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古诗文大赛公开课

合集下载

2019第十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答案(完整版)

2019第十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答案(完整版)

参考答案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基础篇(35篇)1.老马识途1.①跟随;②同“返”,返回;③南面;④凭着2.C3.①于是放(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老马后面,终于找到了路。

②现在的人不懂得拿他们的愚昧之心学习圣人的聪明智慧,不也是错误的吗?4.“春往冬反”,环境已发生变化;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5.富于经验的人堪为先导,我们要善于向他们学习2.嗟来之食1.C2.①(黔敖)赶上去(向他)道歉,(但那位饥饿的人)最终不吃他的食物而饿死了。

②黔敖无礼呼唤时,可以离开(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就)可以去吃。

3.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4.宁为玉碎,不求瓦全5.赞同。

中华民族向来主张做人要有骨气,人穷但志不能短。

在人的尊严和眼前利益之间,绝不能为了一时的物质利益而丢掉做人的本性。

反对。

相比于嗟来之食,韩信的跨下之辱更甚之。

但他能忍一时之辱,最终才得以成就大业,衣锦还乡。

人的生命最宝贵,不能因一时之气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3.齐桓公好服紫1.①喜欢;②担心;③停止;④厌恶,讨厌2.①句末语气助词,无义;②介词,在;连词,表示修饰关系3.①您想制止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试一下不穿紫衣服呢?②到第二天,国都城中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

4.C(是齐桓公自己担忧)5.①齐桓公自己不要穿紫色衣服;②齐桓公要明确表示自己厌恶紫色衣服4.害群之马1.①恰巧;②你;③仅仅;④除掉2.①治理天下的人,也和牧马的人有什么区别呢?②黄帝拜了又拜,行了叩头至地的大礼,口称牧童为“天师”而退去。

3.劣质的马;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4.尊重他人,不耻下问,做事锲而不舍5.不龟手之药1.①做;②把;③超过有的人④有的人2.①越国发难(侵略吴国),吴王命令他率领军队(作战)。

②(吴王便)划了一块土地封给他。

3.百金;得到了封地;用之异也4.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

对待事物,要善于探究事理,使它的价值能最大化6.郢书燕悦1.①写;②于是;③提拔、推举;④指代贤能之士2.①燕国的宰相收到信后十分高兴。

2019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基础篇35)

2019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基础篇35)

2019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初中)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基础篇(35篇)01多言何益[原文]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今观晨鸡,以时而鸣,天下振动。

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释文]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可是没有人去听它的叫声。

再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振动,人们早早起身。

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在切合时机的情况下说话才有用。

‛[字词]1.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2.子禽(qín):人名,墨子的学生。

3.益:好处。

4.蛙蝇:蛙。

黾、蛙的一种。

(可以理解为蛙和蝇)5.恒:常常。

6.观:看,看到。

7.时夜而鸣:时,切合时机、按时。

恒,常常。

鸣,啼叫。

在黎明按时啼叫。

8.多言何益: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9.以时而鸣:按时鸣叫。

10.擗(bì):同‚敝‛,困、疲劳。

11.时夜而鸣,天下振动:翻译天未亮时就引吭高歌而鸣,惊醒天下生灵,纷纷振作行动起来。

12.日夜:每日每夜13.然而:即使这样,但。

14.不:通否,没有02对牛弹琴[原文]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释文]有个弹琴能手叫公明仪,他对牛弹奏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牛低着头吃草,就好像没听见任何声音一样。

不是牛没有听见,是这美妙的曲子不适合牛的耳朵而已。

公明仪于是变换曲调,弹奏出一群蚊虻的嗡嗡声,还有一只孤独小牛的哞哞叫声。

牛听了,马上摇动尾巴,竖起耳朵,因为不安而小步来回走动。

[字词]①操:琴曲。

②犊(dú):小牛。

③掉尾:牛因听到蚊、虻(牛蝇)的叫声,便摇尾驱赶。

④奋耳:竖起耳朵。

牛因听到小牛的叫声,便竖耳细听。

⑤蹀躞(diã xiâ):小步徘徊。

03反裘负刍[原文]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

初赛2019古诗文大赛 文言文16-30(含1-30课答案)

初赛2019古诗文大赛 文言文16-30(含1-30课答案)

16.牛首马肉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①,国人尽服之.。

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

”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②。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善。

”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注释】①灵公:齐国的国君。

丈夫:男子。

饰:服饰。

②相望:互相看见。

形容接连不断。

极言其多。

【文言知识】宾语前置句。

文中“莫之服”是个倒装句,应按“莫服之”理解,意为没有人穿它了。

它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种,在否定句中当代词充当宾语时,宾语可以置于谓语前。

又,“时人莫之许也”,应按“时人莫许之也”理解,意为当时的人们没有承认这一点的。

其他如“古之人不余欺也”“未之见也”“勿之欺”等,同样都是这一类的宾语前置句。

【思考与练习】1.以下成语和晏子无关的是()。

A.张袂成阴B.南橘北枳C.比肩继踵D.一鸣惊人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①好()②之()③见()④何()⑤而()⑥逾()3.翻译:①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晏子所言“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是运用______的说理方法,指出齐灵公在这件事的处理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5.晏子的方法为何能奏效?请从“国人”的心理角度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纪昌学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①。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咏春古诗词赛诗会》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实录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咏春古诗词赛诗会》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实录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咏春古诗词赛诗会》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实录苏教版一、激趣导入(屏幕上连续播放几幅描绘春天美丽景色的图片及班得瑞的《one day in spring》的音乐)师:多么动听的旋律啊!多么优美的意境,多么美丽的春天啊!春天东风和煦、阳光明媚、百花争艳。

春天给人无限的生机和无穷的力量。

所以古往今来许多画家、诗人都用他们传神的画笔,优美的诗句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打开关于春天的那扇记忆之门,一起来寻找春天的足迹,感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景吧。

一起来猜一猜、填一填、诵一诵、找一找、画一画古诗词,进行咏春古诗词赛诗会,好吗?(屏幕显示:咏春古诗词赛诗会。

)生(齐声):好二、宣布活动规则:师:请听好本次赛诗会的比赛规则:全班分成红、黄、蓝、绿四个方队,每个方队由2—3个小组组成;各代表队的基础分均为100分,然后按要求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最后以积分多少定胜负。

比赛设立三个奖项,即最佳合作奖,奖给得分最多的一个方队;最佳主持人奖1名;最踊跃参与奖4名,每个方队各1名。

希望大家团结协作、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因为你们才是这课堂的主人。

师:我宣布:渡村中学初一(8)班咏春古诗词赛诗会现在开始!首先请参赛的四个代表队从左至右依次自报队名、口号。

生(红队):红队满堂红,红队满堂红!生(黄队):黄队必胜,黄队必胜。

生(蓝队):蓝队合作,蓝队必赢。

生(绿队):绿队团结,绿队夺冠。

师:看来各方队都抱着必胜的信心,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鼓励我们自己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有请主持人A。

三、比赛步骤(一)第一轮:猜一猜——体会春意(屏幕响起《我悄悄的蒙上你的眼睛》开头两句,屏幕随后显示字幕:猜一猜——体会春意)主持人A:比赛现在正式开始,首先进行第一轮,主题就是:猜一猜——体会春意。

(屏幕显示具体要求。

)主持人A:请看屏幕上有8个数字,每个数字打开后都是一幅配乐的画。

每队任挑2个数字,说说用哪首诗可以描绘出画面上的内容及春意并把具体的诗句背出来。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优质公开课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优质公开课

《暮江吟》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情感,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从关键词语“一道、铺、瑟瑟、可怜”入手,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复现诗中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温习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下面我来考考大家,我念一句,你们背整首古诗。

“离离原上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吟”是前鼻音)二、解题,知作者:(接上)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暮”字,上面是一个…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有一个…“日”,这个“日”表示的就是…太阳。

太阳落到草丛下了,这个“暮”表示什么意思。

(傍晚)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时间。

你还能知道什么?(地点:江边。

吟:吟诗)那么是谁傍晚的时候在江边吟诗呢?(白居易)既然大家都曾认识这位伟大的诗人,你能说说他的“字”和“号”吗?(PPT示简介)三、熟读古诗,整体感知:1、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色吸引了白居易在此吟诗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齐读。

大部分同学都读得很好,但还有部分同学读得不通顺,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诵。

2、学生自由大声练读。

(可站、可坐、可配合手势,可以摇头晃脑,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等,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是要读准诗中的生字,读通顺诗句。

)(个别汇报读,师生评:字音读准了,证明你已有收获;读得真流畅,学习力强;读出了古诗的韵味,你真是个小诗人……)3、教师范读。

师:你们注意老师是怎么停顿的。

4、学生个别读(比比谁读得好)、齐读。

四、明确背景,体会情感:(同学们读得真好,短短几分钟就能读得通顺、流畅、有节奏了,可我们似乎还缺少了点东西,缺少什么呢?对了,缺少点情感。

俗话说:诗言志。

诗人写诗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他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缘由)PPT示背景(指名读):当时朝廷政治昏暗,斗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2019年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 《雪梅》卢钺公开课课件

2019年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 《雪梅》卢钺公开课课件
4、与刘过关系很好 5、家道不错
(1) 降(xiáng): 服输。
(2) 骚人: 诗人。
(3) 阁笔: 放下笔。阁,同“搁”放 下。评章,评议的文章,这 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1,梅雪争春未肯降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2,骚人阁笔费评章。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3,梅 须 逊 雪 三 分 白,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 4,雪 却 输 梅 一 段香。 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赏析
一、二句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 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 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 费一番心思了。 “梅须逊雪三分白”,这 句作者从颜色角度来写,梅不如雪那样洁白。 “三分”以实写虚,是“少许”的意思。这是 梅的短处,恰是雪的长处。“逊”,逊色、差 一点。 “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句作者从 气味角度来写,雪当然不具备梅花的香味。这 是雪的短处,恰是梅的长处。“输”,这里作
部编版·四年级绍 3,书法欣赏 4,字解 5,句译 6,赏析 7,雪梅 (其二)
雪梅 〔宋〕卢钺
梅 雪 争 春 未 肯 降,
骚 人 阁 笔 费 评 章。
梅 须 逊 雪 三 分 白,
雪 却 输 梅 一 段香。
简介 卢钺,(生卒事迹均不详),南宋诗人,《全 宋词》录其《鹊桥仙》(三月廿一)等4首。 “梅坡”应该也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 梅坡,到现在他的原名和原字都散佚了,留下 一个卢梅坡的名字。根据他写的诗可以总结出: 1、擅长写绝句,基本不写别的体 2、擅长写植 物,喜欢咏花,极其喜欢梅花 3、长居京城
雪梅 (其二) (宋)卢钺
有 梅 无 雪 不 精 神, 有 雪 无 诗 俗 了 人。 日 暮 诗 成 天 又 雪, 与 梅 并 作 十 分 春。

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 《古诗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公开课)

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 《古诗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公开课)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熙宁五年,宋神宗时,王安石 变法,苏轼持不同政见,受官场 挤压,无奈乎,自请外任,远离 京城,到杭州任通判。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卷地风来忽 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唱黄鸡。

上海古诗文大会获奖名单

上海古诗文大会获奖名单

上海古诗文大会获奖名单
上海古诗文大会是一项文学赛事,每年都会评选出一批优秀的古诗文作品。

以下是根据最近几年的获奖情况整理的上海古诗文大会的一些获奖名单:
2019年获奖名单:
一等奖,张三《江南春色》、李四《秋思》、王五《登鹳雀楼》。

二等奖,赵六《静夜思》、刘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陈八《春晓》。

三等奖,杨九《登高》、黄十《望月怀远》、周十一《赋得古原草送别》。

2020年获奖名单:
一等奖,王五《登鹳雀楼》、李四《秋思》、张三《江南春色》。

二等奖,刘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赵六《静夜思》、陈八《春晓》。

三等奖,黄十《望月怀远》、杨九《登高》、周十一《赋得古原草送别》。

2021年获奖名单:
一等奖,李四《秋思》、王五《登鹳雀楼》、张三《江南春色》。

二等奖,赵六《静夜思》、刘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陈八《春晓》。

三等奖,杨九《登高》、黄十《望月怀远》、周十一《赋得古原草送别》。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名单仅为示例,实际的上海古诗文大会获奖名单可能会有所不同。

每年的评选结果都会根据参赛作品的质量和评委的评判标准而有所调整。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初赛2019古诗文大赛 诗词讲义汇编

初赛2019古诗文大赛 诗词讲义汇编

1.人日思归2.桃花溪3.送灵澈上人【译文】青苍山林中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身背斗笠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

4.新嫁娘【表修手法·白描】5.宫词二首(其一)6.马诗二十三首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7.泊秦淮【译文】水雾和月色笼罩着寒水和白沙。

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玉树后庭花》。

8.淮上与友人别【译文】扬子江边杨柳青青春意正浓,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

微风轻拂,笛声幽咽,离亭渐渐染上暮色,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水和湘水流经的城镇,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9.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译文】一旦成为贬滴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长安方向也看不见家。

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在这五月的江城好似见到纷落的梅花。

10.从军北征【译文】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

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11.渔翁【诗歌体裁·古体诗】回望天边,只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12.子夜吴歌13.感遇十二首(其一)【译文】14.渡荆门送别【译文】15.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译文】1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译文】17.终南山18.蜀相【译文】19.与诸子登岘山【译文】20.野望21.塞下曲(其二)22.西塞山怀古23.春游湖了油灯上结出的灯花。

【文化常识·围棋】【译文】26.青玉案【译文】27.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28.蝶恋花29.天仙子【译文】30.[双调]庆东原·江头即事31.月出【译文】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多么素净的月光,照见你妩媚的脸庞.你娴雅婀娜的倩影,牵动我纷乱的愁肠!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见你亮丽的脸庞,你娴雅轻盈的倩影,牵动我焦盼的愁肠!32.李延年歌【译文】33.沙上鹭【译文】沙洲上有一只白鹭,振翅欲飞,引吭高歌。

上海市2019年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文言文翻译(11-20)演示教学

上海市2019年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文言文翻译(11-20)演示教学

11.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以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孤:从小失去父亲。

书舍:私塾。

遂:就泣:哭。

得:能够。

学者:学习的人。

亲:父母。

一则:一方面。

愿:羡慕。

中心:内心。

恻然:怜悯、悲伤的样子。

苟:如果。

欲:想要资:钱财。

此指学费。

徒:白白的,此处指不收费。

少:幼时。

就书:上书塾(读书)。

翻译:三国时有个叫邴原的,他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寒。

七八岁时,他路过私塾,听到里面传出朗朗的读书声,禁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私塾的老师跑出来问:“小孩子你为什么要哭?”邴原说:“失去了父亲的人容易悲伤,贫穷的人容易伤感。

凡是能进学堂的人,他们都有父母,可我从小死了父亲,没条件上学。

我一方面羡慕他们有父母照顾,另一方面羡慕他们有学习的机会。

看看他们,想想自己,心中就十分悲伤,所以忍不住哭了。

”塾师听了邴原的话,既同情又可怜他,想不到这孩子竟有这样的思想,“(你)想要读书,就去读吧!”邴原说:“(我)没有钱交学费。

”,塾师于是对他说:“如果你真想读书,我就不收你学费。

”邴原从此就入了学读书。

一个冬天过去了,邴原就会背《孝经》、《论语》。

本文用顺叙的记叙方式,把邴原幼小家贫,泣而求学;得到上学机会后,勤学苦读,仅用一个冬天,就能熟练背诵两本经书的事交代得清清楚楚,一个立志求学而且成绩显著的幼童形象活灵活现地站立在我们面前。

文中采用让人动容的对话描写,着重记叙了邴原泣学的经过。

全文不枝不蔓,言简意赅。

启示: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

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他免收邴原的学费,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魅力。

我们要好学,并且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2019年第十八届上海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古诗文1-20

2019年第十八届上海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古诗文1-20

1.人日⑴思归入春才七日⑵,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⑶雁后,思⑷发在花前。

[1]⑴人日: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

⑵入春才七日:即人日。

把春节当成春天开始,故言“入春”。

⑶落:居,落在.....后。

⑷思:思归。

传说鸿雁正月从南方返回北方。

[2]入春已经七天了,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

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了,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有了。

[2]作品赏析这是一首思乡诗。

诗的一开头,即以工整的对仗交代了时令及离家的时日。

开头二句,诗人淡淡地说出一个事实:“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笔调平淡,似乎不带什么感情,然而低吟之际,就会感觉到一股苦涩的思乡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

“入春才七日”好像诗人在核对一个事实:今天是正月初七,是新年的第七天。

然而一个“才”字,则透露出诗人的满腹心事。

诗人正在屈指计日,在作者的主观感受中新年已过去很久了,但是仔细一算,诗人只能不禁失望地说:原来入春才七天呀!——表现出作者对时间缓慢的感慨。

“离家已两年”一句也说得平平淡淡,好像不带什么感情,但是将“入春才七日”与“离家已两年”连在一起吟诵细品,可以感觉到一股无可奈何的帐惘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

诗人在客居生活中过了“春节”,进入了第二年。

到了“人日”,入春不过才七天,不能算长。

但从旧年到新春,已经跨了两个年头,因而可以说“离家已二年”。

“二年”既是客观事实,又是主管感受。

将“才七日”和“已二年”作了一个对比,短短的七日已让人难以忍受,离乡两年的岁月又是怎么样熬过去的呢!这两句平淡质朴的诗句中表现出诗人度日如年的心情。

后二句说春花未萌发之时,思归之念已经发动。

传说鸿雁在正月里从南方飞回北方,因此在后两句中作者借这个传说来抒写自己思归急切的心情。

在这个春天到来之前,他就盘算着回乡了,即“思发在花前”;可是现在新的一个春天已到来,眼看着春草将绿,春花将开,成队的鸿雁从头顶掠过,飞回北方,诗人却无法归去,所以说“人归落雁后”。

(2019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课 《古诗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公开课

(2019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课 《古诗三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公开课
村之时。
2
词目
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词萌芽 于南朝,兴起于隋唐,宋朝达到全盛时期。每 首词都有词牌名,词牌名对词中句子的多少, 字数的多少都有严格限制,所以词又称“长短 句”。词一般分为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 或上阕、下阕)。 《西江月》是这首词的曲 牌名,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
7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遥远的天边星辰稀疏,在山前下 起了轻微的雨。
8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这突然的雨,使作者焦急起来,不得不匆匆躲 避。走过溪桥,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土地 庙树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
9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色?从何看出? 夏天的夜晚
夜行、月、半夜、星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诵,学会背诵。 2、根据注释,大致了解词意。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试着赏析这首词。
1
作者介绍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 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 参加抗金义军,历任安抚使等职,一生政 治清明,坚决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 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 曾长期落职闲居。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 卒。这首词是写于辛弃疾晚年闲居江西上饶农
七 八 个 星 /天 外,
两 三 点 雨 / 山 前。
旧 时 / 茅 店 / 社 林 边,
路 转 / 溪 头 / 忽 见。
5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月亮离别了树枝,明亮的光线把枝上 的喜鹊惊动起来。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 儿叫个不停。
6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清风送来一阵阵稻花的清香,稻田 里传来一片蛙声,仿佛是在诉说好年成。

初赛2019古诗文大赛 文言文1-15

初赛2019古诗文大赛 文言文1-15

1.多言何益禽子问曰①:“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黾②,日夜而鸣.,舌干檘③,然而人不听之。

今.观鸡时夜而鸣④,天下振动。

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选自清·孙诒让《墨子后语》)【注释】①禽子:禽滑(gǔ)厘,字慎子,春秋时期战国魏人,墨子弟子。

②蛙黾(měng):蛙。

黾,蛙的一种。

③檘:同“敝”,困乏、疲劳。

④时夜:意为按时在黑夜结束的时候。

【文化常识】《墨子》。

墨翟及其后学的言论、著作集,墨家经典著作。

共71篇,今存53篇。

每篇又分上中下,内容一致而详略有异。

其中《尚贤》《兼爱》《非攻》等篇,体现了墨子的基本主张。

其散文虽保留对话的形式,但基本上已是初具规模的论说文。

作者已自觉运用逻辑理论进行论证,常以设问、设难法使论述深入。

多用比喻,文意晓畅。

【思考与练习】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①言()②鸣()③今()④益()2.翻译:唯其言之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运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说理方法,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下不属于墨家学说观点的是()。

A.兼爱B.非攻C.节用D.中庸2.对牛弹琴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①,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转为.蚊虻之声②、孤犊之鸣③,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④。

(选自《牟子理惑论》) 【注释】①公明仪:战国时音乐家。

清角之操:古曲名,这里代指高深的曲子。

②虻(méng):牛蝇。

③犊:小牛。

④蹀躞(diéxiè):小步走。

【文言知识】掉。

文言中的“掉”与现代汉语中的“掉”含义相差很大。

上文“即掉尾奋耳”中的“掉”,指“摆动”“摇动”,句意为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

诗词曲五首教学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诗词曲五首教学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第16页
赤壁 杜牧
折戟沈沙①铁未销, 自将②磨洗认前朝。 东风③不与周郎④便, 铜雀⑤春深销二乔⑥。
【注释】 ①折戟沉沙: 断戟没入沙中。
②将: 拿起。 ③东风: 指吴蜀联军借东风火攻曹
第17页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诗 歌
一支深埋在泥沙里断戟, 即使历时长远, 但并未完
赏 全锈蚀。我把它拣起来
前一个“惶恐”、“零丁”指地名, 后一个“惶恐”、“零丁”是写心 情。表示了诗人对危难国运担忧和 对本身处境哀怨。
4.尾联表明了诗人如何气节?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 以死明志决心。
第32页
思想感情: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艰苦 经历, 表现诗人忧国之 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 国捐躯豪情壮志。
第33页
叙事 抒情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儿转过朱红色楼阁, 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人(指诗 人自己)。
不应: 不该。 何事: 为何。
别时圆: 在人们分别时圆。
此事: 指人“欢”和“合”和月“晴”和“圆”。
千里: 相隔千里人。
共婵娟: 共同享受美好月光。
第42页
1.词上下两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两者 联系何在?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希 望人长期,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各表达了 词人什么感情?
析 今天听了你诗歌不胜感慨,暂 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
第10页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 身”表露出诗人如何心情?
贬地之荒僻, 贬时之漫长。
辛酸和愤懑不平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 如何现实状况?体会作者此时如何心情?
用典(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感 触: 老友已逝,只有无尽思念之情,人事 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油然而生无限 悲哀怅惘之意。

古代诗歌五首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古代诗歌五首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第25页
写作特色
• 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 作者从普通咏春诗伤感中跳脱出来,将花
落归根、化作春泥,看做是美涅槃和再生, 别开生面。然后借花自喻,表明自己虽遭 挫折而弃官出都,但绝不会一撅不振;相反, 他要继续为国家民族效力,为新生美好事 物奉献自己力量。
第26页
字词解析
• (1) 浩荡:辽阔深远样子,也就是浩茫之意。 (2)白日斜:夕阳西下傍晚时分。 吟鞭:即马鞭;作者在途中,一边策马行 进, 一边吟诗,故言。 (3)东指:出城门向东; (4)天涯:原意是天边,此指遥远地方。 (5)落红:落花,作者自况。龚自珍因被迫 辞官回乡,故自比为落花。后一“花”字,当 指一代新人。
• 杜甫(公元7-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 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 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 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 典诗歌中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 圣”,他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 、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 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 《三别》等名作。
• 这首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生命悲歌。此诗通 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无限感 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悲愤之情,深刻 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知识分 子遭受压抑境遇,表示了他们在抱负破灭 时孤寂郁闷心情,含有深刻而典型社会意 义。
第4页
作者简介
• 陈子昂(约公元659~700)初唐著名诗人, 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 洪县)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进士, 官至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他论诗标 榜汉魏风骨,反对齐梁绮靡文风,所作诗 歌以三十八首《感遇诗》最为杰出,诗风 质朴浑厚,受到杜甫、韩愈、元好问等后 代诗人高度评价。 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 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关怀国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赛简介】【赛赛价值】【考试内容】【备考方法

2019古






目录C O N T E N T 01古诗文大赛简介
报名方式赛程安排
02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古诗文大赛的意义与价值
0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考试内容考试题型
04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如何复习备考

古诗文大赛简介大赛地位赛程安排
历史性
◇初中阶段最有影响力的语文类竞赛。

◇已举办17届,200多万人参与,30万多人进入复赛,3万多人进入决赛。

权威性
◇由市教委教研室及市教育报刊总社主办,《当代学生》杂志承办。

◇是上海学生最广泛参加的官方组办赛事。

实用性
暑假作业:
◇文来、上宝、华育、张江等初中◇上中、七宝、南模等高中。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介绍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承办单位:《当代学生》编辑部
后援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活动形式
1.大赛形式:个人书面阅读比赛,高中团体现场决赛。

2.参赛对象:预初至高三学生,中专、职校学生。

3.分组情况:预初至高三按年级分组;中专、职校单独设中职组;共分8个组别。

4.基本赛程:
初赛——2019年9月-10月,各校自行举行。

复赛——2019年11月初,各区及中职系统分别举行。

试题由大赛组委会提供。

决赛——2019年12月初,全市统一举行决赛。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介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古诗文大赛的意义与价值
(图表来源:相伴升学路公众号)
◆小学共选古诗文132篇,比原有教材增加55篇,增幅达80%。

◆初中语文平均每个年级古诗文20篇左右,比原来增加51.7%。

◆上海初中6年级开始逐步更换语文课本。

语文考试的趋势按教育部指示:加大国学比重,加大文言难度。

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古诗文大赛的范围、内容、题型
2018复赛真题
北辰老师课堂拓展
陆游《诉衷情》中“当年万
里觅封侯”一句用了()
投笔从戎、建功异域的典故。

A.班固
B.班超
C.霍光
D.霍去病
2018复赛真题
北辰老师课堂拓展
唐代山水田园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
“王孟韦柳”,指的是()四位诗
人。

A.王维、孟郊、韦应物、柳宗元
B.王维、孟浩然、韦庄、柳宗元
C.王昌龄、孟浩然、韦应物、柳宗

D.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
2018复赛真题
北辰老师课堂拓展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不属于“三元”
的一项是()。

A.农历正月十五
B.农历七月十五
C.农历十月十五
D.农历十二月十五
2018复赛真题
北辰老师课堂拓展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由_____主持编
写的《》。

2018决赛真题
北辰老师课堂拓展
古代所谓连中三元,
指的是在科举考试中
接连名列乡试、_________和
殿试的第一名。

2018决赛真题
北辰老师课堂拓展
下列对二十四节气排序正确的是:
()
A.惊蛰、芒种、清明、白露、霜降
B.惊蛰、白露、芒种、清明、霜降
C.芒种、清明、惊蛰、白露、霜降
D.惊蛰、清明、芒种、白露、霜降
2018决赛真题
古人年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及笄、总角、孩提、弱冠
B.及笄、总角、孩提、弱冠
C.总角、及笄、孩提、弱冠
D.孩提、总角、及笄、弱冠
1.《当代学生<古诗文增刊>》。

2.课内古诗文。

3.课外拓展。

考查范围
1.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

2.诗词:
理解、赏析。

3.文常。

测试内容
1.选择题。

2.填空题。

3.判断题。

4.问答题
测试题型1.记忆能力。

2.认知能力。

3.审美能力。

4.表达能力。

考查能力
输入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文本后在此选择粘贴,
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考查范围1.《当代学生<古诗文增刊
>》。

2.课内古诗文。

3.课外拓展。

考试
题型
1.选择题。

2.填空题。

3.判断题。

4.问答题
ADD KEYWORD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点击输入标题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