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毛细管》(送审稿)

合集下载

国家标准热管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

国家标准热管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

国家标准《热管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预审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现行的GB/T 26302-2010《热管用无缝铜及铜合金管》国家标准,2011年11月01日开始实施,距今已经7年多。

原标准修改采用BS EN12449:1999《铜及铜合金一般用途的无缝圆形管》进行修订,适用于集热、传热、热交换的热管元器件中管壳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

随着电子产品向“短、小、薄”的趋势发展,电子器件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导致的高热流密度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电子工业发展的瓶颈。

依靠相变传热的微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元件,已从化工、冶金等的传统领域,扩大到常见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散热、手机散热、航天热控制等新的应用领域。

目前应用于电子元件散热的微热管主要有烧结式、丝网式、沟槽式等。

热管用铜及铜合金管材近年来用量逐渐增加,很多无缝铜管生产厂家都加入进来,有必要对产品质量水平进行规范管理。

原先GB/T 26032-2010《热管用无缝铜及铜合金管》国家标准自从颁布以来,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并未得到管材制造厂家以及客户的广泛应用,主要原因是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的变化,所涵盖的产品牌号、规格及其技术要求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该标准已不能满足各方面的使用需求。

修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给热管用铜及铜合金管材厂家的生产和制造提供规范合理、实用性更强的指导性文件,对于规范目前热管用铜及铜合金管材制造及消费市场、提高我国热管产品的质量水平,满足先进装备要求,扩大应用消费市场,促进相关行业技术进步,推动有色金属产品结构调整,提高附价值,提升中国有色金属制造业的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标委综合[2017]128号《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7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和有色标委[2018]2号《关于转发201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序号87(项目编号“20173787-T-610”)《热管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国家标准由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佛山市华鸿铜管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江西理工大学、绍兴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浙江省冶金产品检验站有限公司、国家铜及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机构负责起草。

铜管毛细管标准

铜管毛细管标准

胀管深度(mm)

10
15
13
17
3.5 现有铜管加工设备弯管能力(最大弯曲角度为 184 度)见表四。表中铜管规格为 1"、1 1/8"和 1
3/8"加工时为半自动弯管,其余均为全自动弯管。
表四
铜管规格φ 1/4" 3/8" 1/2" 5/8" 3/4" 7/8" 1" 1 1/8" 1 3/8"
0.05-0.45
0.05-0.55
3.2 铜管与钢配件之间焊接间隙应为 0.05-0.127mm。
3.3 使用手动胀管器时,直管或铜管弯曲成形后,直线尺寸在 100mm 以下的铜管(不包含弯曲半径),
最大胀管深度见表二。
表二
铜管规格φ 3/8" 1/2" 5/8" 3/4" 7/8" 1" 1 1/8" 1 3/8"
外径 φ3.0 φ3.3 φ4.76
内径公差 外径公差
±0.02
±0.03
A
8±1 或 12±1
B 3±0.5
单位:mm C
3.5±0.15
3.8±0.15
5.26±0.15
附加说明: 本标准 2003 年 2 月 18 日首次发布。
2003-02-18 发布
2003-02-18 实施
胀管深度(mm) 6.5
10 12.5 14
13
15
20
3.4 使用自动胀管机时,直管或铜管弯曲成形后,直线尺寸在 100mm 以上(含 100mm)的铜管(不包含
弯曲半径),最大胀管深度见表三。
表三
铜管规格φ 1/4" 3/8" 1/2" 5/8" 3/4" 7/8" 1" 1 1/8"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挤制管》(送审稿).doc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挤制管》(送审稿).doc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挤制管》(送审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及编制原则现行的GB/T 1528-1997《铜及铜合金挤制管》国家标准,在2004年国家标准清理评价时被降为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并列入2006~2007年有色金属行业标准修订计划中。

该标准自1997年12月1日开始实施以来,历经九多年的运行,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的变化,所涵盖的产品牌号、规格及其技术要求均发生了变化,该标准已不能满足各方面的使用需求。

与之相配套的尺寸偏差国家标准也已修订完毕,因此,本次修订很有必要。

本标准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标准修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中铝洛铜随即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进行了任务落实,拟定该标准修订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

铜及铜合金挤制管作为一种常规产品,国内外均有订货。

据分析,该类管材可能由于常常是作为再加工的坯料,属于较低端产品;据查,国外也只有德国制定有铜及铜合金挤制管尺寸国家标准,无性能标准规定(欧共体标准中的制造状态M产品,大概即相当于挤制管材,也没有性能规定)。

而铜及铜合金挤制管材的尺寸允许偏差另外制定有标准,不属于本标准的重点,因此,本标准制定时无国外标准可参照。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原国家标准GB/T 1528-1997《铜及铜合金挤制管》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实际生产情况,主要增加一些常用产品的牌号、规格,并完善了相应的力学性能。

二、新旧标准对比及其修改依据本标准是在GB/T 1528-1997《铜及铜合金挤制管》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修改制定。

GB/T 1528-1997《铜及铜合金挤制管》在2004年国家标准清理评价时被降为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本标准与GB/T 1528-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增加了TP1、H80、H65、H68、HSn62-1、HSi80-3、HMn58-2、HMn57-3-1、QSi3.5-3-1.5、QCr0.5、BFe10-1-1和BFe30-1-1十个牌号的可供规格及力学性能等;2、调整了部分产品的规格范围:纯铜管材的壁厚上限由“30mm”修改为“65mm”;黄铜管材的外径范围由“21~280mm”调整为“20~300mm”;3、增加了管材长度的规定;4、力学性能由拉伸试验、布氏硬度同时提供改为有要求时提供;5、国际上,金属材料做拉伸试验基本上均采用短试样,在国家标准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中也推荐采用短试样,并且经过多年的试验验证,已经证明了拉伸试验短试样的试验结果同长试样的试验结果一样稳定。

国家标准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

国家标准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

国家标准《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送审稿)编制说明一、简况现行的GB/T8890-2007《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国家标准,是参照欧盟标准EN 12451:1999《铜及铜合金热交换器用无缝圆形管》进行的修订,至今已经实施12年。

随着电力、船舶、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的高速发展,作为热交换器和冷却器用铜管被大量应用于大容量电站和核电站的建设,并随之对所用铜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了满足市场的对热交换器及冷凝器用铜管的要求,应及时修订现行的国家标准。

二、工作概况根据国标委综合[2013]90号和有色标委[2013]32号《关于转发2013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序号27(项目编号“20132118-T-610”)《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国家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江阴新华宏铜业有限公司、无锡隆达铜业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阴新华宏铜业有限公司、浙江宏磊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萃隆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亨圆铜业有限公司,完成年限为2016年。

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立即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具体分工为: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总负责、市场和同行业信息收集及执笔;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江阴新华宏铜业有限公司、无锡隆达铜业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阴新华宏铜业有限公司、浙江宏磊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萃隆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亨圆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补充市场信息和标准数据的验证。

各企业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将共同完成标准的修订工作。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先进标准,本次标准修订在国家标准GB/T8890-2007《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特殊要求,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本标准讨论稿。

铜及铜合金波导管国家标准

铜及铜合金波导管国家标准

铜及铜合金波导管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波导管》国家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1、标准修订情况简介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研究所,有色标委(2006)第13号《关于下达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编号20061100-T-610《铜及铜合金波导管》的国家标准,由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负责整合修订。

波导管在微波传输线中属于第二类,为具有均匀填充介质的传输线,传播横电波(TE)或横磁波(TM),在微波行业又称为色散波传输线,主要形状有矩形和圆形等,主要应用于军工、通信、卫星地面站、微波测量等领域。

它具有频带宽,损耗小,便于连接,并起缓冲作用,是微波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传输线。

特别是矩形波导管,随着我国通信行业的日渐强大,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从1957年开始研制波导管到60年代大批量生产,已有近五十年的生产历史,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将波导管的产品技术条件完善并制订了GB/T8893和GB/T8894两个波导管国家标准。

其后又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波导管生产系统日臻完善,工艺已成熟稳定。

所以本次修订根据国家标准格局的需要,将圆形波导管标准与方形和矩形波导管标准整合一个《铜及铜合金波导管》标准,便于用户的使用与查找,生产厂家与用户的沟通协调。

2、主要技术指标说明多年来,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在生产常规波导管产品时,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将波导管产品在做细做精的基础上,开发出了许多型号不在原国家标准范围内,但在用户中已有一定需求量、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产品,在本次修订时加入到新标准中。

在高功率系统、毫米波系统和一些精密测试设备中,主要采用紫铜矩形波导管,因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损耗很小,近似为理想导体。

一般b/a=2,即宽为高的2倍的波导管为标准波导管,因为b=a/2的波导能在保证频带宽度下达到最大通过功率。

而根据要求的不同,在波导尺寸的选择上,有时在大功率时,为了提高功率容量,选b>a/2的高波导;为了减小体积,减轻重量,在小功率的情况下,要求选用b<a/2的扁波导管。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拉制管》(送审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拉制管》(送审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拉制管》(送审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现行标准主要参照前苏联国标进行的修订,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使产品不断地打入国际市场,必须与国际惯例接轨,以国外先进标准为目标进行标准修订。

根据洛阳铜加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立项申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有色金属协会以中色协产字(2003)065号文件的形式下达了标准修订任务,其中附件1《2003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表》中序号第56项(项目编号20031756-T-610)《铜及铜合金拉制管》国家标准的修订由洛阳铜加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海亮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修订。

标准修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洛铜集团、海亮集团公司分别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并进行了任务落实,拟定该标准修订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先进的标准,在国家标准GB/T1527—1997《铜及铜合金拉制管》和GB/T8010-1987《气门嘴用HPb63-0.1铅黄铜管》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特殊要求对一些指标作了适当调整后,编制了本标准送审稿及其编制说明。

二、编制原则作为大众化的、一般用途的铜及铜合金拉制管,修订标准时应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尽量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在标准正式立项前,我们就注意收集了国内外有关铜管方面的信息。

经查阅国内外有关标准后得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日本(JIS)、俄罗斯(ΓOCT)和欧盟(EN)等国家和组织均制订有一般用途的铜及铜合金拉制管(力学性能)标准,如ISO 1635:1974《加工铜及铜合金一般用途的圆管:力学性能》、ASTM B75:1999《无缝铜管》、ASTM B135:2000《无缝黄铜管》、JIS H3300:1997《铜及铜合金无缝管》、ΓOCT617:1990《铜管技术条件》、EN12449:1999《铜及铜合金——一般用途的无缝圆形管》。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散热管》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散热管》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散热管》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一、编制过程1、项目立项《铜及铜合金散热扁管》国家标准于2000年6月9日发布,2000年11月1日实施至今已十年有余。

在此期间,随着我国经济和铜加工技术的发展,铜及铜合金散热扁管产品在产品形状、牌号、规格、尺寸精度等要求方面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客户对散热器铜管的尺寸精度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则,原有的散热器管材局限于扁管,而汽车行业散热器用管中实际有圆形管、矩形管材等,所用黄铜管材牌号也逐渐扩大到H80、HAL77-2、H65、H68A,规格尺寸也有相应的要求。

同时因铜加工技术的发展,铜产品的尺寸精度有了进一步提高,《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新标准的发布,对原有标准中产品供应状态也需作相应的修改。

为适应这种需求与变化,有必要对该标准进行修订,以满足不断提高的产品技术质量要求,也使该标准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2011年10月,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发了有色标委【2011】28号《关于转发2011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将GB/T8891-2000《铜及铜合金散热扁管》列入修订计划,计划编号:20110668-T-610,负责起草单位为浙江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仓环铜业有限公司。

2、项目编制根据修订计划要求,负责起草单位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通过讨论和多次交流,确定了本标准的编制思路和原则,并着手整理收集铜及铜合金散热管产品的牌号、状态、规格范围、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以及不同客户产品的使用现状等相关信息,为本标准全面、系统、有效的修订奠定良好的基础。

2011年11月24日有色标委会在杭州主持召开了标准项目任务落实会议,标准编制小组充分吸收与会专家的合理建议,开始对本标准的起草工作。

通过调研,对当前铜及铜合金散热管的现状进行了充分了解,收集并查阅了有关铜及铜合金散热管的技术资料信息,结合我国的实际生产现状和用户的需要,于2012年7月形成了该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发往相关企业、业内专家和用户广泛征求意见,也在有色标委会的网站上挂网征求意见。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挤制管》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挤制管》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挤制管》(送审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现行的YS/T 662-2007《铜及铜合金挤制管》有色金属行业标准,自2007年11月开始实施以来,历经近十年的运行,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的变化,所涵盖的产品牌号、规格及其技术要求均发生了变化,该标准已不能满足各方面的使用需求。

同时GB/T 5231-201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 29094-2012《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标准已发布实施,合金牌号和状态表示方法有何大的变化。

为适应市场的竞争需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须及时修订现行标准。

根据工信厅科[2016]110号和有色标委[2016]31号《关于转发2016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序号113(项目编号“2016-0314T-YS”)《铜及铜合金挤制管》行业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18年。

2016年底,因中铝洛阳铜业企业改制,新成立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铜及铜合金、铝镁合金的生产、技术工艺、检测等主体全部由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负责,因此该标准的编制工作由新公司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负责。

二、工作简况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立即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具体分工为: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总负责、市场和同行业信息收集、资料汇总及执笔;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补充市场信息和标准数据的验证。

编制组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标准的修订工作。

铜及铜合金挤制管作为一种常规产品,国内外均有订货。

据分析,该类管材既有作为成品管直接使用的,也有作为坯料进行再加工的管材;据查,国外也只有德国制定有铜及铜合金挤制管尺寸国家标准,无性能标准规定(欧共体标准中的制造状态M产品,大概即相当于挤制管材,也没有性能规定)。

而铜及铜合金挤制管材的尺寸允许偏差另外制定有标准,不属于本标准的重点,因此,本标准制定时无国外标准可参照。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板材》(送审稿)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板材》(送审稿)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板材》(送审稿)国家标准编制说明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色标委(2006)第13号《关于下达2006-2008年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其中2006-2008年国家标准修订项目表中23-29项《铜及铜合金板材》国家标准由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的国家标准的水平,我们查阅了许多国外先进标准,如:美国的ASTM标准、欧盟的EN 标准、日本JIS标准和ISO国际标准,并结合市场需求及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原有国家标准GB/T 2040-2002《铜及铜合金板材》﹑GB/T 2044-1980《镉青铜板》﹑GB/T 2045-1980《铬青铜板》﹑GB/T 2046-1980《锰青铜板》﹑GB/T 2047-1989《硅青铜板》﹑GB/T 2049-1980《锡锌铅青铜板》、GB/T 2052-1980《锰白铜板》﹑GB/T 2531-1981《热交换固定板用黄铜板》八个板材标准进行了综合修订。

通过对国外先进标准的研究,决定本标准修改采用JIS H3100:2006《铜及铜合金板和带》和JIS H3110:2006《锡磷青铜及锌白铜板和带》,进行编制。

一、本标准与GB/T 2040-2002、GB/T 2044-1980﹑GB/T 2045-1980﹑GB/T 2046-1980﹑GB/T 2047-1980﹑GB/T 2049-1980、GB/T 2052-1980﹑GB/T 2531-1981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锡青铜板增加了QSn8-0.3牌号(状态为M、Y4、Y2、Y、T)。

2、黄铜板增加了HPb60-2牌号(状态为Y、T),H70牌号增加了热轧态(R);。

3、将纯铜板和H62黄铜板的维氏硬度值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软态硬度值的规定,原维氏硬度值间距太大,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了硬度范围。

铜及铜合金毛细管涡流探伤方法

铜及铜合金毛细管涡流探伤方法

《铜及铜合金毛细管涡流探伤方法》编制说明1、简况毛细管是空调器、冰箱、医疗、航天事业中的重要材料。

目前国内毛细管产量约一万吨,出口量占30%。

随着生产企业对质量保证要求的提高,市场对毛细管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些空调器、冰箱生产龙头企业直接要求供应商必须对产品进行涡流探伤检测。

而我国还没有毛细铜管涡流探伤方法的行业或国家标准,使产品品质无法保证,也无法可依。

部分企业只得参照国标GB/T 5248《铜及铜合金涡流探伤方法》,但该探伤方法所制订标准又不适用于铜及铜合金毛细管。

GB/T 5248范围“外径φ3~160mm,壁厚0.2~6.0mm”(毛细管范围:外径φ0.5~6.10mm×内径φ0.3~4.45mm)包含了部分毛细管,可是当管径小而且壁厚大的时候,采用GB/T 5248的人工缺陷标准样管的制作方法(打通孔、沉孔等)样管加工就很困难,更别说调整灵敏度了。

故本标准提出了线切割纵向刻槽伤代替沉孔,这样很容易就解决了标准人工缺陷样管的制作。

在实际生产中GB/T 5248小管径铜管应用在薄壁管的较多,而毛细管多数为小管径厚壁管,因此GB/T 5248不适合毛细管涡流检测,故提出毛细管涡流检测方法。

(注:GB/T 5248的标龄已到,标准内容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考虑到。

)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提出申请的过程。

本标准由苏州龙骏无损检测设备有限公司、金龙集团无锡金龙川村精管有限公司、芜湖精艺铜业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修订任务,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标准的修订工作。

2、编制原则、主要技术指标确定依据。

本标准参照了GB/T 1531《铜及铜合金毛细管》和GB/T 5248《铜及铜合金涡流探伤方法》,结合两家生产企业在生产和使用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2.1范围适用于纯铜类、黄铜及其他铜合金,其规格范围为外径Φ0.5-Φ6.1的毛细管。

2.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2604.6 无损检测GB/T 9445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 1531 《铜及铜合金毛细管》GB/T 5248 《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探伤方法》2.3术语和定义GB/T12604.6 无损检测术语和定义1、增加了盘矫直涡流探伤方法定义;2、增加了普通级和高精级定义。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废料》-编制说明(送审稿)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废料》-编制说明(送审稿)

《铜及铜合金废料》送审稿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根据国标委综合〔2017〕128号,《铜及铜合金废料》(项目编号为20173795-T-610)的修订任务由广东兴奇金属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华鸿铜管有限公司、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参加起草,计划完成年限为2年,具体完成时间限期为2019年12月。

2. 工作简况2.1 项目概况和立项目的铜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相当重要的金属原材料之一,通常以铜或铜合金的形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工业领域当中。

随着新的工业技术革命浪潮的来临,人类对铜的需求也将逐步增长。

目前,我国铜资源的储量有一定的限度,铜的产量一直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缺口日益扩大。

铜资源的循环利用,既可以缓解资源紧张的局面,又可以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

据统计,2017年,我国精炼铜表观消费量为1193万吨,其中来自于矿产铜958.4万吨,再生铜产量约234.6万吨。

一方面,国内铜矿资源禀赋不佳,平均品位不足1%,开采难度大,使用铜精矿作为原材料进行精炼的能耗是使用铜废料作为原材料进行精炼的能耗的9倍之多;另一方面,与铜精矿相比,用铜废料生产同样的产品,每吨可减少固体废物排放约376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0.17吨。

无论是从节约铜矿资源的角度,还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铜再生资源已经成为我国铜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而为铜再生资源流通提供参考依据显得尤为重要,《铜及铜合金废料》标准对铜及铜合金废料(下简称铜废料)进行分类,可为国内的铜废料贸易及有色金属熔炼企业、加工制造企业作为原材料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然而近十年来,铜废料的来源、种类、品种及品位均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有色金属熔炼企业、加工制造企业对铜废料的成分、形貌、水分及夹杂物含量等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原有的GB/T 13587-2006《铜及铜合金废料》标准已很难适应当前铜废料回收、贸易与加工利用领域的要求。

《铜及铜合金毛细管》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毛细管》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毛细管》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1. 工作简况随着铜及铜合金毛细管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毛细管用途及使用领域的扩展,用户要求的提升,1994版GB/T 1531国家标准已不能满足目前的生产制造和检验判定要求。

例如94版标准中的引用标准不能涵盖目前铜及铜合金毛细管的生产及检验范围,检验项目也不能满足目前的生产及使用需求,目前国外标准中也只有ASTM B 360:1995《限流用拉制硬态铜毛细管》。

为规范毛细管的生产制造、统一标准,急需对GB/T 1531-1994进行修订及完善。

根据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立项申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达有色标委[2006]第13号文《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其中第20项《铜及铜合金毛细管》由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修订。

标准修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金龙集团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并进行了任务落实,拟定该标准修订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先进的标准,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特殊要求对一些指标作了适当调整后,编制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

2. 编制原则、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本标准参考ASTMB 360-2001《限流用拉制硬态铜毛细管》及BS EN 12540:1999《铜和铜合金—无缝圆形毛细管》。

3. 本标准与原标准的对比与原标准相比,本标准主要作了如下修改:3.1 范围原标准中将产品分为三个等级:高级、较高级、普通级,根据市场现状和用户需求,将产品等级改为高精级和普通级两个等级。

3.2 术语原标准无此部分,本标准对毛细管、压力差、流量、残渣、定尺墩台等给与定义。

3.3 产品分类3.3.1根据今年来毛细管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增加牌号H90、H85、H80、H70、H65、H63,删除牌号BZn15-20;3.3.2 扩宽了管材的规格,外径由原来0.5mm~3.0mm扩为0.5mm~6.10mm;内径由原来0.3mm~2.5mm扩为0.3mm~4.45mm。

有色金属行标准《铜及铜合金挤制管》

有色金属行标准《铜及铜合金挤制管》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挤制管》(送审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现行的YS/T 662-2007《铜及铜合金挤制管》有色金属行业标准,自2007年11月开始实施以来,历经近十年的运行,随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的变化,所涵盖的产品牌号、规格及其技术要求均发生了变化,该标准已不能满足各方面的使用需求。

同时GB/T 5231-201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 29094-2012《铜及铜合金状态表示方法》标准已发布实施,合金牌号和状态表示方法有何大的变化。

为适应市场的竞争需要,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须及时修订现行标准。

根据工信厅科[2016]110号和有色标委[2016]31号《关于转发2016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序号113(项目编号“2016-0314T-YS”)《铜及铜合金挤制管》行业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18年。

2016年底,因中铝洛阳铜业企业改制,新成立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铜及铜合金、铝镁合金的生产、技术工艺、检测等主体全部由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负责,因此该标准的编制工作由新公司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负责。

二、工作简况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立即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具体分工为: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总负责、市场和同行业信息收集、资料汇总及执笔;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补充市场信息和标准数据的验证。

编制组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标准的修订工作。

铜及铜合金挤制管作为一种常规产品,国内外均有订货。

据分析,该类管材既有作为成品管直接使用的,也有作为坯料进行再加工的管材;据查,国外也只有德国制定有铜及铜合金挤制管尺寸国家标准,无性能标准规定(欧共体标准中的制造状态M产品,大概即相当于挤制管材,也没有性能规定)。

而铜及铜合金挤制管材的尺寸允许偏差另外制定有标准,不属于本标准的重点,因此,本标准制定时无国外标准可参照。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毛细管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毛细管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毛细管》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根据国标委《国家标委会关于下达2017年第四批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7〕128号)精神,制(修)订201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计划,其中计划号20173797-T-610《铜及铜合金毛细管》国家标准由金龙铜管集团无锡金龙川村精管有限公司、苏州富瑞铜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山东亨圆铜业有限公司、山东中佳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19年12月。

现行的GB/T 1531-2009《铜及铜合金毛细管》国家标准,2009年4月15日发布,2010年2月1日实施,距今已经8年多。

本标准修改结合ASTM B360-2009《限流用拉制硬态铜毛细管》和EN12450-2012《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毛细管》进行修订。

随着铜及铜合金毛细管生产技术和制冷技术的发展,有色金属加工业快速发展,对铜及铜合金毛细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发展,为适应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需要,持续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对现行国家标准进行修订。

二、工作概况和编制依据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立即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具体分工为:金龙铜管集团无锡金龙川村精管有限公司总负责、市场和同行业信息收集、资料汇总及执笔;苏州富瑞铜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山东亨圆铜业有限公司、山东中佳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补充市场信息和标准数据的验证。

各企业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将共同完成标准的修订工作。

我国现用铜及铜合金毛细管GB/T1531-2009《铜及铜合金毛细管》,为适用于家用空调、冰箱(冰柜)、中小型中央空调及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的产品标准。

标准编制组确定后,收集了国内外有关铜及铜合金毛细管方面的信息。

经查阅国内外有关标准,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和欧盟(EN)等国家和组织制订铜及铜合金毛细管的标准,ASTM B360-2009《限流用拉制硬态铜毛细管》和EN12450-2012《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毛细管》。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生产规范》(送审稿)标准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生产规范》(送审稿)标准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生产规范》规范编制说明(送审稿)一、编制过程1、项目立项企业生产“以人为本”、安全化生产越来越受到各部门的重视,国家也发布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根据相关文件的精神及各项有关安全生产考核的要求,国家应出版各行业安全生产规范的规范,以帮助企业更好的执行安全生产的要求。

目前行业内还没有《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生产规范》的相关规范,为提高铜及铜合金熔铸生产的安全性,提高我国铜及铜合金熔铸技术的进步,经我公司提出申请,全国有色金属标委会于2008年11月发布了《关于编制2009年有色金属国家规范、行业规范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规定了该规范由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编写,文号有色标委[2008]52号。

2、前期调研接到任务后,公司联合安全管理、熔铸生产的相关人员成立了规范编制小组,编制小组首先了解了国内铜及铜合金熔铸的方法、设备等相关情况,其后搜索国内相关安全生产的要求及规定,参考本公司内的管理方法开始了本规范的编写工作。

3、征求意见稿形成本规范编制小组于2009年底完成该规范的草稿,后经公司内部讨论形成了该规范征求意见稿。

4、预审稿形成2010年4月20日,有色标委会在福建武夷山组织各企业相关专家对该规范进行了讨论,会上各专家对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安全操作规程、设备设施管理及作业环境等主要内容提出了问题,给出了修改意见。

会议结束后,本单位根据与会专家的意见,研究了相关的安全规范及法律法规,查阅了其他安全规范方面的规范,根据实际情况对该规范作出了修改,形成了该规范预审稿。

5、送审稿形成2010年6月29日,该规范预审会在安徽黄山市进行,与会专家对该规范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具体修改意见见意见处理汇总表。

该规范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了仔细修改和再确认,形成该规范送审稿。

6、各起草单位工作参与情况根据该标准起草内容及各起草单位的特点对参编人员进行了分工: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驰铜铝材有限公司负责主持标准起草、修改以及相关单位的反馈意见汇总整理;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绍兴市力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对起草参照文件及标准的收集,并对起草标准进行补充和完善。

国家标准《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送审稿)

国家标准《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送审稿)

国家标准《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送审稿)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现行的GB/T 8890-1998《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国家标准,是参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H3300—1992《铜及铜合金无缝管》进行的修订,而该日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的铜管,没有针对性,专用性不强。

随着电力、船舶、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的高速发展,作为热交换器和冷却器用铜管被大量应用于大容量电站和核电站的建设,并随之对铜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了满足市场的对热交换器及冷凝器用铜管的要求,应及时修订现行的国家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有色金属国家标准清理评价结果,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有色标委(2006)第13号文件《关于下达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下达了标准修订任务,其中附件1《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项目表》序号第5项《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国家标准由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修订。

标准修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洛铜集团随即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进行了任务落实,拟定该标准修订的工作计划、进度和要求。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先进的标准,在国家标准GB/T 8890-1998《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的基础上,修改采用了欧共体BS EN 12449:1999《铜及铜合金——热交换器用无缝圆形管》标准,并结合市场需求和电力行业客户的特殊要求编制了本标准送审稿及其编制说明。

二、编制原则铜及铜合金由于具有高耐蚀性、良好的工艺性能等特性,作为热交换器管或冷却管被广泛地应用于发电、船舶、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电力行业在DL/T712-2000《火力发电厂冷凝器管选材导则》中,把铜合金管作为凝汽器用管材的首选,不但我国制定有国家标准,国外的一些国家和组织也制定有相应的技术标准。

如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1635-2《加工铜及铜合金无缝管——第2部分:冷凝器和热交换器用管材的供货技术条件》、美国的ASTM B111《铜及铜合金无缝冷凝管和管口密套件》以及欧盟的BS EN 12449:1999《铜及铜合金——一般用途的无缝圆形管》标准等。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管材》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管材》编制说明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测量方法----管材》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1、工作简况根据中色协综字[2008] 242号《关于下达200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外形尺寸测量方法----管材》(项目序号20082153-T-610)。

本标准为首次制订。

大部分铜加工产品都有具体国家(行业)标准,标准中对外形尺寸指标都有具体的要求,但因没有统一的铜加工管材外形尺寸测量方法,不同企业采用不同外形尺寸测量方法,导致所测数据精度不同,没有可比性,对标准的执行和有效性形成了一定的难度。

制定管材外形尺寸测量方法,是有效执行产品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对广大企业快速、准确地测量管材的外形尺寸有很大帮助。

现在,国内外均没有关于铜及铜合金加工管材外形尺寸的测量标准,部分外形尺寸测量方法只是附于产品标准中,还有部分外形尺寸有大家默认的测量方法,但是没有具体写出来,或者是每家企业使用自己的认同的测量方法,这些都给产品的交流和对比形成了难度,所以制定单独的管材外形尺寸测量方法是市场所需要的。

接到任务后,海亮股份公司立即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编制小组由总经理、专职编写、技术研发、品质保证、质量检测、生产、销售等相关人员组成,这为该标准全面、系统、有效的制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后编制小组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研,全面、准确地了解了市场及客户的需求,了解了我国当前厂家的生产情况。

接下来,编制小组开始了对该标准的起草工作,经过多次讨论及征求意见,于2009年2月初形成了该标准讨论稿。

2009年3月,全国标委会组织相关专家在江苏镇江进行了该标准讨论会,与会专家针对铜及铜合金管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测量方法给出了修改及完善意见。

讨论会后,编制小组针对讨论会提出的意见和问题,组织公司检测、研发、生产、品保及销售等部门,对讨论会提出的意见进行完善和补充,于2009年6月份完成了该标准送审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标准《铜及铜合金毛细管》(送审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根据国标委综合〔2017〕128号文件《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7年第4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和有色标委[2018]2号文件《关于转发201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其中项目编号20173797-T-610《铜及铜合金毛细管》国家标准由金龙铜管集团无锡金龙川村精管有限公司、苏州富瑞铜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山东兴鲁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中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宏泰铜业有限公司、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青岛宏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常熟中佳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完成年限为2019年12月。

现行的GB/T 1531-2009《铜及铜合金毛细管》国家标准,2009年4月15日发布,2010年2月1日实施,距今已经9年多。

本标准修改结合ASTM B360-2009《限流用拉制硬态铜毛细管》和EN12450-2012《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毛细管》进行修订。

随着铜及铜合金毛细管生产技术和制冷技术的发展,有色金属加工业快速发展,对铜及铜合金毛细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发展,为适应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需要,持续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对现行国家标准进行修订。

二、工作概况和编制依据标准制订计划任务正式下达后,立即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具体分工为:金龙铜管集团无锡金龙川村精管有限公司总负责、市场和同行业信息收集、资料汇总及执笔;苏州富瑞铜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山东兴鲁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中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宏泰铜业有限公司、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青岛宏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常熟中佳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补充市场信息和标准数据的验证。

各企业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标准的修订工作。

我国现用铜及铜合金毛细管GB/T1531-2009《铜及铜合金毛细管》,为适用于家用空调、冰箱(冰柜)、中小型中央空调及制冷设备用无缝铜管的产品标准。

标准编制组确定后,收集了国内外有关铜及铜合金毛细管方面的信息。

经查阅国内外有关标准,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和欧盟(EN)等国家和组织制订铜及铜合金毛细管的标准,ASTM B360-2009《限流用拉制硬态铜毛细管》和EN12450-2012《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毛细管》。

标准水平基本相当,技术内容又有差异。

通过分析、对比,就综合指标而言,GB/T 1531《铜及铜合金毛细管》范围更广,测试和试验方法明确,结合铜及铜合金毛细管市场应用,本次修订对应用范围进行了拓展,适用性更强。

经过标准编制组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及国外先进标准,本次标准修订在原国家标准GB/T 1531-2009《铜及铜合金毛细管》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的特殊要求,经过广泛征求意见于2018年6月底形成了本标准《讨论稿》及《编制说明》。

2018年7月在哈尔滨召开了标准讨论工作会,对本标准《讨论稿》进行讨论,根据标准工作会议精神及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对《讨论稿》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向参与起草单位征集了主要技术要求的测试数据,使本标准更趋于完善,于2019年3月形成本标准《预审稿》及《编制说明》,提交株洲标准工作会。

2019年3月在株洲召开了标准工作会,根据标准工作会议精神及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对《预审稿》进行修改和完善,会后起草单位对照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并向参与起草单位再次征集了主要技术要求的测试数据。

并于2019年X月形成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发往X家单位征求意见,回函单位数X家,回函并有建议或意见的X家,回函没有意见的X家,标准修订起草小组立即根据重新收集的数据,,对标准进行完善,于2019年7月初形成标准《送审稿》及《送审稿编制说明》。

三、修订原则、主要技术指标确定依据:3.1、本标准对GB/T1531-2009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扩大了直管长度范围及其要求,长度由原来“50mm~6000mm”扩大为“30mm~6000mm”;——按照新国标修改了铜合金牌号和状态的表示方法;——增加了管材类型,“变径加工”管材的技术要求及规范;——增加了管材牌号T2、TP2、TP1维氏硬度标准;——修订了高精级管材外径、内径及其允许偏差,整合了高精级和普通级管材外径、内径及其允许偏差表;——将定尺墩台(限位)管材墩台外径范围及其允许偏差(外径+0.3~0.5)±0.4mm 修改为(外径+0.5~1.0)±0.3mm;——增加了管材扩口试验要求;——将管材涡流探伤执行标准GB/T 5248修改为YS/T 999;——将管材内表面残渣、内表面油分测试所选用试剂S-316修改为H-997、四氯化碳、四氯乙烯、甲醇和丙酮混合物等;——将管材内表面油分测试设备OCMA-300修改为OCMA-305,同时对测试方法进行修订;3.2、修订原则本标准本着提升产品质量、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编制原则,以提升我国铜及铜合金毛细管制造水平为目标,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进行修订起草。

同时参照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和欧盟(EN)等国家和组织制订铜及铜合金毛细管的标准(ASTM B360-2009《限流用拉制硬态铜毛细管》和EN12450-2012《铜及铜合金无缝圆形毛细管》)和我国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的修订。

3.3、主要技术指标确定依据3.3.1标准立项名称及适用范围3.3.1.1本标准立项名称为“铜及铜合金毛细管”,英文名称“Capillary tube of copper and copper alloys”,在标准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未提出其他建议,仍确定为此项标准的名称。

3.3.1.2适用范围在标准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未提出其他建议,本次修订保持不变。

3.3.2规范性引用文件:在株洲标准工作会议中通过专家一致意见,完善并增加了“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26303.1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料外形尺寸检验方法第1部分:管材”规范性引用文件,将原“GB/T 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修改为“GB/T 34505 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3.3.3 术语和定义3.3.3.1 由于“毛细管”原术语定义包含了质量要求,改写了毛细管定义;3.3.3.2 增加了油分、水分和变径加工术语定义;3.3.4要求3.3.4.1产品分类产品分类是对毛细管产品的牌号、状态和规格进行规定,同时规定了产品标记方法。

相关情况分别说明如下:3.3.4.1.1结合目前市场及参与起草单位,毛细管牌号主要有:TP2、H65、H68,但由于GB/T 1531-2009规定的还有T2、TP1、H95、H90、H85、H80、H70、H63、H62、QSn 4-0.3、QSn 6.5-0.1等多个牌号,本次未作修改。

根据参加株洲标准工作会意见,增加了BFe10-1-1牌号。

3.3.4.1.2产品状态按照GB/T 29094国标表示方法进行了修改。

3.3.4.1.3产品种类为直管和盘管两种,长度范围由原来“50mm~6000mm”扩大到“30mm~6000mm”,外径、内径范围未作修改。

3.3.4.1.4产品标记方法:按照GB/T1.1-2009的规定,产品标记按照产品名称、标准编号、牌号、状态、规格的顺序表示,标准中给出了产品的典型标记示例。

3.3.4.2化学成分管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5231中的规定。

3.3.4.3尺寸及其允许偏差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及标准的规范性,合并了高精级和普通级管材外径、内径及其允许偏差表。

直管定尺长度增加了30~50mm 尺寸范围及对应允许偏差。

定尺墩台(限位)管材(如图1所示)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完善了墩台外径公差,由原“(OD+0.3~0.8)±0.4mm ”修改为“(外径+0.5~1.0)±0.3mm ”图1 定尺墩台(限位)管材说明:D 1—外径; d 1—内径; b —墩台宽度; c —墩台高度。

Φ d 1结合市场需求,增加了“变径加工”管材类型,并进行要求及规范;变径加工管材(如图2所示),为保证变径加工后变径端质量及工艺可行度,通常变径量不超过公称尺寸的2倍,变径端只保证外径或内径其中一项要求。

变径加工后,变径端平均壁厚t ≥0.4mm,壁厚任意极差≤0.2mm,长度允许偏差执行表3,其余允许偏差执行表5。

图2 变径加工管材说明:D2—外径(非变径加工部分);d2—内径(非变径加工部分);D3—变径加工外径;d2—变径加工内径;h—变径加工长度;t—壁厚。

本次增加的“变径加工”管材类型选取了TP2材质的外径4.5mm、内径3.0mm、扩口外径7.0mm、扩口长度7.0mm样品200个,为保证扩口外径、长度、壁厚极差数据准确性,编制小组对数据整理、分析和研究,具体分析:扩口外径如下表5a,扩口长度如下表5b,扩口壁厚如下表5c表5a 实测TP2材质的扩口外径尺寸频数和频率分布表实测TP2材质的扩口外径尺寸频数直方图表5b 实测TP2材质的扩口长度尺寸频数和频率分布表实测TP2材质的扩口长度尺寸频数直方图表5c 实测TP2材质的扩口壁厚尺寸频数和频率分布表实测TP2材质的扩口壁厚尺寸频数直方图有统计表可知,扩口外径、扩口长度、扩口壁厚全部在规定允许偏差范围内,尺寸偏差技术要求制定合理,该产品工艺成熟。

增加了轻拉(H55)、拉拔硬(H80)状态管材的圆度应表6的规定。

3.3.4.4力学性能此次修订对力学性能测量值进行实测数据收集和统计,分别对TP2 H80、O60两种状态,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具体分析如7a、7b、7c,分别对H68、H65(H80状态)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具体分析如7d、7e表7a 实测TP2材质H80状态抗拉强度频数和频率分布表实测TP2材质H80状态抗拉强度频数直方图表7b 实测TP2材质O60状态抗拉强度频数和频率分布表实测TP2材质O60状态抗拉强度频数直方图表7c 实测TP2材质O60状态断后伸长率频数和频率分布表实测TP2材质O60状态断后伸长率频数直方图表7d 实测H68材质H80状态抗拉强度频数和频率分布表实测H68材质H80状态抗拉强度频数直方图表7e 实测H65材质H80状态抗拉强度频数和频率分布表实测H65材质H80状态抗拉强度频数直方图由以上图表可知,实测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数据100%合格,TP2材料H80状态抗拉强度数据在420-470Mpa之间,O60状态抗拉强度数据在220-260Mpa之间,O60状态断后伸长率数据在41%-48%之间;H68材料H80状态抗拉强度数据在500-560Mpa 之间,H65材料H80状态抗拉强度数据在510-590Mpa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