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

合集下载

【生物.新高考总复习】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生物.新高考总复习】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必修1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12-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探究2 动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分析(科学思维) 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4 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 置于清水(对照组)和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中(实验组),尿素溶液、 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分别编号为1、2、3组。测量每组萝卜条的 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度大于吸收Mg2+的相对速度。由此 说明植物根细胞对水和离子的吸收过程是不同的。
(5)由实验结果可知: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是不同的;同 一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是不同的。由该实验的结果能得到 什么结论?
提示: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必修1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提示:如果一直增大蔗糖溶液浓度,萝卜条就会缩短,但由于细胞 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不可能无限缩短。
必修1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15-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探究3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科学思维) 把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完全培养液中培养。各种离子的初始浓 度设定为1个单位,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离子的相对浓度(实验结束 后培养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占开始时的浓度的百分比)如下图所示。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11-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解疑释惑】有关半透膜认识的3个误区 (1)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实质是指 渗透压,如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 溶液的质量浓度相等,但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小,故 水可通过半透膜由蔗糖溶液向葡萄糖溶液移动。 (2)水分子的运输特点: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进行的是双向运动, 而不是单向运动,观测到的现象是由双向水分子运动的差别所导致 的液面改变。 (3)渗透平衡不等于浓度相等。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 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而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一定相同,两侧的 液面高度也不一定相同。

细胞生物学 名词解释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

细胞生物学 名词解释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
钙泵作用
维持细胞内较低的Ca2+浓度
钙泵作用机制
原理与钠钾泵相似,Ca2+泵含有10个α螺旋,Ca2+泵处于非磷酸化状态时,2个α螺旋中断形成胞质侧结合2个Ca2+的空穴,ATP在胞质侧与其结合位点结合,水解使相邻结构域Asp磷酸化,导致跨膜螺旋重排,破坏了Ca2+结合位点并释放Ca2+到膜的另一侧。每分解一个ATP,泵出2个Ca2+,将Ca2+输出细胞或泵入内质网腔中储存起来
膜转运蛋白分为两类: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
多次跨膜蛋白,能与特定的溶质分子结合,通过改变构象介导跨膜转运,有专一性,介导被动运输,也可以介导主动运输
通道蛋白
3种类型:离子通道、孔蛋白、水孔蛋白
形成选择性和门控性跨膜通道。
离子通道
亲水性跨膜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
离子通道的特征:转运速率高,没有饱和值,并非连续性开放而是门控(可开/关控制其活性)、选择性。
胞吐作用
exocytosis
细胞内合成的生物分子(蛋白质和脂质等)和代谢物以分泌泡的形式与质膜融合,将内容物释放到细胞表面或胞外的过程。分为组成型和调节性胞吐途径
胞吞作用
endocytosis
通过质膜内陷形成膜泡,将细胞外或细胞质膜表面的物质包裹到膜泡内并转运到细胞内以维持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胞饮和吞噬作用)。
细胞生物学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简单扩散、被动运输(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中文英Fra bibliotek/备注解释
被动运输
指溶质顺着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在膜转运蛋白协助下的跨膜转运方式,又叫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
简单扩散
小分子的热运动使分子以扩散的方式,从膜的一侧沿浓度梯度降低的方向进入另一侧,也叫自由扩散(无需能量和转运蛋白协助)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实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实例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实例》摘要:本文介绍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各种方式,对载体的种类和作用,供能的方式以及水分子、葡萄糖分子、Na+ 和K+等物质的跨膜方式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对高中教学中的相关疑问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载体;协助扩散;主动动输;能量;浓度梯度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三种,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

被动运输只依据于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如果是带电离子,除浓度梯度外,还存在跨膜电压,这两种净驱动力称为该溶质的电化学梯度)来进行,根据运输过程中是否需要载体,被动运输又可分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主动运输是指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下的运输,它既需要载体又需要能量,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细胞所需要的一些重要的物质都涉及到这种运输方式;大分子如蛋白质等物质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是通过胞吞和胞吐的作用,这种运输方式也需要消耗能量。

一、载体的种类及其作用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与载体的种类和作用有很大的关系。

载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根据运输的方式和载体的空间结构,可将载体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通道蛋白、载体蛋白和离子载体(见图1 )。

图1 三种不同载体的结构模式图1.通道蛋白。

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膜蛋白,它能形成亲水的通道,与所转运物质的结合较弱,当通道打开时能允许水、小的水溶性分子和特定的离子被动地通过。

通道蛋白分为水通道和离子通道两种类型。

(1)水通道(又称水孔)水分子通过水通道从水势较高的地方向水势较低的地方进行扩散。

水通道是连续开放的通道。

实验证明,水分子既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质膜磷脂的双分子层中间的间隙通过,也可从水通道中以协助扩散的方式通过。

(2)离子通道。

因为该通道仅能通过无机离子而得名。

离子通道上有控制物质进出的门,因此又被称为门通道。

离子通道的特点是:? 对离子具有选择性和专一性。

即一种通道只允许一种类型的离子通过。

这与离子通道的大小、形状和内部的带电荷氨基酸的分布有关。

植物生理学B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

植物生理学B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
植物生理学B - 植物细胞跨膜离
子运输
汇报人:可编辑
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01-11
目录
• 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概述 • 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机制 • 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的影响因素 • 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与植物生长和发育 • 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的研究方法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概述
长发育和环境适应过程。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03
植物通过调节离子运输来适应环境变化,如盐碱、干旱等。
02
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机制
主动运
主动运输是指细胞通过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 或电位梯度跨膜运输物质的过程。
主动运输涉及载体蛋白的参与,载体蛋白在膜 上形成特定的通道,通过与被运输物质结合, 实现逆浓度或电位梯度的物质转运。
被动运输
顺浓度梯度进行,不需要消耗能量。包括简单扩 散和协助扩散。
3
载体蛋白
协助物质跨膜运输的膜蛋白,具有专一性。
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的重要性
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平衡
01
离子平衡是植物细胞正常代谢的基础,通过跨膜运输维持细胞
内外离子浓度的相对稳定。
参与信号转导
02
植物细胞内的离子浓度变化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参与植物的生
生长素
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尤其对钾离子的吸 收有显著促进作用。它通过调节离子通道的活性来影响离子 运输。
脱落酸
脱落酸可以抑制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尤其是在缺水或盐 分过高的环境中,脱落酸的作用更加明显。它通过调节离子 泵的活性来影响离子运输。
04
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与植物生长和发育
主动运输对于维持细胞内稳态和正常生理功能 具有重要意义,如维持细胞液的渗透压、pH值 等。

生物选考 物质的跨膜运输

生物选考 物质的跨膜运输

物质的跨膜运输通道蛋白20世纪中叶,科学家提出在细胞膜上存在通道蛋白。

1976年,德国科学家内尔和萨克曼创造了研究单个离子通道的生理学特征的膜片钳法,在神经元上首次发现了离子通道。

直到1998年,美国科学家麦金农解析了钾离子通道蛋白的立体结构。

目前发现的通道蛋白已有100余种,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真核细胞的质膜及其他类型的膜上。

通道蛋白与载体蛋白之间的主要不同在于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辨别溶质:通道蛋白主要根据溶质的大小和电荷进行辨别,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载体蛋白上结合部位相适应的溶质分子通过。

离子通道绝大多数通道蛋白是离子通道。

与载体蛋白相比,离子通道具有3个显著特征:具有极高的转运速率没有饱和值并非连续开放而是门控的: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应力激活通道。

水通道1950年,科学家在用氢的同位素标记的水分子进行研究时,发现水分子在通过细胞膜时的速率高于通过人工膜,推断细胞中存在特殊的输送水分子的通道;1988年,美国科学家阿格雷成功将构成水通道的蛋白质分离出来,证实水通道蛋白的存在;2000年,阿格雷与其他研究人员一起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张水通道蛋白的高清晰度照片。

水通道蛋白是由4个亚基组成的四聚体,每个亚基都有6个跨膜α螺旋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28000。

每个亚基单独形成一个供水分子运动的中央孔,孔的直径稍大于水分子直径,只容许水而不容许离子或其他小分子溶质通过。

水通道蛋白又称水孔蛋白,英文简写AQP,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种类很多,仅人体内就有11种。

水通道蛋白功能AQP-1近曲肾小管水分重吸收;腓中水平衡;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液分泌AQP-2肾集液管中水通透力(突变产生肾源性糖尿病)AQP-3肾集液管中水的保持AQP-4中枢神经系统中脑脊髓液的重吸收;脑水肿的调节AQP-5唾液腺、泪腺和肺泡上皮细胞的液体分泌γ-TIP植物液泡水的摄入,调节膨压水孔蛋白应与孔蛋白进行区分,孔蛋白是存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膜、线粒体或叶绿体的外膜上非选择性的通道蛋白,它们允许较大的分子通过。

细胞生物学-第5章-物质的跨膜运输(翟中和第四版)

细胞生物学-第5章-物质的跨膜运输(翟中和第四版)

二、V 型质子泵和 F 型质子泵
• V 型质子泵广泛存在 于动物细胞的胞内体 膜、溶酶体膜,破骨 细胞和某些肾小管细 胞的质膜,以及植物、 酵母及其他真菌细胞 的液泡膜上 (V 为 vesicle)
• 转运 H+ 过程中不形成 磷酸化的中间体
• 维持细胞质基质 pH 中 性和细胞器内 pH 酸性
– 载体蛋白介导 – 通道蛋白介导
(一)载体蛋白及其功能
• 多次跨膜;通过构象改变介导溶质分子跨膜转运 • 与底物(溶质)特异性结合;具有高度选择性;具有类似
于酶与底物作用的饱和动力学特征;但对溶质不做任何共 价修饰
(一)载体蛋白及其功能
• 不同部位的生物膜往往含有各自功能相关的不同 载体蛋白
(二)通道蛋白及其功能
• 两类主要转运蛋白:
– 载体蛋白:又称做载体、通透酶和转运器。介导被动运输与主动运 输
– 通道蛋白:能形成亲水的通道,允许特定的溶质通过。只介导被动 运输
两者区别:以不同方式辨别溶质。通道蛋白主要根据溶质大小和电荷和进 行辨别,假如通道处于开放状态,则足够小和带有适当电荷的分子或离子 就能通过;而载体蛋白只允许与其结合部位相适应的溶质分子通过,并且 每次转运都发生自身构象的变化。
动物、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比较
三、ABC 超家族
• ABC 超家族也是一 类ATP 驱动泵
• 广泛分布于从细菌 到人类各种生物中, 是最大的一类转运 蛋白
• 通过ATP 分子的结 合与水解完成小分 子物质的跨膜转运
(一)ABC转运蛋白的结构与工作模式
• 4 个“核心”结构域
– 2 个跨膜结构域,分别含6 个跨 膜α 螺旋,形成底物运输通路决 定底物特异性
• 3 种类型:离子通道、孔蛋白以及水孔蛋白 • 大多数通道蛋白都是离子通道 • 转运底物时,通道蛋白形成选择性和门控性跨膜通道

细胞的跨膜物质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细胞的跨膜物质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细胞的跨膜物质运输的方式及特点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的屏障,也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通道。

细胞需要通过膜来获取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产物,因此物质的跨膜运输对于细胞的生存和代谢活动至关重要。

细胞跨膜物质运输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及特点:1. 简单扩散简单扩散是最基本的跨膜运输方式,不需要消耗细胞能量。

小分子和无电荷的极性分子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自由地穿过细胞膜,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直至两侧浓度达到平衡。

扩散速率取决于浓度差和膜的通透性。

2. 促进扩散对于一些无法直接穿过膜的极性分子或离子,细胞膜上存在特殊的蛋白质载体,可以将这些物质结合并转运到细胞内外。

这种过程称为促进扩散,也不需要消耗细胞能量,但有一定的专一性和饱和性。

3. 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是指细胞利用ATP等能量源,通过膜上的转运蛋白将物质从低浓度区域转移到高浓度区域的过程。

这种过程违背了浓度梯度,需要消耗能量。

主动转运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饱和性。

4. 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胞吞作用是细胞通过膜的凹陷将外界的固体颗粒或液滴包裹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胞吐作用则是细胞将不需要的物质包裹成小泡,排出细胞外的过程。

这两种作用都需要消耗细胞能量。

细胞跨膜物质运输的特点可总结为:1)选择性:细胞膜对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通透性。

2)调节性:细胞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物质的进出。

3)方向性:物质运输有特定的方向,可以与浓度梯度相同或相反。

4)能量依赖性:部分运输过程需要消耗细胞能量。

细胞通过多种方式有序地进行跨膜物质运输,从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满足细胞的生存和代谢需求。

植物生理 第四章 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机制

植物生理 第四章 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机制

离 B子
载 体
简单扩散 被动运输
协助扩散

膜质双层


C




能量 低
主动运输
2.主动运输
跨膜运输离子
A B
简单扩散 被动运输
协助扩散

膜质双层



C

学 势



能量 低
主动运输
初始主动运输(primary active transport): 植物细胞膜上由 H+-ATP 酶所执行的主动运输 过程。
Ion Channels in Plant
分 布:the plasma membrane/intracellular membrane.
转运离 106–108 ions per second through one channel 子能力:protein driven by transmembrane electrochemical
F-type
F-type
H+ATPase
V-type
ATP酶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离子跨 膜运输机制
• 被动运输 • 主动运输 • 共运输
1.被动运输
不直接消耗水解 ATP 的能量,而且 离子运动的方向是顺着跨膜电化学梯 度进行。可以通过离子通道进行,也 可以通过载体进行。
跨膜运输离子
离 A子

potentials.
生理功能: nutrition uptake, ion transport, cell growth, cell movement, signal transduction, ion homeostasis, osmoregulation, pathogen response.

植物生理学思考题

植物生理学思考题

植物生理学思考题第一章植物细胞1.细胞有哪些共性?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有哪些独特的亚细胞结构?其主要生理功能为何?3.原生质胶体有何特性,在植物适应环境方面有何重要意义。

4.说明细胞壁在动态变化中的形成过程。

5.从细胞壁的组成和结构说明细胞壁的功能。

6.举例说明微丝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生理功能。

7.有哪些实验证据表明微管细胞骨架参与植物细胞信息传递。

8.讨论液泡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

9.举两例说明细胞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相互协调作用。

10.什么是内膜系统?说明细胞的分室作用及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11..说明植物胞间连丝的亚微结构, 胞间连丝是如何控制细胞间物质运输的。

第二章水与植物细胞1.水分子的氢键对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有何重要影响?2.什么是水势?水势的基本组成有哪些?3.水的基本运动形式有哪些?它们各自是如何被驱动的?4.植物细胞的水势有哪些基本组成?它们对水的进出细胞有何影响?5.细胞膜和细胞壁在水分进出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6.测定植物水势、渗透势和膨压的方法有哪些?它们各自有何优缺点?第三章植物整体的水分平衡1.土壤中的水分状况如何影响植物根的水分吸收?2.水是如何通过植物的根进入植物体的?3.水是通过什么机制经木质部向上运输的?4.木质部有哪些类型的细胞,它们的结构特征及其与水分运输的关系是什么?5.何谓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有哪些方式?6.什么是气孔复合体?它有哪些类型?气孔如何控制叶片的气体交换?7.气孔是如何感知外界条件的变化而调控保卫细胞的运动的?8.保卫细胞中参与气孔运动调控的信号转导途径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协调以控制气孔运动的?9.有关气孔运动渗透调节的假说有哪些?它们都有哪些研究的证据?10.气孔运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第四章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机制1、在正常情况下,植物细胞膜外侧环境中的钾离子浓度约为1-10mM, 而膜内侧(细胞质内)的钾离子浓度在100mM左右;即:细胞质内带正电荷的钾离子浓度远高于膜外侧;但据膜两侧之间钾离子浓度差由Nernst方程计算出的跨膜电位却为内负外正,请解释为什么?2、较为低等的海生植物能在钠盐较高的环境中生长,高等陆生植物则一般对钠盐较为敏感;而高等陆生植物一般被认为是自低等的海生植物进化而来。

细胞膜跨膜物质转运的方式及特点

细胞膜跨膜物质转运的方式及特点

细胞膜跨膜物质转运的方式及特点被动运输(1)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定义:物质通过简单扩散作用(simple transport)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其特点是:①沿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扩散;自由扩散②不需要提供能量;③没有膜蛋白的协助。

某种物质对膜的通透性(P)可以根据它在油和水中的分配系数(K)及其扩散系数(D)来计算:P=KD/t,t为膜的厚度.脂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大,水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小;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容易透过,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透过。

具有极性的水分子容易透过是因水分子小,可通过由膜脂运动而产生的间隙。

非极性的小分子如O2、CO2、N2可以很快透过脂双层,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如水、尿素、甘油等也可以透过人工脂双层,尽管速度较慢,分子量略大一点的葡萄糖、蔗糖则很难透过,而膜对带电荷的物质如:H+、Na+、K+、Cl—、HCO3—是高度不通透的。

事实上细胞的物质转运过程中,透过脂双层的简单扩散现象很少,绝大多数情况下,物质是通过载体或者通道来转运的。

离子、葡萄糖、核苷酸等物质有的是通过质膜上的运输蛋白的协助,按浓度梯度扩散进入质膜的,有的则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转运。

举例:氧气,二氧化碳,水,甘油,乙醇,苯,脂肪酸,尿素,胆固醇,脂溶性维生素,气体小分子等。

(2)协助扩散也称促进扩散、易化扩散(faciliatied diffusion),其运输特点是:①比自由扩散转运速率高;②存在最大转运速率;在一定限度内运输速率同物质浓度成正比。

如超过一定限度,浓度不再增加,运输也不再增加.因膜上载体蛋白的结合位点已达饱和;③有特异性,即与特定溶质结合。

这类特殊的载体蛋白主要有离子载体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

④不需要提供能量。

举例:红细胞摄取葡萄糖主动运输其概念是:主动运输涉及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和细胞器,并且能够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

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

细胞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细胞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主动运输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 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 式叫做主动运输。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第33节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小分子或离子的跨膜运输
对比
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
被动运输
项 目 自由扩散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 载体蛋白 是否消耗细 胞内的能量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代表例子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扩散。
物质进出细胞,既有顺浓度剃度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也有逆浓度剃度的运输,称为主动运输
对比
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
被动运输
项 目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逆浓度梯度
是否需要 载体蛋白
不需要
需要
是否消耗细 不消耗 胞内的能量
不消耗
代表例子
氧气、水、二
氧化碳、甘油、 葡萄糖通过 乙醇、苯等通 红细胞膜
过胞膜
需要
需要消耗
葡萄糖、氨基酸 通过小肠上皮细 胞膜;离子通过 细胞膜等
丽藻细 胞液所含的 离子浓度远 远高于丽藻 所生长的池 水,为什么 丽藻还能从 周围环境吸 收离子呢?
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
不需要。因为二者都是顺物质的浓度梯度进行的。 2.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
相同: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
不同: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自由扩散不需要。
2、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高很多倍, 但仍然能吸收碘,原因是 ( )
A海带细胞能够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碘

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机制

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机制

液泡膜H+-ATPase (V型-ATPase):催化部分在细胞质 一侧,在水解ATP过程中,将H+泵入液泡,建立跨液泡 膜的 H+浓度梯度和电势梯度。
• 它是由至少10个亚基构成的复合物 ,分子量 750kD; • 对钒酸不敏感,而受NO3抑制; • 不受K+激活,可被Cl-刺激;
V-ATPase model
当钾离子扩散平衡时,膜两侧电化学势相等,即:
μ0 +RTlnao + ZFEo= μ0+ RTlnai+ZFEi
ao
RTln——+ ZF(Eo-Ei) =0 ai ao RTln ——为化学势梯度 ai ZF(Eo-Ei)或 ZFΔE为电势梯度。
ai ΔE = — ln — ZF ao
RT
这就是著名的模斯特(Nernst)方程,它表明了膜电势差和膜内外离子活 度(浓度)的关系:即膜电势差与膜内外离子活度比的对数成正比。 对于一个单价阳离子,在25℃时, ai ΔE =59log — ao 可见当膜内、外浓度差10倍时,膜电位差相当于59mv
拟南芥中各种跨膜运输蛋白一览表
中文名称 ATP 结合跨膜运输蛋白 反向运转载体 水孔蛋白 无机溶质共运转载体 离子通道 有机溶质共运转载体 离子泵(ATP 酶) 氨基酸/生长素通透酶 主要内在蛋白 英文名称 基因家族数 基 因 数 量 ABC Transporters Antiporters Aquaporins Inorganic solute contransporters Ion channels Organic solute cotransporter Primary Pumps (ATPase) Amino acid/Auxin permease(AAAP) Major Intrinsic protein(MIP) 8 13 2 16 7 35 12 1 1 量 94 70 35 84 61 279 83 43 38

钾离子运输方式

钾离子运输方式

钾离子运输方式钾离子运输方式是指一种物理方式,以载体蛋白或蛋白质系统自由在细胞内外传输钾离子的过程。

该运输方式往往是与钾离子转移有关的,即通过能够转移钾离子的不同离子载体蛋白或蛋白质系统使植物细胞外和细胞内的钾离子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

钾离子运输方式一般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两种。

其中,被动运输是指靠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离子载体蛋白在细胞膜外运动驱动钾离子传输的过程;主动运输则是钾离子传输过程中通过ATP驱动的动力机制,使细胞内和细胞外的钾离子传输具有偏向性,而使细胞内钾离子水平恒定。

被动钾离子传输主要发生在细胞膜中,在细胞膜上存在一类称为离子通道的低渗透物质,它们负责转运大量的钾离子和水分子从细胞内向外。

通过离子通道的运输,细胞内和外钾离子的浓度可以被同时调节。

一般来说,随着细胞外浓度的增加,细胞内钾离子浓度也会增加;随着细胞外浓度的减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也会减小。

然而,离子通道的渗透难以满足大量的钾离子运输,故而在植物细胞中还存在主动钾离子传输。

主动钾离子传输通过ATP受体能够进行,它的特点是能够把细胞内的钾离子从低浓度区域转移至高浓度区域,又能从低电位区域向高电位区域转移钾离子。

在植物细胞内,大部分主动钾离子传输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垂直跨膜蛋白质,它们能够把细胞外高浓度的钾离子溶解在水中,通过ATP驱动蛋白的活动使钾离子被输送至细胞内。

这类蛋白质可能还负责植物体内钾离子的运输。

自古以来,植物细胞内钾离子含量稳定和钾离子比例均衡一直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

对于植物而言,通过被动钾离子传输和主动钾离子传输机制使其钾离子处于稳定状态,可以保持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及其物理比例之间的平衡。

因此,钾离子运输方式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植物的钾离子运输还可以用来研究植物的体内缺钾的反应。

因为植物体内缺钾时,其钾离子传输方式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使细胞能够以有效的方式应对这种缺乏的情况,从而调节并保持细胞稳定的结构和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第一节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与生物膜的主要理化特性第二节细胞膜结构中的跨膜运输蛋白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离子跨膜运输机制第四节高等植物K+ 、Ca+ 的跨膜运输机制研究进展[主要内容]:介绍植物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理化特性,膜上运输蛋白的类型、离子跨膜运输机制及K+ 、Ca+跨膜运输机制研究进展。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细胞离子跨膜运输的意义,生物膜的理化特性,掌握膜上运输蛋白的类型、特性及离子跨膜运输的机理,了解K+ 、Ca+的跨膜运输机制研究进展。

[教学重点]:离子跨膜运输蛋白的种类、特性,离子跨膜运输机理。

[教学难点]:[授课时数]:3 学时引言(3 min)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赖于构成植物个体的活细胞不断从土壤、大气、水体等环境中吸收利用各种矿质元素。

在植物细胞水平上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过程是植物不断吸收营养元素的基础。

植物细胞质膜是细胞与环境之间的空间界限,活细胞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就是这些元素的跨膜运输过程。

植物所必需的各种矿质元素大部分是以带电离子的形式被吸收的,因此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植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 。

植物细胞与动物微生物细胞跨膜离子运输机制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但作为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都遵循物理化学的基本规律。

以下先介绍离子跨膜运输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讨论各种离子的运输过程。

第一节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8 分)细胞最外层是质膜,它是外界物质进入的屏障,质膜控制着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流,维持了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质膜是由双磷脂层与蛋白质构成。

磷脂结构:胆碱、磷酸、甘油、脂肪酸(饱和,不饱和)。

与磷脂相联的蛋白质分两类:内在蛋白(Integral )、外在蛋白(Peripheral)内在蛋白插入双层脂中,常常是跨膜的。

外在蛋白通过非共价键,如氢键,附着在膜上。

所以磷脂表现出亲水和亲脂的性质。

为研究生物膜对溶质的通透性,常用人工双层脂膜和生物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非极性(O2)和极性小分子(如H2O、CO2、甘油)二者的通透性类似。

对于离子和大的极性分子(如糖)二者表现出较大差异。

天然生物膜比人工膜通透性大得多。

说明:天然生物膜中的蛋白质有利于这些溶质运输。

生物膜中促进溶质运输的蛋白质。

称为运输蛋白(transport proteins )。

二者没有差异的小分子显然可通过双层脂运输。

第二节.细胞膜结构中的离子跨膜运输蛋白( 30 min 重点内容)研究已发现膜上有大量与运输有关的蛋白质。

一般将其分为三种类型:通道蛋白(channel);载体(carrier);离子泵(ion pump )通道蛋白是细胞膜上的一类内在蛋白,一般由几个亚基构成选择性孔道,孔的大小及孔内表面电荷等性质决定它转运溶质的性质。

离子通道的构象会随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处于某些构象时,中间形成孔道,允许溶质通过,由大小和电荷决定⋯⋯。

当受到细胞内部或外界环境的刺激时,通道以某种方式关闭。

根据孔开闭的机制将通道分为两类:一类是膜电势控制的通道,可对跨膜电势梯度发生反应,另一类则对外界刺激(如光照,激素等)发生反应的通道。

图3—5 是一个假想的K+离子通道模型:在这里,K +顺电化学势梯度(逆浓度梯度)从外转移到细胞内。

感受蛋白可对细胞内外由光照激素等引起的刺激做出反应,并通过某种未知方式将感受的信号传膜上的阀门由此做出开关的决定。

在植物细胞质膜上已鉴定出K+、Ca+、Cl-等离子的通道。

气孔保卫细胞质膜上内、外向的K+通道如图。

近年膜片钳技术的应用大大推动了离子通道的研究。

Patch clamp PC 技术是指使用微电极从一小片细胞膜上获取电子信息的技术。

载体蛋白:也是膜上的内在蛋白。

由载体蛋白转运的物质,首先与载体蛋白的活性部位结合,结合后载体蛋白产生构象变化,将被转运物质暴露于膜的另一侧,并释放出去。

载体蛋白对溶质的运输具有高度特异性;但同一族的分子或离子可具有共同的载体,如K +的载体可运输Rb+,Na+,表现出同族离子充争性抑制。

(图)通过动力学分析,可以区分溶质是经通道还是经载体运输的:通道进行的运输仅是沿通道的扩散,不易达到饱。

而载体进行的运输依赖于溶质与载体特殊部位的结合,因结合位点数量有限,所以载体运输有饱和现象。

通过载体的运输可以是被动的(顺电化学势梯度)也可以是主动的(逆电化学势梯度),离子泵(ion pump): 具有ATP 水解酶功能并能利用ATP水解释放能量逆电化学势梯度运转离子的膜运输蛋白.分为: 致电泵(electrogenic pump)电中性泵(electroneutral pump).已知在植物细胞中存在的泵有:H +-ATPase, Ca 2+-ATPase, 此外在液泡膜上还发现H+-PPase 和ATP-binding cassette 转运器(ABC transpoter)拟南芥中各种跨膜运输蛋白一览表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基因家族数量基量因数ATP 结合跨膜运输蛋白ABC Transporters894反向运转载体Antiporters1370水孔蛋白Aquaporins235无机溶质共运转载体Inorganic solutecontransporters 1684离子通道Ion channels761有机溶质共运转载体Organic solute cotransporter35279离子泵(ATP 酶)Primary Pumps (ATPase)1283氨基酸/ 生长素通透酶Amino acid/Auxin permease(AAAP)143主要内在蛋白Major Intrinsic protein(MIP)138质膜H+-ATPase(P型H+-ATPase)是植物细胞中最主要最普遍的致电泵第三节植物细胞离子跨膜运输机制(重点 1.5 学时)一被动运输(吸收)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 不需要代谢提供能量的顺着电化学势梯度的转运离子的过程.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 通过膜或通道的扩散。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 通过载体的扩散。

不管是简单扩散还是易化扩散,都是顺电化学势方向进行的。

对于分子来讲,运输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而对于带电的离子来讲,则不单决定于离子的浓度,而且决定于还决定于膜两侧的电势。

如下图的情况:设B 相为细胞内,有不可扩散阴离子,同时有数量相等的阳离子(假设为K+ )平衡其电荷,将其放到KCL 溶液中,K+ 将如何运动?A BNon-permeable假设细胞内钾离子浓度为 a i ,膜电势为 E i ,电化学势 μ i ;细胞外钾离子浓度为 a o, 膜电 势为 E o, 电化学势为为 μo根据电化学势公式:膜内外电化学势差为:Δ μ = μ 0-μ i 00=μ +RTlna o + ZFE o -μ - RTlna i -ZFE iRTln 为化学势梯度 aiZF ( E o -E i )或 ZFΔE 为电势梯度。

R :气体分散 T :绝对温度 Z :离子电荷数当 Δ μ >0 时, Δ E> RTln ai,离子从外向内扩散 , 表现为细胞吸收离子。

ZF ao当Δμ<0时,ΔE <RTln ai,离子从外向内扩散,表现为细胞释放离子。

ZF ao在扩散达平衡时: Δ μ=0ZF aoNernst )方程,它表明了膜电势差和膜内外离子活度(浓度)的 关系:即膜电势差与膜内外离子活度比的对数成正比。

对于一个单价离子,在 25℃时,Δ E =59log ao 可见当膜内、外浓度差 10 倍时,膜电位差相当于 59mv 。

离子的扩散,平衡时都应符合 Nernst 方程。

由于细胞膜内外正负离子分布的不均一性, 所有细胞都具有膜电位,用微电极可容易地测 量出活细胞跨膜电位。

细胞膜电位产生和维持的原因:膜对不同离子的选择透性及致电泵作用。

跨膜电位有方向性。

表述活细胞的膜电位时, 一般用膜内侧对于膜外侧电位来表示。

活细胞 跨膜电位一般为负值。

而习惯上所说的膜电位高低是指膜电位的绝对值。

细胞在静息状态下测得的膜电位称为静息膜电位, 当某种刺激发生时, 膜电位发生去极化或 超极化。

超极化状态细胞生理状态较活跃。

课堂讨论题 :在正常情况下 , 植物细 胞膜外侧环境中钾离子浓度为 1-10mmol/L, 而膜内侧的 为100mmol/L 左右 , 即细胞质内带电荷的钾离子浓度远高于膜外侧 ; 但据膜两侧钾离子浓度 差由能斯特方程计算出的跨膜电位却是内负外正 , 解释为什么 ?二 主动运输: 利用代谢能量逆电化学势梯度跨膜转运矿质的过程称为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需要 ATP 供能。

=RTln ao + aiZF(E o -E i )F :法拉弟常数ΔE =RT ln ai 这就是著名的模斯特( aiao1 主动运输机制:原初主动运输: 直接偶联着ATP 水解将溶质进行跨膜运输的过程。

在植物细胞中存在的泵有:H+-ATPase, Ca2+-ATPase, 此外在液泡膜上还发现H+-PPase 和ATP-binding cassette (ABC)可直接利用代谢能进行溶质跨膜运输。

H+-ATPase 介导的H+跨膜运输对细胞吸收和转运其它溶质起着极其重要作用。

,它是膜上的一种插(膜)入蛋白,其水解ATP 部分在质膜细胞质一侧, 此酶可水解ATP,释放能量,同时把细胞质中的H+向膜外泵出。

这个过程的可能机制如图(多媒体图)。

H+-ATP 酶:1970 年Hodge 等用离体质膜小泡证实了高等植物根细胞膜上存在ATP 酶,它可水解ATP 为ADP 和磷酸并释放能量。

现已对质膜H+—ATP 酶有较详尽研究:它由单条肽链构成(fig 6.16),其分子量约100,000,以二聚体形式发挥功能。

底物ATP-mg 最适PH6.5,最适温度30-40℃,受K+ 激活,专—抑制剂:VO 4-3,已烯雌酚(DES)一种双萜葡萄糖苷(真菌毒素):壳校孢菌素(FC)促进其活性。

ATP 酶逆电化学势梯度运输阳离子到膜外去的可能机制:①ATP 与H+结合,并被磷酸化,②磷酸化导致酶构象改变,将离子暴露于外侧,释放Pi 后恢复构象。

质膜ATP—H+酶是植物生命活动过程的主宰酶,对许多植物生命活动过程起重要调控作用。

如前一章讲到的气孔运动,以后讲到的生长素的作用等。

液泡膜上也存在H+—ATPase,其催化部分在细胞质一侧,在水解ATP 过程中,将H+泵入液泡,使液泡电势通常比细胞质高20-30mV ,PH 则低,约5.5。

液泡膜ATPase 称V-ATPase,在结构和功能上都与P-ATPase 不同:①它是由至少10个亚基构成的复合物(fig 6.18),分子量750KD ;②对钒酸不敏感,而受NO3抑制;③不受K+激活,可被Cl-刺激;④每水解1分子ATP 可运输两个H+进入液泡;⑤转运H+时不与Pi 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