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答: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等。
2.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认知过程在教育中的应用。
3. 情感和意志过程:包括情绪、动机、意志等情感和意志过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情感和意志过程在教育中的应用。
4. 个性和社会性:包括个性、人格、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等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个性和社会性在教育中的应用。
5. 心理健康与教育:包括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的应用。
6.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7. 教学设计与评价:包括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工具,以及教学设计与评价在教育中的应用。
8.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包括特殊儿童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以及特殊儿童的教育干预措施。
以上是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的一般内容,具体考试大纲可能会因不同的考试机构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招聘-考试全套复习资料
心理学第一章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它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3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4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
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
需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兴趣是需要的具体体5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6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7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8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意志常常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
9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011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气质和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
12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和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
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13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
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
14无意识(即下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15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16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7唯理论法国的笛卡尔,他最早用反射概念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为,相信“天赋观念”。
18经验论英国哲学家洛克,主张“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观念,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纲内容汇总
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综合各种观点,我们将教育心理学解读为广义的教育心理学和狭义的教育心理学。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心理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狭义的教育心理学则专指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特色是“高”与“专”(3)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出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4)高等教育心理学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问题(2)高等学校学习心理研究(3)高校德育、自我意识及群体心理等方面的研究(4)高校教师心理与教学心理研究4、实验教育学及其代表人物:实验教育派在法国的代表人物是大名鼎鼎的比纳和西蒙,1905年他们编制了《比纳-西蒙智力测验量表》,用以测量儿童的智力年龄,以便对不同智力水平的儿童分别进行教育。
5、桑代克及其科学教育心理学诞生及其标志: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桑代克,1903年出版了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心理学》。
6、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特点:(1)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是在大量的学习实验与测验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
这与从前仅仅是普通心理学或发展心理学的移植,特别是缺乏实验支持的教育心理学根本不同。
(2)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建构出比较完整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即三大组成部分,这是从前的教育心理学难以比拟的。
7、联结派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把一切心理现象都归结为刺激(或“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把刺激与反应作为心理或行为的最高解释的原则或公式;(2)把所有的学习都归结为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形式;(3)在学习问题的研究方向上,注重外部现象与外部条件的探索,忽视内在过程与内部条件的研究。
8、认知派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学习不是由于试误机强化而形成的“联结”,而是通过有目的对情境的整体理解而产生的“顿悟”。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一、考试目标本章主要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高等教育学体系的产生与形成过程,高等教育学的性质、发展动力和学科体系,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并能否运用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
二、考试内容1.高等教育发展简况成长中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及其特征。
高等教育的雏型阶段及其特征。
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及其特征。
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及其特征。
扩张中的高等教育:规模化。
中心化。
综合化。
国际化。
职业化。
终生化。
多元化。
2.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研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和系统研究阶段。
在相当的阶段,高等教育学萌芽并产生和发展。
个别研究阶段及其特征。
组织研究阶段——高等教育学产生。
系统研究阶段——学科体系形成。
3.认识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的性质。
高等教育学的任务。
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因。
国内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4.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
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一、考试目标本章考查学习者是否认识了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教育的本质,理解了高等教育的概念、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考查是否认识了高等教育价值,理解高等教育外部基本关系和内部基本关系。
二、考试内容1.教育与高等教育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据有关研究,有28种之多。
人本心理学者关于人性本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人性本质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考察人性必须从人的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两方面入手。
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就是:发挥人的潜能;发现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通过文化的传递、内化、融合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一、考试目标本章主要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高等教育学体系的产生与形成过程,高等教育学的性质、发展动力和学科体系,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并能否运用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
二、考试内容1.高等教育发展简况成长中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及其特征。
高等教育的雏型阶段及其特征。
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及其特征。
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及其特征。
扩张中的高等教育:规模化。
中心化。
综合化。
国际化。
职业化。
终生化。
多元化。
2.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研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和系统研究阶段。
在相当的阶段,高等教育学萌芽并产生和发展。
个别研究阶段及其特征。
组织研究阶段——高等教育学产生。
系统研究阶段——学科体系形成。
3.认识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的性质。
高等教育学的任务。
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因。
国内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4.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
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一、考试目标本章考查学习者是否认识了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教育的本质,理解了高等教育的概念、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考查是否认识了高等教育价值,理解高等教育外部基本关系和内部基本关系。
二、考试内容1.教育与高等教育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据有关研究,有28种之多。
人本心理学者关于人性本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人性本质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考察人性必须从人的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两方面入手。
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就是:发挥人的潜能;发现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通过文化的传递、内化、融合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高等教育的概念。
不同时期概念发生演变,不同国家概念界定不同,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在较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高等教育可界定为: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心理学及考试试题(教师岗前培训)课件
02 自我效能感
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增强教师对自身能 力的信心,从而更好地应对教学挑战。
03 创新能力
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教 学容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角色定位与心理调适
0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 识的过程,强调个体经验与知 识的互动。
人格理论
人格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行为 主义学派、人本主义 学派、认知学派等。
精神分析学派
强调潜意识冲突对人 格的影响,关注童年 经验和心理防御机制。
行为主义学派
认为人格是环境刺激 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 结,强调学习对人格 形成的作用。
02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的影 响,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 间的联结。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学 习是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自我实 现的过程。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 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 构主义学习理论等。
认知学习理论
关注个体如何获取、存储和运 用知识,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 的改变。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将工作满意度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 素,认为满足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不满,
满足激励因素才能带来满意感。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 现需求五个层次。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认为动机是期望、工具性和效价的函 数,即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动力取 决于他对活动结果的期望强度以及这 种结果对他的吸引力。
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范围一.名词解释1. 意识:p103.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借助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它的重要特点是反映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能动性,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标志。
2. 教学目标:p2。
是教学活动希望达到的目的,是教师在教学前首先应考虑并明确的内容。
要详细规定每节课、每个教学单元,甚至一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并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把教学目的转化为行为目的。
3. 群体:p119。
也称团体,是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
其成员有一定的共同目标,有组织,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它具有生产性和维持性的功能。
4。
最佳激起水平理论:p82。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即任务越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越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二。
简答题1、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它受制于一些主客观因素:(一)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
所谓共同因素是指学习对象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相同或相似的成分与迁移之间是正比例的关系,即相同或相似的成分越多,那么就越会发生正迁移。
(二)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已有经验对新内容的学习影响甚大,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概括出两种学习存在的共同原理,其所掌握的经验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效果也就越好.反之,效果就差。
(三)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不意味着学习迁移即由此发生,只有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迁移作用。
学习理解与巩固的程度与迁移呈正比例关系.(四)定势的作用.定势是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定势对于学习迁移既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起阻碍作用。
当后面的任务与前面的任务同类时,定势就能对后来的任务学习起促进作用,反之,就会起阻碍作用.2.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
历年考题与参考性答案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一)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内容(二)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了解各理论学派的基本主张(联结派、认知派、联结-认知派、人本主义、现代信息加工派)(三)掌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基本方法2014年单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A)A。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研究B。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学科心理、教师心理研究C。
高校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和心理健康研究D。
高校德育心理、学科心理、教学法、心理健康研究2012年单选: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构成内容的是:(D)A。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 B。
高校学习心理研究C.高校教学心理研究D.高校学科心理研究2011单选:以下属于联结派教育心理学观点的是:(D)A。
认为学习无须通过试误及强化B。
认为学习要以意识为中介C.认为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D。
认为刺激和反应是心理或行为最高解释的原则2013单选: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时,应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才有助于得出合乎“大学生”的结论。
这是强调遵循:(B )A.客观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
教育性原则2011单选:当年华生为研究儿童恐惧心理,在儿童抚摸白兔时大声敲锣,结果儿童不但对白兔、甚至对其他白色的物体都产生恐惧,该实验违反的研究原则是:(D)A. 理论联系实际B.发展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2015单:采用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面对面地交谈的方式,来了解被研究者的学习态度。
这种研究方法是( C )A。
观察法 B.个案法 C。
调查法 D.测量法2011填: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2011填:采用标准化工具对心理和行为进行客观测定的方法是(测量法)。
2012填:在学校日常教学中,通过控制教学方法来观察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纲要
2006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讲授与考试纲要说明:本纲要根据2006年5月全省高校岗前培训工作集体备课会讨论的基本意见确定,各高校可根据学校与教师的具体情况予以调整.主要参考资料:1、刘华山、程刚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2、程刚教授编《高等教育心理学》讲授提纲。
一、课时安排:课堂讲授24个课时.二、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对象内容与任务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及研究方法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及趋势教学建议:1.考虑到非师范专业毕业的学员没有学过心理学,第一节普通心理学部分心理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体系要讲清楚,要举例说明心理学的对象与内容。
2.本章重点拟定在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介绍,以培养学员在今后的工作中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兴趣与能力。
难点是“实验法”,但不要有太多的概念,可选用心理学史上经典的一个实验作例子加以说明。
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与大学生生理发展特点第二节大学生的认知和发展与教育第三节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教学建议:1.本章是发展心理学的内容,它是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与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紧密相联。
2.本章重点是第二节的第一、第三部分,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3.第三节中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要讲清楚,因为自我意识是个体人格发展的核心,这部分内容亦是难点。
4.几个重要理论介绍:智力发展的多元理论、Piaget的智慧理论、埃里克森道德理论。
第三章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概述第二节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第三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教学建议:1.本章是学习心理的理论基础部分,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点内容。
2.第一节的重点是加涅学习结果分类。
3.第二节中重点是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应着重介绍其理论在高校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4.第三节是本章重点,布鲁纳、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是主要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只作简要介绍(教学中没有必要拓展)。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样题
样题一、选择题1、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 ).A、心理自我B、现实自我C、投射自我D、理想自我答:A (159页,11-1自我意识的涵义与结构)解析: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生理自我指个人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意识,社会自我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心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
因此,正确答案选A。
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A (176页,12-1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解析: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通过学习把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道德价值体系不断内化的过程。
因此,正确答案选A。
3、介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教学目标称为( )。
A、使能目标B、行为目标C、系统目标D、表现性目标答:A (225页,15-2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设计)解析:介于起点状态和终点目标之间的教学目标称为使能目标,是达到终点目标的前提条件。
从起点到终点之间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越多,则使能目标也越多。
因此,正确答案选A。
4、依据测验目的,项目难度一般确定在( ).A、0.1-0.3之间B、0.3-0.7之间C、0。
7-0。
9之间D、0。
9以上答:B (240页,16-2有并效教学测验的基本要求)解析:项目的难度多高合适,取决于测验目的。
测验要是用于选拔(选拔性测验),应采用难度值接近录取率的项目,0.5左右的难度最合适.对项目的难度特征进行分析,应考虑测验的目的,一般在0.3~0.7之间为宜。
因此,正确答案是B。
5、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是群体的背景增加了人们的( )。
A、内驱力B、凝聚力C、向心力D、吸引力答:A (193页,13-1群体中的相互作用)6、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分析思维B、发散思维C、辐合思维D、抽象思维答:B (153页,10-3创造性及其培养)7、能再认不能回忆的遗忘是()。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摘要:1.考试大纲的概述2.考试大纲的内容3.考试大纲的作用4.考试大纲的实施与评估正文:一、考试大纲的概述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是指导高校心理学教学和考试的重要文件,旨在规范心理学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和考试要求,以确保教育质量和培养合格的心理学人才。
考试大纲在我国高校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教师和学生了解学科内容、安排教学计划和学习进度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考试大纲的内容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性质和目标:明确心理学课程的性质,如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等,以及课程目标,如培养学生的心理学理论素养、实际操作能力等。
2.课程内容:列举心理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等。
3.教学要求: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提出具体要求,如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
4.考试形式和要求:明确心理学课程的考试形式,如笔试、实践操作等,以及考试所占比例、合格标准等。
三、考试大纲的作用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教学:考试大纲为教师提供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助于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2.引导学习:考试大纲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有助于学生了解学科体系,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3.规范考试:考试大纲明确了心理学课程的考试形式和要求,有助于规范考试行为,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
4.评估质量:考试大纲为高校心理学教学质量评估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了解教学质量,发现问题,改进教学。
四、考试大纲的实施与评估为了确保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的顺利实施,高校应采取以下措施:1.组织培训: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使他们充分了解考试大纲的内容、要求和作用。
2.完善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参考书、网络资源等,以满足教学需求。
3.加强监督:对教学过程和考试进行监督,确保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得到落实。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高校教师资格申请者)第一章心理学概论第一节人类心理现象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一、个体心理系统个体心理: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四个方面: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1.心理动力: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
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a) 动机: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2.心理过程:是一种动态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关系。
a)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b)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
c)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
3.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其持续的时间是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
4. 心理特征: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a) 能力: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
b) 气质: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
c) 性格: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d) 气质与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
这些心理,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其他人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二、个体心理与行为—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人的心理具有意识性。
1.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察觉的心理活动。
2.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察觉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就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
人清醒的时候,也有无意识的心理现象。
无意识也是人的心理活动,并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得作用。
3.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高等教师资格申请者)~兵团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编印第一章心理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
3.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是在群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它是该群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
二、选择题1.(A)状态使人的心理活动积极有效。
A.振奋 B.疲惫 c.分心 D.应激2.在(c)活动时人可能会出现犹豫或果敢的状态。
A.感知 B.思维 c.意志 D.情绪3.“知识就是力量。
”这说明(C)对意志行为的重要影响。
A.情绪 B.情感 C认知 D.思维4.有的人观察敏锐精确.有的人粗枝大叶;有的人记忆力强,有的人记忆力差,这些是(B)的差异。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认知5.有的人比较温柔,有的人比较粗暴;有的人沉着冷静,有的人急躁焦虑,这些是(C)的差异。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认知三、判断题1.在感知活动时人可能会出现聚精会神或漫不经心的状态。
(√)2.在情绪活动使人可能会出现灵感或刻板状态。
(×)3.人有生理的需要,也有社会的需要,其中社会的需要包括劳动的需要、饮食的需要、人际交往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等。
(×)4.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骄傲自满;有的人积极进取,有的人被动退缩,这些是气质的差异。
(×)四、简答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类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答案要点一:(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2)它包括个体心理系统,个体心理又可以分成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个体心理与行为;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等方面。
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答案要点: (1)人的心理是一种精神活动现象,其作用对象是头脑中的观念。
高等教育心理学1-2章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一)教育心理学(狭义)是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高等院校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科。
大学生;大学教师;师生交往系统和教育教学环境及其它相关心理问题(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特色是“高”与“专”;高:高等、高级专:大学教学的专业化和专门化(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四)高等教育心理学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
高校的三大职能: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学科性质、内容体系、研究原则、方法、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等。
(二)高等学校学习心理研究;学习本质、知识技能学习、学习迁移和问题解决、学习动机等。
(三)高校德育、自我意识及群体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四)高校教师心理与教学心理研究。
(2015年简答)简述高等教育学的主要内容。
(2014年单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研究B.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学科心理、教师心理研究C.高校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和心理健康研究D.高校德育心理、学科心理、教学法、心理健康研究(2012年单选)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构成内容的是: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B.高校学习心理研究C.高校教学心理研究D.高校学科心理研究(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人性论(二)西方教育心理学思想1.亚里士多德:《论灵魂》为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哲学和心理学依据。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提出许多教育与心理相结合的原理和原则。
3.裴斯泰洛齐:在《论教学方法》中首次提出了使“教育心理性化”的设想。
4、赫尔巴特:将“教育心理学化”的设想和主张付诸实施,提出教育过程的四阶段论:明了(讲授新知识)、联想(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方法(应用)。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
教师资格证书模拟考试参考试卷: 《 高等 教育心理学 >考试试卷一一、选择题(15X2=30分)1. 下面四个因素中不具有心理动力作用 的因素是:A.理想B.需要C.兴趣D.情 绪2.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高等教育心理学的 内容体系?A. 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 C .德育心理研究B. 教学心理研究 D.心理健康研究D. 智慧技能与心智技能基本同义3. 哪一个因素不是教师角色对学生的影 响作用?A. 教学风格B.教师领导方式C.教师期 望D.教学动机 4. 下述哪一环节不是教学反思的过程? A.具体经验B.豁然开朗C.抽象的重新 概括D.积极的验证5. 下面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A.智慧技能是程序性知识B.智慧技能与 认知策略都属于程序性知识C. 智慧技能是对外办事的,认知策略是 对内调控的 6. 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的生发 生成的是:A.联结学习论B.认知学习论C.建构主 义学习论D.刺激反应学习论7. 按照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分为: A.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 B.近景 的直接性动机-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成 就动机-自我实现动机 D.高尚的动机-低 级的动机8. 学习迁移的过程就是一个将经验整合 而建构成一种一体化、网络化的心理结 构的过程。
这是迁移的:A.认知结构说B.经验整合说C.经验泛化说D.关系转换说9. 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 特征或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 间的联系和关系, 形成一个整体。
这叫:A.综合B.概括C.比较D.抽象 10. 人们记忆的内容按一个特殊的、 连续的、系列的顺序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 这是知识保持与储存的那一种组织形式? A.系列组织B.联想组织C.网络组 织D.更替组织11. 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 制,那么,不属于元认知控制的是:A.计划B.定势C.监视D.调节 12. 理想自我极度缺乏或丧失, 而对自己 的现实自我又深感不满, 因而极端自卑, 甚至出现自我拒绝。
高等教育心理学及考试试题(教师岗前培训)PPT课件
强调潜意识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组成。
社会认知理论
01
社会认知理论
探讨社会环境和个体认知对行为 的影响,包括社会认同理论、归 因理论等。
02
03
社会认同理论
归因理论
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和比较来 定义自我,社会认同对行为和态 度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人们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的 行为,不同的归因会影响个体的 情绪和行为反应。
调查法优点
调查法具有操作简便、覆盖面广的优点,能够快速收集大量数据,适用于大规模的调查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定义
观察法分类
观察法优点
观察法是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受试者 的行为、表情、言语等特征,以探究 其心理状态和行为规律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可以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 察两种类型。自然观察是在自然情境 下对受试者进行观察;实验室观察则 是在实验室中对受试者进行观察,以 控制实验条件。
评估与反馈
通过科学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教学提供及时反馈,调整
教学策略。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 到20世纪初期,当时的教育学家 开始关注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心 理需求和学习特点。
发展
随着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不断发展 和融合,高等教育心理学逐渐形 成独立的学科领域。
现状
案例研究法优点
案例研究法具有深入性和全面性的优点,能够深入探究个 案的各个方面,适用于探究复杂问题或特定情境下的心理 和行为规律。
04
考试试题及解析
选择题
选择题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A. 人的心理过程 B. 人的行为
选择题
01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与考试指导纲要《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一、考试目标考察学习者对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以及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的了解,尤其是对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各个流派的观点的整体把握情况。
二、考试内容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含义2、实验教育学及其代表人物3、桑代克及其科学教育心理学诞生及其标志4、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特点5、联结派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6、认知派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7、联结——认知派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8、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9、现代信息加工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第二章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一、考试目标考察学习者对一般心理现象和大学生身心活动的特点的认识。
二、考试内容1、人的心理现象2、大学生身心活动的基本特点与教育第三章高校学生学习心理概述一、考试目标主要考察学习者对学习的含义、学习的分类,特别是各种学习理论观点的把握和运用水平。
二、考试内容1、学习的含义(1)广义的学习(2)狭义的学习2、布鲁姆的目标分类3、加涅的按学习结果分类4、冯忠良按学习内容分类5、桑代克的联结学习论(1)学习是联结的观点(2)尝试错误的观点(3)三个学习定律6、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学习理论(1)操作条件发射的含义(2)强化的观点7、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1)顿悟的含义(2)顿悟产生的条件8、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发现理论(1)认知结构(2)发现学习的含义及其特征9、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1)有意义学习的含义(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3)有意义学习的三种同化模式(见第四章)10、建构主义学习论(1)建构主义知识观(2)建构主义学习观(3)建构主义学生观第四章高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一、考试目标主要考察学习者对陈述知识、程序知识以及策略知识的理解情况。
二、考试内容1、知识学习的界定2、知识的分类(1)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2)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3、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1)命题(2)命题网络(3)图式4、奥苏伯尔关于认知同化的观点及学习中的三种同化形式(1)同化的相互作用观(2)三种学习同化的形式A下位学习派生下位或派生类属(derivative subsump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一、考试目标本章主要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高等教育学体系的产生与形成过程,高等教育学的性质、发展动力和学科体系,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并能否运用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
二、考试内容1.高等教育发展简况成长中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及其特征。
高等教育的雏型阶段及其特征。
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及其特征。
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及其特征。
扩张中的高等教育:规模化。
中心化。
综合化。
国际化。
职业化。
终生化。
多元化。
2.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研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和系统研究阶段。
在相当的阶段,高等教育学萌芽并产生和发展。
个别研究阶段及其特征。
组织研究阶段——高等教育学产生。
系统研究阶段——学科体系形成。
3.认识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的性质。
高等教育学的任务。
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因。
国内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4.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
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一、考试目标本章考查学习者是否认识了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教育的本质,理解了高等教育的概念、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考查是否认识了高等教育价值,理解高等教育外部基本关系和内部基本关系。
二、考试内容1.教育与高等教育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据有关研究,有28种之多。
人本心理学者关于人性本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人性本质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考察人性必须从人的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两方面入手。
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就是:发挥人的潜能;发现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通过文化的传递、内化、融合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高等教育的概念。
不同时期概念发生演变,不同国家概念界定不同,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在较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高等教育可界定为: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既有发属于上层建筑的属性,也有属于生产力的属性,还包括既不是生产力也不是上层建筑的成份。
高等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对高等教育基本特征的认识的4种观点。
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有三大基本特征:性质任务上的高等专门性、教育对象上的身心成熟性、劳动过程中的复杂精神性。
三大特征说明,高等教育应当有着不同于初等、中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
2.高等教育的地位高等教育最基本的价值是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以高等教育价值主要在于个人、还是在于知识或在于社会作为分界,形成了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知识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和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高等教育主要载体——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
3.高等教育内外部基本关系高等教育内外部基本关系是指导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和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到包括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和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两个方面。
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影响因素(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育环境)引导与促进专门人才的成长。
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一、考试目标本章主要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养目标等基本概念,以及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马克思主义闰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否理解教育目我的作用和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据;是否重点掌握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以及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结合的几种模式,能结合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分析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
二、考试内容1.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概念及特点。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
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的作用有控制教育对象的发展、指导整个教育过程和激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三个方面。
制定教育目的以社会需求为客观尺度,以个体需要为内在准则,以社会与个体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的统一为根本依据。
2.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素质教育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4个要点。
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
素质教育的内涵。
3.高等学校培养目标通才教育与专业才教育是制定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涵义。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的4种模式。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5条依据和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一、考试目标本章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高等教育结构的概念,及其与高等教育功能之间的关联:了解国内外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状况和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策略:是否理解和掌握了高等学校的职能、高等教育功能与职能的关系,能否运用高等学校的职能原理分析教育领域和教育管理领域的现象。
二、考试内容1.高等教育结构及其相关概念高等教育结构的概念。
宏观高等教育结构与微观高等教育结构。
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联。
关于高等教育功能的多种看法。
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和创造。
2.国内外高等教育结构国外高等教育宏观结构,各国是有差别的。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历史与现状.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
3.高等教育功能的使命定位——高等学校职能高等学校基本职能的历史演变。
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
对高等学校职能体系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一、考试目标本章主要考查学习者是否认识到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阶段性、身心特点以及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和角色特征;了解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历史上有关师生关系的多种不同震点;理解教育质量的前提是调动“一体两面”的积极性,以便营造民主与平等、交藏与理解、自由与宽容的良好师生关系。
二、考试内容1.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阶段性主体性的内涵。
完整的主体性涵盖的4个方面。
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的阶段性,以及适应性地针对不同个体选择和运用发展主体性的策略.2.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特征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高等学校教师的角色特征。
3.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关系现状。
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同关系理论。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主体的“一体两面”。
教育质量的前提.创设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
第六章高等学校教学一.考试目标本章主要考查学习者了解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概念的情况,是否理解了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原则;了解和掌握了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主要教学原则;了解和掌握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特点及选用原则,高等学校常用的若干教学方法;了解高等学校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各种教学评价的特点及其作用,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教学改革策略。
二.考试内容1.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学科与科学的概念。
高等学校学科的特征。
专业的概念。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
专业设置的原则。
高等学校课程定义及特点。
教学计划的概念。
修订教学计划的原则要求。
教学大纲的概念与结构。
教学大纲的编制应遵循的原则。
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内涵。
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必须遵循的原则。
2.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学过程的规律。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珠组织与实施的环节和步骤。
3.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定义。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点。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运用原则。
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掌握学习法、学期成绩导式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
4.高等学校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模式。
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概念。
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作用。
5.教学风格及其形成途径教学风格的概念。
教学风格的基本特点。
教学风格的形成途径。
6.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两种模式理论。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必须遵循的策略。
第七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考试目标本章主要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任务,科学研究的类型和课题申报的有关选题、项目设计等;是否掌握了科学研究的五项原则和科研管理的主要内容,科研成果的鉴定、申请鉴定的前期准备及鉴定形式与步骤、研究成果的转化等。
二、考试内容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意义与任务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意义。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类型与课题申报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类型。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课题申报的主要步骤。
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与组织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组织的一般流程。
高等学校的科研管理内容。
4.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的鉴定与转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的鉴定。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
第八章高等学校服务社会一.考试目标本章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了高等学校服务社会对办学方向、促进教学与科研,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能否从教学服务、科研服务和信息与设备资源共享服务方面理解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
二.考试内窖1.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意义片办学方向的意义,对促进教学、科研的意义,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2.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借鉴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两种模式。
美国高校服务社会对我国的启示.3.美国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与管理美国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第九章高等学校管理一.考试目标本章主要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内部决策与领导体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否理解并掌握高等学校管理的要素与特性、高等学校管理原则和管理内容等。
二.考试内容1.高等学校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
高等学校内部领导层的组成.高等学校内部决策领导的活动方式。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历次演变给我们的启示。
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阶段划分。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考虑的因素。
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
高等学校组织的特点。
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集中的方面。
2.高等学校管理的要素及特征高等学校管理的系统要素。
高等学校管理的特性。
3.高等学校管理的原则与内容高等学校管理的原则。
高等学校比较重要的几项管理内容。
第十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一、考试目标本章考查学习者了解高等学校学制、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等的情况,是否重点把握了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结构;是否重点理解了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的现状及改革趋势。
二、考试内容1.高等学校的学制教育制度的概念.高等学校的学制概念。
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
国外高等学校学制概况。
美、日、法、德、英。
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