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式反射望远镜光轴的校准(精选.)
牛顿式反射望远镜实验报告

3、构造转折面:移动光标到像平面,按insert在主面与像平面之间插入一个虚构的面,新的面很快会被转换为折叠面。虚构面的作用只是简单地用来安放折叠面。在新的虚构面上输入一个-200.0的厚度值,保持镜面到像平面的总距离为-1000.0.。现在单击“tools”,“add fold mirror”,然后设置“fold surface”为2,单击OK。
**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院
年级、专业、班
姓名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工程光学综合实验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牛顿式反射望远镜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熟悉zemax中非球面镜面的定义与输入方法;
熟悉zemax中三维图形显示;
熟悉zemax中牛顿式望远镜的设计。
二、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F/5的牛顿式望远镜,焦距为1000mm。
利用zemax构造一个转折面。
利用zemax软件观察该望远镜三维图形。
三、实验器材
pc机一台
zemax软件
zemax manual一册
四、实验步骤(实验一)
1、运行zemax;
2、输入数据:移动光标到第一面,即光阑面的曲率半径列,输入-2000.0。现在在同一个面上输入厚度值-1000.0。光线将往“后方”传递。现在在同一面的“glass”列输入“mirror”,选择“system”,“general”,然后在“通用数据对话框”中输入一个200的孔径值,点击ok。现在打开一个图层窗口,光线显示了第一面到像平面的轨迹,此时像平面在镜面的左边。可以得到标准的点列图。
推荐-Zemax的牛顿望远镜的设计 精品

基于Zemax的牛顿望远镜的设计1、简介1670年,牛顿制备了第一个反射式望远镜。
他使用凹面镜(球面)将光线反射到一个焦点,如图1,2。
这种方法比当时望远镜的放大倍数高出数倍。
图1,2老牛本准备用非球面(抛物面),研磨工艺所限,迫使其采用球面反射镜做主镜:将直径2.5厘米的金属磨制成一个凹面反射镜,并在主镜的焦点前放了一个与主镜成45°的反射镜,使经主镜反射后的会聚光经反射镜后以90°反射出镜筒后到达目镜。
如图3,4。
球面镜虽然会产生一定的象差,但用反射镜代替折射镜却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所有的巨型望远镜大多属于反射望远镜,牛顿望远镜为反射望远镜的发展辅平了道路。
从牛顿制作出第一架反射望远镜到今天,300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其中加入了其他的设计,产生了许多的变形。
例如,在牛顿式望远镜中加入一组透镜,就产生了施密特-牛顿式,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变形,但他们的基本结构都是牛顿式的。
图3,4在今天,世界上一些最为著名的望远镜都是采用牛顿式的结构。
例如,位于巴乐马山天文台的Hale天文望远镜,其主镜的尺寸为5米;W.M. 凯克天文台的Keck天文望远镜,其主镜由36块六角形的镜面拼接,组合成直径10米的主镜;还有哈勃太空望远镜,也是牛顿式望远镜。
牛顿反射望远镜采用抛物面镜作为主镜,光进入镜筒的底端,然后折回开口处的第二反射镜(平面的对角反射镜),再次改变方向进入目镜焦平面。
目镜为便于观察,被安置靠近望远镜镜筒顶部的侧方。
牛顿反射望远镜用平面镜替换昂贵笨重的透镜收集和聚焦光线,结构较简单。
另外,焦距可长达1000mm而仍然保持相对紧凑,可以便携使用。
不过,由于主镜被暴露在空气和尘土中,需要更多维护与保养。
然而,这个小缺点不阻碍这个类型望远镜的大众化,对于那些想要一台价格经济,但仍然可以解决观测微弱,遥远的目标的用户来说,牛顿反射望远镜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2、优缺点2.1优点:1、同折射和折反望远镜相比,同样口径成本最低。
牛顿反射式望远镜光轴校正教程

首先,你需要的东西是:一枚反射望远镜,一枚牛反光轴校准目镜(加长版,价格在100以内)。
一枚六角螺丝,信达套装里自带。
好了,开始了。
把这根校准目镜,插进小黑的调焦座,你懂。
就是这个样子了。
建议把小黑的嘴巴对着白墙或者白纸,这样对比更明显,校准目镜的那个金属缺口最好对着亮的方向。
这是副镜的4个螺丝,再次强调,中间这枚十字螺丝是绝对不能动的!旁边三颗小螺丝是内六角,可以用来调整副镜。
信达自带的小六角螺丝刚好可以插进去。
那么我们开始调了!通过校准目镜,可以看到这样的效果,这是光轴比较歪的样子。
我们主要观察3个东西,校准目镜的十字丝(注意望远镜支撑副镜的那个十字架不考虑),主镜上的圈圈(那是主镜的中点),校准目镜投影到副镜上的小黑点。
这三个目标我都用红线标记了。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他们3个家伙重合到一起。
首先我们要把十字丝的中心和校准目镜的小黑点对准,这个需要调整副镜的三个小螺丝。
动作要轻,稍微拧一下就好,不过副镜的十字支撑架有弹性,最好一拧一拧的间断着调。
这一步花的时间比较多,现在十字丝和小黑点对准了,记得3个螺丝都要上紧,但是也不要太使劲,保证一般不会松动就行。
下面我们来把小圈圈和十字丝小黑点对准,这个要调整主镜后面的螺丝,先拧开那3枚瘦长帅的锁紧螺丝,拧那3枚矮胖挫,就行了,这个很容易,眼睛盯着目镜,手摸着螺丝就行,只要做到圈圈把黑点套住,不漏光就行。
另外我发现调好,拧锁紧螺丝的时候圈圈会有点点位移,这个时候要盯着点目镜。
这是最终效果,现在十字丝中间和小圈圈,还有小黑点都在一起了,恩,很完美,但不是最完美,最细致的调整需要用星点来调整,不过我等菜鸟没这必要,而且我个人觉得能调到这一步,光轴也歪不到哪去了。
顺便吐槽,近视眼伤不起,我戴上眼镜的时候,校准目镜的十字丝就看不清楚了,副镜上的圈圈点点看的很清楚,不带眼镜的时候,校准目镜的十字丝很清楚,副镜又看不清楚了。
最后,养成好习惯,反射镜不用时要立起来放,嘴巴朝下,这样防灰,不要把屁股朝下,因为那样会压迫校准螺丝导致镜子变形,时间长了不是好事。
牛反光轴校准

牛反光轴校准光轴对齐了光轴没有对齐本文都是电脑生成的图像,图像和文字都版权所有什么是光轴校准?校准就是调节望远镜的光学器件使之光轴对齐. 光学书上讲的那些望远镜的设计原理及性能,都有一个默认的前提,那就是光轴是完美对齐的 . 尽管很多书上没有讲光轴没有对齐带来像质的损害,但我们必须知道一台牛反光轴没有对齐会让它的性能大打折扣。
另外,没有任何一台望远镜可以让它的光轴对齐很长一段时间,即使它是已经在工厂校准过的。
校准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提供镜子性能的方法。
通常,设备变形了,在高分辨率下的像质你肯定不能接受; 图像的后期处理也无法补偿光轴不正带来的像质的损失. 校准并不是镜商和纯理论主义者的多余技巧. 它实际上和音乐器材的音律一样重要,光轴不正的图像就像走调钢琴产生的声音一样可怕. 很多不愿意去校准的爱好者最后放弃了牛反而选择一台合适口径的折射,就是这个原因。
校准是牛反的很麻烦的地方;?它是SCT声誉平庸的一个主要原因. 这些望远镜对光轴非常敏感; 校准螺丝的稍微一动就能让整个光轴偏离. 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小口径的折射镜看起来衍射条纹更完美,拍出比大口径牛反更清晰的行星照.好的光学性能在微小的光轴误差面前就会瓦解.这些被建议的校准方法,精度到底怎么样呢?因为信息的缺少,很多牛反爱好者都不敢去动他们的镜子. 即使敢, 在调整副镜到中心时就停止了. 而对一部光轴非常歪的镜子来说,这一步非常重要, 但还远远不够.即使调整好了副镜,行星的图像仍然能丢失50%的对比度。
下面讲的校准的方法是最精确的;它可以让光轴矫正到只有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的误差. 这种方法就是在高倍下通过散焦和聚焦来看恒星的衍射图,衍射图案会告诉我们光轴是否歪了. 只要有一个好的目镜和巴罗镜就可以实现. 在高倍下观察恒星也是最好的方法去了解当前的环境条件是否适合观星或者拍照。
因为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知道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气流平衡,没有振动等等),而且比通过观察行星来测试大气的扰动更加精确.什么时候检查光轴正不正??那些认为SCT不需要经常校准的人们,肯定没有认识到这一类设备所要求的精度。
牛反调光轴

给牛反光轴校准光轴对齐了光轴没有对齐本文都是电脑生成的图像,图像和文字都版权所有什么是光轴校准 ?校准就是调节望远镜的光学器件使之光轴对齐. 光学书上讲的那些望远镜的设计原理及性能,都有一个默认的前提,那就是光轴是完美对齐的 . 尽管很多书上没有讲光轴没有对齐带来像质的损害,但我们必须知道一台牛反光轴没有对齐会让它的性能大打折扣。
另外,没有任何一台望远镜可以让它的光轴对齐很长一段时间,即使它是已经在工厂校准过的。
校准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提供镜子性能的方法。
通常,设备变形了,在高分辨率下的像质你肯定不能接受; 图像的后期处理也无法补偿光轴不正带来的像质的损失. 校准并不是镜商和纯理论主义者的多余技巧. 它实际上和音乐器材的音律一样重要,光轴不正的图像就像走调钢琴产生的声音一样可怕. 很多不愿意去校准的爱好者最后放弃了牛反而选择一台合适口径的折射,就是这个原因。
校准是牛反的很麻烦的地方; 它是SCT声誉平庸的一个主要原因. 这些望远镜对光轴非常敏感; 校准螺丝的稍微一动就能让整个光轴偏离. 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小口径的折射镜看起来衍射条纹更完美,拍出比大口径牛反更清晰的行星照.好的光学性能在微小的光轴误差面前就会瓦解.这些被建议的校准方法,精度到底怎么样呢?因为信息的缺少,很多牛反爱好者都不敢去动他们的镜子. 即使敢, 在调整副镜到中心时就停止了. 而对一部光轴非常歪的镜子来说,这一步非常重要, 但还远远不够.即使调整好了副镜,行星的图像仍然能丢失50%的对比度。
下面讲的校准的方法是最精确的;它可以让光轴矫正到只有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的误差. 这种方法就是在高倍下通过散焦和聚焦来看恒星的衍射图,衍射图案会告诉我们光轴是否歪了. 只要有一个好的目镜和巴罗镜就可以实现. 在高倍下观察恒星也是最好的方法去了解当前的环境条件是否适合观星或者拍照。
因为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知道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气流平衡,没有振动等等),而且比通过观察行星来测试大气的扰动更加精确.什么时候检查光轴正不正 ?那些认为SCT不需要经常校准的人们,肯定没有认识到这一类设备所要求的精度。
牛顿式反射望远镜光轴的校准(精选.)

牛顿式反射望远镜光轴的校准很多爱好者在使用反射式望远镜,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开始使用大口径、短焦距的抛物面牛顿式反射望远镜。
说到望远镜的光学质量,人们比较关心的是主镜的口径及表面精度,而对于是否将反射镜的整个光学系统调整到最佳状态,似乎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根据最近的一些实践经验,参考了网上的一些相关文章,把自己的体会写成此文。
反射望远镜光轴校准的重要性:如果你拥有了一架反射望远镜,并且主镜是抛物面的,当你满怀希望投入观测,却发现像质平平,甚至恒星都不能聚成一个点,这个时候先别急着换镜子,你拥有的可能是一架很不错的望远镜,问题仅仅出在镜片装配上,经过对光轴的重新调整,望远镜里展现出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抛物面反射镜的成像有个特点,在光轴上成像很完美,没有像差,但离开光轴就会有明显的彗差(星点带了小尾巴)。
在光轴上,使用一般视场的目镜,视场中心的星点是很锐利的,实际上视场边缘的像差也不易察觉。
而如果在光轴外,整个视场中的星点可能都不实,而且离光轴越远这一点越严重。
怎样才算调好光轴了?反射镜的光学系统中有两个光轴:主镜(物镜)光轴平行于主镜筒的轴线,经过副镜(小平面镜);目镜光轴垂直于主镜筒轴线,也经过副镜。
当两个光轴都经过副镜上的同一点,且被副镜反射后二者完全重合,也就是成了一个光轴,那么光轴就算调好了。
在缺乏检验手段时,可以通过实际观测来判断光轴是否调好。
找一个大气宁静度较好的晴夜,用望远镜的最高倍率(用毫米表示的主镜的直径数)看一颗恒星(如果没有赤道仪则可以看北极星)。
把星点放在目镜视场中心(以减少目镜带来的像差),仔细调整焦距,从焦点外调到焦点,然后调到焦点内。
如果光轴调整没有问题,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从左到右一系列图象(图中的圆环是光的衍射引起的,散焦后实际上还会看到副镜及其支架的影子,图中没有画出)。
在焦点上星像是否凝结得很实、很细、很锐利,散焦后衍射环是否是同心圆,这些都反映了望远镜的像质。
3.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与赤道仪的装配、调试与修理

将镜子装到赤道仪上
将镜筒安放在赤道仪上 段槽内。 移动抱箍位置,使其固 定螺丝对准赤道仪“云 台”上限位孔,拧紧螺 丝。
调赤纬轴平衡: 移动镜筒前后位 置使其平衡。
调节平衡
先调节赤经轴平衡, 再调节赤纬轴平衡。
调赤纬轴平衡:调节 重锤位置使其平衡。
你已经可以开始使用这台望远镜了(如果它是好的 话)。然而做这个教程的真正用意还没有开始。
目镜 干涉环
视 具 体 情 况 而 定 。
目镜接口
太阳滤镜
其余的接环是用来服务于目镜 等的。因为口径的不同需要这 些接环。
不 同 的 望 远 镜 厂 家 提 供 的 接 换 种 类 都 不 一 样 , 这 个 要
这 套 望 远 镜 提 供 了 品 种 丰 富 的 接 环
电动跟踪前的准备
你需要对准极轴,调好赤经时间,接上 电动机电源。
对准极轴(附言)
如果你的赤道仪很高级,支持GOTO,那么就 可以使用三星校准。 如果你的赤道仪无比高级,带有GPS功能, 么你就可以使用GPS确定极轴方向(赤道仪 己会做这件事的~~) 如过你的赤道仪并没有上述功能,你可以使用 漂移法对极轴。(即通过观察目标星在跟踪时 运动情况调整极轴,使目标星最终不动,比较 麻烦)
调整光轴的最终目标
发烧的调光轴方法
如果你的望远镜高级得无敌,那么你就可以找 一亮星,通过观察它的衍射环,将其调成同心 圆(你需要放得很大,很可能需要CCD之类 的设备)
接下来要知道一些关于目镜端的事
用来调焦的 齿轮
牛顿反射式望远镜的调焦方式是 目镜端调焦,靠伸缩目镜镜筒来 完成。
对应的齿条。
目镜和目镜端的接环们
小记(二)
脱落的斜镜装配完成。 光轴调整完成。 清理了镜筒及镜面。
3.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与赤道仪的装配、调试与修理介绍

进阶技能:牛顿反射式望远镜的调
修理牛顿反射式望远镜小
一、架设赤道仪
z z
首先需要将三脚架架设起来。 示范的赤道仪由三脚架、盛物盘、主体、重锤 杆、重锤、电跟马达等组成。
现架好三脚架再装上赤道仪主体
赤道仪主体与三脚架一般是靠螺丝连 接的
别忘了装上重锤杆
再装上重锤。别忘了把重锤杆底端螺丝装 回去
斜镜光轴的调整
中间的大螺丝是固定螺丝,边上的三 颗小一点的是调整螺丝。稍拧开固定 螺丝(如上左图),然后调整调整螺 丝的前后位置,进行调整(如下左 图)。如果斜镜部分不在中心位 置 ,还可以调整固定斜镜的三颗螺 丝(如上右图) 。
物镜光轴的调整
把固定螺丝拧松一 点,然后调节三颗调 整螺丝的进出,就可 以使物镜角度改变。
接下来需要把“镜子”装到赤道仪上面去
z
z
现代的便携式德式赤道仪上一般都会有云台接 口而一些并不太高级的(也有可能是较古老的 款式)的固定方式就不太一样了。云台板式请 参见CG-4等赤道仪。 下面将介绍这种直接固定抱箍的方法。
将镜子装到赤道仪上
z z
将镜筒安放在赤道仪上 段槽内。 移动抱箍位置,使其固 定螺丝对准赤道仪“云 台”上限位孔,拧紧螺 丝。
调整光轴的最终目标
发烧的调光轴方法
z
如果你的望远镜高级得无敌,那么你就可以找 一亮星,通过观察它的衍射环,将其调成同心 圆(你需要放得很大,很可能需要CCD之类 的设备)
接下来要知道一些关于目镜端的事
用来调焦的 齿轮
牛顿反射式望远镜的调焦方式是 目镜端调焦,靠伸缩目镜镜筒来 完成。
对应的齿条。
这套望远镜提供了品种丰富的接环
不同的望远镜厂家提供的接换种类都不一样,这个要 视具体情况而定。
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校正方法

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校正方法反射式天文望远镜是一种使用反射原理来观测天体的望远镜,通过镜面反射将天体的光线聚焦到焦点上,再通过接收器将光线转化为图像。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望远镜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光学畸变或镜面偏差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校正。
校正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校正方法。
首先是调整光路。
光路调整是校正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调整光路时,需要确保光线能够准确地通过望远镜的各个光学元件,避免光线的偏折或散射。
通过调整反射镜的位置和角度,可以使光线能够准确地聚焦在焦点上,从而获得清晰的图像。
其次是校正镜面偏差。
镜面偏差是指反射镜的表面不完全平整或形状不规则,导致光线在反射时发生偏折,进而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为了校正镜面偏差,可以使用一种叫做干涉法的技术。
干涉法通过将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反射镜上,观察反射光的干涉条纹,从而判断出反射镜的表面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出现干涉条纹的偏移或扭曲,就需要对反射镜进行调整,使其表面形状恢复正常。
还可以使用自适应光学技术进行校正。
自适应光学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对望远镜进行实时调整的方法。
该技术通过在望远镜上安装大量的变形镜片,可以根据光线的入射方向和波长实时调整反射镜的形状,从而消除光学畸变和镜面偏差。
自适应光学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望远镜的分辨率和观测精度,使得观测到的图像更加清晰和准确。
还有一种常见的校正方法是使用星表校正。
星表校正是指通过观测已知位置的天体,比如恒星或行星,来校正望远镜的定位和指向精度。
通过将观测到的天体位置与已知的星表数据进行比对,可以确定望远镜的误差,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星表校正可以帮助望远镜准确地定位和指向目标天体,提高观测的精度和准确度。
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校正方法有多种,包括调整光路、校正镜面偏差、使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和星表校正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望远镜消除光学畸变和镜面偏差,提高观测的清晰度和准确度,从而更好地观测和研究天体。
牛反光轴校正

不建议初学者购买牛反,理由不外乎两个:1.镜片要隔时镀膜2.牛反不行校准镀膜的问题其实此刻已经水平超级高,好的镀膜保留个5到10年完全没有问题第二个问题就需要:耐心体会和一个好的工具而本品确实是如此一个工具产自江西智通,全金属结构,经久耐用,不易变形,能够用到老结构其实很简单,细孔加十字丝最后看到的像差不多就那个样子,那个像和十字丝对齐就光轴正了下面详细讲述一下如何用校准目镜校准光轴:下面是一个从调焦座看过去的像,超级有体会的老鸟就通过这种目视法来校准焦距保证这些像超级匀称的一圈包一圈,最后眼睛(相机的镜头)在正中就说明光轴差不多校准了,但精度怎么样就因人而异了呵呵下面是一个差不多校准了的图再来看看我的114从调焦座看过去的像,已经被我折腾得……调光轴需要动的就两个地址,一个副镜,一个主镜,听起来很简单但调副镜的是4个螺丝,调主镜的是6个螺丝,这下排列组合多了吧副镜一个主螺丝操纵其前进后退,三个副螺丝辅助微调主镜六个螺丝,两个一组,一个固定螺丝,一个校正螺丝,这两个螺丝到底干吗用?看以下图你马上就明白了介绍了原理,下面讲如何校准光轴了,本人的方式:先校准副镜,再主镜方式比较简单,先把主镜去掉,然后用连线的方式去找圆心(不是那么好找的)若是光轴误差专门大,能够先用眼睛从调焦座往里看调个可能,然后再把校准目镜插上此刻的目的确实是要通过校准目镜看到的十字丝交点对上主镜那里的圆心通过调剂副镜上4个螺丝,达到以下成效就差不多了,照相机的焦距有限不行照十字丝,最前面模糊的那个确实是十字丝副镜差不多了,此刻加上主镜,先把那个固定螺丝拧到底,固定好期待装上就成功么?那是不可能滴呵呵看以下图,误差不是一样的大没有别的方法,再慢慢调主镜的6个螺丝呗直抵达到下面的成效为止到此刻为止,光轴就差不多校准完了,来试试风光,测试环境如下不看不明白,一看吓一跳,上到PL6.5仍是超级清楚,图像犀利以下图刚买镜子的时候拍的,那光阴轴确信没有那么歪,注意海尔下面的小字这是PL6.5拍的,清楚很多吧上到PL10+3倍巴罗奥运印和五环都超级清楚了。
最简化牛反光轴校准(已加入星点调整法)

最简化牛反光轴校准(已加入星点调整法)步骤一:光轴校准目镜之光轴大致精确的调整
把这根校准目镜,插进小黑的调焦座建议把小黑的嘴巴对着白墙或者白纸,这样对比更明显,校准目镜的那个金属缺口最好对着亮的方向。
副镜的4个螺丝,旁边三颗小螺丝是内六角,可以用来调整副镜。
如无手拧螺丝,则信达自带的小六角刚好可以插进去。
那么我们开始调了!通过校准目镜,可以看到这样的效果,这是光轴比较歪的样子。
我们主要观察3个东西,校准目镜的十字丝(注意望远镜支撑副镜的那个十字架不考虑),主镜上的圈圈(那是主镜的中点),校准目镜投影到副镜上的小黑点。
这三个目标我都用红线标记了。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他们3个家伙重合到
首先我们要把十字丝的和对准,这个需要调整副镜的三个小螺丝。
动作要轻,稍微拧一下就好,不过副镜的十字支撑架有弹性,最好一拧一拧的间断着调。
这一步花的时间比较多,现在十字丝和小对准了,记得3个螺丝都要上紧,但是也不要太使劲,保证一般不会松动就行。
下面我们来把小和十字丝点对准,这个要调整主镜后面的螺丝,先开那3枚瘦长帅的锁紧螺丝,拧那3枚矮胖挫,就行了
这个很容易,眼睛盯着目镜,手摸着螺丝就行,只要做到圈圈把黑点套住,不漏光就行。
另外锁紧瘦长帅螺丝的时候圈圈会有点点位移,这个时候要盯着点目镜。
这是最终效果,现在十字丝中间和小圈圈,还有小黑点都在一起了,恩,很完美,但不是最完美,最细致的调整需要用星点来调整矮胖挫。
牛反校准目镜的简单原理

调光轴大家都会,理论的分析只是为了在心理上树立方法的坚定性。
【1】先调主镜还是副镜?我们接受光线的路径是这样的,外界光----主镜----副镜----瞳孔,从经验上看,先调整离眼镜最近的、串联系统的近端好像最为可靠。
从理论上,任何光线都通过副镜反射进瞳孔,检验主镜要用到调正了的副镜,如果副镜不正,主镜根本没法调整。
【2】副镜怎样算正的?副镜的功能,是把主镜反射的光线,反射进目镜中轴线。
副镜是否正,要看副镜能否把【主镜中轴线上的点】反射进【目镜中轴线】。
【主镜中轴线上的点】,我们一般用主镜中心标记的圆圈(A)来表示。
【目镜中轴线】,是指经过校准目镜十字丝中心(B)和瞳孔(C)的轴线,这里默认了所以,当从校准目镜看上去,圆圈A和十字丝B在一条线上的时候,副镜已经在相当精度上调正了。
否则,哪怕副镜的角度有一点点偏斜,圆圈和十字丝都不可能重合。
校准目镜如下图(来自宇文蓝凤科普帖):激光校准器如下图(来自论坛“小白兔”帖子):有人说激光校准器不能校准副镜,是不准确的。
这个结果仅仅与副镜角度有关,与副镜大小没有关系;与副镜的中心是否在主镜中轴没有关系;与镜筒的安装角度甚至有无镜筒没有关系;与主镜的安装角度甚至有无主镜都没有关系。
【3】主镜怎样算正了主镜的功能是把接收到平行于【主镜中轴线】的光以正确的角度反射,经【已经校调准确的副镜】的反射,汇聚到【目镜中轴线上】。
副镜是否正,要看副镜能否把平行于【主镜中轴线】的光汇聚到【目镜中轴线上】。
而校准目镜正是可以制造平行与【主镜中轴线】光线的元件。
如下图(来自宇文蓝凤科普贴):中心的黑点,正是我们的瞳孔,即瞳孔由副镜反射到主镜中心,再反射回副镜,再到我们眼中。
我们调整主镜,十字丝和圆圈是不会动的,因为主镜中心没动,校准目镜也没动,这个时候只有黑点在动,这就好比你拿一块镜子在墙上照出一个亮斑,你转动镜子的角度,亮斑就跟着动。
当瞳孔的反光与【目镜中轴线】重合的时候,也就是黑点与十字丝(十字丝与圆圈是重合的)重合的时候,主镜也就调整到位了。
牛反光轴校准

牛反光轴校准光轴对齐了光轴没有对齐本文都是电脑生成的图像,图像和文字都版权所有什么是光轴校准 ?校准就是调节望远镜的光学器件使之光轴对齐. 光学书上讲的那些望远镜的设计原理及性能,都有一个默认的前提,那就是光轴是完美对齐的 . 尽管很多书上没有讲光轴没有对齐带来像质的损害,但我们必须知道一台牛反光轴没有对齐会让它的性能大打折扣。
另外,没有任何一台望远镜可以让它的光轴对齐很长一段时间,即使它是已经在工厂校准过的。
校准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提供镜子性能的方法。
通常,设备变形了,在高分辨率下的像质你肯定不能接受; 图像的后期处理也无法补偿光轴不正带来的像质的损失. 校准并不是镜商和纯理论主义者的多余技巧. 它实际上和音乐器材的音律一样重要,光轴不正的图像就像走调钢琴产生的声音一样可怕. 很多不愿意去校准的爱好者最后放弃了牛反而选择一台合适口径的折射,就是这个原因。
校准是牛反的很麻烦的地方; 它是SCT声誉平庸的一个主要原因. 这些望远镜对光轴非常敏感; 校准螺丝的稍微一动就能让整个光轴偏离. 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小口径的折射镜看起来衍射条纹更完美,拍出比大口径牛反更清晰的行星照.好的光学性能在微小的光轴误差面前就会瓦解.这些被建议的校准方法,精度到底怎么样呢?因为信息的缺少,很多牛反爱好者都不敢去动他们的镜子. 即使敢, 在调整副镜到中心时就停止了. 而对一部光轴非常歪的镜子来说,这一步非常重要, 但还远远不够.即使调整好了副镜,行星的图像仍然能丢失50%的对比度。
下面讲的校准的方法是最精确的;它可以让光轴矫正到只有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的误差. 这种方法就是在高倍下通过散焦和聚焦来看恒星的衍射图,衍射图案会告诉我们光轴是否歪了. 只要有一个好的目镜和巴罗镜就可以实现. 在高倍下观察恒星也是最好的方法去了解当前的环境条件是否适合观星或者拍照。
因为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知道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气流平衡,没有振动等等),而且比通过观察行星来测试大气的扰动更加精确.什么时候检查光轴正不正 ?那些认为SCT不需要经常校准的人们,肯定没有认识到这一类设备所要求的精度。
锐星150双曲面牛顿式反射镜光轴矫正方式.doc

锐星150双曲面牛顿式反射镜光轴矫正方式【矫正前需要准备】锐星150双曲面牛顿式反射镜、一套内六角扳手、激光校准器、十字丝目镜。
锐星150双曲面牛顿式反射镜内六角扳手激光校准器十字丝目镜【连接方式】【矫正前序】由于减焦镜存在屈光度,所以在矫正光轴前先将减焦镜组一并取下。
利用适当的工具,将工具的两个尖头放入减焦镜组镜框上的两个小孔中,然后转动工具取下减焦镜组。
减焦镜组150减焦镜拆装工具【激光矫正】1.调节副镜支架圆盘与不锈钢顶面之间的距离为5mm,此时副镜支架圆盘上的三颗机米螺丝轻微接触不锈钢顶面即可。
2.调节后圈处的螺丝,将三颗小手拧螺丝全部松掉,将大手拧螺丝拧紧至完全不能拧动位置。
3.将激光校准器插入1.25英寸卡口4.此时主镜上会出现激光的斑点,这时用手以及内六角扳手调节副镜十字架上的螺丝改变副镜的位置,使斑点尽可能的靠近中心的圆圈。
5.接着调节副镜十字架上的三颗机米螺钉,第1步时这三颗螺钉为轻微接触,这时调节这三颗机米螺丝使得激光斑点更进一步的接近中心黑圈的中心,并使得三颗螺丝达到预紧(副镜牢固不动)。
6.开始放松后圈位置的三颗大手拧螺丝,使得激光斑点进一步的接近黑圈的中心,并锁紧小手拧螺丝。
调节过程中反复观察红点与黑圈的位置关系,也可以观察激光校准器反馈回来的红点与中间孔洞的位置关系。
7.由于焦比短的原因,导致光轴较为敏感,所以可能在第6步中后圈小手拧螺丝拧紧的过程中,已经调好的光轴又发生了偏移(如果没有可以忽略这一步)。
此时,使得激光斑点重新回到黑圈的中心与激光校准器的中心。
8.重新将减焦镜组装回内调焦筒中。
【十字丝目镜矫正】由于第1步和第2步与激光矫正的方式一致此处不做重复。
3.将十字丝目镜插入1.25英寸卡口4.插入十字丝目镜后视场中会出现主镜的圆、副镜的圆、主镜中心标记、副镜反射出十字丝目镜的中间的小孔与一个十字。
适当调整副镜组的位置使得主镜的圆和副镜的圆形成一个同心圆,并使得副镜反射出的十字丝目镜的十字的交叉点位于十字丝目镜中间小孔的中心。
光轴调整方法

光轴调整方法光轴校正(仅供参考)光轴,即指光学系统的轴心。
双筒望远镜拥有两套光学系统,也就有两个轴心。
我们在使用望远镜观察景物时,这两个轴心必须保持平行状态。
这样我们才可以正常使用,才能从中体会到使用望远镜的乐趣。
对于双筒望远镜而言,光轴是其重要参数之一。
光轴的好坏直接影响使用者的观察感觉。
一般情况下望远镜的光轴在“发散20',会聚10',高低5'”以内是不会影响使用的。
(后面再解释“发散”和“会聚”)一般正规生产厂出厂时的规格要比这严格的多。
一只没有校正过光轴的望远镜,看出去一个景物会出现两个不重合影像,会使人感觉到眩晕。
而一只光轴超过人眼接受范围但却不易察觉的望远镜,如果观察时间长了会使人的双眼感觉疲劳,并且长期使用会损伤视力。
由此可见一支望远镜其光轴好坏的重要性。
望远镜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零件加工精度和组装工艺等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不需要进行任何调试,就能保证两个镜筒光轴处于平行状态。
所以,在组装过程中一般都会通过一道“光轴校正”工序,将两个光轴校正到平行状态。
根据望远镜的结构不同,调整光轴的方法也不一样。
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螺钉调整棱镜,通过棱镜位置变化使光轴发生变化,以此来达到校正光轴的目的。
另一种是在物镜部分设计有偏心结构。
通过调整偏心结构使物镜中心发生变化,从而使光轴发生变化来达到光轴校正的目的。
除此之外,校正光轴使用的仪器不一样,校正方法也不一样。
目前生产工厂使用的仪器基本是两种:一种是“望远镜综合检查仪”;另外一种是“平行光管”。
本文只介绍通过螺钉调整棱镜的望远镜,使用“综合检查仪”的校正方法。
下图是一台没有校正光轴的望远镜在“综合检查仪”上显示的图像。
黑色的分划线是“综合检查仪”屏幕上的分划线,是用来检查倍率、像倾斜等指标的。
黄色和绿色的图像是望远镜的左右镜筒通过仪器内部的光学系统投影在仪器屏幕上的图像。
“光轴校正”就是校正这两个图像在望远镜大小目距转换过程中的重合状态,与仪器屏幕本身的黑色分划线没有任何关系。
校准目镜的使用

大部分读者都知道,要想让牛反获得好性能的密码就是对它进行校准. Celestron的校准目镜就是这样一个工具,让爱好者精准的,很快的校好他们的镜子, 据我的经验,远好于用眼睛或者瞄准目镜(和目镜形状一样,无镜片,中间扎了一个小孔)去校准.校准的过程,至少写在纸上很简单. 这个过程就是通过校准目镜来调节两个镜片使之在光轴上对齐. 实际则没有这么简单,问题是如何去判断光轴和眼睛,调焦坐对齐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爱好者用一个合适大小的圆通中间扎一个小孔做成瞄准目镜插入调焦座。
然后从这个小孔中看过去,这使得精确的调正目镜和附近直接的光轴变得简单. 一个简单的瞄准目镜可以用一个35mm胶卷桶来装,胶卷桶刚好是那个直径.买了一个Celestron的114口径的牛反, 因为它的口径缺失可以,我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它光学上最佳性能的追求.通过使用瞄准目镜,我使得镜子达到了一个合理的性能, 例如:能很轻松的分辨出天琴座的 双星 .我喜欢双星, 但有些双星应该能区分开的却没有,如牧夫座的ε. 我觉得应该是校准的问题,我需要一个精度更高的工具. 我选择了Celestron的校准目镜. 好像这个东西不同的地方牌子不一样, 如在美国是 Orion (US).实际的校准过程并不像说明书上写的那么容易, 经历了一番尝试和失败,我摸索到了一条看似正确的方法下面讲的可能有些严重,例如要把镜子分开. 但其实做这些都不难, 唯一需要的就是校准目镜和螺丝刀, 一张纸, 一些线, 胶带,一把尺子和一些有粘性的纸. 另外,如果镜子已经非常的歪了,就要把他们先放到他们自己的位置,然后才开始.第一步 :把主镜拆下来把镜子倾斜,口径向下,调紧抱箍. 把主镜的三个螺丝拧下来,把主镜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最好主镜能朝下摆放,这样灰尘就不会掉下来了(镜子上的螺丝片会撑住下面使镜子不会碰到下面).如果你愿意,可以标记一下主镜的中心,这样对下一步有帮助第二步 : 在主镜桶的末端用线做一个标记先放开架子,让主镜水平,然后再松开夹子,剪两段超过镜筒宽度的线. 用胶带粘在镜筒的末端,形成一个交差. 这是一个非常方便的方法校准副镜. 从镜筒的后端往里看,应该是如下一个画面:第三步 :调整副镜的位置和角度小心的把一张白纸放到副镜的后面,并且穿过它. 这样就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副镜和调焦坐的像, 从调焦坐看过去,副镜是否在中心就非常的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式反射望远镜光轴的校准
很多爱好者在使用反射式望远镜,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开始使用大口径、短焦距的抛物面牛顿式反射望远镜。
说到望远镜的光学质量,人们比较关心的是主镜的口径及表面精度,而对于是否将反射镜的整个光学系统调整到最佳状态,似乎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根据最近的一些实践经验,参考了网上的一些相关文章,把自己的体会写成此文。
反射望远镜光轴校准的重要性:
如果你拥有了一架反射望远镜,并且主镜是抛物面的,当你满怀希望投入观测,却发现像质平平,甚至恒星都不能聚成一个点,这个时候先别急着换镜子,你拥有的可能是一架很不错的望远镜,问题仅仅出在镜片装配上,经过对光轴的重新调整,望远镜里展现出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抛物面反射镜的成像有个特点,在光轴上成像很完美,没有像差,但离开光轴就会有明显的彗差(星点带了小尾巴)。
在光轴上,使用一般视场的目镜,视场中心的星点是很锐利的,实际上视场边缘的像差也不易察觉。
而如果在光轴外,整个视场中的星点可能都不实,而且离光轴越远这一点越严重。
怎样才算调好光轴了?
反射镜的光学系统中有两个光轴:主镜(物镜)光轴平行于主镜筒的轴线,经过副镜(小平面镜);目镜光轴垂直于主镜筒轴线,也经过副镜。
当两个光轴都经过副镜上的同一点,且被副镜反射后二者完全重合,也就是成了一个光轴,那么光轴就算调好了。
在缺乏检验手段时,可以通过实际观测来判断光轴是否调好。
找一个大气宁静度较好的晴夜,用望远镜的最高倍率(用毫米表示的主镜的直径数)看一颗恒星(如果没有赤道仪则可以看北极星)。
把星点放在目镜视场中心(以减少目镜带来的像差),仔细调整焦距,从焦点外调到焦点,然后调到焦点内。
如果光轴调整没有问题,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从左到右一系列图象(图中的圆环是光的衍射引起的,散焦后实际上还会看到副镜及其支架的影子,图中没有画出)。
在焦点上星像是否凝结得很实、很细、很锐利,散焦后衍射环是否是同心圆,这些都反映了望远镜的像质。
如果散焦后可以看到几圈衍射环,但不象上图中那样完美,四周均匀地带有一些“毛刺”,这说明反射镜面的精度稍差,但光轴调整的还是好的。
如果散焦后星点变成了一个小的扇形,而且在目镜视场中移动星象,扇形的发散方向不变,这说明望远镜的光轴需要调整了。
光轴调整步骤及辅助工具
光轴调整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调节目镜调焦筒使之垂直于主镜筒轴线
调节副镜使之位于主镜筒轴线上
调节副镜使之位于目镜调焦筒正下方
调节副镜指向,使目镜光轴经副镜反射后指向主镜中心
调节主镜指向,使其光轴与目镜光轴重合
以上只是调光轴的大致方法,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会有一些问题,有时很难控制精确度。
这里首先介绍几个辅助工具:
带双十字线的窥管:
管的外直径同目镜接口直径,管的一端加盖,盖的正中心挖2mm直径的圆孔,管的另一端用白色棉线对称地拉上双十字线,两线间距3~4mm。
管长用如下方法确定:从目镜调焦筒中放入窥管(窥孔在外),窥孔一端与目镜调焦筒外端口平齐,双十字线一端距副镜20~30mm。
做窥管的材料不限(如果你使用的是31.7mm目镜接口,可以考虑用柯达胶卷的黑色包装盒来做窥管),关键是插入目镜调焦筒后要稳固,不能晃动太大。
双十字线要拉正,相交处的小正方形与窥孔的连线应该是目镜调焦筒的轴线。
主镜中心定位点
剪一片直径5mm的黑纸,用两面胶准确地粘在物镜的正中心。
(因为主镜的中心区域并不参与成像,所以这个黑点不会有负面影响)
主镜筒开口处十字线
在主镜筒开口处用粗线拉十字线,要求两线相互垂直,交点过主镜筒轴线。
(在主镜开口处拉上十字线可能会影响对副镜的操作,所以最好标记出十字线与镜筒的四个交点的位置,觉得十字线碍事时可以先把它拆下来,必要时再重新拉上。
)
这三个工具制作并不复杂,但你很快会发现它们很有用。
借助它们,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一步一步地调整望远镜光轴了。
预调主镜指向
取下副镜,调节主镜后面的螺栓,直到从镜筒开口前看过去,十字线交点、物镜中心黑点、十字线交点在物镜中所成的像三者成一条直线时,表明主镜指向基本正确。
(下面专门有一步是调主镜的,预先加这一步操作可以使下面的操作更容易。
)
调节目镜调焦筒使之垂直于主镜筒
将窥管装入目镜调焦筒中,从窥孔中观察,可以看到从窥孔到双十字线的连线(实际就是目镜调焦筒轴线)再延长,会与主镜筒壁交于某一点,标记出这一点,用尺子测量其位置,再参考目镜调焦筒在镜筒的位置,我们就可以判断出目镜调焦筒是否与主镜筒垂直。
调节副镜使之位于主镜筒轴线上
取下窥管,装上副镜,大致调节副镜指向,使眼睛从目镜调焦筒中可以看到经副镜反射所成的主镜的像,同时也应该可以看到副镜和十字线经两次反射后所成的像。
从这些像中我们可以看出副镜和十字线的相对位置,如果副镜的圆心和十字线交点重合,说明副镜位于主镜筒轴线上,否则就需要做相应的调节。
调节副镜使之位于目镜调焦筒正下方
从目镜调焦筒方向看进去,副镜显然已经位于调焦筒的下方,但经过这样看精度无法保证。
此时,装入窥管,眼睛从窥孔看到的,最外圈是窥管的内壁(双十字线现在不起作用,可以不管),中间是副镜。
副镜的外圆轮廓和窥管的内壁轮廓如果是同心圆,说明满足要求,否则要在主镜轴线方向调节副镜。
(如果因窥孔太小、光线太暗而看不清楚,可以在窥管正对的主镜筒壁垫上一张白纸,如果窥管太细,看不到副镜的外圆轮廓,可以把窥管往外抽或缩短其长度。
)
调节副镜指向,使目镜光轴经副镜反射后指向主镜中心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一面用眼睛从窥孔中观察,一面调节副镜指向,直到主镜在副镜中所成的像的外圆轮廓、副镜的外圆轮廓二者同心。
调节主镜指向,使其光轴与目镜光轴重合
用手电筒照亮窥管的双十字线,眼睛从窥孔看进去,可以看到双十字线、主镜的中心点所成的像以及双十字线经两次反射所成的像。
调节主镜背后的螺栓,使上述三者同心。
至此,反射镜光轴调节完毕。
下面给出从窥孔中所能看到的图象,以供参考。
上述各个调节步骤中,根据副镜支架的不同设计,下一步操作会对前一步的结果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必要时可以返回前面的操作,可能要有几次反复,最后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第一次调节会费一些工夫,一旦调好后,只要副镜支架稳固,以后的工作就轻松得多,即使为了运输而将主镜重装,一般只需调节主镜后的螺栓就行了,借助于窥管,可以很快将望远镜调整至最佳状态。
补充说明
一般认为光轴与副镜的交点在副镜的中心。
在长焦距的望远镜中可以认为如此,但在大口径、短焦距的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中,副镜的尺寸也较大,副镜长边的两端到目镜的距离已经不能再近似认为是一样的了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