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16《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
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教材解读】《驱遣我们的想象》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最后一篇文章。
这个单元都是文艺论文,或谈论读书求知,或探讨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或阐释美学观念,既富有思想性,又蕴含艺术美。
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在学习中要注意把握作者的观点,厘清概念,理清思路,领会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并能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实践中。
【核心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积累“拘泥”的音形义,了解想象的重要作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明确主要观点,厘清核心概念,理清论证思路,把握鉴赏文艺作品的主要方法,并能迁移运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到想象力在阅读中的重要意义,在学习中运用想象力,进而学会享受学习,热爱学习。
【教学重难点】明确主要观点,厘清核心概念,理清论证思路,把握鉴赏文艺作品的主要方法,并能迁移运用。
认识到想象力在阅读中的重要意义,在学习中运用想象力,进而学会享受学习,热爱学习。
【教学方法】1.问题导学法: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把握文章重点及思路。
2.交流讨论法:抛出问题后让学生在独立思路后先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独立思考与交流讨论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思维,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
3.品读感悟法:在解读文本示例时,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品读诗文,进而感悟到想象对于鉴赏文艺作品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走近作者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是天才吗?你觉得生活中天才多吗?98%与2%,你觉得天才的占比应该是哪个数据呢?1968年,美国著名的通用系统科学家George Land博士受NASA之托,帮他们设计了一套想象力测试题,以筛选能胜任登月任务的第一批宇航员。
阿波罗计划成功之后,NASA把那套题广泛应用到了对顶尖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招募中,并由此挑选了数以万计的拔尖人才在测试题被验证有效之后,George Land博士脑中又冒出一个问题——我们筛选了这么多天才科学家,但是从来没搞清楚,他们的想象力从哪儿来,是天生就比其他人更有创造力?还是后天训练出来的?于是他发起了Head Start program,招募了1600多个3~5岁的普通孩子,题目都没怎么改,就让那些小朋友来回答。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六课《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六课《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生词和词语的意思及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文章结构。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教学(10分钟)教师出示一幅描绘科幻世界的图片,让学生自觉陶醉在其中,鼓励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从中找出一些令人感到神奇奇妙的地方,口头表达出来。
2、阅读教学(35分钟)(1)学生阅读本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
(2)学生通过资料查找和自己的探究、思考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分类、发展历程等。
(3)学生讨论小说及科幻题材的发展前景等。
3、作文教学(35分钟)(1)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的科幻故事。
(2)使用本课文章推荐的写作技巧,如使用短语、比喻、悬念等。
(3)教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科幻作品或对学生作品的点评。
4、小结与反思(10分钟)通过讨论,探究小说及科幻小说的特点、分类、发展历程等,以及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对本课文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重点1、通过文章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分类、发展历程等。
2、通过创新思维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四、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欣赏本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
2、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的科幻故事。
五、课后作业1、了解一部科幻电影或小说,并在班内分享。
2、写一篇科幻小说(不少于800字),运用本课文章推荐的写作技巧。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通过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分类、发展历程等,并且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力、写作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分类、发展历程等,并且通过创新思维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优质教案
16*驱遣我们的想象叶圣陶◇教材分析◇本文用平实的语言,以一诗一文为例,深入浅出地向我们阐明: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更要驱遣想象,透过文字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体验阅读的愉快。
本文思路清晰,观点易于把握,可作为一般议论文进行教学;此外,对于学生赏析阅读有很强的实用性,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及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充分理解论述内容,以读促思。
2.利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3.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丰富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全文的思路,明确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
2.难点: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所提出的“驱遣我们的想象”在欣赏文艺作品时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有谁能总结一下,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回答得都很不错,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发挥阅读时的想象力,也是欣赏文艺作品的重要技巧。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预习检测(一)疏通字词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桥堍.(tù)契.合(qì)怅.然(chànɡ)恐惧.(jù) 旷.远(kuàng) 拘泥.(nì)2.理解重要词语的词义。
苟安:苟且偷安。
只顾眼前的安乐,不作长久之计。
受用:受益。
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驱遣:打发。
本文指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及想象。
无关紧要:不重要,没有关系的事情。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及反思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驱遣自己的想象,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2.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想象技巧进行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3. 课文解析: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手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课后作业布置:根据课文内容,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价。
2. 在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业,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评价。
3.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1. 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看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反思,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2.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具体的文学作品或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分析和思考。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驱遣我们的想象》原文。
2. 相关参考资料:关于作者的背景资料、相关文学作品的介绍等。
3. 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音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驱遣我们的想象》的思考。
九年级下册语文《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封面)九年级下册语文《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设计话说想象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
无意想象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无意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例如梦。
有意想象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有意想象中,根据观察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学会文中的语言运用技巧,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驱遣想象,透过文字进入作品,由浅入深领悟语言内在魅力。
学会文中的语言运用技巧,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领悟语言内在魅力。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演示法。
相关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有谁能总结一下,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发挥阅读时的想象力。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内容。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著有童话故事《稻草人》。
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2.生难字词(1)字音拘泥(jūnì)歌谣(yáo)契合(qì)旷远(kuàng)海啸(xiào)苟安(gǒu)(2)词义【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契合】符合;合得来,意气相投。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同步备课(部编版)
16《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朴素简洁而又严谨的语言。
3.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想象能力。
【重难点】1.了解作者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朴素简洁而又严谨的语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人说:“强大的美国来自于想象力和创造力。
”诚然,想象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小到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都不能没有想象力的参与。
事实上,就连阅读一篇文章,欣赏一种文艺作品,没有想象的参与,都无法尽情领略到它的美感。
那么,如何才能在阅读作品的时候驱遣我们的想象呢?让著名的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告诉你。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设置情景,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二、学习目标课件出示——1.了解作者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朴素简洁而又严谨的语言。
3.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想象能力。
——学生齐读三、检查预习(ppt显示)1.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年) 原名叶绍钧,江苏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
他先后创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创作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
叶圣陶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大家看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欣赏文艺作品,他提出要驱遣想象,透过文字回归作品的意境中,并作下文章。
歌谣.( yáo )海啸.( xiào )桥堍.( tù):桥两头靠近平地的地方。
旷.( kuàng )远:文中指空旷辽远。
苟.( gǒu )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
受用:受益。
拘泥.(nì):固执;不知变通。
四、整体感知(播放课文朗读音频)1.听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明确】鉴赏文艺作品,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16《驱遣我们的想象》(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第1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把握核心概念,梳理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2.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教学重点把握核心概念,梳理概念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梳理概念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同学们都很熟悉。
诗中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天上的街市”的奇景,以及牛郎织女自由地在天街闲游的场景。
阅读这首诗,我们不禁也跟着诗人的想象,在脑海中浮现出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画面。
有时,阅读文章也和读诗、写诗一样,需要发挥想象才能领会其意境和情感。
那么,我们该如何发挥想象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叶圣陶的《驱遣我们的想象》吧。
新知探究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作者简介”的内容,学生简单了解叶圣陶。
2.写作背景。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写作背景”的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激发学生学习鉴赏文艺作品方法的兴趣。
二、正音释义【活动内容】朗读课文,检查预习。
教师先出示课件中的易错生字词和需要掌握的词语意思,再让学生指出其他理解困难的字词,并加以点拨。
歌谣()桥堍()契合()旷远()海啸()苟安()拘泥()一缕()炊烟()桥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契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苟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拘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通过认识生字词和解释词语,读通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整体感知【活动内容】1.这篇文艺论文探讨的内容是什么?2.本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3.请从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思考:作者的中心观点是什么?文中表示作者观点的句子很多,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找出作者的中心观点。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附原文)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附原文)教学目标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很多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具有极大的文学价值。
有谁能总结一下,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回答得都不错。
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发挥阅读时的想象力。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内容。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理解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
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目标导学二:把握文章观点,理清行文思路1.请你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1)文字是一道桥梁。
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通过了这个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他们的目的。
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个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
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2.结合上述观点,并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明确: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3.思考: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明确: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理解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
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
所以,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4.阅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2023年初中人教版语文9下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案例一)
2023年初中人教版语文《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备课素材一、内容解读第一部分(第1—4段),是展开主体论述前的知识铺垫环节。
对于中学生或一般读者,在介绍文艺作品的鉴赏方法前,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文艺的知识;从作者写作的角度看,也可为下面的论述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第5—13段),是全文论述的主体部分。
紧承上文对文艺的基本理解,提出:“文字是一道桥梁。
”桥梁一边是读者,另一边是作者;读者鉴赏文艺作品,要借助文字,“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既然作者是通过想象来安排文字的,读者自然也应驱遣想象去鉴赏文字。
接下来,文章就通过两个实例做具体说明。
第10段是个补充说明的段落,旨在说明上面所讲的只是一个例子,并非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要“看作一幅图画”才能够鉴赏。
这体现出作者心中时时有读者,为避免读者误解,也为了论述的全面,特意做出说明。
第三部分(第14段),是结论部分。
通过上面的理论铺垫和实例分析,作者做出总结:其一,鉴赏文艺作品的最大目的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其二,从方法上来说,“不能够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寻味文字背后的意境,发现作者所见所感。
二、技法总结1.举例论证。
文章为了阐述鉴赏文艺作品仅从文字上赏析领会不到作品的意境,体会不到阅读的快乐,而只有驱遣我们的想象才会有此效果的观点,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论证驱遣想象去欣赏古诗词的重要性。
这样还不够,作者又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进一步论证,这样从古诗词、现代散文诗两个方面举例,问题阐述得更加清晰,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2.语言平实。
文章语言朴素平实,如话家常,就像是一个长者在与你聊天,字词句都很平常,但读起来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如:“这样,文艺和文字就并了家。
”“于是所谓文艺,从外表说,就是一篇稿子,一部书,就是许多文字的集合体。
”这样的文字在文章中处处可见,给人一种与长者聊家常的感觉,亲切、舒服,所阐述的道理也就使人容易理解了。
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领会作者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用于自己的鉴赏实践。
3.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观点2.理清论证思路【教学难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绘本《田鼠阿佛》是一个充满隐喻的故事。
故事中的阿佛为小田鼠们讲述“阳光”“颜色”朗诵“诗歌”,小田鼠们通过想象,感受到了温暖、美好,度过了寒冷的冬天。
小田鼠的讲述隐喻着超越物质生活的文学。
当物质不能满足人们时,人们可能更需要文学来获得精神的满足。
那么要怎样才能理解文学获得精神的满足呢?让我一起来学习这篇谈如何欣赏文学作品的文章《驱遣我们的想象》。
二、明确学习目标本文节选自叶圣陶先生的文章《文艺作品的鉴赏》,讲如何欣赏文艺作品。
请大家注意题目中的“驱遣”二字,作者没有用“发挥”“调动”等普通词汇,用相对陌生的“驱遣”,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驱遣”是驱使、差遣的意思。
驱遣想象也就是要发挥、调动我们的想象。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字词过关(tù)( yáo) (qì) ( kuàng)桥堍.歌谣.契.合忧惧阻障旷.远静寂(chàng) (lüè) (xiào) (gǒu) (nì)怅.然意境飞掠.海啸.苟.安拘泥四、初读课文,了解主要观点(一)结合文章题目,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
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二)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五、精读文段,学习如何驱遣想象(一)精读8-10段,理解作者是如何驱遣想象来理解这两句诗的。
1.文中哪些句子是在描述具体的想象过程?2.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作者是如何驱遣想象来鉴赏这两句诗的吗?明确方法:看文字构成一幅怎样的图画。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驱遣我们的想象》(叶圣陶)教案
教案设计:《驱遣我们的想象》(叶圣陶)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驱遣想象”的概念,掌握通过想象理解和深化文本内容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文本分析和创意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索文学世界的习惯,以及通过想象丰富个人精神世界的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驱遣我们的想象》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关于文学阅读与欣赏的指导性文章。
文章强调了想象在阅读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指出想象是连接读者与作者情感、理解作品深层含义的桥梁。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想象力,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文学作品片段(如《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片段)、想象练习纸。
•预习任务:学生预习《驱遣我们的想象》全文,初步理解文章大意,并尝试找出文中关于想象重要性的论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活动设计:播放一段无声电影片段(如《大话西游》的经典场景),让学生观察画面,然后请几位同学描述他们脑海中想象出的对话和背景音乐。
之后,播放有声版本,对比之前的想象与实际音效、对话的差异,引出“想象”在构建故事情境中的作用。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感受到了想象的力量。
今天,我们将跟随叶圣陶先生的步伐,一起探讨如何在阅读中“驱遣我们的想象”。
二、整体感知(约10分钟)•活动设计: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2.小组讨论:文章中哪些段落直接阐述了想象在阅读中的作用?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教师总结:叶圣陶先生通过理论阐述和实例分析,强调了想象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重要性,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感、意境和深层含义。
三、深入研读(约20分钟)•分段解析:1.第一段至第三段: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字是一道桥梁”的比喻,讨论为什么想象是跨越这道桥梁的关键。
2.第四段至第六段:通过具体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的分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想象重构场景,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文字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教案新人教版
1.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总体表现积极,能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问题。他们对文章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主动举例说明。然而,部分学生在分析文章深层含义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帮助。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各小组在讨论环节呈现出不同的成果。大部分小组能够围绕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并提出有见地的观点。其中,有一组学生对于文章中的象征手法进行了详细解读,展示了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小组在讨论中显得有些迷茫,需要更多引导和启发。
六、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驱遣我们的想象》相关文学作品:
- 鲁迅:《呐喊》
- 茅盾:《子夜》
- 巴金:《家》
- 老舍:《骆驼祥子》
- 曹禺:《雷雨》
相关文学理论著作:
- 鲁迅:《文学论》
- 茅盾:《文学论》
- 钱钟书:《文学评论》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2.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本中的观点和论据,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4.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驱遣我们的想象》,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文化传统,理解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态度,增强文化自信。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论点、论据以及可能的反驳意见。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论点、论据及反驳意见。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及反思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驱遣我们的想象》,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作者关于文学创作中想象力的运用和重要性的观点。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驱遣我们的想象》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实例来阐述想象力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3. 探讨想象力对于作家创作的意义,以及如何培养和激发想象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课文内容。
2. 利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通过写作练习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文学创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想象力的思考,例如:“你认为想象力在文学创作中有什么作用?”2. 阅读课文《驱遣我们的想象》,让学生自主阅读并理解作者的观点。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课文中的观点展开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4. 分析与探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内容,例如作者如何通过实例来阐述想象力的重要性。
5.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观点,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进行评估。
2. 学生对于想象力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写作练习和小组讨论进行评估。
3. 学生对于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创作活动的参与程度进行评估。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观察到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所提高,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所提升,他们能够结合课文中的观点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较为被动,不够积极发言。
为了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我可以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多地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华版)16驱遣我们的想象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有谁能总结一下,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回答得都不错。
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发挥阅读时的想象力。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内容。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
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目标导学二:把握文章观点,理清行文思路1.请你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明确:(1)文字是一道桥梁。
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他们的目的。
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4)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
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2.结合上述观点,并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明确: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3.思考: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明确: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
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
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4.阅读第8—10 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1.把握全文主要观点,明晰主要论证方法,理清基本论证思路。
2.领悟本文驱遣想象鉴赏文艺的方法,并尝试运用于自己的鉴赏实践。
3.在鉴赏实践中,体验阅读之乐、审美之趣。
一、解题入境想象是文学创作的基础,也是阅读文学作品的桥梁。
但作家确立的标题不是“运用我们的想象”,而是别出心裁的“驱遣我们的想象”,题目中的“驱遣”是什么意思?驱遣:1.驱赶,赶走;2.驱使,差遣;3.调遣,运用; 4.逼迫。
明确:“驱遣”是调遣、运用的意思。
本文就是教给我们如何“驱遣我们的想象”来“鉴赏文艺”的方法。
二、理清思路叶圣陶先生指导中同学如何读写的文章,总能条分缕析、深入浅出。
请自由朗读课文,适当圈画重点词语与表达文章脉络思路的语句。
1.谈论文讲究观点鲜亮、思路清楚,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你能提取或概括出来吗?明确:最末一节讲了三句话,最末一句点出话题,把前面句子的内容融入进去,便形成本文的论点——鉴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我们的想象,通过文字去接触的所见所感,接受美感的阅历,得到人生的受用。
2.默读全文,思索是如何论证自己观点的,理清论证思路。
知识铺垫〔1—4段〕:文艺限于文字的产生,后来二者合一;文艺是文字的集合体。
主体论述〔5—13段〕:先阐述文字、、读者三者间的关联;再举例论述要驱遣想象力,才能透过文字接触的所见所感。
总结观点〔14段〕:观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我们的想象力,才能夠通过文字,达到“接受美感的阅历”“得到人生的受用”的目的。
三、突破重点1.要论述的是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花不少篇幅论述文艺与文字的关系,以及、读者、文字之间的关联?明确:开篇论述文艺与文字的关系,是对文艺本质的说明——文艺是文字的集合体,这一知识铺垫,既为读者,也为。
于读者而言,在阅读文艺论文前,有须要先了解一点关于文艺的知识;于而言,也为后文谈鉴赏文艺的方法做了须要的概念预备。
〔1〕文艺与文字的关系。
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文字的集合体,但又不是“随意取很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而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规律地形成某种“有意味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16.《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阅读简单议论文,区分观点和材料,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
2.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虽然体裁上属于议论文,但大都不是典型的议论文,大都是文艺性随笔。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典型的议论文有了比较好的把握,为学习这一单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对文艺性随笔的学习虽不能等同于议论文,但首先还是要把握作者观点,理清行文思路。
在学习了议论文的基础上,学生应该能够比较准确地做到这一点。
如不能做到,教师也只需稍加点拨,不能费时过多。
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对文章内容的思考感悟,以及对文章介绍的文艺欣赏方法的迁移运用上。
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难点,因为对文艺方面的知识,他们接触较少,而选文都出自大家之手,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广度,所以应该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带着他们慢慢思考,理解。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学习作者思辨的方法。
2.勾画引发你思考的语句,以旁批的形式记下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并能发现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学习文中介绍的文艺欣赏的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欣赏实践中。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文艺随笔捅破措施:自主阅读,老师点拨
2.落实基础知识突破措施:当堂整理,检测修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语:同学们,正如单元导语所说,读书问学、谈文论艺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这一单元的文章,精选了著名哲学家、著名画家、著名美学家、著名教育家的典型代表作,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读书,如何审美。
相信学习了这一单元的文章,我们可以很好地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2.教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学习作者思辨的方法。
2.勾画引发你思考的语句,以旁批的形式记下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并能发现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学习文中介绍的文艺欣赏的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欣赏实践中。
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踏上愉快的学习之旅!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开始自学。
二、先学环节(15分钟)
(一)出示自学指导
1.阅读学案中资料链接,了解文学常识及文体介绍,勾划认为重要的内容并标记在课本上。
资料链接:
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
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是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作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
与此相关,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批评家常以生动的述说、形象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富有诗意的境界,寓抽象的道理于具体可感的图画之中,尽量避免枯燥的说理和严谨的论证,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魅力。
现在也有些随笔重在描述对文学的印象、感受,并不注重对知识的阐述,这类文章感情充沛,讲求文采,可读性很强,但学理性相对稍弱。
浏览课文,标注段落序号,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借助课下注释和补充资料了解作者,并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勾画课下注释中你不熟悉的词语的解释,并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识记它们的意思。
2.借助词典明确课后读读写写的读音,并会读、会写。
将难写的字在下面写写。
独立落实完后,同桌之间互相抽查10个重点字词进行默写落实。
(二)自学检测反馈
温馨提示:随机抽取三位同学到黑板展示,书写和测试情况记入小组评价。
其他同学完成后,组长组织对桌交换互相批阅,有疑惑提出来。
速读文章,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找出作者的观点,理清行文思路。
点拨:
这文章总体思路都很清晰,后面的阅读提示也比较具体,学生自己分析之后,再结合后面的阅读提示,应该可以比较容易地理清行文思路。
三、后教环节(15分钟)
1.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怎样理解“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希求的”?
点拨:
1.《驱遣我们的想象力》:要想理解作者的情感,进入作品的意境,就不仅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更要发挥我们的想象力。
2. 理解这一问题,要结合课文第9段,作者用大量文学上的事例来说明文学所追求的境界是追求含蓄,避免直露,力求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深刻的情感意旨,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太直白的作品就是失去美感。
(二)质疑问难
请将你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提出来,让其他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四、训练环节(13分钟)
必做题:分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李白的《怨情》
点拨:《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
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
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因此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
这里免不了有对时世的感伤,但也有诗人对诗坛污浊的憎恶。
这首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怨情》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小诗抒写一位美人的幽怨,不直截了当地写怨,而只作美人神态的描绘:含颦独坐,泪痕满面,却表现出了她心中深深的愁恨。
“深坐颦蛾眉”,“深”的意思是有多层的。
女子所住的闺房在“幕帘无重数”的深院里,十分幽深,十分寂寞,这是第一层;“深”还有深情的意思,所谓“美人卷珠帘”,古人思念亲人,总要登高望远,那是男子的做法,女子“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能抛头露面,于是只好“卷珠帘”望着离人去的方向以寄托思念之情,期待离人回来,这是第二层;“深”的第三层意思便是“久”,指坐的时间很长了。
颦是皱的意思,吴宫里的西施“颦”起来的样子比平日更加美丽,更加楚楚可怜,才有了东施的效颦。
“颦蛾眉”更显出了“美人”之美。
“但见泪痕湿”,因为思念太深了,情太深了,所以不知不觉就流下相思泪。
“湿”字说明是暗暗地流泪,情不自禁地流泪。
联系到第二句的“颦蛾眉”,比“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怨情更重。
“不知心恨谁”,明明是思念,是爱一个人,却偏偏用“恨”。
女主人公的心底是有点抱怨,离人去外地太久了,害她一个人在这深院里忍受着孤单寂寞,离人却还不回来。
但这种恨,其实就是一种爱。
爱一个人,总是恨对方不能陪伴在身边。
选做题:你能按照《驱遣我们的想象力》一文给我们展示的赏析文字的方法,从下面诗歌中任选一句来赏析吗?结合这两篇课文,写一段赏析文字吧!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点拨: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选的这两首诗,都能体现“无言之美”。
第一首可以将文字想象成画面,体会其中的意境;第二首可以化身为其中的礁石形象,体会艾青在礁石上寄予的情感。
让学生写成一段鉴赏文字并展示,可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
课堂总结:
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
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理。
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
附:板书设计
文艺作品
形象性
言不尽意
立象以尽意
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