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生物高考新素养大一轮新高考_鲁京津琼__课件_讲义_优选题__选修1 模块1-1稳态与调节 (1)
2020版生物高考新素养大一轮新高考_鲁京津琼__课件_讲义_优选题__选修1 模块1-3 生物技术 (2)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1.(2018·4月浙江选考节选)取田间不同品种水稻的幼胚,先进行
,然后接种
到培养基中培养,幼胚发生
形成愈伤组织,并进行继代培养。用含重组
质粒的农杆菌侵染愈伤组织,再培养愈伤组织,以便获得抗虫的转基因水稻。影
响愈伤组织能否成功再生出植株的因素有:培养条件如光、温度、培养基配方如
科学探究 细胞工程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生活中 社会责任 的应用,克隆动物及对人类
社会可能的影响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考点一 植物细胞工程
1.细胞工程 (1)原理: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 (2)操作水平:_细__胞__水__平__或__细__胞__器__水__平___。 (3)目的: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_遗__传__物__质__或获得_细__胞__产__品__。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2)单克隆抗体 ①制备过程
杂交瘤细胞 能产生所需抗体
②优点:特异性强、__灵__敏__度__高__,并可大量制备。 ③用途:作为__诊__断__试__剂__;用于治疗疾病和__运__载__药__物__。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4.胚胎干细胞(ES或EK细胞) (1)来源:__早__期__胚__胎__或__原__始__性__腺____。 (2)特点:形态上,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功能上,具有__发__育__的__全__能__性__; 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___增__殖__而__不__分__化___。 (3)培养过程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1)(人教版选修三P36“小知识”)固体培养基大多数都是由无机营养成分、_有__机__营__养__ __成__分____、激素、琼脂四部分组成。 (2)(人教版选修三P40“小知识”)化学诱变一般是利用一些化学诱变剂进行处理。常 见的有甲基磺酸乙酯(EMS)和叠氮化钠(SA)等。物理诱变一般采用电离辐射处理。 电离辐射主要包括γ射线、β射线、中子等。
2020版生物高考新素养大一轮苏教_课件_讲义_优选题__考点加强课_2-6_ __考点加强课 (5)
重点题型1 电位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1.膜电位的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2.关于膜电位测量的相关曲线分析电流计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刺激任何一侧,会形成一个波峰,如图1所示,电流计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或内侧),刺激任何一端,会形成方向相反的两个波峰,如图2、图3所示,图2和图3的判断可根据题中的提示得出。
3.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指针偏转原理图下图中a 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2)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3)在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例证】(2013·四川卷,3)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解析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故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答案 C1.(2019·吉林市调研)如图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所测得的膜电位变化,A、B、C、D为四种测量方式,其中能测出这种膜电位变化的是()解析曲线图中所示为指针偏转一次所测得的结果,B、C图中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中不能测得指针偏转,只有A图中指针偏转一次。
答案 A2.(2019·山东烟台诊断)将蛙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中,给予适宜刺激并记录其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及膜电位变化,分别用图中曲线Ⅰ、Ⅱ表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中某种培养液可以用适当浓度的KCl溶液代替B.A~B时,膜内钠离子含量增加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有关C.适当提高培养液中钾离子浓度可以提高曲线Ⅱ上C点值D.C~D时,局部电流使兴奋部位的钠离子由内流转变为外流,再形成静息电位解析该实验记录的是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测定的是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主要是钠离子内流所形成的,需要膜外有较高浓度的钠离子,因此,不能用KCl溶液代替某种培养液,A错误;A~B时,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引起膜内钠离子含量增加,B正确;曲线Ⅱ上C点值表示动作电位峰值,主要由钠离子内流所形成,因此,提高培养液中钾离子浓度不能提高曲线Ⅱ上C点值,C错误;C~D时逐渐恢复静息电位,主要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D错误。
2020版生物高考新素养大一轮新高考_鲁京津琼__课件_讲义_优选题__选修1 模块1-3 生物技术 (5)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考点二 微生物的筛选和计数
1.微生物分离的原理与措施
(1)原理: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是混杂在一起的,因此分离获得纯培养物应首先采用
的方法是将单个的细胞与其他细胞分离,再给细胞提供合适的营养和条件,使其生
长成为可见的群体。
(2)常用措施
①接种过程中尽量使细胞分散开来,如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走出微生物培养的4个误区 (1)不是所有微生物培养基中均需加入特殊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水分、无机盐 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四大营养成分,有些微生物可自行合成特殊营养物质,而对 那些合成能力有限或不能合成特殊营养物质的微生物(如乳酸菌),则需在培养基中 添加诸如维生素等物质。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菌落的数目往往比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当两 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而显微计数法由于不 能区分死菌与活菌,故所得数值可能比实际值“偏高”。
(1)(人教版选修一P16“旁栏思考题”拓展)请你判断以下材料或用具是否需要消毒或灭 菌。如果需要,请选择合适的方法。 ①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 ②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提示 ①、②需要灭菌;③需要消毒。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2)(人教版选修一P19图示拓展)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提示 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 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 培养基,造成污染。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答案 (1)可以 (2)在达到消毒目的的同时,营养物质损失较少 (3)破坏DNA结构 消毒液 (4)氯气 (5)未将锅内冷空气排尽
2020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第14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答案
第 14 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程内容核心修养——提考能经过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分生命看法析,能够解说有关的实验现象。
1.剖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经过议论“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掌的科学方法。
科学思想握假说-演绎法的应用。
2.说明基因的自由组合经过个体基因型的研究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定律。
科学研究考证明验,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培养实验设计及结果剖析的能力。
考点一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说——提出假说(1)理论解说①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别,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够自由组合,产生数目相等的 4 种配子。
②受精时,雌雄配子的联合方式有16 种。
③F2的基因型有 9 种,表现型为 4 种,比率为 9∶3∶3∶1。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联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考证——演绎推理、考证假说(1)方法:测交实验(2)目的:测定 F1的基因型或基因构成。
(3)遗传图解:(4)结论:实验结果与演绎结果符合,假说建立。
4.自由组合定律5.孟德尔成功的原由1.重组种类的内涵及常有错误(1)明确重组种类的含义:重组种类是指F2中表现型与亲本不一样的个体,而不是基因型与亲本不一样的个体。
(2)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中重组种类所占比率其实不都是6/16。
①当亲本基因型为 YYRR 和 yyrr 时, F2中重组种类所占比率是 6/16。
②当亲本基因型为 YYrr 和 yyRR 时,F2中重组种类所占比率是 1/16+9/16= 10/16。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细胞学基础的模型建立3.(思想提高 )察看甲、乙两图,剖析自由组合定律(1)甲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散布状况,此中哪组不依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为何?提示Aa 与 Dd 和 BB 与 Cc 分别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依照该定律。
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遗传时才依照自由组合定律。
2020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考点加强课3和答案
重点题型1 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特例(一)自交后代“和”为16的特殊分离比1.由基因互作导致的特殊分离比(1)形成原因(2)解题步骤2.由显性基因累加效应导致的特殊分离比(1)表现(2)原因: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
【例证】1.(2016·全国卷Ⅲ,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
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解析本题切入点不在于“F1全表现红花”而在于“用纯合白花植株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子代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即红花∶白花=1∶3。
这应符合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杂种子一代测交子代比例1∶1∶1∶1的变式,由此可推知该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A、a和B、b),即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得到的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_bb、aaB_和aabb,故A错误;F2中红花植株(A_B_)的基因型有4种。
答案 D2.(2016·上海高考)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纤维长度为6 cm,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 cm。
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纤维长度范围是()A.6~14 cmB.6~16 cmC.8~14 cmD.8~16 cm解析AABbcc和aaBbCc杂交得到的F1中,显性基因最少的基因型为Aabbcc,显性基因最多的基因型为AaBBCc,由于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 cm,所以F1的棉纤维长度范围是(6+2)~(6+8)cm。
2020版生物高考新素养总复习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第30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答
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基础: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2)特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原状难以恢复。
3.功能(1)自身净化能力——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
(2)完善的营养结构——自身的反馈调节、维持各营养级数量的相对稳定。
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5.类型1.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形成说明(1)正反馈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其结果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如图甲所示。
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等过程也是正反馈调节。
(2)负反馈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其结果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如图乙所示。
3.设计并制作生态缸(1)实验流程铺垫细沙→注水→放置动植物,密封生态缸→将生态缸放置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观察记录生态缸内的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
(2)设计要求及分析(3)生态缸稳定性观察与分析①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基质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②由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极差,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
因此,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
教材VS高考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2016·全国卷Ⅰ,5D)()(2)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2015·全国卷Ⅰ,4C)()(3)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2015·全国卷Ⅱ,4D)()(4)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的输入和散失(2015·全国卷Ⅱ,4B)()提示(1)√(2)×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2.(2019·云南师大附中月考)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 位点,甲、乙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B、D上的电位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刺激a点引起A的收缩,不属于反射活动 B.图中D代表的结构为传入神经 C.若刺激E,A不发生反应,说明E被破坏 D.刺激b点后,甲、乙电位计读数都有变化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④(连线)人脑的言语区及损伤症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 ”相 连的为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 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反射弧的完整性 (1)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不完整,反射无法发生。 ①感受器、传入神经或神经中枢受损,刺激后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②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刺激后有感觉,但无效应。 (2)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的反应过程不叫反射。 ①刺激感受器,神经中枢产生感觉,但是效应器没有做出相应的反应,不是反射 。 ②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做出反应,也不是反射。
后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3)捣毁乙的脊髓,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3)(人教版必修3 P20“资料分析”)成年人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但婴儿不能,其原因 何在?你如何解释某些成年人受到外伤或老年人患脑梗塞后,出现意识丧失,出现像 婴儿一样的“尿床”现象? 提示 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婴儿因大脑的发 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 该状况的出现表明外伤或脑梗塞已伤及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即大脑)”,致使丧失 对排尿这种低级中枢控制的反射的“控制”作用。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3.(2018·海南卷,27)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
、乙两只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
分别浸入0.5%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创新实验,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5.(2019·华大新高考联盟质评)请回答下面与反射弧有关的问题。 Ⅰ.“肖氏反射弧”是利用截瘫后废用的体神经,通过手术将其
与支配膀胱的内脏自主神经吻合杂交,形成一种新的可经皮肤
控制的神经反射排尿通路,形成人工的“皮肤——脊髓中枢—
—膀胱”排尿反射弧。患者接受手术后,只需挠挠大腿内侧,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解析 图中的A~E分别代表的是效应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感受器。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刺激a点会引起A的收缩,但没有C、D、E的参与,反射弧不完整,因此不属于反射活 动。刺激E,A不发生反应说明反射弧被破坏,不一定就是破坏的E,也可能是D、C、 B、A。刺激b点后,兴奋会传递到甲、乙两电位计都记录到电位变化,D正确。 答案 C
的机能,而原先的伸展中枢则开始执行屈曲中枢的机能。但如此时切除动物的大脑皮
层,则已经获得的新的协调关系又将消失。
(3)“支配翅膀屈曲和下垂的神经”与“支配翅膀伸展和上举的神经”的作用相互拮抗
,它们释放的神经递质是否一定不同?
(填“是”或“否”。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4)手术过的鸡,支配左前肢的屈曲中枢开始执行伸展中枢的机能,则支配右前肢的伸
(填“能”或“不能
”)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后,存在于左后趾皮肤上的感受器缺失,则再用0.5%硫
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会出现屈肌反射。
(2)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
展中枢开始执行
中枢的机能。
(5)该实验说明新的协调关系依赖于
的机能。这一机能,保证了反射活动协调
的可塑性,提供了临床进行肌腱移植手术的生理学依据。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解析 Ⅰ.由题干信息可知,“肖氏反射弧”最终形成的是“皮肤—脊髓中枢—膀胱” 这一反射弧,而2、3、6连接起来后,最终与膀胱相连,膀胱是效应器,则2、3、6连 接起来的部分构成了传出神经;术前“大小便失禁”是因截瘫后部分脊神经受损,无 法完成自主排尿反射而形成,“自主控制排尿”则说明排尿反射除了受脊髓中枢控制 ,还受大脑皮层控制,属于分级调节。Ⅱ.虽然“支配翅膀屈曲和下垂的神经”与“支 配翅膀伸展和上举的神经”的作用相互拮抗,但鉴于题干实验说明,原先手术过的鸡 的肢体屈曲中枢开始执行伸展中枢的机能,说明其释放的递质有可能相同,所以为否 。 答案 Ⅰ.(1)传出神经 (2)分级调节 Ⅱ.(3)否 (4)伸展 (5)大脑皮层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围绕反射及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考查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1.(2018·4月浙江选考)下列关于人体膝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A.若脊髓受损,刺激传出神经元后伸肌也会收缩 B.刺激传入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会兴奋 C.膝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 D.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刺激肌梭后也能发生膝反射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反射弧及膝反射的相关内容。若脊髓受损即反射中枢受损,此时 刺激传出神经元,兴奋能够传递到效应器,伸肌会发生收缩,A正确;刺激传入神经 元,会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并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被抑制,B 错误;根据题图可知膝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C正确;在 膝反射中,肌梭是感受器,皮肤的破损并不会破坏膝反射反射弧的完整性,故反射仍 能正常发生,D正确。 答案 B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1.真题重组与判断 (1)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2017·全国卷Ⅱ,5B)( ) (2)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2017·全国卷Ⅱ, 5D)( ) (3)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2017·海南卷,15A)( ) (4)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2017·海南卷,15C)( ) 提示 (1)× 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 (2)√ (3)√ (4)√
第23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程内容
1.概述神经调节的 结构基础和调节 2.说明神经冲动的 产生、传导和传递 3.概述大脑的高级 功能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核心素养——提考能 通过学习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形成结构与 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分析兴奋的传导与传递,建立反射弧结构模 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探究,验证反 射弧的完整性
肌反射,说明屈肌反射的发生要求传入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正常。
(3)脊髓是脊蛙低级神经反射的神经中枢,因此捣毁乙的脊髓,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
蛙的左后趾,则不能出现屈肌反射。
答案 (1)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
(2)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
(3)不能 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
核心·互动探究
Ⅱ.切断鸡左前肢上支配翅膀肌肉运动的两根神经,然后把支配翅膀屈曲和下垂的神经
与支配翅膀伸展和上举的神经交叉缝合,当神经再生和手术创伤恢复后,动物开始明
显地出现运动协调的障碍:一只翅膀上举同时另一只翅膀下垂,但经过一定时间,两
只翅膀的运动协调便完全恢复了。即原先手术过的肢体的屈曲中枢开始执行伸展中枢
突 触
单向
神经节 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感受器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②完成反射的三个条件 完整性
神经系统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1)神经系统各级中枢及功能
体温调节
呼吸中枢
最高级中枢
平衡
身体
低级中枢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①_大__脑__皮__层__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②位于脊髓的__低__级_____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③神经中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 (3)人脑的高级功能 ①感知外部世界,产生感觉。 ②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③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2.深挖教材 (1)(人教版必修3 P17“思考与讨论”)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包含的神经元个 数相同吗?如何证明脊髓是上述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 提示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包含2个神经元,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包含3个神经元;通过 实验破坏脊髓,若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不存在,说明脊髓是这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 ,反之,则说明脊髓不是这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