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名著阅读《西游记》导学案一
「名著导读」《西游记》导读教案
![「名著导读」《西游记》导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ff5d7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3.png)
「名著导读」《西游记》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基本内容,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2.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1.《西游记》的基本内容与主要人物。
2.人物形象分析。
三、教学难点1.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
2.理解小说的寓意。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向学生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生平。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西游记》相关知识。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1.让学生简要复述《西游记》的故事梗概。
2.教师通过PPT展示《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及关系图,帮助学生梳理故事脉络。
第三环节:人物分析1.让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其性格特点。
(1)唐僧:性格慈悲、善良,但有些天真、懦弱。
他信仰坚定,不畏艰难,始终坚持取经的目标。
(2)孙悟空:英勇、聪明、机智,具有强烈的正义感。
他忠诚于唐僧,为取经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3)猪八戒:贪吃、懒惰,但勇敢、善良。
他在取经过程中,为团队解决了许多难题。
(4)沙僧:忠诚、稳重,责任心强。
他虽然性格内向,但为取经事业默默付出,是团队的重要成员。
第四环节:深入探讨1.让学生探讨《西游记》中的寓意,如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等。
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西游记》的精神。
1.让学生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对《西游记》的认识有何提高。
五、课后作业1.阅读《西游记》原著,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
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西游记》的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探讨小说的寓意,使学生深入理解这部古典名著。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但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可能未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应在课后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给予更多指导。
重难点补充:第二环节:整体感知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西游记》的故事吗?”2.设计一个小游戏,如“填空接力”,教师说出《西游记》的某个情节,让学生接力补充完整。
苏教版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导学案.doc
![苏教版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导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50298481a37f111f0855b5a.png)
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导学案【目标导航】1、了解《西游记》的文学常识;2、掌握阅读名著的一些方法和技巧;3、会结合故事情节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形成新的感悟。
【自主预习】1. 《西游记》,共回,体裁是长篇小说,是神怪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的事件。
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 《西游记》的作者是, 代人。
3、《西游记》中师徒四人是指:【教学过程】一、互动探究(-)读《西游》1、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第一至七回:第八至十二回:第十三至一百回:2、《西游记》知识竞猜。
请你准备三个关于《西游记》的小问题,参与小组内的知识竞猜。
问题示例:孙悟空被招上天庭后初封为何官,后封为何官?唐僧俗名为什么?被唐太宗赐名为什么?你能依次说出白骨精三次变化的形象吗?3、《西游记》故事会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一段,讲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要求: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叙述条理,表达准确、生动)。
(二)思《西游》1、孙悟空大闹天宫一不求高官厚禄,二不为取玉帝而代之,那么他的愿望是什么?吴承恩这样写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什么追求?2、感悟人生。
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从这些人物身上所领悟的道理!唐僧-----孙悟空一猪八戒一沙和尚---(三)品《西游》1、品语言示例:《孙悟空一调芭蕉扇》中的"调“换成”借"好不好?为什么?2、品人物。
请你结合具体故事情节任选《西游记》中一个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四)辩西游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友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
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反方:我方认为,唐僧很没有主见,而且很软弱。
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 复习教案 1
![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 复习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22eebb1ecc7931b765ce15a3.png)
中考复习专题之“名著推荐与阅读”教案(苏教版初中语文)一、课前预习与课堂反馈(1)考点分解1.熟悉名著中的主要人物2.了解名著中的主要故事情节3.能对人物形象作简要的分析4.能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2)友情提醒教材中“名著推荐与阅读”中推荐阅读的6本书均为考查范围,主要考查学生有未阅读原著,落实课文阅读要求,所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好名著是能否顺利解答此题的关键。
(3)课堂概述1.熟悉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即了解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名字,并能结合故事情节说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2.了解名著中的主要故事情节即能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对小说情节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3.能对人物形象作简要的分析即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对人物形象作恰当的分析。
4.能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即能用准确的语言把人物的主要个性特点概括出来。
(4)经典题型1.“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说的英雄是________,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格列佛游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名)抨击英国1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色彩。
3.《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是为儿童写的,你也一定读过,你能概括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吗? (不少于5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为《西游记》中的故事补全题目。
______________,五行山下定心猿。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________________。
(5)课堂反馈1.小人国,格列佛是如何帮助利立浦特国打败不来夫斯库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21世纪的今天,保尔精神对我们做人有什么意义?你认为保尔·柯察金和比尔·盖茨谁是我们今天应该学习的英雄?为什么?(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惟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
《西游记》 导学案
![《西游记》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f58b5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6.png)
《西游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
3、探讨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文化内涵。
4、培养阅读古典文学名著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2)理解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2、难点(1)分析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2)领悟小说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文化价值。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吴承恩(约 1500 年—1582 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2、创作背景《西游记》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增加。
同时,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活跃的局面,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挑战,佛道思想在社会中广泛传播。
吴承恩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民间传说、戏曲等素材,创作了这部富有想象力和批判精神的神话小说。
四、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阅读《西游记》原著,了解小说的大致内容。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吴承恩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二)课堂探究1、故事情节(1)请简要概括《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2)小说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人物形象(1)孙悟空是小说中最具魅力的人物形象之一,请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孙悟空具有勇敢无畏、机智聪明、敢于反抗权威等性格特点。
他本领高强,能够七十二变,一个筋斗云就是十万八千里。
在面对妖怪时,他总是冲锋在前,毫不畏惧。
同时,他也具有叛逆精神,不满天庭的统治,大闹天宫,试图打破旧有的秩序。
但他也并非完美无缺,有时会过于冲动和自负。
(2)唐僧是取经团队的核心人物,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唐僧是一个意志坚定、慈悲为怀的人物。
他为了取得真经,不畏艰难险阻,长途跋涉。
他心地善良,对众生充满关爱,但有时过于迂腐和固执,不辨是非,容易被妖怪所迷惑。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3篇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99d8d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4.png)
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3篇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1学习目的:1、理清小说结构,了解小说内容。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课前学习: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并做笔记,了解故事内容并对人物形象作评析。
课堂学习:第一块:导入新课1、由我国四大古曲小说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2、**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3、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及《西游记》的文学地位。
第二块:导读小说1、**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
②《西游记》的结构。
2、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①《西游记》作书100回,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它是*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篇神魔小说。
②在结构上,《西游记》由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3、小结:神话小说《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本节课只着重简介这本书的内容及情节。
对《西游记》这部名著,我们今天只不过一个初步的了解,更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品味。
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原著内容。
课后学习:1、课外重读《西游记》、熟记故事,试分析人物形象。
2、如何正确看待小说中的佛教色彩?名著《西游记》的导读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课前学习: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导入:同学们好,上课前,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
(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小声哼唱,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同时也会喜欢《西游记》吧?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代替不了阅读名著。
《西游记》 导学案
![《西游记》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a634b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6.png)
《西游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创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和精神内涵。
3、探究作品的主题思想,体会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4、学习作品中的精彩情节和写作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如孙悟空的勇敢机智、猪八戒的贪吃懒做等。
(2)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如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人性的思考等。
2、难点(1)分析作品中的宗教元素和哲学内涵。
(2)探究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解读和影响。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吴承恩(约 1500 年—1582 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2、创作背景《西游记》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密切相关。
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吴承恩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创作《西游记》,以神话的形式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四、学习过程1、自主阅读(1)通读《西游记》全书,了解故事情节。
(2)做好阅读笔记,记录自己的疑问和感悟。
2、人物分析(1)孙悟空形象特点:本领高强、机智勇敢、敢于反抗。
相关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
性格成因:天生的灵根慧性,加上后天的磨难和历练。
(2)猪八戒形象特点:贪吃懒做、贪财好色,但也有善良、憨厚的一面。
相关情节:高老庄娶亲、偷吃人参果等。
性格成因:其原本是天蓬元帅,因犯错被贬下凡,人性中的弱点在他身上有所体现。
(3)唐僧形象特点:慈悲善良、意志坚定,但有时过于迂腐。
相关情节:取经途中多次错怪孙悟空。
性格成因:深受佛教教义影响,一心向佛,但对世俗的险恶认识不足。
(4)沙和尚形象特点:忠厚老实、任劳任怨。
相关情节:流沙河为妖、保护唐僧西行。
性格成因:长期在流沙河的艰苦环境中生存,养成了踏实稳重的性格。
3、主题探讨(1)对封建社会的批判通过描写天庭、地府等神仙鬼怪的世界,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如官僚的贪污、权贵的专横等。
《西游记》导学案及答案
![《西游记》导学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304c0243323968011c92ff.png)
《西游记》导学案及答案(4)《西游记》导学案及答案(4)文章来自:《西游记》导学案及答案一.填空。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神怪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
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浪漫主义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是全书的精华部分;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西游记》导学案及答案(4)
![《西游记》导学案及答案(4)](https://img.taocdn.com/s3/m/32056eeb49649b6648d747b9.png)
《西游记》导学案及答案(4)《西游记》导学案及答案文章来自:xx《西游记》导学案及答案一.填空。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神怪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
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浪漫主义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是全书的精华部分;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名著《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两篇)
![名著《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f7aec055270722182ef7cf.png)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妙,学会阅读古典文言名著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3、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阅读准备:学生自备《西游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提到《西游记》,我想大家都熟悉,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最为优秀的神话小说,深受人们喜爱。
尤其那个机智、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一定会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今天这节课外阅读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游记》!二、讲解名著,了解背景1、学生展示手中的《西游记》,说说是什么版本?这本书由几个部分组成?(前言、简介、目录、正文,后记)2、略读前言或简介,想想作者吴承恩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西游记》的?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西游记》主要写了哪些人物?3、快速浏览书的目录,说说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个故事或你读过哪个故事情节?4、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可真不少,大家读书可真仔细,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西游记》,羡慕那些长生不老、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神仙;惊叹那些曲折离奇、妙趣横生的故事,有些情节至今想来还觉得趣味盎然。
请看看老师记忆中的趣人妙事——(播放精彩片段)5、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说说其中的趣人妙事了。
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吧.。
6、学生代表发言。
三、精读片段,贯穿全书1、精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精彩片段①交流描写白骨精“三变”的句子,穿插介绍原著的精彩描写,体会原著的精彩,激发学生读原著的兴趣。
②交流描写孙悟空“三打”的句子。
2、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特点和情节描写精彩的特色。
四、整篇阅读,讲究方法1、要把整部小说看完,实属不易,更何况有的是文言版的呢?你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推荐给大家?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西游记》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西游记》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7b3843fab069dc502201cb.png)
名著导读《西游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作品以及用精读和跳读的方法阅读名著。
二、作者简介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人。
明代作家。
从小就很聪明,少年得志,名满乡里。
《淮安府志》说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但成年后的吴承恩却很不顺利,在科举进身的道路上屡遭挫折,到四十多岁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后来又做过两任小官。
晚年隐居创作《西游记》。
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禹鼎志》。
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
三、内容结构1、阅读语文书P132页第二、三段。
2、成书情况补充介绍。
《西游记》故事起源于唐代僧人玄奘只身赴天竺(即今印度)取佛经这一真实事件。
为了求解经义,玄奘出游17年,行程数万里,九死一生,历尽艰难险阻,取回佛经657部。
他传奇式的经历,在异域的奇特见闻以及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
玄奘回国后,曾奉皇帝命令口述沿途见闻,后由其门徒辑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此后,佛教徒为了扩大影响而对取经故事着力渲染,使之日益神奇。
到了元代,西游故事基本定型。
吴承恩正是在上述文学遗产的基础上,写出了这部不朽的著作。
四、理清故事情节,完成下表:五、品析人物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运用跳读的方法找出有关他的描写,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在选文上批注。
勾、圈、点、划)格式:运用了描写,写出了人物的特点。
六、赏析语言1.朗读你喜欢的句子,在选文上批注并分享给大家。
格式:我喜欢,因为(修辞、句式、情感、道理等)2.用一句话来表达你从选文中所领悟的道理。
(人物、故事、写法等)七、布置作业1、用今天学到的阅读名著的方法,在课外阅读《西游记》其它章回。
2、根据今天所学,以选文为对象写一篇读书笔记。
(500字左右。
)。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f77c5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6.png)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西游记》产生兴趣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1.2 教学内容:简介《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通过图片、视频等材料展示《西游记》的文化内涵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展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1.4 教学步骤:1.4.1 展示《西游记》的封面、作者图片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及作者。
1.4.2 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西游记》的初步了解。
1.4.3 讲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作品背景。
1.4.4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第二章:故事梗概与人物介绍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故事梗概引导学生认识主要人物,理解人物性格特点2.2 教学内容:简述《西游记》的故事梗概介绍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分析人物性格特点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讲解故事梗概及人物特点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2.4 教学步骤:2.4.1 简述《西游记》的故事梗概。
2.4.2 介绍主要人物,包括姓名、身份、性格特点等。
2.4.3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
2.4.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各个人物的看法。
第三章:作品主题与艺术特色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西游记》的作品主题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3.2 教学内容:分析《西游记》的作品主题,如:奇幻、冒险、忠诚、奋斗等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如:幽默、讽刺、夸张、想象力丰富等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讲解作品主题及艺术特色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3.4 教学步骤:3.4.1 分析《西游记》的作品主题,列举相关事例。
3.4.2 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举例说明。
3.4.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作品主题和艺术特色的看法。
第四章:阅读策略与方法4.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果和理解能力4.2 教学内容:介绍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了解背景、关注人物、分析情节等强调阅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做好笔记等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讲解阅读方法和技巧运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4.4 教学步骤:4.4.1 介绍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西游记》导学案
![《西游记》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c6bd069ec3d5bbfc0a7486.png)
3、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联系三打白骨精具体人物和情节说说,这在孙悟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总结:
四、布置作业:
课外再读《西游记》,在读书笔记本上,试着联系具体情节分析其他主要人物形象,写成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
总结反思
作业
A.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龙位?你那初出人世的畜生,也敢口出狂言!”大圣道:“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摘自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B.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 摘自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教具
导学案,多媒体课件
1、导入新课
二、读名著,理情节。
吴承恩是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他创作的《西游记》是以唐代的大和尚到(古印度)寻访佛经的故事为原型而写成的一部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共
回,第一回到第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前七回介绍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的故事,八到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到第一百回是故事的主体,写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到真经,修成“正果”。被《美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
名著阅读《西游记》导学案
![名著阅读《西游记》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1bf270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1d.png)
名著阅读《西游记》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内容和背景。
2. 分析《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特点。
3. 探讨《西游记》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4.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导学内容1. 了解《西游记》- 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 概述《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主题和文化价值。
- 探讨《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2. 主要人物分析- 分析孙悟空:形象特点、角色定位以及对故事的影响。
- 分析唐僧:形象特点、角色定位以及对故事的影响。
- 分析猪八戒和沙僧:形象特点、角色定位以及对故事的影响。
3. 文化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探讨《西游记》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如孝道、友情等。
- 分析《西游记》所传达的人生哲理,如修行、努力、勇气等。
4. 阅读能力培养-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和文本分析题,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思考,培养团队合作和思辨能力。
三、导学方法- 阅读材料引导: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和阅读材料,让学生对《西游记》有初步的了解。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主要人物和文化价值观的理解和观点。
- 文本分析: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中的片段,并提出相关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四、导学反思通过导学活动,学生可以对《西游记》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了解作品的作者、内容和背景。
同时,学生通过分析主要人物和探讨文化价值观和人生哲理,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导学过程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阅读的乐趣和收获。
---[通用提示]- 在导学案中,可以加入一些与学科有关的知识点,以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兴趣和理解力。
-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提问,并引导他们理解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 可以提供一些与作品相关的扩展阅读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品及其文化背景。
名著阅读西游记导学案
![名著阅读西游记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533c4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0.png)
名著阅读:《西游记》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故事的基本情节、主要人物形象,初步了解神魔小说的一些艺术手法。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阅读和教师引导,提高分析和探究作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崇尚真善美,唾弃假恶丑,塑造健康人格。
【学习重点难点】1.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认识作品的艺术手法、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知识链接】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
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
但屡试不第,直至四十多岁才补为岁贡生。
后因母老家贫,不得已出任长兴县丞,但由于性格倔强,不合时流,不久便因“耻折腰,遂拂袖【阅读方法】1、通读原著,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注意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2、阅读原著的新版序言和注释,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3、阅读课本附录,了解作者吴承恩的生平、《西游记》的故事来历和发展演化。
4、比较小说原著和电视剧的异同,尝试评说电视剧的成败得失。
【导学提纲】(1)你能简要概括这部书的内容吗?(人?时?事?)可分为哪几部分?(2)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啊!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
你读后有什么感受?请制作一张读书卡!(3)课文《美猴王》你读后有什么感受?请制作一张读书卡!【课堂展示】一、速读课文《美猴王》思考问题:1、试概括一下本节的主要内容。
2、“美猴王”的称号是怎样得来的?他为什么又叫”孙悟空“?二、精读课文《美猴王》小组展示:精彩语段朗读(可个人朗读、小组齐读或分角色朗读)1、根据文中内容分别给这两联对一个下联:“天生精灵,”;“花果山美猴王,”。
2、石猴也能成为众猴之王,从中你感到石猴是怎样的一个人?还可获得什么启示?(小组讨论)三、《西游记》知多少!把你所了解的孙悟空向大家作介绍!四、开心一刻:生活中有像孙悟空、猪八戒这样的人吗?【课堂反馈】语言训练: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名著。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学案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f5db3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f.png)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导学案【研究目标】1.了解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联系说话,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语言的精妙,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研究重难点】了解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学法指导】自主研究,教师讲解,操作实践【研究过程】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播放《西游记》的主题曲,听老师吟诵:“海外有一国土,名日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胞,一日进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1.记得这些片段出自于哪本书吗?2.《西游记》我们都读过了,看看你能不能根据图片猜出这是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3.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来读《西游记》呢?2、进修方法助力阅读方法一:把书读“薄”1.读书是讲究方法的,拿到一本书,我们应该怎么读?2.听老师讲解,根据阅读经历,试着归纳把书读“薄”方法。
方法二:把书读“厚”1.老师出生避世《西游记》中“XXXXXX佛祖打赌,被压在五行山下”的片段,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内容。
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
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
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
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
这番回去,XXX作证,XXX宫定是我坐也。
”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XXX说话。
”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XXX大圣到此一游。
”写毕,收了毫毛。
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
——选自《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放心猿”(1)读了这个片段,脑海中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2)看到了一个怎样的XXX?2.欣赏影视片段观看《西游记》片段,看一看演员们是如何演绎这部作品的。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cfde2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0.png)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3、初步感受作品中主要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和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课件一套学生自带《西游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导入。
2、关于作者、著作的介绍吴承恩(1501—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二、读书汇报。
(一)选择题: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玄奘B、玄明C、唐三藏2、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 A、弼马温B、天蓬元帅C、卷帘将3、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A、东海龙王的儿子B、西海龙王的儿子C、南海龙王的儿子4、《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A、孙悟空、猪八戒、小龙马B、孙悟空、哪吒、沙和尚C、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5、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A、十万八千里B、十万三千里C、十万里6、沙和尚的法号是—— A、沙悟净B、沙悟能C、猪刚鬃7、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指——A、《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B、《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C、《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二)趣人妙事我来说。
1、播放精彩片断视频。
2、小组交流。
3、学生代表发言。
三、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
1、结合《西游记》介绍整本通读的方法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初三中考语文九年级第二十三讲:中考名著阅读复习之《西游记》《水浒传》导学案
![初三中考语文九年级第二十三讲:中考名著阅读复习之《西游记》《水浒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66e046cc7931b765ce1572.png)
初三中考语文九年级第二十三讲:中考名著阅读复习之《西游记》《水浒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西游记》《水浒传》中考名著阅读考点及考查角度。
2.掌握《西游记》《水浒传》常见的名著阅读题的答题技巧。
二、学习过程及要求(一)前置性学习复习指南——铺实路在《西游记》《水浒传》名著阅读的复习过程中,我们要为自己铺一条实实在在的复习之路。
要回归苏教版语文教材,重温语文书中所推荐大家阅读的名著的内容,学会分类整理,注重识记积累,加深感悟体验,至少要关注《西游记》《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精神)、情节、主题。
(1)教材回归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初中语文教材推荐名著阅读(2)知识回顾《西游记》《水浒传》(3)补全回目名称,简述主要情节(任选三个)⒈史大郎夜走华阴县,()拳打镇关西⒉赵员外重修文殊院,()大闹五台山⒊()倒拔垂杨柳, ()误入白虎堂⒋梁山泊()落草,汴京城()卖刀⒌()押送金银担,()智取生辰纲⒍()剪径劫单人, ()沂岭杀四虎⒎()斗法破高廉, ()探穴救柴进⒏()芒砀山降魔, ()曾头市中箭⒐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活捉史文恭⒑()浙江坐化, ()衣锦还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当堂学习1.导入2.考点梳理——明题型综观历届中考试题,名著阅读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1)【示例】在《西游记》中,下面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2分)【】A.猪八戒——大乱蟠桃会B.黑风山怪——窃袈裟C.观音——慈善缚红孩D.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此类题型主要考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示例】(2016年南通中考语文卷)知行中学学生会拟举行“中华经典伴我行”活动,请你参加。
西游记导学案
![西游记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23178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d.png)
西游记导学案导学案是一种针对学习内容的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文将以《西游记》为题,编写一份《西游记》导学案,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经典文学作品。
第一部分:作者简介《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原名《西游记真才实学》。
它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吴承恩是明代杭州人,他在创作《西游记》时融合了佛教、道教和儒家等各类文化元素,使得这部著作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第二部分:故事背景《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唐朝封建社会处于全盛时期,地位高贵、权力庞大的牛魔王要拥有长生不老草以成仙。
而仙宫将其看作威胁,派出孙悟空前往除妖。
孙悟空打败了牛魔王,并获得了人参果。
然而,他因此得罪了天宫,被玉帝囚禁在花果山。
随后,唐僧被任命前往西天取经,孙悟空因此成为他的护法。
他们还汇集了悟空的师弟猪八戒和沙僧,组成了一支奇特的队伍。
第三部分:人物介绍1. 唐僧:俗名玄奘,是周恩来《唐僧取经》中的主角,和其他三位弟子一起前往西天取经。
他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僧侣,处事谨慎、慈悲为怀。
2. 孙悟空:他原本是猴子精,因为无法避免地挑战了天宫的威严,被劾罢免官职并煽功伏法。
后来,他得到玄奘的赦免,并成为了唐僧的护法。
3. 猪八戒:猪八戒原本是东海龙王的儿子,被贬至人间成为猪八戒。
由于他的愚蠢和贪婪,他经常得到别人的责骂。
4. 沙僧:沙僧是玄奘的第三个弟子,他原本是天蓬元帅,后来因罪被贬为人处之地。
沙僧是一个非常勇敢和正直的人。
第四部分:故事梗概《西游记》是一部长篇小说,涉及了很多内容和情节。
以下是一些主要情节的梗概:1. 孙悟空的诞生和成长孙悟空在东胜神洲灵岳山修炼,后来被授予名号“斗战胜佛”并成为菩提祖师的徒弟。
他学会了七十二变和觉得,具备了超凡脱俗的能力。
2. 与牛魔王的对决孙悟空与牛魔王的斗争过程被描述为双方穿越疏勒河,经过激烈的搏斗后,孙悟空终于击败了牛魔王。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1ba48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11.png)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前言《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以神话传说为基础,讲述了僧人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首。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西游记》这部作品,通过精读和跳读两种方式,使学生全面掌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主题思想。
二、精读部分1. 阅读分析在进行精读前,学生首先要了解《西游记》的背景故事和作者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意义。
通过阅读导言部分,了解《西游记》的创作目的和意义,以及作者吴承恩的生平事迹,为后续精读做好铺垫。
2. 深入探讨学生可以选择几个重要章节进行深入阅读和讨论,比如第一回《报恩》和第九回《观音宴宾天竺国云游费唐僧》。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和导师引导,探讨章节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以及主题思想,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3. 分析人物形象对《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包括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等。
学生可以就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成长变化等方面展开讨论,深入了解每个人物在故事中的作用和意义。
4. 思考主题思想通过精读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思考《西游记》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比如信仰与宿命、友情与牺牲、正义与困境等。
学生可以通过文本分析和讨论,加深对作品背后深刻的人生哲理的理解和感悟。
三、跳读部分1. 精选章节在进行跳读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时间限制,选择几个重要章节进行跳读。
比如第三回《斩妖除魔美猴王回家》和第七回《解救唐僧师徒四众观音道德勇仁明》等,通过跳读快速把握故事情节和主要内容。
2. 角色分析在跳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关注一些重要角色的表现和发展,比如孙悟空的智勇、猪八戒的贪吃、沙僧的忠诚等。
通过跳读,快速了解每个角色在故事中的作用和形象,加深对作品整体结构的理解。
3. 主题概括通过跳读部分,学生可以总结《西游记》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和人生哲理,比如修行与救赎、困难与坚持、友情与信任等。
中考西游记阅读教学设计
![中考西游记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ac2f5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0.png)
中考西游记阅读教学设计一、导言《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学语文教育中必学的篇目之一。
本文旨在设计一节针对中考学生的《西游记》阅读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西游记》中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3.培养学生分析文本、把握阅读策略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步骤1.导入:利用图片展示《西游记》的封面和主要人物形象,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理解:带领学生一起阅读选定的章节,并进行重点解读和讨论。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3.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如主题、情节、人物塑造等。
通过提问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4.拓展:通过相关的资料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对《西游记》及其文化背景的了解。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
5.写作: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与《西游记》相关的作文,可以是书评、角色分析、情节解读等。
指导学生进行结构规划、语言表达和修饰手法,提高写作质量。
6.总结: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学生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四、课堂设计1.导入环节:展示《西游记》的封面和主要人物形象,学生自由提问,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理解环节:带领学生共同阅读并讨论选定的章节,重点解读关键词语和句子,确保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分析环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如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
进行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见解。
4.拓展环节:给学生分发相关资料和阅读推荐,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深入了解《西游记》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回课堂时,学生可分享自己的收获和观点。
5.写作环节: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与《西游记》相关的作文。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思考,选择书评、角色分析、情节解读等不同的写作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艺术特色。(找出相应的内容,归纳举例。)
1.作品表现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运用夸张与讽刺手法,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①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神话世界,天上地下、龙宫冥府、仙地佛境,东土西天,无所不包。 ②写孙悟空大闹天宫,写取经由来,写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上天下地, 翻江倒海,降妖除怪,祭宝斗法,如梦如幻。 ③人物(神仙、妖魔)众多,奇形异貌,神通广大,变幻莫测。 ④对仙地佛境、险山恶水等环境的描述,充满想象力。 ⑤大胆地改造唐僧取经故事原来的思想内容,主人公不是唐僧而是孙悟空,借孙悟空与玉帝、如来 等神仙妖魔斗争的故事,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
如:道家人物: 玉皇大帝 太上老君 收服: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独角兕大王 托塔天王 子:哪吒 收服:金鼻白毛老鼠精 太乙天尊 收服:九灵元圣 寿 星 收服:白鹿怪 嫦 娥 收服:玉兔精 二十八宿 收服: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 西海龙王 收服:鼍龙怪
2.主要人物形象特点与相关故事情节
主要人物
形象特点
-1-
唐僧:
徒弟 孙悟空:花果山仙石所产,自封“美猴王”“齐天大圣”,法号行者。
陈光蕊与殷温姣 徒弟 猪八戒:福陵山云栈洞妖怪,原是天河里天蓬元帅,因酒后戏弄嫦娥被贬。
之子,乳名江流, 徒弟 沙悟净:流沙河妖怪,原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落玻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法名玄奘,号三
被贬下凡。
藏。
徒弟 小白龙:西海敖闰龙王的三太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他父亲以忤逆 之罪告上天庭,被观音搭救送在蛇盘山鹰愁涧中等候取经人。
④孙悟空不把十万天兵天将放在眼里,斗智斗勇,即使被推入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也绝不屈服,七七 四十九天后,跳出八卦炉,他立即从耳里掣出如意金箍棒,“迎风幌一幌,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 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
⑤孙悟空取经路上一路斩妖诛怪、为民除害,上天入地、呼风唤雨,如在比丘国降服了白鹿精,救了 1111 个小孩的性命,在隐雾山打死豹子精,救出了贫苦的樵夫,又如他三调芭蕉扇,既是为了西天取经,
谎,爱挑拨是非。
-2-
沙僧
正面:忠厚诚恳,取经意志坚定,任劳任怨,失手打破琉璃盏,被贬流沙河,大战流沙河,
默默奉献,正直无私
大战黄袍怪,大战青龙山
反面:生气不足,缺乏主见,充当和事老,偶 尔犯错,但知错能改。
任劳任怨,不辞劳苦,赤胆忠心,关键时刻挺 纵火烧宝珠,被贬鹰愁涧,化身白马,刺杀黄
白龙马
身而出
麒麟山招回赛太岁,灭法国化身传信。
位列仙班,处处维护天庭利益,道行深厚,法 金刚琢打孙悟空,三昧真火炼悟空,取经途中 太上老君 力无边,脾气随和,与世无争,胆小怕事,吝 设险阻,收服小童,收服青牛。
啬小气,滑稽可笑。
二郎真君 武艺超群,法力深厚,讲义气,重情义。 大战孙悟空,助悟空打败九头怪。
武艺高强,拥有喷烟吐火的法力;奸诈阴险,骗取唐僧,擒八戒,战悟空,不敬观世音。 红孩儿
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计盗紫金铃,三探 反面:喜欢“戴高帽”,喜欢搞恶作剧,好胜
无底洞,大战青龙山 心强。
唐僧
正面:心地善良,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立场 秉诚建大会,浮屠山受心经,四圣试禅心。恨
坚定,勇往直前,知错能改
逐美猴王,有灾沉水宅,女儿国逼婚,路阻火
焰山,木仙庵谈诗,朱紫国论前世,黑松林逢 反面:易信谗言,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3.作者常常把神性、人性与动物性巧妙结合来塑造人物形象,人物故事具有神话、童话的浓厚色彩, 在艺术处理上又很注意人物的个性化。
①如孙悟空,写他“尖脸缩腮,金睛火眼”,常常“抓耳挠腮”,赋予他机智、好动、顽皮等性格, 这符合他是猴子的动物特性。写他神通广大,会七十二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力大无穷、武艺高强、 能上天入地下海,这是他作为“神”的特性。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逐出师门回花果山,孙悟空“然犹思 念,感叹不已”,见到花果山破败不堪,“大圣倍加凄惨”,悲伤落泪,这又是“人性”的体现。
①比丘国国丈原来是寿星所骑的一只白鹿,平顶山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看金炉、银炉 的童子,通天河的魔头原来是观音菩萨莲花池里的金鱼等等,这些妖魔鬼怪不是仙佛的部下,就是他们的 亲属。每当孙悟空历经艰难战胜他们想要除掉时,他们的主子往往就出来以“收服”为名,行保护之实, 袒护他们。
②朱紫国妖魔赛太岁原来是观音的坐骑金毛犼,他占皇后、吃宫女,观音却还为他辩解,反说他是 为朱紫国王“消灾”。
②如猪八戒,写他长鼻大耳,行动蠢笨,贪吃好睡,这符合猪的动物特性。写他原是天蓬元帅,使 一把九齿钉钯,战斗勇猛,这是“神性”。写他顾家想家,动不动就说散伙回高老庄,写他贪恋女色,贪 小便宜,耍小聪明,爱挑拨是非,又是“人性”的表现。
4.人物语言个性化,幽默诙谐,充满喜剧色彩。 如第四十二回观音骂孙悟空“一毛不拔”的对话,风趣幽默。又如火焰山挡住了取经的路,唐僧、 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的语言各不相同,表现的性格各异。
回目主要内容及人物形象的把握。 3. 掌握《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主要人物形象。 4. 了解《西游记》名著的艺术特色及其思想,激励青少年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任务与过程】 一、检查通读整本名著的情况 1.组长交叉检查各组精读回目表格完成情况,对小组进行评分,根据组员完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书写 情况,分三个档次给小组加分:3,4,5 2. 每个小组评出最优秀的一份,通过投影展示,老师点评。 二、了解内容,分享阅读体验——检查阅读的具体情况 1.每个组派一个代表复述精读内容中的一个故事,力求情节完整,语言生动、精彩。大家补充、评议, 给展示的代表评分:3,4,5 2.你还喜欢《西游记》中哪一个故事?讲出来与大家分享。 3.归纳故事情节: 全书故事引人入胜,情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前七回叙述猴王出世、求仙得道、大闹天宫的故事。第二,第八回至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 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描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唐僧出世、魏征斩龙、太宗还魂、观音显像等 故事。第三,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经历九九八 十一难,取回真经,得道成佛的故事。 4.思维导图:取经路线图。 (见课件) 三、人物形象 1.思维导图:《西游记》人物关系图(提示:可以分类为①取经团队;②道家人物、佛家人物及其帮 助孙悟空收服的妖怪;③其他人物。理清人物之间的联系) 如:取经团队
-3-
也是为了解救当地人民的困苦。这些情节既表现了作者批判昏庸残暴的统治者和危害人民的社会恶势力、 关爱人民,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反抗专制压迫、渴望战胜苦难和征服自然的愿望。
(2)深刻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 1)揭露当时社会官官相护、徇情枉法、贪赃行贿的黑暗腐败现象。
①唐太宗魂游地府时,判官崔钰因魏征的人情,私改生死簿,让唐太宗延长寿命二十年,还魂阳世。
袍怪。
法力无边,权力无限,出尔反尔,徇私情,有 收服孙悟空,辨识六耳猕猴,收服大鹏雕,惩
如来佛祖
时缺少尊神风范。
罚乌鸡国。
观音菩萨
心存仁爱,大慈大悲,普救众生,法力无边,寻找取经人,设置磨难,鹰愁涧收服小白龙,
手段高强。
收服熊罢怪,流沙河点化沙和尚,五庄观医活
人参果,火云洞智取红孩儿,捉拿灵感大王,
2.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
①《西游记》善于结合故事情节的展开,在矛盾斗争中,在行动、战斗中来刻画主要人物形象。如 孙悟空的乐观、机智、勇敢、坚定和他的神通变化,是跟他闹天宫、闯龙宫地府、斗神仙斗妖怪这些故事 情节紧密相连的。
②作者描述人物,善于运用动作、语言等人物细节描写,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表现人物性 格。
魔,供状玄英洞,灭法国受阻,地灵县斋僧。 懦弱无能,平庸迂腐。
猪八戒
正面:忠勇善良,战斗勇猛,知错能改,淳朴 天庭戏嫦娥,被贬投猪胎,高老庄招亲,半山
憨厚,吃苦耐劳
开路,大战流沙河,承恩转山林,义激美猴王,
四圣试禅心,助力败魔王,忘形濯垢泉,大战 反面:对取经事业缺乏坚定性,好吃懒做,见
青龙山。 识短浅,贪恋女色,贪小便宜,耍小聪明,说
②玉帝贤愚莫辨、专横独断,他为了镇压孙悟空的造反行动,在太白金星、太上老君一伙的策划和 支持下,设骗局、搞阴谋、软硬兼施,无所不用其极。
③车迟国虎力三大仙以妖术取信国王,迫害和尚,红孩儿剥削、勒索的残酷情形,形象深刻地批判 了通知阶级及社会恶势力对人民的迫害与剥削。
3)借神魔关系,反映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上下勾结,并且怂恿帮凶爪牙肆意压迫剥削人民的社会状 况。
③红孩儿作恶多端,观音反把他收为属下,封为“善财童子”。
(3)赞扬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德。
①石猴不顾危险,寻出花果山水帘洞,做了“美猴王”。
②美猴王为了学个不老长生,不怕狼虫虎豹,远涉天涯,拜师学艺,终于跟菩提祖师学得一身本事。
③孙悟空打败十万天兵天将,与二郎真君斗法失败,却直奔灌江口真君庙,变作二郎模样坐在真君 神位点查香火,表达了作者对无所畏惧、勇敢乐观精神的赞美。
②乌鸡国狮猁怪害死国王,霸占王位,因为他“官吏情熟”,与神佛阎王有亲,所以乌鸡国王投告无 门,有冤难伸。
③阿傩、伽叶二尊者因为唐僧师徒“不曾备得人事”,不肯“白手传经”。为了取得真经,唐僧只好把 沿途化斋的紫金钵盂拿出来贿赂二尊者。
2)批判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荒淫残暴。
①孙悟空两次被玉帝招安进入天庭,但是“玉帝轻贤”,“不会用人”,先是封个为天庭看飞马的“弼 马温”,后封个虚名“齐天大圣”,不管事,无俸禄,后嫌他到处闲逛,派他去看守蟠桃园。
九年级中考名著阅读《西游记》导学案
【课标要求】 1.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2.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
两三部名著。 【本名著读中导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