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培养“乐之者”重要性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摘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向上的情感,可以转化为学习动机,用这样的动机去推动学习,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所以,我将从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教师的教学中谈谈如何培养学习的兴趣。
从而更好的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兴趣,学生,教师兴趣是个体在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是学习的源动力。
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就初中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具有好奇,模仿能力强的特点。
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
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这些小困难便很快地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积极性,最后导致初中物理教学的失败。
因此,“趣”是吸引学生的关键。
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
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从而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它能引起学习的需要,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是学习的重要动力。
所以只有当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时,才能使整个学习积极起来,表现为:学习情绪高,学习意志顽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从生理角度来讲,兴趣是学习的内部驱动力。
如果我们将学习比做是一辆汽车的话,兴趣则是汽车上的发动机,没有发动机,汽车则开不动,只有发动机功率大,汽车才能跑得快。
怎样才能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呢?最好的办法是:首先使学生感到这个学科有价值——即在实践活动中有实用价值,而这也体现了新课标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活学生的学习的动力、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由衷的热爱。
在教学中,我们从以下六方面入手:一是引导学生,对学习目标自主确立;二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期待;三是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大胆质疑;四是突出学生作用,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探究合作;五是引领学生,在运用中锻炼语文实践能力;六是放开学生,在自主评价中提升自己。
经过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让我们再次重新认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课程改革语文教学,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
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要让学生走上自主学习之路,要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激活他们的自主性,让他们在学习的探究过程中享受自主学习的真正快乐,把学习落到实处。
在教学中,我们从以下六方面入手加以改进。
一、引导学生,自主确立短期、长期结合的学习目标我们曾做过一些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到,处于三四流学校的高中生基于历史的教训,都有“学好语文”简朴而强烈的愿望;在“局部战术”上是精致的;然而他们的学习成效总不如人意,常常是“屡战屡败”,导致他们的学习兴趣一落千丈,自信心丧尽。
从总体上看,我们的这些高中生语文学习计划的“战术”与“战略”的结合性不够强,学习目标“短浅”,特别是长期学习目标不明确,致使强烈的学习愿望因为缺乏“完善的过程”而失望。
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学习目标——首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立足于每个教学单元,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方法和过程及课文的重点难点都有大概的了解;其次要对各种能力也就是教学目标向他们逐一解读,落实到位,让他们有一个实现愿望的“路线图”;再次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运用各种知识的时间,给予他们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拥有不断提高自己能力的信心。
乐在情趣 益于写作-最新文档
乐在情趣益于写作作文教学是个大工程,它耗费了我们语文老师的大量精力,但每当看到孩子们一提起作文就嗷嗷直叫的样子,我们不免有些为难和伤心。
在小学低段,一开始学写作,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至关重要,任务型情趣作文,以多样的情趣作文活动为依托,任务为辅助,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写作能力,玩得开心,学有所获。
一、情趣作文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世界上没有不爱玩的孩子,玩是孩子最需要的一种学习需求和学习行为,德国哲学家格鲁斯曾说过:“整个儿童时期就是一个特殊的游戏期。
”把玩引进小学习作课堂,既是对儿童天性的尊重,更是破解当前习作教学的一把金钥匙。
情趣作文从玩切入,以玩为核心,让游戏、活动、实践走进课堂,让课堂生活化。
丰富的不仅仅是习作的素材,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孩子们的童年生活。
[1]罗树庚老师的《小学情趣作文教学》一书详细地介绍了情趣作文的发展和相关课例。
情趣作文活动不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任务型情趣作文,指向作文活动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第一学段写话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在第二学段也提到“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观察周围的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2]可见,注重观察,我手写我眼,我笔抒我心,是低段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笔者在一线教学中,致力于任务型情趣作文教学的研究。
通过在活动中给学生下达观察任务、写作任务、评改任务,让孩子们明确怎么活动,如何观察,思考写作方向,怎么评改。
通过下达任务,完成任务,在活动过程中及时记录所见所闻和真实感受,结合训练点进行写作和评改,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任务型情趣作文,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在低段,由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接受形式的直观化。
我们可以开展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活动,也可以结合单元训练重点进行活动设计,组织开展任务型情趣作文活动,以达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目的。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激发兴趣几点尝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激发兴趣的几点尝试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点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
小学阶段作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学生知识储备少,运用语言的能力差,写起作文来往往很困难。
如果在小学阶段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他们可能会对作文产生一种惧怕心理,因此教师要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作文教学中激发兴趣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创设情境就是让学生在生活再现的氛围中感到有话要说,有语言要表达,激发学生强烈的表现欲。
1.利用学生的感受去创设情境。
小学生爱听故事,尤其是爱听感人的故事。
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在指导他们写作时,可以讲述一些故事来感染学生,以学生的自身感受来创设一种情境,诱发他们敞开心扉,从而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2.利用学生的感官来创设情境。
作文课上教师可以准备与本次作文题目有关的物品,例如各种饮料,各种小石子,各种树叶……用摸一摸,看一看,尝一尝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养成爱观察的习惯。
3.用丰富的活动来创设情境。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在作文课上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例如“掰手腕”“抢凳子”“记者招待会”……让学生在活动时注意人物的表情、心理、动作的变化,以及观众的表现,及时进行记录,把语言进行梳理,形成优美的文章。
二、师生评改习作,培养欣赏力要想改变作文是写给老师的这一观念,必须让学生学会评改作文,学生在评改自己和别人的作文时会引起有意注意,知道了这样写和那样表达的区别,明白了作文要围绕主题选材的原因,注意到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等一系列作文中应注意的问题。
师生评改作文的做法有:1.生生互评。
把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由小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评改,先是简单的错字修改,逐步提高到病句,主题修改,让学生在评改的过程中体会到作文的要领,在评改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让作文与歌曲共舞——教案
《让作文与歌曲共舞》泰四中蔡志明一、教学依据:《论语》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推动学习的最佳动力。
一直以来,歌曲凭借着它浓厚的抒情色彩、脍炙人口的词句、贴近生活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
以独特的优势占领了中学生的课外生活天地。
歌曲作为音乐和文学交融的综合艺术,蕴藏着丰富的作文养料。
若能将将歌曲中的文学因素迁移到作文当中,它引入作文中,引歌入文,用歌行文,必能开拓写作的新天地以期达到学生有兴趣的写作、提高作文水平、作文创新的目的。
大语文观认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由此,在这方面大胆地进行尝试,并打算将之作为一个作文系列进行教学。
今天所上,只是徐徐拉开的一个序幕而已,今后定当分主题进行作文教学,随之将会有系列一、二等相继上演。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晓歌曲中有着强大的作文资源;2、寻找经典歌词,理解歌词中的含义,并有自己的个人体会;3、树立将经典歌词运用到作文写作中的意识,感受写作的乐趣,培养写作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目标2、3难点:目标3四、教学方法唱——说——写五、教学准备1、了解学生对歌曲的兴趣点;2、准备众歌星的经典歌词。
六、教学设计1、课前放松:《爱是永恒》多媒体显示歌词。
2、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刚才这首歌好听吗?生:师:的确,我也非常喜欢这首歌,不但喜欢他的旋律,更喜欢其中的歌词,“爱点亮心里,永远不会熄,燃烧着真心情意。
”如诗一般的歌词,多美呀!听着这歌,唱着这歌,我的心窝里充满了浓浓的爱意!我想这就是歌曲所拥有的魅力吧!师:平日里,提到“作文”这个字眼儿的时候,心里的第一反应是怎样?生:苦、愁等。
师:是啊,一提起作文,我们同学就“叫苦连天、呜呼哀哉”,更有甚者头疼闹热的。
看到此状,我一直苦苦地思索着,终于有一天拨开云雾见晴天了。
正如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于是,抓住了其中的一个字“乐”。
无庸置疑,歌曲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为何不将这种快乐带到作文中来呢,以收到一举两得甚至一举多得之功效,何乐而不为呢?3、揭题:《让作文与歌曲共舞》——生齐读。
学生作文兴趣培养
浅谈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到作文教学中培养“乐之者”的重要性。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也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可见,兴趣是乐学的先导,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的内驱力。
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写作的源泉是生活,生活离不开环境。
丰富多彩的自然、社会环境与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实践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但客观存在的环境万物与丰富生活的种种特色,只有靠观察才能发现、掌握与积累,才能形成写作的素材与题材。
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从作文角度说,观察就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知觉自然或认识社会现象,从中获得写作的材料。
观察的过程,便是积累材料的过程。
因此,中学生要养成处处留心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并要把观察的所得、所知、所感的各种细微特征及时记录、随时积累,才会使材料越来越丰富,写作时便能厚积薄发,得心应手地选择材料,正确立意。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自然环境海阔天空,社会生活瞬息万变,大千世界内容丰富,人们靠直接观察所获的材料,只能是凤毛麟角,必须借助间接观察大量补充。
间接观察的重要手段就是阅读。
阅读包括课内外,而作为积累材料的阅读,主要指课外阅读。
大量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经验纷繁,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兼容,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更是中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采撷的素材。
所以,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承受熏陶、积累材料的重要渠道,教师要提倡鼓励和指导中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并根据需要和读物内容决定读书方式,提高阅读效果,积累广泛而又精要的材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笔下生辉运用自如,就要从阅读开始。
浅谈小学蒙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蒙语文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蒙语文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
近些年来的蒙语文教学实践摸索,使我深深感受到作文教学中培养“乐之者”的重要性。
小学二年级的写话到三年级的写作文,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一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写作水平。
本文就小学蒙语文作文教学谈了个人的看法。
标签:小学蒙语文;作文教学一、激发兴趣1、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
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
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
”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
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
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
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2、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
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3、多写片段,多记日记。
学生写作兴趣培养
浅析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目前,有不少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感到头痛,常常是冥思苦想,却仍是无从下笔,最终只是聊聊数句,穷于应付,于是“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就成了一些学生的口头禅。
这种心理不仅会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十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使笔者深深地感到作文教学中培养“乐之者”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兴趣是乐学的先导,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
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写作兴趣1.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叶圣陶先生强调学生“心中有所积蓄”便“尽量用文字发表”。
他谆谆教诲我们:“自己有了一丝情感便动手写出来。
这是生活必要的习惯,迟至中学时代必须养成。
”因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尽力使学生养成发表胸中“积蓄”的习惯,让学生“心有所得即动手写”,自然流露出情感。
清代学者王筠在《教童子练》中说:“初学作文,必促之使放,放之如野马踢跳咆哮,不羁绊,久之必自厌而收束矣。
”在教学中,笔者放手让学生写课外练笔,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生活,自己感悟生活,任思想随意驰骋,表达对生活的实际感悟。
一是写读书笔记,让学生在好书中搜集,记名人名言,摘好词佳句,选华章美文,书点睛之笔,写读文所感。
二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搜集,调动学生眼、耳、口、鼻等器官,把大千世界中自己所接触到的有意义的人和事以随笔的形式一一记录下来,以备作文时用。
三是让学生激活自己的思维,尽可能捕捉自己的奇异思想、灵感闪现、情感浪花等,并及时地记录下来。
经过长时间搜集、积累的过程后,笔者发现,在每个单元的作文课上,已经听不到学生因怕写作文而发出唠叨、埋怨的声音,换来的是他们的一篇篇好文章。
笔者为他们高兴,并深深地明白,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心乐之,愿为之——作文教学点滴
2 0 1 4年 1 月 8日
乐之 , 愿 呙 之
文, 张 天 翠
作 又教
墒
摘
要: 抓住每 一个写作 的契机引领 学生, 给他们一个 成功 的机会 , 把教 材 中的每篇文章 当作写作 的一个范例。
关键词 : 写作; 契机 ; 引领 写作文 , 历来是学生畏难 , 令老师头疼的一件 事。从事语文教 绘 , 而且字数 的多少 、 篇 幅的长短也不受限制。所 以学生心理上容 学多年 , 对此我 深有体会 。学 生见作文 就“ 望 而却步 ” , 经 民意 调 易接受 。这样 , 学生既增加 了阅读量 , 积累了资料 , 又能深入体会文
地讲 了 出来 , 接着 , 讲话 中我记得最 清楚的一句话 是 : “ 亮 出我们
的宝剑 !” 没错 , 我们要在最后的美好时光 中 , 亮 出我们 的 自信 与 骄傲 。在经过初一与初二 的洗礼之后 , 我们变得坚强了 , 我们变得
“ 给他一个舞台 , 他就能灿烂。” 学生属 于未成年人 , 可塑性很
上台讲话 。他讲得 振振 有词 , 把我们 的压力 、 紧张 , 全都一股脑儿
“ 当同学们热烈 的掌声 响起 时, 心 中有说 不出的兴奋与激 动 , 原来 我 的作文也可 以受到大家的好评 ” 。 事后他这样告诉我 。 有了这一
契机 , 他对作文不再畏惧 。后来 , 他 主动报 名参加“ 我是 9 0后” 五 好 小公 民征文 比赛 , 获得 国家级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文章真正是“ 以情动人” , 有 真情 的文章 自然感 人几分 。
“ 想飞 上天 , 和太 阳肩并 肩 ; 世 界等着我去 改变 ; 想做 的梦从
不怕被人看见 , 在这里我都能实现 ……” 当音乐响起时 , 九年级每 个 同学都放声歌唱 , 这声响仿佛 是要 冲破云霄似的 , 那么嘹亮。毕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
利 用黑 板报 、 墙报 等 , 开辟 “ 作 文园地 ” , 将本斑 学 生 中写 得 较 好 的文 章 以 及 优 美 的 词 语 、句 子 、 片 段, 精彩的开头 、 耐人寻味的结尾 、 新颖 的选材 、 与众 不同的写法 、 恰 当 的 修 辞 方 法 登 上去 , 供大 家阅读 、 欣赏 、 学习。让这些 写得成功 的同学 自己参 与进来 , 这样 , 就 在 很 大 程度 上满 足 了学 生 的 成 功心 理 、 表 现 欲, 使他们进入到 自己作文“ 乐” 的境界。
@
教 海 探 索
学 中 如 何 培 养
■ 江仲 仁
作 文教学是语文教学 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 它 主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 能力 的任务 。它对于完成 语文学科 的教学任务 , 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 以 及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有着重要 的作用。许多学 生都怕写作文 , 感 到作文难 , 无兴趣 。多年的教学经 验告诉我 ,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通过各种途径调动 学生的写作热情 ,让学生对作 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 会使作文教学上 实效。 因此 , 要培养学生 的写作能 力, 就要从兴趣人手 , 使之达到作文 “ 乐” 的境界 。下 面, 就这个问题笔者谈 几点看法 :
1 . 让 范文 引路
学生想象力非常活跃 ,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想 象力 ,学生就会想象出许多既现实又非常新鲜离奇 的事物 , 从而提高学生 的作文兴趣。
1 . 在 一 般 性 的命 题 作 文 中培 养 学 生 的 想 象力
在这样 的作文 中 , 我们可 以通 过“ 仿 写” 、 “ 编故 事” 、 “ 续故事” 、 “ 缩写” 、 “ 扩写” 、 “ 科幻作 文” 、 “ 童话 作文”等富有 想象 因素的作文形 式来发展学生的想 象能力 。 在训练 时, 要使学生解放头脑 , 大胆想象 , 对 “ 想入非非 ” 的学生不要横加指责 , 冷嘲热讽 , 而要在 表扬其敢想的同时给予引导 ,让 学生讲为什么要这 样想 ? 根据什么? 对新奇而合理的想象要大力表扬 , 激发学生想象的热情 。
让快乐成为作文教学的主旋律
让快乐成为作文教学的主旋律【摘要】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将快乐的旋律融入作文教学,成为教学尝试的迫切要求。
①以教师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②营造愉悦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③转变传统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关键词】作文写作情感快乐主旋律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文章的写作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
但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是编造谎言的园地,是应付考试的工具,是涂抹文字的苦差事。
许多学生一听作文就唉声叹气,一写作文就绞尽脑汁,甚至一位学生说:“我写作文时比吃药都痛苦,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讨厌。
”作文本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我手写我心的展示,是快乐的宣泄,是痛苦的释放。
学生们的作文应该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像枝头的小鸟,放声高唱,将心中的欢喜通过畅言达到快乐的延伸;心中的委屈通过倾诉达到心情恢复平正。
无所不谈,无话不说,把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自在轻松的事。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作文教学的怪圈,还学生以快乐作文、轻松做人的童年生活。
因此,将快乐的旋律融入作文教学,成为教学尝试的迫切要求。
1.以教师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以师之情激生之情)因为情绪具有感染性的特征,所以能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都会互相感染,而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内心体验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和催化作用。
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热情的言语,充满激励的目光,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愉悦振奋的情感体验,诱发作文的内驱力,从而积极思维,兴趣盎然地投入作文活动。
作文课上,教师突破常规,用校园幽默故事来引发作文训练,引导学生尝试写一写校园幽默。
学生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了,首先用滑稽的语调讲了两则幽默故事,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在学生们激情飞扬的时候,让大家说一说,我们周围的教师、同学身上有没有笑点呢?于是同学们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上一片笑声,一张张兴奋的脸,一个个笑得东倒西歪。
音乐教师育人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音乐教育这个话题。
音乐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音乐人才的重任。
而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深感责任重大。
在此,我想以“音乐教师育人”为题,与大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一、音乐教师育人,首先要热爱音乐热爱音乐,是成为一名优秀音乐教师的前提。
只有对音乐充满热爱,才能将这份热爱传递给学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正如古人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一个热爱音乐的教师,会在课堂上倾注自己的热情,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
首先,热爱音乐使教师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
音乐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音乐实践经验。
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其次,热爱音乐使教师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人格、培养情操的过程。
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音乐道路,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音乐教师育人,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培养音乐人才,更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包括音乐理论知识、音乐技能、音乐欣赏等方面。
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让他们具备扎实的音乐功底。
2.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发现并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个性发展。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 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育具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音乐教师育人,要注重教学方法1.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音乐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快乐的地方。
教师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初一议论作文:乐之声
初一议论作文:乐之声乐之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它如同生活的旋律,时而轻柔,时而激昂,时而欢快,时而深沉。
它既是人类情感的表达,也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更是我们生活的见证。
因此,以乐之声为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更好地感受世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情感和人生。
乐之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人类情感的变化。
音乐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它能够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生动地展现出人类内心的喜怒哀乐。
因此,乐之声是情感的载体,是我们理解他人和自我情感的重要途径。
当我们听到一首欢快的歌曲时,我们会感到快乐;当我们听到一首悲伤的歌曲时,我们会感到悲伤。
这就是乐之声的魅力,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乐之声也是社会文化的反映。
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音乐风格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如古典音乐反映了欧洲文化的优雅和深沉,摇滚乐则体现了美国文化的自由和反叛。
因此,通过乐之声,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心态和特点。
乐之声还是我们生活的见证。
音乐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历程,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
从古代的祭祀音乐到现代的流行音乐,音乐始终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表达情感和交流的方式。
通过乐之声,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类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在我们的生活中,乐之声无处不在。
无论是欢快的流行歌曲,还是深沉的古典音乐;无论是家庭聚会时的欢声笑语,还是独自一人时的低声吟唱,都是乐之声的体现。
它不仅存在于音乐中,还存在于我们的语言、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中。
它是我们情感的表达,是我们生活的见证,也是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桥梁。
以乐之声为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和自我。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方的音乐喜好来了解他们的性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在自我认知中,我们可以通过聆听自己的内心声音,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激发兴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乐之者”
激发兴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乐之者”在兴趣中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寻找切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对话,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延伸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間。
标签:激发兴趣;教学策略;小学语文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喜好的情绪,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尤为重要。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就是这个道理。
注重兴趣的调动,变苦学、畏学、厌学为乐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其思维创新能力,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成长奠基。
一、寻找切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所谓直接兴趣就是对活动本身的兴趣。
客观事物往往有引人入胜之处而使人对其发生兴趣,如曲折的故事、美丽的场景、动人的旋律等都属于直接兴趣。
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常用的方法。
一幅线条明快的简笔画,一段声情并茂的旁白,一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都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理,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得学生以饱满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
在苏教版第十一册《船长》一课时,我以“一个宁静的海上之夜,一艘游轮遭撞击被截成两半,即将沉没。
而此时,船上还有60名熟睡的船员和乘客,在这茫茫大海,在这千钧一发时刻,人们眼看着就要被汹涌的海水吞没了……他们的命运究竟怎样了呢?”这一紧张惊险的描述引入新课,激起学生探求结果的兴趣,使得学生迅速阅读课文,争相一睹事情的结果。
在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后,学生很快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为以后深入学习船长形象奠定基础。
二、巧妙对话,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还应该在教学中把握好教学情境,营造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带给学生愉快的心理感觉。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江苏省新沂市阿湖镇黑埠北尧小学 张建平【摘 要】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从知之者到好之者,从好之者到乐之者,这充分凸显了兴趣的重要性。
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当以教学实际为根本,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认知规律为依据,并结合写作教学的特点,选择高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把学生培育成写作教学中的“乐之者”。
【关键词】 写作;兴趣兴趣是学生进行有效写作的驱动力。
为此,本文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为例,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了如下三方面的探究:一、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写作灵感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发现,有些学生在写作的时候经常出现不能产生写作灵感的问题。
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那么这不仅会使学生缺乏写作思路,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
而把“多媒体设备”这一泓清泉引入写作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处于一个有情有景、有滋有味的写作情境之中,还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为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时候,应当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从而使学生的写作灵感如泉水般不断地迸发出来。
例如,教师让学生写一篇以“夏天”为话题的作文时,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在上课之前,利用课下时间从网上搜集有关夏天景色的图片,并制作成精美简洁的课件。
其次,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播放,并对学生说:“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看图片的内容,在观看之后谈一下自己对图片内容的理解。
”于是,所有学生一边观看夏天的图片,一边思考图片中的信息。
等观看结束后,有的学生说:“第一张图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张图片展示了百花齐放的景色。
”还有的学生说:“我对第二张图片有深刻的印象,因为那张图片能够感受到雨随着风尽情欢唱的情景,那雨丝仿佛琴弦,而世间万物则是钢琴家。
它们演奏着不同风格的曲子,落在铁盆上,则是高亢曲调;落在树叶上,则是柔和曲调。
”……这时,教师对学生说:“刚刚同学们说得非常棒,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刚刚的想法,以夏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吧。
让孩子乐在习作之中
让孩子乐在习作之中作者:金现云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11期摘; 要:对作文存在最难情绪是在平时语文教学中的常见现象,因此大部分学生对作文也就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依赖于兴趣。
”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尝试采用多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们乐在了习作之中。
关键词:阅读写作语文课程标准一、乐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句诗形象生动地揭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读写不分家,没有读的积累,孩子们的头脑中没有点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是写不出什么好文章来的。
因此,要想让孩子们写好文章,必须增强孩子们的阅读量,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厚积”,最后才能够在习作时“薄发”。
读书要有氛围,为了让孩子们有个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我和家委会的家长精心布置了教室,把教室装扮成了一个温馨的家园,一个安静读书的心灵栖息地。
班级的每一面墙上都有关于读书、思考的提示,走进教室会让大家感到心里特别温暖、宁静。
同时我还注意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大声朗读法”“精读和略读法”“边读边思法”“读中记录法”等等,使学生们渐渐爱上了读书。
二、乐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加强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为学生以后的作文铺路搭桥,让学习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善于捕捉时机利用情形,引导学生大胆发言,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看到学校墙上的爬山虎爬满了墙,我课间引导学生观察,上课立刻口头作文一篇《我眼中的爬山虎》;看到黑板被学生用水擦后变得斑斑驳驳,仿佛一幅画,我立刻引导学生以《神奇的黑板》为题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想;上课时突然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孩子们被惊吓得大呼小叫,我会停下来不再讲课,而是顺势让孩子们对“大雨”进行观察,然后说出自己的观察所得。
有关重视培养学生的乐感小学作文
有关重视培养学生的乐感小学作文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乐感”是个既十分熟悉,但又难以诠释的词语。
这一方面是因为音乐教学活动经常以“乐感”作为一把准尺,对学生进展音乐表现和技能训练的要求,进展音乐能力水平的衡量和考评,而另一方面在目前的音乐辞书中,在有关音乐教学的指导文件中又难以找到“乐感”的权威性解释。
因此对其详细内涵的理解存在着见仁见智的差异。
但是,在人类长期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乐感”的概念已经被确立,并得到广泛的使用。
这无疑是建立在充分实践根底上的经历总结,也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概括的升华。
因此,对乐感进展一些详细的探讨,不管是对于了解和掌握音乐规律,还是帮助提高教学质量,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首先,我们认为乐感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和过程,它是客观的音乐音响通过听觉感受后而产生的心理反响。
通常所说的乐感不是对单一乐音要素的感知觉(如音高、音长、音量、音色),也不是对某一音乐表现手段(如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式、调性、和声等)的听觉鉴别和判断,而是对音乐整体感受能力和效果总和的概念性表述。
当然,音乐是多种音响要素的有机组合,任何一项“指标”的缺失,都会影响到乐感的完美构成,例如,当我们听到器乐演奏中节奏不稳,或歌唱中出现了“跑音”等现象,决不能以“瑕不掩瑜”来予以宽容,这些对音乐的无情破坏,自然谈不上“乐感”了。
由此可见,乐感是对音乐的整体感知能力,从技术层面来看,它包容了多方面的内容,例如音准感、节拍感、节奏感、调性感、和声感等构成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段的感知能力,这说明了良好的音乐技能技巧是获得乐感的根底。
但是这种感知能力的内涵决不是单纯技术层面的,而是建立在良好音乐技能技巧根底上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例如音乐进展的通顺感、乐句乐段的完整感、音乐语言的自然流畅感以及在此根底上构建起来的音乐情感表达等,都是乐感所包容的范畴。
所以,从根本意义上说,乐感就是美感,而人类的音乐审美活动就是围绕乐感所展开的创作、表演和欣赏等活动。
浅析如何培养语文学习的乐之者
浅析如何培养语文学习的乐之者【摘要】只有做到师生地位平等,学生才会以主人翁的责任感投入到教学中来,从而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
韩愈说得好:“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如果教师高高在上,教师对不热爱学生,甚至见到学生就烦,学生也会敏锐感到教师不可亲近,甚至见了教师如同老鼠见了猫,双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不会有愉悦感。
【关键词】主体地位地位平等语文教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已经认识到学习者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将“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到较多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保证学生在认识和发展两方面都能高效率地达到预期效果呢?笔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一、做到师生地位平等,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地位,主要在教师。
教师应热爱所有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在师生间架起情感的桥梁。
像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的那样:“爱学生,这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
”不管在什么场合,教师都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只有意识到被尊重,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
对优差生应一视同仁,处理问题公允不倚、不带偏见。
对学生应多鼓励引导,忌一味地批评训斥,甚至挖苦讥讽、怒斥、体罚学生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
教师还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相信学生都是求进步的,都是要学习,有求知欲的,能够改正错误的。
笔者教的学生,在和教师对话时,都显得落落大方且自信有礼貌,足以证明,在本班中师生地位是平等的。
二、利用学生手机,建立语文学习平台语文学习可发挥手机的作用,比如建语文学习QQ群、利用手机蓝牙传语文学习资料、利用手机听语文课文朗读材料等。
教师可以把所教班级的学生的QQ建一个群,把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上传至群文件,学生就能有的放矢,直接在文件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外,学生还可以随时随地翻看手机进行学习,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多次利用资源。
让学生成为“乐之者”
让学生成为“乐之者”让学生成为“乐之者”初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基础学科,本应深受学生的喜爱才对,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却无形中变成了学生的“负担”。
这多半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和学校升学利益的影响,不仅学校没能提高对于思想政治课的重视力度,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科目上,而且任职的教师思想和观念也都很落后,导致教师普遍都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动听”。
在这样的教学形势和模式下,不仅弱化了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更是使政治教学高耗低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从事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只要对政治课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政治学习,不再将政治的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真正成为“乐之者”,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
那么,在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中,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借图之力激趣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本中,很多内容的展示,都增加了数量众多、内容精美、形式多样的图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正是这种图文并茂的展现形式,让政治课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不少好印象。
如,初一年级的课本中,有“孔子教学”的插图,当时,我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就进入课本内容的教学,而是先让学生观察这幅图,并说说自己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一听是看图,便来了兴致,各个都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并踊跃发言,说出了自己的观念。
这些课本插图,不仅是一张图片,它反映的是这个阶段史实的某一个时刻,具体、形象、隐藏的是文字所不能表达的内容和信息,能够在学生构建政治概念时提供丰富的、可靠的想象依据和判断根据。
合理、有效地利用插图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记忆,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鉴赏和探究的能力。
二、以话之力激趣故事向来是学生的最爱,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中,培养“乐之者”的重要性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语)。
创新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识之士认为唯有着力于培养创新人才,才有将来。
它理应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写作是造就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创造力的钥匙,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
关键词:小学作文创新兴趣
目前,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这样问题:或言之无物、或言之无序、或无病呻吟者不乏其人,个别学生能洋洋洒洒几大张,但一读便知是作文书上内容与技巧的克隆与翻版,令人乏味。
究其原因,学生的反映是作文难,怕作文,作文的内容套路过多,自己的认识见解过少。
教师的教学过分强调语言句式,布局谋篇等形式上的训练,学生动笔前,离不开形形色色的范文引导。
长期以来,学生作文思路被堵塞,作文兴趣削弱了,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甚至僵化,作文不免缺少深度,缺少新意,学生的创新精神受到了束缚,使小学生对作文产生逆反心理。
随着新课改大潮的掀起,作文教学也在课改春风的吹拂下锋芒四射,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使作文教学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长期的语文实践,使我感觉到,作文教学中,培养“乐之者”的重要。
抓好这一重要环节,培养小学生作文兴趣,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1、组织活动,激发兴趣
写作是一种表达,离开学生实际,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因此,必须设法创造一个境界,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激动不已,从而产生一种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表达欲。
我精心安排了许多活动,如观日出、赏明月、组织市场调查,当小记者,排演生活小品;结合时令的,如踏青秋游,扫雪;结合传统节日的,如庆元旦演出、学雷锋日、植树、“五一”劳技比赛、“六一”游艺会、献给老师的歌“歌咏比赛”、“祖国我爱你”朗诵会;结合语文课外活动的,如演课本剧、猜字谜、词语接龙、作文会诊等。
学生亲自参与,有了真情实感,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论可发。
有了写作的冲动,就有表达的欲望了。
2、讲究方法,发展兴趣
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有其不稳定性,小学生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往往容易转移。
作文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灵活、巧妙的方法,保持和发展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是一直引起我注意的问题,对命题作文,郑板桥曾说过“作诗非难,题为难。
”意思是说作诗不难,难的是给诗拟一个好题目。
对小学生的作文命题何尝不是这样?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件小事”,“难忘的一件事”,“春游”等,这些俗而又俗的题目,给学生写来写去,觉得没有兴趣。
我在命题时就认真思索,同样是写事、记游,我把题目变成了“这件事可不小”,“七色光中”,“春的脚步”等,让学生以文找人,想象人物外貌的描写,学生在新奇、兴奋中练习抓人物特征。
在写景作文
前,引导学生寻找、发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让学生“觅春”、“探春”、“寻秋”等,比谁的眼睛最尖,耳朵最灵,笔头最快,描写最美,从中提高学生的观察练笔的能力。
小学生的兴趣其特征是不稳定、不持久、易于转移,因此需要不断变换方法,输入新的刺激,才能不断地发展他们的作文兴趣。
3、树立信心,强化兴趣
小学生视课本、读物上的文章为神笔精华,对自己动笔写文章心存恐惧,缺乏信心。
怎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呢?
根据小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我用化难为易,避虚就实的方法。
比如第一次作文课,我不讲写作概念,而是让学生照我的下水文试写“介绍自己的家庭”。
课上我具体指导,分散难点,降低教学难度;课下,我个别辅导,反复修改,保证第一次作文字顺句通。
当学生自己的作文受到家长的称赞时,就从第一次成功中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
4、多多鼓励,保持兴趣
学生作文是创造性的劳动,较之抄写之类的作业不知要难多少倍。
如果对学生的作文求全责备,无疑压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和表达欲望。
学生把作文交给老师,希望得到老师指导和赞赏,老师多加肯定,多几处称赞,都会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激起进取力量。
我不在作文上限定分数,只要达到作文的预期目的,我就写评语给予鼓励。
学生的作文是习作,不是发表的作品,不应当做文艺创作评判。
鼓励是激发学生写作的助燃器,对学生一次的热情鼓励,胜过一百次严厉的训斥。
在批改中,我尽量寻找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发现其优点,便加以肯定引导,使学生由此获得再上一层楼的动力。
比如我班的李加成同学,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习作方面更是不堪一提,提到写作文就怕的要命,因此还想退学,了解此情况,我不动声色,努力向他那句不成句,段不象段的文章里找闪光点,一个词语好,写上“优”,一个句子好,哪怕是抄写别人的,也在班上很认真的读一下,表扬一下。
慢慢他不再害怕习作,而是主动把文章拿给我看,让我指点,习作水平也越来越高了。
5、通过观察,培养兴趣
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直观具体的事物、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容易引起注意,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情趣。
这就为作文训练搭了梯子。
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观察对象,再加以适时的引导让他们动脑、动情,把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联系起来,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感情体验。
学生写作的知识、技能还不够丰富,所以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注意积累。
如课堂上让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学会记录老师讲解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能体现文章结构、写作方法的板书设计等,并随机作一些课堂小练笔。
课外准备一本摘抄本,让学生随机摘录好词好句,遇到有较深刻印象的事用较简短的话记录下来,这样使学生不断地积累写作知识、写作素材,从而使学生
体会到有写作方法可学、有生活内容可写、有好词好句可用,促进了兴趣的培养。
总之,通过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解决了学生“不愿写”的问题,学生由此产生了“想写”的愿望,“愿写”的冲动,有“敢写”到“能写”。
所以,兴趣孕育愿望,产生动力,为作文教学开启了成功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