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散文考点一:把握文章内容 附参考答案解析
中考散文阅读习题与答案
中考散⽂阅读习题与答案⼀、透“形”理出作品选取的材料,概括⽂章的要点。
做这类题⽬,可抓住⽂章的写作对象,找出各段的中⼼句;没有中⼼句的段落,要归纳出每段的要点;内容相近的段落进⾏合并概括。
理清⽂章的思路。
⽂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
散⽂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理好“形”和“神”的结合点——线索,就等于把握了⽂章意脉。
常见的散⽂线索类型有:事件的来龙去脉;作者的见闻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某⼀具体事物。
考题常以⽂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章选择材料的依据来出现。
把握灵活多样的表达⽅式。
散⽂通常以抒情为主,往往是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形成夹叙夹议的笔法,考试有时会让考⽣来体会其作⽤,尤其是景物描写的作⽤,这就必须在了解表达⽅式各⾃的前提条件下,联系⽂章的具体进⾏分析。
⼆、抓“神”品味语⾔。
这是散⽂的⼀⼤考点,可从⽤词的准确性、⽣动性,句式的整齐变化,修辞的灵活运⽤等⾓度来分析。
散⽂的语⾔不是⼀般意义上语⾔⽂字的精炼和优美,更在于作者的个性同语⾔美所共同融合的独特美感,所以品味散⽂语⾔还需从情韵上去推敲,体会其深层含义,抓中⼼词分析其⽐喻义或引申义是解决这类题⽬的关键。
关注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及穿透的⼈⽣哲理。
在了解散⽂的写作背景及中⼼内容的基础之上,注意把握⽂中关键语句:注意那些抒情的句⼦和发表议论的语句;要注意领起后⽂或收束前⽂的语句;要注意那些运⽤了⽐喻、反问、排⽐、象征等⼿法的语句以及语意⽐较含蓄的语句等。
体味作者透过字⾥⾏间所持的对⼈⽣对世事的认识和情感,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了解表现⼿法。
感情、⼈⽣哲理须有所寄托,或借景以抒情,或托物以⾔志,这是写抒情散⽂常见的表现⼿法。
另外针对诸如渲染、衬托、铺垫、象征、对⽐、以⼩见⼤、侧⾯暗⽰、卒章显志、动静结合、虚实相⽣、先抑后扬、借物喻⼈、前后照应等,考前必须要有与此相关的知识和理解,否则很可能会连题⽬都看不懂。
中考专题复习讲解系列:第一讲 散文阅读之概括主要内容(含答案)
第一讲散文阅读之概括主要内容一、主要知识点回顾散文阅读之(概括内容或情节)一.答题指导:概括内容的基本方法有三种:(一)要素串联法:(用于写人记事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如果时间地点不重要可简缩成:人+起因+经过+结果如果人物事件特别繁杂,比如小说戏剧一类的文章,大多数情况下,只注重分析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二)段意串联法:(用于写景状物类)段意串联→适当增减(三)摘句法:抓标题、重点词、中心句、中心段或过渡段结构上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二、典例精析一只羊其实怎样杨瑞霞生命在经历了那么漫长的一个过程之后,总会为我们保留一些什么。
对于我来说,我的生命就无意中为我存留了一些印迹,一些人或者事情。
另外,还有一只羊。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有过一只羊。
是一只绵羊。
它肯定是在很小的时候被买来的,可我完全不记得它小时的样子。
在我的印象里它是一只很大的羊,它健壮,肥硕,高傲,沉稳,一副成年人的模样。
在我小的时候,我分不清一个人和一只羊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我把它当成是家里的一口人,而且是一个大人。
现在想起来,当时犯了同样常识性错误的不光是我,还有我的父母,他们肯定是把它当成了我们。
还有我的哥哥们,他们把它当成了什么?是不是当成他们自己了呢?当时粮食很紧张,父亲42元钱的工资,要养活全家6口人。
在这种情况下,一只羊能长成那样的特例,除了一家人——当然包括羊在内——的相濡以沫之外,似乎不可能再有别的什么解释了。
总之,那只羊是在那样一个错误的环境下长大,结果便是它也跟着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它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是一只羊。
对于我们中间一些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于羊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听到的童话。
在那个世界里,羊永远是弱势群体,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且又无话可说。
2020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复习(带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复习(带答案)2020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复(名师精讲解题思路与技巧,值得下载练)基本目标:阅读文本,能找出行文线索,概括中心思想。
提升目标:针对考试题型,提高散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阅读文本,能找出行文线索,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针对考试题型,提高散文阅读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本考点常考的题型有:1.归纳内容要点。
2.概括中心思想。
3.找出行文线索。
二、方法总结(一)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的方法。
1.标题目扩展法:对标题扩展充实。
2.要素归纳法: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并合理组织。
3.XXX合并法:把每段的XXX串联、合并。
4.摘录句段法:引用或整理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点题句、关键句、主旨句、重点段落中心句、警策句、议论抒情句。
5.取主舍次法:抓住重点段落、主要事件内容概括。
(二)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1.鸟瞰全文:通读全文,明确文章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通过对人物、事件和景物的阐发,来探求文章的中央思想。
2.抓住中心句:中心句往往点明了全文或段落叙述的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中心思想。
3.分析文章的标题:标题常常能作某些交代或暗示,或揭示文章体裁,或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暗示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意图,对解题有一定的帮助。
4.分析文章的抒情、议论成分:记叙文特别是散文,作者往往卒章显志,通过议论句或抒情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抓住了这个观点态度,就能够把握文章的中心。
5.从反复出现的词句或暗示主题的关键词语入手,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6.从作者对人物、事件或者事物的情感态度入手。
(三)找出行文线索的方法1.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3)以核苦衷件为线索;(4)以时间为线索;(5)以地点为线索;(6)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2.关注文章的标题:有很多文章的标题直接揭示了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解读—散文阅读(含解析)
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解读—散文阅读(含解析)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解读【2021年中考四川南充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倾听草木的呼吸曹洁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
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
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
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
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④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
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
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
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
花人两相映。
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⑤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
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
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
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
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
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
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
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
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
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⑥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
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
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
它们在水边相依。
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 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
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氩,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中考现代散文阅读技巧及练习含答案(1)
中考现代散文阅读技巧及练习含答案一、托物寓意类散文阅读技巧散文在内容上虽然或状物,或记人,或写景,但所写的总是作者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
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也是感觉的结果。
散文在形式上的特点,一是往往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二是往往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三是往往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四是往往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阅读散文时,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1.托的是何物?2.为何要在“所托之物”上倾注饱满的笔墨与情感?3.“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4..言的是何志?这四个“要件“,理解,剖析,品味得正确与否,全面与否,透彻与否,直接影响着阅读的质量,影响着对该散文的理解程度。
其一,是何物,是第一层次的理解;是何种情景之中(既要参照作者的协作背景又要盘点文中的具体景况)与何种情态之中的物,是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的理解。
只有把握了这三个层面的“所托之物”,方可以说对这个问题有了较全面、细致、深刻的理解。
对于“所托之物”理解、认识得愈全面,愈透彻,就愈有利于以下几个“要件”的理解与把握。
其二,这是一个与表达意图紧密关联的写作技巧问题。
在托物言志类散文中,从篇幅上不难发现,对“所托之物”进行细致刻画,生动描写的文字比例都很大,并且又都饱含着作者的爱憎与激情,弄清作者这样处理的初衷,对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及主旨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作者“所言之志”必须通过“所托之物”来表达,即“物”是“载体”,“志”是“信息”。
作者对“物”的细致刻画与生动描写,其实就是在逐渐地明朗自己的“所言之志”,就是在逐渐地物化自己的写作意图。
其三,是探究写作意图与写作方法间的关系的问题,对于中学生,应该说有一定的难度。
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欣赏诗歌的方法与技巧,品味作者对“所托之物”的精心描绘及其饱满激情,然后去“猜”一下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将可能的寓意都罗列出来,对照文章的整体思路与侧重点,用筛选法逐一推敲,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后选取最恰切、最精当的“中心意思”,这个过程就是获取二者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
中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项阅读考点整理
中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项阅读考点整理 考点1:抓住文章标题,分析含义作用考点2: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旨★设问形式:❶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表现在哪些方面?❷结合××段内容,请概括出××。
❸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考点3: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行文线索★设问形式:❶文章的线索是什么?❷围绕××,将文章内容补充完整。
❸文章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标题就是线索)考点4:品味语言特色,体会词句含义★设问形式:❶赏析划线句中的加点词语/赏析文中的划线句子。
❷文中的加点词/划线句子好在哪里?(加批注) ❸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道了“××景物”有什么好处?❹理解加点词语/××句话的含义。
词语赏析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1)描写句:根据语境分析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意义。
(2)抒情句:联系全文情感,结合语境,分析句子表达的情感。
(抒情性散文常考)(3)议论句:联系全文主旨,结合语境,分析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议论性散文常考)【答题规范】运用了……的表达方式,点明了(写出、抒发或交代)……4.从句子的表现手法角度赏析。
对比、衬托、抑扬、铺垫、伏笔、照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联想想象、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欲扬先抑、以小见大)5.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6.从句式特点的角度赏析。
(1)长短句短句:简洁凝练,增强语句气势,形成画面感。
长句:叙述清楚完整,给人以较深的印象。
长短句搭配,使整段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
(2)整散句整句指整齐匀称、句子结构相类似的句式,常构成对偶、排比。
散句指字数不等,参差错落的句式。
整散句结合,使得句式富于变化,生动活泼,句式整齐中见变化,语气气流中有舒缓,整散相间,使文章语势激荡而又意味绵长。
句子含义注意:如果所给句子是总起句,需从下文搜索关键信息;如果所给句子是总结句,需从上文寻找相关信确定答案要点;如果所给句子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中的相关内容。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
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
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
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
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乙)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
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
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
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呀!(1)下面对语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选段主要介绍了北平的物产丰富,环境动中有静的特点。
B.甲、乙两个语段运用了对比衬托手法来突出北平的特点。
C.选段的语言通俗质朴而又简洁、亲切,并带有浓厚的“京味”。
D.老舍以一个贫寒知识分子的眼光看待北平,选取了日常所见和极其平民化的意象。
(2)对“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呀!”一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结尾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却又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B.最后“真想念北平呀”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C.结尾真挚而委婉地表达情感,要落泪是深情的呼唤,表明爱得非常深厚。
D.点明题意,照应了文章前面“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的说法,使结构更严谨。
【答案】(1)A(2)C【解析】【分析】(1)A项,“环境动中有静的特点”理解错误,选文并没有这方面的描写。
最新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
思源中小学资源库的店关注最新中考散文阅读真题及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14分)春之怀古张晓风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
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
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亊: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并始丈量天空了。
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
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壤去数。
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
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
而风,交给檐前的去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①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②在湮远③年代中的春天。
2020年九年级语文短文分析-散文1(附答案)
友谊毕淑敏现代人的友谊,很坚固又很脆弱。
它是人间的宝藏,需要我们珍爱。
友谊的不可传递性,决定了它是一部孤本的书。
我们可以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友谊,但我们不会和同一个人有不同的友谊。
友谊是一条越掘越深的巷道,没有回头路可以走的,刻骨铭心的友谊也如仇恨一样,没齿难忘。
友情这棵树上只结一个果子,叫做信任。
红苹果只留给灌溉果树的人品尝。
别的人摘下来尝一口,很可能酸倒了牙。
友谊之链不可继承,不可转让,不可贴上封条保存起来而不腐烂,不可冷冻在冰箱里永远新鲜。
友谊需要滋养。
有的人用钱,有的人用汗,还有的人用血。
友谊是很贪婪的,绝不满足于餐风饮露。
友谊是最简朴同时也是最奢侈的营养,需要用时间去灌溉。
友谊必须诉说,友谊必须倾听,友谊必须交谈的时刻双目凝视,友谊必须倾听的时分全神贯注。
友谊有的时候是那样脆弱,一句不经意的言辞,就会使大厦顷刻倒塌。
友谊有的时候是那样容易变质,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言,就会让整盆牛奶变酸。
这个世界日新月异。
在什么都是越现代越好的年代里,惟有友谊,人们保持着古老的准则。
朋友就像文物,越老越珍贵。
礼物分两种,一种是实用的,一种是象征性的。
我喜欢送实用的礼物。
不单是因为它可为朋友提供立等可取的服务功能,更因为我的利己考虑。
此刻我们是朋友,十年以后不一定是朋友。
就算你耿耿忠心,对方也许早已淡忘。
速朽的礼物,既表达了我此时此刻的善意,又给予朋友可果腹可悦目可哈哈一笑或是凝神端祥的价值,虽是一次性的,也留下美好的瞬间,我心足矣。
象征久远意义的礼物,若是人家不珍惜这份友谊了,留着就是尴尬。
或丢或毁,都是物件的悲哀,我的心在远处也会颤抖。
若是给自己的礼物,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好。
比如一块石子一片树叶,在别人眼里那样普通,其中的美妙含义只有自己知晓。
电话簿是一个储存朋友的魔盒,假如我遇到困难,就要向他们发出求救信号。
一种畏惧孤独的潜意识,像冬眠的虫子蛰伏在心灵的旮旯。
人生一世,消失的是岁月,收获的是朋友。
虽然我有时会几天不同任何朋友联络,但我知道自己牢牢地粘附于友谊网络之中。
完整word版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知识点及解题技巧,文档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表达、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
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
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
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三、散文的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四、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
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语言风格,甚至修辞,才能既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又理解其深层含义。
部编初三语文初中散文阅读理解技巧+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初三语文初中散文阅读理解技巧散文的基本知识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题材,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初中阶段常分为状物散文、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这种文体的最大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是文章所写的事物,“神”就是文章的主旨。
散文的“形”一般会显得比较散,感觉有些乱,但它有一定的线索,将文章相对散乱的材料组织起来,来表达一个共同的中心主旨。
散文考点分析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答题要领:(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1)线索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常见的散文线索类型有:事件的来龙去脉;作者的见闻感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某一具体事物。
答题要领:状物散文的线索往往就是所写的“物”:如《背影》中的“背影”;高尔基《海燕》中的“海燕”;《珍珠鸟》中的“珍珠鸟”……叙事散文的线索往往就是所写的“事情的经过”或“作者的所见所闻”:如《散步》中“一家人的散步情景”;鲁迅的《藤野先生》中的“我与藤野先生的关系”。
抒情散文的线索往往是“作者的情感变化”。
(2)思路、顺序:理清文章的思路主要看作者在文章先后写了什么内容,可以用“首先……然后……最后……”的语言来帮助理解。
考题形式:答题思路:要看材料或段落、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形式,一般我们不主张同意调整,但无论是否同意调整,都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分析。
答题思路: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对语句进行理性分析。
中考语文总复习——散文阅读知识讲解(含答案)
中考总复习——散文阅读责编:薛燕考点透视散文是一种自由、灵巧的抒写见闻感觉的文体,它独到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经过一个十分精髓、和蔼的形式,读到作者关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阅读和赏识散文,既要仔细领悟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仔细剖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
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在考试中屡次露脸。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能够划分写实作品与虚假作品,认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款式。
”“赏识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初步意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利启迪。
对作品中动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尝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 从《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能够看出,散文的阅读主要考察考生对散文基本特点及主要表现手法的掌握状况,借此考察考生对散文的理解能力、剖析综合能力和鉴赏研究评论的能力。
散文的考点往常有六个:1.掌握文章线索,理清写作层次。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特别作者的感情变化要注意领会。
3.重点词句的理解及含义的领会。
4.领会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妙处。
5.品尝作品的语言特点、表达技巧。
6.开放性试题:写出从文中获取的感悟、启迪。
知识解说阅读散文的知识贮备一、散文的定义及特点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发掘此中的内涵、真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其主要特点:形散神聚。
形散: 1. 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 表现手法灵巧多样:象征、衬托、对照 3. 表达方式不名一格:常常以抒怀为主,把表达、描绘、谈论、抒怀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亮。
二、散文的分类1.叙事散文: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来说都比较平庸,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极罕有单调、完好、波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琐碎、零碎之事来反应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表现;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假,因此更为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想之精妙,构造之谨慎,感情之细微,特别回味无穷。
现代文阅读(散文)(考点梳理+题型解析+方法点睛+真题演练)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全面备战(全国通用
专题14:现代文阅读(散文)一、考点梳理散文大致分为三类:记叙性的散文——写人叙事类;描写性的散文——写景状物类,抒情性散文;议论性的散文——哲理性散文。
第一类我复习专题将其归为“叙事文”中复习,第三类初中不作要求。
本专题复习的“抒情文阅读”即指第二类写景状物类抒情散文。
此类散文又有两小类:①写景类的散文(情景交融的、借景抒情):一般先作情绪上的铺垫,暗示文眼——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特点与人的心情相合,使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回扣主题,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②状物类的散文(托物言志的、以物喻人):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的特点与人的性格的某一方面有相似点,从而使所写对象具有了象征意义,即具备了人才有的精神面貌——进一步评价这种人类才具备的精神内容——突出主题,回扣中心,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散文特一是文学性(形象性),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借助人物、景物(意象、意境)表达思想情感;二是选材的多元性:散文选材非常广泛,可以多角度,多侧面选材,也可以跨时空选材,信马由缰,但表达的思想情感是统一的。
所谓“形散神聚”。
抒情散文阅读考点:1.理解词语的含义(表层、深层)。
这一考点基本与其它文体的阅读相同。
不过,抒情散文最讲究语言美感,所以分析(或赏析)字词的含义尤其重要,往往一个字语蕴含着丰富的含义,不仅要求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的情感和内涵,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语感,考查的是学生对散文语言中字词的理解与感知能力。
字词的含义一般可从表现景物的特点和表达作者的情感来分析。
2.分析句子的表达作用(内容上,结构上)。
这一考点与叙事文阅读的查考基本相同。
在抒情散文中,句子的表达作用一是在文章的结构上有点明中心、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和过渡(承上、启下、承上启下)、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等作用。
二是在文章内容上表现景物的特点、表作者情感、突出主题、引发读者思考等方面来解答。
3.概括作品或文段内容。
中考考点专项精讲精练 记叙文阅读(散文)
中考考点专项精讲精练记叙文阅读(散文)一、精讲篇《2020年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中对记叙文阅读的考查要求:重点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综合理解能力,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
能对文本的内容感情、文学形象、主要写法及作者观点进行概括、简要分析和初步鉴赏。
分值一般为8—10分。
主要考点与答题方法:考点一、文章内容及中心的概括问: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是什么?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提示了)……提示: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和概括。
考点二:记叙线索及作用问: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答: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感情。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考点三:记叙顺序及作用问:文章第×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作用是什么?答:(1)顺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考点四:语言赏析问:文章第×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是什么?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考点五:文段结构作用问: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答: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情趣。
中间——呼应前文,承上启下,段末起总结作用。
结尾——照应开头,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
考点六:描写和种类及作用问:文章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答:(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024年中考语文 散文阅读 解析
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开往春天的生命之车朱鸿达①第一次坐长途汽车,是10年前的事。
②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莘县第一中学。
开学前一天清晨,天蒙蒙亮,我和父亲便步行到村东头的路口等长途汽车。
当时我刚16岁,从未远离家门。
③月明星稀,凉风习习。
在小路上,父亲提着一个装满被褥的塑料袋子走在前面,我低着头斜挎着一个红色的背包跟在他身后,却不知为何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似乎只有跟在父亲身后才能获得一丝安全感。
那时的父亲正值不惑之年,和我今日的年龄相仿,但作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很少进县城。
④老家距县城较远。
当时道路很差,长途汽车也未更新换代,途中随时上下旅客,50多公里的路程,往往需要3个多小时。
漫长的路途,我和父亲并排坐着,彼此没有交流,我呆呆地望着窗外稍纵即逝的风景。
偶尔,匆匆一瞥间能看到父亲清癯的脸颊、额头的皱纹和双鬓花白的头发,几次想和父亲说话,却欲言又止。
⑤时光匆匆,短短的三年,父亲的黑发却变成了村北河沟里花白的芦苇荡,而额头则被岁月用无情的刻刀刻满皱纹,脸颊变得更加黧黑和清瘦。
三年后,我到济南上大学。
从未去过济南的父亲依旧和我在村东头坐上了开往济南的长途车。
在省城生活学习了四年的我,变得自以为是,对父亲的言语或行为颇有微词,常常打断他的言行,然后理直气壮地反驳。
而父亲无奈的目光总是默默地从我视线中移开,然后低下头缄默不语。
⑥年少轻狂的我,从未真正体会过父亲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以致很多年后,当我再次回想这段往事,常常自责自己的幼稚和无知。
⑦大学毕业后,我坐着长途汽车从济南回到故乡,母亲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到村东头,站在瑟瑟的秋风中等我。
我不知道她等了多久,只是依稀记得她见到我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把行李放到三轮车上,然后和母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抬头望去,故乡已在眼前,而未来的路却一片迷茫。
转身望着渐行渐远的长途汽车,心想,再次远行不知道是何时?⑧经历了峰回路转,经历了辗转流离。
中考语文专题9散文阅读(解析版)
散文阅读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一、【2022青海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快递里的深情艾科①自从故乡的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岔五就会给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回去。
起初的时候,父亲听说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出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思想保守的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
他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银行卡里的养老钱“捣鼓”没了,所以给他买的智能手机,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②父亲的忧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热情,每次收到取件短信后,他都不得不硬着头皮骑上电动三轮车,去距家4公里的集镇上取件。
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奥”与“繁琐”,以至于再收到取件短信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
而快递,也成了我们父子之间紧密联系的温情纽带。
③一个平淡无奇的周末,我打电话告诉父亲,我准备再给家里邮寄一点东西回去。
父亲忙不迭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东西都已打包,明早就能发出。
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作无谓的争辩了。
他放低声音问我这回又寄了什么,我说有给奶奶的保健品,给他的茶叶,给小侄女、小侄子的烧鸡,还有一些山野干货。
④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
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一番,且每次“训斥”的时长都在一刻钟以上。
父亲的“训斥”蕴含一个规律——先是将我“骂”得狗血喷头,后又对我关怀备至。
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都会心花怒放,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
而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健康,精气神依旧十足。
⑤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件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奔——里面是一双父亲做的布鞋。
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寄的第一件快递。
我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题考点解题技巧及例题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题考点解题技巧及例题考点一、概括内容解题技巧:1、扩展标题法:标题是“人物”的,补充事件;是“事件”的,补充人物及相关情节;是“中心”的,围绕记叙文六要素概括。
2、句子摘录法:摘录文章中能提示主要内容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等进行概括。
3、要素罗列法:把记叙的要素有选择地罗列,如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事。
4、人物行为法:锁定主要人物,概括其言行举止。
5、关键问题法(1)记人的课文。
阅读这类文章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
(2)叙事的文章。
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写景的文章。
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然后再进行概括。
(4)状物的文章。
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事物?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怎样写的?然后进行概括。
6、线索串联法:用线索把情节串联起来。
例题:选文围绕“秋的济南”重点描绘了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
①山里看月亮;②泛舟大明湖;③芙蓉泉寻踪。
【解答】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细读文本可知,第二段到第五段写的是在山里看月亮。
第六段到第九段写的是泛舟大明湖。
第十段和第十一段写了芙蓉泉寻踪。
考点二、情感主旨解题技巧:1、方法思路(1)辨析类型,把握情感。
写人叙事类作品要分析人物、分析事件;写景状物类作品要注意文章写了什么景物,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主观情感。
(2)整体感知,理解情感。
归纳文章主旨情感最基本的要求是整体把握全文,从全局着眼,不能只关注部分,更不能断章取义。
(3)分析背景,确定情感。
作品是时代的产物,确定情感要联系时代背景。
(4)解读标题,分析情感。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借助这一“窗口”,可以捕捉到作者的写作意图。
(5)关键句段,辨析情感。
关键句的位置很灵活,或在篇首,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或在篇末,结尾点题,总结深化,卒章显志;或在篇中反复出现。
中考语文专题1散文专题训练(解析版)
散文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思维导图习题训练一、(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文学作品阅读课,老师选择了徐则臣的一篇散文,请完成下面小题。
当家园只剩下一个籍贯①家园是个美好的词,美好到可以独立地被抽象出来,作为游子的乡愁与情感寄托永远存在于内心。
②在农业文明时代及其文学里,充满了此类坚实的叙述。
这种叙述基本上成立,田园牧歌式的家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现实安稳,血脉相关,此心安处是吾乡,仅仅是想到那片熟悉的土地,你都是笃定的。
中国有不少古话和俗语与此有关:出门靠墙,在家靠娘;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叶落归根,等等。
家园乃是身之所系、心之所系、生之所系、根之所系。
它是世界上最后一块可靠的厚土。
③但是今天,很多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家园也不能幸免。
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正在失去家园,因为家园正在被迫失去它自己。
④十八岁出门远行,我自认是一个情感上患有严重“古典病”的人,从不相信“家园”有朝一日也能崩塌。
祖先的坟墓在那里,父母至今生活在那里,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在那里。
判断这世上的一切,我都会以家园为最初也是最终的参照;它是我判别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标尺。
但是这些年,我发现正在失去这些参照和这把标尺。
⑤从二十多岁的某一年开始,每次回到故乡的村庄,我都发现它正在被简化。
先是少一条河,再是少一条路,接着又少一条河,又少一条路,然后是我能一一叫出名字的庄稼和野草,也在一个种一个科地消失。
它的简化源于被篡改。
这些年故乡的确出现了很多新东西,它被裹挟在某个不可逆的潮流中,笨拙地执行着“现代化”的规定动作,迅速向那些城镇样板靠拢。
它变得和其他所有的城镇与现代村庄一样,横平竖直,条分缕析,板着一张被整过容的制式的脸。
“从来如此”不一定就对,但这制式的脸,肯定有问题。
⑥故乡在水泥化、标准化、去泥土化……既是实实在在泥土的减少,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正在消失,建基于土地之上的人际关系和伦理也正在消失。
中考现代文阅读散文 考点一:概括文章内容 附参考答案解析
散文文体知识从广义讲,散文是泛指那些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
今天我们所说的散文是与小说、戏剧、诗歌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喻理的短小精悍的文艺性文体。
散文的选材范围海阔天空,表现形式灵便轻捷,行文活泼自由,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无一不可,反映现实迅速及时。
散文的创作,常常是撷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甚至点滴小事,或自然界中的一个小小物件乃至一片叶、一缕光、一眼泉、一朵花来寄托作者的情思,表达主观感受,流露某种意愿、希望和追求。
散文常用象征、村托的手法,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寄寓某种思想感情和生活哲理。
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性散文。
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段、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事件的审美意义。
如《背影》《藤野先生》《枣核》等。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主要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其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也就是通过对景和物极尽其妙的艺术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特定情思。
这类散文较多含蓄和象征的成分。
如《春》。
议论性散文:以议论为主,借助某种形象说理,直接发表议论,其特点是议论、抒情和描写相结合。
这类散文近似于杂文,但比一般杂文更具文艺性。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一般指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同一篇中,可以从一个人物的某个侧面或者一个先进事迹的片段谈起,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作者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随意选择,精心安排。
“形散”还体现在表达方式的灵活多样。
总之,无论是叙事、描写或是抒情、议论、说明,都能在中心思想的统帅下,得到尽情尽意的发挥。
所谓“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立意的角度而言的,就是要求立意高远,主题集中。
中考必备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必备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想北平(节选)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
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
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
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
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1)“摇篮”在文中具体指北平,作者为什么把北平比作“摇篮”?试作分析。
(2)文段中,作者是怎么写出北平的特征的?请分析主要写作手法及表达效果。
【答案】(1)把“北平”比作“摇篮”,有两个相似点:一是有个边际,二是有所依靠,使人快乐安适。
这样比喻,形象写出了作者对北平的喜爱和依恋。
(2)对比(比较)手法,将北平与巴黎对比,以巴黎太热闹、太旷、让人感到无家的寂苦,来衬托出北平复杂而有边际、动中有静的特点,居住其中有快乐安适的感觉。
采用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喜爱和亲近感。
【解析】【分析】(1)从内容方面:把“北平”比作“摇篮”是因为“北平”和“摇篮”有相似点:一是有个边际;二是有所依靠,使人快乐安适。
从情感主旨方面:这样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就像小儿喜爱和依恋摇篮一样,作者也喜爱和依恋着北平。
(2)依据原文“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
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和“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可知,文段中,作者主要是运用对比手法来写北平的特征,用巴黎太热闹、太旷、让人感到无家的寂苦来衬托出北平复杂而有边际、动中有静、令人安适的特点,从而突出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喜爱和亲近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考点一:把握文章内容常见问法: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技巧点拨:①题目扩展法,对题目扩展充实;②要素归纳法,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并合理组织;③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串联、合并;④摘录句段法,引用或整理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点题句、关键句、主旨句、重点段落中心句、警策句、议论抒情句;⑤取主舍次法,抓住重点段落、主要事件内容概括。
考点一:把握文章内容【1】爱在身后二十米(内蒙古通辽,11分)郝金红①读初中时,家离学校有十几里的山路,那时又没自行车可骑,全靠一双脚板走。
②第一天上学时,我起得很早,父亲也跟着起床了。
他收拾利索了,就在一旁等我。
“你起来干什么?”我问他。
“黑漆漆的夜,我送你一段!”父亲指着外面漆黑的夜。
“不用了,我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子,我不怕的!”青春年少的我,在父亲面前表现得像个大人。
况且,与我一同上学的,还有同村的小栓,两个大男人,不就是走山路吗,有啥怕的?③面对我的拒绝,父亲迟疑了一会儿,“那好吧,我等你走后,把院门关一下!”我背起书包,挺起胸脯,在父亲面前昂着头走出了院门。
小栓已在村口等我。
我望着前面漆黑的一片,心里还真有点儿害怕。
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要走这么长的一段山路。
“你怕不怕?”我问小栓。
“怕?有啥怕的?我们有两个人呢。
”小栓的声音不大,但我听得出来,他一定和我一样,在假装勇敢。
④我们出发了。
黑漆漆的夜,天边悬挂着两三颗孤星,阵阵山风吹过,让人不寒而栗。
“要是有大人送我们一阵就好了!”小栓在后面低声嘀咕。
是啊,现在我真的后悔刚才为什么要拒绝父亲的好意。
我想象着此刻父亲就在我的身后,但我不敢回头看,只顾着埋头往前疾走。
等我们走到学校,早已是大汗淋漓⑤这样的时光持续了三年。
但每一天上学,父亲必定要跟我一同起床,他有时甚至起得比我还早。
自从我拒绝他送我之后,他再也没说过这类的话,只是说等我走后,关好院门,再也没有别的什么。
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父亲对我撒了谎。
⑥初三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城的师范院校。
父亲显得特别兴奋,他邀我下河去洗澡,我这次没有拒绝。
当父亲脱下长裤的一刻,我瞥见他的右腿上,有一块长长的伤疤,像一只黝黑的壁虎伏在腿上,特别的刺眼。
“爹,你的腿啥时弄伤的?”父亲迟疑了一阵,呵呵一笑:“那次上山砍柴,让树枝给划的,没事,庄稼人嘛,哪没个小伤小疤的,早就好了。
”父亲说得那样自然,我信了。
⑦但随后不久,母亲和我聊天时,无意中说到了父亲的那个伤疤:“你爹一天早上送你去学校,让猎人的套弓夹着了,淌了不少的血,好几个星期才好呢。
”“送我?爹送过我?”我惊讶地向母亲求证。
“是啊,你爹不让我对你说,上初中那会儿,他一直在送你,为了不让你发现,他就远远地跟在你后面。
他还说,离你二十米远,既能看到前面的你,又不会被你发现。
送你三年,你爹呀,都总结出经验来了。
”母亲说得自然,我的心却在流血,为自己曾经的固执。
⑧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这样的画面:漆黑的夜,两个少年行走在狭长的山路上,在他们身后的二十米处,一位老农在悄无声息的跟着,他是那么的小心翼翼……⑨一直固执地以为自己是多么的勇敢,不曾想却辜负了父亲那一颗慈爱的心。
这一生,只要我们还行走在人生崎岖的山路上,父亲就会一直紧紧地跟在我们身后二十米,直到他再也迈不动脚步的时候……★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包括标点符号在内不超过30字)(2分)2.根据第⑦段画线句子,说一说“我”为何“惊讶”?(2分)3. 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
(3分)4. 阅读本文后,你认为文章的结尾好在哪里?(答出两点即可)(2分)5. 请你仿照例句写一段赞美父爱的话。
(2分)例句:父亲的爱就像山,为你阻挡风雨;就像光,为你照亮前程。
父亲的爱,,参考答案:1、叙述了父亲暗中送“我"上学的经过,(1分)赞美父爱,表达“我"的愧疚和感激。
(1 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完成时,通过阅读,可先确定此文是为了表现父亲,然后可用“父亲怎么样”的句式概括。
2、父亲为送“我"上学,路上受了伤。
(1分)而“我”却全然不知。
(1分)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完成时,根据“送我?爹送过我?”即可知道“我”惊讶的原因。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腿上伤疤既长又深,(1分)突出表现父亲对“我”深沉的爱。
(1分)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语句的赏析。
完成时,可从修辞、写作手法、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动词的运用等角度进行赏析。
就具体语句而言,作者将“一块长长的伤疤”比作了“一只黝黑的璧虎”,所以可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4.、①内容上表明对父亲的愧疚和感激,深化主题;②语言上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父亲对“我”的关爱,生动感人;③结构上篇末点题,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2 分,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语句表达作用的把握。
完成时,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思考。
结构上,往往起到篇末点题、总结全文、前后照应的作用。
内容上,可用“写出了……抒拨了……点明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题)”的句式回答。
5、示例:就像冬日的暖阳温暖着我(1分)就像夏日的凉风爱抚着我(1 分)解析:此题考查仿写的能力,完成时,注意例句的内容、所用的修辞、句式等。
考点一:把握文章内容【2】河西走廊的月亮(甘肃省武威市,14分)黄文山⑴就这样升起来了,这千里河西走廊的月亮,这西北戈壁滩的月亮。
⑵没有一声寒暄,也用不着预告,一轮圆润而又皎洁的月亮,就这样贴着车窗,朝你灿然一笑,而后缓缓地升上中天。
全车的人都又惊又喜,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赞叹。
司机把车停住了,于是大家纷纷跳下来,站在戈壁滩粗砺的石块上,看着月亮冉冉上升。
⑶这一切都来得那样突然,似乎落日刚刚还衔在遥远的祁连山巅,接着,便是一阵短暂的黑暗。
戈壁滩之夜不是缓缓来临的,而是猛然间,当一小片残阳被飞快地拽下,天地万物便深深地坠落于黑暗之中。
车灯打开了,孤独而微弱的光柱不断被夜色大口大口地吞噬,吞得大家的心里都有些发慌。
就在这时候,月亮升起来了。
⑷我从没见过这样圆、这样大、这样柔洁又跟人这样贴近的月亮。
她仿佛近在咫尺,那份难以描摹的丰盈和难以形容的优雅简直就是美丽的极致。
大家都动情地抬头注视着,连司机在内,一时都忘了自己的行旅。
⑸圆月,一下把戈壁滩照得透亮,四周无遮无拦,没有一丝浮云,也没有一棵杂树,有的只是空旷。
⑹这空旷,延展着时间和空间。
从昨天到今天,几千年的故事,便是被这一片柔柔的月光照着,在卷轶浩瀚的史册里发出亮丽的光彩。
一场又一场惨烈的战争,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一页又一页生动的历史,就在这月光下的空旷里轰轰烈烈地演出。
在这空旷里,曾驰过霍去病的铁骑,将士的盔甲和手中的兵器在月光下翻动着银色的波涛。
那场与匈奴间的战事,使得这位年轻将军名垂千古。
就在这戈壁滩的美丽月夜,他将汉武帝御赐的美酒,倾于泉中与三军将士共饮,从而写尽了一个大将的豪情与风流。
酒泉也因此得名。
当霍去病高高擎起酒杯,那杯中一半是清泉,一半便是皎洁的月光。
⑺在这空旷里,曾走过左宗棠西征的大军。
月光洒在连亘百里的营帐上,洒在路边湖湘子弟新栽的杨柳枝上,也洒在这位64岁的爱国老将不平静的心田里。
在清廷“海防”和“塞防”之争中,他坚持收复新疆、保卫祖国统一的主张,最终获得胜利。
如今,他要将朝策付诸军事行动。
千里河西走廊,正是他这首煌煌战争之歌的长长的前奏曲,使他得以利用行军的间隙,梳理一番纷繁的头绪。
多少军情,多少家书,便是蘸着帐前的月光写就。
⑻在这空旷里,还曾经经过红军西路军伤痕累累的队伍。
雪山、草地乃至四川军阀的猛烈炮火,都未能挡住这支队伍的犀利锋芒。
然而,一道河西走廊,却导演了一出悲剧。
红四方面军的战旗就在惨白的月光下被子弹撕成了碎片。
也许,正是这毁灭前的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长留在幸存者的脑海中,使他们久久地反思着这页沉重得难以翻开的历史。
⑼自然,这空旷里也奔过张骞凄惶的赢马,也碾过林则徐悲愤的囚车;自然,这空旷里还回荡过班超投笔从戎的誓言,还踯躅过玄奘西行取经的身影……还有那绵延不绝的东来西往的商旅驼队,将一条两千多里的戈壁长廊,踏出了一首首慷慨悲壮的阳关曲。
⑽这一个个被史笔庄重地记载或因为平凡而被忽略不计的众多人物,却都在命运的驱使下,以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方式,走过长长的河西走廊。
⑾这便是河西走廊,在这漫长的驼路上,绝非只有空旷;这便是河西走廊,在这片荒芜的戈壁滩上,绝非只有寂寞。
⑿战争的狼烟与和平的驼队,苦难的历程与热诚的求索……都在这里频繁地发生和发展。
几千年的时间,拓就了中华民族一条西行的辉煌通道。
从此,多少男儿的豪情,多少男儿的热血,多少男儿的希望,都与这空旷的土地联系在一起。
⒀于是,我才明白,为什么这样美丽的月亮,偏偏垂青这块荒凉之地,即使是南方的湿润、富庶和繁华,也无法使她动心。
⒁此刻,月亮充满柔情地注视着这又干又冷的戈壁滩,用她光洁的玉臂抚摸着荒芜,抚摸着粗砺,抚摸着苍凉,也抚摸着我们这群不期而遇的旅人的心情。
⒂于是我们继续西行。
(摘自《散文》)★1.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2分)2.根据提示赏析词句。
(4分)⑴没有一声寒暄,也用不着预告,一轮圆润而又皎洁的月亮,就这样贴着车窗,朝你灿然一笑,而后缓缓地升上中天。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⑵这一个个被史笔庄重..地记载或因为平凡而被忽略不计的众多人物,却都在命运的驱使下,以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方式,走过长长的河西走廊。
(赏析加点词)3.有人认为选文第3段和第1段交换位置后表达更顺畅,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4分)4.说说你对“几千年的时间,拓就了中华民族一条西行的辉煌通道”这句话的理解。
(4分)参考答案:1、作者在河西走廊戈壁滩欣赏月亮,(1分)并由月亮下的空旷联想到与河西走廊有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1分)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概括。
通过标题,我们可知此文是围绕“河西走廊的月亮”展开的,而且在文章第⑥--⑩段,叙写了很多历史人物的事迹经过河西走廊的情形,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2、(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圆润皎洁,柔美轻盈。
(2 分) (2)加点词“庄重”写出了河西走廊历史的厚重感,表现了作者对河西走廊历史的敬仰之情。
(2分,意近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语句的赏析。
完成时,注意题干后面的要求。
3、示例一:赞同。
(1分)因为调整后更符合时间顺序。
描写环境的黑暗为下文月亮的皎洁明亮作铺垫。
(3分)示例二:不赞同。
(1分)先写月亮升起,再写之前环境的黑暗,更能凸显月亮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3分)解析: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言之成理即可。
4、在漫长的历史中,豪情满怀的热血男儿献身河西走廊,使之成为东西交流的重要通道,并造就了灿烂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