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新趋势解读之五大核心素养专题04历史解释专项精练

合集下载

2020届新课标历史高考第一轮总复习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二)

2020届新课标历史高考第一轮总复习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二)

上一页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历史
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二)——时空观念
新课标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历史
概念释疑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 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 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上一页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历史
上一页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历史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国君主立宪制。俾斯麦提交的法案被帝国议会否决后,在 俾斯麦的指示下,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新一届帝国议会且通过该 法案,说明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B项正确。 答案:B
上一页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历史
4.1985年,广东《羊城晚报》刊登的一篇《从“星期六工程师”引出的……》 报道中写道:“一些大学老师利用周末,到珠三角的企业‘炒更(对乡镇企业进 行技术指导)’,周六接走周日晚送回。”材料中的“炒更”现象说明( ) A.我国知识经济开始兴起 B.“科教兴国”战略已经确立 C.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 D.市场经济体制趋向建立
上一页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历史
课标解读 课标提出了五点要求。前两点是认识层面要求,要求学生知道历史是什么?后三 点是运用层面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做什么?时空观念,包括两个基本观念。一是 时序观念。 二是空间观念。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既是认识历史的观念,也 是认识历史的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高考印证]
上一页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历史
解析:本题需结合材料及所学宋朝城市的知识回答。皇权是古代建立都城首先要 考虑的情况,材料没有说明对皇权的影响,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市的时间限 制,B项错误;材料“金银盐钞引交易铺”不是普遍现象,C项错误;从材料 看,城市的布局和过去单一的政治中心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D项正 确。 答案:D

2020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学生版)

2020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2——时空观念(学生版)

2020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一时空观念(学生版)概念释疑: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课标要求:(1))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2))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3))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4))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课标解读:课标提出了五点要求。

前两点是认识层面要求,要求学生知道历史是什么?后三点是运用层面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做什么?时空观念,包括两个基本观念。

一是时序观念。

二是空间观念。

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既是认识历史的观念,也是认识历史的方法。

真题精练1.(2019全国I卷,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2.(2019全国I卷,33)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

“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3.(2019全国I I卷,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4.(2019全国II卷,31)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

高考历史新趋势解读之五大核心素养专题04历史解释专项精练

高考历史新趋势解读之五大核心素养专题04历史解释专项精练

专题04 历史解释概念释疑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

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课标要求(1)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2)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3)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4)能够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课标解读课标的要求,归结起来,实质是两点:一是如何认识历史与历史解释;二是学会历史解释。

什么是历史?历史具有二重性。

它既是客观的,也有主观性。

什么是历史解释?一般地说,一切历史叙述都是历史解释。

我们要认识到:第一,所有的历史叙述都包含史实和解释两部分;第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叙述会有不同的解释。

学会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一个较高要求,是检验学生有否具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

历史核心素养五个素养中关于运用的要求,都可视为历史解释。

高考真题1.(2018·全国卷I,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解析:材料中《墨子》记载的一些内容都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C正确。

这些内容并非诸子百家的思想,A错误。

并不能体现完整科学体系已经形成,B错误。

墨家思想代表的是底层普通民众的利益,D项错误。

答案:C2.(2018·全国卷I,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优质通用高考历史新趋势解读之五大核心素养专项精练(含答案解析)

优质通用高考历史新趋势解读之五大核心素养专项精练(含答案解析)

目录专题01 唯物史观 (2)专题02 时空观念 (17)专题03 史料实证 (30)专题04 历史解释 (46)专题05 家国情怀 (63)专题01 唯物史观概念释疑: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课标要求:(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2)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3)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课标解读:一是认识层面上的要求,通过历史课程学习,要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对历史学科的意义突出地体现在两方面:(1)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阐述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2)阐述了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应了解唯物史观如下基本理论和观点: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四,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

第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六,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二是运用层面上的要求,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高考真题1.(·全国I卷,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简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成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答案:A2.(·全国I卷,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

2019年高考历史新趋势解读之五大核心素养专题04历史解释专项精练20181117115

2019年高考历史新趋势解读之五大核心素养专题04历史解释专项精练20181117115

专题04 历史解释概念释疑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

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课标要求(1)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2)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3)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4)能够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课标解读课标的要求,归结起来,实质是两点:一是如何认识历史与历史解释;二是学会历史解释。

什么是历史?历史具有二重性。

它既是客观的,也有主观性。

什么是历史解释?一般地说,一切历史叙述都是历史解释。

我们要认识到:第一,所有的历史叙述都包含史实和解释两部分;第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叙述会有不同的解释。

学会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一个较高要求,是检验学生有否具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

历史核心素养五个素养中关于运用的要求,都可视为历史解释。

高考真题1.(2018·全国卷I,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解析:材料中《墨子》记载的一些内容都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C正确。

这些内容并非诸子百家的思想,A错误。

并不能体现完整科学体系已经形成,B错误。

墨家思想代表的是底层普通民众的利益,D项错误。

答案:C2.(2018·全国卷I,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1聚焦五大核心素养贴近高考宏观引领课件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1聚焦五大核心素养贴近高考宏观引领课件

“皮币”及诸侯王参加献礼的规定,考查西汉汉武帝削弱诸侯王势 力、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内容。题干材料源于历史文献资料,内容 与教材有密切关联,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其考查的核 心素养主要是史料实证。
[解题思路] 由材料可知,汉武帝将“皮币”定价为 40 万钱一张, 而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钱,因此诸侯王置办一张 “皮币”就得花费较多的收入,这从经济上削弱了诸侯的实力,故 C 项正确;“皮币”不是货币,因此制作“皮币”不是对货币加强管理, 故 A 项错误;制作“皮币”是经济手段,非文化教育措施,无法确立 思想上的统一,故 B 项错误;制作“皮币”并规定诸侯王参加献礼时 必须购买“皮币”,不能实现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故 D 项错误。
[解题思路] 根据表格可知,苏联 1970 年多项经济计划均未完 成,这是由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致,反映了苏联经济发 展的问题积重难返,故 A 项正确。苏联的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但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B 项;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出现在赫 鲁晓夫时期,而材料涉及的史实主要发生在勃列日涅夫时期,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心阐述的是苏联 1970 年计划完成情况与既定目标相 差甚远,D 项缺乏材料依据,故排除。
2.通达时空观念迁移考查国民革命时期军队的政治工作 郭沫若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工作时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各地方来归附的军队很多,凡是有来归附的军队,他们最先请求 的便是派遣政治工作人员。”这种现象表明( ) A.政治宣传促使各地方军队来归附 B.各地军队决心接受三民主义思想 C.政治工作成为国民革命主要工作 D.政治工作有助于提升军队战斗力
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019·全国卷Ⅰ)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皮, 称为“皮币”,定价为 40 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 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 钱。朝廷这种做法( )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共25张ppt)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共25张ppt)

3、(2017年全国卷Ⅱ)《史记》《汉书》均为私家 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 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
反映出官修史书( C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学科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
• 家国情怀实际上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1.(2017年江苏卷)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 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 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
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A )
A.人民的迫切愿望 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知识分子的共识 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2、(2018全国Ⅰ卷•41)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 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 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 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 组织。——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 A.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 B.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 C.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 D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1.(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3)13世纪后半期, 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 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 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 )
•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2020年高考历史素养提升四:历史解释(核心能力)

2020年高考历史素养提升四:历史解释(核心能力)

——据《康有为全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 以简要评价。
返回目录
素养链接 本题以社会热点——人口问题为命题角度,结合近代学者缓解 人口问题的压力的主张,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的能力,并对近代学者缓解人口 压力的主张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返回目录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 总体稳定”,可得出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据材料一“清朝取消了人头税”,可 得出税收制度的变革;据材料一“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 制”,可得出农业的精耕细作;据材料一“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 物不断推广”,可得出高产作物的推广;据材料一“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 草原广为开垦”,可得出耕地面积增加。第二小问“影响”,一分为二地分析, 一方面缓和了人地之争,同时也导致环境恶化,人口大量增加带来贫困化,社 会矛盾加剧。第(2)问,第一小问“主张”,材料二康有为认为“早谋移徙”, 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严复则主张“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 多”,可以吸收劳动力;民国时期有人主张“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
返回目录
练真题
1.(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
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
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
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 1.8 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
的 4 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

素养篇四历史解释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渗透备考复习

素养篇四历史解释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渗透备考复习

水平
素养4.历史解释
水平1 能够辨别教科书和教学中的历史解释;能够发现这些历史解释与以 往所知历史解释的异同;能够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加以分析。
水平2 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个别或 系列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能够在历史叙述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 释结合起来;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
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对20世纪以来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认识, 要求考生准确理解学者的标题,并运用合理的史实来论述。首先,考生需要读懂 这位学者的标题“一个毁灭的世界/一个新生的世界”,这是对20世纪以来人类历 史的一个概括,其中既含有对20世纪人类历史的批判,也含有对这段历史的肯 定,所以据此概括出一个合适的观点,如:20世纪以来的人类历史既是一个毁灭 的过程,也是一个新生的过程;或者是:20世纪以来的历史既有破坏性的一面, 也有建设性的一面;等等。总之,提出的观点要一分为二,积极与消极并存。然 后,结合所学20世纪以来的历史史实进行论述,这一过程要注意全面看待人类历 史,不要仅以一个地区或者一种社会制度来代表整个人类,也要兼顾政治、经济 和思想文化各方面,要注意全面客观和公正合理,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即 可。最后,总结陈词,说明自己论证的合理性,或者升华、深化自己的观点,都 可以。
论述: 20世纪以来人类历史经历了毁灭性的打击,而且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20 世纪上半 叶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人口的大量死亡,使世界经济遭到重创,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 灾难和巨大的破坏。1929 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大量人口失业 ,生活贫困;二战后,和平与发展仍受到各种因素的威胁,古巴导弹危机一度使人类 面临着核战争的毁灭性打击,一些局部的冲突造成了人道主义灾难,生态环境的破坏 以及传染病的流行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发展。 20世纪以来的历史又是一个新生的世界。十月革命后苏俄建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 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道路,为人类文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崩

2024中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概解读与真题练习 课件

2024中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概解读与真题练习 课件
关键能力
素养的五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1)唯物史观是历史学习的理论指引,是其他素养得以 达成的理论保证; (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是其他素养得以 达成的基础条件; (3)史料实证是历史学习的必备技能,是其他素养得以 达成的必要途径; (4)历史解释是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集中体现; (5)家国情怀体现了历史学习的价值追求,是其他素养 得以达成的情感基础和理想目标。
时空观念
三、史料实证
三、史料实证(初步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 了解史料的主要类型,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提高对史料的识读能力﹔能够
尝试运用史料说明历史问题,学会根据可信史料对历史进行论述;初步形成重证据的意识和处理 历史信息的能力。
(1)引导学生主动搜集史料 (2)引导学生辨别史料真伪及可靠性 (3)引导学生利用史料论证历史
正确的价值观
2、什么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必备品格?
中学历史教育培养的必备品格包含政治思想品质、道德人格和史学品格三方面。 中学历史是一门意识形态鲜明的课程,它须贯彻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我们要求初中生通 过历史课程学习,在政治思想上必须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优秀文化,认同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学历史是人文学科,培养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是应有的教育目标。因此,在道德人格上, 必须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道德准则,树立健全人格。 中学历史作为一门史学课程,必须让学生领悟具有历史学特征的学术品格,我们可称之为史 学品格。它包含史学中求真的精神、贯通的意识和批判思维。
23
获取史料的方式
①去图书馆或相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图片史 料等; ②参访当事人或目击者等获得口述史料; ③观看纪录片等影视资料; ④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获取实物资料; ⑤现场考古(考古现场实迹复原)。

2022年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历史解释——从本质上看待和评价史事的能力

2022年高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历史解释——从本质上看待和评价史事的能力

历史解释——从本质上看待和评价史事的能力[理论阐释]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所谓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

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载体形式之一。

[考题例证](2016·高考全国卷Ⅰ,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马歇尔计划“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可见美国对欧政策有利于欧洲一体化,促进煤钢联营的建立,故选A项。

马歇尔计划没有体现欧美平等伙伴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提及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援助,从而有利于欧洲联合,与导致欧洲对峙无关,故C项错误;柏林危机导致德国分裂,其根源在于美苏的对抗,故D项错误。

答案:A1.要注意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和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的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

2.要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3.要充分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

4.要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1聚焦五大核心素养贴近高考宏观引领教师用书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1聚焦五大核心素养贴近高考宏观引领教师用书

专项一聚焦五大核心素养贴近高考宏观引领时空观念——学科核心思维,高考考查着力点[概念界定] 时空观念是指对历史事件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内涵阐释]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

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培养目标] 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苏联1970年前后经济发展现状(2019·全国卷Ⅱ)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命题立意] 高考侧重于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考查,时间与空间是历史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

本题从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切入,考查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效果,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考查。

[解题思路] 根据表格可知,苏联1970年多项经济计划均未完成,这是由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致,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故A项正确。

苏联的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但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B项;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出现在赫鲁晓夫时期,而材料涉及的史实主要发生在勃列日涅夫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中心阐述的是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与既定目标相差甚远,D项缺乏材料依据,故排除。

[答案] A1.通达时空观念迁移考查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019·青岛模拟)下表反映了美国( )A.B.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C.国际市场扩大利于对外贸易增长D.两极格局对峙促使产业结构变化B [本题的显性时空是1953年和1963—1967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各产业的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4 历史解释概念释疑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

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课标要求(1)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2)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3)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4)能够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课标解读课标的要求,归结起来,实质是两点:一是如何认识历史与历史解释;二是学会历史解释。

什么是历史?历史具有二重性。

它既是客观的,也有主观性。

什么是历史解释?一般地说,一切历史叙述都是历史解释。

我们要认识到:第一,所有的历史叙述都包含史实和解释两部分;第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叙述会有不同的解释。

学会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一个较高要求,是检验学生有否具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

历史核心素养五个素养中关于运用的要求,都可视为历史解释。

高考真题1.(2018·全国卷I,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解析:材料中《墨子》记载的一些内容都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C正确。

这些内容并非诸子百家的思想,A错误。

并不能体现完整科学体系已经形成,B错误。

墨家思想代表的是底层普通民众的利益,D项错误。

答案:C2.(2018·全国卷I,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明朝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

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答案:B3.(2018·全国卷I,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

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

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解析:材料反映了日本运用舆论宣传,丑化中国形象;运用公关手段,获取欧美支持。

这些都属于近代外交策略,而清政府却无所作为,故C正确。

A、B、D材料中都无法体现。

答案:C4.(2018·全国卷I,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答案:B5.(2018·全国卷I,35)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解析:根据图8信息可以看出,增加的成员国主要是亚非国家欧美国家和大洋洲国家总体呈下降趋势,因此A正确。

BCD选项结论无法从图中信息得出。

答案:A6.(2018·全国卷II,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控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

这反映了当时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解析: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由于西汉需要缴纳高额人头税,于是富商大贾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导致土地兼并、农户流亡。

土地兼并、农户流亡,直接后果就是自耕农失去了土地,使自耕农经济受阻,故B正确。

重农抑商是汉代的重要经济政策,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粮价低的后果是国家免除了实物田租,征收人头税,C项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

税收由政府征收,富商大贾无法操纵税收,其操纵的是物价,D错。

答案:B7.(2018·全国卷II,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C8.(2018·全国卷II,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习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解析:根据材料中“官腔”“雅乐”“郡邑大夫”等信息可以看出,昆曲主要是在士大夫中很受欢迎,因此D 正确。

昆曲与陆王心学并无联系,因此与其传播广泛与否无关,故A错。

京剧产生于清朝道光年间,比昆曲晚很多,故B错。

C选项材料无法体现。

答案:D9.(2018·全国卷II,33)图6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欧洲向美洲贩运奴隶数量(单位:百万)A. 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 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 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 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答案:A10.(2018·全国卷III,25)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宰相人数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 8中级官员15 10低级官员12 8无官职记录24 36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解析:材料中从北宋到南宋,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的宰相人数在减少,世家大族影响削弱,故A项错误;随着宋代科举制的发展,材料中无官职记录的平民子弟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加,从而跻身于社会上层,加强社会阶层流动,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宰相的来源,与其权力变化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浪潮,功能加强,而不是弱化,故D项错误。

答案:B11.(2018·全国卷III,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答案:B12.(2018·全国卷III,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解析: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材料严复“煞费苦心”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联系起来,目的是推动国人的思想解放,故A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没有倡导反清革命,故B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无关,故C项错误;严复“煞费苦心”的目的是,宣传社会进化论思想,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故D项正确。

答案:D13.(2018·全国卷III,29)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这表明当时(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解析:材料批评社会改良活动,并不主张用民主与科学观念改良中国,故A项错误;材料主张依靠工人群众,“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与实业救国运动无关,故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主张依靠工人阶级改造社会,因此材料主张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与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礼教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14.(2018·全国卷III,32)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答案:B15.(2018·全国卷III,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

这表明(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主义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解析:材料中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知识分子通过沙龙聚会的形式,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宣传“科学”“自由”和“平等”的思想,启蒙思想逐渐流行,故A项正确;材料沙龙讨论社会问题,而非传承宫廷文化,故B项错误;材料18世纪前半期,法国仍然存在封建王朝统治下,专制主义还未衰落,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沙龙聚会促进启蒙思想传播,没有反映出贵族与平民地位的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A16.(2017·全国卷I,47)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等中原诸国。

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

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