电压衰减 较慢,IGBT不会立即进入放大状态。
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然后再用手指同时触及一下栅极(G)和发射极(E), 这时IGBT 被阻断,万用表的指针回零。此时即可判断 IGBT 是好的。
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2.6 逆变电路
以IGBT为逆变器件的逆变电路。其主要特点如下:
(1)载波频率高
大多数变频器的载波频率可在3~15kHz的范围内任意可调。
(2)电流波形大为改善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
(5)智能功率模块 IPM
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即智能功率模块,不仅把功 率开关器件和驱动电路集成在一起。而且还内部集成有过电压,过电流 和过热等故障检测电路,并可将检测信号送到CPU。它由高速低功耗的 管芯和优化的门极驱动电路以及快速保护电路构成。即使发生负载事故 或使用不当,也可以保证IPM自身不受损坏。IPM一般使用IGBT作为功率 开关元件,内部集成电流传感器及驱动电路的集成结构。IPM以其高可 靠性,使用方便赢得越来越大的市场,尤其适合于驱动电机的变频器和 各种逆变电源,是变频调速,冶金机械,电力牵引,伺服驱动,变频家 电的一种非常理想的电力电子器件。
中国及部分省市高压变频器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全面推进工业绿色发展
![中国及部分省市高压变频器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全面推进工业绿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3a0d72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b.png)
中国及部分省市高压变频器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全面推进工业绿色发展
高压变频器是随着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若电力电子器件有了新的发展,高压变频器就会产生新飞跃。
预计未来几年,存量市场的节能改造将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具有高效节能功能的高压变频器市场将受政策驱动持续增长。
国家层面高压变频器行业相关政策
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高压变频器行业发展,中国颁布了多项关于支持、鼓励、规范高压变频器行业的相关政策,如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55年运景目标纲要深入实施背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
推动制造业高演化智能化绿色化。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国家层面高压变频器行业相关政策
部分省市高压变频器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高压变频器行业发展,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推进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如关于印发加
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系列文件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的通知等。
部分省市高压变频器行业相关政策。
2024年《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教案
![2024年《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07bc7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c.png)
2024年《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教材的第三章“变频器的原理及其应用”和第四章“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具体内容包括: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式;伺服系统的组成、类型及性能指标;变频器和伺服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掌握变频调速的原理及方法。
2. 熟悉伺服系统的组成、类型及性能指标,掌握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中变频器和伺服系统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难点: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及优化;伺服系统参数的调整与调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实验设备。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引出变频器和伺服系统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讲解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2)介绍伺服系统的组成、类型及性能指标;(3)分析变频器和伺服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3. 实践操作:(1)展示变频调速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变频器的调速效果;(2)组织学生进行伺服系统设计及调试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2. 伺服系统的组成、类型及性能指标;3. 变频调速实验原理及步骤;4. 伺服系统设计与调试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式;(2)分析伺服系统的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3)设计一个简单的变频调速系统,并给出参数计算过程。
2. 答案:(1)变频器工作原理:通过改变电机供电频率,实现电机转速的调节。
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及应用(第4版)配套习题及答案
![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及应用(第4版)配套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095f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c.png)
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及应用(第4版)配套习题及答案习题一:伺服系统基本原理1.请简要介绍伺服系统的基本原理。
答:伺服系统是一种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将反馈信号与期望信号相比较,并根据差异进行调节和控制,以实现准确的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控制等功能。
伺服系统由电机、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组成,其中电机负责转换电能为机械能,传感器负责采集反馈信号,控制器根据期望信号和反馈信号进行控制计算,执行机构负责输出控制信号。
2.什么是PWM调制?它在伺服控制系统中有什么作用?答:PWM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是一种将模拟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的技术。
在伺服控制系统中,PWM调制被用于控制电机的速度和位置。
通过改变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即高电平时间与周期时间的比例,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位置精度。
PWM调制技术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控制电机的输出功率和响应速度。
3.请说明伺服系统的静态误差、动态特性和稳定性分析。
答:伺服系统的静态误差是指系统在达到期望位置后的偏差。
静态误差可以通过改变控制器参数或增加反馈环节来进行补偿。
动态特性是指系统在输入信号发生变化时的响应特性,包括响应时间、超调量和稳定性等方面。
稳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判断系统的闭环极点位置来决定系统是否稳定,在控制系统中,极点位置在左半平面表明系统是稳定的。
习题二:交流伺服系统的电机选择与控制1.交流伺服系统选择电机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答:选择交流伺服系统的电机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负载特性、转矩要求、转速要求、输出功率、尺寸和重量、成本以及可靠性等。
负载特性包括负载惯性、负载转矩和负载扭矩等,转矩要求和转速要求决定了电机的选型范围,输出功率需要满足负载要求,尺寸和重量需要适应装置的安装空间,成本和可靠性是选择电机时重要考虑的因素。
2.请简要介绍交流伺服电机常用的控制方法。
答:交流伺服电机常用的控制方法有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控制。
位置控制是将电机控制到预定位置,通常使用PID控制器来精确控制电机的位置。
《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教案
![《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8abc5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e.png)
《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变频器的选型与安装、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及应用、伺服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变频器的工作原理,能正确选型、安装变频器。
2. 使学生了解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能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3. 让学生掌握伺服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变频器的选型与安装、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伺服驱动系统控制方法。
教学重点:变频器工作原理、伺服驱动系统工作原理、变频调速系统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实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的现实意义。
2. 基本概念:讲解变频器、伺服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3. 实践操作:a. 变频器选型与安装:以实际工程为例,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选型、安装变频器。
b. 变频调速系统设计:介绍设计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c. 伺服驱动系统控制方法:讲解控制原理,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实际操作,巩固知识点。
5.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变频器工作原理2. 变频器选型与安装3. 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及应用4. 伺服驱动系统工作原理5. 伺服驱动系统控制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b. 请说明如何正确选型、安装变频器。
c. 请分析一个实际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案例。
d. 请阐述伺服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分析优点与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a.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b.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拓展学生视野。
交流伺服与变频器的应用与维修课程标准64课时
![交流伺服与变频器的应用与维修课程标准64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820c676a26925c52cc5bfaf.png)
《交流伺服与变频器的应用与维修》课程标准二、课程性质和任务交流伺服与变频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交流调速代替传统的直流调速已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趋势。
为了使教学内容能紧跟技术发展,以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特开设本课程。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机电类专业的通用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掌握面广量大的通用型交流伺服与变频器基础知识与应用、维修技能的支撑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用于通用机械、纺织机械、包装机械、自动线、工业机器人以及经配套国产数控系统的济型数控机床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通用型交流伺服与变频器,课程不包括全功能型数控系统所配套的交流伺服与主轴系统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应用与维修人员在交流伺服与变频器应用与维修方面所需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控制要求,规划问题解决方案;能利用变频器与交流伺服的功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熟练操作、使用通用型交流伺服与变频器;并初步具备故障的分析和维修能力。
课程涉及变频器与交流伺服两个学习领域,由于变频器与交流伺服的结构、原理、用途相近,出于知识与技能体系的考虑,课程设置时原则上应将两个学习领域合并,以增加系统性,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与交叉。
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课程体系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开设一学期,课程教学的学时建议为64学时/4学分。
三、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熟悉变频器与交流伺服的工作原理;能识读与变频器与交流伺服相关的电路图;掌握常用变频器与交流伺服的功能与参数;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调试、维修人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
(一)知识目标1. 了解感应电机的变频调试原理;2. 能够应用变频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3. 掌握变频器的使用、调试、维修方法。
4. 了解交流伺服的控制原理;5. 能够应用交流伺服解决工程实际问题;6. 掌握交流伺服的使用、调试、维修方法。
(二)能力目标1. 知道感应电机、伺服电机的调速原理;2. 会使用、选择变频器;3. 能调试、维修变频调速系统。
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8e1d4f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3.png)
《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课程编码:10731108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开课部门:机械工程系适用专业及参考学时:专业名称专业方向参考学分参考学时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各方向通用464一,前言1. 课程性质交流伺服与变频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地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交流调速代替传统地直流调速已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地趋势。
为了使学习内容能紧跟技术发展,以适应职业岗位地需求,特开设本课程。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机电设备维护》等机电类专业地通用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掌握面广量大地通用型交流伺服与变频器基础知识与应用,维修技能地支撑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应用与维修员在交流伺服与变频器应用与维修方面所需地理论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根据不同地控制要求,规划问题解决方案;能利用变频器与交流伺服地功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熟练操作,使用通用型交流伺服与变频器;并初步具备故障地分析与维修能力。
课程开设一学期,64 学时/4 学分。
2. 课程定位《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课程地教学重点是用于通用机械,纺织机械,包装机械,自动线,工业机器及配套产数控系统地普及型数控机床等机电一体化设备地通用型交流伺服与变频器,课程不包括全功能型数控系统所配套地交流伺服与主轴系统方面地内容。
课程内容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分变频器与交流伺服两个学习领域。
由于变频器与交流伺服地结构,原理,用途相近,出于知识与技能体系地考虑,课程设置时原则上应将两个学习领域合并,以增加系统性,避免学习内容地重复与交叉。
《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开设前,学生通过《机床电气控制与 PLC》,《电工与工业电子学》等课程地学习获得强电控制,变频调速与伺服,PLC 等数控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地知识基础与安装调试地基本技能,然后进入本课程地学习。
本课程学习获得地知识与技能是后续地《数控系统连接与调试》,《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课程学习过程地数控系统连接与调试,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排除准备了知识与技能基础。
十二五 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目录
![十二五 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72f0415169eae009591bec16.png)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郑淑媛 杨艳 谢兴伟 蒋磊 饶玲 潘一 刘玉娟 赵艳杰 王金洪 臧林佳 王金洪 侯素雯 江华茹 孙立双 么娜 杨力 马艳郡 赵俊婷 江绍雄 杜力天 史艾琳 肖复兴 张永萍 张君薇 徐超明 王平 朱建军 席岩 王伟 赵立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辽宁省蒙古族师范学校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 蓝道广告公司 哈尔滨力天企业形象设计有限公司 成都工业学院 《人民文学》杂志社(已退休) 北京林业大学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济南职业学院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成都工业学院
第 2 页,共 170 页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变频器技术》课程标准
![《变频器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3bdadb5fd0a79563c1e7289.png)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变频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代码120114二、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三、课程性质《变频器技术》是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及变频调速的特点、变频器的功能及预置、变频器外接电路与操作、变频器的安装、调试、变频调速的应用等知识、技能、基本方法和技术,对实现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
《变频器技术》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等课程。
四、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变频器技术》课程共4学分、64学时,安排在第四学期授课,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五、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的思路为:1.本课程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工业生产和实际工作中的典型应用实例为载体,设计学习任务, 将变频器调速系统知识应用到具体生产、工作中。
通过实施任务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变频器调速系统方面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
2.课程内容以学生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着眼点,力求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3.教学内容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设计安排,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由低到高的方向转变。
4.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组织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5.教学评价多元化,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评成绩以平时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和笔试成绩按比例评定,具体分配情况为:期评成绩=平时成绩×20%+技能考核成绩×40%+笔试成绩×40%。
六、课程总体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变频器的发展及应用、组成原理的知识;2.掌握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及变频调速特点的相关知识;3.掌握变频器的功能及预置的知识、技能与方法;4.掌握变频器外接电路与操作技能;5.掌握变频器的安装、调试的方法与技能;6.掌握变频调速的应用;7.掌握典型控制电路设定和修改参数的知识。
十二五规划教材列表
![十二五规划教材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3c69c4d2ad51f01dc281f11e.png)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金伟其 白廷柱 王 霞 丁志杰 薛正辉 罗森林 雷娟棉 龙 腾 蒋建伟 李延喜 蒋建春 谢 建 刘乃琦 孙秋野 吴清烈 丁 勇 库锡树 刘培国 唐朝京 王雪松 徐建中 姜金贵 范崇金 钱 真 孙建国 王 香 李 金 王振清 史冬岩 张立勋 李淑英 明平剑 马修真 刘 胜 彭秀艳 孙伟民 康维新 席志红 司伟建 陈树华 付明玉 李秀坤 罗 勇 马 山 任慧龙 孙中宁 田瑞峰 田兆斐 阎昌琪 阎昌琪
飞机电气系统原理和维护 DSP控制器原理与应用技术 智能控制简明教程 智能故障诊断技术-MATLAB应用 现代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阵列信号处理的理论和应用 航空科技英语(双语)Technical English for Aeronautical Science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原理 航空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管理 管理会计:基于EXCEL的决策建模 随机数学及其应用 现代微分几何 数据结构:C++语言版 网络安全理论与应用 计算机逻辑设计 防火与防爆工程 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2版) 环境模拟与评价 机床数控技术及编程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机械原理(双语-英) 现代测控电子技术 信号与动态测量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优化理论与方法 纤维光学与光纤应用技术 现代测试技术与系统 引信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 弹药系统工程 弹药制导与控制系统基础 实验外弹道学 弹箭非线性运动理论 撞击动力学 新概念火炮技术 兵器实验学 炸药理论 MATLAB教程 机械设计基础 AutoCAD机械制图教程(第2版) Fundamental of Geometric Tolerance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智能仪器技术及工程实例设计 航空发动机装配工艺技术 现代数值计算 软件项目管理 微波技术与天线(第三版) 移动电子商务(第2版) 简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其应用 国际贸易电子商务 数据模型与对策
推进高职变频器应用技术实践教学
![推进高职变频器应用技术实践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de447b9351e79b8968022638.png)
推进高职变频器应用技术实践教学的探讨【摘要】变频器应用技术是电气控制专业及相近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
在高职院校中,这门课程既要注重理论教学,又要注重实践教学。
如何把握好这两方面的问题是关系到这一学科建设能否为现代制造业提供优秀人才的大事。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变频课程的规律,然后分析了该行业人才特点,最后提出了推进实践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变频器,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高职教育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特点高职教育特点决定着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众所周知,学术性大学与高职大学是不同类型的教育。
之所以说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是因为特征鲜明的“服务宗旨”和“培养目标”所决定的。
“服务宗旨”和“培养目标”使得职业教育的办学目的定位在向区域输送具备高等专业文化水平的高级技能人才上。
因此,搞职业教育的人必须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结构和岗位实际能力结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充分分析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技能要求和知识结构要求,并为此进行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
高职变频器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变频器技术应用相关的振兴产业包括船舶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纺织工业、钢铁产业、汽车产业、轻工业、石化产业、有色金属产业、装备制造业等等。
高职变频技术人才在这些行业里大多是从事第一线工作的高技术人才。
高职变频器应用技术人才主要掌握变频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技能,从事变频器等工业电气控制设备及系统安装、调试、维护及技术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因此,高职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工业电气控制及相关行业的高技能力人才。
高职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的特点高职变频器应用技术是理论和实际操作都很复杂的课程,它是电动机、plc电气控制系统之间的环节。
电气控制变频器应用技术的理论知识比较广泛,如物理学,电子技术学,电力电子技术学,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电力拖动、plc等等。
变频器的实际应用行业及操作更是广泛,包括大多数强电和弱电的技术。
现代交流伺服系统实验指导书
![现代交流伺服系统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905770a79563c1ec5da71ba.png)
《现代交流伺服系统》实验指导书舒志兵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2006.2目录实验一篇 NUT型机电一体化与交流伺服数控机床实验部分 (3)实验一 NUT-I型交流伺服数控机床搜索参考点实验 (10)实验二 NUT型交流伺服机床数控插补实验(平面) (14)实验二 NUT型交流伺服机床数控插补实验(立体) (20)实验三编码器实验 (22)实验四交流伺服电机控制方式及运行特性实验 (27)实验五交流伺服系统的滤波器实验(选做) (31)实验一篇 NUT型机电一体化与交流伺服数控机床实验部分预备知识:数控机床系统简介及机床本体结构认识实验数控机床是一种以数字量作为指令信息形式,通过数字逻辑电路或计算机控制的机床。
它综合运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控制、信息、传感测试、电力电子、计算机、接口、软件编程等多种现代技术,是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数控机床与一般机床相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广泛的通用性,能获得更高的加工精度和稳定的加工质量,具有较高的生产率,能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便于现代化生产管理。
数控机床自从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至今已迅速发展到在发达国家的机床工业产值中占大部分的程度,应用范围已从小批生产扩展到大批量生产领域。
一.数控机床的分类1.按工艺特征分类(1)一般数控机床即数控化的通用机床,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滚齿机、数控线切割机床等等。
(2)加工中心,即配有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
工件一次装夹能完成多道工序。
(3)多坐标数控机床,一般在5轴以上,机床结构复杂。
用于加工特殊形状复杂零件。
2.按数控装置功能分类(l)点位控制数控机床:机床移动部件获得点位控制,移动中不加工,如数控坐标镗床、钻床、冲床。
(2)点位直线控制数控机床:在点位控制基础上增加直线控制,移动中可以加工,如简易数控车床。
(3)轮廓控制数控机床:实现连续轨迹控制,即控制加工过程每个点的速度和位置。
有各种全功能的数控机床。
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及应用教学方案
![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及应用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3dd80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9.png)
号。
故障分析与处理。 变频器分类与特点,变频 调速系统的结构,典型变 频器产品,安川变频器的 技术性能。
2/0
单元 7 变频器的连
接技术
学习变频调速系统的组成, CIMR-G7 变频器主回路、 控制回路的连接技术。 能够识读变频调速系统工
程图。
教材、PPT、 图片、录像; 实验台、电器、
导线、电工工 具
《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课程单元教学方案
项目 单元
学习目标
教学载体
教学内容
建议学 时
课程介绍 了解课程教学目标、任务、
与教学准备 要求。
PPT
了解交流电机调速系统,知
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学习要求、课程考核方法, 2/0
建立课程学习小组等。 介绍交流电机调速方法,
课程导论 道交流伺服、交流主轴和变
PPT
单元一、交流调速原理
本单元将通过掌握电机控制的基本理论、了解伺服电机的运行原理、了解感应电机的运 行原理三个工作任务,达到复习电磁感应与电磁力定律;复习电机运行的力学基础;了解
BLDCM 和 PMSM 的运行原理和输出特性;了解旋转磁场的产生和感应电机的运行原理,v/f 变频控制原理的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伺服电机和感应电机在结构与运行原理上的区别。推荐主要方法为 问题引导法、案例法、演示法和小组协作学习法。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半闭环与闭环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区别、ΣV 系列伺服驱动器的型 号。推荐主要方法为问题引导法、案例法和行动导向教学法。
任务 1 了解交 流伺服 驱动产
品
任务 2 熟悉 ΣV 系 列伺服 驱动
目标与内容
能力目标 1. 区分专用型伺服与通用伺服; 2. 区分数字伺服与模拟伺服; 3. 了解半闭环伺服系统与闭环交流 伺服系统; 相关知识 一、交流伺服的分类 二、伺服系统的结构 实践指导 一、安川产品简介 二、三菱产品简介
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及应用 第4版 配套课件
![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及应用 第4版 配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694a1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73.png)
❖ 机械特性
☞ 电机的最大允许输出(功率、转矩)与转速有
关,额定值只能表示额定转速时的值。
机械特性:全范围反映电机输出转矩、功率和 转速关系的曲线。
M
Me
P
Pe
n ne
n ne
伺服电机
n ne
主轴电机
M
Me 感应电机
☺ 问题:
为什么不同电机的机械特性的表示方法不一样?
❖ 主轴驱动器:控制专用感应电机的专用调速装置。 多用于数控机床主轴调速,CNC生产厂提供。
❖ 伺服驱动器:控制伺服电机(同步电机)的专用调 速装置,可以实现位置控制。 应用较广泛,生产较多, 国产数控机床使用较多。
☺变频器、交流主轴驱动器、伺服驱动器广义上都
是变频调速装置。
❖了解三者的大致区别
➢ 相同点 ✓ 调速原理相同,都通过变频实现调速; ✓ 主回路相同,都采用PWM逆变电路。
➢ 区别
✓ 控制对象不同 交流伺服:专用同步电机;一般15kW以下,特殊
72kW(SIEMENS 1FT6); 交流主轴:专用感应电机;一般100kW以下,特殊
310kW (SIEMENS 1PH8) 变频器:通用感应电机;最大到6600kW。
✓ 用途不同、性能区别很大(将在后期课中介绍)。
5. 常用伺服驱动品牌
分析&说明:
❖ 输入频率范围:是变频器能转换为数字量(A/D转 换器)的最小值。输入频率范围 = A/D转换精度
本例:输入范围 40 000(16位A/D转换,216=65536)
❖ 输出频率范围:是变频器能够输出(控制电机)的 频率范围。输出频率范围 = 调频范围
本例:调频范围 = 120 : 0.5 = 240
《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优质教案
![《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65d2b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f.png)
《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电气自动化技术》教材第十二章《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详细内容包括:变频调速原理、变频器的种类及选型、变频器控制电路设计、伺服系统的组成及原理、伺服驱动器的应用和调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变频调速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学会分析变频器的种类及选型,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3. 能够设计简单的变频器控制电路,并了解伺服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变频调速原理、变频器及伺服驱动器的选型和应用。
难点:变频器控制电路设计、伺服系统的调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板书、实物模型、示波器、万用表。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实验箱、变频器、伺服驱动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变频及伺服系统,引起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变频调速原理:讲解变频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变频调速的优点。
(2)变频器种类及选型:分析不同类型变频器的特点,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选型。
(3)变频器控制电路设计:讲解设计方法,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4)伺服系统组成及原理:介绍伺服系统的基本构成,讲解其工作原理。
(5)伺服驱动器应用及调试:分析伺服驱动器的应用场景,讲解调试方法。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变频器控制电路的设计与搭建。
(2)学生进行伺服系统的调试,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进行详细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变频调速原理2. 变频器种类及选型3. 变频器控制电路设计4. 伺服系统组成及原理5. 伺服驱动器应用及调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变频调速原理及其优点。
(2)分析变频器选型的依据,举例说明。
(3)设计一个简单的变频器控制电路。
(4)简述伺服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答案:(1)见教材第十二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