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简史课堂展示:翻译与文化价值的传递

合集下载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浅谈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摘要】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话题。

在翻译领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翻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化。

文化对翻译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还包含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文化差异是翻译过程中的挑战之一,需要翻译者具备文化中介的能力。

在翻译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翻译者需要理解并尊重源语言的文化背景。

而在文化转换中,也存在着一些悖论,需要仔细思考和解决。

文化与翻译的互动促进了跨文化交流,翻译需要对文化因素有深刻的认识和应用。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加深理解。

【关键词】文化,翻译,关系,影响,文化差异,挑战,文化中介,文化意识,重要性,文化转换,悖论,跨文化交流,辨识,应用,互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1. 引言1.1 文化与翻译的定义文化与翻译是紧密相关的概念,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我们来看文化与翻译的定义。

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习俗规则等。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行为,将一种语言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文化与翻译的联系在于,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

翻译时要考虑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文化在翻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翻译的选择、表达和理解。

翻译则通过传播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文化与翻译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得到更详细的探讨。

1.2 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财富,它包括了价值观念、习俗习惯、历史传统等内容。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翻译者的选择、传达和理解。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隐含含义,翻译者需要在理解源语言的基础上,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特点,以保持原文的意境和风格。

在翻译时,翻译者需要对原文所涉及的文化现象、事件等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可能会出现误解或歧义。

中西翻译简史第8章(课堂PPT)

中西翻译简史第8章(课堂PPT)
学作品,翻译了贺拉斯、西塞罗等人的作品。
15
二、马丁路德的圣经翻译
• 生于图林根农民家庭,早年在修道院中攻读神学,后获得神学博士,担任解 释《圣经》教授。1521年因拒绝查理五世勒令改变其宗教主张几乎被捕, 后经人帮助才免于被捕。此后,他在合作者的协助下着手翻译圣经1522年 出版从希腊语翻译而来的《新约》;1534年出版从希伯来语翻译而来的 《旧约》。在翻译中,路德遵循通俗、明了、能为大众所接受的原则。他以 图林根一带比较统一的公文用语为基础,吸收中东部和中南部方言的精华, 创造许多新词,使译文成为德语典范。这部圣经的翻译创造了为民众所接受 的文学语言形式,为德语的统一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14
一、德语的历史发展
• 4. 19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德国的翻译不但促进了德语发展而且还在思想传 播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 约翰.克里斯多夫. 戈特舍德翻译法国剧本,并创作《临死的卡托》、《阿吉斯》; • 福斯翻译荷马史诗《奥德修纪》和《伊利昂纪》等作品在德国古典文学期为介绍古希
腊罗马的文学的工作奠定基础; • 维兰德翻译莎士比亚作品为德国文学注入活力;此外,他还翻译了古希腊、古罗马文
• 创作有《坎特伯雷故事集》,艺术成就很高,远远超出了之前和同时代的英国文学作品,英 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 《论星盘》乔叟的创作标志着英语作为民族语言的重新确立
9
四、现代英语时期
• 1)公元1500年左右的元音大移位使中古英语变为现代英语(近代英语)。 • 2)1476年印刷家威廉.卡克斯顿在英格兰建立印刷社。他的印刷社印刷威克
• (3)阿尔弗雷德对翻译的推动为英语和英国本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6
三、中古英语时期
• 1、法语对英语产生影响的原因

翻译简史课堂展示:翻译与文化价值的传递

翻译简史课堂展示:翻译与文化价值的传递

全球化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需求增加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 流日益频繁,对翻译的需 求也随之增,机器翻译、语 音翻译等先进技术为翻译 工作提供了更多便利。
文化交流的桥梁
翻译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 流的桥梁,有助于促进文 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翻译简史课堂展示翻译与文 化价值的传递
目录
• 翻译简史概述 • 翻译与文化价值的传递 • 翻译技巧与策略 • 翻译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翻译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影响 • 实例分析
01
翻译简史概述
翻译的起源
翻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当时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需要通过翻译来传 达信息。
最早的翻译形式可能是口译,即通过口头传达信息,后来逐渐演变为书面翻译。
文化习俗的误解
不同文化习俗可能导致语 言中的隐喻、比喻等修辞 手法产生歧义,影响翻译 的准确性。
语言差异的挑战
词汇量与表达方式的差异
不同语言的词汇量和表达方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给翻译带来困 难。
语法结构的差异
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翻译时需要对句子结 构进行较大的调整。
语用习惯的差异
人工智能与翻译的融合
01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机器翻译将更加智能、高效,与人
工翻译相互补充。
跨文化交流的深化
0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翻译将更加注重传递文化价值,促进
跨文化交流的深化。
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
03
未来翻译将更加注重满足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化和个
性化需求。
06
实例分析
《红楼梦》的英译本分析
不同语言的语用习惯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翻译时难以准确传达 原意。

中西翻译简史第6章

中西翻译简史第6章

• 2)公元661年倭马亚攻占叙利亚,建立倭马亚哈里发王朝(中国史称“白
衣大食”)。该王朝从建立起就接受希腊文化。该王朝将阿拉伯语定位官方
语言,首先将行政文本翻译为阿拉伯语。后来,集中许多科学家到大马士革
将希腊的哲学和科学著作译为阿拉伯语。该举动对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科学哲 学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2)15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直接接触原著。 • 13)17世纪至19世纪知识的民主化和不断扩大的读者群给科技翻译增加了难度。 • 14)现代科技翻译
• 现代科技翻译的数量不断增加,还产生了大量的隐性翻译。科技翻译是一个创造过程。翻译文本
越是深入渗透到目标文化的语言体系和文化构造之中,就越能得到广泛的传播。翻译使知识广泛 传播。
二、古罗马的自然哲学与科学 • 2)古罗马时期的自然哲学家和科学家
• (1)欧几里得
• 雅典人。是第一个把几何学系统化的数学家。他的《几何学原理》把许多分散的定
理和证明从各个方面聚拢起来,编为有条理的课本。
• (2)克罗狄斯. 托勒密
• 哥白尼之前最伟大的天文学家;著述有《地理学》、《星体》、《光学》和《天文 学大成》。
13世纪的译者服务于非宗教人士。
• 10)13世纪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世大力支持大规模翻译。他让人翻译成西
班牙语的《国王书》是一系列的他指定翻译为西班牙语的文本。
二、托莱多翻译院
• 11)托莱多翻译院对科学和哲学传入中世纪的欧洲起到重要作用
• 这时期对阿拉伯重要学术著作的引介拓宽了欧洲的知识广度。西方世界通过翻译逐渐了解阿拉伯 的命数法、代数学、托勒密的天动学和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著作,还有希腊和阿拉伯的医学体系
• (3)老普林尼

翻译的功能与文化传播

翻译的功能与文化传播

2翻译的地位和文化传 播功能 .
对 于 翻 译 的 功 能 和 地 位 ,在 中
最终 目的也是 文化传播 。各民族文化 西方 从古至今 都未能 予以充分 重视 ,
般 人 大 多 认 为翻 译 只 是 一 种 语 言
之 间的相互转 换 ,比如 唐代 的大经 学 “ 即易 ,谓换 易言语使相 解也 。” 译 (《 周礼 ・ 官 ・ 官 》贾公彦疏 ) 秋 序 大 意 为 翻 译 即 一种 语 言 转 换 成 另 一 种 语 言 ,使 人互 相 理 解 罢 了 ; 《 辞
南方论刊 ・ 0 8 2 0 年第8 期
文 化 长 廓
翻译 的功能与文化传播
魏耀川’ 陈 岚
(. 1上海金 融学院外语 系 上海 2 10 ;2上海 电力学院外语 系 上海 20 9 ) 0 29 . 0 00
【 摘要 】 本文以 当前 国内外翻译研 究的文化转 向出发 ,以翻译和文化传播的 内在关联为主线 ,通过翻译与文化 传播 历
间 ,就 应 该 有双 语 或 多 语 的 翻译 活 动 ,然而 已无文 献可证 。即使 在夏 、
斯 、欧里庇得斯 和米 南德 的希腊戏 剧
文化 同语 言 之 间 的 关 系 不 可 分
必须深谙该 民族所使 用的语言 ;充分 掌握 了一 个民族 的语言 ,就能 很好地 了解 该民族 的文化 。要成功地进 行翻
海 》对 翻译 的定 义是 : “ 一种语 言 把
价值观 、社会结 构 、思维方 式 、宗教 家 、语言学家 贾公彦把 翻译诠释为 :
信仰 、思想道德 的不同 ,各 个不 同文 化之 间有着较大 的差异 。语 言作为文 化 的一个 组成部分 ,作为文化 信息 的 载体 ,必然 会将这 些差异反 映出来 。

翻译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翻译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价值观、习俗等方面的差异,翻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如 语义歧义、文化误解等。
机遇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翻译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机器翻译、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翻译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率。同时,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强 ,翻译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翻译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目录
• 翻译的定义与重要性 • 翻译对文化交流的促进 • 翻译对文化交流的挑战 • 翻译技巧与策略在文化交流中的
应用 • 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角色 • 未来展望:翻译与文化交流的发
展趋势
01
翻译的定义与重要性
翻译的定义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信息转化为另一 种语言的过程,涉及到词汇、语法、 语境和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
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媒介,是 跨文化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助于克服语言和文化 障碍,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的传播和交 流,对于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电影、音乐、出版等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为翻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机会。
提高翻译质量与文化交流效果的途径
加强翻译人才培养
通过高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培养具备跨文化意识 和专业素养的翻译人才。
建立翻译规范和标准
制定统一的翻译标准和规范,确保翻译的质量 和准确性。
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国际学术交流、文化节等活动,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认同。

翻译中的文化传播效应分析

翻译中的文化传播效应分析

翻译中的文化传播效应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工具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

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而且也对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翻译中的文化传播效应角度进行分析。

一、翻译对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翻译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接触不同的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在国际交流中,翻译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翻译工作能力强的人,能够帮助解决语言障碍,促进合作交流,从而推动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

二、翻译对于文化传承和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化传承和保护是文化的一部分,翻译是文化传承的方式之一。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理解并重新表达源语言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使其传递给目标语言读者。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文化,保护文化资源。

三、翻译可以对目标文化产生影响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不仅可以顺应目标文化的需求,而且可以引入新的文化元素,甚至影响目标文化习惯。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有时候会加入一些目标语言文化的成分来提高阅读者的可接受度和理解度。

四、翻译可以促进目标语言的发展翻译有助于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可以帮助目标语言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翻译也能够培养人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力。

五、翻译需要考虑目标观众的特点翻译要想成功地传达源语言的观点和文化内涵,就需要考虑目标观众的特点。

译者需要了解目标观众的文化背景、语言水平和文化习惯等,从而适应目标观众的口味和需求,让翻译更为有效地传达信息。

六、翻译中需要注意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内涵和习惯,翻译时应该注意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在翻译之前,译者应该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习惯和表达习惯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完成翻译的任务,并让翻译更加准确地传达信息。

总之,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注意观众的需求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从而让翻译更好地传达源语言的信息和文化内涵,促进文化的交流、传承和保护。

文化传播与翻译

文化传播与翻译

关于⽂化传播之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下⾯的描述中窥见⼀斑:“⼈之为⼈从传播起。

传播是⼈的天性亦是⽂化的本性。

⽂化传播使⼈成其为‘⼈’,使⼈成为‘类’。

” “传媒的世界化和世界的传媒化是当今时代的⼀个显著特征。

通过传播认知⽂化,认知社会和⼈类⾃⾝,将成为⼈类认识的⼀场变⾰。

”在进⼊全球化时代的⼆⼗⼀世纪,跨⽂化传播将渗透在⼈类⽣活的⽅⽅⾯⾯,从不同的⾓度影响我们思维和⾏动⽅式。

美国学者亨廷顿就这样地认为,在当今时代,⽂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且是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原因。

要让世界充满爱,充满理解,充满和平,跨⽂化传播的通畅与否就变得⼗分的重要。

那么,我们的翻译与(跨)⽂化传播有什么关系?钱钟书先⽣在论述“林纾的翻译”时有这么⼀段话:“汉代⽂字学者许慎有⼀节关于翻译的训诂,义蕴颇为丰富。

《说⽂解字》卷⼗⼆《⼝》部第⼆⼗六字:”囮‘,译也。

从’⼝‘,’化‘声。

率鸟者系⽣鸟以来之,名⽈’囮‘,读若’讹‘。

南唐以来,⼩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鸟媒‘对’禽鸟‘的引’诱‘,’⾔为‘、’讹‘、’化‘和’囮‘,是同⼀个字。

“钱钟书先⽣并未在阐述翻译本质之上打住,他随后⼜补充:”’媒‘和’诱‘当然说明了翻译在⽂化交流⾥所起的作⽤。

它是个居间者和联络员,介绍⼤家去认识外国作品,引诱⼤家去爱好外国作品,仿佛做媒似的关系,使国与国之间缔结了’⽂学因缘‘,缔结了国与国之间惟⼀的较少反⽬、吵嘴、分⼿挥拳等危险的’因缘‘。

“ 钱钟书先⽣已把翻译与⽂化传播的姻缘关系说的很明⽩了。

翻译在本质上与⽂化传播和⼤众传媒密不可分,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正因为如此,许多的翻译家在⼤量的书刊中作为中外⽂化的友好使者⽽被介绍,如鸠摩罗什、⽞奘、徐光启、利玛窦、安世⾼等等。

他们以⾃⼰的翻译成就促进了跨⽂化的传播和跨⽂化的交流。

鸠摩罗什是⼀代⾼僧,治学严谨,精通梵⽂,兼晓汉⽂,曾译经74部,384卷,其译⽂表达准确,⽂字流畅,被后⼈称作”辞喻婉约,⽂字典丽,意义与原⽂不悖“,与⽞奘、真谛、不空⼀道被誉为中国古代四⼤翻译家。

中西翻译翻译史 ppt课件

中西翻译翻译史 ppt课件
• 约翰.赖希林 Johannes Reuchlin翻译的目 的在于将读者引向原作 ,因为原作的完整 思想在任何翻译中是表达不出来的。原作 的形式与源语紧密融合,无法在译语中得 到保留。
中西翻译翻译史
• 阿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 16C对文学研究采取新方法、对翻译理论提
出新见解的杰出代表之一。 一、必须尊重原作 二、翻译者必须具有丰富的语文知识 三、风格是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风格的性质还取决于读者的要求
《圣经.旧约》 “巴别塔” Babel——巴比伦文 神之 门——古希伯来语 混乱、变乱
• 西方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笔译活动 约公元前250年罗马人里维乌斯.安德罗尼柯——拉丁语译荷 马史诗《奥德萨》,距今约2200多年
中西翻译翻译史
.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中“翻译”、“口译”一词 异大 均质欧洲语Standard Averrage European Lang (translation源自拉丁语translatio-字面意思to ca the other side )
中西翻译翻译史
• 菲尔蒙.荷兰德Philemon Holland 16世纪英 国最杰出的翻译家 被誉为伊丽莎白时代的 “总翻译家”(translator general),真正 懂得“翻译的秘诀”。
一、翻译必须为现实服务 二、讲究风格
中西翻译翻译史
诗歌翻译
• 乔治.查普曼Georga Chapman 反对过于严 格,也不赞成过于自由。他说:“我鄙视 译者陷入逐词对译的泥坑,丧失本族语的 活的灵魂,用生硬的语言给原作抹黑;同 时,我也憎恨不求简练,使用繁文缛语以 表达原意。”
• 以翻译家阿文蒂诺斯Johannes Aventinus思潮为 背景,意译派提出:德语是 一种有自己规则、必 须得到尊重的独立的语言;德语有自己的语言风 格,这一风格不能因模仿其他语言而受到破坏。 (16C德国翻译思想)

古代诗词翻译与文化传播

古代诗词翻译与文化传播

古代诗词翻译与文化传播
1. 介绍
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意象、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艺术
形式。

翻译古代诗词是将其精髓传达给全球读者的桥梁,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
交流与理解。

2. 历史背景
在中国古代,为了更好地理解、学习和吟咏古代诗词,人们开始进行翻译工作。

从最早的通行文字翻译到后来的文人笔记注释和专门的外国语翻译,都对古代
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影响。

3. 翻译策略
翻译古代诗词需要充分考虑其特点和特色,并选择适当的策略进行转换。

常见
的策略包括直译、意合、音韵转移等,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同时符合目标语言的
习惯表达方式。

4. 文化传播效应
通过对古代诗词进行翻译并在国际上广泛传播,可以增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与融合。

古代中国诗词作为文学艺术的高峰之一,将自然风光、人生哲理和情
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引起了世界各地读者的共鸣。

5. 翻译对比与探讨
通过研究不同版本的古代诗词翻译作品,可以发现不同翻译家对于同一首诗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源于个人经验、语言背景和文化观念等因素,在不同版本的翻译中体现出来。

6. 持续推广与传承
为了更好地传播古代诗词,需要进行持续推广与传承。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借助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在线分享、讨论和传播,可以将古代文化带给更多人,并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兴趣。

7. 对翻译者的要求
正确翻译古代。

试论文化传播与翻译

试论文化传播与翻译

试论文化传播与翻译
中文翻译是文化传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能够促进文化交流。

它的特
点是把一种语言中的文化内容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文化内容,从而帮助不
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

在中
文翻译的过程中,从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言,必须将其文化特性完整
地表达出来。

翻译不仅需要在语言的表达上表现出原文和译文的语种特色,而且也要尊重文化,使非中文国家的读者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增强文化交流。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中文翻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
以提高中文的国际影响力,增进中外文化的交流,还可以把大量的文化信
息传播给不同国家。

正是由于中文翻译的有效翻译,许多外国读者能够深
入了解中国的文化,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总而言之,中文翻译是文化传播的有效手段,它既可以帮助不同语言
之间的文化交流,又可以让外国读者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加深中国文化
的理解。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传递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传递

备注:对于动态对等翻译,奈达是这样描述的:“定义动态对等的一种方法便是将其描述为‘最切近自然的对等’。

这个定义包括三个基本术语:1)对等,它指向源语言信息;2)自然,它指向受体语言;3)最切近,它在极度相似的基础上将二者联系在一起。

动态对等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

所谓最切近,主要是指意义上的最切近,指在“自然”的基础上选择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传递提起翻译,我们不可避免要涉及到文化,语言是文化的部分反映,在英美这种强势文化系统内,归化翻译是一种强劲的流派。

而在当今中国大规模的归化却并不可取,易造成中国读者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心理误解。

从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翻译的终点是读者,而文化翻译更是针对读者的,读者是翻译中所有因素的综合衡量者。

而理想的翻译在表达原文的言外意义,还应包括文化效应,故文化效应的终点也是读者。

所以,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之间交流的重要渠道,不仅只是纯粹的语言文本代替,更是文化信息的相互移植。

由此可见,读者在翻译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文化传递更应以读者为第一优先考虑。

随着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日益频繁。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翻译活动得以实现,翻译对于消除语言障碍,增进彼此了解,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奈达的理论(翻译受众的感觉--他认为,。

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读者或言语接受者,要评判译文质量的优劣,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读者无疑具有最大的发言和评判权。

奈达提出著名的“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理论*。

在功能对等翻译中,译文受者是一个重要因素,是交际活动的参与者(是翻译的最后也是决定性的一环)。

当读者理解一篇译文时,他们因受姚斯的“期待视域”(Horizon of Expectation)的制约,会不可避免的对应他们母语用法或本民族文化习惯的知识。

《中西翻译简史》

《中西翻译简史》
.
第五章 翻译与宗教(下):《圣 经》的中译
第一节 早期传教士的圣经翻译 第二节 译名之争 第三节 “和合本”《圣经》 第四节 《圣经》的现代译本
.
第六章 翻译与知识传播(上):西方的科技 翻译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科技翻译 第二节 中世纪时期的阿拉伯文献翻译
第七章 翻译与知识传播(下):我国 的科技文献翻译
献卓著 4. 扮演传递文化价值观的重要角色 5. 促进各国各民族间文化交流
.
二、了解中西翻译史的差异
1.因中西两地宗教地位不同,故宗教 文献翻译的影响有异
2.因中西民族特性有异,两地译学理 论的走向不同
.
三、认识中西翻译观念演变轨迹
1. 翻译的忠实观、原文至上观的由来 2. 中西翻译史发展阶段的重新划分(三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科技翻译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科技翻译
.
第八章 翻译与民族语(上):近代欧洲各国 民族语的形成
第一节 翻译在英语发展中的影响 第二节 马丁·路德的圣经翻译与德语的形成 第三节 翻译与欧洲民族语的发展
第九章 翻译与民族语(下):翻译对中国文 化的影响
第一节 佛教典籍翻译等对中国现代汉语的影响 第二节 清末民初林纾等人的翻译与中国的新文化
.
两种不同教学安排:
1. 按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 周一章,共15章,加一前言作为 教学目标说明,共16周
2.打乱次序,以第一、二章为纲, 在讲授每一节的内容时,引导学 生自己去阅读后面的相关章节。
.
一、树立中西翻译史整体观
1. 两者的滥觞都与宗教文献翻译有 关
2. 在传播知识方面都发挥巨大作用 3. 对各国民族语言的确立和发展贡
.
第二章 中西翻译史的分期

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翻译活动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本文在阐释翻译活动与文化交融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回顾了中国历史上四次大规模翻译活动在中外文化交流融合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时至今日,翻译对推进中国文化现代性进程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应该从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中吸取经验,充分认识翻译的跨文化意义,以文化研究为基础,以翻译活动为媒介,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和中国文化的外译,在交流对话中弘扬中华文明。

现代汉语白话文中“文化”一词是一系列欧洲语言中相应词的直接翻译,而这些词都派生于“cultura”这个拉丁词,其最早的基本意义是“耕作,种植;作物”。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认识的深化,“culture”一词的外延不断延伸,内涵不断丰富。

十九世纪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er)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泰勒的定义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文化而忽视了物质层面的文化。

《辞海》关于“文化”这个词条的解释是: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这条定义中不难看出文化具有时空性。

从时间角度看,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综合反映,后一时期的文化是对前一时期文化的过滤和积淀,现代文化是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从空间角度看,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生态和人文环境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地域文化。

因此就存在古今文化传承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问题,而这就需要语言这个工具来完成。

我国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

”(《中国人与中国文化》)语言即是文化的载体,那么文化不同则语言不同,语言不同则交流不畅,于是,翻译活动便产生了。

中西翻译简史第10章

中西翻译简史第10章
• 1、翻译的对象是古典作品和宗教作品。 • 2、这一时期的主流仍然是从拉丁文到各个民族语言的翻译,但各民族之间也 开始了翻译的交流。
一、但丁、布鲁尼的翻译贡献(意大利) • 复兴古典文化离不开翻译。翻译成就了文艺复兴的名与实,而文艺复兴为翻 译提供给了施展拳脚的舞台。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翻译是从希腊语译成 拉丁语,后来才译成意大利语。
• 马尔库斯· 图留斯· 西塞罗
• 罗马帝国初期最著名的翻译家,翻译过大量希腊文学、政治和哲学著作
• 昆特乌斯· 贺拉斯
• 屋大维时期最著名的抒情诗人,从事诗歌创作、翻译和文学批评。
• 马库斯· 法比乌斯· 昆体良
• 罗马教育史上第一位公职教师,“翻译要与原作进行竞争”,翻译是创作
二、罗马帝国初期翻译家西塞罗、贺拉斯、昆体良的翻译贡献 • 罗马帝国初期翻译家西塞罗、贺拉斯、昆体良的共同点:
第三节
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各国文学、哲学著作的互译
• 17世纪至18世纪是欧洲近代国家的形成期。此期间,战争、启蒙运动、浪 漫主义运动使欧洲各国、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国在文学、哲学、人文 科学等方面的互译逐渐成为主流,拉丁文的古典作品翻译和圣经翻译构成近
代300年翻译史的另一条线索。
一、德莱顿、蒲柏、加尼特等人的翻译活动 (英国) • 英国在17至19世纪延续了自己的翻译传统,17世纪代表作:《钦定本圣 经》——使用了通俗英语,采用比较自由的翻译,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传 播性、接受性。其翻译活动由国王组织,具有很强的权威性、组织性喝专业
• 雅克· 阿米欧:
• 为了确保内容的准确,他特地前往威尼斯和罗马搜集并研究古籍手稿,还比较了各 种流传版本。
三、廷代尔、诺斯、荷兰德等人的翻译活动 (英国) • 英国在16世纪开始有了一批数量可观的经典译作,包括《圣经》、《希腊罗 马名人比较列传》。 • 本时期由于政治稳定,是英国翻译史上的黄金时期,经典译作大量出现,将 异国文学译介进英国文学的同时,丰富了英语的表现力,也促进了本国文学 的发展。

中西翻译简史第9章(课堂PPT)

中西翻译简史第9章(课堂PPT)
果报应”“生死轮回”“人生是苦”等宣传佛经的观念。
2020/4/4
10
三、佛经典籍翻译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 2、从文学结构方面证明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 佛经译本不仅影响了唐传奇的内容,还影响着唐传奇的文学结构; • 自唐代起,佛经翻译还因讲经的方式,衍生出一种韵散交错的变文形式,即说
• 1)缘起:佛语中表示同时的或异时的互存关系,现表示事情起因。 • 2)世界:佛语中表示时间与空间,现表示所处环境。 • 3)刹那、瞬间、弹指、须臾:佛语中表示不同时间长度,现都表示时间短。 • 4)具有派生能力的佛教创词,如:佛、魔、心。 • 5)四字成语和熟语,如:天花乱坠,作茧自缚,随机应变。
• 佛经对于中国文学语言的影响,还在于很多诗人和文学家都在思想和文学观上 深受佛经影响。
• 甚至中国诗歌评论和其他文论都采用了很多佛教语言
2020/4/4
12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翻译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13
一、严复等人的翻译改变了中国社会对西方思想文化的引进态度
• 明末清初,随着欧洲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中国曾兴起过一阵科技翻译的小 高潮,但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并没有受到关注,西方的科技也仅仅是被看做 “枝末技艺”,翻译的动机最多是“师夷之长”;
• 明末清初,部分耶稣会传教士只翻译过《伊索寓言》和《天路历程》等屈指 可数的几部文学作品,在中国社会也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4
一、严复等人的翻译改变了中国社会对西方思想文化的引进态度
• 严复随后在1898年至1909年又陆续翻译了西方的经济学著作、社会学著作、 逻辑学著作。在严复的影响下,更多的西方思想作品被陆续译介。《新民丛 报》《新小说》等杂志纷纷创刊,成为刊登译作的平台。

翻译技巧与文化传播

翻译技巧与文化传播

翻译技巧与文化传播第一章:翻译技巧的意义与重要性翻译是传统的文化交流方式,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翻译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翻译技巧是翻译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文化传播的效果和成败。

翻译技巧包括:语言应用技巧、知识应用技巧、信息编辑技巧等。

其中,语言应用技巧是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技巧,而且这一技巧需要在不同的语境中才能更好的发挥。

由于地域、历史、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原因,不同的语境下,同一词语具有不同的含义,翻译人员必须充分理解这一关系,运用恰当的语言应用技巧进行翻译。

第二章: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文化差异是翻译过程中最为严重的障碍,由于不同文化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很多时候,翻译人员并不能够完全理解源语言的文化含义。

这时,翻译人员需要运用特定的技巧进行翻译。

例如,在进行一些文学翻译时,我们需要注重作者的文学背景、时代背景、语言风格等因素,以求更好的传达作者的意图。

除此之外,翻译人员还需要注意到一些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影响,例如,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英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差异等,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文化转换的困难。

第三章:从语言学出发谈翻译语言学是翻译技巧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知识。

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自身的结构和规律,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内容。

翻译人员需要在翻译进行过程中,准确的把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结构和规律。

例如,在英语中,形容词的数量词放在形容词前面;而在汉语中,数量词则通常放在形容词的后面,翻译人员应该理解到这些差别,避免翻译出现语言的错误。

此外,在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还需要注意到语言的多义性和歧义,尤其是在外语翻译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词语的多重含义,此时,需要翻译人员拥有语言学上的技巧,对词语的含义进行正确的辨析。

第四章:翻译的目的与文化传播翻译与文化传播的关系十分密切,翻译可以消除文化隔阂,拉近人们的距离,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

文化与翻译 ppt课件

文化与翻译  ppt课件
Literally, Li’s words are inappropriate, but they do convey the meaning of respect.
Here the language form is different from its content, a phenomenon which can only be found in eastern culture.
Dynasty, was invited to visit the U.S. He was
warmly welcomed. One day, Li was hosting a
banquet for the American officials in a popular
restaurant. As the banquet starte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custom, Li stood up and said, “今天 承蒙各位光临,不胜荣幸。我们略备粗馔,聊 表寸心,没有什么可口的东西,不成敬意,请 大家多多包涵……”
The reaction of the restaurant is nothing unusual.
Li may change his words like this:
“The cuisine of your country is really great. It is my great honor to have a chance to entertain you with them…”
ppt课件
12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If you love someone, you must accept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翻译的价值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翻译的价值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翻译的价值【摘要】语言是文化的反映,而翻译,这项以语言为载体的活动,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翻译策略的两个极端——异化和归化对文化传播的贡献各有不同。

【关键词】翻译,价值,文化传播,倾向性一、引言近年来,翻译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向:翻译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

“翻译的文化转向是指将翻译视为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研究的的角度来审视翻译,研究翻译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中的生产、接受和运作;研究翻译中的语言、文化之间的权力关系、身份建构以及翻译文本背后的政治利益。

”(许钧、穆雷,2009:100)因此,可以说,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形式转换,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

“翻译研究实际就是文化互动的研究”(Bassnet & Lefevere,1998)二、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精确的定义,不少专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

然而,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作者较赞同了克罗孔和凯利给出的定义:“文化是历史上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又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Kluckhohn &Kelly :1945)。

这个定义有三点值得注意:1.它强调了人与环境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动态的。

2.文化是一个系统,有一定的结构。

3.文化包含了内在和外在两个部分。

三、文化传播与翻译正如前文分析,文化是处于变化之中的。

换言之,文化与传播是一体的,文化与传播互为生存的条件。

一方面,文化是传播着的文化,没有传播,文化便失去了生命,;另一方面,传播又必然是文化的传播,没有文化,传播便失去了根本。

所以,文化与传播两者形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而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中介,同时具有文化和传播的双重性质。

因此,翻译的过程是文化与文化的对话,翻译本身既是文化,又是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丁协会标志
但丁的翻译观
但丁是“不可译论”先河,这种翻译观主要体现在《论俗语》 《飨宴》中。 《论俗语》中,但丁对俗语的优越性和形成标准意大利语的 必要性等问题做了精辟阐述,对解决意大利的民族语和用民 族语从事翻译的问题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在《飨宴》中除了盛赞俗语优点,还对翻译问题做了明确论 述,得出了文学作品不可译论。这是最早关于文学翻译的可 译性和不可译性问题的讨论。
(2)翻译起的作用: ①14至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和 文学革新的大运动,也是西方翻译史上的一次大发展。特别 是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各国普遍展开的十六世纪及之后一个 时期,翻译活动达到了前所未见的高峰。翻译活动深入到思 想、政治、哲学、文学、宗教等各个领域,涉及到古代和当 代的主要作品,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和一系列优秀的 翻译作品。 ②文艺复兴时期乃是西方(主要是西欧)翻译发展史上 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民族语言在文学领域和翻译 中的地位终于得到巩固,同时也表明翻译对民族语言、文学 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
奥古斯丁有两种性情:一种是放肆于性欲中 的性情;一种是专诚向上,追求真理的性情。
• 奥里留·奥古斯丁幼年时曾从母亲加入基督教,但19 岁在修辞学校读书时成为摩尼教追随者。后受米兰主 教安布罗斯影响,一度醉心于新柏拉图主义和怀疑派 的著作。 • 最后皈依基督教的契机是“花园里的奇迹”。《忏悔 录》记述,某日正当他在住所花园里为信仰而彷徨之 际,耳边响起清脆的童声:“拿起,读吧!拿起,读 吧!”他急忙翻开手边的《圣经》,恰是圣保罗的教 诲赫然在目:“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 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 去放纵私欲。”奥古斯丁年轻时生活放荡,他感到这 段话击中要害,“顿觉有一道恬静的光射到中心,驱 散了阴霾笼罩的疑云”。387年复活节,他接受安布 罗斯洗礼,正式加入基督教。此后395年升任主教。 在任职期间,他以极奥古斯丁的著作流传到西方,成 为公教会和16世纪之后的新教的精神财富。
《神曲》写于1307年至1321 年,这部作品表现形式为通 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净界) 及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 话呈现。 其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 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带有 “百科全书”性质。
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 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神曲》不是用当时意大利作家们常用的拉丁语、 法语或普罗旺斯语,而是用意大利作家们常用的意 大利俗语写的,这对于意大利文学语言以及民族语 言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过重大的作用,并使得但丁 超越了在他之前的一切意大利作家,成为第一位意 大利民族的诗人。
但丁认为,《圣经.诗篇》韵文并没有优美的音乐 和谐感,由希伯来语——希腊语——拉丁语译出后, 优美感在翻译的过程中完全消失了。
在但丁的时代,据说能够读懂希腊文的人并不多。 对希腊思想的普遍重视,要到文艺复兴时期才能够 实现———相信其中的误读成分会更多。 而但丁和他同时代的人们对希腊思想的把握和诠释, 是要通过阿拉伯文转译的。在今天,阿拉伯文化离 开西方已经越来越远了,但有谁能够想到,在中世 纪,它竟然是传播西方古典思想的一个重要的链条。
美学
• 奥古斯丁认为一切美源自天主。美是分等级的,最高的、 绝对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德美,形体美是低级的、相对 的美。低级有限的形体美本身并无独立价值,只是通向无 限的绝对美的阶梯。美体现为整一、和谐,而整一与和谐 是上帝按照数学原则创造出来的,因而美的基本要素是数。 这个观点明显是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 • 在美和丑的问题上,他主张美是绝对的,丑是相对的。孤 立的丑是形成美的积极因素。这种看法具有辩证性。美学 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神学著作和《忏悔录》中。
文艺复兴
时间:14世纪到17世纪 性质:思想文化运动 兴起于:意大利 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 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同时也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 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
但丁
• 1265年5月,但丁诞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颇受当地人 尊敬的小贵族家庭里。他幼年丧母,大约在他十八岁那年, 父亲也去世了。不过,但丁还是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据记 载,但丁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对当时的各个学术领域都 有着广博的知识,并且很早就开始了诗歌创作。
奥古斯丁《三位一体论》中强调 一神真理,认为神是三位一体, 父、子、圣灵虽有别,但共有一 体,本质上是一。奥氏以神的本 性作为讨论三一神的基础。三一 神有单一的意志因本性相同,行 动一致而不可分,因位格相依。
圣三论的两个类比
爱者、被爱者、爱情 父是去爱的一位(lover),子是被爱的一位 (beloved),圣灵是父与子之间相互交流的爱情 (love)。 记忆(memory)、理智(intelligence)、意志 (willing) 奥古斯丁把灵魂分为记忆、理智和意志三种官能。 同时认为这三者是统一的,也就是灵魂是统一的。
Thanks!
课后习题
第1题:简要叙述古罗马帝国时期西塞罗的翻译思想,并 说明他与同时代的翻译思想家贺拉斯和昆体良有什么共 同之处。
(1)西塞罗的翻译思想: ①译者在翻译时应像演说家那样,使用符合古罗马语言习惯 的语言来表达外来作品的内容,以心音来打动读者、听众的感情。 ②直译是缺乏技巧的表现。应当避免逐字死译,翻译应保留 的是词语最内层的东西,即意思。读者的责任是给读者“称”出 原词的“重量”,而不是“算出”原词的数量。 ③翻译也是文学创作,任何翻译狄摩西尼的人都必须自己也 是狄摩西尼式的人物。 ④声音和意思自然相联,或者说词与词义在功能上不可分割, 这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而由于修辞手段以这种词与词义的自然联 系为基础,因此各种语言的修辞手段彼此有相通之处。这就说明, 翻译可以做到风格对等。
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罗马典籍的翻译
•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 但丁
中世纪
• 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 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文艺复兴和大航海 时代(13世纪末至14世纪中叶)的这段时期。 •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 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 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 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 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关于其名称, 也叫做"Medieval Ages"或"Middle Times",也称之 为"Dark Ages")
第2题: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翻译史上的又一次翻 译高潮期,它具有哪些特点?翻译在这个时期起到 了什么作用?
(1)特点: ①翻译的对象是古典作品和宗教作品,包括文 学在内的人文类作品的翻译逐渐增多。 ②虽然翻译的主流仍然是从拉丁语到各个民族 语言的翻译,但各民族语言之间也开始了翻译的交 流,突出表现在一部作品会很快通过翻译传播到其 他民族语文化圈内。
翻译与文化价值的传递: 欧洲各国对古希腊典籍的翻 译
古罗马时期— —奥古斯丁
文艺复兴时期—— 但丁
课后习题
古罗马对希腊典籍的翻译的两个阶段
罗马共和国时期 翻译对象侧重于戏剧和史诗这个时期的翻译思想 成为整个西方翻译思想史的源头,罗马人也被认为 是西方翻译理论的发明者。
• 在但丁的一生中,他曾积极地投身于佛罗伦萨的政治活动, 担任过公职。后来,他因为反对教皇及其在佛罗伦萨的追 随者,被判没收全部家产,终生放逐。在此后的近二十年 里,但丁虽然也作过多次努力想重返故里,但都没有成功, 最后终于客死他乡。辛酸的流亡生活使他扩大了视野,增 长了阅历,丰富了经验。但丁的重要作品几乎全部是在流 亡中写成的,其中以《神曲》最为著名。
(2)共同之处:(见教材P181) ①他们翻译的对象都以政治和哲学文献为主; ②他们都生活在帝国的强盛时期,对演讲术、修辞、法 律特别感兴趣,翻译显然满足了他们涉足政治生活的需要; ③他们都强调翻译的效果,这和他们的知识背景——演 讲术关系密切。可以说,他们的翻译实践和主张都与现实政 治保持积极互动关系。
奥古斯丁 ,古罗马帝国时期天
主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 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 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 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 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 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
著有《忏悔录》、《论三位 一体》、《上帝之城》、 《论自由意志》、《论美与 适合》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