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地理新导学一轮人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必修③第一章区域及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科关键能力提升13含解析
地理导学大一轮鲁教高考(鲁京津琼)课件:第一+第四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及自
命题探究
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及原因
1.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下图示意河南省水文气象区1450~1979 年水旱灾害年数。
概括河南省1450~1979年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
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及原因
2.图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b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2011 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 损失。
4.地震的主要参数 (1)震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 (2)震源、震中等如下图所示:
5.防震避震措施 (1)提高地震灾害监测预报水平。 (2)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3)提高抗震自救意识,加强逃生演练。
地震的成因和防御
1.汶川地震从成因上属于 A.人造地震 C.诱发地震
B.火山地震
√D.构造地震
解析 汶川地震从成因上属于构造地震,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受板块挤压形成。
地震的成因和防御
2.我国地震台准确地预报了1975年的海城大地震,而一年后的唐山大地震却没能 预报出来。这一事实表明 A.地震活动无规律可循,致使地震预报具有很强的偶然性 B.地震预防的准确程度与天气预报水平相当 C.预报地震的基础工作是观察地震的前兆
2.我国是受台风侵袭最频繁的国家之一。下图为“台风卫星影像”。从卫星影
像可以看出,影响我国东部沿海的台风,其气流旋转呈逆时针方向,这与
A.地球公转有关 C.月球引力有关
√B.地球自转有关
D.太阳活动有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
指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2020版高考一轮温习地理鲁教版学案模块一第三单元第一讲地理环境的不同性
第一讲地理环境的不同性一、地理环境的地域不同1.成因2.特点:具有必然宽度、呈带状散布。
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
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二、地理环境界域分异规律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类型表现典型地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每个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中纬度地区2.垂直地域分异(1)成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发生转变而形成的。
(2)转变规律: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与其基带所在纬度向高纬方向上的水平带谱相似。
3.非地带性现象非地带性现象要紧受海陆散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因素的阻碍。
[名师注解]【注1】(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要紧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记】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纬度地带性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经度地带性规律。
【注2】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定,关键看热量不同,即温度带的不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判定,关键看水分不同,即丛林、草地、荒漠的转变。
【联】(1)陆地的大小、陆地的纬度散布等对自然带水平散布的阻碍十分明显,往往约束自然带的延伸,乃至使某些自然带在某一大陆缺失。
(2)地形的高低、山脉的走向等都会对自然带的水平散布产生必然的阻碍,改变自然带的地带性散布。
考点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基点理清]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大体特点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成因总结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分布特征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景观变化例证[方式学通]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定方式主若是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第一册第三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7讲含解析
第7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3~4考点一 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①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②不连续面及波速变化(2)C以上为地壳,C、D之间为地幔,D以内为地核(由E外核和F内核组成)。
(3)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温馨提示地壳厚度不均,陆地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在陆地上,高原、山地地壳厚,平原、盆地地壳薄。
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1)A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2)B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3)C生物圈:广泛分布于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中。
考向以某些物质的来源或迁移顺序考查地球圈层的结构及特点1.读下图,完成下题。
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答案 D解析根据景观图片中山体的形态和火山喷发的景象可以判断出该山体属于火山,其岩石为岩浆岩,是由来自上地幔上部软流层的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
因此,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地幔。
2.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答案 A解析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首先在大气圈中迁移,然后进入水圈和生物圈,而后进入岩石圈。
考点二岩石圈物质循环1.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忆下列知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沉积岩、B变质岩、C岩浆、D侵入型岩浆岩、E喷出型岩浆岩。
(2)图中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①和变质作用,属于外力作用的是②。
(填数码)综合思维沉积岩的特征:①有层理构造;②可能含有化石。
(鲁京津琼)高考地理复习第一章区域及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9讲森林的开发与保护教案新人教版
第29讲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课程内容]结合资料,说出生态脆弱区的基本含义; 结合实例,说明某生态脆弱区主要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该环境与发展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探究综合治理该生态脆弱区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具体措施;归纳分析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方法。
考点一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1.森林的分布和现状 (1)分布(2)现状: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大片热带雨林正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2.森林的生态效益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3.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地球之肺”(2)“绿色水库”(3)“基因宝库”4.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使土壤非常贫瘠。
②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很容易遭到破坏。
③雨林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
5.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被毁的原因(2)开发计划6.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雨林面临的两种前途(2)保护雨林的具体措施考向一森林生态效益(2019·邵阳模拟)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西南某地区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前后的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A.蒸发量减小B.下渗量减小C.径流总量增大D.气候更加湿润2.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使( )A.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变强B.土壤肥力下降C.生物多样性增多D.自然灾害减少答案 1.B 2.B解析第1题,据图判断橡胶林的蒸发量和地表径流量比原始生态林大,会使下渗水量减小;径流总量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从这个角度考虑径流总量不一定增大;由于橡胶林降水量减小,蒸发量增大,气候会更加干旱,B项正确。
第2题,破坏原始植被后,地表径流量增大,会加重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使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使旱涝灾害频发,B项正确。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第三册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5讲含解析
第25讲 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考点一 区域特征分析1.区域的含义 (1)概念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①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②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划分①指标⎩⎪⎨⎪⎧可采用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可按自然要素特征划分,也可按人文要素特征划分②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2.区域的类型3.区域的特征方法技巧 区域特征分析 (1)(2)(3)(4)(5)思维建模 区域特征的答题模板 (1)自然要素要素 术语地理位置 位于××半球;位于××纬度(或××带);距海较远(近);位于××大陆××部,××大洋××岸气候 属于××气候;夏季××,冬季××;气温年较差大(小),降水季节变化大(小);光照××;易受××灾害影响地形 以××地形为主,地形××;地势××高××低;多××地貌,地质×× 水文为内(外)流河;径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2)人文要素要素 术语人口劳动力丰富(不足);人口素质高(低);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口就业压力大(小)城市城市数量多(少);城市规模大(小),辐射带动作用强(弱);多沿××分布;城市化水平高(低)产业 以××产业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工业类型为××型;有利(不利)条件是××;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交通、 科技以××(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交通便利(不便);科技水平高(低)考向一 区域的特点与特征判断(2017·全国文综Ⅱ)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鲁京津琼)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一章世界地理第33讲世界地理概况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33讲 世界地理概况考点一 世界的海陆分布与地形1.世界海陆分布(1)大洋、大洲分布及分界线(2)分布规律①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海洋,29%为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②从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相反。
2.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3.海底地形类型与特点考向一 世界的海洋与陆地(2015·安徽文综)下图为25°N~32°N 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完成第1题。
1.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
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A.北美东岸与西欧B.东亚与南亚C.北美东岸与西岸D.西欧与南亚答案 D解析该区域的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红海南部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阿拉伯海相连,该海上运输通道缩短了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上航程,便捷地连接了西欧和南亚。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
据此完成第2题。
2.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答案 C解析甲国大部分处于60°W~70°W、0°~10°N,说明该国位于南美洲北部。
徐州的产品运往甲国,最短海上航线为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故选C。
考向二世界的地形(2018·全国文综Ⅲ)读图,回答第3题。
3.四个大洲中( )A.甲地形复杂多样,中低产田多,农业生产技术落后B.乙平原广,高纬地区受寒流影响强,港口封冻期长C.丙纬度跨度大,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是水稻主产区D.丁为高原大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城市化水平高答案 C解析根据纬度范围和不同海拔面积所占比例可以判断,甲、乙、丙、丁分别是北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
C对:亚洲纬度跨度大,中部有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地势高,四周地势相对较低,东亚、南亚和东南亚是世界主要的水稻产区。
版地理导学大一轮鲁教高考(鲁京津琼)课件:第一册+第三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13讲
课时作业
世界洋流的分布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 容易形成大渔场
北海渔场 寒暖流交汇
纽芬兰渔场 寒暖流交汇
北海道渔场 寒暖流交汇
秘鲁渔场 上升流影响
顺流航行可加快速度
寒暖流交汇处常有海 雾和浮冰
气候 生物 航运 污染
气候 生物 航运 污染
利:污染物稀释 弊:扩大污染面积
渔场的分布和洋流的关系
世界多数渔场分布在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 上升流海区及河流入海口附近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10时2 分11秒下午10时2分22:02:1121.11.17
暖流与寒流
暖流水温一定高于寒流吗?
不一定。 寒流与暖流主要反映洋流的性质,只与同一海区比较。
1
判断半球
2
判断流向
3
判断性质
B.使沿岸地区自然带向低纬延伸 C.该海区可能形成较大渔场 D.洋流强弱与东南信风有关
解析 洋流流向与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相同,则图中洋流自南向北流;结合位置可 知,该洋流位于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是寒流。寒流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故选A。据以上分析,该洋流位于南半球,其成因与秘鲁寒流相同,是离岸风作用下 形成的上升流,其强弱与东南信风有关,可能形成较大渔场;使沿岸降水减少,从 而使沿岸的荒漠带向低纬度延伸。
版地理导学大一轮鲁教高考(鲁京津琼)课件:第一册+第三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10讲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结合区域信息考查气候特征的成因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下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 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 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结合区域信息考查气候特征的成因
气 ②气温的年较差或 (日)较差大或小;最热月或最冷月气温高
温 日较差;
(低);气温空间变化大(小),自××向××
③气温空间分布 气温升高(降低)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小;降
①降水量的多少; 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
降 ②降水的季节分配; 的旱、雨两季之分(干季、湿季之分),降
2.气候特 征类题目 描述技巧
②降水的描述:要指出冬、夏季降水、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 变化,常用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小。一般来说,月降水量在100 mm及以上——多雨,50 mm及 以上——湿润,30~50 mm——少雨,30 mm以下——干燥。 ③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的描述:常用“终年……,冬季……, 夏季……”“雨热同期”等语句描述。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 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南北更替的变化 特点
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部分地 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寒流:降温减湿,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植树造林、修水库也可调节局部气候
2.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为非洲安哥拉的区域图。安哥拉中部地区年均温在22℃左右,素有“春天国度” 的美誉。图乙为①②两地的气候特征图。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人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区域地理第一章世界地理第34讲含解析
第34讲 世界重要地区和主要国家考点一 东亚—日本 中亚1.亚洲(1)位置和范围①位置⎩⎪⎨⎪⎧纬度位置: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与欧洲 接壤②范围⎩⎪⎨⎪⎧西北:以a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b 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北:以c 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2)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地形 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气候 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3)人文地理特征①人口稠密: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②多样的地域文化:面积大,自然环境多样,文化类型多样。
③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
2.东亚(1)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2)范围:包括中国、蒙古、日本、韩国、朝鲜。
(3) 自然特征⎩⎪⎪⎨⎪⎪⎧地形: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半岛和岛屿多山地、丘陵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半岛和岛屿上 河流短促,航运价值不大气候: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运输; 大陆架广阔,利于发展渔业,海岸风光利于发 展旅游业(4)人文特征⎩⎪⎨⎪⎧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广泛经济发展迅速,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 区之一3.日本(1)位置①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25°E ~150°E,25°N ~45°N 之间。
②海陆位置:东临A 太平洋,西临B 日本海,以G 朝鲜海峡为界与韩国为邻。
由C 北海道岛、D 本州岛、E 四国岛、F 九州岛四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2)自然特征地形①地势中间高、东西两侧低,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②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③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 ④海岸线曲折,多良港 气候①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显著,表现在降水更丰富,季节分配更均匀,气温年较差较小河流 短小急促,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运自然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匮乏,依赖进口,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3)人文特征工业 工业发达、部门齐全,以出口加工业为主,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农业①种植业不占主要地位,单产高,多采用小型机械,稻米能自给;因人4.中亚(1)位置和范围 ①位置大致位于35°N ~55°N,50°E ~80°E ,属于北温带。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第一册第二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学科关键能力提升2含解析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典例1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
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
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A.12时B.15时C.18时D.21时答案 C解析据图可知,飞机起飞时,晨线与赤道交点(75°E,0°)的地方时为6时,9小时后抵达广州时,75°E时间为6+9=15时,北京时间采用东八区区时,时间为15+(8-5)=18时,故选C。
思考:你从上题材料和设问中获取了哪些与本单元相关的信息?你解读到哪些信息?答案获取信息:起飞时间来源于昼夜图,起飞地点为悉尼;飞行时间为9小时;目的地是广州;求到达时的北京时间。
解读信息: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昼夜图中大约15°W的地方时为0时。
典例2(2019·广东肇庆模拟)2016年2月6日,王总早餐后,搭乘凯撒包机前往南美小城乌斯怀亚,也称“世界尽头”。
下图示意乌斯怀亚的位置。
据此回答下题。
该季节,在乌斯怀亚用太阳确定方位,结果正确的是()A.日出,正东B.日落,正西C.正午,正北D.正午,正南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所以正午太阳总是位于正北。
2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方向均为东南,日落方向均为西南。
故C正确。
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了哪些与本单元相关的信息?答案地点为52°S~56°S之间;时间为2月份;南半球为夏季。
典例3(2019·福建福州模拟)当地时间2017年11月21日,巴厘岛阿贡火山喷发,火山灰高达7 600 m,受其影响登巴萨国际机场多个航班取消,导致约1.7万名中国游客滞留。
当地时间11月29日下午,飞行条件有所改善,中国随即派多个航班把游客接回国内。
图a为“巴厘岛位置示意图”,图b是“阿贡火山喷发前遥感图”。
据此回答下题。
图b中深色区域为日影区,判断拍摄时间可能为()A.6月某日上午B.8月某日下午C.9月某日下午D.11月某日上午答案 A解析图b中深色区域为日影区,根据指向标,影子位于火山口凹地的东北部,即太阳位于东北方天空。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第二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17讲含解析
第17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考点一 人口增长特点1.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趋势: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2)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3)时间差异①10万年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加快的趋势。
②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4)空间差异温馨提示 人口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不一定是正增长,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综合思维 区域人口增长分析 区域人口增长=机械增长+自然增长。
区域自然增长:年净增人口数量=人口基数×自然增长率。
区域机械增长:年净增人口数量=人口基数×机械增长率。
只考虑自然或机械增长率一种因素时,自然(或机械)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增长,但数值最大时人口不是最多,小于0时人口减少,但数值最小时人口不是最少;当自然(或机械)增长率为零时,人口最多或最少。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类型、特点与转变过程补充点拨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2)现代型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较低的,在进入现代型的一些国家或地区中,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而引起的老年人口死亡率一般较高。
3.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成因人口增 原始型传统型 现代型综合思维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1)根据生产力水平判断(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多属于现代型。
(3)根据数值特征判断考向一人口增长及时空分布差异1.(2016·天津文综)读图,完成下题。
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答案 D解析根据该省人口数量的增长变化图可知,该省人口增长由快变慢,故其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应是由高逐渐降低,且1990年至2000年降低较快。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如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典例1(2019·安徽六安质检)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珠江三角洲西部高要地区有30多个村落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防洪,形成独特有趣的八卦形态。
图甲示意高要地区八卦村落分布区,图乙遥感图片示意某“八卦村”的道路和排水系统。
据此完成(1)~(2)题。
(1)与西江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A.水源丰富B.水运便利C.水灾多发D.耕地划片(2)根据“八卦村”排水系统的形态可以推断()A.池塘位于村中心,方便蓄水B.道路都与排水系统并行,方便出行C.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盆地里D.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山岗上答案(1)C(2)D解析第(1)题,由图甲知,北岸多高地而南岸多低洼地,西江南岸水灾多发,村落布局呈八卦形态有利于防洪。
第(2)题,由图乙遥感图片可知,排水系统呈现出由中间向四周散开的放射状,为排水顺畅,该地应该是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特点,因此D正确。
该地容易产生洪涝灾害,因此设置“八卦村”排水系统,主要目的在于排水而不是蓄水,如果村落在小盆地内,中心容易积水,故A、C选项错误;道路如果都与排水系统并行,那么道路只能从中间向四周辐射,但是环形交通,出行不便,故B选项错误。
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了哪些信息?答案河道弯曲;南岸村落大多位于低洼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降水丰富;道路与排水系统呈放射状;放射状水系应与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地势相联系。
典例2下图模拟某流域在人类开发前后的变化,该模拟可为日后流域开发提供参考。
据此完成(1)~(2)题。
(1)此模拟研究主要针对的是()A.植被破坏B.蒸发减少C.湿地调蓄D.降雨增加(2)人为改变后造成的流域各项特性变化包括()①河流流程缩短②流水侵蚀加强③河流流速加快④流域面积扩大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答案(1)A(2)D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了哪些信息?答案原始地面植被覆盖率好;只有一条河流;开发后,森林减少、河流增多,出现沟谷。
典例3(2019·湖北七市州联考)一年一度的冬季世界经济论坛举办地——瑞士旅游名镇达沃斯,位于阿尔卑斯山区,海拔1 529米,是全球知名的温泉度假、会议、运动度假胜地,20世纪起成为国际冬季运动中心之一。
达沃斯还是瑞士经典火车路线——“冰河列车”(因其沿途雪景较多故名)必经的一站,“冰河列车”贯穿了阿尔卑斯山的绝色美景。
下图为该镇位置图。
据此完成(1)~(2)题。
(1)乘坐“冰河列车”在达沃斯镇可见()A.山舞银蛇,冰峰雪山四季常驻B.俯瞰群山,林涛云海莽莽苍苍C.山河相间,越岭穿涧惊心动魄D.湖光山色,蓝天白雾袅袅炊烟(2)达沃斯因具有干洁清新的空气,在20世纪初期被欧洲人视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和康复的“天堂”。
在当时,达沃斯的这一吸引力对下列哪一国家居民表现最强烈()A.英国B.法国C.俄罗斯D.意大利答案(1)D(2)A解析第(1)题,位于阿尔卑斯山区的瑞士名镇达沃斯海拔相对较低,并不会出现“冰峰雪山四季常驻”的现象。
由图可知,达沃斯镇位于河谷中,所以“俯瞰群山”不能实现。
该铁路沿河谷修建,地势相对平坦,故不会出现“越岭穿涧惊心动魄”的现象。
阿尔卑斯山区冰川作用显著,形成很多冰蚀地貌,积水成湖;由于河湖众多,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大,夜晚暖湿空气遇冷易凝结成雾;铁路经过镇区,所以会见到袅袅炊烟;达沃斯镇工业污染较轻,空气清新,可见蓝蓝的天空。
第(2)题,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空气湿度大。
20世纪初期英国工业发达,工业生产排放的废弃物质多,大气污染严重,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所以达沃斯干洁清新的大气环境对英国人最具吸引力。
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了哪些信息?答案达沃斯镇海拔1 529米;多条河流汇聚;应处于山谷之中;20世纪初期,英国工业发达。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典例4(2019·吉林百校联盟联考)下图示意某国家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该国西部及西南部为温带荒漠。
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西部及西南部形成土地沙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距海洋较远,受海洋影响小B.地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C.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蒸发旺盛D.太阳辐射强,地表土质疏松(2)近年来,该国甲地区草地退化、沙化日趋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建设人工草场②控制载畜量③实施退耕还草④发展草原旅游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1)B(2)A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国为南美洲的阿根廷,阿根廷地处安第斯山的东侧,大部分地区地处盛行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土地沙漠化严重。
第(2)题,读图可知,甲地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潘帕斯草原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日趋严重。
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建设人工草场、控制草原载畜量,恢复原有的草原生态系统,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思考:你在解答上题时用到了哪些知识?答案经纬网定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降水少的原因;焚风效应;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典例5(2018·昆明质检)呼伦湖(图1)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湖内有30余个泉点出露,其东岸、南岸有河流注入,是内蒙古第一大湖,被誉为“草原之肾”。
图2为“1975~2011年呼伦湖水体面积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与呼伦湖被誉为“草原之肾”无关的是()A.湖泊面积大,与多条草原河流相通B.纬度高,气温低,浮游生物少C.出露泉点多,地下水补给量大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入湖水体洁净(2)据材料可知()A.1975~2011年水体面积持续减小B.1993年湖区降水量最大C.2000~2002年平均变化率最大D.2011年湖区蒸发量最小(3)呼伦湖水体面积变化可能导致()①湖水盐度增加②温差增大③周边草场退化④水土流失加剧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1)D(2)C(3)D思考:你在解答上题时用到了哪些知识?答案河流的补给;水循环;湿地的作用;统计图的判读。
典例6(2018·厦门质检)陕西冉家沟流域(约35°N),丘陵广布,黄土深厚。
由于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
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
据此完成(1)~(3)题。
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
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
(1)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刺槐的原因,主要是刺槐()A.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B.生长迅速,且有固氮作用C.性喜阴湿,适合湿润土壤D.木材坚硬,且耐贫瘠土壤(2)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A.封山育林B.乔灌结合C.林草结合D.乔木纯林(3)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A.增加土壤矿物质B.提高土壤紧实度C.增强抗旱涝能力D.减少地下径流量答案(1)B(2)A(3)C解析第(1)题,封山育林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该流域选择种植刺槐,应该是因为刺槐生长迅速,且固氮作用明显。
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知,减轻水土流失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封山育林。
第(3)题,结合表格信息知,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增强抗旱涝能力。
思考:你在解答上题时用到了哪些知识?答案水土流失的成因;森林的作用;土壤的构成;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典例7(2019·西安质检)有近30万“北漂”人口每天往返于北京与“睡城”燕郊之间。
近年来,北京许多科研院所和制造业迁至燕郊,燕郊借此加快了留住人才建设“创业燕郊”的步伐。
读“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河北省水库主要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对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效益。
(2)分析河北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特征: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处燕山或太行山地区),位于夏季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形成丰富的降水,多河流(径流丰富),山地森林较为茂密。
生态环境效益:削弱沙尘、冬季风(具有防风、降尘效益);涵养、提供水源。
(2)煤矿、铁矿、石油、海盐等燃料、原料丰富;水陆交通便利;靠近京津,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就近承接京津相关产业转移;工农业基础好。
思考:解答上题,你想从哪些方面分析和描述?答案按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要素来描述自然环境特征;从图中显示的资源、能源、交通线,海陆位置,邻近京津的相对位置等角度阐释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
典例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岸边的沼泽面积广阔……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当地一家公司拟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后因面临较多问题而暂时放弃。
(1)分析图示地区植物繁茂的自然原因。
(2)分析内格罗河沿岸形成沼泽的自然原因。
答案(1)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气温高(热量丰富),盛行上升气流(热带雨林气候影响),降水丰富。
(2)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水位高);地形低平,河水泛滥(土壤含水量大)。
思考:解答上题,你想从哪些方面分析和描述?答案从位置、热量、降水等方面分析植物繁茂的自然原因;从沼泽的补给来源、排水条件来分析热带地区沼泽的成因。
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典例9(2018·湖北八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藏雪莲生长在海拔4 800~5 800 m的高山流石滩上(高山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这里空气稀薄,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
雪莲种子在0 ℃发芽,3~5 ℃生长,幼苗能经受零下21 ℃的严寒。
藏雪莲生长速度缓慢,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籽,需要3至5年时间,但实际生长天数只有8个月。
雪莲花不易采摘,数量有限。
藏雪莲药用价值大,被人们奉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
据生态学者调查,近些年来野生藏雪莲数量锐减,有灭绝的危险。
结合材料分析野生藏雪莲面临灭绝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保护措施。
答案原因: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种子发芽率低,繁殖困难;生长缓慢,产量少;药用价值大,过度采挖。
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培育,增加产量。
思考:解答上题,你想从哪些方面分析?答案从材料的描述中概括气温低、生长慢、药用价值大;保护面临灭绝物种的措施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和人工繁育。
典例10(2019·河北邯郸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基伍湖位于卢旺达和刚果(金)两国交界处,湖区周边生活着约200万人口。
该湖湖床坐落在东非大裂谷带内,周围群山环抱。
基伍湖从下而上分成明显而稳定不变的层次,越是往下,湖水密度越大,水深250m以下的湖水完全处于静止状态,湖底聚集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