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1.12.14•【文号】国发〔2021〕30号•【施行日期】2021.12.1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21年12月14日“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创新和完善市场监管,推进市场监管现代化,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客观需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建设科学高效的市场监管体系,全面提高市场综合监管效能,更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十三五”时期工作成效“十三五”时期,市场监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深入实施《“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市场准入环境持续优化,竞争环境不断改善,消费环境稳中向好,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监管能力水平跃上新台阶,为市场平稳运行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十四五”时期深化市场监管改革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监管体制实现重大改革,统一市场监管格局初步形成。
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高度出发,对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历史性完善市场监管和执法体制,整合监管职能,加强监管协同,实现了分段、分领域监管向统一、综合监管的转变。
商事制度改革纵深推进,市场活力充分释放。
从注册资本实缴制到认缴登记制,从改革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到精简优化涉企经营许可,从传统监管到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商事制度实现根本性变革,成为“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我国营商环境显着改善,五年来企业平均开办时间由22.9天压缩至4个工作日以内,企业普通注销平均耗时由100天下降至60天,简易注销平均耗时20天左右。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处理好什么和什么的关系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处理好什么和什么的关系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在全国范围内,按照统一的市场规则、高标准联通的市场设施,实现市场主体平等准入,要素与资源、商品与服务自由流通的市场。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
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在推进过程中应注重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是处理好市场制度建设与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的关系。
建立完善全国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软联通”的制度保障。
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建设现代流通网络,完善市场信息交互渠道,推动交易平台优化升级,是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硬联通”的物质保障。
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畅通国内大循环,既要破除妨碍要素市场化配置与商品服务自由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规则不统一、政策不一致,执行难协同、交易成本高的问题,又要打破区域间关卡多、物流成本高,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难点问题。
规则、机制的“软联通”与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二者缺一不可。
二是处理好要素资源市场与商品服务市场的关系。
商品与服务自由流通,要素资源自主有序流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的自由流通相比,我国要素市场改革相对滞后,已成为影响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公平竞争的堵点。
推进要素市场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是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关键点。
加快产业数字化和先进技术扩散,加快人力、技术、数据等高端要素市场建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抓手。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必须解决市场规则不一致、市场分割问题,才能有效促进要素流动畅通,保障各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推动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大力促进技术要素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和完善,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成为当下的重要任务。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市场将面临更加复杂和多变的环境,如何构建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成为当前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建设统一市场体系统一市场体系是指能够统一市场法规和标准,统一市场管理和监管,统一市场交易和竞争的一套制度体系。
在中国,由于地域分割、行业分割等因素,导致市场的不统一,制约了市场效率和竞争力。
建设统一市场体系是当前的紧迫任务。
1. 统一市场法规和标准建立统一的市场法规和标准,对市场行为进行规范,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要加强市场法规的制定和修订,确保法规的权威性和普适性。
同时加大标准化工作力度,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产品标准和质量监管体系,实现全国市场的互通互认。
2. 统一市场管理和监管建立统一的市场管理和监管机制,加强市场主体的监督和管理,打击不正当竞争和市场乱象。
要加强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市场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建立跨区域的市场监管协调机制,加强监管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3. 统一市场交易和竞争建立统一的市场交易和竞争机制,促进市场交易的便利和公平,推动市场竞争的活跃和公平。
要加强市场交易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电子商务和物流网络的发展,提高市场交易的效率和透明度。
同时要加强反垄断立法,保护市场的竞争秩序,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
二、构建开放市场体系开放市场体系是指通过开放政策和措施,吸引国内外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市场的开放和发展。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构建开放市场体系已成为中国市场改革的重要方向。
1. 拓展市场准入和出口通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市场的多元化和活跃。
要简化市场准入手续,清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创新和创业。
同时要加强出口通道的建设,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中国市场的开放和发展。
中国现代市场体系改革三十年
中国现代市场体系改革三十年[摘要]构建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中国市场体系改革与建设大体土经历了从商品市场建设为主,到推进要素市场建设为主的两大历史阶段。
商品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基础。
本文着重讨论了商品市场的改革进程和取得的成效,并总结出改革的基本经验:流通市场化是市场体系培育的初始条件;流通制度化是市场体系发展的推动力量;流通现代化是市场体系完善的技术支撑;流通效率化是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
最后就商品市场体系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改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国;现代市场体系;商品市场;改革三千年现代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
现代市场经济必须借助于完整的市场体系,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因为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机制具体是通过市场体系来发挥调节作用的,市场运行过程、市场秩序的形成和治理也需要通过市场体系来实现。
因此,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说明,构建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一、中国市场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历史进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与推进,中国市场体系改革与建设大体上经历了从商品市场建设为主,到推进要素市场建设为主的两大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9—1999年。
其中又可以分为二个小的阶段:首先是1978—1992年进行的流通市场化改革,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和观念基础。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开始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这一阶段,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调放结合”的原则推进价格改革,开始把生产要素纳入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缩小了计划管理特别是指令性计划管理的范围。
如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运转基础。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发挥了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作出战略部署。
这是党中央着眼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市场体系建设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要深入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通过五年左右时间,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市场体系上有实质性突破和进展,努力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如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点和难点。
肖亚庆丨工业与信息化部部长一、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构建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是保障市场体系有效运行的根本。
“十四五”时期,要全面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制度,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
(一)全面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求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健全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
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快转变国资监管机构职能和履职方式。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
二是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法规体系,全面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行为。
三是落实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产权权能,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有效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四是完善和细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交易、保护制度规则,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第1单元 第2课 第1框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讲义-【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二
第一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议题一| 市场调节及其利弊截至2019年11月15日,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格已由11月11日的49.61元/公斤降至48.13元/公斤,降幅达3.07%,完成11月以来首个五日连降。
可以说这次生猪价格回落速度是非常大的。
主要是由于立冬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较大,猪病高发期到来。
养猪人担心非洲猪瘟疫情等不确定原因发生,加上屠宰场为促进销售降低肉价,引发恐慌性抛售,这也加剧了短期内猪价震荡下跌。
在此之前的10月,猪价却曾因产能缺口、养殖户囤母惜售等原因,一度站上52元/公斤的历史高位。
[探究任务]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猪肉供求是如何调整的?提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猪肉供求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
2.(预测与选择·科学精神)材料说明单纯的市场调节有何弊端?提示:由于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和及时掌握市场上所有的信息,因而其决策必然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由于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市场调节往往具有滞后性。
单靠市场调节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导致资源浪费,会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社会经济不稳定。
1.资源配置(1)原因: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又是相对有限的。
为了更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社会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2)手段: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3)体制:如果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计划经济体制;如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市场经济体制。
2.市场决定资源配置(1)规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2)机制: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
(3)优点: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
注重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注重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摘要: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重要的运行载体,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是市场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需要把握三个方面,即塑造平等的市场主体,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一、塑造平等市场主体,增强财富创造能力所谓市场主体,指在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以一定组织形式出现的法人。
通常情况下,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居民、政府、中介机构以及其他非营利性机构。
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塑造平等的市场主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其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
(一)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主体地位,切实保证政权的人民性,大力创造公平的竞争起点,努力实现市场主体的起点公平,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真正的深层次起点公平在于生产条件占有和结合状况的平等,而这又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保障。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这一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体制转轨的初始条件。
但在体制改革的市场趋向中,公有制主体地位不断受到理论领域和世俗领域的挑战。
只有很好地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才能为阶段性理旦占有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源,实际上就前提性地解决了他们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中的平等问题。
公平的社会环境一旦形成,就能使社会成员在人格、尊严、价值选择和自由权利等方面受到普遍尊重,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二)为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的机会,开展公平竞争。
国家应该大力推动经济持续性发展,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人数,加强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养成,提高其综合素质,切实保护劳动者依法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人们一旦享有平等进入市场、就业和获得资本的机会,就会在公平竞争条件下,千方百计地配置生产要素,挖掘自身潜力,改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提高生产效率,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并藉此获得丰厚和公平的回报。
2020公需课,专业技术人员,专技人员,继续教育
单选1.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3.0分)A.决定性B.关键性C.重要性D.基础性我的答案:D√答对2.我国目前有多少个自贸区?(3.0分)A.14个B.16个C.18个D.20个我的答案:C√答对3.《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到(),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0分)A.2025年B.2030年C.2035年我的答案:C√答对4.我国目前有多少个自贸区?(3.0分)A.14个B.16个C.18个D.20个我的答案:C√答对5.《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施(),完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政策,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3.0分)A.乡村振兴战略B.科教兴国战略C.振兴东北战略D.精准扶贫战略我的答案:A√答对6.建设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是哪次会议首次提出的?(3.0分)A.十四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五大C.党的十六大我的答案:A√答对7.《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
(3.0分)A.间接税B.直接税C.房产税D.遗产税我的答案:B√答对8.《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
(3.0分)A.中长期B.中期C.中短期D.短期我的答案:A√答对9.《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
(3.0分)A.收入分配起基础作用B.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C.价格形成起基础作用D.经济布局起基础作用我的答案:B√答对10.《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关经验做法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关经验做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为了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建设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对于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率,乃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各地区和企业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地区和企业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我们可以总结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为其他地区和企业提供参考。
一、加强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政策引导政策引导是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手段。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政策引导,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激励各地区和企业融入统一大市场。
政策引导包括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等,通过这些政策的引导,可以有效地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二、深化市场体制改革,优化市场环境深化市场体制改革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举措。
市场体制改革要着力打破区域壁垒、行业壁垒,促进全国市场的一体化。
另外,还要推动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鼓励各类企业进入市场,推动市场的竞争和活力。
还要优化市场环境,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市场信息畅通信息化建设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保障。
各地区和企业要加强市场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利用信息技术打破信息壁垒,促进市场信息的畅通和流动。
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提高市场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加强市场信息的共享,有利于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市场的效率和效益。
四、加强金融支持,促进市场流通金融支持是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保障。
各地区和企业要加强金融支持,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市场的流通和交易。
还可以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通过加强金融支持,可以有效地促进市场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提高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
五、推动创新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创新发展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内在要求。
2020届高三高考政治考点精析,考点14市场秩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秩序1.规范市场秩序的原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
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①市场规则的含义: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主要内容: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
市场准入规则规定哪些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
市场竞争规则: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市场交易规则:主要对交易方式和行为作出规定。
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③要求: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2)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①原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②措施:国家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活动;完善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不诚信行为。
经营者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倡导社会公德,依法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遵守社会公德。
(3)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4)综合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三中全会八大要点解读
三中全会八大要点解读要点一:市场决定性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要点二:成立国家安全委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要点三:成立改革小组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
要点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要点五:统筹城乡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为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我国的市场体系指明了方向。新形势下完善市场体系,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一
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从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系建设相应取得重要进展。从普通商品市场建设为主到要素市场建设为主,从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的价格改革到完善产权制度建设的所有制改革,从开发区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开,从招商引资到加入WTO广泛采用国际规则的对外开放,从要求市场发挥“辅助作用”到要求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
产权保护制度是市场交易的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为现代市场体系的开放和有序竞争指明了法制方向,要求政府和社会提供完善的市场管理服务。市场主体能够自由地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商品和要素能够在不同行业、部门、地区、国内外自由流动,这就要求不仅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而且要求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力争在国际产业链中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产业配置效率。再到要求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演变过程。
新教材 高中政治必修2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知识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1 -第二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6 - 第一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资源配置(1)原因: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又是相对有限的。
为了更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社会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2)手段: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3)体制:如果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计划经济体制;如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市场经济体制。
2.市场决定资源配置(1)规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2)机制: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
(3)优点: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
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
3.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1)情形①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能由市场来调节。
②枪支、弹药、爆炸物等特殊物品的制造和流通也不能由市场来调节。
③教育、医疗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服务不能完全由市场来调节。
(2)原因:否则就不能保障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人民生活,严重影响社会安定。
4.市场调节有局限性(1)自发性:为了自身不正当利益和眼前利益,生产经营者可能会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甚至可能会损害国家利益。
(2)盲目性:由于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和及时掌握市场上所有的信息,因而其决策必然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政治高考大题及答案
政治高考大题及答案政治科高考中主观题一般包括简答题、辨析题和论述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政治高考大题及答案,仅供大家参考!政治高考大题及答案一(2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中间链条,成为国名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统计表明,物流业结束了过去十多年20%以上的高速增长,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到9%左右,同时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物流地价普遍超过80万元/亩,燃油价格高位运行,劳动力成本高,环保成本也逐渐显现。
但近年来,受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带动,电商、快递、快运、食品、电子、快销、医药、冷链等物流细分市场却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物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整合,目前,领先企业通过流程再造、兼并重组、联盟合作等多种方式,挖掘物流整合潜力,发挥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此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给物流业带来了重大变革和新的挑战,专业化、一体化、个性化的物流模式创新,引领企业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
材料二:某市全方位建设宜居城市,该市强调宜居城市建设的确定要与本地经济实力相结合,不能盲目的追求规模大,功能全,应该量力而行,同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品位,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简要概括我国物流业在“新常态”发展阶段呈现出的特点,并从生产与消费的角度分析发展物流业的积极作用。
(15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说明该地建设宜居城市的科学性。
(12分)【答案】(1)①特点:物流业呈现温和增长、高成本、以内需为主要增长动力、整合创新等特点(每个特点1.5分,共6分)②作用:缩短流通环节,节约运输成本,加快商品流通,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升生活水平。
(3分)引导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背景材料】《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考点链接】1.经济生活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加快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
市场配置资源。
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市场调节的优点。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市场秩序。
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2.政治生活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摘要】现代市场体系的构建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市场调研与分析、市场准入机制的建立、市场监管体系的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的优化以及市场秩序维护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我们将分析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构建现代市场体系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我们将探讨建立市场准入机制的重要性,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关键,有助于防范市场混乱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优化市场竞争机制可以促进市场效率和创新,增强市场活力。
我们将总结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市场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市场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现代、引言、正文、结论、市场调研、分析、市场准入机制、市场监管体系、市场竞争机制、市场秩序维护、重要性、展望未来、政策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现代市场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
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市场体系经历了快速发展和长足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现代市场体系的建设不仅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更直接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我国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背景是多方面的,在经济转型升级、市场监管日益严格、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背景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成为时代的要求。
面对国际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和挑战,我国必须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提高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助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2 意义分析现代市场体系的构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通过建立健全的市场规则和制度,能够促进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在本世纪末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
按照全会通过的决定,下大力气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基本任务。
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
没有完备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就无从谈起。
我们要建设的是怎样的市场呢?简要概括,它必须具备以下特征:统一的,而不是分割的;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竞争的,而不是垄断的;有序的,而不是混乱的。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开放是经济活力的前提,竞争是经济效率的源泉,规则是经济秩序的保证。
市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才能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才能使资源得到最有效配置,才能使经济保持活力和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市场发展较快,要素市场开始发育,市场机制开始在一些领域发挥作用。
但是应当承认,我国市场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远不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对国民经济形成了总体的瓶颈制约作用。
因此,市场建设应当加快步伐。
当前需解决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市场分割,二是市场垄断,三是市场秩序混乱。
市场分割,主要是地区分割。
一些地方从局部利益出发,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限制商品、资源自由流通。
某类商品、资源紧缺,就限制流出,某类当地产品销售疲软,就限制外地优质货流入。
人为筑障设卡,阻碍商品自由流通,阻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
这种对市场的“块块”分割,从短期来看,可以保护本地区和本地企业的利益,但是从长远看,则是损害本地区和本地企业利益的。
因为这种保护违背市场规律,排斥竞争,只能起保护落后的负作用。
怀抱的孩子难长大,不经风雨的企业没有竞争力。
建立统一开放市场是大势所趋,早开放,早受益;迟开放,必吃亏。
这已被许多地方的实践所证明。
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不仅要拆除国内地区之间的藩篱,而且要准备与国际市场接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韩俊任兴洲
《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0日07 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我国改革开放已走过35年波澜壮阔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但也应看到,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仍需深入推进,市场秩序有待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竞争不充分。
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当前,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明确提出了改革的基本取向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20多年来,我国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基本实现了由国家计划配置为主向市场配置为主的转变,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增强。
但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来看,目前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特别是在一些重点领域仍然以政府配置资源为主,在一些关键环节如一些重点领域投资、重要产品价格形成等仍然主要由政府作决策。
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大幅度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之所以是核心问题,就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
革的成效。
这就需要更清晰地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定位。
就政府职能而言,目前仍然存在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的问题。
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不仅缺乏科学性,而且造成行政成本过高、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和腐败等问题。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是要明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职能,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许可,最大限度缩小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范围,最大可能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发挥决定性作用。
凡是市场有能力做好的事情就交给市场去做,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清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市场
全国统一市场,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在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各地市场相互依存、优势互补、整体协调、开放高效、通达顺畅的市场体系;市场封锁、地方保护等现象基本消除,商品和要素资源能够依据经济规律和统一市场规则在全国范围顺畅流动和优化配置。
建设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体系的形成以及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在打破地区封锁、建设全国统一市场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商品和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明显增强。
但毋庸讳言,各类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仍然存在,全国统一市场仍未真正形成。
目前,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表现更隐蔽、形式更多样。
一是在保护内容上,由保护本地产品、资源为主转向保护本地市场为主,限制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
二是在保护手段上,由简单设置关卡转为制定地方规则和行政壁垒,往往以“红头文件”形式使保护措施“合规化”;制订地方标准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通过对外地产品重复检验、多头执法等手段实施地方保护。
三是在保护范围上,由过去的保护商品为主扩大到保护要素和服务市场。
针对现实问题,《决定》提出“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地区封锁屡禁不止、统一市场难以形成,根本原因是体制障碍和制度制约。
现行的财税体制和财权事权划分,使地方利益刚性化;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考核机制,强化了地方保护。
此外,区域发展差距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约束地区封锁的法律制度欠缺、监督监管乏力等,也是地方保护和区域封锁的重要体制和制度根源。
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阻碍了统一市场的形成,进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损害了市场主体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滋生了腐败。
因此,着力消除各类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形成全国统一的商品和要素流通政策和贸易体制,根据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发展趋势,推行全国统一的、合理的技术标准、检验体系,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健全监督机制,公正公平执法,加大查处力度,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高效公正廉洁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任务。
同时,加强媒体和公众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监督环境,对于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也很有必要。
深化要素市场改革,促进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涉及更深层次的统一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我国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推动了市场体系建设,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市场体系发展并不平衡,要素市场化改革一直是薄弱环节,要素市场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商品市场化进程。
要素市场分割,制约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影响我国经济提质增效。
从土地市场看,在现行土地管理制度下,我国土地市场还不完善,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统一,特别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基本被排斥在土地市场之外。
对此,《决定》要求“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一段时间以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正常的土地市场秩序受到干扰。
在城镇,城镇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工业、房地产开发都需要土地,市场需求旺盛,地价高企、“地王”频现。
这种城乡分割的土地市场格局已越来
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围绕土地征收拆迁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改革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关键是改革土地征用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缩小征地范围,公平补偿被征地农民。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资产价值充分显现出来。
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进入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使用权,与国有建设用地享有平等权益,可以防止土地流转价格扭曲,有利于充分挖掘集体建设用地的巨大潜力,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应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途径,建立与城镇地价体系相衔接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地价体系。
完善农民宅基地与房产制度。
培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允许农民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土地。
培育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城镇各种建设用地应更多地通过市场公开出让,促进土地在竞争性使用中得到优化配置。
从劳动力市场看,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民工大规模向城镇转移,城乡分割的体制弊端进一步凸显,劳动力市场被户籍制度人为分割为城镇就业者和农民工就业者的二元格局。
农民工在就业、教育培训、工资福利等方面受到一定的身份歧视,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比较低,与户籍制度紧密相联的各类社会保障也难以惠及他们。
这种城乡分割的体制使劳动力市场发展不稳定、不平衡、难持续,对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关键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应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打破行业垄断,创造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在我国市场体系建设中,各种经济成分市场主体共同竞争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而且,伴随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比例不断上升。
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
我国60%的国内生产总值、50%的税收和70%以上的就业岗位,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然而,不同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竞争的环境还没有形成。
一是一些重要领域的市场准入机会不均等,民营经济进入一些垄断行业仍面临“玻璃门”、“旋转门”问题。
二是在平等使用要素资源方面,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有明显差别,从贷款、融资、财政扶持到土地等要素资源的获得,国有企业都具有明显优势。
三是在监管力度和法律环境方面,民营企业还不能与国有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创造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需要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得到法律的平等对待和保护。
为此,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和落实有关政策,为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形成公平竞争的法律体系,用法律法规和必要的制度安排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作者分别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