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与非门设计及4位二进制译码器

合集下载

0级《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指导书 1

 0级《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指导书 1

课程名称: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指导书课时:8学时集成电路芯片一、简介数字电路实验中所用到的集成芯片都是双列直插式的,其引脚排列规则如图1-1所示。

识别方法是:正对集成电路型号(如74LS20)或看标记(左边的缺口或小圆点标记),从左下角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以1,2,3,…依次排列到最后一般排在左上端,接地一脚(在左上角)。

在标准形TTL集成电路中,电源端VCC,7脚为GND。

若集端GND一般排在右下端。

如74LS20为14脚芯片,14脚为VCC成芯片引脚上的功能标号为NC,则表示该引脚为空脚,与内部电路不连接。

二、TTL集成电路使用规则1、接插集成块时,要认清定位标记,不得插反。

2、电源电压使用范围为+4.5V~+5.5V之间,实验中要求使用Vcc=+5V。

电源极性绝对不允许接错。

3、闲置输入端处理方法(1)悬空,相当于正逻辑“1”,对于一般小规模集成电路的数据输入端,实验时允许悬空处理。

但易受外界干扰,导致电路的逻辑功能不正常。

因此,对于接有长线的输入端,中规模以上的集成电路和使用集成电路较多的复杂电路,所有控制输入端必须按逻辑要求接入电路,不允许悬空。

(也可以串入一只1~10KΩ的固定电阻)或接至某一固定(2)直接接电源电压VCC电压(+2.4≤V≤4.5V)的电源上,或与输入端为接地的多余与非门的输出端相接。

(3)若前级驱动能力允许,可以与使用的输入端并联。

4、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电阻值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电路所处的状态。

当R ≤680Ω时,输入端相当于逻辑“0”;当R≥4.7KΩ时,输入端相当于逻辑“1”。

对于不同系列的器件,要求的阻值不同。

5、输出端不允许并联使用(集电极开路门(OC)和三态输出门电路(3S)除外)。

否则不仅会使电路逻辑功能混乱,并会导致器件损坏。

6、输出端不允许直接接地或直接接+5V电源,否则将损坏器件,有时为了使后,一般取R=3~5.1K 级电路获得较高的输出电平,允许输出端通过电阻R接至VccΩ。

实验五 全加器的设计及应用

实验五  全加器的设计及应用

实验五 全加器的设计及应用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加深组和电路的设计方法。

(2)会用真值表设计半加器和全加器电路,验证其逻辑功能。

(3)掌握用数据选择器和译码器设计全加器的方法。

二、预习要求(1)根据表5-1利用与非门设计半加器电路。

(2)根据表5-2利用异或门及与非门设计全加器电路。

三、实验器材(1)实验仪器:数字电路实验箱、万用表; (2)实验器件:74LS04、74LS08、74LS20、74LS32、74LS86、74LS138、74LS153;四、实验原理1.半加器及全加器电子数字计算机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进行算术运算,在机器中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都是分解成加法运算进行的,因此加法器便成了计算机中最基本的运算单元。

(1)半加器只考虑了两个加数本身,而没有考虑由低位来的进位(或者把低位来的进位看成0),称为半加,完成半加功能的电路为半加器。

框图如图5-1所示。

一位半加器的真值表如表5-1所示。

表5-1 半加器真值表i A i B i C i S i C 0 0 0 0 1 0 1 0 0 1 1 00 0 1 0 1 0 0 01位半加器S C i A i B i 和数向高位进位加数被加数图5-1 半加器框图由真值表写逻辑表达式:⎩⎨⎧=⊕=+=i i i ii i i i i i B A C B A B A B A S '' 画出逻辑图,如图5-2所示:(a )逻辑图 (b )逻辑符号 图5-2 半加器(2)全加器能进行加数、被加数和低位来的进位信号相加,称为全加,完成全加功能的电路为全加器。

根据求和结果给出该位的进位信号。

即一位全加器有3个输入端:i A (被加数)、i B (加数)、1-i C (低位向本位的进位);2个输出端:i S (和数)、i C (向高位的进位)。

下面给出了用基本门电路实现全加器的设计过程。

1)列出真值表,如表5-2所示。

表5-2 全加器真值表从表5-2中看出,全加器中包含着半加器,当01=-i C 时,不考虑低位来的进位,就是半加器。

TTL2输入端四与非门

TTL2输入端四与非门

7400TTL2输入端四与非门7401TTL集电极开路2输入端四与非门7402TTL2输入端四或非门7403TTL集电极开路2输入端四与非门7404TTL六反相器7405TTL集电极开路六反相器7406TTL集电极开路六反相高压驱动器7407TTL集电极开路六正相高压驱动器7408TTL2输入端四与门7409TTL集电极开路2输入端四与门7410TTL3输入端3与非门74107TTL带清除主从双J-K触发器74109TTL带预置清除正触发双J-K触发器7411TTL3输入端3与门74112TTL带预置清除负触发双J-K触发器7412TTL开路输出3输入端三与非门74121TTL单稳态多谐振荡器74122TTL可再触发单稳态多谐振荡器74123TTL双可再触发单稳态多谐振荡器74125TTL三态输出高有效四总线缓冲门74126TTL三态输出低有效四总线缓冲门7413TTL4输入端双与非施密特触发器74132TTL2输入端四与非施密特触发器74133TTL13输入端与非门74136TTL四异或门74138TTL3-8线译码器/复工器74139TTL双2-4线译码器/复工器7414TTL六反相施密特触发器74145TTLBCD—十进制译码/驱动器7415TTL开路输出3输入端三与门74150TTL16选1数据选择/多路开关74153TTL双4选1数据选择器74154TTL4线—16线译码器74155TTL图腾柱输出译码器/分配器74156TTL开路输出译码器/分配器74157TTL同相输出四2选1数据选择器74158TTL反相输出四2选1数据选择器7416TTL开路输出六反相缓冲/驱动器74160TTL可预置BCD异步清除计数器74161TTL可予制四位二进制异步清除计数器74162TTL可预置BCD同步清除计数器74164TTL八位串行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74165TTL八位并行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74166TTL八位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74169TTL二进制四位加/减同步计数器7417TTL开路输出六同相缓冲/驱动器74170TTL开路输出4×4寄存器堆74173TTL三态输出四位D型寄存器74174TTL带公共时钟和复位六D触发器74175TTL带公共时钟和复位四D触发器74180TTL9位奇数/偶数发生器/校验器74181TTL算术逻辑单元/函数发生器74185TTL二进制—BCD代码转换器74190TTLBCD同步加/减计数器74191TTL二进制同步可逆计数器74192TTL可预置BCD双时钟可逆计数器74193TTL可预置四位二进制双时钟可逆计数器74194TTL四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74195TTL四位并行通道移位寄存器74196TTL十进制/二-十进制可预置计数锁存器74197TTL二进制可预置锁存器/计数器7420TTL4输入端双与非门7421TTL4输入端双与门7422TTL开路输出4输入端双与非门74221TTL双/单稳态多谐振荡器74240TTL八反相三态缓冲器/线驱动器74241TTL八同相三态缓冲器/线驱动器74243TTL四同相三态总线收发器74244TTL八同相三态缓冲器/线驱动器74245TTL八同相三态总线收发器74247TTLBCD—7段15V输出译码/驱动器74248TTLBCD—7段译码/升压输出驱动器74249TTLBCD—7段译码/开路输出驱动器74251TTL三态输出8选1数据选择器/复工器74253TTL三态输出双4选1数据选择器/复工器74256TTL双四位可寻址锁存器74257TTL三态原码四2选1数据选择器/复工器74258TTL三态反码四2选1数据选择器/复工器74259TTL八位可寻址锁存器/3-8线译码器7426TTL2输入端高压接口四与非门74260TTL5输入端双或非门74266TTL2输入端四异或非门7427TTL3输入端三或非门74273TTL带公共时钟复位八D触发器74279TTL四图腾柱输出S-R锁存器7428TTL2输入端四或非门缓冲器74283TTL4位二进制全加器74290TTL二/五分频十进制计数器74293TTL二/八分频四位二进制计数器74295TTL四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74298TTL四2输入多路带存贮开关74299TTL三态输出八位通用移位寄存器7430TTL8输入端与非门7432TTL2输入端四或门74322TTL带符号扩展端八位移位寄存器74323TTL三态输出八位双向移位/存贮寄存器7433TTL开路输出2输入端四或非缓冲器74347TTLBCD—7段译码器/驱动器74352TTL双4选1数据选择器/复工器74353TTL三态输出双4选1数据选择器/复工器74365TTL门使能输入三态输出六同相线驱动器74365TTL门使能输入三态输出六同相线驱动器74366TTL门使能输入三态输出六反相线驱动器74367TTL4/2线使能输入三态六同相线驱动器74368TTL4/2线使能输入三态六反相线驱动器7437TTL开路输出2输入端四与非缓冲器74373TTL三态同相八D锁存器74374TTL三态反相八D锁存器74375TTL4位双稳态锁存器74377TTL单边输出公共使能八D锁存器74378TTL单边输出公共使能六D锁存器74379TTL双边输出公共使能四D锁存器7438TTL开路输出2输入端四与非缓冲器74380TTL多功能八进制寄存器7439TTL开路输出2输入端四与非缓冲器74390TTL双十进制计数器74393TTL双四位二进制计数器7440TTL4输入端双与非缓冲器7442TTLBCD—十进制代码转换器74352TTL双4选1数据选择器/复工器74353TTL三态输出双4选1数据选择器/复工器74365TTL门使能输入三态输出六同相线驱动器74366TTL门使能输入三态输出六反相线驱动器74367TTL4/2线使能输入三态六同相线驱动器74368TTL4/2线使能输入三态六反相线驱动器7437TTL开路输出2输入端四与非缓冲器74373TTL三态同相八D锁存器74374TTL三态反相八D锁存器74375TTL4位双稳态锁存器74377TTL单边输出公共使能八D锁存器74378TTL单边输出公共使能六D锁存器74379TTL双边输出公共使能四D锁存器7438TTL开路输出2输入端四与非缓冲器74380TTL多功能八进制寄存器7439TTL开路输出2输入端四与非缓冲器74390TTL双十进制计数器74393TTL双四位二进制计数器7440TTL4输入端双与非缓冲器7442TTLBCD—十进制代码转换器74447TTLBCD—7段译码器/驱动器7445TTLBCD—十进制代码转换/驱动器74450TTL16:1多路转接复用器多工器74451TTL双8:1多路转接复用器多工器74453TTL四4:1多路转接复用器多工器7446TTLBCD—7段低有效译码/驱动器74460TTL十位比较器74461TTL八进制计数器74465TTL三态同相2与使能端八总线缓冲器74466TTL三态反相2与使能八总线缓冲器74467TTL三态同相2使能端八总线缓冲器74468TTL三态反相2使能端八总线缓冲器74469TTL八位双向计数器7447TTLBCD—7段高有效译码/驱动器7448TTLBCD—7段译码器/内部上拉输出驱动74490TTL双十进制计数器74491TTL十位计数器74498TTL八进制移位寄存器7450TTL2-3/2-2输入端双与或非门74502TTL八位逐次逼近寄存器74503TTL八位逐次逼近寄存器7451TTL2-3/2-2输入端双与或非门74533TTL三态反相八D锁存器74534TTL三态反相八D锁存器7454TTL四路输入与或非门74540TTL八位三态反相输出总线缓冲器7455TTL4输入端二路输入与或非门74563TTL八位三态反相输出触发器74564TTL八位三态反相输出D触发器74573TTL八位三态输出触发器74574TTL八位三态输出D触发器74645TTL三态输出八同相总线传送接收器74670TTL三态输出4×4寄存器堆7473TTL带清除负触发双J-K触发器7474TTL带置位复位正触发双D触发器7476TTL带预置清除双J-K触发器7483TTL四位二进制快速进位全加器7485TTL四位数字比较器7486TTL2输入端四异或门7490TTL可二/五分频十进制计数器7493TTL可二/八分频二进制计数器7495TTL四位并行输入\输出移位寄存器7497TTL6位同步二进制乘法器。

2输入四与非门

2输入四与非门

74ls00 2输入四与非门74ls01 2输入四与非门(oc)74ls02 2输入四或非门74ls03 2输入四与非门(oc)74ls04 六倒相器74ls05 六倒相器(oc)74ls06 六高压输出反相缓冲器/驱动器(oc,30v) 74ls07 六高压输出缓冲器/驱动器(oc,30v)74ls08 2输入四与门74ls09 2输入四与门(oc)74ls10 3输入三与非门74ls11 3输入三与门74ls12 3输入三与非门(oc)74ls13 4输入双与非门(斯密特触发)74ls14 六倒相器(斯密特触发)74ls15 3输入三与门(oc)74ls16 六高压输出反相缓冲器/驱动器(oc,15v) 74ls17 六高压输出缓冲器/驱动器(oc,15v)74ls18 4输入双与非门(斯密特触发)74ls19 六倒相器(斯密特触发)74ls20 4输入双与非门74ls21 4输入双与门74ls22 4输入双与非门(oc)74ls23 双可扩展的输入或非门74ls24 2输入四与非门(斯密特触发)74ls25 4输入双或非门(有选通)74ls26 2输入四高电平接口与非缓冲器(oc,15v) 74ls27 3输入三或非门74ls28 2输入四或非缓冲器74ls30 8输入与非门74ls31 延迟电路74ls32 2输入四或门74ls33 2输入四或非缓冲器(集电极开路输出) 74ls34 六缓冲器74ls35 六缓冲器(oc)74ls36 2输入四或非门(有选通)74ls37 2输入四与非缓冲器74ls38 2输入四或非缓冲器(集电极开路输出) 74ls39 2输入四或非缓冲器(集电极开路输出) 74ls40 4输入双与非缓冲器74ls41 bcd-十进制计数器74ls42 4线-10线译码器(bcd输入)74ls43 4线-10线译码器(余3码输入)74ls44 4线-10线译码器(余3葛莱码输入)74ls45 bcd-十进制译码器/驱动器74ls46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74ls47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74ls48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74ls49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oc)74ls50 双二路2-2输入与或非门(一门可扩展)74ls51 双二路2-2输入与或非门74ls51 二路3-3输入,二路2-2输入与或非门74ls52 四路2-3-2-2输入与或门(可扩展)74ls53 四路2-2-2-2输入与或非门(可扩展)74ls53 四路2-2-3-2输入与或非门(可扩展)74ls54 四路2-2-2-2输入与或非门74ls54 四路2-3-3-2输入与或非门74ls54 四路2-2-3-2输入与或非门74ls55 二路4-4输入与或非门(可扩展)74ls60 双四输入与扩展74ls61 三3输入与扩展74ls62 四路2-3-3-2输入与或扩展器74ls63 六电流读出接口门74ls64 四路4-2-3-2输入与或非门74ls65 四路4-2-3-2输入与或非门(oc)74ls70 与门输入上升沿jk触发器74ls71 与输入r-s主从触发器74ls72 与门输入主从jk触发器74ls73 双j-k触发器(带清除端)74ls74 正沿触发双d型触发器(带预置端和清除端)74ls75 4位双稳锁存器74ls76 双j-k触发器(带预置端和清除端)74ls77 4位双稳态锁存器74ls78 双j-k触发器(带预置端,公共清除端和公共时钟端) 74ls80 门控全加器74ls81 16位随机存取存储器74ls82 2位二进制全加器(快速进位)74ls83 4位二进制全加器(快速进位)74ls84 16位随机存取存储器74ls85 4位数字比较器74ls86 2输入四异或门74ls87 四位二进制原码/反码/oi单元74ls89 64位读/写存储器74ls90 十进制计数器74ls91 八位移位寄存器74ls92 12分频计数器(2分频和6分频)74ls93 4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94 4位移位寄存器(异步)74ls95 4位移位寄存器(并行io)74ls96 5位移位寄存器74ls97 六位同步二进制比率乘法器74ls100 八位双稳锁存器74ls103 负沿触发双j-k主从触发器(带清除端)74ls106 负沿触发双j-k主从触发器(带预置,清除,时钟) 74ls107 双j-k主从触发器(带清除端)74ls108 双j-k主从触发器(带预置,清除,时钟)74ls109 双j-k触发器(带置位,清除,正触发)74ls110 与门输入j-k主从触发器(带锁定)74ls111 双j-k主从触发器(带数据锁定)74ls112 负沿触发双j-k触发器(带预置端和清除端)74ls113 负沿触发双j-k触发器(带预置端)74ls114 双j-k触发器(带预置端,共清除端和时钟端) 74ls116 双四位锁存器74ls120 双脉冲同步器/驱动器74ls121 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74ls122 可再触发单稳态多谐振荡器(带清除端)74ls123 可再触发双单稳多谐振荡器74ls125 四总线缓冲门(三态输出)74ls126 四总线缓冲门(三态输出)74ls128 2输入四或非线驱动器74ls131 3-8译码器74ls132 2输入四与非门(斯密特触发)74ls133 13输入端与非门74ls134 12输入端与门(三态输出)74ls135 四异或/异或非门74ls136 2输入四异或门(oc)74ls137 八选1锁存译码器/多路转换器74ls138 3-8线译码器/多路转换器74ls139 双2-4线译码器/多路转换器74ls140 双4输入与非线驱动器74ls141 bcd-十进制译码器/驱动器74ls142 计数器/锁存器/译码器/驱动器74ls145 4-10译码器/驱动器74ls147 10线-4线优先编码器74ls148 8线-3线八进制优先编码器74ls150 16选1数据选择器(反补输出)74ls151 8选1数据选择器(互补输出)74ls152 8选1数据选择器多路开关74ls153 双4选1数据选择器/多路选择器74ls154 4线-16线译码器74ls155 双2-4译码器/分配器(图腾柱输出)74ls156 双2-4译码器/分配器(集电极开路输出)74ls157 四2选1数据选择器/多路选择器74ls158 四2选1数据选择器(反相输出)74ls160 可预置bcd计数器(异步清除)74ls161 可预置四位二进制计数器(并清除异步)74ls162 可预置bcd计数器(异步清除)74ls163 可预置四位二进制计数器(并清除异步)74ls164 8位并行输出串行移位寄存器74ls165 并行输入8位移位寄存器(补码输出)74ls166 8位移位寄存器74ls167 同步十进制比率乘法器74ls168 4位加/减同步计数器(十进制)74ls169 同步二进制可逆计数器74ls170 4*4寄存器堆74ls171 四d触发器(带清除端)74ls172 16位寄存器堆74ls173 4位d型寄存器(带清除端)74ls174 六d触发器74ls175 四d触发器74ls176 十进制可预置计数器74ls177 2-8-16进制可预置计数器74ls178 四位通用移位寄存器74ls179 四位通用移位寄存器74ls180 九位奇偶产生/校验器74ls181 算术逻辑单元/功能发生器74ls182 先行进位发生器74ls183 双保留进位全加器74ls184 bcd-二进制转换器74ls185 二进制-bcd转换器74ls190 同步可逆计数器(bcd,二进制)74ls191 同步可逆计数器(bcd,二进制)74ls192 同步可逆计数器(bcd,二进制)74ls193 同步可逆计数器(bcd,二进制)74ls194 四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74ls195 四位通用移位寄存器74ls196 可预置计数器/锁存器74ls197 可预置计数器/锁存器(二进制)74ls198 八位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9 八位移位寄存器74ls210 2-5-10进制计数器74ls213 2-n-10可变进制计数器74ls221 双单稳触发器74ls230 八3态总线驱动器74ls231 八3态总线反向驱动器74ls240 八缓冲器/线驱动器/线接收器(反码三态输出)74ls241 八缓冲器/线驱动器/线接收器(原码三态输出)74ls242 八缓冲器/线驱动器/线接收器74ls243 4同相三态总线收发器74ls244 八缓冲器/线驱动器/线接收器74ls245 八双向总线收发器74ls246 4线-七段译码/驱动器(30v)74ls247 4线-七段译码/驱动器(15v)74ls248 4线-七段译码/驱动器74ls249 4线-七段译码/驱动器74ls251 8选1数据选择器(三态输出)74ls253 双四选1数据选择器(三态输出)74ls256 双四位可寻址锁存器74ls257 四2选1数据选择器(三态输出)74ls258 四2选1数据选择器(反码三态输出)74ls259 8为可寻址锁存器74ls260 双5输入或非门74ls261 4*2并行二进制乘法器74ls265 四互补输出元件74ls266 2输入四异或非门(oc)74ls270 2048位rom (512位四字节,oc)74ls271 2048位rom (256位八字节,oc)74ls273 八d触发器74ls274 4*4并行二进制乘法器74ls275 七位片式华莱士树乘法器74ls276 四jk触发器74ls278 四位可级联优先寄存器74ls279 四s-r锁存器74ls280 9位奇数/偶数奇偶发生器/较验器74ls28174ls283 4位二进制全加器74ls290 十进制计数器74ls291 32位可编程模74ls293 4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294 16位可编程模74ls295 四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74ls298 四-2输入多路转换器(带选通)74ls299 八位通用移位寄存器(三态输出)74ls348 8-3线优先编码器(三态输出)74ls352 双四选1数据选择器/多路转换器74ls353 双4-1线数据选择器(三态输出)74ls354 8输入端多路转换器/数据选择器/寄存器,三态补码输出74ls355 8输入端多路转换器/数据选择器/寄存器,三态补码输出74ls356 8输入端多路转换器/数据选择器/寄存器,三态补码输出74ls357 8输入端多路转换器/数据选择器/寄存器,三态补码输出74ls365 6总线驱动器74ls366 六反向三态缓冲器/线驱动器74ls367 六同向三态缓冲器/线驱动器74ls368 六反向三态缓冲器/线驱动器74ls373 八d锁存器74ls374 八d触发器(三态同相)74ls375 4位双稳态锁存器74ls377 带使能的八d触发器74ls378 六d触发器74ls379 四d触发器74ls381 算术逻辑单元/函数发生器74ls382 算术逻辑单元/函数发生器74ls384 8位*1位补码乘法器74ls385 四串行加法器/乘法器74ls386 2输入四异或门74ls390 双十进制计数器74ls391 双四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395 4位通用移位寄存器74ls396 八位存储寄存器74ls398 四2输入端多路开关(双路输出) 74ls399 四-2输入多路转换器(带选通)74ls422 单稳态触发器74ls423 双单稳态触发器74ls440 四3方向总线收发器,集电极开路74ls441 四3方向总线收发器,集电极开路74ls442 四3方向总线收发器,三态输出74ls443 四3方向总线收发器,三态输出74ls444 四3方向总线收发器,三态输出74ls445 bcd-十进制译码器/驱动器,三态输出74ls446 有方向控制的双总线收发器74ls448 四3方向总线收发器,三态输出74ls449 有方向控制的双总线收发器74ls465 八三态线缓冲器74ls466 八三态线反向缓冲器74ls467 八三态线缓冲器74ls468 八三态线反向缓冲器74ls490 双十进制计数器74ls540 八位三态总线缓冲器(反向)74ls541 八位三态总线缓冲器74ls589 有输入锁存的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74ls590 带输出寄存器的8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591 带输出寄存器的8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592 带输出寄存器的8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593 带输出寄存器的8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594 带输出锁存的8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74ls595 8位输出锁存移位寄存器74ls596 带输出锁存的8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74ls597 8位输出锁存移位寄存器74ls598 带输入锁存的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74ls599 带输出锁存的8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74ls604 双8位锁存器74ls605 双8位锁存器74ls606 双8位锁存器74ls607 双8位锁存器74ls620 8位三态总线发送接收器(反相)74ls621 8位总线收发器74ls622 8位总线收发器74ls623 8位总线收发器74ls640 反相总线收发器(三态输出)74ls641 同相8总线收发器,集电极开路74ls642 同相8总线收发器,集电极开路74ls643 8位三态总线发送接收器74ls644 真值反相8总线收发器,集电极开路74ls645 三态同相8总线收发器74ls646 八位总线收发器,寄存器74ls647 八位总线收发器,寄存器74ls648 八位总线收发器,寄存器74ls649 八位总线收发器,寄存器74ls651 三态反相8总线收发器74ls652 三态反相8总线收发器74ls653 反相8总线收发器,集电极开路74ls654 同相8总线收发器,集电极开路74ls668 4位同步加/减十进制计数器74ls669 带先行进位的4位同步二进制可逆计数器74ls670 4*4寄存器堆(三态)74ls671 带输出寄存的四位并入并出移位寄存器74ls672 带输出寄存的四位并入并出移位寄存器74ls673 16位并行输出存储器,16位串入串出移位寄存器74ls674 16位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74ls681 4位并行二进制累加器74ls682 8位数值比较器(图腾柱输出)74ls683 8位数值比较器(集电极开路)74ls684 8位数值比较器(图腾柱输出)74ls685 8位数值比较器(集电极开路)74ls686 8位数值比较器(图腾柱输出)74ls687 8位数值比较器(集电极开路)74ls688 8位数字比较器(oc输出)74ls689 8位数字比较器74ls690 同步十进制计数器/寄存器(带数选,三态输出,直接清除)74ls691 计数器/寄存器(带多转换,三态输出)74ls692 同步十进制计数器(带预置输入,同步清除)74ls693 计数器/寄存器(带多转换,三态输出)74ls696 同步加/减十进制计数器/寄存器(带数选,三态输出,直接清除) 74ls697 计数器/寄存器(带多转换,三态输出)74ls698 计数器/寄存器(带多转换,三态输出)74ls699 计数器/寄存器(带多转换,三态输出)74ls716 可编程模n十进制计数器74ls718 可编程模n十进制计数器。

数字电子期末考试练习题

数字电子期末考试练习题

数字电路练习题第一部分 门电路一、 填空题1. 数字集成电路按开关元件不同,可分为 TTL 集成电路 和 CMOS 集成电路 两大类。

2. 数字电路中的三种基本逻辑门电路是 与门 、 或门 、 非门 。

3.三态门是在普通门的基础上增加 控制 电路构成的,它的三种输出状态是 高电平、 低电平 和 高阻态 。

4. 与门、与非门的闲置输入端应接 高 电平;或门、或非门的闲置输入端应接 低 电平。

5. 图1所示三态门在1EN =时,Y 的输出状态是 高阻态 。

6. 利用TTL 与非门实现输出线与应采用 OC 门,实现总线传输应采用 三态 门。

7. 图2为几种常见逻辑门电路的逻辑符号,试分别写出其名称和逻辑表达式。

名称 逻辑表达式 名称 逻辑表达式 (a ) 与门(b ) 非门 (c ) 与非门 (d ) 或非门8. 当决定某一件事情的多个条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具备时,该件事情就会发生,这种关系称为 或 逻辑关系。

二、 选择题1. 下列几种逻辑门中,能用作反相器的是 C 。

A. 与门B. 或门C. 与非门2. 下列几种逻辑门中,不能将输出端直接并联的是 B 。

A. 三态门B. 与非门C. OC 门3. TTL 与非门的输入端在以下四种接法中,在逻辑上属于输入高电平的是 C 。

A. 输入端接地B. 输入端接同类与非门的输出电压0.3VC. 输入端经10k Ω电阻接地D. 输入端经51Ω电阻接地4. TTL 与非门的输入端在以下4种接法中,在逻辑上属于输入低电平的是 D 。

A. 输入端经10k Ω电阻接地B. 输入端接同类与非门的输出电压3.6VC. 输入端悬空D. 输入端经51Ω电阻接地5. 逻辑电路如图3所示,该电路实现的逻辑关系为 C 。

A. Y AB =B. Y AB =C. Y AB =D. Y A B =+6. 图4为TTL 逻辑门,其输出Y 为 D 。

A. AB C +B. A BC +C. A B C ++D. ABENY AB 图1 填空题5用图&A BY(a)YA B YA (d)(c)图2 填空题7用图(b)图3 选择题5用图YA图4 选择题6用图Y7. 图5电路实现的逻辑功能是C 。

数电实验报告

数电实验报告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实验报告系(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学年学期: 2018 ~ 2019 学年第一学期实验一基本逻辑门逻辑以及加法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TTL与非门、与或非门和异或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

2.熟悉TTL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外型、管脚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所用器件和仪表1.二输入四与非门74LS00 1片2.二输入四或非门74LS28 1片3.二输入四异或门74LS86 1片三、实验内容1.测试二输入四与非门74LS00一个与非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

2.测试二输入四或非门74LS28一个或非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

3.测试二输入四异或门74LS86一个异或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

4.掌握全加器的实现方法。

用与非门74LS00和异或门74LS86设计一个全加器。

四、实验提示1.将被测器件插入实验台上的14芯插座中。

2.将器件的引脚7与实验台的“地(GND)”连接,将器件的引脚14与实验台的+5V 连接。

3.用实验台的电平开关输出作为被测器件的输入。

拨动开关,则改变器件的输入电平。

4.将被测器件的输出引脚与实验台上的电平指示灯连接。

指示灯亮表示输出电平为1,指示灯灭表示输出电平为0。

五、实验接线图及实验结果74LS00中包含4个二与非门,74LS28中包含4个二或非门,74LS86中包含4个异或门,下面各画出测试第一个逻辑门逻辑关系的接线图及测试结果。

测试其他逻辑门时的接线图与之类似。

测试时各器件的引脚7接地,引脚14接+5V。

图中的K1、K2是电平开关输出,LED0是电平指示灯。

1.测试74LS00逻辑关系接线图及测试结果(每个芯片的电源和地端要连接)图1.1 测试74LS00逻辑关系接线图表1.1 74LS00真值表输 入输 出 引脚1引脚2 引脚3 L L HL H H HL H HHL2. 测试74LS28逻辑关系接线图及测试结果i.ii.iii. 图1.2 测试74LS28逻辑关系接线图表1.2 74LS28真值表i. 输 入 ii. 输 出 iii. 引脚2 iv. 引脚3v. 引脚1 vi. L vii. L viii. H ix. L x. H xi. L xii. Hxiii. L xiv. L xv. H xvi. Hxvii. L3.测试74LS86逻辑关系接线图及测试结果图1.3 测试74LS86逻辑关系接线图表1.3 74LS68真值表输 入输 出 引脚1引脚2 引脚3 L L L L H H H L H HHL4. 使用74LS00和74LS86设计全加器(输入来源于开关K2、K1和K0,输出送到LED 灯LED1和LED0 上,观察在不同的输入时LED 灯的亮灭情况)。

数字电路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

数字电路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

(3)逻辑表达式:
Y A B C A B C A B C ABC A B CB C A B CB C ABC R AB BC AC AB BC AC




(4)画出电路(见仿真)
2、下图所示是具有两个输入X、Y和三个输出Z1、Z2、 Z3的组合电路。写出当X>Y时Z1 =1;X=Y时 Z2 =1;当X<Y时Z3 =1,写出电路的真值表, 求出输出方程。 解:A、列真值表: B、写出函数表达式:
可在K图中直接圈1化简得最简与或式。再对最简与或式 两次求反进行变换。 A C A B C B C
n 1 n n n n n n
B n Cn A n Cn A n B n B n C n A n Cn A n B n
C、 画出逻辑电路:
4、设计一组合电路,当接收的4位二进制数能被4整除 时,使输出为1。 A 、列真值表:数N=8A+4B+2C+D 注:0可被任何数整除 B、写逻辑函数式:画出F的K图
3、优先编码器
优先编码器常用于优先中断系统和键盘编码。与普 通编码器不同,优先编码器允许多个输入信号同时有效, 但它只按其中优先级别最高的有效输入信号编码,对级 别较低的输入信号不予理睬。
常用的MSI优先编码器有10线—4线(如74LS147)、
8线—3线(如74LS148)。
Cn 1 Cn 1 Bn Cn A n Cn A n Bn
2)、用异或门实现Dn:
An Bn C n An Bn C n An Bn C n
3)、用与非门实现 Cn+1:
Dn An Bn C n An Bn C n An BnC n An BnC n

数电第二章习题

数电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一、选择题1.下列表达式中不存在竞争冒险的有 C D ; =B +A B =A B +B C =A B C +A B =A +B A D2.若在编码器中有50个编码对象,则要求输出二进制代码位数为B 位; .6 C3.一个16选一的数据选择器,其地址输入选择控制输入端有 C 个; .2 C4.下列各函数等式中无冒险现象的函数式有 D ;A.B A AC C B F ++=B.B A BC C A F ++=C.B A B A BC C A F +++=D.C A B A BC B A AC C B F +++++=E.B A B A AC C B F +++= 5.函数C B AB C A F ++=,当变量的取值为 A C D 时,将出现冒险现象; =C =1 =C =0 C.A =1,C =0 =0,B =06.四选一数据选择器的数据输出Y 与数据输入X i 和地址码A i 之间的逻辑表达式为Y = A ;A.3X A A X A A X A A X A A 01201101001+++B.001X A AC.101X A AD.3X A A 017.一个8选一数据选择器的数据输入端有 E 个; .2 C8.在下列逻辑电路中,不是组合逻辑电路的有 D ;A.译码器B.编码器C.全加器D.寄存器 9.八路数据分配器,其地址输入端有 C 个; .2 C 10.组合逻辑电路消除竞争冒险的方法有 A B ;A. 修改逻辑设计B.在输出端接入滤波电容C.后级加缓冲电路D.屏蔽输入信号的尖峰干扰11.101键盘的编码器输出 C 位二进制代码; .6 C12.用三线-八线译码器74L S 138实现原码输出的8路数据分配器,应 A B C ;A.A ST =1,B ST =D ,C ST =0B. A ST =1,B ST =D ,C ST =DC.A ST =1,B ST =0,C ST =DD. A ST =D ,B ST =0,C ST =013.以下电路中,加以适当辅助门电路, A B 适于实现单输出组合逻辑电路;A.二进制译码器B.数据选择器C.数值比较器D.七段显示译码器14.用四选一数据选择器实现函数Y =0101A A A A +,应使 A ; =D 2=0,D 1=D 3=1 =D 2=1,D 1=D 3=0 =D 1=0,D 2=D 3=1 =D 1=1,D 2=D 3=015.用三线-八线译码器74L S 138和辅助门电路实现逻辑函数Y =122A A A +,应 B ;A.用与非门,Y =765410Y Y Y Y Y YB.用与门,Y =32Y YC.用或门,Y =32Y Y +D.用或门,Y =765410Y Y Y Y Y Y +++++16.编码电路和译码电路中, B电路的输入是二进制代码A.编码B.译码C.编码和译码 17.组合逻辑电路输出状态的改变 AA.仅与该时刻输入信号的状态有关B.仅与时序电路的原状态有关C.与A 、B 皆有关位输入的二进制编码器,其输出端有 C 位 A. 256 B. 128 C. 4 D. 3 19.对于四位二进制译码器,其相应的输出端共有 B个B. 16个C. 8个D. 10个20.在下列逻辑电路中,不是组合逻辑电路的有 DA.译码器B.编码器C.全加器 D .寄存器22.对于输出低电平有效的2—4线译码器来说要实现,Y=A B AB ''+的功能,应外加 D A.或门 B.与门 C.或非门 D.与非门 23.两片8-3线优先编码器74148可扩展成 A 线优先编码器; A. 16-4 B. 10-5 C. 16-8 D. 10-8 24.两片3-8线译码器74138可扩展成 A 线译码器; A. 4-16 B. 5-10 C. 8-16线-8线译码器74LS138处于译码状态时,当输入A 2A 1A 0=001时,输出70~Y Y ''=C A.B.C.D.26.对于三位二进制译码器,其相应的输出端共有 C个B. 16个C. 8个D. 10个线-8线译码器74LS138处于译码状态时,当输入A 2A 1A 0=110时,输出70~Y Y ''=B A.B.C.D.28.具有3条地址输入线的选择器含B 条数据输入线;29.八选一数据选择器74LS151的地址线为011时,输出Y= CC. 3DD. 5D位半加器的输入和输出分别为B A. ,,A B CI 和,S COB. ,A B 和SC. ,A B 和,S CO31.半加器的求和的逻辑关系是DA.与非B.或非C.与或非D.异或32.优先编码器74LS148输入为—,输出为 、、;当使能输入,,时,输出应为 A33.在下列逻辑电路中,不是组合逻辑电路的有 C A.译码器B.数据选择器C.计数器D.数值比较器34. 能起到多路开关作用的是 CA.编码器B.译码器C.数据选择器D.数值比较器35. 能实现对一系列高低电平编成对应的二值代码的器件是A A.编码器 B.译码器 C.加法器 D.数据选择器36. 能实现将输入的二进制代码转换成对应的高低电平输出信号的是 B A.编码器 B.译码器 C.数据选择器 D.数值比较器38. 用3-8译码器设计的组合逻辑函数变量最大数为 B.3 C39. 用8选1数据选择器可设计的组合逻辑函数变量最大数为 C.3 C40. 用4片74148可扩展成的编码器是 D 线-3线 线-4线 线-5线 线-5线 41. 用4片74138可扩展成的译码器是 D 线-8线 线-16线 线-24线 线-32线42. 编码电路和译码电路中, A电路的输出是二进制代码;A. 编码B. 译码C. 编码和译码43. B 是构成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A. 触发器B. 门电路C. 门电路和触发器4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 74HC148的输入和输出均以低电平作为有效信号;B. 74HC138的输出以低电平作为有效信号;C. 7448的输出以低电平为有效信号;45. 对于3位二进制译码器,其相应的输出端共有 B 个;A. 3B. 8C. 6D. 1047. 两个1位二进制数A 和B 相比较,可以用 A 作为A > B 的输出信号Y A>B ;A. B A 'B. B A 'C. B A ⊕D. )('⊕B A48. 两个1位二进制数A 和B 相比较,可以用 B 作为A < B 的输出信号Y A<B ;A. B A 'B. B A 'C. B A ⊕D. )('⊕B A49. 两个1位二进制数A 和B 相比较,可以用 D 作为A = B 的输出信号Y A=B ;A. B A 'B. B A 'C. B A ⊕D. )('⊕B A50. 一个4选1数据选择器的地址端有 D 个;A. 8B. 1C. 3D. 251. 在8线-3线优先编码器74HC148中,扩展端EXY '的低电平输出信号表示 A ; A. “电路工作,但无编码输入” B. “电路工作,而且有编码输入”52.8线—3线优先编码器的输入为I 0—I 7 ,当优先级别最高的I 7有效时,其输出012Y Y Y ••的值是C ;A .111 B. 010 C. 000 D. 10154.已知74LS138译码器的输入三个使能端E 1=1, E 2A = E 2B =0时,地址码A 2A 1A 0=011,则输出 Y 7 ~Y 0是 C ;A. B. 10111111 C. D. 56、半加器和的输出端与输入端的逻辑关系是 D A 、 与非 B 、或非 C 、 与或非 D 、异或57、 TTL 集成电路 74LS138 是3 / 8线译码器,译码器为输出低电平有效,若输入为A 2 A 1 A 0 =101 时,输出: 为B ;A . 00100000 B. C. D. 00000100 58、属于组合逻辑电路的部件是A ;A 、编码器B 、寄存器C 、触发器D 、计数器 59.以下错误的是Ba .数字比较器可以比较数字大小b .实现两个一位二进制数相加的电路叫全加器c .实现两个一位二进制数和来自低位的进位相加的电路叫全加器d .编码器可分为普通全加器和优先编码器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1.优先编码器的编码信号是相互排斥的,不允许多个编码信号同时有效;×2.编码与译码是互逆的过程;√3.二进制译码器相当于是一个最小项发生器,便于实现组合逻辑电路;√4.液晶显示器的优点是功耗极小、工作电压低;√5.液晶显示器可以在完全黑暗的工作环境中使用;×6.半导体数码显示器的工作电流大,约10mA 左右,因此,需要考虑电流驱动能力问题;√7.共阴接法发光二极管数码显示器需选用有效输出为高电平的七段显示译码器来驱动;√8.数据选择器和数据分配器的功能正好相反,互为逆过程;√9.用数据选择器可实现时序逻辑电路;×10.组合逻辑电路中产生竞争冒险的主要原因是输入信号受到尖峰干扰;× 11.八路数据分配器的地址输入选择控制端有8个;×12.优先编码器只对同时输入的信号中的优先级别最高的一个信号编码. × 13.译码器哪个输出信号有效取决于译码器的地址输入信号√14.组合逻辑电路在任意时刻的输出不仅与该时刻的输入有关,,还与电路原来的状态有关;× 15.寄存器、编码器、译存器、加法器都是组合电路逻辑部件;×三、填空题1.半导体数码显示器的内部接法有两种形式:共 阴 接法和共 阳 接法; 2.对于共阳接法的发光二极管数码显示器,应采用 低 电平驱动的七段显示译码器;3.消除竟争冒险的方法有修改逻辑设计 、 滤波电容 、 加入选通电路 4.优先编码器74L S 148输入为 —,输出为、、;当使能输入,,时,输出 应为____001_________;5、 4线-10线译码器有 4个输入端, 10 个输出端, 6个不用的状态;6、 组合电路与时序电路的主要区别:7、74LS138是3线—8线译码器,译码为输出低电平有效,若输入为A 2A 1A 0=110时,输出01234567Y Y Y Y Y Y Y Y 应为 ;8、驱动共阳极七段数码管的译码器的输出电平为 低 有效;四、设计与分析题1、用四输入数据选择器实现函数本题目只作为了解,不需掌握解:用代数法求;根据逻辑表达式,其有四个输入变量A、B、C、D,而四选一数据选择器只需两位地址代码和,若选A和B作为选择器的地址输入,A =、B =,余下的项可选作数据输入用;于是将表达式进行变换,变化成每项都含有A和B原变量和反变量组成的表达式;由此可知:D0=0 D1=D D2= D3=1根据得到的表达式可画出逻辑图2、用八选一数据选择器T576实现函数F;解:由于八选一数据选择器的地址输入通道选择信号有:A2 A1 A0三个;因此将ABC三个变量做地址输入信号,而D作为数据输入;因而实现函数F的关键是根据函数式确定数据输入D0 ~D7求数据输入D0~D7可以采用代数法也可采用卡诺图来求本题采用卡诺图法来求:1.首先分别画出函数和选择器的卡诺图如图5a、b;图b为取A、B、C作地址选择画出的选择器卡诺图,当ABC由000~111变化,其相应的输出数据为D0~D7,因此反映在卡诺图上相应的方格分别填入D0~D7,其余的一个变量D可组成余函数;对照图5a和b可确定D0~D7,其方法是:图b中D i对应于图a中的方格内全为1,则此D i= 1;反之,若方格内全为0,则D i= 0; 图b中D i对应于图a中的方格内有0也有1,则D i应为1格对应的输入变量的积之和此积之和式中只能含余下变量D;由此得Di为D0=0 D1=1 D2=1 D3=0 D4=1 D5=1 D6=0 D7=1其逻辑图如图6所示;3、用四选一数据选择器及门电路实现一位二进制全减运算;S i=4、如图所示为由八选一数据选择器实现的函数F; 1试写出F的表达式;2用3-8译码器74LS138及与非门实现函数F;解:12 FABCD=m0,1,2,3,5,7,8,105.写出右图所示电路输出信号Y的逻辑表达式,并说明其功能; 7分6.用8选1数据选择器74HC151产生逻辑函数Z=A C′ D+A′ B′ C D+BC+BC′ D′7分7分7.用译码器74LS138实现逻辑函数FA,B,C=(1,2,3,5,6)m9.试设计一个监视交通信号灯工作状态,逻辑电路正常工作时,任何时刻必须有一盏灯亮,而其它点亮状态时,电路发生故障,这时要求能发出故障信号,要求采用四选一数据选择器74153来实现信号灯为红R、黄A、绿G7分10.设输入变量A、B、C、D,输出为F;当A、B、C、D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为1时,输出为1,输入为其它状态时,输出为0;试用与非门设计四变量的多数表决电路;7分11.设8421BCD码对应的十进制数为X,当X ≤2,或≥7时电路输出F为高电平,否则为低电平;试设计该电路,并用与非门实现之;1列出真值表; 2试写出输出信号的逻辑表达式; 3画出逻辑电路图;7分12.试用8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1产生逻辑函数Y=AB+BC+AC,写出分析过程,画出逻辑电路图;7分13.分析组合逻辑电路功能图中门电路为与非门;7分1输出逻辑函数式;2真值表;3功能判断;14. 设计一个判断输入的3位代码能否被3整除的电路,用译码器74138实现,可适当加门电路;7分1逻辑抽象及真值表;2逻辑函数式;3形式变换;4逻辑电路图;15. 设计一个3人表决电路,A具有一票否决权,用2输入端四或非门7402实现;7分1逻辑抽象及真值表;2逻辑函数式;3形式变换;4逻辑电路图;16. 设计一个判断输入的4位代码能否被3整除的电路,用译码器74151实现;7分1逻辑抽象及真值表;2逻辑函数式;3形式变换;4逻辑电路图;17. 分析下图电路,写出输出Z 的逻辑函数式;74HC151为8选1数据选择器,输出的逻辑函数式为+''+'+''+''+'''=)()()()()(01240123012201210120A A A D A A A D A A A D A A A D A A A D Y )()()(012701260125A A A D A A A D A A A D +'+';18. 试画出用3线-8线译码器74HC138和门电路产生如下多输出逻辑函数的逻辑图;⎩⎨⎧'+''==CAB C B Y AC Y 2119. 试用4选1数据选择器74HC153产生逻辑函数BC C A C B A Y +''+''=;20. 试用8选1数据选择器74HC151产生逻辑函数C B A C B A AC Y ''+''+=;21.试用3线—8线译码器74LS138和门电路实现下列函数;8分ZA 、B 、C=AB+A C解:Z A 、B 、C =AB +A C =ABC +C +A CB +B=ABC +AB C +A BC +A B C = m1+ m3+ m6+ m7=7 6 3 1 m m m m •••22、用如图所示的8选1数据选择器74LS151实现下列函数;8分 YA,B,C,D=Σm1,5,6,7,9,11,12,13,14ST AY 7 Y 5Y 6Y 4 Y 3 Y 2 Y 1 Y 0 ST CST B A 0A 1 A 274LS138 ST AY 7Y 5Y 6Y 4 Y 3Y 2Y 1 Y 0 ST CST BA 0A 1 A 2 74LS138 CB A“1”&Z解:23.有一水箱,由大、小两台水泵M L 和M S 供水,如图所示;水箱中设置了3个水位检测元件A 、B 、C;水面低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高电平;水面高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低电平;现要求当水位超过C 点时水泵停止工作;水位低于C 点而高于B 点时M S 单独工作;水位低于B 点而高于A 点时M L 单独工作;水位低于A 点时M L 和M S 同时工作;试用74LS138加上适当的逻辑门电路控制两台水泵的运行;74LS138的逻辑功能表输 入输 出S 1 32S SA 2 A 1 A 0 0Y 1Y 2Y 3Y 4Y 5Y 6Y 7Y0 X X X X 1 1 1 1 1 1 1 1 X 1 X X X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1 0 1 1 0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01 1 11 1 1 1 1 1 1 01. 解:1输入A 、B 、C 按题中设定,并设输出M L =1时,开小水泵 M L =0时,关小水泵 M S =1时,开大水泵 M S =1时,关大水泵; 2根据题意列出真值表:A B C M L M S 0 0 0 0 0 0 0 1 0 1 0 1 0 × × 0 1 1 1 0 1 0 0 × × 1 0 1 × × 1 1 0 × × 111113由真值表化简整理得到:ABC C AB BC A C B A B M L +++==76327632m m m m m m m m M L •••=+++=C B A ABC C AB C B A C B A C B A M S ++++=+=7654176541m m m m m m m m m m M S ••••=++++=4令A=A,B=B,C=C,画出电路图:1“0101” “1111” “1111” 2“0110”时复位24.分析如下74LS153数据选择器构成电路的输出逻辑函数式;4分解:A AB B A F =+=25.试用图示3线-8线译码器74LS138和必要的门电路产生如下多输出逻辑函数;要求:1写出表达式的转换过程6分;2在给定的逻辑符号图上完成最终电路图;6分⎪⎩⎪⎨⎧+=++=+=C B A C B Y BC C B A C B A Y BC AC Y 321 解:FA BYD 0 D 1 D 2 D 3A 1 A 0 5403743127531m m m Y m m m m Y m m m Y ••=•••=••=。

在线网课《数字逻辑(山东联盟-烟台大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在线网课《数字逻辑(山东联盟-烟台大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多选题】(5分)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是()、()、()、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A.控制器B.运算器C.硬盘D.存储器2【判断题】(5分)数字逻辑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学习硬件电路的专业基础课。

A.错B.对3【判断题】(5分)计算机的运算器是能够完成算术和逻辑运算的部件,逻辑运算比如与运算。

A.错B.对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与二进制数1101011.011对应的十六进制数为()A.53.3B.73.3C.6B.3D.6B.62【单选题】(10分)与二进制数101.011等值的十进制数是()A.5.175B.5.375C.3.625D.5.6753【单选题】(10分)(17)10对应的二进制数是()A.10011B.101111C.10110D.100014【判断题】(10分)数字电路中用“1”和“0”分别表示两种状态,二者通常无大小之分A.错B.对5【判断题】(10分)格雷码具有任何相邻码只有一位码元不同的特性A.对B.错6【多选题】(20分)以下代码中为无权码的为()A.余三码B.格雷码C.5421BCD码D.8421BCD码7【单选题】(10分)十进制数25用8421BCD码表示为()A.00100101B.11010C.11001D.101018【单选题】(10分)BCD码1001对应的余3BCD码是()A.1011B.1100C.1000D.10109【单选题】(10分)8421BCD码001001010100转换成十进制数为()A.252B.1250C.1124D.254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5分)在何种输入情况下,“或非”运算的结果是逻辑0A.任一输入为0,其他输入为1B.全部输入是0C.全部输入是1D.任一输入为12【单选题】(5分)一个两输入端的门电路,当输入为1和0时,输出不是1的门是()A.或门B.异或门C.与非门D.或非门3【多选题】(10分)求一个逻辑函数F的对偶式,可将F中的()。

2.1编码器、译码器

2.1编码器、译码器
最后,根据输出函数的表达式,画出逻辑电路图。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五十四分。
Y 2 I7 I7 I6 I7 I6 I5 I7 I6 I5 I4 I7 I6 I5 I4 Y 1 I7 I7 I6 I7 I6 I5 I4 I3 I7 I6 I5 I4 I3 I2 I7 I6 I5 I4 (I3 I2 ) Y 0 I7 I7 I6 I5 I7 I6 I5 I4 I3 I7 I6 I5 I4 I3 I2 I 1 I7 I6 I5 I6 I4 I3 I6 I4 I2 I 1
• 2、 3位二进制优先编码器的原理和设计
• 输入和输出同3位二进制普通编码器。
• 有如下约定:在这里,仍然用000,001,…,111表示I0, I1,…,I7,优先级别是:I7>I6>I5>I4>I3>I2>I1>I0。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五十四分。
首先,列真值 表。用输入信 号为1表示有编 码请求,否则 相反。
输入:8个需进行编码的信号I0~I7; 输出:用来进行编码的3位二进制代码
Y0,Y1,Y2。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五十四分。
• 电路的特点:任何时刻只允许输入端有一个信号输入,否则得不到 正确的编码输出。即任何时刻只能对一个输入信号进行编码,而这 些输入变量为一组互相排斥的变量。
• 有如下约定:在这里,用000,001,010,…,111表示I0, I1,I2,…I7 , 输入信号为1,表示有编码请求,请求是互斥的。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三:点 五十四分。
译码器
一.译码器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
译码:编码的逆过程,把输入的二进制代码翻译成所对应的控制 信号和信息。
译码器:实现译码功能的数字电路。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组合电 路,当其输入有n位二进制代码时,输出有m个表示代码原意的信号。

74ls160和与非门设计9进制的例题

74ls160和与非门设计9进制的例题

一、介绍74LS160和与非门74LS160是一种集成电路,属于同步可编程计数器类型。

它有4位译码器,能够对4位二进制或BCD输入进行10进制译码,并在高电平有效的时钟输入与地位复位输入下进行同步计数。

另外,与非门是一种逻辑门电路,它具有两个输入和一个输出。

当两个输入同时为高电平时,输出为低电平,否则输出为高电平。

二、74LS160和与非门设计9进制的例题考虑如何设计一个电路,输入一个10进制数并将其转换为9进制数。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结合74LS160和与非门来实现。

1. 使用74LS160进行计数我们可以使用74LS160来进行十进制到九进制的转换。

将该集成电路配置为BCD计数器,然后将其输出连接到与非门。

2. 设计与非门之后,我们需要设计一个与非门电路来实现十进制到九进制的转换。

我们可以使用多个与非门电路来将74LS160的输出进行适当的逻辑运算,以得到对应的九进制输出。

3. 组合电路接下来,将74LS160的输出连接到与非门的输入端口,并将与非门的输出连接到输出端口,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适用于将十进制转换为九进制的组合电路。

在时钟信号作用下,74LS160会将输入的十进制数进行计数,并输出对应的BCD码,而与非门则根据逻辑设计的条件将BCD码转换成九进制数。

4. 电路测试进行电路测试,观察输入不同的十进制数时输出的九进制数是否正确。

在确认电路设计无误后,就可以将其用于实际的十进制到九进制的转换需求。

结合74LS160和与非门可以设计一个用于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九进制数的逻辑电路。

该电路的设计涉及到了对74LS160和与非门的理解、逻辑门电路的设计和组合以及电路的测试。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连接,可以实现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九进制数的功能。

以上就是关于使用74LS160和与非门设计九进制的例题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五、#xFF19;#x8F6C;#x6362;#x4E3A;#xFF18;#x8F6C;#x6362;#x5668;#x7684;#x8BBE;#x8BA1;#x8FD9;#x4E2A;#x95EE;#x9898;#x53EF;#x4EE5;#x4F7F;#xxxxLS1 60;#x53CA;#x4E0E;#x4E0E;#x975E;#x95EE;#x95EE;#x95EE;#x59D 4;#x6258;#x8BBE;#x8BA1;#x4E00;#x4E2A;#xFF18;#x8F6C;#x6362; #x5668;#xFF0C;#x8FD9;#x662F;#x56E0;#x4E3A;#x4E3A;#x4EC0;# x4E48;#x4F1A;#x5E94;#xxxxLS160;#x4F5C;#x7528;#xFF1F;1. #x903B;#x8F91;#x610F;#x8C61;#xxxxLS160;#x64CD;#x4F5C;#x4E0E;#x4E8C;#x8FDB;#x5236;#x6 B65;#x7136;#x540E;#x8FDB;#x884C;#x8BBE;#x8BA1;#x7684;#x5 39F;#x56E0;#x662F;#x56E0;#x4E3A;#x5B83;#x5177;#x6709;#x5F 53;#x524D;#x8BBE;#x5907;#x662F;#x6B63;#x5728;#x4F7F;#x752 8;#x7684;#x540C;#x6B65;#x7C7B;#x53EF;#x7F16;#x7A3B;#x8BA1 ;#x6570;#x5668;#xFF0C;#x53EF;#x4EE5;#x5BF9;#xFF18;#x8F6C;# x6362;#x8FDB;#x884C;#x8BA1;#x6570;#x3002;2.BCD#x8F93;#x51FA;#x5668;#x7684;#x82E5;#x672A;#x88AB;#x6F C0;#x6D3B;#xFF0C;#x662F;#x5176;#x62AC;#x5C5E;#x4E8E;#x4E0 0;#x79CD;#x4E0D;#x6B63;#x786E;#x72B6;#x6001;#xFF0C;#x8FD 9;#x4E5F;#x5C31;#x4F1A;#x5BF9;#x6700;#x540E;#x7684;#xFF18; #x8F6C;#x6362;#x7ED3;#x679C;#x9020;#x6210;#x5F71;#x54CD; #xFF0C;#x4E5F;#x4E3A;#x4EC0;#x4E48;#x9700;#x8981;#x8D4B;# x4E88;#x53EF;#x6BD4;#x7684;#xFF19;#x8F6C;#x6362;#x7ED3;#x 679C;#x3002#x4E00;#x4E2A;#x53EF;#x80FD;#x7684;#x89E3;#x51B3;#x65B9;# x6848;#x662F;#x653E;#x7F6E;#x4E00;#x4E2A;#x8D85;#x7EBF;#x 4F9B;#xxxxLS160#x7684;#x63A5;#x53E3;#xFF0C;#x5728;#x7F16;#x7A0B;#x4E2D;#x5728;#x914D;#x7F6E;#x4E00;#x4E2A;#x589E; #x5220;#x65B9;#x6CD5;#x8FDB;#x884C;#x521B;#x5EFA;#x3002#xFF19;#x8F6C;#x6362;#x7ED3;#x679C;#x7684;#x5B9E;#x73B0; #x6709;#x4E86;#x5982;#x4E0A;#x8BBE;#x8BA1;#x7684;#x6309;# x7167;#xFF0C;#x6307;#x5B9A;#x4E86;#x4E00;#x4E2A;#xFF18;#x 8F6C;#x6362;#x5668;#x7684;#x6240;#x6709;#x5165;#x53E3;#xF F0C;#x5386;#x53F2;#x6570;#x636E;#x662F;#x4E0D;#x53EF;#x8D 85;#x8FC7;#xFF19;#x7684;#xFF0C;#x8FD9;#x6837;#x5728;#x4E0 A;#xxxxLS160#x7684;#x6A21;#x677F;#x4E0A;#x8BA1;#x6570;#x 5668;#x53EF;#x4EE5;#x8F6C;#x6362;#xFF19;#x5747;#x6570;#x76 84;#x6570;#x636E;#x3002#x8FD9;#x6837;#x8FD0;#x7B97;#x4E0 0;#x4E2A;#xFF18;#x8F6C;#x6362;#x8FDB;#x884C;#x8BA1;#x6570 ;#xFF0C;#x5E76;#x8F6C;#x6362;#xFF19;#x8F6C;#x6362;#x6765;# x6E90;#x8FD9;#x6837;#xFF0C;#x5728;#x6B64;#x540E;#x8FD0;#x 7B97;#x5668;#x5C31;#x53EF;#x4EE5;#x628A;#xFF18;#x8F6C;#x6 362;#x6210;#xFF19;#x8F6C;#x6362;#x66F4;#x6362;#x7684;#x67 81;#x6548;#x6570;#x636E;#x3002#x5168;#x90E8;#x6240;#x6709;#x7684;#x8FC7;#x7A0B;#x66F4;# x6362;#x5DF2;#x5B8C;#x6210;mdash;mdash;#x63A5;#x6536;#xF F18;#x8F6C;#x6362;#x7684;#x7E41;#x8EAB;#x7684;#x6307;#x4E E4;#xFF0C;#x63A5;#x53D7;#xFF18;#x8F6C;#x6362;#x7684;#x5360;#x7A0B;#x5EA6;#x6216;#x8005;#x7E73;#x653E;#x8F93;#x51FA; #xFF0C;#x548C;#x5220;#x9664;#x8FD9;#x4E9B;#x6570;#x636E;# xFF0C;#x5E76;#x5728;#x6700;#x540E;#x4E00;#x6B21;#x4F7F;#xx xx#x8F6C;#x6362;#x5668;#x60F3;#x5267;#x65E0;#x4E8B;#x65B9; #x5F0F;#x6765;#x589E;#x52A0;#x6216;#x8005;#x4F24;#x5BB3;# x8FD9;#x4E9B;#x6570;#x636E;#x3002六、电路测试完成电路设计后,需要对电路进行测试来验证其功能和性能。

四位与非门设计及4位二进制译码器

四位与非门设计及4位二进制译码器

课程设计题目: (一)4位与非门电路设计(二)4输入二进制译码器2013年7 月5 日课题一:4位与非门电路设计一、设计目的学会使用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工具HSPICE,熟练地用网表文件来描述模拟电路,并熟悉应用HSPICE内部元件库。

通过该实验,掌握HSPICE的设计方法,加深对课程知识的感性认识,增强电路设计与综合分析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是用HSPICE软件来实现对四位与非门电路的设计与仿真,熟悉用MOS器件来设计四位逻辑输入与非门电路,了解用MOS器件设计与TTL与非门的优缺点。

二、设计原理1、HSPICE的介绍及功能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集成电路规模不断提高,对电路性能的设计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势必对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的EDA 工具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自197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开发的用于集成电路性能分析的电路模拟程序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C Emphasis)诞生以来,为适应现代微电子工业的发展,各种用于集成电路设计的电路模拟分析工具不断涌现。

HSPICE 是Meta-Software 公司为集成电路设计中的稳态分析,瞬态分析和频域分析等电路性能的模拟分析而开发的一个商业化通用电路模拟程序,它在伯克利的SPICE(1972 年推出),MicroSim公司的PSPICE(1984 年推出)以及其它电路分析软件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一些新的功能,经过不断的改进,目前已被许多公司、大学和研究开发机构广泛应用。

HSPICE 可与许多主要的EDA设计工具,诸如Cadence,Workview 等兼容,能提供许多重要的针对集成电路性能的电路仿真和设计结果。

采用HSPICE 软件可以在直流到高于100MHz 的微波频率范围内对电路作精确的仿真、分析和优化。

在实际应用中, HSPICE能提供关键性的电路模拟和设计方案,并且应用HSPICE进行电路模拟时其电路规模仅取决于用户计算机的实际存储器容量。

高级电工理论试题及答案

高级电工理论试题及答案

高级电工综合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0题,共50分,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两相短路电流是三相短路电流的()倍。

A 、√3 B、√2 C、√3/2 D、√2/22.10KV线路首端发生金属性短路故障时,作用于断路跳闸的继电保护是()保护。

A、电流B、速断C、定时速断D、反时限过流3.当线路故障出现时,保护装置动作将故障切除,然后自动重合闸,若属稳定性故障,则加速装置应立即动作将断路器断开,这叫( )。

A、二次重合闸保护B、一次重合闸保护C、重合闸前加速保护D、重合闸后加速保护4.共阳极LED数码管加反相器驱动时显示符“6”的字型码是()。

A、A06HB、7DHC、82HD、FAH5.ADC0809芯片是m路模拟输入的n位A/D转换器,m、n是( )。

A、8、8B、8、9C、8、16D、1、86.欲将P1的高4位保留不变,低4位取反,可用指令()。

A、ANL P1B、ORL P1C、XRL P1D、以上三句都不行7.一主程序中有一句LP:SJMP LP,功能为等待中断,当发生中断且中断返回,应()。

A、返回到该句B、返回到该句的下一条指令处C、返回到该句的上一条指令处D、返回到主程序开始处8.具有记忆功能电路是()。

A、与非门B、异或门C、加法器D、触发器9.(51)=()2。

10A、110011B、100110C、110001D、10000110、逻辑表态式A+AB等于()。

A、AB、1+AC、1+BD、B11.双稳态触发脉冲过窄,将会使电路出现的后果是()。

A、空翻B、正常翻转C、触发而不翻转D、不定12.将一个正弦波信号转换成同一频率的矩形波,应采用()。

A、十进制计数器B、单稳态触发器C、施密特触发器D、JK触发器13.若把一个频率为10KH的矩形波变换成为一个1KH的矩形波应采用()。

A、十进制计数器B、单稳态触发器C、施密特触发器D、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14.二进制数110110110对应的十六进制数可表示为()。

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设计[蒋立平主编][习题解答]【甄选文档】

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设计[蒋立平主编][习题解答]【甄选文档】

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设计[蒋立平主编][习题解答]第4章习题及解答4.1 用门电路设计一个4线—2线二进制优先编码器。

编码器输入为3210A A A A ,3A 优先级最高,0A 优先级最低,输入信号低电平有效。

输出为10Y Y ,反码输出。

电路要求加一G 输出端,以指示最低优先级信号0A 输入有效。

题4.1 解:根据题意,可列出真值表,求表达式,画出电路图。

其真值表、表达式和电路图如图题解4.1所示。

由真值表可知3210G A AA A =。

(a)0 0 0 00 0 0 10 0 1 00 0 1 10 1 0 00 1 0 10 1 1 00 1 1 11 0 0 0 1 0 0 11 0 1 01 0 1 11 1 0 01 1 0 11 1 1 01 1 1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100011111010110000103A 2A 1A 0A 1Y 0Y G真值表1Y 3A 2A 1A 0Y GA 00 01 11 100010001111000000001101113A 2A 1A 0A 03231Y A A A A =+00 01 11 1000000011110001000011103A 2A 1A 0A 132Y A A =(b) 求输出表达式(c) 编码器电路图图 题解4.14.3 试用3线—8线译码器74138扩展为5线—32线译码器。

译码器74138逻辑符号如图4.16(a )所示。

题4.3 解:5线—32线译码器电路如图题解4.3所示。

ENA 0A 1A 2A 3A 4图 题解4.34.5写出图P4.5所示电路输出1F 和2F 的最简逻辑表达式。

译码器74138功能表如表4.6所示。

&01234567BIN/OCTEN &CB A 421&F 1F 2174138图 P4.5题4.5解:由题图可得:12(,,)(0,2,4,6)(,,)(1,3,5,7)F C B A m A F C B A m A====∑∑4.7 试用一片4线—16线译码器74154和与非门设计能将8421BCD 码转换为格雷码的代码转换器。

蒋立平版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设计习题答案

蒋立平版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设计习题答案

蒋立平版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设计 第1章习题及解答1.1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等值的十进制数。

(1) (11011)2(2(10010111)2 (3) (1101101)2(4 (11111111)2 (5) (0.1001)2 (6 (0.0111)2 (7) (11.001)2 (8 (101011.11001)2题1.1 解: (1) (11011)2 =(27)10(10010111)2 =(151)10(3) (1101101)2 =(109)10 (11111111)2 =(255)10(5) (0.1001)2 =(0.5625)10 (0.0111)2 =(0.4375)10(7) (11.001)2 =(3.125)10 (101011.11001)2 =(43.78125)101.3 数。

(1) (1010111)2(110111011)2 (3) (10110.011010)2(4) (101100.110011)2 题1.3 解: (1) (1010111)2=(57)16 =(127)8(2) (110011010)2 =(19A )16 =(632)8 (3) (10110.111010)2 =(16.E8)16 =((4) (101100.01100001)2 =(2C.61)16 =1.5 将下列十进制数表示为8421BCD 码。

(1) (43)10 (95.12)10 (3) (67.58)10 ( (932.1)10题1.5 解:(1) (43)10 =(01000011)8421BC D(2) (95.12)10 =(10010101.00010010)8421BC D (3) (67.58)10 =(01100111.01011000)8421BC D (4) (932.1)10 =(1.7 将下列有符号的十进制数表示成补二进制数。

(1) +13 (2)−9 (3)+3 (4)−题1.7解:(1) +13 =(01101)2 ((10111)2(3) +3 =(00011)2 ((11000)21.9 用真值表证明下列各式相等。

数字电路——2-4译码器设计

数字电路——2-4译码器设计

目录1 绪论 (1)1.1设计背景 (1)2 电路分析 (2)2.1 2-4功能分析 (2)2.2 2-4译码器逻辑图 (3)3 系统建模与仿真 (4)3.1 建模 (4)3.2 仿真波形 (5)4 仿真结果分析 (7)5 小结与体会 (8)参考文献 (9)1 绪论1.1设计背景在数字系统中,经常需要将一中代码转换为另一种代码,以满足特定的需求,完成这种功能的电路称为码转化电路。

译码器就属于其中一种。

而译码就是编码的逆过程,它的功能是将具有特定含义的二进制码转换成对应的有效输出信号,具有译码功能的的逻辑电路称为译码器。

而2-4译码器是唯一地址译码器,是将一系列的代码转换成与之一一对应有效的信号。

常用于计算机中对存储单元地址的译码,因此,设计2-4译码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2 matlab简介MATLAB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

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它主要由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组成。

本设计主要采用simulink进行设计与仿真。

Simulink是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环境。

在该环境中,无需大量书写程序,而只需要通过简单直观的鼠标操作,就可构造出复杂的系统。

Simulink具有适应面广、结构和流程清晰及仿真精细、贴近实际、效率高、灵活等优点,并基于以上优点Simulink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仿真和设计。

同时有大量的第三方软件和硬件可应用于或被要求应用于Simulink。

74LS系列大全

74LS系列大全

首页电子资料技术应用电子元器件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电位器变压器继电器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集成电路开关器件发光二极管接插件电声器件电子管晶振温敏元件光敏元器件湿敏元器件压敏电阻传感器数码管保险丝可控硅电子镇流器PCB热敏电阻电池接口定义芯片引脚图元件代换光耦电子电路图技术论坛您的位置:电子发烧友网 > 电子元器件 > 接口定义 >74系列芯片引脚图资料大全2009年05月03日 23:31 本站整理作者:佚名关键字:74LS(56)74hc(83)74系列芯片引脚图资料大全反相器驱动器LS04 LS05 LS06 LS07 LS125 LS240 LS244 LS245与门与非门LS00 LS08 LS10 LS11 LS20 LS21 LS27 LS30 LS38 或门或非门与或非门 LS02 LS32 LS51 LS64 LS65异或门比较器LS86译码器LS138 LS139寄存器LS74 LS175 LS373反相器:Vcc 6A 6Y 5A 5Y 4A 4Y 六非门 74LS04┌┴—┴—┴—┴—┴—┴—┴┐ 六非门(OC门) 74LS05_ │14 13 12 11 10 9 8│ 六非门(OC高压输出) 74LS06Y = A )││ 1 2 3 4 5 6 7│1A 1Y 2A 2Y 3A 3Y GND驱动器:Vcc 6A 6Y 5A 5Y 4A 4Y┌┴—┴—┴—┴—┴—┴—┴┐│14 13 12 11 10 9 8│Y = A )│ 六驱动器(OC高压输出) 74LS07│ 1 2 3 4 5 6 7│└┬—┬—┬—┬—┬—┬—┬┘1A 1Y 2A 2Y 3A 3Y GNDVcc -4C 4A 4Y -3C 3A 3Y┌┴—┴—┴—┴—┴—┴—┴┐_ │14 13 12 11 10 9 8│Y =A+C )│ 四总线三态门 74LS125│ 1 2 3 4 5 6 7│└┬—┬—┬—┬—┬—┬—┬┘-1C 1A 1Y -2C 2A 2Y GNDVcc -G B1 B2 B3 B4 B8 B6 B7 B8┌┴—┴—┴—┴—┴—┴—┴—┴—┴—┴┐ 8位总线驱动器 74LS245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DIR=1 A=>B│ 1 2 3 4 5 6 7 8 9 10│ DIR=0 B=>A└┬—┬—┬—┬—┬—┬—┬—┬—┬—┬┘DIR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GND页首非门,驱动器与门,与非门或门,或非门异或门,比较器译码器寄存器正逻辑与门,与非门:Vcc 4B 4A 4Y 3B 3A 3Y┌┴—┴—┴—┴—┴—┴—┴┐│14 13 12 11 10 9 8│Y = AB )│ 2输入四正与门 74LS08│ 1 2 3 4 5 6 7│└┬—┬—┬—┬—┬—┬—┬┘1A 1B 1Y 2A 2B 2Y GNDVcc 4B 4A 4Y 3B 3A 3Y__ │14 13 12 11 10 9 8│Y = AB )│ 2输入四正与非门 74LS00│ 1 2 3 4 5 6 7│└┬—┬—┬—┬—┬—┬—┬┘1A 1B 1Y 2A 2B 2Y GNDVcc 1C 1Y 3C 3B 3A 3Y┌┴—┴—┴—┴—┴—┴—┴┐___ │14 13 12 11 10 9 8│Y = ABC )│ 3输入三正与非门 74LS10│ 1 2 3 4 5 6 7│└┬—┬—┬—┬—┬—┬—┬┘1A 1B 2A 2B 2C 2Y GNDVcc H G Y┌┴—┴—┴—┴—┴—┴—┴┐│14 13 12 11 10 9 8│)│ 8输入与非门 74LS30│ 1 2 3 4 5 6 7│ ________└┬—┬—┬—┬—┬—┬—┬┘ Y = ABCDEFGHA B C D E F GND页首非门,驱动器与门,与非门或门,或非门异或门,比较器译码器寄存器正逻辑或门,或非门:Vcc 4B 4A 4Y 3B 3A 3Y┌┴—┴—┴—┴—┴—┴—┴┐ 2输入四或门 74LS32│14 13 12 11 10 9 8│)│ Y = A+B│ 1 2 3 4 5 6 7│└┬—┬—┬—┬—┬—┬—┬┘1A 1B 1Y 2A 2B 2Y GNDVcc 4Y 4B 4A 3Y 3B 3A┌┴—┴—┴—┴—┴—┴—┴┐ 2输入四或非门 74LS02│14 13 12 11 10 9 8│ ___)│ Y = A+B│ 1 2 3 4 5 6 7│└┬—┬—┬—┬—┬—┬—┬┘1Y 1A 1B 2Y 2A 2B GNDVcc 2Y 2B 2A 2D 2E 1F┌┴—┴—┴—┴—┴—┴—┴┐ 双与或非门 74S51│14 13 12 11 10 9 8│ _____)│ 2Y = AB+DE│ 1 2 3 4 5 6 7│ _______└┬—┬—┬—┬—┬—┬—┬┘ 1Y = ABC+DEF1Y 1A 1B 1C 1D 1E GNDVcc D C B K J Y┌┴—┴—┴—┴—┴—┴—┴┐ 4-2-3-2与或非门 74S64 74S65(OC门) │14 13 12 11 10 9 8│ ______________)│ Y = ABCD+EF+GHI+JK│ 1 2 3 4 5 6 7│└┬—┬—┬—┬—┬—┬—┬┘A E F G H I GND页首非门,驱动器与门,与非门或门,或非门异或门,比较器译码器寄存器2输入四异或门 74LS86Vcc 4B 4A 4Y 3Y 3B 3A┌┴—┴—┴—┴—┴—┴—┴┐│14 13 12 11 10 9 8│)│ _ _│ 1 2 3 4 5 6 7│ Y=AB+AB└┬—┬—┬—┬—┬—┬—┬┘1A 1B 1Y 2Y 2A 2B GND8*2输入比较器 74LS688_Vcc Y B8 A8 B7 A7 B6 A6 B5 A5┌┴—┴—┴—┴—┴—┴—┴—┴—┴—┴┐ 8*2输入比较器 74LS688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 2 3 4 5 6 7 8 9 10│└┬—┬—┬—┬—┬—┬—┬—┬—┬—┬┘CE A1 B1 A2 B2 A3 B3 A4 B4 GND_Y=A1⊙B1+A2⊙B2+A3⊙B3+A4⊙B4+A5⊙B5+A6⊙B6+A7⊙B7+A8⊙B8页首非门,驱动器与门,与非门或门,或非门异或门,比较器译码器寄存器3-8译码器 74LS138Vcc -Y0 -Y1 -Y2 -Y3 -Y4 -Y5 -Y6 __ _ _ _ __ _ _ __ _ _ __ _┌┴—┴—┴—┴—┴—┴—┴—┴┐ Y0=A B C Y1=A B B Y2=A B C Y3=A B C │16 15 14 13 12 11 10 9 │)│ __ _ _ __ _ __ _ __│ 1 2 3 4 5 6 7 8│ Y4=A B C Y5=A B C Y6=A B C Y7=A B C└┬—┬—┬—┬—┬—┬—┬—┬┘A B C -CS0 -CS1 CS2 -Y7 GND双2-4译码器 74LS139Vcc -2G 2A 2B -Y0 -Y1 -Y2 -Y3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Y0=2A 2B Y1=2A 2B Y2=2A 2B Y3=2A 2B │16 15 14 13 12 11 10 9 │)│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1 2 3 4 5 6 7 8│ Y0=1A 1B Y1=1A 1B Y2=1A 1B Y3=1A 1B└┬—┬—┬—┬—┬—┬—┬—┬┘-1G 1A 1B -Y0 -Y1 -Y2 -Y3 GND8*2输入比较器 74LS688_Vcc Y B8 A8 B7 A7 B6 A6 B5 A5┌┴—┴—┴—┴—┴—┴—┴—┴—┴—┴┐ 8*2输入比较器 74LS688│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 2 3 4 5 6 7 8 9 10│└┬—┬—┬—┬—┬—┬—┬—┬—┬—┬┘CE A1 B1 A2 B2 A3 B3 A4 B4 GND_Y=A1⊙B1+A2⊙B2+A3⊙B3+A4⊙B4+A5⊙B5+A6⊙B6+A7⊙B7+A8⊙B8寄存器:Vcc 2CR 2D 2Ck 2St 2Q -2Q┌┴—┴—┴—┴—┴—┴—┴┐ 双D触发器74LS74│14 13 12 11 10 9 8 │)││ 1 2 3 4 5 6 7│└┬—┬—┬—┬—┬—┬—┬┘1Cr 1D 1Ck 1St 1Q -1Q GNDVcc 8Q 8D 7D 7Q 6Q 6D 5D 5Q ALE┌┴—┴—┴—┴—┴—┴—┴—┴—┴—┴┐ 8位锁存器 74LS373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 2 3 4 5 6 7 8 9 10│└┬—┬—┬—┬—┬—┬—┬—┬—┬—┬┘-OE 1Q 1D 2D 2Q 3Q 3D 4D 4Q GND等.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74芯片,以便大家在电路中遇到了查询---------------------------------------------------- 型号内容----------------------------------------------------74ls00 2输入四与非门74ls01 2输入四与非门 (oc)74ls02 2输入四或非门74ls03 2输入四与非门 (oc)74ls04 六倒相器74ls05 六倒相器(oc)74ls06 六高压输出反相缓冲器/驱动器(oc,30v) 74ls07 六高压输出缓冲器/驱动器(oc,30v)74ls08 2输入四与门74ls09 2输入四与门(oc)74ls10 3输入三与非门74ls11 3输入三与门74ls12 3输入三与非门 (oc)74ls13 4输入双与非门 (斯密特触发)74ls14 六倒相器(斯密特触发)74ls15 3输入三与门 (oc)74ls16 六高压输出反相缓冲器/驱动器(oc,15v) 74ls17 六高压输出缓冲器/驱动器(oc,15v)74ls18 4输入双与非门 (斯密特触发)74ls19 六倒相器(斯密特触发)74ls20 4输入双与非门74ls21 4输入双与门74ls22 4输入双与非门(oc)74ls23 双可扩展的输入或非门74ls24 2输入四与非门(斯密特触发)74ls25 4输入双或非门(有选通)74ls26 2输入四高电平接口与非缓冲器(oc,15v) 74ls27 3输入三或非门74ls28 2输入四或非缓冲器74ls30 8输入与非门74ls31 延迟电路74ls32 2输入四或门74ls33 2输入四或非缓冲器(集电极开路输出) 74ls34 六缓冲器74ls35 六缓冲器(oc)74ls36 2输入四或非门(有选通)74ls37 2输入四与非缓冲器74ls38 2输入四或非缓冲器(集电极开路输出) 74ls39 2输入四或非缓冲器(集电极开路输出) 74ls40 4输入双与非缓冲器74ls41 bcd-十进制计数器74ls42 4线-10线译码器(bcd输入)74ls43 4线-10线译码器(余3码输入)74ls44 4线-10线译码器(余3葛莱码输入)74ls45 bcd-十进制译码器/驱动器74ls46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74ls47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74ls48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74ls49 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oc)74ls50 双二路2-2输入与或非门(一门可扩展)74ls51 双二路2-2输入与或非门74ls51 二路3-3输入,二路2-2输入与或非门74ls52 四路2-3-2-2输入与或门(可扩展)74ls53 四路2-2-2-2输入与或非门(可扩展)74ls53 四路2-2-3-2输入与或非门(可扩展)74ls54 四路2-2-2-2输入与或非门74ls54 四路2-3-3-2输入与或非门74ls54 四路2-2-3-2输入与或非门74ls55 二路4-4输入与或非门(可扩展)74ls60 双四输入与扩展74ls61 三3输入与扩展74ls62 四路2-3-3-2输入与或扩展器74ls63 六电流读出接口门74ls64 四路4-2-3-2输入与或非门74ls65 四路4-2-3-2输入与或非门(oc)74ls70 与门输入上升沿jk触发器74ls71 与输入r-s主从触发器74ls72 与门输入主从jk触发器74ls73 双j-k触发器(带清除端)74ls74 正沿触发双d型触发器(带预置端和清除端)74ls75 4位双稳锁存器74ls76 双j-k触发器(带预置端和清除端)74ls77 4位双稳态锁存器74ls78 双j-k触发器(带预置端,公共清除端和公共时钟端) 74ls80 门控全加器74ls81 16位随机存取存储器74ls82 2位二进制全加器(快速进位)74ls83 4位二进制全加器(快速进位)74ls84 16位随机存取存储器74ls85 4位数字比较器74ls86 2输入四异或门74ls87 四位二进制原码/反码/oi单元74ls89 64位读/写存储器74ls90 十进制计数器74ls91 八位移位寄存器74ls92 12分频计数器(2分频和6分频)74ls93 4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94 4位移位寄存器(异步)74ls95 4位移位寄存器(并行io)74ls96 5位移位寄存器74ls97 六位同步二进制比率乘法器74ls100 八位双稳锁存器74ls103 负沿触发双j-k主从触发器(带清除端)74ls106 负沿触发双j-k主从触发器(带预置,清除,时钟) 74ls107 双j-k主从触发器(带清除端)74ls108 双j-k主从触发器(带预置,清除,时钟)74ls109 双j-k触发器(带置位,清除,正触发)74ls110 与门输入j-k主从触发器(带锁定)74ls111 双j-k主从触发器(带数据锁定)74ls112 负沿触发双j-k触发器(带预置端和清除端)74ls113 负沿触发双j-k触发器(带预置端)74ls114 双j-k触发器(带预置端,共清除端和时钟端)74ls116 双四位锁存器74ls120 双脉冲同步器/驱动器74ls121 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74ls122 可再触发单稳态多谐振荡器(带清除端)74ls123 可再触发双单稳多谐振荡器74ls125 四总线缓冲门(三态输出)74ls126 四总线缓冲门(三态输出)74ls128 2输入四或非线驱动器74ls131 3-8译码器74ls132 2输入四与非门(斯密特触发)74ls133 13输入端与非门74ls134 12输入端与门(三态输出)74ls135 四异或/异或非门74ls136 2输入四异或门(oc)74ls137 八选1锁存译码器/多路转换器74ls138 3-8线译码器/多路转换器74ls139 双2-4线译码器/多路转换器74ls140 双4输入与非线驱动器74ls141 bcd-十进制译码器/驱动器74ls142 计数器/锁存器/译码器/驱动器74ls145 4-10译码器/驱动器74ls147 10线-4线优先编码器74ls148 8线-3线八进制优先编码器74ls150 16选1数据选择器(反补输出)74ls151 8选1数据选择器(互补输出)74ls152 8选1数据选择器多路开关74ls153 双4选1数据选择器/多路选择器74ls154 4线-16线译码器74ls155 双2-4译码器/分配器(图腾柱输出)74ls156 双2-4译码器/分配器(集电极开路输出)74ls157 四2选1数据选择器/多路选择器74ls158 四2选1数据选择器(反相输出)74ls160 可预置bcd计数器(异步清除)74ls161 可预置四位二进制计数器(并清除异步)74ls162 可预置bcd计数器(异步清除)74ls163 可预置四位二进制计数器(并清除异步)74ls164 8位并行输出串行移位寄存器74ls165 并行输入8位移位寄存器(补码输出)74ls166 8位移位寄存器74ls167 同步十进制比率乘法器74ls168 4位加/减同步计数器(十进制)74ls169 同步二进制可逆计数器74ls170 4*4寄存器堆74ls171 四d触发器(带清除端)74ls172 16位寄存器堆74ls173 4位d型寄存器(带清除端)74ls174 六d触发器74ls175 四d触发器74ls176 十进制可预置计数器74ls177 2-8-16进制可预置计数器74ls178 四位通用移位寄存器74ls179 四位通用移位寄存器74ls180 九位奇偶产生/校验器74ls181 算术逻辑单元/功能发生器74ls182 先行进位发生器74ls183 双保留进位全加器74ls184 bcd-二进制转换器74ls185 二进制-bcd转换器74ls190 同步可逆计数器(bcd,二进制)74ls191 同步可逆计数器(bcd,二进制)74ls192 同步可逆计数器(bcd,二进制)74ls193 同步可逆计数器(bcd,二进制)74ls194 四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74ls195 四位通用移位寄存器74ls196 可预置计数器/锁存器74ls197 可预置计数器/锁存器(二进制)74ls198 八位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9 八位移位寄存器74ls210 2-5-10进制计数器74ls213 2-n-10可变进制计数器74ls221 双单稳触发器74ls230 八3态总线驱动器74ls231 八3态总线反向驱动器74ls240 八缓冲器/线驱动器/线接收器(反码三态输出)74ls241 八缓冲器/线驱动器/线接收器(原码三态输出)74ls242 八缓冲器/线驱动器/线接收器74ls243 4同相三态总线收发器74ls244 八缓冲器/线驱动器/线接收器74ls245 八双向总线收发器74ls246 4线-七段译码/驱动器(30v)74ls247 4线-七段译码/驱动器(15v)74ls248 4线-七段译码/驱动器74ls249 4线-七段译码/驱动器74ls251 8选1数据选择器(三态输出)74ls253 双四选1数据选择器(三态输出)74ls256 双四位可寻址锁存器74ls257 四2选1数据选择器(三态输出)74ls258 四2选1数据选择器(反码三态输出)74ls259 8为可寻址锁存器74ls260 双5输入或非门74ls261 4*2并行二进制乘法器74ls265 四互补输出元件74ls266 2输入四异或非门(oc)74ls270 2048位rom (512位四字节,oc)74ls271 2048位rom (256位八字节,oc)74ls273 八d触发器74ls274 4*4并行二进制乘法器74ls275 七位片式华莱士树乘法器74ls276 四jk触发器74ls278 四位可级联优先寄存器74ls279 四s-r锁存器74ls280 9位奇数/偶数奇偶发生器/较验器74ls28174ls283 4位二进制全加器74ls290 十进制计数器74ls291 32位可编程模74ls293 4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294 16位可编程模74ls295 四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74ls298 四-2输入多路转换器(带选通)74ls299 八位通用移位寄存器(三态输出)74ls348 8-3线优先编码器(三态输出)74ls352 双四选1数据选择器/多路转换器74ls353 双4-1线数据选择器(三态输出)74ls354 8输入端多路转换器/数据选择器/寄存器,三态补码输出74ls355 8输入端多路转换器/数据选择器/寄存器,三态补码输出74ls356 8输入端多路转换器/数据选择器/寄存器,三态补码输出74ls357 8输入端多路转换器/数据选择器/寄存器,三态补码输出74ls365 6总线驱动器74ls366 六反向三态缓冲器/线驱动器74ls367 六同向三态缓冲器/线驱动器74ls368 六反向三态缓冲器/线驱动器74ls373 八d锁存器74ls374 八d触发器(三态同相)74ls375 4位双稳态锁存器74ls377 带使能的八d触发器74ls378 六d触发器74ls379 四d触发器74ls381 算术逻辑单元/函数发生器74ls382 算术逻辑单元/函数发生器74ls384 8位*1位补码乘法器74ls385 四串行加法器/乘法器74ls386 2输入四异或门74ls390 双十进制计数器74ls391 双四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395 4位通用移位寄存器74ls396 八位存储寄存器74ls398 四2输入端多路开关(双路输出) 74ls399 四-2输入多路转换器(带选通)74ls422 单稳态触发器74ls423 双单稳态触发器74ls440 四3方向总线收发器,集电极开路74ls441 四3方向总线收发器,集电极开路74ls442 四3方向总线收发器,三态输出74ls443 四3方向总线收发器,三态输出74ls444 四3方向总线收发器,三态输出74ls445 bcd-十进制译码器/驱动器,三态输出74ls446 有方向控制的双总线收发器74ls448 四3方向总线收发器,三态输出74ls449 有方向控制的双总线收发器74ls465 八三态线缓冲器74ls466 八三态线反向缓冲器74ls467 八三态线缓冲器74ls468 八三态线反向缓冲器74ls490 双十进制计数器74ls540 八位三态总线缓冲器(反向)74ls541 八位三态总线缓冲器74ls589 有输入锁存的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74ls590 带输出寄存器的8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591 带输出寄存器的8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592 带输出寄存器的8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593 带输出寄存器的8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594 带输出锁存的8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74ls595 8位输出锁存移位寄存器74ls596 带输出锁存的8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74ls597 8位输出锁存移位寄存器74ls598 带输入锁存的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74ls599 带输出锁存的8位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74ls604 双8位锁存器74ls605 双8位锁存器74ls606 双8位锁存器74ls607 双8位锁存器74ls620 8位三态总线发送接收器(反相)74ls621 8位总线收发器74ls622 8位总线收发器74ls623 8位总线收发器74ls640 反相总线收发器(三态输出)74ls641 同相8总线收发器,集电极开路74ls642 同相8总线收发器,集电极开路74ls643 8位三态总线发送接收器74ls644 真值反相8总线收发器,集电极开路74ls645 三态同相8总线收发器74ls646 八位总线收发器,寄存器74ls647 八位总线收发器,寄存器74ls648 八位总线收发器,寄存器74ls649 八位总线收发器,寄存器74ls651 三态反相8总线收发器74ls652 三态反相8总线收发器74ls653 反相8总线收发器,集电极开路74ls654 同相8总线收发器,集电极开路74ls668 4位同步加/减十进制计数器74ls669 带先行进位的4位同步二进制可逆计数器74ls670 4*4寄存器堆(三态)74ls671 带输出寄存的四位并入并出移位寄存器74ls672 带输出寄存的四位并入并出移位寄存器74ls673 16位并行输出存储器,16位串入串出移位寄存器74ls674 16位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74ls681 4位并行二进制累加器74ls682 8位数值比较器(图腾柱输出)74ls683 8位数值比较器(集电极开路)74ls684 8位数值比较器(图腾柱输出)74ls685 8位数值比较器(集电极开路)74ls686 8位数值比较器(图腾柱输出)74ls687 8位数值比较器(集电极开路)74ls688 8位数字比较器(oc输出)74ls689 8位数字比较器74ls690 同步十进制计数器/寄存器(带数选,三态输出,直接清除)74ls691 计数器/寄存器(带多转换,三态输出)74ls692 同步十进制计数器(带预置输入,同步清除)74ls693 计数器/寄存器(带多转换,三态输出)74ls696 同步加/减十进制计数器/寄存器(带数选,三态输出,直接清除) 74ls697 计数器/寄存器(带多转换,三态输出)74ls698 计数器/寄存器(带多转换,三态输出)74ls699 计数器/寄存器(带多转换,三态输出)74ls716 可编程模n十进制计数器74ls718 可编程模n十进制计数器相关阅读:•[单片机] 74HC595驱动LED的电路设计方案 2012-10-14•[RF/无线] 一种基于VXI总线的射频开关模块设计 2012-09-19•[光电驱动电路] 74HC595芯片驱动LED的电路设计 2012-08-08 •[555集成电路大全] 普通电灯泡产生烛光的简单电路 2012-03-29 •[遥控电路图] 74LS74构成的遥控电路 2011-11-28•[照明灯电路图] SN74LS74构成的红外遥控开关灯电路 2011-11-28 •[模拟技术] 74HC240制作寻光机器人 2011-11-26•[单片机] 74HC595驱动led单色点阵屏程序 2011-07-24( 发表人:S&W)相关下载•74LS175键盘电路0•74hc573中文资料pdf51•LED显示屏常用芯片简介(74HC138_74HC245_74HC595_4953_T70•74LS42译码器英文资料6•74HC系列通用逻辑电路功能表24•74HC245中文资料101•74HC4851资料7•用74LS148扩展中断4阅读排行78040 la7840各引脚功能及电压资料 01-162.VGA线接法详细介绍 12-213.三极管s8050管脚图及参数 01-234.lm324引脚图管脚图 lm324应用电路 12-085.电脑串口引脚定义图 01-246.RS485接口定义图 04-04b接口接线图 05-038.mini usb 接口定义 5针usb接口定义图 04-279.15针VGA接口定义图 11-2710.自制vga转s端子接线图 01-21热门词LED FPGA DSP DIY CMOS3G电路图IC CPLD开关电源。

用与非门设计一个四变量表决电路

用与非门设计一个四变量表决电路

1 用与非门设计一个四变量表决电路。

当变量A、B、C、D 有3个或3个以上为1时输出为Y1输入为其它状态时输出Y0。

2 用与非门设计一个故障指示电路。

两台电动机同时工作时绿灯亮一台电动机发生故障时黄灯亮两台电动机同时发生故障时红灯亮。

写出详细的设计报告。

3 利用74LS151选择器实现3输入多数表决器。

写出详细的设计报告。

4 A、B、C和D四人在同一实验室工作他们之间的工作关系是⑴A到实验室就可以工作⑵B必须C到实验室后才有工作可做⑶D只有A在实验室才可以工作。

请将实验室中没人工作这一时间用逻辑表达式表达出来。

5 设计一个解决如下问题的逻辑电路一盏路灯从四个地点A、B、C、D都能独立进行控制。

写出详细的设计报告。

6 旅客列车分特快、直快、慢车等三种。

它们的优先顺序由高到低依次是特快、直快、慢车。

试设计一个列车从车站开出的楼机电路 7 试用74LS138实现下列逻辑函数允许附加门电路画出连线图。

CAY1 CACABY2 8 用与非门设计一个ABC三人表决电路当表决某个提案时多数人同意提案通过同时A具有否决权。

写出详细的设计报告。

9 试用74LS151实现逻辑函数画出连线图。

1BCAY 2 YABC7531m 10 用与非门设计如下电路在3个输入信号中A的优先权最高B次之C最低它们的输出分别是Y1Y2Y3要求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信号输出。

如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信号同时输入时则只有优先级最高的有输出。

写出详细的设计报告。

11 用译码器实现下列逻辑函数画出连线图。

1 YABC6543m 2 YABC119531m 12 用逻辑门电路实现以下电路输入一个四位二进制数当输入“1”的个数为偶数输出是“1”当输入“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是“0”。

写出详细的设计报告。

13 有一密码电子锁锁上有四个锁孔A、B、C、D当按下A和D、或A和C、或B和D时再插入钥匙锁即打开。

若按错了键孔当插入钥匙时锁打不开并发出报警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题目: (一)4位与非门电路设计(二)4输入二进制译码器2013年7 月5 日课题一:4位与非门电路设计一、设计目的学会使用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工具HSPICE,熟练地用网表文件来描述模拟电路,并熟悉应用HSPICE内部元件库。

通过该实验,掌握HSPICE的设计方法,加深对课程知识的感性认识,增强电路设计与综合分析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是用HSPICE软件来实现对四位与非门电路的设计与仿真,熟悉用MOS器件来设计四位逻辑输入与非门电路,了解用MOS器件设计与TTL与非门的优缺点。

二、设计原理1、HSPICE的介绍及功能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集成电路规模不断提高,对电路性能的设计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势必对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的EDA 工具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自197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开发的用于集成电路性能分析的电路模拟程序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C Emphasis)诞生以来,为适应现代微电子工业的发展,各种用于集成电路设计的电路模拟分析工具不断涌现。

HSPICE 是Meta-Software 公司为集成电路设计中的稳态分析,瞬态分析和频域分析等电路性能的模拟分析而开发的一个商业化通用电路模拟程序,它在伯克利的SPICE(1972 年推出),MicroSim公司的PSPICE(1984 年推出)以及其它电路分析软件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一些新的功能,经过不断的改进,目前已被许多公司、大学和研究开发机构广泛应用。

HSPICE 可与许多主要的EDA设计工具,诸如Cadence,Workview 等兼容,能提供许多重要的针对集成电路性能的电路仿真和设计结果。

采用HSPICE 软件可以在直流到高于100MHz 的微波频率范围内对电路作精确的仿真、分析和优化。

在实际应用中, HSPICE能提供关键性的电路模拟和设计方案,并且应用HSPICE进行电路模拟时其电路规模仅取决于用户计算机的实际存储器容量。

2、4输入与非门原理四输入端CMOS与非门电路,其中包括四个串联的N沟道增强型MOS 管和四个并联的P沟道增强型MOS管。

每个输入端连到一个N沟道和一个P沟道MOS管的栅极。

当输入端A、B、C、D中只要有一个为低电平时,就会使与它相连的NMOS管截止,与它相连的PMOS管导通,输出为高电平;仅当A、B、C、D全为高电平时,才会使四个串联的NMOS管都导通,使四个并联的PMOS管都截止,输出为低电平。

设计电路图如下图所示:3、输出网表文件HSPICE 读入一个输入网表文件,并将模拟结果存在一个输出列表文件或图形数据文件中,输入文件<*.sp>包含以下内容:(1)电路网表(子电路和宏、电源等)(2)声明所要使用的库(3)说明要进行的分析(4)说明所要求的输出输入网表文件和库文件可以由原理图的网表生成器或文本编辑器产生。

输入网表文件中的第一行必须是标题行,并且.ALTER辅助模型只能出现在文件最后的.END语句之前,除此之外,其它语句可以按任意顺序排列。

三、设计步骤1、写网表文件首先在Tanner中将上述原理图绘制出,仿真后确保电路图正确且能够实现与非功能,然后生成网表文件。

在文本文档中写出Hspice 软件所要求的网表文件,并另存为*.sp文件。

网表文件如下所示:NANDMOS Circuit.OPTIONS LIST NODE POST.TRAN 200P 60NMNMOS_1 OutPUT A N_1 N_1 NCH W=2.5u L=250nMNMOS_2 N_1 B N_2 N_2 NCH W=2.5u L=250nMNMOS_3 N_2 C N_3 N_3 NCH W=2.5u L=250nMNMOS_4 N_3 D Gnd Gnd NCH W=2.5u L=250nMPMOS_1 OutPUT A Vdd Vdd PCH W=2.5u L=250nMPMOS_2 OutPUT B Vdd Vdd PCH W=2.5u L=250nMPMOS_3 OutPUT C Vdd Vdd PCH W=2.5u L=250nMPMOS_4 OutPUT D Vdd Vdd PCH W=2.5u L=250nVdd Vdd Gnd 5V1 A Gnd PULSE .2 4.8 2N 1N 1N 5N 20NV2 B Gnd PULSE .2 4.8 2N 1N 1N 8N 21NV3 C Gnd PULSE .2 4.8 2N 1N 1N 10N 22NV4 D Gnd PULSE .2 4.8 2N 1N 1N 15N 23NC OUT 0 .01p.MODEL PCH PMOS LEVEL=1.MODEL NCH NMOS LEVEL=1.measure tran maxk max v(OutPut1) from=10NS to=45NS.measure tran mink min v(OutPut1) from=10NS to=45NS.end2、打开网表文件与仿真进入Hspice软件点击open打开上面的网表文件,仿真,如下图所示:点击上图中Avanwaves如下图所示:加入输入信号,仿真波形如下图所示:四、仿真分析1.直流工作点分析每种分析方式都以直流操作点分析开始,对DC.OP分析不收敛的情况,解决方法是:删除.option语句中除acct,list,node,post 之外的所有设置,采用默认设置,查找.lis文件中关于不收敛的原因;使用.nodeset和.ic语句自行设置部分工作点的偏置;DC.OP不收敛还有可能是由于model引起的,如在亚阈值区模型出现电导为负的情况。

2.瞬态分析瞬态分析先进行直流工作点的计算,将计算结果作为瞬态分析在T0时刻的初始值,再通过迭代计算,在迭代计算过程中时间步长值是动态变化的,.tran tstep中的步长值并不是仿真的步长值,只是打印输出仿真结果的时间间隔的值,可以通过调整.options lvltim imax imin来调整步长值。

瞬态分析不收敛主要是由于快速的电压变化和模型的不连续,对于快速的电压变化可以通过改变分析的步长值来保证收敛。

对模型的不连续,可以通过设置CAPOP和ACM电容,对于给定的直流模型一般选择CAPOP=4,ACM=3,对于level 49,ACM=0。

对瞬态分析,默认采用Trapezoidal算法,精度比较高,但容易产生寄生振荡,采用GEAR算法作为滤波器可以滤去由于算法产生的振荡,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 transient analysis tnom= 25.000 temp= 25.000 *****maxk= 5.0018 at= 29.0000nfrom= 10.0000n to= 45.0000nmink= 2.9529m at= 26.0761nfrom= 10.0000n to= 45.0000n3.延时分析对设计电路进行延时分析,在网表文件倒数第三行.MODEL之前加入下语句,利用Hspice软件进行仿真并输入延时分析结果。

网表文件要加入的语句:.measure tran tf trig v(out) val=4.5 fall=1 targ v(out) val=0.5 fall=1.measure tran tf trig v(out) val=0.5 rise=1 targ v(out) val=4.5 rise=1.measure tran tpdr trig v(in) val=2.5 rise=1 targ v(out) val=2.5 fall=1.measure tran tpdf trig v(in) val=2.5 fall=1 targ v(out) val=2.5 rise=1.measure tpd param'(tpdr+tpdf)/2'延时分析结果如下:tf=2.7638E-10 targ=2.9766E-09 trig=2.7002E-09tr=2.8419E-10 targ=8.4835E-09 trig=8.1993E-09tpdr=3.2211E-10 targ=2.8221E-09 trig=2.5000E-09tpdf= -1.5189E-10 targ=8.3481E-09 trig=8.5000E-09tpd= 8.5110E-11课题二:4位二进制译码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逻辑功能分析及测试方法;2.学会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连接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译码器的功能简介译码是编码的逆过程,它的功能是将具有特定含义的二进制码进行辨别,并转换成控制信号,具有译码功能的逻辑电路称为译码器。

译码器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组合逻辑电路。

它的作用是把给定的代码进行“翻译”,变成相应的状态,使输出通道中相应的一路有信号输出。

译码器在数字系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不仅适用于代码的转换,终端的数字显示而且还适用于数据分配、存储器寻址和组合控制信号等方面。

译码器可分为通用译码器和显示译码器两大类。

通用译码器又分为变量译码器和代码变换译码器。

变量译码器(又称为二进制译码器),用以表示输入变量的状态,如3-8译码器和4-16译码器。

若有n个输入变量,就有n2个不同的状态组合,就有n2个输出端供其使用。

而每一个输出状态所代表的函数就对应一个n变量的最小项表达式。

2、4位二进制译码器的电路图3、输出网表文件HSPICE 读入一个输入网表文件,并将模拟结果存在一个输出列表文件或图形数据文件中,输入文件<*.sp>包含以下内容:(1)电路网表(子电路和宏、电源等)(2)声明所要使用的库(3)说明要进行的分析(4)说明所要求的输出输入网表文件和库文件可以由原理图的网表生成器或文本编辑器产生。

输入网表文件中的第一行必须是标题行,并且.ALTER辅助模型只能出现在文件最后的.END语句之前,除此之外,其它语句可以按任意顺序排列。

三、实验步骤1、绘制电路图首先在Tanner中将上述原理图绘制出,仿真后确保电路图正确且能够实现与非功能,然后生成网表文件。

在文本文档中写出Hspice 软件所要求的网表文件,并另存为*.sp文件。

绘制电路图如下图:2、写网表文件首先在Tanner中将上述原理图绘制出,仿真后确保电路图正确且能够实现与非功能,然后生成网表文件。

在文本文档中写出Hspice软件所要求的网表文件,并另存为*.sp文件。

网表文件如下所示:NANDMOS Circuit.OPTIONS LIST NODE POST.TRAN 200P 60NMNMOS_10 N_18 N_15 N_17 N_17 NCH W=2.5u L=250n MNMOS_11 Y10 N_5 N_18 N_18 NCH W=2.5u L=250n MNMOS_12 N_16 N_2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13 N_21 N_8 N_20 N_20 NCH W=2.5u L=250n MNMOS_14 N_22 N_15 N_21 N_21 NCH W=2.5u L=250n MNMOS_15 Y11 N_10 N_22 N_22 NCH W=2.5u L=250n MNMOS_16 N_20 N_2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17 N_26 N_24 N_25 N_25 NCH W=2.5u L=250n MNMOS_18 N_27 N_7 N_26 N_26 NCH W=2.5u L=250n MNMOS_19 Y12 N_5 N_27 N_27 NCH W=2.5u L=250n MNMOS_20 N_25 N_2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21 N_30 N_10 N_29 N_29 NCH W=2.5u L=250n MNMOS_22 N_31 N_24 N_30 N_30 NCH W=2.5u L=250n MNMOS_23 Y13 N_7 N_31 N_31 NCH W=2.5u L=250n MNMOS_24 N_29 N_2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25 N_34 N_15 N_33 N_33 NCH W=2.5u L=250n MNMOS_26 N_35 N_24 N_34 N_34 NCH W=2.5u L=250n MNMOS_27 Y14 N_5 N_35 N_35 NCH W=2.5u L=250n MNMOS_28 N_33 N_2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29 N_38 N_10 N_37 N_37 NCH W=2.5u L=250n MNMOS_30 N_39 N_15 N_38 N_38 NCH W=2.5u L=250n MNMOS_31 Y15 N_2 N_39 N_39 NCH W=2.5u L=250n MNMOS_32 N_37 N_24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33 N_15 N_7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34 N_24 N_8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35 N_5 A0 Gnd Gnd NCH W=2.5u L=250nMNMOS_36 N_10 N_5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37 N_7 A1 Gnd Gnd NCH W=2.5u L=250nMNMOS_38 N_8 A2 Gnd Gnd NCH W=2.5u L=250nMNMOS_39 N_44 A3 N_43 N_43 NCH W=2.5u L=250n MNMOS_40 N_43 N_47 N_46 N_46 NCH W=2.5u L=250n MNMOS_41 N_46 N_48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42 N_47 Gnd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43 N_48 Gnd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44 N_2 N_44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1 N_1 N_2 Gnd Gnd NCH W=2.5u L=250nMNMOS_2 Y8 N_5 N_3 N_3 NCH W=2.5u L=250nMNMOS_3 N_3 N_7 N_6 N_6 NCH W=2.5u L=250n MNMOS_4 N_6 N_8 N_1 N_1 NCH W=2.5u L=250n MNMOS_5 N_12 N_8 N_11 N_11 NCH W=2.5u L=250n MNMOS_6 N_13 N_7 N_12 N_12 NCH W=2.5u L=250n MNMOS_7 Y9 N_10 N_13 N_13 NCH W=2.5u L=250n MNMOS_8 N_11 N_2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9 N_17 N_8 N_16 N_16 NCH W=2.5u L=250n MNMOS_80 N_70 N_36 N_69 N_69 NCH W=2.5u L=250n MNMOS_81 Y0 N_42 N_70 N_70 NCH W=2.5u L=250n MNMOS_82 N_68 N_40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83 N_71 N_40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84 Y2 N_42 N_72 N_72 NCH W=2.5u L=250n MNMOS_85 N_72 N_52 N_73 N_73 NCH W=2.5u L=250n MNMOS_86 N_73 N_32 N_71 N_71 NCH W=2.5u L=250n MNMOS_87 N_67 N_40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88 Y1 N_41 N_66 N_66 NCH W=2.5u L=250n MNMOS_45 N_23 N_9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46 N_28 N_19 N_23 N_23 NCH W=2.5u L=250n MNMOS_47 N_14 Vdd N_28 N_28 NCH W=2.5u L=250n MNMOS_48 N_32 A2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49 N_36 A1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50 N_40 N_14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51 N_9 Gnd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52 N_19 A3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53 N_41 N_42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54 N_45 N_49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55 Y7 N_40 N_50 N_50 NCH W=2.5u L=250n MNMOS_56 N_50 N_52 N_51 N_51 NCH W=2.5u L=250n MNMOS_57 N_51 N_41 N_45 N_45 NCH W=2.5u L=250n MNMOS_58 N_42 A0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59 N_49 N_32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60 N_52 N_36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61 N_53 N_40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62 Y4 N_42 N_54 N_54 NCH W=2.5u L=250n MNMOS_63 N_54 N_36 N_55 N_55 NCH W=2.5u L=250n MNMOS_64 N_55 N_49 N_53 N_53 NCH W=2.5u L=250n MNMOS_65 N_56 N_40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66 Y3 N_41 N_57 N_57 NCH W=2.5u L=250n MNMOS_67 N_57 N_52 N_58 N_58 NCH W=2.5u L=250n MNMOS_68 N_58 N_32 N_56 N_56 NCH W=2.5u L=250n MNMOS_69 N_59 N_40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70 Y6 N_42 N_60 N_60 NCH W=2.5u L=250n MNMOS_71 N_60 N_49 N_61 N_61 NCH W=2.5u L=250n MNMOS_72 N_61 N_52 N_59 N_59 NCH W=2.5u L=250nMNMOS_73 N_62 N_40 Gnd Gnd NCH W=2.5u L=250n MNMOS_74 Y5 N_36 N_63 N_63 NCH W=2.5u L=250n MNMOS_75 N_63 N_49 N_64 N_64 NCH W=2.5u L=250n MNMOS_76 N_64 N_41 N_62 N_62 NCH W=2.5u L=250n MNMOS_77 N_66 N_36 N_65 N_65 NCH W=2.5u L=250n MNMOS_78 N_65 N_32 N_67 N_67 NCH W=2.5u L=250n MNMOS_79 N_69 N_32 N_68 N_68 NCH W=2.5u L=250n MPMOS_1 Y8 N_5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2 Y8 N_7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3 Y8 N_8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4 Y8 N_2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5 Y9 N_2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6 Y9 N_8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7 Y9 N_7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8 Y9 N_10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9 Y10 N_2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10 Y10 N_8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11 Y10 N_15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12 Y10 N_5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13 Y11 N_2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14 Y11 N_8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15 Y11 N_15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16 Y11 N_10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17 Y12 N_2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18 Y12 N_24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19 Y12 N_7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20 Y12 N_5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21 Y13 N_2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22 Y13 N_10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23 Y13 N_24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24 Y13 N_7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25 Y14 N_2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26 Y14 N_15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27 Y14 N_24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28 Y14 N_5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29 Y15 N_24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30 Y15 N_10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31 Y15 N_15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32 Y15 N_2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33 N_15 N_7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34 N_10 N_5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35 N_24 N_8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36 N_5 A0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37 N_7 A1 Vdd Vdd PCH W=2.5u L=250nMPMOS_39 N_44 A3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40 N_44 N_47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41 N_44 N_48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42 N_47 Gnd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43 N_48 Gnd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44 N_2 N_44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50 N_40 N_14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51 N_9 Gnd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52 N_19 A3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53 N_41 N_42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54 Y7 N_40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55 Y7 N_52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56 Y7 N_41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57 Y7 N_49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58 N_42 A0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59 N_49 N_32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60 N_52 N_36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61 Y5 N_41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62 Y5 N_40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63 Y4 N_42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64 Y4 N_36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65 Y4 N_49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66 Y4 N_40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67 Y6 N_42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68 Y6 N_49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69 Y6 N_52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70 Y6 N_40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71 Y5 N_36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72 Y5 N_49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73 Y1 N_41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74 Y1 N_36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75 Y1 N_32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76 Y1 N_40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77 Y0 N_40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78 Y0 N_32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79 Y0 N_36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80 Y0 N_42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81 Y3 N_41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82 Y3 N_52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83 Y3 N_32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84 Y3 N_40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85 Y2 N_42 Vdd Vdd PCH W=2.5u L=250n MPMOS_86 Y2 N_52 Vdd Vdd PCH W=2.5u L=250nMPMOS_88 Y2 N_40 Vdd Vdd PCH W=2.5u L=250nMPMOS_45 N_14 N_9 Vdd Vdd PCH W=2.5u L=250nMPMOS_46 N_14 N_19 Vdd Vdd PCH W=2.5u L=250nMPMOS_47 N_14 Vdd Vdd Vdd PCH W=2.5u L=250nMPMOS_48 N_32 A2 Vdd Vdd PCH W=2.5u L=250nMPMOS_49 N_36 A1 Vdd Vdd PCH W=2.5u L=250nVdd Vdd Gnd 5V1 A0 Gnd PULSE .2 4.8 2N 1N 1N 5N 20NV2 A1 Gnd PULSE .2 4.8 2N 1N 1N 8N 21NV3 A2 Gnd PULSE .2 4.8 2N 1N 1N 10N 22NV4 A3 Gnd PULSE .2 4.8 2N 1N 1N 15N 23NC OUT 0 .01p.MODEL PCH PMOS LEVEL=1.MODEL NCH NMOS LEVEL=1.measure tran maxk max v(OutPut1) from=10NS to=45NS.measure tran mink min v(OutPut1) from=10NS to=45NS.PRINT V(A0) V(B0) V(A1) V(B1) V(OutPut1) V(OutPout2) V(Cout).PLOT V(A) V(OutPut1).end3、仿真加入输入信号,仿真波形(部分输出)如下图所示:四、实验总结在这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确实感觉到了难度,与上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与对软件的运用完全不一样,难度完全不一样,4位与非门电路的设计过程相对来说简单一点,电路图的连接简单,网表文件的生成和修改也相对明确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