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交流的策略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交流的策略研究

青龙县土门子总校郭景明

【内容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过程,兼顾结果”,而总结交流阶段既是主题活动的一部分,也是活动结果的呈现阶段。可以说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展示交流,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才能体现研究的价值,才能产生辐射效应。而成果展示课,就是这个辐射效应的中心反应堆。本文针对成果的展示和交流,主要围绕“教师的定位”、“重交流互动,忌单向展示”、“团队合作,声像并重”、“展示具有价值性,直接服务于生活”、“ 展示交流中体现实践过程中的实践性”、“及时答辩,做好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彰显活动成果学生参与平台答辩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亮点,更是新课程的难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过程,兼顾结果”,其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展示交流阶段既是主题活动的一部分,也是活动结果的呈现阶段。成果展示交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活动方法、活动体验等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反思;让学生通过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深化活动体验、增强合作能力。可以说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交流,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上好展示交流课,结合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体会:

一、教师的定位。综合实践活动中成果交流的形式有很多。作为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调查研究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给学生恰如其分的建议和指导。但要十分注意的是,在整个成果交流活动中,教师仍要注重把握自身角色的定位,起到指导、调控的作用,切不可越俎代庖。

二、重交流互动,忌单向展示。

当一个主题活动或某一个阶段活动结束后,综合实践活动进入展示交流阶

段,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的方式可灵活多样。随着活动的展开,学生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因此,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讨论,使一些有问题的学生在听取大家的意见后,将活动不断深入下去。避免只有展示而没有交流,产生学生只关注自己的成果如何展示,而无心倾听、关注、思考别人的成果的情况。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过程中,教师既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小组的活动成果,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更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倾听、关注、思考他人的活动成果,参与到交流环节中来。

三、团队合作,声像并重。

成果的陈述最好是课题小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合作汇报,切忌一个人宣读。如在进行进行《走进家乡》主题活动成果展示时,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由一位组员操控电脑,在其他组员汇报时打出相应课件,做到声像并重,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汇报的质量。陈述的学生要事先进行模拟练习,明确自己的作用,把握好时间。在陈述过程中,要做到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对于调查研究类成果要捉住重点,按报告的主线对调查研究报告进行解读;对于科学实验类成果要说明实验的背景和目的,用含有数据的图表和表格清楚说明实验过程和结果;对于项目设计类成果要结合作品先说明它的制作背景、原理、材料、功能及使用方法等。同时,汇报的内容、活动的过程性资料、照片等做成演示文稿,声像并重,提高大家交流的爱好与质量。

四、展示具有价值性,直接服务于生活。

在展示中,学生可通过自编小游戏、三句半、相声、小品、倡议书、演讲等形式,将本次活动的主题体现出来。这样既创造了气氛,又具有感召力,将活动成果推向社会。比如,在《合理安排零花钱》活动中,学生自编小品——《生活》,让学生深入感知生活的艰辛,劳动的不易。父母为了养家糊口,整天忙碌,不讲究吃、穿,而对自己的孩子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此时学生会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那无私的爱。此时回到主题上,学生便会对自己手中的零花钱有一种全新的概念,合理使用。这样的小品展示才真正有魅力,直接服务于

现实生活。

五、展示交流中体现实践过程中的实践性。可以用视频的方法展现活动过程中的现实情景。比如,调查采访纪实、实验过程等。这样就具有真实性。学生只有真正行动了,才能称之为实践,才能锻炼能力的提高、素质的培养。切忌流于形式。

六、交流的内容要真实,充分反映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在总结交流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时应该是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交流的目的是让大家的思想得以共融或碰撞。因此,交流的内容要真实自然。

1、充分肯定学生收集到的真实资料。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自己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亲自参与研究的积极体验,以及自己的发现真实地暴露出来。即使有的交流资料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这也是学生自己获得的独特体验与感悟,是他们真正研究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2、给学生选择交流表达方式的空间和自由。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实践小组根据自己活动的结果选择交流的方式,使交流活动成为学生内心对活动感受的真实反映,成为学生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活动中引导学生采用生动活泼的交流方式来表达,交流毕竟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过程,所以要关注交流的对象是不是容易接受,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学生不太会交流,教师可以从交流的思路和方法等方面给学生以引导,使交流的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七、及时答辩,做好评价。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所指的成果展示课其实并不仅仅是一个展示的过程,而是包含了“成果发布”和“评价反思”这两个内容,一方面是小组根据课题研究内容,选择恰当的成果表达形式,将本组在综合实践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加以呈现。另一环节则是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小组评价、辩论会、答辩会等形式,让学生的创新才智在进一步的思辨争论中得以发展。一则展示,一则思辨,可以说一堂成功的成果展示课,是真正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指

导做出“评价”时,要明确“导向”。在评价“展示、交流、答辩”时,我们的导向是促进沟通,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在评价“学生分工完成任务情况”时,我们的导向是促使学生为了集体利益做到团结合作,相互体谅,在研究的过程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评价“结论观点”时,我们的导向是促进学生提高对信息的辨别、分析和处理能力;在评价“展示方式”时,我们的导向是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潜在的智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创新能力在研究实践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会遇到更多的困惑和迷茫,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将成为每一位教师探索与实践的过程,成为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过程。等待和观望,是一种消极的反映;探索与实践,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我们携起手来,共赴课改之路。

参考文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郭元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研究》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