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简介和作品
季羡林美文阅读
作家简介季羡林(1911.8.6- )山东清平人。
季羡林是北京大学终生教授,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曾任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等。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印度古代语言。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
194 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系主任。
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的史诗《罗摩衍那》。
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几十年笔耕不辍,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春满燕园季羡林燕园花事渐衰。
桃花、杏花早已开谢。
一度繁花满枝的榆叶梅现在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叶子。
连几天前还开得像一团锦绣一样的西府海棠也已落英缤纷,残红满地了。
丁香虽然还在盛开,灿烂满园,香飘十里,但已显出疲惫的样子。
北京的春天本来就是短的,“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看来春天就要归去了。
但是人们心头的春天却方在繁荣滋长。
这个春天,同在大自然里一样,也是万紫千红、风光旖旎的。
但它却比大自然里的春天更美、更可爱、更真实、更持久。
郑板桥有两句诗:“闭门只是栽兰竹,留得春光过四时。
”我们不栽兰,不种竹;我们就把春天栽种在心中,它不但能过今年的四时,而且能过明年、后年不知道多少年的四时,它要常驻在我们心中,成为永恒的春天了。
昨天晚上,我走过校园,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远处的蝉鸣划破深夜的沉寂。
黑暗仿佛凝结了起来,能摸得着,捉得住。
我走着走着,蓦地看到远处有了灯光,是从一些宿舍的窗子里流出来的。
我心里一愣,我的眼睛仿佛有了佛经上做天眼通的那种神力,透过墙壁,就看了进去,我看到一位年老的教师在那里伏案苦读。
他仿佛正在写文章,想把几十年的研究心得写下来,丰富我们文化知识的宝库。
著名文学家季羡林
著名文学家季羡林季羡林, 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 他博古通今, 学贯中西, 被誉为学界泰斗.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欢迎阅读!的简介:季羡林, 字希逋, 又字齐奘.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散文家、翻译家、文学家、佛学家、作家. 他精通9国语言, 即汉语、南斯拉夫语、梵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吐火罗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20xx年8月2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 祖父季老苔, 父季嗣廉, 母赵氏, 农民, 叔季嗣诚. 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 并对外国文学产生兴趣, 1920xx年, 入山东省立济南高中, 其国文老师董秋芳是鲁迅的朋友, 还是著名翻译家. 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 至今将过耄耋之年, 仍旧不能放下笔, 全出于董老师之赐, 我毕生难忘.1947年夏天, 季羡林回到第二故乡——济南. 季羡林在济南走亲访友, 应酬颇多, 惊动了王耀武. 他派人请季羡林去他的官邸赴宴, 表示欢迎他回山东工作. 王耀武还派人给季家送来了面粉、白糖等礼品, 他的车队惊动了二里长的佛山街,从此季家名声大振.作家卡片他的散文, 质朴而不失典雅, 率真而不乏睿智. 《夹竹桃》等文章便集中体现了这种风格. 季羡林还是一位坚定而忠贞的爱国者. 20xx年4月, 93岁的季羡林通过《人民日报》寄语全国的中小学生:热爱祖国, 孝顺父母, 尊重师长, 同伴和睦.季羡林的评价: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 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对此, 季羡林在他的《病榻杂记》中力辞这三顶桂冠:我对哪一部古典, 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 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 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 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 朋友中国学基分子历程的反映.温家宝曾五次看望季羡林, 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您写的作品, 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 传承精神, 非常耐读. 您写的几本书, 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 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您在最困难的时候, 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 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 您一生坎坷, 敢说真话, 直抒己见, 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的学术成就:季羡林的学术研究, 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 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8个方面:1、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 向-o和-u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 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 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 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 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3、吐火罗语研究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 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 1948年起即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译释, 1980年又就70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 打破了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 而研究在国外的欺人之谈, 并且吐火罗文在世界上仅有不到30人会翻译的《校注前言》, 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而1996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 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 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4、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 2万余颂, 译成汉语有9万余行, 季羡林经过20xx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 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5、比较文学研究80年代初, 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 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 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 作出了巨大贡献.6、东方文化研究从80年代后期开始, 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 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 约500余集, 800余册, 预计20xx年完成.7、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90年代, 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8、散文创作从17岁写散文起, 几十年笔耕不辍, 已有80余万字之多, 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 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 他朴素, 是因为他真诚. 我爱先生文品好, 如同野老话家常.季羡林抄书的故事:20世纪50年代, 季羡林曾在北京大学讲授语言学. 一天, 一个学生来向他借一本语言学方面的书籍. 季羡林一下子犯了难, 学生要借的这本书是极其珍贵的孤本古籍, 如果在翻阅的时候稍有污损, 都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但面对学生渴求的目光, 季羡林又不忍心拒绝, 便对他说:你过一个礼拜后再过来取, 行吗?学生欢欢喜喜地走了.一个礼拜后, 学生如约来到季羡林的办公室. 当他接过季羡林递过来的书时, 感到非常意外, 这根本不是一本书, 而是一叠厚达几百页的装订得整整齐齐的信纸, 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 季羡林歉疚地笑道:很对不起!我没能将原本借给你, 是因为原本太珍贵了, 我打算以后将它捐给国家. 现在这本书我概不外借, 我怕万一被人损坏, 以后对国家就不好交代了, 我想你一定能理解我的做法. 今天给你的是我的手抄本, 尽管看起来有些麻烦, 但基本上一字不错、一字不落, 是可以一用的……学生一听, 异常震惊, 连连向季羡林鞠躬致谢. 对于一本十几万字的书籍, 要将它完完整整地抄录下来, 要有多大的耐心、该有多大的工作量啊!整整一个星期, 季羡林日夜伏案,才完成了抄录任务.其实, 当初学生来借书的时候, 季羡林完全可以向他说清实情, 当场婉言拒绝, 学生也是一定能够理解的, 但季羡林却以这样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满足了学生的要求, 实在令人感动、感叹!季羡林在学术上堪称一代大师, 同样在做人处世方面也是令人崇敬的一世楷模.。
季羡林散文四篇
季羡林散文四篇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季羡林(JiXianlin,1911-2009),他以其文学成就融汇中西,著名的散文作品有《倚天屠龙记》、《望海潮》等。
其创作的散文十分优美,为中国散文文学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将分析其中的四篇散文,希望以此来加强对季羡林文学功能的理解。
第一篇散文是《青春》,讲述了年轻人对青春的理解和向往。
散文以“春天,在我们这里,是一个美丽而充满活力的季节”为开头,表达了生活中的青春、活力和希望,以及未来的想象。
文中提及:“当洋溢着青春的活力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新的自己,一个更加进取的自己,一个充满梦想的自己。
”,从最后一句中可以看出,青春是给予梦想的跳板,而青春时期理应是一个实现梦想的季节。
文中提到“内心强烈地渴望去探索,去改变,去征服”,表明了青春时期人们勇往直前的勇气,他们勇敢直面世界,克服困难,实现梦想的热情。
对青春时期的想象也使文章变得苍茫。
第二篇散文是《夏花》,主题是夏花的美丽。
文章以“夏日的灿烂和芬芳,体现了自然的美丽”开篇,而且文中充满了淡淡的浪漫。
文中提及:“夏花,把偶尔的沉默消失在了清新的芳香中,让人沉醉在心灵深处;夏花,把寻寻觅觅的温柔埋葬在了我们脚下,让我们心安理得。
”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章不仅仅是一种欣赏夏花的美丽,而是对它的心灵的深刻的感受,它也蕴含着一种淡淡的芬芳,让人沉醉其中。
第三篇散文是《秋雨》,文章以“秋雨,低沉而淡淡的”为开头,表达了对秋雨的感悟。
这篇文章最具特点的是把大自然美景中的秋雨细节渲染得栩栩如生,令人惊叹:“秋雨,洒下凝重而温柔的真挚,心如细雨,把宁静带入了四面八方;秋雨,柔美而凉凉的润泽,细润如雾,把温暖带入了凝重的空气间。
”文中还提及:“太阳的温暖不必担心,秋雨的悠远不必迷恋,每一如雨的悄悄,也许只是多年的坚持和心酸的抉择。
”这表明,季羡林以此暗示我们,生活中需要坚持和选择,秋雨可以是一种承载也可以是一种淡忘。
《怀念母亲》作者简介
《怀念母亲》作者介绍:季羡林,(1911.8.6—2009.7.11),字希逋,又字齐奘。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他精通12国语言。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
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
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
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
因此,“非读梵文不行”。
“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
”(《留德十一年》)“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
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
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
1946~1983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
季先生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现在即使在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
他在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季羡林先生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近日公开发行。
曾被“2006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之一季羡林,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
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杂忆》等。
季羡林散文精选内容简介
季羡林散文精选内容简介
季羡林,中国教育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历史学家和艺术评
论家,被誉为“文化泰斗”。
他的散文作品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风格简洁明快,深入浅出,充满人文情怀。
季羡林散文精选包括:《一个受伤的中国人》、《悼念——毛泽东》、《人性的弱点》、《青年不知愁滋味》、《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三十年的沉思》等。
这些作品让读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
感受到季羡林对中国历史、文化、人民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其中,《一个受伤的中国人》表达了季羡林对当代中国社会现实
和问题的关切,呼吁中国人保持内心的善良和人性之美;《悼念——
毛泽东》文章中,季羡林深切悼念毛泽东逝世十周年,同时批评了毛
泽东晚年“文斗武斗”、屠杀冤狱等极左错误;《人性的弱点》则着
重探讨了人性中的弱点和缺陷,引起人们深思;《青年不知愁滋味》
则表达了对年轻人的关注和教育的呼吁。
总的来说,季羡林散文深刻把握当下社会、文化的现实,呼吁人
们保持人性、责任心、慈悲和关爱他人,强调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
是中国当代文化思想界的重要代表之一。
季羡林散文代表作
季羡林散文代表作季羡林,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他被称为“近代中国思想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他出生于1899年9月7日,在满族古老的文化传统下成长,他也接受了俄国的文化熏陶,受美国的思想启发。
季羡林的文学成就在清末民初崛起,他的文学作品充满哲思,读者可以通过他的文字感受到他的智慧,他的散文代表作可谓不少,在此综述其中的三篇,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一、《冬日记》冬日记是季羡林有影响力的一篇文章,用来反映冬天的雪飘时刻,在这篇文章中,季羡林用大量的写实主义色彩来描绘冬天,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冬天的脚步,以及雪花的温柔,也把读者带到一个梦幻的神秘世界,在细节的描绘中,季羡林让读者可以诠释真实的美好,人们真心的可以感受到冬日的美,这也是季羡林散文心灵的活动,让人们感受到他生动的温暖。
二、《赞美生活》赞美生活是季羡林另外一篇有深度的文章,用来反映生活中的景色。
在这篇文章中,季羡林在赞美生活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渴望,他写道:“生活如此美丽,阳光洒满大地,枝叶舒展,花开绚烂,微风轻轻摩挲,清澈见底的湖面飘荡着春意,这是一派和谐的景象。
”这篇文章让人真心的可以感受到季羡林有温柔的情怀,让人们真正的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三、《梦的归宿》梦的归宿是季羡林的另一首作品,结合了他的文艺传统,深入到梦境的深处,把梦境当成一个真实世界,季羡林将梦境中的一幅幅幻境描绘出来,季羡林写道:“而梦中的我,仿佛一个身处另一个世界的人,永远也无法返回,只能匆匆地挥手,目送它在远方消失,仿佛一个梦,一个梦幻,暂时远离现实。
”这篇文章让人仿佛进入到一个似梦非梦的世界,让人深深感受到季羡林的笔触,也让人们沉浸到梦境的深处。
以上三篇文章是季羡林散文的代表作,他运用形象化、典型化、抽象化的表达方式,分别以冬日、生活美好以及梦境等主题描绘了自己关于这个世界的看法,传递出美好的信息,也把季羡林的思想成就反映出来,他的文学成就受到国内外的广泛肯定,作品永远流传世世代代,持续影响着我们。
国学大师季羡林
03 季羡林的文化观点
CHAPTER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尊重与传承
季羡林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应 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传承。他强调对传统文 化的深入研究,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批判地继承
季羡林认为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对 其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剔除其中的糟粕,保 留和发扬其精华。
对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
勤奋好学,精益求精
勤奋好学
季羡林先生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精通多种语言,学识渊博,被誉为“国学大师”。
精益求精
季羡林先生追求学术研究的精深和完美,不断探索和挖掘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学术遗产。
谢谢
THANKS
1946年回国后,先后在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任教。
教育背景
01
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学士( 1934年)
02
清华大学中文系硕士(1940年 )
03
德国哥廷根大学梵文和巴利文 博士(1946年)
主要成就
深入研究印度语、梵语、巴利语等语言,为中 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佛教协会 会长等职务,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学术交流。
对古代哲学的研究
总结词:深入研究
详细描述:季羡林对古代哲学有着深入的研究,他通过对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 哲学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比较,揭示了古代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和演变规律。
对古代哲学的研究
总结词
跨文化比较
详细描述
季羡林在研究古代哲学时,注重跨文化比较的方法,通过对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哲学 思想进行比较和对照,揭示了哲学思想的共性和差异,为世界哲学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
《中国文学史》
季羡林先生对中国文学史的梳理和解读, 从先秦文学一直到近代文学,涵盖了中国
季羡林的资料简介基本背景内容
季羡林的资料简介基本背景内容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一个农民家庭,六岁以前在清平随马景恭老师识字。
1917年,离家去济南投奔叔父,进私塾读书,学习了《百家姓》、《千字文》、《四书》等。
1926年初中毕业,在正谊中学读过半年高中后,转入新成立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此期间,开始学习德语。
1929年,转入新成立的山东省立济南高中。
1930年,开始翻译屠格涅夫的散文《老妇》、《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瑰是多么美丽,多么新鲜啊!》等,先后在山东《国民新闻》趵突周刊和天津《益世报》上发表。
高中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后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方向是德文。
在清华大学四年中发表散文十余篇,译文多篇。
1934年,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
应母校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校长宋还吾先生的邀请,回母校任国文教员。
1935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交换研究生的协定,报名应考被录取。
同年9月赴德国入哥廷根(Goettingen)大学,主修印度学。
先后师从瓦尔德史米特(Waldschmidt)教授、西克(Sieg)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
及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
1937年,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
1956年2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54年、1959年、1964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
"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简介:季羡林(1911~)东方学学者,印度语言文学专家,翻译家,散文家。
山东清平(今临清市)人。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学习英、德、法语言及文学。
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交换研究生。
曾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历任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副校长等职。
多年致力于东方学,特别是印度学的研究、开拓工作,著述甚丰。
主要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印度简史》、《罗摩衍那初探》、《印度古代语言论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等。
在语言学领域,季羡林对印度中世纪语言(包括阿育王碑铭用语、巴利语、俗语和混合梵语)形态学、原始佛教语言和吐火罗语的语义研究均有开创意义;在文学方面,他直接从梵文翻译了《沙恭达罗》、《五卷书》、《优哩婆湿》、《罗摩衍那》等印度古典名著,还从巴利文、英文和德文翻译了一些文学作品;散文作品有《季羡林散文集》等。
在李铮编的《季羡林年谱》中,有对这篇散文背景的介绍:1959年,季羡林作为民间外交的使者,应邀参加缅甸研究会50周年研究大会。
所以散文的后半部分写缅甸的夹竹桃,写它的象征意义,这都是他的真实经验和感觉。
而散文的前半部分,是中年人对童年的回忆,是朝花夕拾。
这部分最为独特。
尤其是少年对月光下夹竹桃想象的那段:“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
这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
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读到此,我们不能不接受作者关于夹竹桃是他“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的判断了。
季羡林《我的童年》
第一部分(1)总写作者对童年的感受 第二部分(2—13)写我童年的生活 第一层(2—10)交代我的生活背景, 回忆 童年在家乡的生活。 第二层(11—13)离开故乡,抒发思 乡之情
合作探究 1、本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结构全篇,有何好处 ?
小标题起到提纲挈领、条分缕析的作用, 每个小标题都是对该部分内容的概括 性总 结,让读者一目了然,不仅明白 该部分的 主要内容,而且可以了解文 章由哪几部分 组成。另外小标题可以 减少一些过渡性文 字的铺张,从而突 出重点。
3.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 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 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
•“宁愿”一词,表明了作者对故 乡以及亲人强烈的思念之情。
2、学者钟敬文这样评价季羡林的散文“浮 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真行;我爱先生文 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试结合文章内容, 品析季羡林散文“语朴情醇”“野老话家常” 的特点。 例如:“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九叔)孤 苦伶仃,相依为命,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两 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活下去是什么滋味,活着 是多么困难,概可想见。 ”虽无过多的描述 也只是平平淡淡的记述事实,都让人读来心酸。
词语解释
• 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 • 万象更新:世间所有的事物无象的,有象的,都 发生了变更,焕然一新,生机勃勃。 万象:所有 事物;更新:新的替代旧的。更:改变,改换 (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 • 龙肝凤髓: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 本文语言朴实无华,作者就像拉家常一样把自己 的童年生活娓娓道来,时代虽然遥远,却让人历 历在目,给人以无限启迪。 • 例如,“专就山东论,是东部富而西部穷。我们 县在山东西部又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是 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 这几句朴实的语言道出了自己家庭的特别贫困。 • 再例如:“我当时是赤条条浑身一丝不挂,我逃 到房后,往水坑里一跳。母亲没有法子下来捉我, 我就站在水中把剩下的白面饼子尽情地享受了。” 这几句话写出了自己童年的调皮状态,与童年辛 酸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季羡林cym
主要译著 《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 (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 《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 《安娜· 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
• 战前,剑桥大学向季羡林发出聘约。 季羡林接到剑桥大学聘约时,思想上产生了激烈的斗争。他 所从事的研究工作需要的资料,全世界只有欧洲最全,剑桥大学 的藏书则更丰富,是做研究的理想地方。可是,一想到祖国正处 在灾难中,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前途,置家国于不顾,那简直就是 一个没有良心的人。但是,如果回国,自己的学术前途将付诸东 流。最后,他想出一个折中的方案:先回国看看。 回国后,季羡林受到北大的优待,本已打消了去剑桥任教的 念头,可是面对中国图书馆梵文典籍空空如也的现状,他又感到 前途黯淡。剑桥大学丰富的藏书、优越的研究条件,令他向往不 已。最后,他决心回济南老家看看,再作决定。 • 当他迈进老家家门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家庭经济困难的 程度远比他想象中要严重很多,两个孩子瞪大眼睛望着陌生的父 亲.眼前的一切另他痛苦万分,流下了眼泪.悔恨、内疚、痛苦的 心情一齐涌上心头,他立即作出决定:拒绝剑桥大学的聘请。 • 后来他在书中写道:“我立即忍痛决定,不再返回欧洲。我不是 一个失掉天良的人,我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必须承 担起来。”
季羡林曾被授予2006年“感动中 国”人物。颁奖词中称:“智者
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 欲。一介布衣,言有物, 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 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 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 心留在东方。……季羡林先
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 还因为他的品格。……他的书,不 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 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怀念母亲》、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
中国国学大师
季羡林作文人物素材
季羡林(1911—2009),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
早年留学欧洲,上世纪40年代回国后,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
精于语言,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精于此语言仅有的几位学者之一。
季老驰骋于多种学术领域,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经典,诸如梵文名著《沙恭达罗》和世界瞩目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等。
先生又是散文高手,另外尚有诸多的各类作品,总计上千万字。
他是那样的普通,普通得无法和周围的人加以区分。
他如同一滴最平凡的水珠,无声地消融在大江大河的激流之中;他如同一粒最平凡的泥土,加入了无比浑厚的黄土地的浑重之中。
伟大无须装饰,也不可形容,伟大只能是它自身。
【1】最高学位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
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
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2】心系家国季先生的一生,用他的话说:“天天都在读书写文章。
越老工作干得越多。
”极为可贵的是,季羡林先生又绝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斋学者。
相反,他相当入世,胸中承载着天下万物,时时守望着民族、国家、世界,还有大自然。
他还一直保持着独立思考的精神,始终秉持独家观点,绝不人云亦云。
早在20多年前,季先生就大谈“和谐”——“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和谐”。
人与人要和谐相处。
人与大自然也要和谐相处。
东方人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是同大自然交朋友,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在这个基础上再向自然有所索取。
“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就是这种态度在哲学上凝练的表述。
无问西东季羡林读后感
无问西东季羡林读后感摘要:一、引言:提及季羡林及其著作《无问西东》二、季羡林的生平及其学术成就简介三、作品《无问西东》的内容概述四、读后感:对作品的主题、风格、思想的解读与感悟五、季羡林作品对读者的启示与影响六、结语:总结全文,表达对季羡林的敬意正文:【引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学者,他就是季羡林。
本文将围绕季羡林的著作《无问西东》展开讨论,分享我对这部作品的读后感。
【季羡林的生平及其学术成就简介】季羡林(1911-2009),原名季羡林,字希逋,山东临清人。
他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散文家。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举世瞩目,他在印度学、佛教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他还是一位多产的散文家,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作品《无问西东》的内容概述】《无问西东》是一部季羡林的散文集,收录了作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创作的散文佳作。
这些散文内容丰富,既有关于个人经历的回忆,也有关于学术研究的探讨,以及人生哲学的思考。
作品展现了季羡林独特的文风,以及他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读后感:对作品的主题、风格、思想的解读与感悟】阅读《无问西东》,我深刻感受到了季羡林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学术精神。
作品中,他以真挚的情感描绘了自己的人生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纯粹的知识分子形象。
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风格独特,文字优美,内涵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季羡林作品对读者的启示与影响】季羡林的作品给读者带来了许多启示。
他让我们认识到,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同时,他的作品也传达了对文化传承和学术研究的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季羡林先生的精神风貌和人生哲学,对广大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季羡林先生的一生,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文学创作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他的作品《无问西东》无疑是他的散文代表作之一,值得我们反复品读。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季羡林先生的才华横溢,还能体会到他的人格魅力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季羡林作品片段摘抄
季羡林作品片段摘抄
(原创版)
目录
1.季羡林作品概述
2.季羡林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3.季羡林作品中的经典片段摘抄及解析
4.对季羡林作品的评价
正文
一、季羡林作品概述
季羡林,原名季陶,字羡林,江苏南通人,中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他的作品涵盖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多种文学形式,其文笔优美,情感真挚,思想深刻,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优秀的文学家之一”。
二、季羡林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季羡林的作品主题丰富多样,包括对故乡的怀念、人生哲理的探讨、历史事件的反思等。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文笔和深刻的思考见长,既有传统的文学韵味,又有现代的思想观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三、季羡林作品中的经典片段摘抄及解析
1.《故乡的回忆》中,季羡林描绘了童年时代在故乡的美好时光,其中一段描述故乡的夜晚:“夜晚,月亮出来了,静静地照在村子里,一切都显得那么安宁,那么美好。
”这段文字通过对故乡夜晚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2.《黄昏里的男人》中,季羡林通过描绘一个在黄昏时分独自徘徊的男人,展现了人生的孤独和无常:“黄昏里的男人,背影孤独,脚步沉重。
他走过了一片片落叶,走过了长长的街道,一直走到岁月的深处。
”这段
文字以景喻人,形象地揭示了人生孤独无助的境遇。
四、对季羡林作品的评价
季羡林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受到了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喜爱与好评。
他的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瑰宝”,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季羡林 母与子赏析
季羡林母与子赏析摘要:一、季羡林简介二、母与子作品背景三、母与子作品赏析四、作品中的母与子关系五、作品对我们的启示正文:季羡林,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他的作品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今天,我们要赏析的是他的散文名篇《母与子》。
一、季羡林简介季羡林(1911-2009),原名季羡林,字希逋,山东临清人。
他一生勤奋好学,著作等身,被誉为“东方之子”。
他的作品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杰出代表。
二、母与子作品背景《母与子》发表于1943年,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国内政局动荡,民生凋敝。
季羡林身处异乡,思念远方的母亲,以母与子的关系为背景,抒发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三、母与子作品赏析在这篇文章中,季羡林以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母与子的日常生活。
他运用丰富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如“母亲是春日的阳光,温暖而亲切;孩子是春天的花朵,娇艳而柔弱”,生动地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孩子的依赖。
四、作品中的母与子关系在《母与子》中,季羡林通过讲述一个个日常生活片段,展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与呵护,以及儿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作品中,母亲的形象是一位充满爱心、无私关爱儿子的贤良母亲,而儿子则是一位懂得感恩、深感母爱伟大的孝顺之子。
五、作品对我们的启示《母与子》让我们重新审视母与子之间的关系,唤起我们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时代,我们要学会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传承母爱的伟大精神。
同时,作为子女,我们也要懂得感恩,将母爱传递下去,让这份深厚的情感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通过赏析《母与子》,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季羡林先生对母亲的真挚情感,还能体会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和谐的向往。
作家季羡林的简介
作家季羡林的简介季羡林,1918年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学者、历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和作家。
他是中国现代学术界的泰斗之一,被誉为“中国学术界的国宝级人物”。
季羡林的家庭背景非常优越,他的父亲季振堂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化名人,母亲则是清朝的宫廷歌妓。
季羡林从小受到了优良的家庭教育,父亲对他的教育非常注重,不仅让他学习古典文化,还让他接触了西方文化,并鼓励他学习外语。
季羡林在年轻时就展现了出色的学术才华。
他于1935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主修哲学,次修历史。
在大学期间,他接触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主义者。
1941年,他毕业后留校任教,但在不久后就因为参加了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抗日救亡运动而被逮捕,被判处死刑,后来改为无期徒刑。
在狱中,季羡林并没有放弃学术研究,他通过狱中的图书馆,继续学习外语和文化知识,并且开始进行翻译工作。
他翻译了很多西方的文化经典,如《圣经》、《唐吉坷德》等,成为了中国翻译界的佼佼者。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季羡林被释放,回到南京大学任教。
此后,他先后担任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教授和研究员,并且创建了自己的研究机构——季氏文化研究所。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他涉及文化、历史、哲学、宗教、语言等多个领域。
他的学术成就非常显著,他在研究中国文化史、汉字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方面都有很深入的研究,是中国学术界的权威人物之一。
除了学术研究,季羡林还担任了很多重要的职务。
他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等职务,还曾获得过很多荣誉和奖项,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香港特别行政区金紫荆星章等。
季羡林的著作也非常丰富,他出版了很多重要的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
其中,最有名的作品包括《中国文化史》、《汉字的故事》、《佛教文化史》、《道教文化史》等。
他的作品风格简练、深入浅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羡林的简介和作品
一、简介
季羡林(1911年-2009年),字仲寅,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文化学者、历史学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
他是中国现代文化研究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
季羡林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小就接受了严格的教育。
他先后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和北京大学,并在国内外多所高校任教。
他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北京大学文史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此外,他还担任过许多国内外重要学术机构的顾问或主席。
季羡林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文化、历史、哲学、宗教等。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并致力于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对话。
他提出了“开放式知识体系”的观点,认为要超越传统知识界限,吸收其他民族和国际文化的精华,才能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季羡林还是一位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活动家。
他积极参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有关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想的建议,并亲自捐资助学。
此外,他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与扶贫、环保等公益事业。
季羡林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杰出的社会贡献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人民教育家称号等。
他是中国知识界的重要代表之一,为中国现代文化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主要作品
季羡林以其丰富而深入的学术研究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他部分重要作品的简介:
1.《中国哲学史》
这是季羡林最重要也是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该书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各个时期的思想流派和代表性人物,并对其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该书以其独到的见解和全面的考察,成为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
2.《中国文化通论》
这是季羡林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关系的重要著作。
他在书中提出了“开放式知识体系”的观点,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也要吸收其他民族和国际文化的优秀成果,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与进步。
3.《季羡林自传》
这是季羡林回顾自己一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的自传。
他在书中真实而生动地描述了自己从小学习、工作到晚年的种种经历,以及对家庭、事业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思考。
该书不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部启迪人心、感人肺腑的人生之书。
4.《世界宗教概论》
这是季羡林对世界主要宗教进行综合性介绍和分析的专著。
他通过深入研究各宗教的起源、发展、教义和实践,揭示了宗教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该书被广泛应用于高校的宗教研究课程,并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世界宗教的重要参考资料。
5.《季羡林文集》
这是季羡林多年来发表的重要论文和演讲集,涵盖了他在文化、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该文集以其思想深度和学术价值备受推崇,成为中国知识界不可或缺的学术经典。
以上只是季羡林众多著作中的一部分,他还有许多其他重要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也为中国文化研究和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资料: 1. [季羡林 - 百度百科]( 2. [季羡林:中国当代最重要的知识分子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