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班级心理环境创设的方法
幼儿园班级心理环境创设的方法幼儿园班级心理环境在幼儿园班级环境中同等重要,营造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应该提高对班级心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关爱每一位幼儿,为幼儿创设和谐向上、温馨舒适的心理环境。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在班级中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教师间的关系以及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1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师幼关系是幼儿园人际关系的核心,贯穿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等各个环节。
教师应树立平等的师幼观,充分尊重、信任幼儿,做幼儿的倾听者、支持者,充分了解、关注幼儿,做幼儿的引导者、合作者。
积极鼓励幼儿去探索,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并给予适时的帮助与支持,通过积极的师幼互动,在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中与幼儿建立起亲密的师幼关系。
2 .建立互助友爱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幼儿生活中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情感、品德、个性的发展。
教师应营造积极支持的环境氛围,引导幼儿学会相互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了解同伴的各种需要,进而产生帮助、合作等亲社会行为。
教师还应为幼儿创造友好交往和互动的机会,帮助幼儿学会正确关心他人的行为方式,理解他人的感受,形成相互关心、友爱的班级气氛和良好的同伴关系。
3 .建立团结协作的教师关系班级教师之间的人际交往对幼儿的社会性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班级教师之间的交往行为会给幼儿带来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
因此,教师间应树立合作意识,相互关爱、互帮互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也会形成互助友爱的同伴关系,最终营造出温暖、和谐、融洽的班级心理氛围。
4 .建立平等尊重的家园关系在幼儿园班级心理环境创设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家园合作观念,与家长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通过家园联系簿、家长会、家访、QQ、微信、个别约谈等丰富多彩的沟通形式,建立密切的家园联系,并与家长进行积极的互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班级心理环境创设的方法
幼儿园班级心理环境创设的方法
1. 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的需求,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在班级中设置一些温馨的装饰,如挂上孩子们的照片、手工作品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与孩子们建立亲密、平等的关系,关心他们的成长,尊重他们的意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教师要树立自己的威信,让孩子们愿意接受教育和管理。
3. 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环境: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置各种活动区域,如阅读区、游戏区、美术区等,让孩子们在参与活动中自然地学习和发展。
4. 注重心理辅导:针对幼儿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克服困难,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5. 加强家校合作:教师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6.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剧表演等,帮助幼儿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7. 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教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避免过分强调成绩和竞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8. 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通过集体活动、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9. 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策略分享 幼儿园心理环境
创设对幼儿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促进幼儿的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如何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成为了关注焦点。
下面将分享一些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策略。
一、创设安全稳定的环境在幼儿园里,安全是第一位的。
孩子们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才能够安心地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在创设心理环境时,首先需要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
在环境设计上,要避免一些尖锐、危险的物品;在安全方面做好预防工作,比如安装护栏、防止幼儿走失等;也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及时解决幼儿们的困扰和问题,确保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得到及时支持。
二、营造和谐舒适的氛围幼儿园的环境应该是充满爱与温馨的,园方和教师应该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让他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在环境装饰上,可以利用明亮的色彩,用各种图画、手工制品增加幼儿园的活泼和趣味,使幼儿们在这个美丽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带给幼儿一种快乐、放松和享受的感觉,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
三、提供适宜的学习材料为满足幼儿不同的学习需求,幼儿园应该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
这些学习材料不仅仅是玩具或者教具,更是一种启发幼儿思维,激发兴趣的工具。
有声故事书、立体玩具、拼图、模型等丰富多样的教具和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知识,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和语言发展。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对幼儿心理发展的认识。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倾听,对每个幼儿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关注,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幼儿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幼儿是天生的活泼可爱的小天使,他们需要充分发泄自己的能量。
幼儿园在创设心理环境时,要注重开展各种富有乐趣和教育意义的活动,比如户外游戏、小组活动、手工制作、音乐舞蹈等。
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策略及实践方法分享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策略及实践方法共享】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心理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内,如何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幼儿能够在积极、健康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是每一位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都必须思考和关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策略及实践方法进行共享,希望能够对广大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
在幼儿园中,心理环境的创设能够影响到幼儿的情绪、态度、行为和学习动力等方面。
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其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其自信心和合作意识,提高其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策略及实践方法共享1. 倾听幼儿的心声幼儿是心理环境的直接受益者,因此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应该成为心理环境创设的首要考虑因素。
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可以通过定期进行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倾听幼儿的心声,了解他们对心理环境的感受和期望,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
2. 营造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幼儿园心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营造出和谐、稳定的氛围,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师应该注重与幼儿建立起亲近、信任的关系,尊重幼儿的个性和需求,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和安全。
3. 设计丰富多彩的心理环境活动幼儿园应该注重设计丰富多彩的心理环境活动,提供多样性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机会。
可以通过游戏、艺术、音乐、阅读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拓展他们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获得愉悦和成长。
4. 建立健康的心理教育体系心理教育是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重要一环,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情绪管理、合作交流、自我认知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情绪心理)
身心健康
37
第二,引发积极的师幼对话
教育结果不是预知的,教育对话也不是预设 的,每一次教育活动都是师生充满悬念的探索。 为成功地进行这样的对话,教师应营造真诚、倾 听、无条件积极关注、同理心的环境和文化。
身心健康
38
“老师,我想画剑龙,你能不能教我?” “现在小朋友们都在画孔雀,我们还没有 教过画恐龙,以后再学。” “君君,你该去洗小手了。” “红红,你把凳子放回原位去。” “我来告诉你们水是怎样变成冰的。”
身心健康
19
(一)管理高于一切
师幼互动旨在维持纪律规范幼儿的行为。研 究表明,教师有一半以上的师幼互动行为是用来 提出要求,规范幼儿行为的。
好教师的重要标准是管理幼儿的水平。 师幼互动的主导类型是控制—服从型。
身心健康
20
控制—服从型是师幼互动的主导类型
教师
压制
儿童
服从
身心健康
21
教师控制型和幼儿接受型
身心健康
17
同时,罗杰斯认为教育应该是情感性的
形成自由表达情绪和情感所凭借的表现手段 和替代物,形成接受的行为,并且减少内心冲突, 通过这种活动,个体会更好地理解自己。他或她 也将理解什么东西会导致问题的发生。最终,他 或她将在情感适应上有所裨益。
身心健康
18
三、幼儿园心理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高于一切 (二)缺乏心理关怀 (三)师幼关系紧张 (四)教师心理失健
幼儿园心理环境是指存在于幼儿周围并对幼 儿心理发生影响的环境。
身心健康
3
(二)幼儿园心理环境的构成要素
是一种心理氛围,如压制还是民主,积极还 是消极的,自由还是束缚,接纳还是拒绝,热情 还是冷漠等。
试述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意义和价值
试述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意义和价值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在于下面几点:环境创设可开发幼儿智力、环境创设可激发幼
儿探索兴趣、环境创设可培养幼儿小主人的精神、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让幼儿感受到快乐。
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和主题的开展、教学活动的进行密切相关。
在创设主题环境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主题经验、认知经验,使得环境的创设更显多元化、立体化和
动态化。
注重孩子的'参与性——鼓励孩子们自己收集、交流和分享各种信息;注重环境
创设的真实性——主题环境的创设不仅仅局限于“墙面”,同时,还可以与个别化、小组
游戏区进行互动等等。
主题环境的创设为孩子们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
遵从“从幼儿角度启程,为幼儿服务”的教育理念,包含“生活环境”、“自然角环境”、“个别化环境”和“主题环境”四大方面为主要环创内容,在设计布置中充分发挥
自身特长,精妙利废、合理布置,最大化地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导学案》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幼儿园心理环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2. 精通创设幼儿园心理环境的方法和技巧;3. 能够有效地引导幼儿建立乐观的心理素养。
导学内容:一、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观点及作用1. 什么是幼儿园心理环境?2. 幼儿园心理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二、创设幼儿园心理环境的方法和技巧1. 营建温馨和谐的教育氛围。
2.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
3. 重视师生互动和情感沟通。
4. 培育幼儿的自大和独立性。
三、引导幼儿建立乐观的心理素养1. 培育幼儿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2. 培育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合作熟识。
3. 培育幼儿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导学步骤:一、导入环节(10分钟)1. 引入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观点,让幼儿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感受心理环境的重要性。
2. 提出问题:你觉得一个温馨和谐的幼儿园心理环境是怎样的?二、进修环节(30分钟)1. 介绍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观点和作用,引导幼儿沉思心理环境对他们成长的重要性。
2. 分组谈论:如何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的心理环境?每组汇报谈论结果。
3. 老师进行总结,并介绍创设心理环境的方法和技巧。
三、拓展环节(20分钟)1. 进行互动游戏:通过游戏培育幼儿的合作熟识和社交技能。
2. 观看教育视频:引导幼儿熟识自己的情绪,学会情绪管理。
四、总结环节(10分钟)1. 老师总结本节课进修内容,强调幼儿园心理环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2. 提示幼儿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培育乐观的心理素养。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幼儿们对幼儿园心理环境有了更深度的了解,精通了创设心理环境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熟识到了乐观的心理素养对他们成长的重要性。
期望通过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幼儿们能够在温馨和谐的心理环境中茁强成长,健康幸福地度过幼儿园时间。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方法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方法一、幼儿园要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机制。
1、重视幼儿园学习心理的营造,建立一个有温度、有安全感的心理学习环境。
环境的营造,是通过让孩子自由的在环境中发展,让孩子感受到充满温度、安全感的心理境界,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2、管理要合理、有序。
幼儿园里的管理要使管理规则和规章制度合理、有序,给孩子规定出明确的范围,让孩子有个固定的路径可以走,这样才能让孩子有安全感,可以摆脱对不确定和危机的恐惧。
3、重视园内的师生关系,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要使孩子得到更多的关心,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上的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增强自信心,培养出责任感,满足幼儿的社会化需求。
4、重视儿童的社会行为训练,促进儿童友谊的建立。
儿童的社会行为训练,可以通过组织活动、分组活动,培养幼儿谦让、尊重、合作、关心等心理特点,使幼儿学会互相尊重,建立友谊,共同探索精彩的世界。
二、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加强廉政宣传教育,培养孩子正确的心理思维和道德观念。
学校要强调“正确、有温度、爱国、友善”的思想熏陶,使孩子在廉洁自律,尊重礼貌,感恩谦虚的心理环境中成长。
2、加强幼儿的抗压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要让孩子熟悉周围的环境,从而增强孩子的抗争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正确认识、处理周围的各种压力,以此来防止和减轻压力对心理的影响。
3、注重情绪教育,培养正确的情绪认知。
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情绪认知,使孩子能够在接受正确的情绪认知的情况下,掌握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控制情绪,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
4、加强安全感的培养,让孩子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
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孩子在接受爱、安全、重视的环境中感受到被重视,有所包容,更加有安全感,使孩子得到愉快的心理体验。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方法简述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方法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方法简述1. 引言心理环境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情绪、行为以及学习效果。
正确而有针对性地创设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有效的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方法,帮助教师和家长们更好地提供适宜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2. 建立积极、支持性的师生关系幼儿园教师应该努力建立积极、支持性的师生关系,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
通过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运用积极的肯定性语言,关注孩子的进步和努力。
教师还需要倾听和回应孩子的问题和困扰,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3. 提供适宜的学习和游戏材料幼儿园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和游戏材料,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这些材料可以是有关自然、科学、艺术和社会等方面的,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应该指导孩子们正确地使用这些材料,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创设安全、温馨的环境幼儿园应该创设安全、温馨的环境,让孩子们感到放松和自在。
教室内的布局和装饰要有亲和力,如使用柔和的色彩和舒适的家具。
保持教室的整洁和清新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向孩子们灌输类似于“整洁是美德”的概念。
教师应该鼓励孩子们彼此之间的友善互助,营造积极的人际关系氛围。
5. 提供情感支持和情绪管理幼儿园教师应该提供情感支持和情绪管理的帮助,帮助孩子们学会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用言语表达情绪,同时提供适当的解决途径。
教师可以教授一些简单的冷静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和倾诉。
教师还应该示范正确的行为模范,鼓励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
6. 提供个体化的学习支持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节奏,幼儿园教师应该提供个体化的学习支持,以满足每个孩子的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评估孩子的学习表现,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个别辅导。
教师还可以结合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创造有趣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论述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
论述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
一、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
1、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的形势变化下,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也变得日益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友善和耐心、宽容和尊重他人,可以提高孩子们的个性和社会能力,有利于孩子们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为孩子将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2、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要求
(1)关注个性特点,营造支持孩子个性发展的环境。
幼儿时期是个性发展的黄金时期,营造宽松、安全、关爱的环境,以及及时有效的支持,能够帮助孩子们实现最佳的个性发展。
(2)友善的沟通,构建积极的心理环境。
幼儿园里孩子们同时存在,他们之间的关系就非常重要,通过友善的沟通,可以帮助孩子们改善彼此关系,提高心理健康,营造积极的心理环境。
(3)团队协作,培养孩子面对困难的能力。
通过团队形式的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能力,教育孩子们做人面对困难时能保持定力,积极乐观,勇于正视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4)丰富的教育活动,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能力。
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社会能力,让他们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自己。
总之,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难度比较大,但是对于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才能够让孩子在快乐学习的氛围中,获得最佳的发展。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策略分享 幼儿园心理教育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策略共享一、引言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心理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一所教育机构,其心理环境创设尤为重要。
本文将共享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策略,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主题概述1.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重要性心理环境对幼儿的心理成长和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促进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2.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原则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制定相应的心理环境创设原则,如尊重幼儿、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
3.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具体策略结合实际案例,共享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具体策略,包括环境设计、师生互动、活动组织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三、幼儿园心理环境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助于幼儿的情感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起点,营造和谐、积极的心理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四、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原则1.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关注并支持他们的成长。
2. 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幼儿是活泼好动、富有好奇心的,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条件让他们能够自主探究和体验。
3. 提供安全、温馨的学习氛围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第二家,教师们要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放心、快乐地成长。
五、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具体策略1. 环境设计(1)布局合理:幼儿园教室和活动场所的布局要合理,空间宽敞、明亮、整洁,避免杂乱无章,有利于幼儿的活动和游戏。
(2)色彩搭配:选择明快的色彩,如淡蓝、浅绿等,有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3)贴心细节:在环境设计中考虑幼儿的身高、视角等特点,设置符合幼儿感官和认知发展的元素,如低矮的餐桌、壁挂的图画等。
2. 师生互动(1)尊重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和选择权,不以成人的标准要求他们。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 幼儿园班级精神环境的创设 心理环境的创设内容
师师关系
二、A 信息环境
信息环境的主要创设者是教师。教师作为主导者,信息的传递依 靠织环境
在舆论环境建构方面,有序的组 织环境是指班级内要有相对确定的一 日生活常规和要求,让幼儿能够建立 起秩序感,而不是每天都在变化和混 乱中度过。
佳佳在自由活动中被同伴捉弄,跑来向老师告状。 老师看了他一眼,说:”哦,你就会告状。”待佳佳离 开后,教师对另外一位教师说道:““这个孩 于很爱告 状,有时候一天就十几次, 真是招人烦,”当然,基 于这样的态度,该教师在事后也并没有处理该事。结果 当佳佳再次回到活动中去的时候,刚才捉弄他的几名幼 儿大声喊道:“哈哈, 就会告状,不跟你玩儿了。“佳 佳只好落寞地走开了。很显然在这次的事件中,幼儿的 态度受到了教师语言的影响。教师的行为和话语起到了 舆论引导的负面作用。
二是要做到与幼 儿进行适宜互动, 关注幼儿真正发 展的需要
同伴关系
一、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互动机会 和氛围 二、教师学会引导幼儿相互交流 自己的思想、想法 三是引导幼儿建立相互关心、有 爱的氛围
1.每天班级开放区域为:图书区、益智 区、美工区,其他区域 2.区域活动期间任何人不得说话 3.区域活动期间任何人不得跨区活动 4.如果有人违反上述规则,则取消其区 域活动权利,改为静坐
一、心理环境创设的内容
幼儿园班级的心理环境是指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的一 切人、事、物、等要素,以及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氛 围,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环境、信息环境、舆论环境、组织 环境等方面。
师幼关系
同伴关系
师师关系 家园关系
师幼关系
一是与班级所有幼 儿广泛互动,而不 是主要关注部分幼 儿的学习需求
.
三、舆论环境
在舆论环境建构方面,教师要重 视班级内正式或非正式组织团体之间 形成的舆论氛围,还要注重教师自身 的导向作用。
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重要意义。
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是孩子们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心理环境的创设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为幼儿提供安全、温暖、愉快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的情感、认知、社交和自理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有助于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
幼儿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得到家庭以外的第二个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给予幼儿安全感和依恋感,使他们能够放松自己,在与老师和同伴的互动中建立起积极的情感体验。
同时,心理环境的创设还可以提供适当的情感表达和情感调节的机会,帮助幼儿学会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情绪管理的能力。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幼儿在幼儿园接触到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刺激,可以促进他们的感知、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游戏、玩具和教具,幼儿可以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索和学习。
同时,心理环境的创设还可以提供适宜的学习机会和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培养好奇心、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
幼儿正处于社交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与同伴进行交往和合作,学会与人相处和解决冲突。
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提供多样化的社交机会和合作活动,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友善、合作和分享的品质。
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互动,幼儿可以学会倾听、尊重和关心他人,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幼儿正处于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发展自己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提供适宜的自主活动和自我管理的机会,帮助幼儿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决策和自我反思。
在尊重和支持的氛围中,幼儿可以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意义
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意义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意义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对于孩子的保育,以及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格,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思想上的成熟和完善,从而使孩子在自己的学习、活动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另一方面,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也可以帮助幼儿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彼此之间相处融洽,同时帮助孩子们建立友谊,提高园团精神,使园团成员的交流变得更加的深厚。
充分发挥幼儿园心理环境的作用,能够使孩子们在身心上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学习上有更好的积极性,从而乐于学习,早日实现自己的抱负。
- 1 -。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作业设计方案-幼儿教育学》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作业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对孩子们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增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提高他们的进修兴趣和能力。
因此,如何创设一个适合幼儿成长的心理环境成为了幼儿园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尽力实践的问题。
二、目标本作业的目标在于帮助幼儿园教师们更好地了解幼儿心理环境创设的重要性,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宁实践能力。
三、内容安排1. 理论知识的进修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心理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进修心理环境创设的理论知识。
2. 实践技巧的培训参与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实践活动,进修如何通过安置环境、制定活动计划、引导幼儿情感表达等方式,创设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
3. 教学反思与改进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在心理环境中的表现,分析和评估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息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理论知识进修和实践技巧培训,参与相关讨论和活动。
2. 撰写一篇关于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心得体会,包括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技巧的运用。
3. 参与教学反思与改进,撰写一份教学反思报告,包括观察记录、分析评估和改进措施。
五、评判标准1. 完成作业内容的质量和数量。
2. 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应用能力。
3. 实践技巧的运用情况和效果。
4. 教学反思的深度和广度,改进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六、总结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和实施,希望能够帮助幼儿园教师们更好地认识和实践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宁实践能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教师们能够认真对待本次作业,积极参与其中,取得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的双重提升。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作业设计方案》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作业设计方案一、前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心理环境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心理环境,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增进其全面发展。
二、目标1. 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乐观、自大、合作的品质。
2.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3. 创设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增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方案1. 营建温馨的教室氛围在幼儿园的教室中,安置温馨、明亮、富有创意的环境。
墙上贴满孩子们的画作,悬挂气球、彩带等装饰品,让孩子们感受到快乐和温暖。
2. 开展情感教育活动每周安排一次情感教育活动,如情感表达大赛、友谊日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认识。
3. 建立心理咨询室在幼儿园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幼儿和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效劳。
专业的心理老师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幼儿解决情感问题,增进健康成长。
4. 创设情感体验角设置情感体验角,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体验不同情感,学会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及时进行引导和帮助。
5. 举办亲子活动定期举办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
通过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亲子干系,增进家庭和园所之间的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助力。
四、评估与改进1. 定期对幼儿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水平。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心理环境创设方案,确保其有效性和持续性。
3. 不息总结经验,分享成功案例,增进园所间的交流与进修,共同提高心理环境创设水平。
五、结语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置信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幼儿们将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展现出更加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希望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快乐和关爱,茁壮成长。
愿我们的尽力能为幼儿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导学案-幼儿教育学》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幼儿园心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掌握创设良好心理环境的方法和技巧。
一、导入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思考一下,在你们的幼儿园里,有哪些地方是让你感到开心和舒适的?有哪些地方是让你感到不开心和不舒服的?2. 播放视频:播放一个关于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视频,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心理环境对幼儿的重要性。
二、进修内容1. 什么是心理环境?2. 心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3. 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的方法和技巧三、进修活动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一下他们认为幼儿园应该如何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每组派代表汇报。
2. 角色扮演:设计几个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在不同的心理环境下的感受。
3. 游戏互动:通过一些小游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良好的心理环境。
四、教室总结1. 总结内容:回顾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心理环境对幼儿的重要性。
2. 提问互动: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加深对心理环境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请同砚们回家后观察一下自己的家庭环境,思考家庭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2. 绘制一幅描绘理想心理环境的图片,并附上简短的说明。
六、拓展延伸1. 可以邀请心理学专家或者幼儿园老师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心理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可以组织学生们去参观其他幼儿园,观察不同的心理环境,进行比较和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心理环境对幼儿的重要性,掌握创设良好心理环境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成长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关注心理环境的建设,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能享受到更好的心理环境带来的益处。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导学案-幼儿教育学》
《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幼儿园心理环境对幼儿的重要性;
2. 掌握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能够设计并实施符合幼儿发展需求的心理环境。
导学内容:
一、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观点和作用
1. 什么是幼儿园心理环境?
2. 幼儿园心理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二、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1.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别;
2. 营建积极向上的情感氛围;
3. 提供丰富多样的进修资源;
4. 确保安全和稳定的环境。
三、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方法
1. 安置充满温馨和童趣的环境;
2. 创设亲子互动的空间;
3. 注重情感沟通和互动;
4. 提供多元化的进修活动;
5. 建立和谐的师生干系。
导学活动:
一、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分成小组,讨论幼儿园心理环境对幼儿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二、案例分析:请同砚们阅读一个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案例,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的地方,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实地考察:组织同砚们到当地一家优秀的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创设情况,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四、小组设计:请同砚们分组设计一个符合幼儿发展需求的心理环境,包括环境安置、进修活动、师生互动等方面,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导学反思:
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同砚们对幼儿园心理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掌握了创设心理环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充分重视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一、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原则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会进入高层次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健康人格的教育;就是使他们的各级需要最大程度地得到满足;引导他们从低一层次的需要达到高一层次的需要;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创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一尊重和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幼儿有进食、排泄、睡眠等基本的生理需要;幼儿生理需要是否被满足;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影响班级的心理气氛;反应出师生关系的质量..据“六省市幼教机构教育评价研究”结果显示;43%的城市幼儿家长报告他们的孩子在园内有喝水少的问题;46%的家长报告孩子有憋便的现象..有的幼儿大、小便解在裤子里了;也不敢告诉老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恐惧老师那种怕脏、怕麻烦的厌恶表情;另一方面是害怕老师的训斥及同伴的嘲笑..而惧怕教师的心理就会形成幼儿胆小、怯弱的不良个性;影响其心理健康..为了尊重和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幼儿园可把进餐活动的气氛;以及幼儿是否缺水、入厕的自由;有无憋尿、憋便的情况及老师是否训斥孩子;作为创设良好心理环境的基本指标;而教师可从改变厕所环境、营造就餐和谐氛围及温馨睡眠环境人手;教会幼儿入厕技能如:穿脱裤子;擦屁股等、进餐技能;提醒幼儿喝水、上厕所;友善对待尿裤子的孩子;并为其保守秘密;使幼儿感到轻松和愉快..二尊重和满足幼儿的安全需要当幼儿从温馨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时;其安全需要尤为突出;此时;幼儿园的工作应围绕让幼儿尽快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适应新环境而进行..首先;教师要与幼儿建立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老师要用亲切的态度、温和的语言、温暖的爱抚来打动孩子的心;班级里难免有自理能力特别差的孩子;老师应主动热情地帮助这些孩子;不要嫌弃他们;时常提醒他们;而对于那些入园情绪障碍严重的幼儿;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爱..比如:有的孩子哭闹得很厉害;老师应过去抱一抱他;拿手绢给他们擦鼻涕、擦眼泪、哄劝一下;哭闹便会减轻..其次;教师要组织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幼儿;分散幼儿“想妈妈、想家”的注意力..教师要善于用有趣的游戏活动、图书、新颖的玩具来吸引幼儿;如:组织他们玩大型玩具;滑滑梯、转转椅;做吹泡泡的游戏等..另外;大带小的活动也是减轻人园幼儿“分离焦虑”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如:大哥哥、大姐姐给小弟弟、小妹妹表演节目;送给他们自制玩具;带他们游戏等等..这样就可使幼儿逐渐地将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老师和同伴身上;满足幼儿依恋的需要;减少心理焦虑;从而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总之;帮助新人园幼儿克服“分离焦虑”;帮助插班幼儿适应新环境;应是当班教师主要的教育内容..三尊重和满足幼儿的社会需要当幼儿适应新环境后;其社会需要中归属和爱的需要开始成为其行为的主导动机..他们希望老师和小朋友喜欢他、接纳他;并在班里有一个位置..一些不愿上幼儿园的孩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在班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没有归属感;其爱和归属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例:有一个女孩;长得不好看;小朋友也不喜欢亲近她;和她一起玩..有一天;教师在组织幼儿玩游戏时;偶然站在这女孩旁边..拉着女孩的手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第二天;女孩的妈妈送孩子入园时;向老师表示感谢..老师却感到莫名其妙;一问才知道;原来昨天晚上女孩回家后非常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老师可喜欢我了;今天拉了我的手”..老师拉小姑娘的手完全是出于无心的、偶然的;而女孩对此的反应如此强烈;说明老师过去是忽视了这个孩子;没有给予她应有的关注与爱..从此以后;老师总是有意识地亲近这个孩子;教师的态度影响到其他孩子;小朋友也模仿教师的行为;主动去和这个女孩交往与游戏..对于这个女孩来说;班级心理环境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此外;与人交往也是人的社会需要..幼儿自出生以后;在与成人的接触中;产生了与成人交往的需要;会走路以后;逐渐注意到同龄人;对同伴产生了依恋;出现伙伴交往的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束缚了幼儿与同伴的来往;是孩子最感委屈的事;假如幼儿在幼儿期不与别的孩子正常交往;一直处于比较孤寂的状态;则以后参加集体活动时就会显得相当不适应..因此;老师要为幼儿之间的交往创造条件..目前;幼儿园存在纪律约束时问过多;导致有的幼儿经常去厕所;老师感到奇怪;后来发现幼儿是在厕所里自由交谈..一天内幼儿自由交往的时间与次数;也可以作为评价幼儿园班级心理环境质量的指标之一..四尊重幼儿的人格;满足幼儿自尊自信的需要当幼儿的情感需要得到了满足;自尊的需要便成为主宰其行为的主要动机..只有自尊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幼儿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学前期是幼儿自我意识萌发与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自尊心、自信心..自尊与自信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动力;教师应当尊重幼儿的人格;保护与培养幼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有这样一个案例:一首“布娃娃之歌”;我们听一百遍也不会听出什么问题来:“布娃娃;大眼睛;小嘴巴;真漂亮;真可爱..”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年轻母亲郑重地向校方提出了商榷意见:“为什么只是大眼睛漂亮可爱;我女儿就是小眼睛;难道就不漂亮不可爱如果我女儿每天唱这样的歌;对自己的自信产生不好的影响;怎么办”这条意见;受到校方的高度重视;他们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探讨歌词..于是热闹了;每个孩子都对照自己的眼睛嘴巴鼻子头发等等修改歌词..就这样;一首“布娃娃之歌”;孩子们各自按照自己的特点填词;共有了40个版本..这件趣事具有启迪意义:每个孩子最重要的是自信与个性..那么如何尊重幼儿的人格;满足幼儿自尊、自信的需要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正确运用评价手段;以正面鼓励与表扬为主;批评为辅..2、批评要注意时间、地点、场合;对事不对人..3、批评要公正客观;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不侮辱幼儿的人格..4、要努力并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与长处;对每一个孩子发展持肯定的积极期望..5、要注意不忽视、不歧视任何一个幼儿..6、要经常让幼儿有成功感的体验..五自我实现需要的出现幼儿如果能非常投入地做他喜欢做的事;而不大受其他情绪的干扰;我们就可以把这看作是自我实现的表现..所以;教师应给予幼儿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解决一定的问题;只要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教师就及时给以肯定和表扬;让幼儿在小朋友的掌声中及老师的鼓励、夸奖中有种胜任感和成功感..相反;当幼儿不愿去参加某个活动或在活动中表现得不活跃时;教师就应该提出疑问:他的安全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对陌生环境恐惧他的爱和归属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小朋友不喜欢或不接纳他他的自尊是否得到了满足老师或小朋友看不起他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导行为..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准确判断其心理需要和动机;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甚至进行干预;促使幼儿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总之;良好心理环境的创设依赖于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建立平等、鼓励的师幼关系;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这种良好心理环境的构建;才能使幼儿在幼儿园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健康成长..二、益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的创设针对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创设能满足幼儿心理发展需要的硬件环境幼儿只有在符合其身心发展需要的环境里;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积极性;他们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但是;目前国内很多教师在环境创设上仍在唱独角戏..他们花很多时间将活动室布置得精制而富有艺术性;他们将成人的意念带进了幼儿世界..然而;对孩子来说;这不是他们自己的世界;不仅不一定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且还会使他们感到一定程度的不安..因此;幼儿园硬件环境的创设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心理需要..例如;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实物和动作的帮助..因此可以说;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习的中介和桥梁..所以;我们要努力将教育目标和内容物化;将期望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蕴含在物质环境之中;使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获得最基本的知识经验..人初生时是一个自然的人;所以幼儿天生具有一种与大自然的亲和力;他们向往大自然;希望到自然中去探索..天空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自从孩子上了大班;好奇心迫使他们探索太空的秘密;渴望知道宇宙中除了地球外还有什么天上的那些星星是怎样停在空中的为满足幼儿的这一需要;幼儿园可以购置介绍自然现象的图书、光盘;看自然介绍的专题电视片;组织幼儿种植、观察花草树木;布置泥巴区、沙坑、浅水池等游戏场地..再有;幼儿喜欢宽阔的活动场地;能自由自在的欢跑和游戏..讨厌狭窄、压抑的空间..所以在建园时就应该考虑给幼儿留出足够大的活动空间..不同的幼儿兴趣和爱好各异;所以玩教具也应丰富多彩;能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二重视能加强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软环境的创设要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目标来设置环境和投放材料是基本前提;但要真正实现还必须有教师的启发、鼓励和引导..首先;教师要创设一个使幼儿内心感到“安全与自由”的环境..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当幼儿有畏惧感时;他们的学习欲望就会降低;本应发展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被抑制了..安全与自由的环境创设能够激发幼儿好奇;引起探索欲望与冒险精神;增强自主、自信..1.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探究操作活动时;教师要改变“检查者”的角色;把精力从“检查玩具是否掉了;东西是否乱了;幼儿是否发生矛盾了”等问题转移到幼儿的探究和操作活动上来;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正确判断他们的发展水平..使幼儿从教师的“检查”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从而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做到这一切;就需要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从而提高软环境创设的能力和水平..2.消除幼儿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幻想;鼓励幼儿所表现的首创性、互异性、多样性等..如;幼儿因探索声音的奥秘而敲坏了玻璃杯;成人要做的是:及时收拾好碎玻璃;摸摸他的头说:“轻轻敲;秘密更好找..”幼儿会因成人的宽容而受到鼓励;陶醉于他的探索之中..给幼儿出错的权利;找出错误背后的真正原因;分析是整个幼儿群体的共同特征;还是个别人的落后表现..针对错误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合理的帮助和引导..不要幼儿一犯了错误;就马上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惩罚以后不能再玩..其次;重视活动规则的制订..合理的活动规则是构成环境的重要部分;也是保证幼儿能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1.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发动幼儿集体讨论决定了区角布置或墙饰的内容后;我们应和幼儿一起准备材料并进行设计制作..2.要给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这是说创设的环境体现开放、自由;让幼儿无拘无束地活动其中..第一;材料、活动区是开放的;允许幼儿自由选择;第二;允许幼儿向权威挑战;创设一些有利于辩论、讨论的环境氛围;设置一些有障碍的情境;有难度的游戏环境;第三;提供幼儿个人空间..幼儿可以从别人那里学会创造;但适当的“人际分离”也会对他们的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幼儿在自己“个人空间”里的表现总是富于独创性的;喜欢独立玩耍与活动的幼儿总显得挺有“头脑”..例如:身体运动智能区的创设可以在户外和室内灵活安排;户外应有大型组合式玩具;让幼儿开展走、跑、跳、投、钻、爬、游泳等大肌肉运动;室内多配置球类、滑板车、锤子、锯子、汽车、飞机等仿真工具以及干净、潮湿的沙盘;以锻炼小肌肉;在游戏中增强幼儿身体的平衡能力、灵活性、活动幅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协调能力等等..教师在此区域内除看护幼儿的安全外、重点帮助幼儿发展感觉器官和身体的配合..再如:幼儿想玩针;教师可以事先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规定相应的注意事项;并在活动中进行提示..不要光从安全方面考虑;而严禁幼儿接触此类东西..三加强干预、治疗心理问题环境的创设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给幼儿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幼儿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例如:幼儿自闭症、言语发育迟缓、多动症、情绪障碍等等..我国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创设干预和治疗心理问题的环境的目的是要对幼儿进行积极、主动的影响;把心理问题化解在萌芽时期..幼儿阶段是为小学做准备的时期;幼儿时期良好的发展与锻炼能为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反发育不足或不良;将直接影响小学阶段的发展..幼儿园要对幼儿的发展负责;要本着心理问题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不要等到在小学问题暴露出来再进行干预和治疗..所以幼儿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就要考虑到这些发展上不足或不良的弱势群体;为其提供一个改善他们自身心理素质的环境..如设立诊断、筛查心理问题的机构;指定专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给有知觉一动作缺陷、感觉统合失调、注意缺陷、记忆缺陷的幼儿分别创设适合的环境;进行专门的训练和辅导;以改善提高这些方面的素质..如:根据沙箱疗法的理论;在幼儿园可以设置一个用于心理治疗的活动室;配有沙箱及各种玩具..幼儿教师进行环境创设;不能忽视心理有问题的幼儿;更不能歧视..而要积极地创设适合他们心理发展特点的环境;使心理问题得到干预或治疗..教师可以组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课;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同时教师应该积极进修;关注幼儿的心理问题;而不要再犯把心理问题当作德育问题看待的错误;耽误治疗时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一、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原则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会进入高层次的需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健康人格的教育,就是使他们的各级需要最大程度地得到满足,引导他们从低一层次的需要达到高一层次的需要,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
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创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一)尊重和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幼儿有进食、排泄、睡眠等基本的生理需要,幼儿生理需要是否被满足,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影响班级的心理气氛,反应出师生关系的质量。
据“六省市幼教机构教育评价研究”结果显示,43%的城市幼儿家长报告他们的孩子在园内有喝水少的问题,46%的家长报告孩子有憋便的现象。
有的幼儿大、小便解在裤子里了,也不敢告诉老师。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恐惧老师那种怕脏、怕麻烦的厌恶表情,另一方面是害怕老师的训斥及同伴的嘲笑。
而惧怕教师的心理就会形成幼儿胆小、怯弱的不良个性,影响其心理健康。
为了尊重和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幼儿园可把进餐活动的气氛,以及幼儿是否缺水、入厕的自由,有无憋尿、憋便的情况及老师是否训斥孩子,作为创设良好心理环境的基本指标;而教师可从改变厕所环境、营造就餐和谐氛围及温馨睡眠环境人手,教会幼儿入厕技能(如:穿脱裤子,擦屁股等)、进餐技能,提醒幼儿喝水、上厕所,友善对待尿裤子的孩子,并为其保守秘密,使幼儿感到轻松和愉快。
(二)尊重和满足幼儿的安全需要当幼儿从温馨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时,其安全需要尤为突出,此时,幼儿园的工作应围绕让幼儿尽快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适应新环境而进行。
首先,教师要与幼儿建立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
老师要用亲切的态度、温和的语言、温暖的爱抚来打动孩子的心;班级里难免有自理能力特别差的孩子,老师应主动热情地帮助这些孩子,不要嫌弃他们,时常提醒他们;而对于那些入园情绪障碍严重的幼儿,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爱。
比如:有的孩子哭闹得很厉害,老师应过去抱一抱他,拿手绢给他们擦鼻涕、擦眼泪、哄劝一下,哭闹便会减轻。
其次,教师要组织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幼儿,分散幼儿“想妈妈、想家”的注意力。
教师要善于用有趣的游戏活动、图书、新颖的玩具来吸引幼儿,如:组织他们玩大型玩具,滑滑梯、转转椅,做吹泡泡的游戏等。
另外,大带小的活动也是减轻人园幼儿“分离焦虑”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如:大哥哥、大姐姐给小弟弟、小妹妹表演节目,送给他们自制玩具,带他们游戏等等。
这样就可使幼儿逐渐地将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老师和同伴身上,满足幼儿依恋的需要,减少心理焦虑,从而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总之,帮助新人园幼儿克服“分离焦虑”,帮助插班幼儿适应新环境,应是当班教师主要的教育内容。
(三)尊重和满足幼儿的社会需要当幼儿适应新环境后,其社会需要中归属和爱的需要开始成为其行为的主导动机。
他们希望老师和小朋友喜欢他、接纳他,并在班里有一个位置。
一些不愿上幼儿园的孩子,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在班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没有归属感,其爱和归属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例:有一个女孩,长得不好看,小朋友也不喜欢亲近她,和她一起玩。
有一天,教师在组织幼儿玩游戏时,偶然站在这女孩旁边。
拉着女孩的手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第二天,女孩的妈妈送孩子入园时,向老师表示感谢。
老师却感到莫名其妙,一问才知道,原来昨天晚上女孩回家后非常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老师可喜欢我了,今天拉了我的手”。
老师拉小姑娘的手完全是出于无心的、偶然的,而女孩对此的反应如此强烈,说明老师过去是忽视了这个孩子,没有给予她应有的关注与爱。
从此以后,老师总是有意识地亲近这个孩子,教师的态度影响到其他孩子,小朋友也模仿教师的行为,主动去和这个女孩交往与游戏。
对于这个女孩来说,班级心理环境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此外,与人交往也是人的社会需要。
幼儿自出生以后,在与成人的接触中,产生了与成人交往的需要,会走路以后,逐渐注意到同龄人,对同伴产生了依恋,出现伙伴交往的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束缚了幼儿与同伴的来往,是孩子最感委屈的事,假如幼儿在幼儿期不与别的孩子正常交往,一直处于比较孤寂的状态,则以后参加集体活动时就会显得相当不适应。
因此,老师要为幼儿之间的交往创造条件。
目前,幼儿园存在纪律约束时问过多,导致有的幼儿经常去厕所,老师感到奇怪,后来发现幼儿是在厕所里自由交谈。
一天内幼儿自由交往的时间与次数,也可以作为评价幼儿园班级心理环境质量的指标之一。
(四)尊重幼儿的人格,满足幼儿自尊自信的需要当幼儿的情感需要得到了满足,自尊的需要便成为主宰其行为的主要动机。
只有自尊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幼儿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
学前期是幼儿自我意识萌发与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自尊心、自信心。
自尊与自信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动力,教师应当尊重幼儿的人格,保护与培养幼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首“布娃娃之歌”,我们听一百遍也不会听出什么问题来:“布娃娃,大眼睛,小嘴巴,真漂亮,真可爱。
”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年轻母亲郑重地向校方提出了商榷意见:“为什么只是大眼睛漂亮可爱,我女儿就是小眼睛,难道就不漂亮不可爱?如果我女儿每天唱这样的歌,对自己的自信产生不好的影响,怎么办?”这条意见,受到校方的高度重视,他们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探讨歌词。
于是热闹了,每个孩子都对照自己的眼睛嘴巴鼻子头发等等修改歌词。
就这样,一首“布娃娃之歌”,孩子们各自按照自己的特点填词,共有了40个版本。
这件趣事具有启迪意义:每个孩子最重要的是自信与个性。
那么如何尊重幼儿的人格,满足幼儿自尊、自信的需要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正确运用评价手段,以正面鼓励与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2、批评要注意时间、地点、场合,对事不对人。
3、批评要公正客观,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不侮辱幼儿的人格。
4、要努力并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与长处,对每一个孩子发展持肯定的积极期望。
5、要注意不忽视、不歧视任何一个幼儿。
6、要经常让幼儿有成功感的体验。
(五)自我实现需要的出现幼儿如果能非常投入地做他喜欢做的事,而不大受其他情绪的干扰,我们就可以把这看作是自我实现的表现。
所以,教师应给予幼儿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解决一定的问题,只要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教师就及时给以肯定和表扬,让幼儿在小朋友的掌声中及老师的鼓励、夸奖中有种胜任感和成功感。
相反,当幼儿不愿去参加某个活动或在活动中表现得不活跃时,教师就应该提出疑问:他的安全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对陌生环境恐惧?)他的爱和归属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小朋友不喜欢或不接纳他?)他的自尊是否得到了满足?(老师或小朋友看不起他?)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导行为。
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准确判断其心理需要和动机,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甚至进行干预,促使幼儿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良好心理环境的创设依赖于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建立平等、鼓励的师幼关系,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这种良好心理环境的构建,才能使幼儿在幼儿园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健康成长。
二、益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的创设针对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创设能满足幼儿心理发展需要的硬件环境幼儿只有在符合其身心发展需要的环境里,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积极性,他们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但是,目前国内很多教师在环境创设上仍在唱独角戏。
他们花很多时间将活动室布置得精制而富有艺术性,他们将成人的意念带进了幼儿世界。
然而,对孩子来说,这不是他们自己的世界,不仅不一定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且还会使他们感到一定程度的不安。
因此,幼儿园硬件环境的创设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心理需要。
例如,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实物和动作的帮助。
因此可以说,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习的中介和桥梁。
所以,我们要努力将教育目标和内容物化,将期望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蕴含在物质环境之中,使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获得最基本的知识经验。
人初生时是一个自然的人,所以幼儿天生具有一种与大自然的亲和力,他们向往大自然,希望到自然中去探索。
天空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自从孩子上了大班,好奇心迫使他们探索太空的秘密,渴望知道宇宙中除了地球外还有什么?天上的那些星星是怎样停在空中的?为满足幼儿的这一需要,幼儿园可以购置介绍自然现象的图书、光盘,看自然介绍的专题电视片;组织幼儿种植、观察花草树木;布置泥巴区、沙坑、浅水池等游戏场地。
再有,幼儿喜欢宽阔的活动场地,能自由自在的欢跑和游戏。
讨厌狭窄、压抑的空间。
所以在建园时就应该考虑给幼儿留出足够大的活动空间。
不同的幼儿兴趣和爱好各异,所以玩教具也应丰富多彩,能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
(二)重视能加强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软环境的创设要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目标来设置环境和投放材料是基本前提,但要真正实现还必须有教师的启发、鼓励和引导。
首先,教师要创设一个使幼儿内心感到“安全与自由”的环境。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当幼儿有畏惧感时,他们的学习欲望就会降低,本应发展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被抑制了。
安全与自由的环境创设能够激发幼儿好奇,引起探索欲望与冒险精神,增强自主、自信。
1.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探究操作活动时,教师要改变“检查者”的角色,把精力从“检查玩具是否掉了,东西是否乱了,幼儿是否发生矛盾了”等问题转移到幼儿的探究和操作活动上来,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正确判断他们的发展水平。
使幼儿从教师的“检查”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从而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
做到这一切,就需要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从而提高软环境创设的能力和水平。
2.消除幼儿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幻想,鼓励幼儿所表现的首创性、互异性、多样性等。
如,幼儿因探索声音的奥秘而敲坏了玻璃杯,成人要做的是:及时收拾好碎玻璃,摸摸他的头说:“轻轻敲,秘密更好找。
”幼儿会因成人的宽容而受到鼓励,陶醉于他的探索之中。
给幼儿出错的权利,找出错误背后的真正原因,分析是整个幼儿群体的共同特征,还是个别人的落后表现。
针对错误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合理的帮助和引导。
不要幼儿一犯了错误,就马上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惩罚以后不能再玩。
其次,重视活动规则的制订。
合理的活动规则是构成环境的重要部分,也是保证幼儿能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的重要因素。
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1.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