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优秀精品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

中班科学优秀精品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

中班科学优秀精品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神秘的物理现象》第三节“神奇的静电”。

详细内容包括静电的定义、静电的产生原因、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防止静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静电现象,知道静电是什么,明白静电的产生原因。

2. 学会观察和描述静电现象,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掌握基本的静电防护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静电的产生原因和防护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静电现象,学会观察和描述静电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塑料梳子、丝绸、玻璃棒、纸片、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等。

学具:气球、塑料梳子、丝绸、玻璃棒、纸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气球,让学生观察并触摸。

引导学生发现气球吸附在手上,不掉下来的现象,引发学生对静电的好奇。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随着梳子飘起来。

b.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能吸引纸片。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尝试解释实验现象。

4. 讲解静电防护方法(5分钟)教师讲解如何防止静电,如保持室内湿度、使用抗静电产品等。

5.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静电2. 板书内容:a. 静电的定义b. 静电的产生原因c. 静电现象d. 静电防护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静电现象,并记录下来。

b. 了解一种静电防护方法,并说明其原理。

2. 答案:a. 例如:衣服上的静电、电视屏幕上的静电等。

b. 例如:使用抗静电喷雾,原理是喷雾中的成分能中和空气中的电荷,从而防止静电产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对静电有了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避免直接告诉答案。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静电的奥秘,如了解静电在科技领域的应用等。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六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围绕“神奇的静电”展开。

主要涉及静电现象的产生、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以及简单的静电实验。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知道静电是如何产生的,能在生活中发现静电现象。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静电现象的产生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让幼儿掌握静电现象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塑料梳子、丝绸、玻璃棒、纸片等。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塑料梳子、丝绸、玻璃棒、纸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名幼儿上台,用气球摩擦头发,观察气球是否能吸附在墙上。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摩擦起电的原理,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

3. 随堂练习:a. 每组幼儿用气球摩擦头发,观察气球是否能吸附在墙上。

b. 用塑料梳子摩擦丝绸,观察梳子是否能吸引纸片。

4. 讲解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如衣服上的静电、电视屏幕上的静电等。

a. 用玻璃棒摩擦丝绸,观察玻璃棒是否能吸引纸片。

b. 用塑料梳子摩擦气球,观察梳子是否能吸引纸片。

六、板书设计1. 静电现象摩擦起电吸引轻小物体2.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衣服上的静电电视屏幕上的静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或幼儿园里的静电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我发现妈妈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梳子会吸引头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合作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静电现象,培养了幼儿的科学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注意实验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探索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增强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践情景引入的安全性3. 例题讲解的清晰度与幼儿的理解程度4. 作业设计的实操性与答案的开放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在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上,应确保幼儿能够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理解抽象的静电原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一、教学目标1.了解静电现象,知道静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静电现象,了解静电的原理。

难点:通过实验操作,感受静电的力量。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气球、塑料尺、布、纸片、头发、吸管等。

2.教学辅助工具:PPT、视频、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引导幼儿观察气球的特征。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气球有什么特别的吗?”2.主题活动一:认识静电(1)教师出示一个塑料尺,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塑料尺的材质。

(2)教师用布摩擦塑料尺,然后让幼儿触摸塑料尺,引导幼儿感受静电现象。

(3)教师提问:“你们刚才感受到了什么?这是什么现象?”3.主题活动二:静电实验(1)教师示范用气球摩擦头发,让气球吸附在头发上,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教师分发气球和头发,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感受静电的力量。

(3)教师出示吸管和纸片,引导幼儿用吸管摩擦纸片,观察纸片的运动现象。

4.主题活动三:静电的利与弊(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静电在生活中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2)教师举例说明静电的利与弊,如:静电可以吸附灰尘,但也会让头发竖起来等。

(2)教师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静电现象?在生活中如何避免静电带来的困扰?”6.活动延伸(1)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并记录下来。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静电实验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了静电现象,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在活动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全体幼儿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教师通过互动问答,确保幼儿理解静电现象的基本概念。

中班科学神奇的静电教案(9篇)

中班科学神奇的静电教案(9篇)

中班科学神奇的静电教案中班科学神奇的静电教案(9篇)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神奇的静电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神奇的静电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生活中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掌握清除静电的方法。

2、学会运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产生静电。

3、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生活中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掌握清除静电的方法。

难点:学会运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产生静电。

活动准备1、塑料梳子、塑料彩条、纸杯、科学实验盘、电光纸制作的蝴蝶、喷壶(装满水)、2、电光纸碎片、毛皮、尼龙袜。

木棍、纸片、塑料手套、气球、棉布等不同材质的材料3、背景纸、电光纸碎片、毛皮、尼龙袜。

4、轻音乐活动过程一、“小小魔术师”魔术导入1、小朋友快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蝴蝶”引起兴趣。

)猜一猜这是用什么做的?(引导幼儿大胆表述。

)2、怎样才能让蝴蝶飞起来呢?(请幼儿尝试,教师及时鼓励。

)3、听说有一位魔法师能让蝴蝶飞起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小动物手偶操作)a、拿梳子直接在蝴蝶上面吸。

(现象:蝴蝶没有动。

)b、用塑料梳子和毛皮摩擦后在蝴蝶上面吸。

(现象:蝴蝶飞起来了。

)4、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大胆表达。

)为什么蝴蝶会飞起来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测。

)5、小结:原来两个物体在一起摩擦后会产生“静电”,叫做“摩擦起电”,塑料梳子好毛皮摩擦后就产生了静电,所以“蝴蝶”就被吸起来了。

二、幼儿实验操作(重点部分)1、小朋友,你也想变魔术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今天的科学宝贝吧。

(请幼儿一一认识操作材料)塑料梳子、背景纸、电光纸碎片、毛皮、尼龙袜2、操作:请把彩片倒在背景纸上。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静电》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静电》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静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静电”一节。

通过本章学习,使幼儿了解静电现象,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知道静电产生的原因。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观察静电现象,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玻璃棒、丝绸、塑料梳子、纸张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气球、玻璃棒、丝绸、塑料梳子、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气球摩擦头发,让气球吸附在墙壁上,引发幼儿兴趣,提出问题:“为什么气球能吸附在墙壁上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丝绸摩擦玻璃棒,让玻璃棒吸附纸屑,讲解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观察静电现象。

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静电2. 板书内容:静电现象:气球吸附、玻璃棒吸附纸屑产生原因:摩擦使物体带电生活应用:静电除尘、静电复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今天实验中观察到的静电现象。

(2)请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静电现象。

2. 答案:(1)实验中观察到的静电现象:气球吸附在墙壁上,玻璃棒吸附纸屑。

(2)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衣服上的静电、电视屏幕上的静电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观察静电现象,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安全使用教具,避免意外发生。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寻找静电现象,并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静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认识到静电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静电现象,知道静电是怎么产生的。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静电现象的产生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直观地感受静电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塑料梳子、气球、玻璃棒、丝绸、纸片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塑料梳子、气球、玻璃棒、丝绸、纸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气球,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气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幼儿观察气球与墙壁摩擦后能粘在墙上,从而引出静电现象。

2. 例题讲解(1)教师演示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随着梳子飘起来的现象,让幼儿观察并思考原因。

(2)教师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电,吸引纸片,让幼儿了解静电的产生。

3.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用气球、梳子、丝绸等物品进行摩擦实验,观察静电现象。

(2)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到静电现象?六、板书设计1. 静电现象:气球粘墙、梳子梳头发、玻璃棒吸引纸片2. 静电产生:摩擦3. 静电应用:吸尘器、复印机、静电印花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会产生静电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答案:可能观察到的静电现象如:衣服上的静电、电视屏幕上的静电等。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个静电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幼儿对静电现象有了直观的认识,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静电实验比赛,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鼓励幼儿探索更多静电现象,了解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2024年中班科学优秀精彩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优秀精彩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优秀精彩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主题为“神奇的静电”。

详细内容包括:静电现象的观察与探索,静电产生的原因,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安全地与静电互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静电现象,知道静电产生的原因,理解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静电产生的原因及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观察静电现象,了解静电的基本概念,学会安全地与静电互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塑料尺、气球、玻璃棒、丝绸、毛皮、纸片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塑料尺、气球、玻璃棒、丝绸、毛皮、纸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气球吸附小纸片的趣味现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探索静电现象(15分钟)a. 幼儿分组讨论,尝试用不同材料使气球吸附小纸片。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讲解静电产生的原因,展示丝绸、毛皮与玻璃棒的摩擦起电现象。

b. 介绍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用塑料尺、气球等材料进行摩擦起电实验,观察静电现象。

b. 讨论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静电2. 内容:a. 静电现象:气球吸附小纸片b. 静电产生原因:摩擦起电c. 静电应用: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探索生活中的静电现象a. 观察并记录家中或幼儿园里的静电现象。

b. 思考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2. 答案:a. 例如:梳子梳头发时,头发随梳子飘动;衣服上的灰尘被静电吸附等。

b. 例如:静电复印机、静电喷漆、静电除尘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随堂练习等形式,使幼儿对静电现象有了直观的认识。

2024年中班科学神奇的静电教案(精选

2024年中班科学神奇的静电教案(精选

2024年中班科学神奇的静电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神奇的物理现象”,具体内容为第三节“静电的奥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静电的原理、产生方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静电现象,知道静电是如何产生的,能够描述静电的基本原理。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观察、思考、动手能力,激发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3. 能够运用静电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静电的原理和产生方式。

教学重点:观察静电现象,掌握静电的防护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玻璃棒、丝绸、塑料梳子、纸张、吸管、实验器材等。

学具:每组一套气球、玻璃棒、丝绸、塑料梳子、纸张、吸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气球吸附在墙上的现象,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气球会吸附在墙上?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静电的原理和产生方式,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

结合教材,展示相关图片,加深幼儿对静电现象的认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1)用气球摩擦头发,观察气球吸附在墙上的现象。

(2)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电,吸引轻小物体。

(3)用塑料梳子梳头发,观察梳子吸附头发的现象。

5. 知识拓展(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静电在科技领域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静电的奥秘静电原理静电产生方式静电现象2. 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与防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观察家里或幼儿园里的静电现象,记录下来,并尝试解释原因。

(2)和家人一起探讨如何防止静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2. 答案:(1)记录的静电现象及原因。

(2)讨论出的防止静电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1)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1)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生活中的科学》第四章《奇妙的自然现象》第三节“静电的奥秘”。

主要内容包括静电现象的定义、产生原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以及简单的静电实验。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知道静电是什么,了解静电产生的原理。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感受静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存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重点:掌握静电现象的定义,感受静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存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塑料梳子、气球、玻璃棒、纸张、丝绸等。

学具:每组一份塑料梳子、气球、玻璃棒、纸张、丝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秋冬季节树叶脱落的情景,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树叶会脱落?秋冬季节还有什么现象与静电有关?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让幼儿观察梳子梳头发、气球摩擦头发等现象,讲解静电现象的定义、产生原因以及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用塑料梳子、气球、玻璃棒、纸张、丝绸等物品进行静电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讨论与分享(5分钟)每组幼儿分享实验结果,讨论静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如何避免静电带来的困扰。

六、板书设计1. 静电现象的定义2. 静电产生的原理3.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4. 静电实验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里的静电现象。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静电实验,与家人分享实验过程和结果。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静电现象。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实验操作是否安全等。

在拓展延伸方面,教师可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其他自然现象,如磁铁、光的折射等,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静电现象。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静电的成因、表现形式及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静电现象,理解静电的成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静电的成因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难点:静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玻璃棒、丝绸、塑料梳子、纸张、吸管、实验箱等。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玻璃棒、丝绸、塑料梳子、纸张、吸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气球摩擦头发,使气球吸附在墙壁上,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现象,并提问:“为什么气球会吸附在墙壁上?”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静电的成因,引导学生了解摩擦产生的电荷转移,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气球、玻璃棒、丝绸进行实验,观察静电现象。

4. 现象分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解释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5. 课堂小结(5分钟)6.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生活中遇到的静电现象,讨论如何避免或利用静电。

7. 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静电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

六、板书设计1. 静电现象成因:摩擦起电表现:吸引轻小物体、电荷间相互作用2.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气球吸附墙壁穿脱衣服时的火花电子设备屏幕上的灰尘3. 静电应用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生活中的三个静电现象。

(2)简述摩擦起电的原理。

(3)举例说明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气球吸附墙壁、穿脱衣服时的火花、电子设备屏幕上的灰尘等。

(2)摩擦起电是指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摩擦,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产生静电。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静电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静电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知道摩擦可以使物体产生静电。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知道摩擦可以使物体产生静电。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静电现象,并能够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塑料尺、毛皮、气球、塑料片、纸屑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实验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摩擦起电的例子,引起幼儿对静电现象的兴趣。

2. 实验演示:教师用毛皮摩擦塑料尺,使塑料尺带电,用带电的塑料尺接近气球,观察气球的反应。

重复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静电现象。

3. 观察与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察结果。

教师总结静电现象的特点。

4. 拓展活动:教师让幼儿用摩擦的方法使其他物体带电,观察带电物体的特点。

五、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静电现象的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教师通过与幼儿的对话,了解幼儿对静电现象的表达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幼儿直观地观察静电现象,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引导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增强课堂氛围和幼儿的合作意识。

七、教学内容:1. 静电现象的定义: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是指物体带电的现象。

2. 摩擦起电的原理:让幼儿知道摩擦可以使物体产生静电。

3. 静电的利用与防止:让幼儿了解静电的利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印花等)和防止(如接地、使用抗静电材料等)。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摩擦起电的例子,引起幼儿对静电现象的兴趣。

2. 实验演示:教师用毛皮摩擦塑料尺,使塑料尺带电,用带电的塑料尺接近气球,观察气球的反应。

重复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静电现象。

【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静电》教案设计

【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静电》教案设计

【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静电》教案设计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静电现象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引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实验活动,让幼儿亲自体验和感受静电的神奇。

教学准备教具:气球、毛巾、塑料梳子等。

材料:教案、与静电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静电教师向幼儿介绍静电的概念和现象,让他们了解静电的产生和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与静电相关的图片和实物,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步骤二:实验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实验活动,让他们亲自体验和感受静电的神奇。

教师可以让幼儿用气球擦拭毛巾或塑料梳子,然后观察和描述擦拭后的现象。

步骤三:探索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探索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静电的观察和发现。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静电的原理和应用。

步骤四:创意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创意活动,让他们用静电现象创作简单的艺术作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意启发和材料,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步骤五:总结回顾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体验,让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静电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总结回顾,巩固幼儿对静电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培养了对静电现象的观察和探索能力,并通过实验活动和创意活动,亲自体验和感受了静电的神奇。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幼儿进行实验和探索讨论,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静电的原理和应用。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幼儿在创意活动和总结回顾方面的进步,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静电现象进行创作,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静电的理解和感受。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神奇的静电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神奇的静电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神奇的静电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说出静电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静电的产生和消失,能够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上,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静电的产生和消失,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

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准备了塑料尺、毛皮、气球、纸屑等教具和学具。

活动过程如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拿一个塑料尺,用毛皮摩擦,然后靠近孩子们的头发,观察塑料尺是否能粘住头发。

孩子们看到这个现象,就会产生好奇心,我趁机引入静电的概念。

然后,我会引导孩子们进行第二个实验,用塑料尺摩擦毛皮,使塑料尺带电,然后把塑料尺靠近气球,观察气球是否会粘在塑料尺上。

通过这个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到静电的消失。

在活动重难点上,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静电的产生和消失,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很高,他们对于静电现象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在实验过程中,他们积极观察,主动提问,对于静电的产生和消失有了直观的认识。

但也有不足之处,就是部分孩子对于摩擦起电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我在课后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孩子的辅导。

对于拓展延伸,我计划在课后让孩子们回家后,用家里的物品进行静电实验,比如用梳子梳头发,观察是否会粘上纸屑,以此来加深对静电现象的理解。

同时,我也会在下一节课中,继续深入讲解静电的原理和应用,让孩子们对静电有更全面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中班科学优质课《神奇的静电》中,有几个关键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引入环节中实践情景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我通过展示摩擦起电的现象,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静电的存在,从而为后续的实验打下基础。

实验的设计和执行是教学的核心。

我选择了摩擦起电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这两个实验,因为它们能够清晰地展示静电的产生和消失过程。

在实验中,我引导孩子们观察气球和纸屑的行为,以及塑料尺和气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观察让孩子们对静电有了直观的认识。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教案: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静电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以《神奇的静电》为主题,通过实践活动,使幼儿了解和体验静电现象。

教材涵盖了对静电的定义、产生原因、静电的利用和防止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静电的产生和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使幼儿了解静电的产生和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静电的利用和防止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泡沫板、塑料尺、毛皮、气球、丝绸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纸、一支笔。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静电现象(如用毛皮摩擦气球,使气球吸附在板上)引起幼儿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教师讲解静电的产生原因、静电现象和静电的利用与防止方法。

以生动的例子和直观的演示,使幼儿理解和掌握静电的相关知识。

3. 实践操作: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泡沫板、塑料尺、毛皮、气球等教具。

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体验静电的产生和现象。

4. 讨论与交流: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感受和发现,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

板书设计:1. 静电的产生原因2. 静电现象3. 静电的利用与防止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并记录下来。

答案:例如:脱衣服时感到电击、梳子梳头发时头发飞扬等。

2. 请幼儿想一想,如何利用静电现象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答案:例如:静电复印、静电除尘等。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使幼儿了解了静电的产生和现象,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在实践操作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教具,避免发生意外。

2024年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精选

2024年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精选

2024年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第三节“神奇的静电”。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静电现象,了解静电产生的原因,通过实践观察静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幼儿探索静电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幼儿了解静电现象,认识静电产生的原因,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静电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静电现象,了解静电产生的原因。

难点:通过实践操作,观察静电现象,用语言描述静电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玻璃棒、丝绸、塑料尺、纸片等。

学具:每组一套气球、玻璃棒、丝绸、塑料尺、纸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手持气球,轻轻摩擦幼儿的头发,观察气球是否会吸附在头发上。

(2)让幼儿互相摩擦气球,观察气球是否会吸附在衣服、纸张等物体上。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玻璃棒、丝绸、塑料尺等物品,分别摩擦气球,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物品摩擦后的气球吸附现象。

(2)讲解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让幼儿了解摩擦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用不同物品摩擦气球,观察静电现象。

(2)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观察到的静电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静电2. 板书内容:(1)静电现象:气球吸附在头发、衣服、纸张等物体上。

(2)静电产生原因:摩擦使物体带电。

(3)带电体的性质:吸引轻小物体。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与家长一起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1)晚上脱衣服时,衣服上会有火花。

(2)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直观地感受了静电现象,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静电”一节。

通过学习,使幼儿了解静电现象,探索静电产生的条件,理解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知道静电是如何产生的,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静电现象。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静电产生的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静电现象,了解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塑料梳子、丝绸、玻璃棒、纸片、小玩具等。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塑料梳子、丝绸、玻璃棒、纸片、小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吹一个气球,让幼儿摸一摸气球,观察气球是否会吸附在手上。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气球、塑料梳子、丝绸、玻璃棒等物品,演示静电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a. 为什么气球会吸附在手上?b. 塑料梳子、丝绸、玻璃棒等物品摩擦后,为什么能吸引小纸片?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用学具进行实践操作,观察静电现象,并记录下来。

5. 知识拓展(5分钟)教师介绍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

6. 情感教育(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合作、探究的过程,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静电静电现象静电产生条件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记录下来,并和家长一起讨论。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静电现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

但在讨论静电产生条件时,部分幼儿表达不够清晰,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静电实验室,深入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应用。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静电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2024年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精选

2024年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精选

2024年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静电》。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探索静电产生的原理,以及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静电现象,知道静电是由于电荷不平衡而产生的。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了解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静电现象的产生原理。

2. 教学重点:观察和探索静电现象,了解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塑料尺、气球、玻璃棒、丝绸、纸片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塑料尺、气球、玻璃棒、丝绸、纸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用塑料尺摩擦气球,观察气球与头发之间的吸引现象。

提问:为什么气球会吸引头发?引导幼儿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静电现象的产生原理,以及电荷不平衡的概念。

介绍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复印、静电除尘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用玻璃棒、丝绸、纸片进行摩擦,观察产生的静电现象。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讨论静电现象的原理。

拓展:讨论如何避免静电带来的不便。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静电》2. 主要内容:静电现象产生原理:电荷不平衡静电应用:静电复印、静电除尘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或周围环境中的静电现象,并记录下来。

思考如何利用静电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2. 答案:家里的静电现象:如衣服上的静电、梳子梳头发时的静电等。

利用静电的例子:如静电吸附灰尘、静电喷雾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理,培养了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2. 拓展延伸:开展“静电小实验”活动,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寻找静电现象,并进行记录和分享。

组织幼儿参观静电应用的相关场所,如静电喷涂厂、静电除尘设备等,加深对静电应用的理解。

2024年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静电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纲要》中班下册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静电”。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探索静电产生的原因,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静电现象,了解静电产生的原因。

2. 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探索静电产生的原因。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发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塑料梳子、丝绸、玻璃棒、纸片、吸管、范德格拉夫起电机等。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塑料梳子、丝绸、玻璃棒、纸片、吸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用气球摩擦头发,使气球吸附在墙上,引发幼儿对静电现象的好奇。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用塑料梳子摩擦丝绸,使梳子吸附纸片的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2)教师解释静电现象,并讲解静电产生的原因。

3. 随堂练习a. 用气球摩擦头发,使气球吸附在墙上。

b. 用塑料梳子摩擦丝绸,使梳子吸附纸片。

c. 用玻璃棒摩擦丝绸,使玻璃棒吸附吸管。

六、板书设计1. 大神奇的静电2. 小a. 静电现象b. 静电产生的原因c.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静电现象?2. 答案示例:衣服上的静电、电视屏幕上的静电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幼儿对静电现象有了直观的认识,但部分幼儿对静电产生的原因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a. 带领幼儿参观科学馆,了解更多静电现象。

b.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起探索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

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组织。

5. 板书设计的信息传递效果。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精选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精选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现象》,详细内容为“神奇的静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静电现象,知道静电是如何产生的,并观察静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静电现象,知道静电的产生原因。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静电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在生活中静电现象的应用。

教学重点:观察静电现象,动手实践静电实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梳子、塑料尺、玻璃杯、吸管、纸片等。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梳子、塑料尺、玻璃杯、吸管、纸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演示:用气球摩擦头发,使气球吸附在墙壁上。

(2)提问:为什么气球会吸附在墙壁上呢?它和头发摩擦后产生了什么现象?2. 例题讲解(1)讲解静电现象:物体相互摩擦后,会使物体带上电荷,产生静电。

(2)展示生活中静电现象的图片,如:衣服上的静电、电视屏幕上的静电等。

3. 动手实践(1)分组进行静电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实验一:用梳子摩擦气球,使气球吸附在墙壁上。

实验二:用塑料尺摩擦头发,使塑料尺吸附在气球上。

实验三:将玻璃杯摩擦后,尝试吸附小纸片。

4.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

(2)讨论:静电现象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2)让幼儿谈谈对本节课静电现象的认识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静电2. 板书内容:(1)静电现象:物体摩擦后产生电荷(2)静电实验:气球吸附、塑料尺吸附、玻璃杯吸附小纸片(3)静电应用:衣服、电视屏幕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静电现象,提高了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并记录下来。

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静电》教案(1)

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静电》教案(1)

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静电》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力的世界》第三节《神奇的静电》。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静电现象,了解静电产生的原理,通过实践操作感知静电现象,并探索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幼儿能够认识静电现象,了解静电的基本原理,掌握简单的静电实验操作。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幼儿对科学的热爱,提高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静电现象,了解静电产生的原理。

难点:静电实验操作,理解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塑料梳子、气球、玻璃棒、丝绸、纸片、多媒体设备。

学具:每组一份塑料梳子、气球、玻璃棒、丝绸、纸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气球摩擦头发,使气球吸附在墙上,引发幼儿对静电现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演示梳子摩擦头发、气球摩擦衣服等实验,引导幼儿观察静电现象。

(2)讲解静电产生的原理,使幼儿了解电荷转移和电荷感应的原理。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静电现象。

4. 讨论与交流(5分钟)幼儿分享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幼儿探讨静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静电现象2. 静电产生的原理3. 静电实验4. 静电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由静电产生的,并记录下来。

答案:例如:衣服上的静电、梳子梳头发时产生的静电等。

2. 作业题目:动手制作一个静电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使幼儿对静电现象有了深入的认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教师可引导幼儿探索更多关于静电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静电
主题产生
一天午睡时,子怡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劈劈啪啪”的声音并感到有点刺痛,觉得很奇怪:“是什么弄得我这么痛?”旁边的嫣嫣说:“有时我脱衣时也会感到痛,晚上还能看见一点点的亮光呢!”这时好多幼儿都说:“我也有过,我也有过。

”还有一次,我给女孩子梳头,孩子们发现头发被梳子吸了起来,十分好奇。

于是,我就设计了“神奇的静电”这一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探索欲望强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静电现象,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

2、激发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望。

二、教学准备
彩色纸屑若干;梳子每幼儿一把;塑料玩具每幼儿一件;气球若干;塑料绳若干;轻快音乐一段;蝴蝶指偶;场地:彩色的草地。

三、教学过程
1、邀请小朋友做“理发店”游戏,发给每个娃娃一把塑料梳子。

全体幼儿有感情的表演歌曲“理发店”,“理发店”正式开业了。

2、小洋娃娃要求理发,请一名幼儿和老师一起给小洋娃娃“理发”。

引导小朋友发现:头发飞(飘、立)起来了;教师给一个小朋友“理发”,引导小朋友发现:头发飞起来了。

幼儿游戏,给自己梳头,给同伴“理发”,看看能发现什么。

教师适当指导、提示、鼓励。

幼一:你们快来看,我帮缘缘梳头,她的头发变成这个样子了。

幼二:我也是,我也是,怎么会跟着梳子,不好梳。

幼三:头发吸在梳子上,这个梳子不好。

我家里的不是这样的。

角色游戏“理发店”一向是小朋友感兴趣的,所以用这个游戏引出,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3、教师示范用塑料盒、塑料玩具摩擦后粘住彩色纸条。

并奖励每个小理发师一件塑料玩具,到“草地”上去玩。

4、草地上,幼儿用塑料玩具、梳子在衣服上搓一搓,然后靠近地上的彩色纸屑,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幼儿在活动室中五六个小朋友一起,使劲在衣服上、头发上来回摩擦,去吸地上的彩色纸屑,并热烈地讨论着,张锦元好胜心强,一边吸一边对同伴说:“我肯定吸的比你们多,不信你们看。

”结果一比,人家的还要多,他就拼命在身上擦,再去吸了比。

许中奇边吸边自言自语地说:“真奇怪,怎么会吸得住呢?又不是磁铁。


5、蝴蝶飞到草地上(出示指偶),跟着轻快的音乐,与小朋友翩翩起舞。

启发孩子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刚才的现象?教师解释这一现象:梳子在头发上摩擦、玩具在衣服上摩擦产生了静电,所以,头发会立起来、纸屑会粘上来。

启发孩子思考,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静电现象。

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和求知欲望,特别是许中奇小朋友好象一下明白了为什么不是磁铁但是也能吸物体这个道理。

摩擦产生静电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有了初步的概念。

6、气球娃娃来看你。

师:有客人来看小朋友了,是气球娃娃,我们欢迎!
将气球在毛衣上摩擦一阵以后,靠近幼儿的脸颊,幼儿的头发就会被吸引,气球可能会粘在幼儿脸上,教师就说:气球娃娃喜欢你,它亲亲你呢;将两个气球用线捆住,然后将气球分别在毛衣上摩擦,再将两个气球提在手里,气球会分开来,就象两个气球之间生气了一样,气球还会贴到手上悬着。

和孩子一起分析、总结:这也是静电现象。

7、好玩的章鱼(蒲公英、菊、裙子)。

教师和孩子每人拿一打结的塑料绳,用手捏紧抹几下(或在衣服上搓几下),放开绳子,请幼儿观察塑料绳四面散开的现象,象章鱼一样。

让孩子试试能不能粘到衣服或墙上。

请幼儿带着章鱼到室外去玩,看看章鱼能不能粘到别的地方。

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