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
著名文学家季羡林
著名文学家季羡林季羡林, 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 他博古通今, 学贯中西, 被誉为学界泰斗.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欢迎阅读!的简介:季羡林, 字希逋, 又字齐奘.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散文家、翻译家、文学家、佛学家、作家. 他精通9国语言, 即汉语、南斯拉夫语、梵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吐火罗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20xx年8月2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 祖父季老苔, 父季嗣廉, 母赵氏, 农民, 叔季嗣诚. 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 并对外国文学产生兴趣, 1920xx年, 入山东省立济南高中, 其国文老师董秋芳是鲁迅的朋友, 还是著名翻译家. 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 至今将过耄耋之年, 仍旧不能放下笔, 全出于董老师之赐, 我毕生难忘.1947年夏天, 季羡林回到第二故乡——济南. 季羡林在济南走亲访友, 应酬颇多, 惊动了王耀武. 他派人请季羡林去他的官邸赴宴, 表示欢迎他回山东工作. 王耀武还派人给季家送来了面粉、白糖等礼品, 他的车队惊动了二里长的佛山街,从此季家名声大振.作家卡片他的散文, 质朴而不失典雅, 率真而不乏睿智. 《夹竹桃》等文章便集中体现了这种风格. 季羡林还是一位坚定而忠贞的爱国者. 20xx年4月, 93岁的季羡林通过《人民日报》寄语全国的中小学生:热爱祖国, 孝顺父母, 尊重师长, 同伴和睦.季羡林的评价: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 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对此, 季羡林在他的《病榻杂记》中力辞这三顶桂冠:我对哪一部古典, 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 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 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 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 朋友中国学基分子历程的反映.温家宝曾五次看望季羡林, 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您写的作品, 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 传承精神, 非常耐读. 您写的几本书, 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 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您在最困难的时候, 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 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 您一生坎坷, 敢说真话, 直抒己见, 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的学术成就:季羡林的学术研究, 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 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8个方面:1、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 向-o和-u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 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 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 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 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3、吐火罗语研究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 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 1948年起即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译释, 1980年又就70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 打破了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 而研究在国外的欺人之谈, 并且吐火罗文在世界上仅有不到30人会翻译的《校注前言》, 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而1996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 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 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4、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 2万余颂, 译成汉语有9万余行, 季羡林经过20xx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 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5、比较文学研究80年代初, 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 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 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 作出了巨大贡献.6、东方文化研究从80年代后期开始, 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 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 约500余集, 800余册, 预计20xx年完成.7、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90年代, 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8、散文创作从17岁写散文起, 几十年笔耕不辍, 已有80余万字之多, 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 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 他朴素, 是因为他真诚. 我爱先生文品好, 如同野老话家常.季羡林抄书的故事:20世纪50年代, 季羡林曾在北京大学讲授语言学. 一天, 一个学生来向他借一本语言学方面的书籍. 季羡林一下子犯了难, 学生要借的这本书是极其珍贵的孤本古籍, 如果在翻阅的时候稍有污损, 都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但面对学生渴求的目光, 季羡林又不忍心拒绝, 便对他说:你过一个礼拜后再过来取, 行吗?学生欢欢喜喜地走了.一个礼拜后, 学生如约来到季羡林的办公室. 当他接过季羡林递过来的书时, 感到非常意外, 这根本不是一本书, 而是一叠厚达几百页的装订得整整齐齐的信纸, 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 季羡林歉疚地笑道:很对不起!我没能将原本借给你, 是因为原本太珍贵了, 我打算以后将它捐给国家. 现在这本书我概不外借, 我怕万一被人损坏, 以后对国家就不好交代了, 我想你一定能理解我的做法. 今天给你的是我的手抄本, 尽管看起来有些麻烦, 但基本上一字不错、一字不落, 是可以一用的……学生一听, 异常震惊, 连连向季羡林鞠躬致谢. 对于一本十几万字的书籍, 要将它完完整整地抄录下来, 要有多大的耐心、该有多大的工作量啊!整整一个星期, 季羡林日夜伏案,才完成了抄录任务.其实, 当初学生来借书的时候, 季羡林完全可以向他说清实情, 当场婉言拒绝, 学生也是一定能够理解的, 但季羡林却以这样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满足了学生的要求, 实在令人感动、感叹!季羡林在学术上堪称一代大师, 同样在做人处世方面也是令人崇敬的一世楷模.。
季羡林老先生“三不养生法”
龙源期刊网 季羡林老先生“三不养生法”作者:钟启基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4年第12期兼容百家、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季羡林享年98岁。
这位著作等身的学界泰斗如此高寿,多年坚持的却是“三不养生法”——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一不:反对为锻炼而锻炼季老认为人生的第一要事是工作,如果将大量时间用于锻炼身体,这对于他来讲实在是本末倒置。
在日常生活中,季老并不排斥锻炼,他年轻时就喜好游泳和打乒乓球。
上了年纪之后,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他有时也忙里偷闲地到北大未名湖畔去散步。
季老一生勤于思考、笔耕不辍,这对于人的大脑来讲,正是最好的锻炼方法,他到老思维敏捷,常常写出备受赞叹的佳作与巨著,这与他平时的锻炼是分不开的。
而这个“不锻炼”的提法,不过是季老数十年来执著地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而无心他顾而已。
二不:不挑食保证了营养均衡在饮食上,季老一贯的做法是不挑食、不忌口、不吃补品。
他的早餐,总是简简单单的几样:几片烤馒头或面包片,一碟花生米和一杯清茶。
午、晚两餐也是以素菜为主,较少肉食。
从北大校园中挖来的荠菜,包成鲜美可口的馄饨,这就是季老赞不绝口的“极品”了。
老人这种不挑食、不忌口的饮食习惯,使他平时所吃的食物品种多而杂,从而保证了各种营养充足,均衡。
三不:心里没负担便百病不生不嘀咕指的是季老先生心胸开阔,从不去纠缠那些想不开的事,从不为自己的健康怕这怕那。
他最反对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百般禁忌:吃鸡蛋怕胆固醇,吃肉怕高脂肪,吃饭又时时计算热量,就连吃水果也要消毒几遍。
季老说自己“心里没有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都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和利用。
再补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不生了”。
同时,对于寿命的长短,老人也从不嘀咕。
他所期盼的只是尽量在晚年把那些对祖国、对人民有利的工作做完。
其实这种崇高而又洒脱的境界,也是季老长寿的秘诀之一。
“国宝”季羡林
“国宝”季羡林吕东涛[引言]季羡林是中国学术界的“国宝”。
新闻媒体对他的报道、介绍和研究比比皆是。
人们这样评价他:融会百家、学贯中西的学界泰斗,中国最杰出的文化人物之一……经常接触季羡林的人,会发现他身上有一种奇特的吸引力——学术的吸引力和人格的吸引力。
[人物展示]季羡林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
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同年秋,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言文学系,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季老不仅学贯中西,融会古今,而且在道德品格上同样融合了中外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仁爱和恕道,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坚毅的气节和情操;西方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自由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和人格平等观念及开放创新的意识,这些优秀传统都融于季老身上。
所以,他能够做大学问,成大事业,有大贡献,他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
[事例展示]勤学一生季羡林上高小时,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外,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学英语,学古文,一直到晚上10点左右才回家。
在清华、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的十几年里,他的日程就是学习、吃饭、睡觉,与旅游、晚会、跳舞、娱乐都无缘。
1946年,季羡林回国后赴北京大学任教,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为了专心研究,独自过了16年,他才把家属接来。
即使“文革”期间当门房时,他仍然暗自怀揣小纸片,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
而长达80万字的《蔗糖史》和长达数十万字的吐火罗文A方言(焉耆文)的《弥勒会见记剧本》的译释,都是在耄耋之年完成的。
为了写《蔗糖史》,在长达两年的时间中,80多岁的季老每天都要跑一趟图书馆,风雨无阻。
喜欢读书季先生曾经说过:“我是一个最枯燥乏味的人,枯燥到什么嗜好都没有。
我自比是一棵只有枝干并无绿叶更无花朵的树。
如果读书也能算是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
季羡林 素材
季羡林曾被授予2006年“感 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称: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 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 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 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 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 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 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 子历程的反映。”
“国学大师”——
季羡林
人物简介
季羡林,当代著名语言学 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 专家。历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是北京大学惟一的终身教授。 通英、德、梵、巴利文,能 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 罗文。他博古通今,学贯中 西,翻译过多部作品。他的 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 真而不乏睿智。被誉为: “国学大师”、“学界泰 斗”、“国宝”。
优秀的品质
谦虚: 坚守自我:
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 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这是 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 季老说的。即使当时是“文革” 待人诚恳的态度 斗”、“国宝”。对此,季羡林 期间,即使承受着“四人帮” 在他的《病榻杂记》中三辞桂冠, 的压迫,即使面对权威的胁迫, 淡泊明利的精神… 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我 季羡林老爷爷依旧偷偷翻译了 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 掉了,露出真面目,皆大欢喜。” 成了《牛棚杂忆》一书. 这在当时重名重利的社会中可谓 是泾渭分明。 季羡林因学识渊博,在大陆被 质朴的性格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温家宝五次看望季羡林老先生: “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 成蹊。 “中国知识分子历经沧桑、艰难苦困,但爱国家爱人 民始终不渝,始终坚持奋斗,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社会、 服务人民。” “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 学习的。”
国学大师季羡林的生平简介
国学大师季羡林的生平简介学习经历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一个农民家庭,六岁以前在清平随马景恭老师识字。
1917年,离家去济南投奔叔父,进私塾读书,学习了《百家姓》、《千字文》、《四书》等。
1918年、1920年,分别于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附设小学、济南新育小学就读。
课余开始学习英语。
1923年小学毕业后,考取正谊中学。
课后参加一个古文学习班,读《左传》、《战国策》、《史记》等,晚上在尚实英文学社继续学习英文。
1926年初中毕业,在正谊中学读过半年高中后,转入新成立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此期间,开始学习德语。
1928年-1929年,日本侵华,占领济南,辍学一年。
创作了《文明人的公理》、《医学士》、《观剧》等短篇小说,署笔名希道,在天津《益世报》上发表。
1929年,转入新成立的山东省立济南高中。
1930年,开始翻译屠格涅夫的散文《老妇》、《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瑰是多么美丽,多么新鲜啊!》等,先后在山东《国民新闻》趵突周刊和天津《益世报》上发表。
高中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后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方向是德文。
在清华大学四年中发表散文十余篇,译文多篇。
1934年,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
应母校山东省立济南高长宋还吾先生的邀请,回母校任国文教员。
1935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交换研究生的协定,报名应考被录取。
同年9月赴德国入哥廷根Goettingen大学,主修印度学。
先后师从瓦尔德史米特Waldschmidt教授、西克Sieg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
及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
1937年,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
1941年,哥廷根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以后几年,继续用德文撰写数篇论文,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
工作经历1946年,回国后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系主任职任至1983年“”期间除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怀抱。
淡泊求真 成就无数---读季羡林
淡泊求真成就无数--读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季羡林有感季羡林,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
从老家的田间地头到享誉海外的学术大家,他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但之所以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辉煌的学术成就,还因为他清醒、谦逊、勇于自省的品格。
一、淡泊一生,成就无数。
季羡林先生从一个小山村里长大的穷孩子,走到了学术界的巅峰,被誉为是学界泰斗。
季羡林先生走过的近百年人生跌宕起伏,但他一直保持淡泊、淡定的心态,专注于学术研究,铸成了非凡成就。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清平,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研习莎士比亚、歌德、塞万提斯等西洋文学名家,四年后赴德国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二战期间取得博士学位。
季羡林精通12门语言,但因为年年少时的经历,唯独坚持不学日语。
1946年季羡林先生回到中国,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任教,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国科学院社会哲学科学部委员,后以文学使者身份出使印度、缅甸、前苏联和叙利亚等国,1978年季羡林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和南亚研究所所长,之后还担任中南亚研究会外语教学研究会等十多个学会的会长、副会长或理事,此外更是中国翻译会的创始人之一。
季羡林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他的研究成果,并因此被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佛学、梵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言论研究齐飞。
几十年来,季羡林不断从事德文、英文和梵文作品的翻译研究,发表出版的译作近400万字,此外,他还主编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等文化书目,其著作已编汇成多大24卷的季羡林文集。
晚年在病榻上,季羡林仍坚持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写作,在出版的《病榻杂记》中,他却作以辞国学大师、辞学界泰斗、辞国宝三节内容,希望将外界赐予的桂冠全部摘下。
二、求真一生,品格谦逊。
从季先生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一位坦率的、博学的、博爱的、慈悲的、诙谐的、智慧的、幽默的季先生。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精选4篇)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精选4篇)《季羡林自传》读后感(精选4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季羡林自传》读后感(精选4篇),欢迎大家分享。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1作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季羡林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从幼年时的贫苦生活,少年时寄居叔父家求学,到清华园斑斓的学习生涯、留学德国十年的惊心动魄,再到回到北大历经多次政治运动,仍孜孜以求,最后得以善终的九十五年人生,该受的苦难,该享的荣耀,都没有落下,这是怎样的一笔财富啊!季羡林多年如一日献身学术的精神,让我感佩不已。
常年四时即起笔耕不辍,留下千万字的作品,世间几人能及?可以说,季羡林是为学术而生的,“文革”动乱中担任打杂人,也不忘翻译印度史诗,一字一字琢磨,那份执着,令人惊叹;耄耋之年,天天奔波在校园与北京图书馆之间,奋笔著作八十万字《糖史》,其毅力比年轻人更甚。
古往今来,成为大师者,莫不如是!我辈当铭感在心,向他们学习,为这个世界留下一点自己的东西。
在季羡林的一生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两个阶段,一是他在德国留学期间,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争的恐怖中,他有家不能回,与亲人也失掉了联系,依然潜心研修梵文、吐火罗文,付出了多少心血,可想而知;二是“大革命”时期,他挨批斗住“牛棚”,工资被停,只发寥寥的生活费。
在最艰难的时刻,甚至想到了自杀,但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一心向学。
这样的刻苦与坚持,才造就了日后闻名海内外的大师。
季羡林一生敢说真话,不屈不饶,留给后人许多人生启迪。
正如季羡林自己所说:“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
旁边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
”季羡林和我们这些平凡人一样,有过得意,有过迷茫,有过高潮,也陷入过低谷,无论遇到什么境遇,他都处之泰然,坦然面对,这是我们最应该学习他的方面。
季羡林关于教育的故事
季羡林关于教育的故事导语:一代宗师季羡林博学多才.他精通的十多种语言中的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季羡林关于教育的故事,欢迎借鉴!一、爱国好学,堪称师表。
季羡林是一个坚定的忠诚的爱国者。
他热爱祖国的壮丽山川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他说:“平生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
”求学清华时,他加入赴南京要求蒋政府抗日的请愿行列,还到农村去宣传抗日爱国。
赴德留学,“是为了爱国”。
就在德国法西斯统治的黑暗岁月里,虽然忍饥挨饿,仍然发奋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梵文、吐火鲁文、巴利文,研读梵语佛教经典。
当他的博士考试门门得优,毕业论文胜利通过时,他的感受是:“我没有给中国人丢脸,可以告慰亲爱的祖国。
”季羡林回国到北京大学工作后,就把爱国精神化成报效祖国的教学与研究的实践。
他不断地开创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新课题,忘我地献身学术研究以实践爱国报国的志愿。
他为归国3年里写了40多篇文章,有13篇学术论文而自觉满意;他又为上世纪50年代前5年“我的学术研究成果竟是一个零”而自责,感到愧疚。
正是基于学术报国的意志,他在“文革”后期偷偷地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历经5个寒暑,终于把长达8万行的《罗摩衍那》译成中文,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建造了一座丰碑。
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后,季老心舒气爽,激情焕发,大展才华,辛勤著述,在学术上接连丰收,硕果累累,“在量和质两方面都远远超过这以前的四五十年”。
他的晚年出版了11部学术著作,撰写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在中国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东西文化交流、梵语与佛教史研究等十多个学术领域和层面上取得辉煌成就,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建树了丰功伟绩。
著名学者钱文忠说:“作为一名学者,老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
””在他执教60周年暨95华诞庆祝大会上,人们通过一段录像又听到了季老那熟悉的声音。
他坚定地说:“我们这个大国能够和谐、团结,会影响世界和全人类。
”、“没有人能阻止中国的腾飞。
文哲季羡林阅读及答案
⽂哲季羡林阅读及答案⽂哲季羡林阅读及答案 【原⽂】 ⽂哲季羡林① 张亚杰 ①认识季羡林先⽣,完全出于偶然。
②1996年6⽉,我客居京城。
⼀天早晨,我的朋友苏东河找我说:“我约好去北京⼤学看望季羡林先⽣,你想不想和我⼀起去?”听到季羡林的名字,我怦然⼼动,脱⼝说道:“去!当然去。
” ③来到北京⼤学,校园⾥湖光塔影,苍松翠柏,那极富园林之美的景⾊令⼈⼼旷神怡。
我们沿着弯曲的⼩路,来到朗润园。
在花⽊扶疏、幽静绝尘的林阴下,⼀位⽓质儒雅、神情安详的⽩发长者正在漫步。
他⼀⾝极普通的蓝卡其布中⼭装,脚上是⼀双圆⼝⿊布鞋。
东河兄说那就是季⽼。
④坐在阳台上,后湖景⾊尽收眼底,⼀阵轻风拂过,湖⽔荡漾,垂柳摇曳。
稍事寒暄,便随兴倾谈。
我向先⽣谈到他的散⽂:“没有真情,就没有散⽂,您的散⽂深沉隽永、⼤朴⽆华,是每个特殊阶段的⼈⽣感悟,写景、抒情、怀⼈、纪事,每⼀篇都堪称范⽂。
”先⽣说:“您过奖了,⼀来我本⾝就是研究语⾔的,⼆来中国是世界散⽂⼤国,从古到今各种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流派纷然杂陈,散⽂家⼈才辈出,我的散⽂只能说是⼀种探索和尝试⽽已。
”我⼜好奇地问:“您研究古梵语和吐⽕罗⽂,听说懂这种语⾔和⽂字的全世界也只有⼏个⼈?”季⽼说:“这两种都属印欧语系,我的德国⽼师⽤了20年的时间才把它读通,后来⼜教给了我,懂这种⽂字的⼈在英国、法国、美国都有,但⼈数不多。
”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可以的话,让我拜在您的门下,做您研究梵⽂和吐⽕罗⽂的学⽣吧。
”先⽣说:“完全可以,不过你得先补课,那⽐背英⽂字母和汉语拼⾳难呀。
”听到这⾥⼤家都笑了。
先⽣蔼然可亲,没有⼀点⼤师的威严,和我们交谈时,像拉家常般缓缓述说、娓娓道来。
这之后,只要有机会来京,我总要去先⽣家看望他。
⑤季⽼住着门对门两套房⼦,东边⼀套三间装满了各种版本的藏书。
西边⼀套除了⼀些简单的家具外,也全是书籍。
就在这陋室清居,先⽣⼀灯荧然②,⼼如秋⽉,把对亲友的思念、劳动⼈民的同情、祖国的⾚诚和对⽣活的挚爱,化作了⼀篇篇不朽的华章,凝聚出⼀种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量,闪耀着独特的⼈格之美和智慧之光。
夹竹桃读后感_1
夹竹桃读后感夹竹桃读后感1季羡林老先生被誉为学界泰斗,他是当着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散文家、佛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
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
季羡林老先生的散文质朴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本学期我们就学了他的一篇名的散文《夹竹桃》,这篇课文便体现了这种风格。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使作者最为留念的夹竹桃。
描绘了夹竹桃的形象和它的'妙。
体现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课文中,作者季羡林细细的。
描写了夹竹桃,同时表现了我非常喜爱夹竹桃。
在课文中有两处可以看出作者是非常喜欢夹竹桃的。
首先,作者告诉我们,他家有很多花,如迎春花,桃花、海棠等,但他独爱夹竹桃。
第二,他在给我们描绘他家中的夹竹桃的样子时,描绘的极为细致,以致使我的眼前也出现了他家的夹竹桃,如果他没有那么喜欢他的夹竹桃,他会描写的那么生动吗?会使我们身临其境吗?而且他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把夹竹桃的的妙写的淋漓尽致,连几个小虫子他都发现了,从此可见,他是多么的喜欢夹竹桃。
夹竹桃常绿大灌木,高达5米,含水液,无毛。
聚伞花序顶生;花萼直立;花冠深红色,芳香,重瓣;副花冠鳞片状,顶端撕裂。
夹竹桃原产伊朗,现广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现在我国各省区均有栽培。
夹竹桃的根及树皮含有强心甙和酞类结晶物质及少量精油;茎叶可制杀虫剂,其茎、叶、花朵都有毒,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叫夹竹桃苷的有毒物质,误食会中毒。
今天我不仅读了这篇__,同时又了解了夹竹桃,收获真可谓颇多啊!夹竹桃读后感2读了《夹竹桃》一文,我也像作者季羡林一样一样深深的喜欢上了夹竹桃。
《夹竹桃》一文主要讲了季羡林爷爷唯独喜欢那两盆夹竹桃的原因。
__还告诉我们在季爷爷的院子里有许多花:春有迎春花、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夏有凤仙花、石竹华、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夜来香……;秋天时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
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令我心旷神怡。
但这些花虽然美丽,却不能适应季节的变化,一年只开一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考前复习专项训练专题 05:病句辨析与修改(原卷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前复习专项训练专题05:病句辨析与修改(原卷版)1.【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推出线上游览活动,让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也能“走进”武侯祠。
B.随着返回舱4月16日成功着陆,意味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C.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冰雪比赛项目,有滑雪、冰球等7个大项109个小项组成。
D.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2.【202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真题】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校提倡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简单的家务抢着做,复杂的家务帮着做”,旨在培养他们每天劳动。
(在“劳动”后加上“的观念”)B.广大青年崇德向善,不仅关乎其人生道路能否走得正、走得远,更关乎整个社会能否风清气正、和谐友爱。
(在“崇德向善”前加上“能否”)C.随着博物馆越建越多,展览内容越来越丰富,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作用就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
(把“目前的”删掉)D.在“新时代城市家居”研讨会上,一位年轻的设计师提出了智慧城市家居的明确设计理念。
(把“明确”调到“提出”前)3.【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科普活动如约举行。
②神舟十三号的3名航天员向全球观众演示了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
③“天宫课堂”激发了全球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
④此次活动让中国科普事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4.【2022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ㅤㅤ③“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
“仙”出世,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圣”入世,一生都在现实的(jīng)_______棘与泥泞.中跋.涉。
李诗秀于神,杜诗美在骨。
两人都以超凡的诗才,撑起了唐代诗坛一片“高不可及”的瑰.丽天空;都以博大的胸_______(jīn),文学史上谱出了“文人相重”的一段千古佳话。
2011年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1(转载)
2011年全国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试题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40题,参考时限35分钟)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
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千百年来,湘江________着两岸的乡村和城市,湘江之水不仅流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__________在他们的梦境中。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培育荡漾B. 抚育徜徉C. 孕育徘徊D. 养育畅游正确答案:A讲解:[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实词辨析题。
根据前后文的语境,首先可以排除“养育”,“抚育”这两个词不能与后面的“两岸的乡村和城市”搭配。
同时,本题解题的突破口在第二个空,湘江水“流入”人们的生活,相对应的江水只能流入或者荡漾,与“徜徉”、“徘徊”、“畅游”都不搭配。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
2、人们总是利用已知来认识未知,在已有知识不能解释新事实,而逻辑思维又无法应用时,__________就会发挥它的作用。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理论B. 事实C. 思考D. 想象正确答案:D讲解:[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实词辨析题。
根据文段的逻辑以及后文提到的“逻辑思维无法应用”,那么“理论”、“事实”、“思考”都与此相矛盾,所以应该填入“想象”。
3、今天这个社会,自觉地站在弱势群体一边不容易,__________强势集团而又__________他们的霸权,就更难能可贵。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拒绝谴责B. 接纳揭露C. 支持否定D. 投靠斥责正确答案:A讲解:[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实词辨析题。
根据文段前后文的逻辑关系可看出,这两个空都应该是对强势集团的否定才符合逻辑。
只有A,这两者可以构成并列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
4、目前,对于金融危机是否已经过去在业界仍然充满__________,但是危机促成的国内中小企业的思考势必引发新一轮的企业自救和升级风潮。
《寻梦》文本解读
《寻梦》文本解读林语堂先生有句名言“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这句话在季羡林先生身上也得到很好的了印证。
作为学贯中西的名家,季羡林先生在《寻梦》这篇散文中让我们依稀感受得到中西合璧的气息。
散文通过一次似真似幻、若隐若现的梦境,用蒙太奇式的镜头展现了一系列模糊的意象,而母亲的形象就是在这些“雾状”的镜头呈现,字里行间能隐隐读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愧疚以及祭奠之情。
以下就我的解读和本篇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从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一.我的解读。
(一)作者对母亲的祭奠之情。
且看文中“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母亲就静卧在这杨树的下面,永远地、永远地。
”“从这异域的小城一直到故乡大杨树下母亲的墓边”这些直接写出了母亲已逝的状态。
而文中两次提到了哥廷根的老教堂,这位祭奠之情抹上了浓厚的色彩,也是西方文化在季羡林先生身上的最好印证,此外,文中的色彩基调是白色,如几个词语:“白壳”、“白而且大的鸭蛋”、“白色灯笼似的小花”、“灯笼似的白花”,无不在传递作者的祭奠之情。
(二)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梦的碎片”是模糊的,梦境似真似幻,若隐若现,且看这一系列“雾状”的背景“四周灰蒙蒙的”、“芦苇的稀薄处还隐隐约约地射出了水的清光”、“眼前的影子渐渐乱了起来”、“我怅望灰天”等等一系列,随着光阴的流逝,很多事物都逐渐模糊,梦境中也不能清晰地呈现,但母亲的形象却是永恒地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三)作者对母亲的愧疚之情。
“现在又在靠近杨树的坑旁看到她生前八年没见面的儿子了”,八年,何其的漫长!作为一个母亲,八年没有见到儿子,在她去世后,做儿子的一定心存愧疚。
作者在最后也由衷地感慨“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作者思念母亲,对母亲怀有深深的愧疚之情,想在梦里继续追寻母亲的身影,一睹她曾经的容颜,近距离感受她的音容笑貌,但,这一切只是梦幻而已!所以“我”只能“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幻”是不清晰的,更能体现出“寻梦”中“寻”的艰难,愧疚之情溢于言表。
银行系统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中国银行)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银行系统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中国银行)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言语理解与表达 2. 数学能力 3. 判断推理 5. 材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1.下列句子的正确顺序是( )。
①他自负勇武,认为天下无敌,只知玩乐,终日醉生梦死②传说夏桀身材高大,很有力气③就在夏桀众叛亲离的同时,东部商部落日益强大,见到桀如此无道,起兵灭夏④直到商兵杀到京城,夏桀才如梦初醒,逃向鸣条⑤同时夏朝与周围方国矛盾也相当激烈A.⑤②①③④B.②①⑤③④C.②⑤④③①D.①②③⑤④正确答案:B解析:文段讲的是夏桀的故事,句②引出文段话题,故首先排除A、D。
句①进一步说明夏桀,故应与句②相连,因此本题答案选B。
2.就诗人之所以为人而论,他所感到的欢喜和愁苦或许比常人所感到的更加热烈。
就诗人之所以为诗人而论,热烈的欢喜或热烈的愁苦经过诗表现出来以后,都好比黄酒经过长久年代的储藏,失去它的辣性,只是一味醇和。
懂得这个道理,就明白古希腊人何以把和平静穆看成诗的极境,把诗神阿波罗摆在蔚蓝的山巅,俯瞰众生扰攘,而眉宇间却常如做甜蜜梦,不露一丝被扰动的神色。
作者通过这段话最想传达给读者的观念是( )。
A.诗的最高境界是“静穆”B.诗的境界是情趣化为意象的境界C.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一个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D.诗人自我情感的净化和升华是达到静穆极境的前提正确答案:A解析:文段为分总结构,最后一句点明主旨,即“和平静穆”是诗的极境,与之相对应的是选项A。
3.一个年轻人乘火车路过一片荒无人烟的山野。
乘客们一个个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火车路过一个拐弯的地方开始减速,一座平房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
这本是一间普通的平房,却让无聊的旅客们顿时有了精神,都饶有兴致地欣赏起这道寂寞旅途中的特别风景。
看着这样的情景,这个年轻人心里一动。
他下了车,花3万元买下了那间原主人认为一文不值的平房。
年轻人觉得。
这座房子正好在拐弯处,火车会减速,这样一个地方用来做广告再好不过。
“国宝”季羡林
‘‘
国 宝
’’
季 羡 林
山东 吕 东涛 编 写
引 【 言】
季羡林 是 中国学米 界 的
新闻 媒 ~ 皆是
。
“
国 宝
”
。
x
-
3他 的 报 道
-
、
介 绍 和 研 究 比 比
:
人
们 这 样 评 价 他
,
融 会百 家
、
学
贯 中西 的 学 界 泰 斗
人 物 之
一
中国最杰 出 的 文化
会 发 现 他 身 学术 的 吸 引
19 4 6
, , 。
, ,
“
”
。
,
,
一
。
,
{2 0
0 9
。
9
1 建 成韵 毫 璐 舴
◎走近名人◎
是在 耄耋之年完成 的。为 了写《 蔗糖史 》 , 在 长达 两年的 时间中,8 0多岁的 季老每
天都 要 跑 一趟 图书馆 ,风 雨无 阻 。
喜 欢读 书
季 先 生 曾经说 过 :“ 是 一 个 最枯 我 燥乏味 的人 ,枯燥到什 么嗜好 都没有 。 我 自比是一棵 只有枝 干并无绿叶更无花 朵的树 。如 果读 书也 能算是 嗜好 的话 , 我 的唯 一 嗜好 就 是 读 书 。我 读 的 书 可 谓 多而杂 ,经 、史、子 、集都 涉猎过 一 点 ,但极肤 浅 ,小学 中学阶段 ,最 爱读 的是 “ 闲书”( 有 用的 书) 没 ,比如 《 彭 公案 》 《 施公 案 》 《 洪公传 》 《 三侠五 义 》 《 五 义 》 《东周 列 国 志 》 《 小 说 岳 》 《 唐 》等 等 ,读 得 如 醉如 痴 。 说 《 红楼 梦 》等 古典 小说是 以后 才读 的。 读这样的 书是好是 坏呢?从我叔 父眼 中 来看 ,是坏 。但是 ,我却认 为是好 ,至 少在 写作方面是有帮助的。”
中国学术谦卑的案例
中国学术谦卑的案例一、季羡林先生的谦卑。
1. 事例如故。
季羡林先生那可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在梵文、吐火罗文等极为艰深的学术领域都有卓越建树。
但是他老人家却特别谦卑。
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会上很多年轻学者都在热烈地讨论一些新的学术观点。
季先生坐在那里,就像一个普通的听众一样,认真地听着大家的发言。
当一个年轻学者战战兢兢地请教他对自己观点的看法时,季先生没有摆出那种权威的架子,而是温和地说:“你这个想法很新颖,我也在学习呢。
我觉得这里面有些地方很有启发性,不过我还想再听听你进一步的阐述。
”他把自己放在和年轻学者平等的位置上,即使他对这个问题可能有着非常深入的见解,但他依然谦逊地表示要先听对方的完整想法。
2. 背后的态度。
季羡林先生这种谦卑,其实是源于他对知识的敬畏。
他深知学术的海洋浩瀚无垠,不管自己取得了多少成就,都只是在这片海洋中舀了几瓢水而已。
他认为每个人在学术探索中都有独特的发现,年轻学者的新观点可能是开启新学术大门的钥匙,所以他尊重并谦逊对待每一个学术见解。
二、袁隆平院士的谦卑。
1. 事例如故。
袁隆平爷爷,杂交水稻之父,那可是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大科学家。
他经常下田和农民们一起劳作,在面对一些农业技术方面的探讨时,他非常谦卑。
有次在一个小型的田间交流会上,一位老农提出了一种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防止病虫害的土方法。
袁隆平爷爷没有因为自己有着高深的科学知识和先进的育种技术就轻视这个土方法。
相反,他仔细地听着老农的讲述,还不时地提问,然后笑着说:“您这个方法很实用,是多年经验的积累啊。
我们搞科研的有时候也要多向你们这些有实践经验的人学习,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值得研究,说不定能给我们的科研带来新的思路呢。
”2. 背后的态度。
袁隆平院士的这种谦卑,是因为他明白实践出真知。
虽然他在杂交水稻的理论研究和大规模种植推广上有着巨大的成就,但他知道民间的种植经验也是知识的宝库。
他尊重每一个在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人的智慧,在他眼里,不管是科学理论还是传统经验,只要是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都值得认真对待,这种谦卑也让他能不断地从各种渠道汲取知识,持续改进杂交水稻技术。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成语填空题专项训练
高考成语填空题专项训练1.这些优秀作品并没有在获奖后被(),而是在政府扶持下尝试走市场化的道路,丰富文化市场,让本地群众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
2.诗评家所谓“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跟白居易“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是不同的,饥寒让杜甫(),所以他写出的诗句更加深刻感人。
3.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
4.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金牌(),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5.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都强调“和”的精神。
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6.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
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7.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儿()的玩笑。
8.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9.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10.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微软收购雅虎这场角逐,可谓两败俱伤,而让他们强大的对手谷歌()。
11.一些老师担心,如果学生满足于网上搜索素材,很容易使写作流于复制和拼贴,这并非()。
12.上山路上,我们常打开等高线图察看,有的同学还用军事望远镜()地东张西望,引来不少人围观。
13.瑞士国土面积不大,但民族众多,语言也多,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都是日常生活中通行的语言,不少人都能()地使用几种语言。
14.岭南的书法艺术历史悠久,但由于气候潮湿等原因,唐代以前的书法作品鲜有传世,即使是宋元墨迹,今天能见到的也是()。
15.灾情就是命令,地震救援队员们冒着大雨,(),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按规定时间抵达四川震中灾区,并立即投入了救援工作。
季羡林资料
季羡林资料季羡林资料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记述了他九十多年来所遇到的人和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世界。
季羡林先生的人生道路坎坷艰辛而又丰富多彩。
用季先生自己的话说:”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
旁边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
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全书共40多万字,分为十四章,包括”我的童年”、”小学记忆”、”中学时光”、”清华学子”、”教书谋生”、”去国途中”、”德国十年”、”滞留欧洲”、”游子途中”、”在北京大学(1946-1993)”、”耄耋之年”等章节。
季羡林,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他精通12国语言。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康庄镇,200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人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
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吐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享誉中外、德高望重,是名副其实的学术巨擘、国学大师,被誉为“国宝”。
大师在自传中写道:“我这一生是翻译与创作并举,语言、历史与文艺理论齐抓,对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等等也有浓厚的兴趣,是一个典型的地地道道的‘杂家’。
”他还多次公开表示拒绝“国学大师”“国宝”等称号。
-生平苦涩童年季羡林,字希逋,曾用名齐奘,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改临清市)的一个小村庄——官庄。
该县在山东西部几乎是最穷的县,官庄村在穷县中的穷村,季羡林的家在全村中几乎是最穷。
季羡林出生后,家境仍然异常艰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
一年到头,就吃这种咸菜。
好在季羡林在故乡只待了6年。
在6岁那一年,他离开父母,离开故乡,叔父把他接到济南上私塾。
季羡林当时并不用功,玩的时候多,念书的时候少。
对正课不感兴趣,但是对小说情有独钟。
书桌上摆着《四书》,看的却是《彭公案》《济公传》《西游记》《三国演义》。
这个时候也开始学英文,当时英文对他来说,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东西:那些弯弯曲曲像蚯蚓爬过的痕迹一样,居然能发出音来。
综观季羡林的童年,从一片灰黄开始,贫困、单调、死板、固执,是他当时生活的写照。
济南求学季羡林在十三四岁时上了济南当地一所三流学校正谊中学。
季羡林还是不喜欢念书。
对课堂和老师的重视远远比不上他对蛤蟆和虾的兴趣。
每次考试,好了可以考到甲等三四名,坏了就只能考到乙等前几名,在班上总还是高才生。
在正谊中学待了三年以后,1926年,十五岁,考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后转入山东济南高级中学。
中学老师胡也频最让他难忘,季羡林从他那里没有学到什么国文知识,只学到了一件事,就是要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胡也频在课堂上只讲无产阶级文学。
负笈清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刚能吃饱饭的家庭出身的人,唯一的目的和希望就是能抢到一只“饭碗”。
当时社会上只有三个地方能生产“铁饭碗”:一个是邮政局,一个是铁路局,一个是盐务稽核所。
这三处地方都掌握在帝国主义分子手中。
在半殖民地社会里,只要一碗在手,好好干活,不违“洋”命,则会有饭吃。
这样的情势下,季羡林的家庭希望他在高中毕业后能抢到这样一只“铁饭碗”。
高中毕业后曾报考邮政局,可惜没有考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季羡林才报考了大学。
在出国方面,季羡林以为清华条件优于北大,所以舍后者而取前者。
清华四年,季羡林认为有两门课对他影响最大:一门是旁听而又因时间冲突没能听全的历史系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另一门是中文系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是一门选修课。
陈、朱二师的这两门课,让季羡林终生受用不尽。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
清华大学毕业后,山东济南高级中学校长宋还吾托人游说季羡林回母校任国文教员。
当时除了这条路以外,季羡林已无路可走,于是于1934年秋天到了济南高中。
留德十年当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员远非季羡林的梦想,他急切希望出国留学,于1935年夏入德国哥廷根大学读书。
季羡林认为,在他一生六十多年的学术研究过程中,德国十年是至关重要的十年,他的学术研究发轫不是在清华大学,而是在德国哥廷根大学。
在哥廷根的十年,对于一介穷书生的季羡林来说,他所拥有的就是时间和书籍。
学校孤独寂静的环境,正好给了他空前绝后读书的机会。
这个时期,他大致阅读两大种类,一类是有关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书籍,另一类是中文书籍。
这一时期,除了星期日和假日外,季羡林都要阅读,对当时世界上梵文、巴利文和佛教研究的情况,心中有了大致的轮廓。
在哥廷根,他主修印度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进行研究工作。
1945年秋,季羡林从哥廷根到了瑞士,等候机会回国。
北大任教1946年春夏之交,季羡林回到中国。
经由陈寅恪介绍,北大校长胡适之、代理校长傅斯年接受季羡林去北大任教。
北大图书馆藏书虽多,但是有关季羡林专门研究范围内的书却不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季羡林真如虎落平川,纵有一身武艺,却无用武之地。
季羡林虽对古代印度语言的研究恋恋难舍,却是一筹莫展,无奈之下就搞了一些翻译工作。
从1946到1950年,季羡林写下了《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儒林外史〉取材的来源》《从中印文化关系谈到中国梵文的研究》《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一例》等一系列著作。
然而好景不长,1950年到1956年,季羡林和北京大学的同事们陷入了会议与批判的漩涡中。
“批判除了写文章以外,就是开会,开会与批判紧密相连,于是无日不开会矣。
诗人冯至套用李后主的词,写了两句话:‘春花秋月何时了?开会知多少。
’从中可见当时我们的心情。
”季羡林曾回忆说。
这期间,季羡林并没有停笔,还是进行着学术研究,如《史学界的另一个新任务》、《介绍马克思〈印度大事年表〉》、《随意创造复音字的风气必须停止》、《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牛棚岁月1966年至1977年,这段日子让季羡林回想起来,宛如做了一场噩梦。
在这十年内,季羡林除了开会,被“打倒”,被关进牛棚,被批斗,被痛打之外,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搞学术研究。
到了后期,他被分配到东语系的办公楼和学生宿舍去看守门房,收发信件和报纸,传送电话。
“我作为一个‘不可接触者’,枯坐门房中,有时候忙,有时候又闲得无聊。
让珍贵的光阴白白地流逝,我实在不甘心,挖空心思,想找一点事干。
想来想去,最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翻译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
”季羡林回忆说。
当时季羡林所需要的正是这种时间拖得很长的工作,目的只在驱除寂寞。
至于出版,他连想都没有想过。
学术春天1978年,学术春天来了。
“在这种非常良好的政治大气候下,我个人也仿佛从冬眠中醒来了,心情的舒畅是从来没有过的。
”季羡林感慨地说。
这期间,季羡林研究印度史,研究中印文化关系史,研究印度佛教史,翻译和研究梵文文学作品,并撰写了包括《〈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罗摩衍那〉浅论》《〈大唐西域记〉今译》《吐火罗语A中的三十二相》《古代印度砂糖的制造和使用》《西域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等多部重要著作。
季羡林认为,从以上著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这一生是翻译与创作并举,语言、历史与文艺理论齐抓,对比较文学、民间文学等也有浓厚兴趣,是一个典型的地地道道的“杂家”。
“我原以为,我成为‘杂家’是被环境逼出来的。
现在看起来,似乎并非如此,我真好像是有一些‘杂家细胞’。
现在环境早已改变了,而我仍然是东抓西抓,还乐此不疲,这事实我能否认掉吗?我早已年逾古稀,至今仍无改变的迹象和意愿,我恐怕将以‘杂家’终了。
”季羡林说。
德国哥廷根大学校长冯•费顾拉再次对季羡林表示钦佩和哀悼。
他说:“季羡林的逝世,使中国失去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使哥廷根大学失去了一位长期的朋友。
我们与中国人民一起,哀悼这位曾以特殊方式为德中合作做出贡献的伟大学者。
我们向他的家人、他的朋友和全体中国人民表示哀悼。
我们将满怀崇敬之情纪念他,并将之化为激励我们继续积极加强与中国合作的力量。
”.cn/c/2009-07-14/0608.shtml一位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七十多岁的老兵张义生向季羡林的遗像献上一本书和一封信。
他说,季先生是一个纯粹做学术的人,为了真理说话做事从来不怕得罪别人,从不阿谀逢迎。
.cn/c/2009-07-14/0230.shtml季羡林先生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生、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王邦维接受连线时的讲话实录:季老的去世对我们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季老在中国学术上是一位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从德国留学回来后,对中国的印度学研究和东方学研究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的成就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承认,也得到了广泛的尊敬。
在中国学术界在国际上不是影响太大的情况下,我觉得这是非常突出的。
在过去几十年,季老为北京大学的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在教书中很注重提携后辈的学者,他在教导我们时,我们都是非常遵从的。
他作为师长为人谦和、朴素。
在研究中也特别认真,是一个高水平的学者。
季老已是98岁的高龄了,在50年代最高水平的学者里面,季老师可能算是最后一个在世的学者了,所以他的离去,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对我个人来说,季老做研究的态度给我很深的影响,他教导我做研究要争取有一个高的目标,还有就是实事求是、踏踏实实,不说空话。
季老非常得谦和、乐于助人。
对于学生,很有亲和力,很爱护学生。
.cn/news/a/2009-07-11/72.shtml谢勇《缅怀季老:关于那个时代的悲伤》:我可以下一个也许不合适的判断,季先生西去,不会对中国社会产生多大的震动,也不会比大洋彼岸的那位不黑不白、非男非女的M•J激起更多的眼泪,这不是季羡林先生的问题,却是我们这个时代,每一个生活在这个时代中的人们制造出并不得不承受的问题。
但离去,对于季羡林先生本人,未尝不是自由的开始。
.cn/news/a/2009-07-11/25.shtml谢冕教授接受连线时的讲话实录: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我都要向季羡林先生学习,但我也知道这是一辈子也学不完的,像他们这样做学问的人现在已经很少了,我现在有点悲凉的感觉。
他和任继愈先生都代表着北大精神:非常低调,穿着朴素的衣服,不太爱出头露面,但是他们关心的却是天下大事,像这样人格和学问都这么完整的人都离我们而去了。
在这个喧嚣、热闹、浮躁的周围世界里,他们的离去使我感到很悲凉。
他们做学问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这就是他们生活本身。
.cn/news/a/2009-07-12/10.shtml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先生接受新浪读书连线时表示听到季老去世感到很悲痛,温儒敏说到,“同时今天任继愈先生也去世了,他们俩人是很好的朋友,这些大学者的去世也代表了一个学术时代的过去,他们这代人对学术的专注、研究学术的态度与方式等等值得我们借鉴。
”季羡林并不是纯粹的国学大师。
温儒敏也谈到“现在很多人称季老为国学大师,一般意义这样说也可以,但其实季老主要是研究印度学与古代印度文化、古代印度语言,并不是主要研究国学,当然,他作为一个时代的大学者,也很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尤其是晚年,但主要贡献并不是国学,他是一位学术大师,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交流方面,他是独一无二的,国内无人可比,而且得到国际上的承认,印度本国对季老也是格外尊重。
”.cn/news/a/2009-07-11/81.shtml谢志浩:季羡林先生是纯正的学问家,而非思想家。
.cn/news/c/2009-07-12/87.shtml舒乙接受连线时的讲话实录:季老是位了不起的学者,失去这样一位伟大的智者,我感觉万分惋惜和悲痛。
•••••• 季老一生对人和蔼,对朋友热情,对学生关心,和总理谈话时季老也一直强调着对祖国未来的期望,言辞也十分犀利。
季老学识渊博,为人和蔼,他的离去是我们这些晚辈乃至中国巨大的损失,我们表示深切的惋惜!.cn/news/a/2009-07-11/07.shtml孔庆东:季羡林被捧为“国学大师”/“文化泰斗”,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的师生基本不评价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