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1. 沁园春·雪 教案
1《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初三的学生已学习过古诗词,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诗词鉴赏基础,但诗词朗读训练不够,诗词鉴赏能力不足。
《沁园春·雪》是一篇写景兼议论、抒情于一体的文章,讲课时应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
1.熟读并背诵本词,深入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本词写景、讨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品味本词准确、凝练的词语。
3.感受作者的豪迈情怀,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读,读标题从词的标题,你能读出哪些信息?“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介绍了本词的主要内容。
读,读注释1.记住作者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了解背景《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3.正音正字沁.园春(qìn)莽莽.(mǎng ) 滔滔.(tāo)素裹.(guǒ) 妖娆.(ráo) 折.腰(zhé)稍逊.(xùn) 风骚.(sāo) 俱往矣.(yǐ)成吉思汗.(hán) 大雕.(diāo)单.于(chán yú) 今朝.(zhāo)4.疏通文意(1)记住下面词语意思。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滔滔: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
天公:指天须:等到。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妖娆[ yāo ráo ]:娇艳美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
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雪【教学目标】1.感知词中形象,理清作者思路,品析词的精妙语言。
2.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通过反复朗诵,把握诗歌主旨及作者的情感意蕴。
【教学重点】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诵,把握诗歌主旨及作者的情感意蕴。
【情境导入】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多以雪为题;诗坛文苑,多有咏雪之作。
毛泽东对雪也有特殊兴趣,时有咏雪的佳词丽句。
《沁园春·雪》就是毛泽东诗情才智第一次充分地展露,也是他丰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第一次艺术地显现。
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这首词。
【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提示及要求:1.读准字音和句子的停顿节奏。
2.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分别写了什么内容?3.理清全文的结构。
明确:1.字音:沁.园春(qìn) 惟余莽.莽(mǎnɡ) 分.外妖娆(fèn)稍逊.(xùn) 成吉思汗.(hán) 数.风流人物(shǔ)句子的停顿节奏示例: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表达方式:上阕描写,下阕议论、抒情。
内容: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作者的宏伟抱负。
3.全文结构:这首词的上阕写北国雪景。
其中前三句是概括写,中间七句是具体写,后三句是想象雪过天晴之景。
词的下阕是评论古代帝王,抒发壮志豪情。
其中前两句承上启下,中间七句是评论古代帝王,后三句是抒发壮志豪情。
二、深入探究——思想感情1.上阕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小组讨论,交流成果,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找出这首词的主旨句并说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组讨论,交流成果,明确:主旨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理解:在作者看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但是他们短于“文治”,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是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雪》教案
4.加强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欣赏和分析诗词。
5.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
6.增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词背景及作者简介:了解《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认识毛泽东主席的文学成就,突出诗词的历史文化价值。
-诗词朗读技巧: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语气、情感,强调诗词的韵律美。
-诗词意象、意境分析:解读诗词中的关键词汇、句子,把握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1.关于导入新课,我尝试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从而更好地投入诗词学习。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仍需探索更多生动有趣的导入方式。
2.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诗词意象、意境的理解较为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词中的抽象概念。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沁园春·雪》这一课。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冬天里见过雪花飞舞的场景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词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毛泽东主席如何通过诗词描绘雪的美景。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
篇一:沁园春雪【教学设想】《沁园春雪》这首词的教学应以读为主,教师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在读的过程中,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意象,体会词的情感,借鉴词的表达。
为此,我对本课的教学做出如下构想:一、入情入境,加强朗读1.创设情境(登高远眺),加强朗读。
介绍背景,还原毛泽东主席登高远眺创作此词的场面,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2.老师范读,学生听读。
这样做,不仅在于指导学生将词读通读顺,而且还在于指导学生注意词句的重音、节奏,在读中初步整体感受情感。
3.播放《沁园春雪》的配乐flash,训练学生根据画面进行朗读,实现“言、象、意”统一。
4.听歌曲《沁园春雪》,升华情感。
二、感受意象,体会情感(一)感受诗化的意象,把握上阕内容,体会情感。
1.登高远眺,广袤无垠,胸怀宽广。
静物描写,想象丰富。
动景衬托,生机勃勃。
展开想象,北国大地,晴日当空,红妆素裹,妖娆美丽。
2.通过描绘北国雪景,诗人的宽广胸怀得以崭露,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得以表达。
(二)评论历史英雄,抒发远大抱负。
1.“惜”字奠定评论基调。
肯定历代帝王的建功立业,为中华民族做出贡献,批评历代帝王欠缺文治才华,显示无产阶级革命者将会后来居上的雄心壮志。
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褒扬中带批评;对成吉思汗,先扬后抑,略带嘲讽。
2.点名主旨,抒发抱负。
俱往矣,一笔带过封建王朝,显示诗人对自己的自信。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诗人的远大抱负,今朝的风流人物,斗志昂扬,武功与文治皆具,必将创造空前的奇迹。
三、借鉴写法1.写景抒情。
概括写景、具体写景、想象写景,动静相称,虚实相生,融情于景,抒发胸怀。
2.惜中褒扬批评,惜中寓志,后来居上,点名主旨,抒发抱负。
【教学目标】1.联系《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创设情境,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沁园春雪》,体会诗词蕴含的情感。
2.抓住领起诗句内容的关键句,说出诗词上阕和下阕的内容;品味并说出诗词中关键词句的意思和作用,学习景中藏情,借景抒情的写法。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教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雪》教案《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诗坛的一首杰出的词作。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1 沁园春·雪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以其博大恢弘、奇恣纵肆的激情,成为当代诗坛一曲个性强烈,色彩斑斓的绝唱。
吟诵豪放之作,令人热血沸腾、精神昂扬。
《沁园春·雪》便是他文情并茂、最有气魄之作。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词作,去感受毛泽东的豪放之风。
(板书)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背景链接本词写于1936年抗战前夜。
当时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侵略,而国民党反动派奉行不抵抗主义,中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锋队准备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战争最前线,渡河前,适逢大雪,毛泽东曾于雪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观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诗人满怀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豪情激荡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2.生难字词(1)字音分.外(fèn)稍逊.(xùn)折.腰(zhé)数.风流人物(shǔ)妖娆.(ráo) 竞.折腰(jìng) 成吉思汗.(hán) 原驰.蜡象(chí)一代天骄.(jiāo) 略输.文采(shū)(2)词义【折腰】弯腰行礼,文中是倾倒的意思。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惟余,只剩。
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大地。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大地。
【风流人物】文中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教案
(1)诗词意境的深入理解:学生可能难以体会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表达的情感,如对革命事业的豪情壮志。
突破方法:结合诗词背景,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加深对意境的理解。
(2)表达技巧的识别与应用:学生可能难以辨识和运用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突破方法:通过具体示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识别和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表达效果。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沁园春雪》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学习《沁园春雪》,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2.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词的意境、表达技巧,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沁园春雪》的内容、意境和表达技巧。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词艺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欣赏和创作诗词。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深入分析诗词的意象,理解作者的情感,并启发他们如何将这些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以《沁园春雪》为载体,让学生体验诗词的音韵美、意境美,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沁园春·雪》是一篇毛主席的词,通过不同视角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壮美的祖国雪景图,饱含着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畅想。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课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另作:原驱)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另作: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用语言描述所见美景,强化将情感寄予景中来表达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请学生背诵所学过的或者听说过的关于学的诗词,由此引入新课。
2.用多媒体出示毛泽东生平以及本词的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二、整体感知:1.字词:多音字:分、数、汗、还、朝。
难字:莽、娆、竞、骚。
2.录音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领会本词所表达的情感。
三、深入研读1.学生齐读,边读边思考如下问题(1)上阕分几层?写法上有何特点?明确:分三层。
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长城、大河、山原,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动静结合;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多姿迷人。
2024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沁园春·雪》课文及教案
2024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沁园春·雪》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背诵《沁园春·雪》全诗;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诗歌,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诗歌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
2.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三、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意象理解。
2.诗歌的情感把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毛泽东。
2.简介毛泽东的生平和成就,引导学生了解其文学创作。
二、课文阅读1.让学生自由朗读《沁园春·雪》,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三、课堂讲解1.分析诗歌的背景,理解诗人的情感。
2.分析诗歌的意象,如“长城、黄河、雪、梅花”等。
3.讲解诗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拟人等。
4.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等。
四、课堂练习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2.让学生选择一个意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其特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二、课文解析1.分析诗歌的结构,如前后呼应、总分总等。
2.分析诗歌的意境,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
3.分析诗歌的情感,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讨论诗歌中的英雄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宗宋祖”等。
2.让学生讨论诗歌中的爱国情怀,如何体现在诗中。
四、课堂练习1.让学生仿写一首《沁园春·雪》的诗歌,要求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和结构。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回顾诗歌的意象、情感和结构。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
二、课文背诵1.让学生分组背诵诗歌,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抽查背诵,给予评价和指导。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 雪》教案(含反思)
1沁园春·雪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这首词,感受其音乐美和意境美。
2.理解这首词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峰、村庄、道路。
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
你能背诵几句描写雪的诗句吗?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不同情境下的雪被文人墨客们赋予了不同的形态和情思。
那么在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毛泽东的笔下,雪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视觉和情感体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沁园春·雪》这首词,一起领略毛泽东诗人的才情、政治家的风采。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背景,积淀情感《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柳亚子请他写诗,毛泽东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在《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该词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目标导学二:整体朗读,把握基调1.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告诉老师本词上片和下片各自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上片:热情赞颂;下片:豪迈激昂2.分组朗诵上片和下片。
【教学提示】抓住朗诵环节,先让学生整体感受本词上下片的情感基调。
在课上可以安排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快速进入本词的学习氛围,为以读带品环节奠定基础。
目标导学三:以读带品,感受上片魅力1.同学们觉得刚刚你们读得怎么样呢?明确:热情洋溢但是不够抑扬顿挫,情感没有什么起伏。
精选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
精选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案【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用语言描述所见美景,强化将情感寄予景中来表达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请学生背诵所学过的或者听说过的关于学的诗词,由此引入新课。
2.用多媒体出示毛泽东生平以及本词的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二、整体感知:1.字词:多音字:分、数、汗、还、朝。
难字:莽、娆、竞、骚。
2.录音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领会本词所表达的情感。
三、深入研读1.学生齐读,边读边思考如下问题(1)上阕分几层?写法上有何特点?明确:分三层。
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长城、大河、山原,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动静结合;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多姿迷人。
九年级上册语文沁园春雪教案【三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沁园春雪教案【三篇】.《沁园春雪》描绘了一幅雄伟壮阔、妖娆美好的北国画面,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诗人感情奔放,胸怀豪迈。
无忧考网小编整理了九年级上册语文沁园春雪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沁园春雪教案1 教学目标1.理解、背诵、默写这首词。
2.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如从修辞、写作手法、用词、内容意象等角度)来品味诗人的情怀。
主问题:诗人是怎样通过修辞、写作手法、用词、内容意象等角度来展现自己的情怀?教具学具:课本学案教学过程:出示学习目标1.能理解、背诵、默写这首词。
2.通过分析文本(如从修辞、写作手法、用词、内容意象等角度)来品味诗人的情怀。
(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1、导入新课2、检查订正预习准备:惟余莽莽mǎng 成吉思汗hán 分fèn外妖娆原驰蜡象红装素裹妖娆竞折腰风骚大雕沁园春惟余莽莽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学生活动)提前预习课文,完成学案上的【课前导学】课上交流、发言。
学生提前自学课文,了解作者基本情况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二、课堂探索(一)整体感知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顺,读出气势。
2.再读诗歌,疏通诗意。
(自己完成,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3、上下阕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准备: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无产阶级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二)研读赏析1、诗人的上述情怀是如何展现的?请分析文本,从上、下两阕中分别找出依据(可以从修辞、写作手法、用词、内容意象等任意角度去分析)。
准备:⑴修辞:夸张(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比喻(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对偶(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⑵写作手法:动静结合(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 雪》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主题◇本单元集中学习诗歌,诗歌是一种凝练、形象的艺术语言,往往要悉心揣摩才能体会其中的意蕴和情味。
要反复推敲诗句,细致深入地体会其内涵,并结合亲身体验和欣赏其他诗歌的经验,加以联想和想象,感知诗中的形象,体味诗中的意境,从而深切地感受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
它描写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我爱这土地》是一首被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
诗的第一节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运用一系列内涵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是本诗名句。
《乡愁》一诗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具有象征性的意象,形象而浓烈地抒发了游子思念故乡的感情。
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抒发内心思念亲人、眷恋故土的深切情怀。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代表作。
这首诗意境优美、内容纯净,形式纯熟、语言华美。
在形式上,采用了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
《我看》是诗人穆旦青年时期的作品,诗人在诗中以瑰丽的语句,拟人的修辞手法,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北方春天原野图。
诗中充沛的激情、博大的胸怀,是诗人青春时代的色彩。
引导我们不仅要看到大自然的美,还要思考人生的意义。
◇单元目标◇1.注重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体会诗歌的魅力。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含蓄、精练、优美的语言。
3.注意诗歌的艺术特征,了解借景抒情、象征、拟人等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这些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单元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自行感悟诗意。
难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语段和词语的表达效果。
《沁园春 雪》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沁园春·雪》教案课程基本信息- 教材版本: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授课年级:九年级- 授课时间:2024—2025学年- 授课时长: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沁园春·雪》,掌握词中的生字词。
- 学生能够了解词的基本结构和韵律特点。
- 学生能够理解词作的内容和情感,把握上阕写景、下阕议论抒情的结构。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内容。
-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感受词中表达的豪情壮志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词作的内容,感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 难点:品味词中的关键词句,理解其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雪景图片、配乐朗诵视频等)- 《沁园春·雪》词作打印稿- 教学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 情境导入: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雪景,然后引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毛泽东的生平及《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
二、初读感知(15分钟)- 朗读指导:- 学生自由朗读词作,注意字音、节奏。
-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词句的重音和停顿。
- 播放配乐朗诵视频,学生跟读,感受词的韵律和情感。
- 字词积累:- 强调并解释词中的生字词,如“莽莽”、“滔滔”、“风骚”等。
三、理解内容(20分钟)- 上阕解析:- 学生朗读上阕,概括大意。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上阕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比喻和拟人。
- 讨论上阕所描绘的雪景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 下阕预习:- 简要介绍下阕内容,引导学生预习下阕,思考下阕如何由景过渡到人。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上阕内容,强调关键词句的理解。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词,⼜称长短句。
⼀⾸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如“沁园春”“虞美⼈”“⽔调歌头”等。
下⾯是⽆忧考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第1课《沁园春·雪》课⽂原⽂ 北国风光, 千⾥冰封, 万⾥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河上下, 顿失滔滔。
⼭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
须晴⽇,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如此多娇, 引⽆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射⼤雕。
俱往矣, 数风流⼈物, 还看今朝。
1936年2⽉2.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 学习⽬标: 1.品味词中凝练、贴切、富有表现⼒的语⾔,发展学⽣形象思维的能⼒。
(重点) 2.理解词的⼤⽓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培养学⽣阅读鉴赏诗歌的能⼒(难点) 3.感受词⼈的豪迈与⼤⽓,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树⽴伟⼤抱负和坚定信念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标: 由回顾写雪的诗句导⼊。
(由回顾旧⽇积累导⼊到对新诗⽂的阅读,便于开启学⽣的形象思维) 本环节由学⽣⾃主完成,教师可适时补充。
⼆、课⽂探究: (⼀)⼀读课⽂,感受⽓势 1.指名朗读,请学⽣听准每个字⾳。
(将需要着重指出的字写到⿊板上) 2.强调以下字⾳ 沁qìn 数风流⼈物shǔ 折腰zhé 思汗hán 今朝zhāo 3.注意节奏和重⾳ 以前三句为例:北国风光,千⾥冰封,万⾥雪飘。
师⽣共议停顿和重⾳,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
4.集体朗读全词。
(⼆)⼆读课⽂,理解词意 1、赏析上阕:可围绕以下⼏个问题来进⾏: ⑴⼤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 讨论并归纳: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
⑵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 讨论并归纳:“望”字。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课《沁园春_雪》教案1
沁园春雪【教课目】知与能力1 .理解、累“妖、、装素裹、一代天”等。
2.感知中的形象,理解人的思路和全的要旨。
程与方法1 .系作的作背景,情境,理解作的思想内容,推测雪景描绘的特点。
2.品尝凝切的歌言,悟深意,培育欣的能力。
3.学比的方法,认识景中藏情,借景抒怀,写景抒怀相合的写法。
感情度与价会中美祖国河山和无革命英豪的思想感情,激学生的感情共。
【要点点】教课要点吟、品尝歌。
感悟、体察作的意和情境。
教课点丰富想象,略作的情画意。
人代帝王的。
【安排】2【教课程】第一一、新入北方冬季的雪,地落,它覆盖着旷野、山村、乡村、道路。
漫天皆白,玉舞,引得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大。
而在不同的人的眼中,雪又有着不同的形象。
如在出使塞的岑参看来是“忽如一夜春来,千万梨花开”的奇,在陷身安况和人信息不行知的杜甫看来是“乱云低黄昏,急雪舞回”的愁,在写景如画的王看来是“隔牖惊竹,开雪山”的静⋯⋯那么,在一代人毛的眼中,北国茫茫的冰雪又是怎的?我一同走《沁园春·雪》!二、自主1.背景料《沁园春雪》写于 1936 年 2 月,当遵会确定了毛在全党全的地位。
毛率征部利抵达北后,全党睁开了抗争日本帝国主的大斗争。
在北清,毛同志曾于一大雪以后登攀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上察地形,光,面茫大地,胸中激情激,后写下首。
1945 年 8 月,抗利后,毛同志赴重与公民党判。
其,柳子先生他写,毛同志就把首《沁园春雪》抄他,随后《新民晚》公然表,快速在人民中间广,极大地激励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利的信心。
2.知接,又称短句。
一首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就是,人依照填,的名称叫牌,比方“沁园春”“虞佳人”“水歌”等。
一首的一段称一“ ”。
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上、下。
本中,“沁园春”是牌名,“雪”是的目。
3.(1)正字音莽莽 (m ǎng).格外(f èn).分别 (f ēn).妖娆 (r áo)折腰 (zh é ) 成吉思汗 (h án)稍逊风骚 (x ùn)....数风流人物 (sh ǔ)今朝 (zh ā o)..数量 (sh ù )朝代 (ch á o)..(2)词语释义莽莽:形容旷野辽阔,一望无际。
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整体风格、内涵和意境。
2.了解古人对山川、天地、历史的情感和态度。
3.领悟古诗的语言特色,辨别语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4.理解古诗的哲理思想,提升审美观赏能力。
2.教学重点1.了解古人对大自然的喜怒哀乐。
2.理解古诗的语言特色及其修辞手法。
3.领悟能够体会古诗所表现的哲理思想。
3.教学难点1.理解古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和态度。
2.计较诗歌语言的特点和修辞手法。
4.教学内容1.教师朗读课文,展示北国的雪景和山河之美。
2.探讨“雪”与“春”的关系,理解“沁园春”。
3.表达对古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和态度。
4.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如诗歌中的句式、修辞手法、形象、意境等。
5.教学方法1.听觉训练法:通过朗读诵读诗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完成对诗歌的整体把握。
2.提示探究法:通过提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与学生进行商讨,刺激学生的浅层次思维,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自主发现法:通过学生自读、自己发现诗歌中的语汇、句式、修辞等精华要点,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并自主掌握诗歌的喜怒哀乐。
6.教学过程1.导入与预告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播放影像-关于雪景的一些图片或段落,在课前做为导入,让学生对诗文中所描述的北国雪景有初步的了解。
然后,询问学生对北方“雪”的感受和印象,并预告本节课文内容——《沁园春·雪》,安排共同探究。
2.整体理解教师进行诵读或朗读,清晰传达诗歌的情感,感悟自然美。
随后,让同学们自己读课文,对课文的整体情境进行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在诗歌刚刚打开时,对于“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具体的形象句,学生可以看图并尝试自己描绘出一幅千里冰封的北方景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沁园春·雪
教学目的:
1.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内涵。
2.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教学重点: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
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豪放的诗风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通过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
2. 探讨法:将一些重点知识拿来探讨,教师从旁引导,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课时安排: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读《七律长征》,谈感受。
毛泽东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今天我们学习《沁园春雪》。
二、介绍毛泽东
毛泽东(1893 — 197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
毛泽东也是杰出的诗人,有许多大气磅礴的诗作,今天学的《沁园春》就是他的代表作。
三、背景介绍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四、读诗词体会魅力
1、自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2、教师指导读,请学生听准每个字音。
3、齐读或者抽读检查字音
沁qìn 数风流人物 shǔ折腰zhé思汗hán 今朝zhāo
五、再读这首词,感知
1.①用你的语速、语调的变化表达出词人情感的变化。
②边读边想: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哪两个字起到统领作用?
上阕:写景抒情赞壮丽河山
下阕:评古论今颂当代英雄
领字分别是“望”、“惜”
第二课时
六、三读诗文思考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哪几句?
2.作者以“望”统领哪几句,都望到了什么?
3.上阙中哪几句是实景,哪几句虚景?
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找出诗中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诗行。
6.这首词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各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七、读词的上阕:1、描写什么?2、如何描写?3、上阕表现了什么?
八、精读上阙,合作探究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和“驰”,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运用比喻,形象地展现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极富动感,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
2、发挥你的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景象。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象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妖艳多姿。
九、读下阕:1、写什么?2如何写?3 表现什么?
第三课时
十、精读下阙,合作探究
1、全词一气呵成,浑然天成,这有赖于上下阕的自然过渡,理解它。
“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
“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
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为之倾倒
2、作者评论了哪几位英雄人物?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为何要评论他们?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
“惜”字可看出包含了惋惜兼有批判,“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一一做了贬谪。
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今朝英雄主宰江山的历史作用。
3、“惜”字领起哪些句子?有何含义?
“惜”字的丰富含义:
a、惜中含褒。
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
b、惜中有贬。
委婉批评了他们的不足,短于“文治”。
c、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4、“风流人物”指谁?最后三句意义何在?
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对一个时代有极大影响的英雄人物。
事过境迁,千古风流人物都已过去,而今,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能够促进祖国统一繁荣,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
十一、小结
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评古论今,从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到评说封建帝王的不足,水到渠成地过渡到歌颂真正的英雄人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中国人民,从而将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
绘北国雪景
概写(极目万里)
↓
分写
实景(长城、黄河、群山、高原)
↓
虚景
(晴日当空、分外妖娆)评历代英雄,抒个人抱负
过渡
↓
评古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
↓
论今
(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
十二、课后反思
教学这首《沁园春雪》时,我想尝试改变这两点。
首先是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有吸引力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动起来。
这堂课我运用了范读、自由读、齐读、个别读,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也教会学生学习诗词重要方法——诵读法。
其次是少点零敲碎打的分析,多一些整体的品味、感悟。
新课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等要求都是从这一角度提出的。
一开始的听范读和自由读都是整体感知,促使学生通过熏陶感染和朗读实践去感受整首词完
整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赏析的环节也是着眼整首词,引导学生品味词的准确、精练、富于形象性。
由于引导得当,学生积极思考、发言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