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综合检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单元综合检测 (新版)浙教版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油B.波尔多液C.啤酒D.冰水混合物2.下列食物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是( )A.牛油B.蔬菜C.米饭D.牛奶3.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盆B.陶瓷碗C.不锈钢汤勺D.紫砂锅4.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钢、氧化镁、空气B.氮气、氧气、牛奶C.焊锡、水、果汁D.金刚石、冰水、矿泉水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B.凡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冰块和水混合得到混合物D.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6.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火碱和纯碱都属于碱类B.合金和合成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C.氯化钠和氯化铵都属于盐类D.葡萄糖和碳酸钾都属于有机化合物7.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糖类和油脂都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B.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C.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影响健康D.水果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8.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B.在空气中灼烧铜丝,其表面会变黑C.铜、银等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D.埋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的铸铁管容易被腐蚀9.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投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有丙析出。
将乙、丙两种金属分别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丙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乙的表面没有明显变化。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丙>乙>甲D.丙>甲>乙10.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11.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H 2O 2→O 2B .C O 2→CO C .S→H 2SO 4D .P→P 2O 512.(2011·义乌)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以实现的是( )A .Cu 24H SO −−−−→稀CuSO 4B .CO 22H O−−−→H 2CO 3 C .Fe 2O 3HCl −−−→稀FeCl 2 D·BaSO 4KCl −−→BaCl 21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综合测试及答案 (2)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用电器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饭锅B.电视机C.洗衣机D.油烟机2.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中,物体的机械能总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3.下列各组的单位中,都是功的单位的一组是()A.焦耳,伏特•安培,千瓦时B.焦耳,伏特•安培•秒,千瓦时C.瓦特,伏特•安培•秒,焦耳/秒D.瓦特,千瓦时,瓦特•秒4.如图中的皮划艇运动员一手支撑住浆柄的末端,另一手用力划桨,此时的船桨可看作是一个杠杆.下图中的船桨模型中最合理的是()5.在日常生活中,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A.一个定滑轮B.一个动滑轮C.杠杆D.斜面6.为便于研究,某健身器材中训练拉力部分的机械结构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若不计摩擦,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两个滑轮在装置中起的作用相同B.拉力移动的距离与配重上升的距离相同C.沿方向1与2匀速拉动配重,所用的力大小相等D.将配重提升相同高度,用该装置与直接提升所做的功相等7.2018年6月29日,一则题为《20秒60级台阶他抱着晕倒的女士冲向医院》的新闻报道让救人兵哥哥、东部战区海军战士朱墨岩刷屏全国。
在这20s内,朱墨岩登台阶的平均功率接近()A.55W B.55W C.550W D.5500W8.小红按照如图所示情景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她把一个悬挂起来的铁锁拉到自己的面前并接触鼻子,然后将铁锁由静止释放,保持头的位置不变,铁锁摆回时不会撞击她的鼻子.铁锁由接触鼻子的位置a开始,沿弧线abc向另一侧的最高点c运动的过程中,关于它的动能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锁在位置a有最大的动能B.铁锁在位置b有最大的动能C.铁锁在位置c有最大的动能D.铁锁在a、b、c三处的动能相同9.如图所示,是某建筑工地用起重机吊货物的情景.货物在钢绳的拉力作用下先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在水平移动到卸货地点.若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则货物在匀速上升过程中()A.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B.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C.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D.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少10.如图所示的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11.尽管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但人们不会因此停下和平利用核能发电为人类造福的脚步.关于现已建成的核电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站发电是利用核聚变原理B.核电站发电是利用核裂变原理C.核反应堆工作时直接将核能转化为电能D.核反应堆的链式反应速度是不可控的12.将规格都是“220V 100W”的一台电风扇、一台电视机和一把电烙铁分别接入家庭电路中,通电时间相同,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三个电器产生的热量一样多B.电流通过三个电器做功一样多C.三个电器消耗的电能一样多D.电烙铁产生的热量最多13.有些漫画,富有哲理,又蕴含科学知识。
浙教版九上科学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综合检测(含答案)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综合检测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列下物质中,后者包含前者的是………………………………………………………()A、纯净物、单质B、纯净物、化合物C、金属氧化物、化合物D、氧化物、金属氧化物2、气体M是由H2、CO、CO2、HCl四种气体混合而成,将M依次通过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灼热的氧化铜;③足量的浓硫酸(每步反应中气体均反应完全),最后还有气体导出。
则M中一定含有…………………………………………………………………………()A、H2B、COC、CO2D、HCl3、铁片在下图所示的四支试管中,最容易生锈的是……………………………………()4、为了防止铁制品表面生锈,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与清洁B、涂上油或喷上一层油漆C、镀上一层其它金属D、提高铁的质量分数5、钢铁制品在高温下经氧化,可生成一层致密牢固的氧化膜,保护着内部钢铁不再锈蚀,即工业上常说的“发蓝”、“发黑”。
这层氧化膜是………………………………………()A、Fe3O4、B、Fe2O3C、FeOD、Fe(OH)36、铺设京九铁路所用的合金钢是………………………………………………………()A、不锈钢B、锰钢C、硅钢D、钨钢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B、铜呈紫红色,在潮湿的空气中它会生锈C、铁属于黑色金属,所以纯铁是黑色的D、水银是金属,在常温下呈液态8、继“食盐加碘”之后,我国又将启动“酱油加铁”,其意义在于………………()①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②预防缺铁性贫血③改善酱油的味道增加黑色素④减少厨房污染物,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②④9、将一定量的铁片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质量减少的是…………………………()A.稀盐酸B.硫酸亚铁C.硫酸铜D.硫酸镁10、制造飞翼船时,采用了大量的铝合金材料,其原因是…………………………()(A)铝合金材料密度小(B)铝合金材料强度大(C)铝合金材料有料强的搞氧腐蚀能力(D)以上都是11、常用作食品包装的是……………………………………………………………()(A)聚氯化烯(B)聚苯乙烯(C)酚醛树脂(D)聚乙烯12、“绿色化学工艺”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其理想状态是反应物里的原子全部转化到欲制取的产物中,对环境实现零排放。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单元检测(解析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复习课1.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A 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B H2HC1 加过量的NaOH溶液,浓硫酸C HC1固体细沙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D 铁粉Fe2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答案】B【解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分析】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详解】A、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均能与过量的Ba(NO3)2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HCI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氯化钠易溶于水,细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Fe2O3和铁粉均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2.如图为实验室研究炼铁的化学原理的装置。
现有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10g(杂质不参加反应),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下两组数据:反应前氧化铁完全反应后甲组洗气瓶和石灰水的质量为190g 洗气瓶和石灰水的质量为196g乙组玻璃管和氧化铁样品的质量为57.9g 玻璃管和氧化铁样品的质量为55.2g你认为应选择▲组的数据来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其结果为▲。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测试及答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测试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A.羊毛衫B.塑料盆C.不锈钢餐具D.玻璃杯2.为了研究和识别物质,需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
表中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A B.B C.C D.D3.图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①和③属于有机物,物质④属于氧化物B.物质③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参加反应的物质①和②的分子个数比为1﹕2D.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4.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A.①单质、②化合物B.④碱、⑤氧化物C.④碱、⑤含氧化合物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5.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
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A.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都是有机物B.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所以电离能产生的化合物是酸C.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6.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不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有①②B.实现③转化,可通至氯化钠溶液C.实现⑤转化,可加入碳酸钙粉末D.实现⑥转化,可加入氢氧化钾溶液7.下列实验中,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方法都符合实验目的的是验目的()A.A B.B C.C D.D8.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物质组成的.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已知:①氯化镁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②氯化钠和氯化镁都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氯化钠B.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镁C.该融雪剂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和硝酸钠D.该融雪剂中可能含有氯化钠或硝酸钠9.实验室的试剂常与空气中的一些成分作用而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对试剂在空气中发生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铁粉生锈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有关B.氢氧化钠潮解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C.浓盐酸变稀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D.氧化钙的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10.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CuSO4、NaCl、Zn(NO3)2B.MgCl2、Na2SO4、NaOHC.CaCl2、NaNO3、Ba(NO3)2D.H2SO4、NaNO3、NH4HCO311.粗盐必须除去其中所含的Ca2+、Mg2+、SO42-及泥沙后,才能配制成饱和食盐水做电解工业的原料。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物质转化和材料利用》综合测试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据报道,我省某民营企业研发的“天鹅”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种火箭发动机用液态氧、液态甲烷作燃料,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烷是有机物B.甲烷具有可燃性C.液态氧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D.一定条件下液态氧和液态甲烷能发生化学反应2)32O3, ZrO2等耐高温材料)和粘结金属(主要是Cr、Mo、W、Ti等高熔点金属)研磨混匀成型后,高温烧结使金属仍然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于金属陶瓷之中。
已知Cr、Ti的金属活动性比Fe强,和Zn接近。
据此判断,在高温烧结时可以使用的保护气是:C.这一实验可以验证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D.如把该铁粉改为木炭粉,两者的现象完全相同10.如下两个转化都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CO→CO2、H2SO4→MgSO4.对上述转化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都能通过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实现B.都能通过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实现C.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D.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11.关于木炭、一氧化碳、氢气分别与氧化铜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有红色物质生成B.都有还原剂参加反应C.都是置换反应D.反应都需要加热或高温12.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CO2+3H2 CH3OH+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B.钌-膦铬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C.氢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D.属于复分解反应13.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条件下,氨气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 N2+3Cu+3H2O,如图所示,挤压鼓气球把空气鼓如盛有浓氨水的集气瓶中,使氨气进入试管,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既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关于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①实验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试管内有红色固体生成;③反应结束后,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以免液体倒流;④装置没有对尾气进行处理,会污染环境.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只有①②14.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溶液等五种物质,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丙可能是碳酸钠溶液B.丁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C.乙必须通过置换反应转化为铁D.甲和丁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5.有科学家提出回收利用CO2的构想:将工厂排出的气体(含较多CO2)吹入碳酸钾溶液,从溶液中提取出CO2,又在合成塔使之变为燃料甲醇(CH3OH).该技术流程如下:(说明:吸收池中盛有饱和的K2CO3溶液,主要反应为:K2CO3+H2O+CO2═2KHCO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方法可以减少碳排放B.可循环利用的物质A是K2CO3C.分解池中的主要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练习: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质量评估试卷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练习: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质量评估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20分]能够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Ca-40 Zn-65 Al-27Cu-64 Fe-56 S-32 Mg-24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小科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发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过量经过稀释的硫酸溶液。
该实验进程的操作如以下图所示,以下有关操作与目的剖析均正确的选项是(C)甲乙丙丁戊第1题图A.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手被腐蚀B.乙中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是为了防止试剂滴落到试管外C.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防止瓶中试剂受污染D.戊中将水渐渐倒入浓硫酸并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过热惹起酸液飞溅2.以下各组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C)A.硫酸铜和氯化钠B.烧碱和纯碱C.碳酸钙和碳酸钡D.熟石灰和生石灰3.实验室常用熄灭的方法测定无机物的组成。
现取3.2 g某无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沛熄灭,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3.6 g水,那么该无机物中(A)A.一定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有碳、氢两种元素,能够含有氧元素D.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945.243是(A)A.过量的Fe2O3与稀硫酸反响,过滤B.过量的稀硫酸与Fe2O3反响C.过量的Fe粉与稀硫酸反响,过滤D.过量的Fe粉与CuSO4溶液反响,过滤6.有一包白色粉末,能够含有Ba(NO3)2、Na2SO4、Na2CO3、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窗剖析其成分做了如下实验。
该同窗剖析正确的选项是(D)3224233B.该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Ba(NO3)2、Na2CO3,能够含有Na2SO4C.该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Ba(NO3)2、Na2SO4,能够含有NaNO3、Na2CO3D.该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Ba(NO3)2、Na2SO4、Na2CO3,能够含有NaNO37.以下四组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就能鉴别出来且均为无色溶液的是(C)A.K2CO3FeCl3KOH ZnSO4B.NaCl MgCl2K2SO4CuSO4C.NH4HCO3Ba(OH)2H2SO4NaNO3D.K2CO3Na2SO4BaCl2NaOH8.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宜外出游览时运用,内层是用铝箔包裹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有区分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运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可使外层两包化学物质发作反响,此时便可对内层食品停止加热。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综合素质评价

第2章综合素质评价一、选择题1. “柴、米、油、盐、醋”是厨房常备用品, 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A. 醋(醋酸)B. 米(淀粉)C. 油(脂肪)D. 盐(氯化钠)2. 以下四种物品属于垃圾分类中的可回收物, 其中主要成分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 塑料盒B. 一次性纸杯C. 玻璃瓶D. 易拉罐3. 2020年11月10日, 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深度10909米处成功坐底, 并进行一系列的深海探测科考活动。
如图是研究团队研发的钛合金深海潜水器球舱。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纯金属低B.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纯金属大C. 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纯金属强D. 所用的主要材料有钛合金, 合金至少含两种金属元素4.在利用黄铜(一种合金)制作机器零件的过程中会产生黄铜屑, 经测定黄铜屑主要含Zn、ZnO、Cu和CuO。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将黄铜屑加入足量稀硫酸中, 会有气泡产生B. 将黄铜屑加入足量稀硫酸中, 黄铜屑会全部溶解C. 根据黄铜屑的成分, 可确定黄铜中含有锌和铜两种金属D. 根据黄铜屑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现象, 可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5.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 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A. Cu(OH)2→CuCl2B. H2SO4→HClC. NaNO3→Na2CO3D. CaCl2→CaCO36. 下列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7. 小乐将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 堆放在石棉网上, 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 等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后, 撤离玻璃棒, 反应能继续进行, 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 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固态物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参与反应的铁和硫都属于金属单质, 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属于盐B. 混合物有红热现象, 可作为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的证据C. 反应需要用红热的玻璃棒加热, 说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D. 用磁铁吸引可以证实反应中铁已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8. 小明为了比较X、Y、Z、W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稀盐酸、Z的硝酸盐溶液和W的硝酸盐溶液进行有关实验, 结果如下表(“√”表示能反应, “—”表示不能反应, “空白”表示未做该实验)。
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测试及答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测试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A.羊毛衫B.塑料盆C.不锈钢餐具D.玻璃杯2.为了研究和识别物质,需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
表中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AB.BC.CD.D3.图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①和③属于有机物,物质④属于氧化物B.物质③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参加反应的物质①和②的分子个数比为l:2D.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第3题图第4题图4.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A.①单质、②化合物B.④碱、⑤氧化物C.④碱、⑤含氧化合物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5.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
下列归纳和演绎合理的是()A.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CH4、CO2都是有机物B.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所以电离时能产生H+的化合物是酸C.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6.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不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有①②B.实现③转化,可通至氯化钠溶液C.实现⑤转化,可加入碳酸钙粉末D.实现⑥转化,可加入氢氧化钾溶液7.下列实验中,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方法都符合实验目的的是验目的()C.CD.D8.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物质组成的.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已知:①氯化镁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②氯化钠和氯化镁都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氯化钠B.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镁C.该融雪剂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和硝酸钠D.该融雪剂中可能含有氯化钠或硝酸钠9.实验室的试剂常与空气中的一些成分作用而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对试剂在空气中发生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铁粉生锈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有关B.氢氧化钠潮解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C.浓盐酸变稀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D.氧化钙的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10.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CuSO4、NaCl、Zn(NO3)2B.MgCl2、Na2SO4、NaOHC.CaCl2、NaNO3、Ba(NO3)2D.H2SO4、NaNO3、NH4HCO311.粗盐必须除去其中所含的Ca2+、Mg2+、及泥沙后,才能配制成饱和食盐水做电解工业的原料。
第二章物质的转化与材料利用综合练习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一、单选题1.实验室内一些危险的物品应贴有相应的警告标志。
如表是盛放浓硫酸试剂瓶上的标签,该试剂瓶上还需贴上印有下列危险警告标志中的()A.B.C.D.2.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3.经试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则这种物质()A.一定是金刚石或石墨中的一种B.一定是木炭或活性炭中的一种C.一定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D.可能是碳单质4.下列实验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玻璃烧杯B.铁架台C.橡胶塞D.蒸发皿5.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了黄金面具、青铜器、玉琮等500余件文物,其中半张黄金面具备受嘱目。
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黄金面具依旧色泽如新,体现了黄金的哪一性质()A.硬度大B.耐腐蚀C.熔点低D.延展性强6.下列有关钢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都属于合金B.在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锈蚀C.铁锈的结构疏松多孔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7.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变废为宝B.改变燃料的组成和结构,减少工业烟尘和各种有害气体的排放,保护大气资源C.减少“白色污染”,集中收集并焚烧废弃塑料D.加强生活污水处理,保护水资源8.如图是由三个圆所构成的关系图,I与Ⅱ、Ⅱ是包含关系,Ⅱ和Ⅱ属并列关系,下列不符合上述关系的是()A.A B.B C.C D.D9.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不能达到目的是()A.制氯化铁:2Fe+3CuCl2=2FeCl3+3CuB.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C.用硝酸钡溶液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K2SO4+Ba(NO3)2=BaSO4↓+2KNO3D.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l=AlCl3+3H2O10.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物质组成的.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已知:①氯化镁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②氯化钠和氯化镁都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氯化钠B.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镁C.该融雪剂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和硝酸钠D.该融雪剂中可能含有氯化钠或硝酸钠11.以下四种物质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的“→”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ABCD顺序,符合要求的一组是()A.C、CO2、CO、Fe B.Fe、FeSO4、Fe2O3、FeCl2C.NaOH、Ca(OH)2、Na2CO3、CO2D.CuO、CuSO4、Cu、CuCl212.下列非金属氧化物中不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二氧化硅D.三氧化硫13.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制成合金后硬度变大,熔点变高B.铜、黄铜、锡、焊锡都属于单质C.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镀锌的“白铁皮”不易生锈,说明锌没有铁活泼14.下图表示Fe、Zn、Mg、Al分别跟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质量(m)与所用的金属质量(M)之间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15.相同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別与足量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氢气与消耗稀H2SO4的质量关系如图,所得的结论与事实相符的是:()A.三种金属消耗稀H2SO4的质量:Mg<Fe<ZnB.三种金属的失去电子总数量:Mg>Fe>Zn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Fe=ZnD.三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Mg>Fe>Zn二、填空题16.纺织纤维根据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纤维,来源于自然界,如、等。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综合测试及答案 (1)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据报道,我省某民营企业研发的“天鹅”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种火箭发动机用液态氧、液态甲烷作燃料,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烷是有机物B.甲烷具有可燃性C.液态氧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D.一定条件下液态氧和液态甲烷能发生化学反应2.为了研究和识别物质,需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
表中物质分类正确的是()选项酸碱盐氧化物A HNO3Na2CO3Cu(NO3)2Fe3O4B HCl NaOH NaCl C2H6OC H2SO4KOH NH4NO3H2OD H2O2Ca(OH)2ZnSO4O232O3, ZrO2等耐高温材料)和粘结金属(主要是Cr、Mo、W、Ti等高熔点金属)研磨混匀成型后,高温烧结使金属仍然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于金属陶瓷之中。
已知Cr、Ti的金属活动性比Fe强,和Zn接近。
据此判断,在高温烧结时可以使用的保护气是:A.氧气B.氮气或稀有气体C.空气D.HCl和水蒸汽4.下表中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物质鉴别方法A 氧气与二氧化碳观察颜色B 食盐与纯碱加水溶解C 蚕丝与化纤灼烧并闻气味D 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滴加酚酞试液5.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但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数量巨大,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以下有关金属腐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易锈蚀B.钢铁锈蚀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反应C.铝比钢铁中的铁活泼,因而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钢铁差D.在钢铁表面刷漆或镀耐腐蚀金属都可防止钢铁锈蚀6.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②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一,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一,也能与酸反应④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A.①②④B.②③④C.只有③D.①②③④7.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①X+碱→盐+H2O 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A.Fe2O3B.CO C.Ca(OH)2D.HCl8.已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下列化学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Mn+2HCl=MnCl 2+H2↑B.Mg+MnSO4=MgSO4+MnC.Fe+MnSO4=FeSO4+Mn D.Mn+CuSO4=MnSO4+Cu9.如下图所示,将足量的某铁粉用水均匀地粘在试管内壁上,将试管倒立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缓慢上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水能进入试管的最大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1/5B.该铁粉在试管内发生了氧化反应C.这一实验可以验证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D.如把该铁粉改为木炭粉,两者的现象完全相同10.如下两个转化都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CO→CO2、H2SO4→MgSO4.对上述转化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都能通过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实现B.都能通过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实现C.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D.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11.关于木炭、一氧化碳、氢气分别与氧化铜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有红色物质生成B.都有还原剂参加反应C.都是置换反应D.反应都需要加热或高温12.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CO2+3H2CH3OH+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B.钌-膦铬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C.氢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D.属于复分解反应13.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条件下,氨气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N2+3Cu+3H2O,如图所示,挤压鼓气球把空气鼓如盛有浓氨水的集气瓶中,使氨气进入试管,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既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关于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①实验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试管内有红色固体生成;③反应结束后,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以免液体倒流;④装置没有对尾气进行处理,会污染环境.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只有①②14.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溶液等五种物质,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丙可能是碳酸钠溶液B.丁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C.乙必须通过置换反应转化为铁D.甲和丁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5.有科学家提出回收利用CO2的构想:将工厂排出的气体(含较多CO2)吹入碳酸钾溶液,从溶液中提取出CO2,又在合成塔使之变为燃料甲醇(CH3OH).该技术流程如下:(说明:吸收池中盛有饱和的K2CO3溶液,主要反应为:K2CO3+H2O+CO2═2KHCO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方法可以减少碳排放B.可循环利用的物质A是K2CO3C.分解池中的主要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单元检测卷(解析版)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乙醇(C₂H₆O)B.青蒿素(C₁₅H₂₂O₅)C.富勒烯(C₅₄₀)D.葡萄糖(C₆H₁₂O₆)2.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投放铝制易拉罐的垃圾箱应贴以下哪个标识( )A.可回收物B.厨余垃圾C.有害垃圾D.其他垃圾3.膳食中营养搭配有利于人体健康。
下列食品中含维生素相对较多的是( )A.奶油蛋糕B.碱面馒头C.凉拌黄瓜D.清蒸鲈鱼4.中国科学院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高性能锂空气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2Li+O₂Li₂O₂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物锂是金属单质B.该反应中MnO₂是催化剂C.Li₂O₂中氧元素显-2价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5.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 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 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可以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Z>X>Y B.Z>Y>X C.X>Y>Z D.Y>Z>X6.下列广告语中,有明昆科学性错误的是( )A.本化肥含磷元素,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B.本洗衣粉含能高效分解油污的蛋白酶,洗涤效果佳C.本酸奶含乳酸菌,适量饮用有益于人体健康D.本药品含抗生素,可以治疗细菌性感冒7.汽车安全气囊中有一种物质,能在汽车碰撞时迅速反应,如图2-7 -1所示是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该反应类型属于( )图2-7 -1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8.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在一定条件下,A和B 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7-2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2-7-2A.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B.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原子C.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D的微观符号可表示为N.D.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9.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测试、答案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测试、答案一、选择题1. (2019·梧州)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炼锡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SnO 2+2C=====高温Sn+2CO↑,该反应属于( )A 、置换反应B 、分解反应C 、化合反应D 、复分解反应 2. (2019·岳阳)下列与金属材料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黄铜片比铜片硬度小 B 、钢的性能优良,是很纯的铁C 、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快D 、为防止钢铁制品生锈,可在其表面刷漆3. (2019·湘潭)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 、Zn 、CO 2、H 3PO 4B 、H 2、H 2O 、KClO 3C 、O 2、NaOH 、H 2SO 4D 、CO 、MgO 、NaHSO 44.(2019•攀枝花)制作下列实验仪器或用品所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塑料药匙 B 、烧杯 C 、铁架台 D 、蒸发皿5. 钛(Ti)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金属,兴趣小组要探究 Ti 、Mg 、Cu 的活动性顺序,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分组 Ti Mg Cu 现象气泡速度缓慢气泡速度快无明显现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Mg 、Ti 、CuB 、 铜粉中混有钛粉,可用稀盐酸除去钛C 、 将镁条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D 、利用铜粉可以置换出可溶性钛盐溶液中的钛6. (2019·乐山)科学家研究得到一种物质,其分子结构像一只小狗(如图),于是取名叫狗烯,狗烯的化学式为C 26H 26,下列关于狗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8gB、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C、狗烯由26个碳原子和26个氢原子构成D、狗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7.小金归类整理了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其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反应①可制得NaOHB、利用反应②可检验CO2C、I中的反应说明制取氧气有多种途径D、II中的反应说明氧气具有还原性8.(2019·昭阳)现有X、Y两种金属,分别把它们插入到Cu(NO3)2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X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在Y表面无明显变化,则上述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X>Y>CuB、Y>Cu>XC、Cu>X>YD、X>Cu>Y9.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最新-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章末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炼油厂精馏塔中根据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蒸馏后能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断石油属于………………………………… ( )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 D.纯净物2.为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
工程技术人员常用如下反应来焊接钢轨间的缝隙:2Al+Fe2O3===Al2O3+2Fe(反应条件:高温),其中还原剂是…………………………………………………………………………………()A.铁B.氧化铝C.氧化铁D.铝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酸和碱一定都含有氢元素,但酸不一定含氧元素B.硫酸氢钠在水溶液可电离出H+,而且其中可使带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所以硫酸氢钠也是一种酸C.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但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D.含氧化合物可能不是氧化物4.下列有关金属和非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金属都是固体,非金属都是气体B.大多数金属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非金属有不同颜色C.金属都是良好的导电体,非金属都是绝缘体D.金属的硬度都很大,非金属的硬度都很小5.非金属单质转化为氧化物的常用方法是……………………………………………()A.与氧气反应B.与金属氧化物反应C.与酸反应D.与碱反应6.环保监测小组的同学们,监测刚降下的雨水,他们每隔一定的时间测定其pH,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酸雨的酸性逐渐减弱B.酸雨可腐蚀某些建筑和金属制品C.经过一段时间后,雨水的酸性渐趋稳定D.酸雨是由于空气受硫的氧化物或氮的氧化物污染形成的7.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纯碱 ⑤生石灰 ⑥食盐A .①⑥B .②③④⑤C .②③④D .③⑤8.用水作试剂,不可能区分开来的一组物质是………………………………………( )A .生石灰、食盐、烧碱B .汽油、酒精、浓硫酸C .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D .氯化钾、硝酸钠、硫酸钾9.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正确的是…………………………………………………( )①CuO →CuSO 4→Cu ②CaO →Ca(OH)2→Ca(NO 3)2 ③Fe →Fe 2O 3→Fe 2(SO 4)3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10.某电镀厂排出的废液,经测定某pH 小于4,且含有较多Cu 2+,这种废液对人畜和农作物十分有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综合卷B)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_ 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4分)1.类推是学习科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四种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A .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 .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 .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D .醇类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02和H 2O ,甲醇是醇类的一种,所以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02和H 2O2.金属Ti(钛)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的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Ti 、Mg 、Cu 的活动性顺序。
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 金属Ti Mg CU 金属表面现象 放出气泡速度缓慢 放出气泡速度快 无变化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Ti 、Mg 、CuB .若Ti 粉中混有Mg ,提纯Ti 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C .用Ti 从CuS04溶液中置换出Cu 是工业制取Cu 的很好途径D .温度、金属表面积、盐酸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3.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Cl 、NH 4Cl 、Na 2S0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A .AgN03溶液B .NaOH 溶液C .Ba(OH)2溶液D .BaCl 2溶液4.“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
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A .电解水:2H 20 通电2H 2↑+02↑B .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 2O 高温H 。
+COC .太阳光分解水:2H 2O2H 2↑+02↑D .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CH 4+ H 2O −−→−高温CO+3H 2 5.现有四种白色固体:①氯化钠、②氯化钡、③无水硫酸铜、④硫酸钠,不使用其他试剂(可以用水)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区分出的先后顺序是……………………………………( )A .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6.欲除去不纯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待提纯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Na 2C03(Na 2S04) 氯化钡 溶解、过滤、洗涤 BCaO(CaC03) 盐酸 蒸发、结晶 CMn02(KCl) 水 溶解、过滤、蒸发 D Cu(Fe) 稀硫酸 过滤、洗涤、干燥 TiO 2 太阳光7.将金属M置于硫酸锌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而将其置于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
由此可判断M、Zn、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M、Zn、Cu B.Zn、M、Cu C.Zn、Cu、M D.Cu、M、Zn8.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A.图①是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B.图②是用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C.图③是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锌中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D.图④是向久置空气的NaOH溶液中加人盐酸,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关系9。
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表面变黑,有同学认为黑色物质是氧化铜(CuO),也有同学认为黑色物质是酒精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黑(C)。
下列试剂中,只要一步反应即可判断哪种观点正确的是……………………………………………………………………………………( )A.蒸馏水 B.稀硫酸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10.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那么在四个基本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1.双球洗气管常用于气体除杂、干燥、吸收(可防倒吸)等实验。
为吸收某气体并检验其性质,进行图中实验,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请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左方进入的气体是( )02HCl NH3C02通常情况下,l体积水能吸收0.031 500 700 1的气体的体积数A.NH3 B.HCl C.C02 D.O212.现有C0、C02混合气体,小芳同学按如下顺序进行操作(右图所示装置中a是弹簧夹,b是分液漏斗活塞):①关b开a;②通入}昆合气体;③收集气体;④关a开b;⑤收集气体。
通过上述操作,小芳………( )A.只收集到C0气体 B.只收集到C02气体C.先收集到C0气体,后收集到C02气体D.先收集到C02气体,后收集到C0气体13.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处理(假设每次处理均完全反应):①将气体通过碱石灰后,气体体积缩小;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后,硫酸铜粉末出现蓝色;④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时,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可以确定原气体中………( )A.一定含有一氧化碳、氢气、水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二种B.一定含有水、一氧化碳,可能含有氢气、二氧化碳C.一定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能含有水、氢气D.一定含有水、二氧化碳,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14.下列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一,且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的是……………( )A.Zn+2HN03=Zn(N03)2+H2↑ B.2NaN03+CuCl2=2NaCl+Cu(N03)2C.Fe(OH)3+3HCl=FeCl3+3H2O D.CuC03+2NaOH=Cu(OH)2↓+Na2C0315.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混合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沉淀消失,并有气体产生。
再加入Ag-N03溶液时,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A.MgCl2和Na2C03 B.AlCl3和NaOHC.Na2S04和Ba(N03)2 D.Na2C03和HCl16.下列各组溶液只用括号内试剂不能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硫酸铜、氯化镁、硝酸钾(石灰水) B.氯化钠、硝酸银、碳酸钠(稀盐酸)C.醋酸、纯碱、食盐(酚酞试液) D.硫酸、硝酸钡、氯化钾(碳酸钠溶液)17.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A.NaOH HCl CuS04 MgS04 B.Na2C03 K2S04 BaCl2 HClC.KN03 HCl CaCl2 NaOH D.NH4N03 H2S04 NaOH MgCl218.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过一段时问取出,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Al2(S04)3 B.CuS04 C.H2S04 D.AgN0319.氧化银纽扣电池常用于手表和计算器,电池内的总反应为Zn+Ag2O=ZnO+2A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氧化银发生了还原反应C.锌发生了氧化反应 D.锌元素的化合价降低20.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中:①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质量减轻;④溶液质量减轻。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案,分别用等质量的金属A、B跟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分析图象得到的下列结论中,不合理的是(已知A、B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A、B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等)…………( )A.反应速率A>B B.生成氢气的质量A=BC.金属的活动性A>B D.A、B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22.向含有AgN03、Cu(N03)2、Zn(N0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Ag+、Cu2+、Zn2+、Fe2+ B.滤液中一定含Fe2+,可能含Zn2+ C.滤液中一定含Fe2+、Zn2+,不含Cu2+、Ag+D.滤液中一定含Zn2+、Fe2+,可能含Cu2+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23.(10分)从C、H、O、S、Cu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一种物质,将其化学式填人空格中:(1)具有可燃性,可做火箭燃料的单质___________; (2)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___;(3)导致人煤气中毒的气体___________; (4)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盐___________;(5)可以和水反应生成强酸的氧化物___________。
24.(12分)从HCl、NaOH、NaCl、Na2C03、Ca(OH)2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混合。
(1)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但滴人稀硫酸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人稀H2S04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分)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硝酸钾、硫酸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可推断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不能确定的物质是___________(3)为确定这包固体粉末的组成,小华取原固体粉末8.00克,加足量水充分溶解后,其粉末中的成分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4.66克。
通过计算后,确定这包固体粉末的组成是___________。
26.(8分)根据化学性质不同,氧化物主要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
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
Al203是一种两性氧化物,它有如下化学性质:Al203+6HCl=2AlCl3+3H2O;Al203+2NaOH=2NaAl02+H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