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在哪一年发射载人飞船?谁是我国第一个走出中国,走出地球的人

中国在哪一年发射载人飞船?谁是我国第一个走出中国,走出地球的人

中国在哪一年发射载人飞船?谁是我国第一个走出中国,走出地球的人中国在哪一年发射载人飞船?谁是我国第一个"走出中国,走出地球的人神舟一号飞船是我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发射升空。

(前四艘为实验飞船)。

第一艘载人飞船是神舟五号,于2003年10月15日发射,将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返回。

谁是我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我国是什么国家,中国?好像中国还没有人登月啊“神舟五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它是在哪一年发射成功的?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2003 杨利伟我国第一个航天载人飞船是什么时候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

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

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

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哪个中国人第一个走出了飞船杨利伟2003年发射成功的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叫什么?神舟5号,宇航员是我们辽宁的老乡杨力伟我国第一部载人飞船什么时候升天,我国第一个上太空的是谁2003年10月神舟五号。

航天员杨利伟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载人飞船是中国的哪号中国的阿波罗十一号,哈哈。

中国飞船第一次发射是哪一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为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以及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谁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写词的文人温庭筠是第一个大量写词的文人。

神舟飞船资料

神舟飞船资料

一、1999年11月20日发射的神舟一号到2002年12月30日发射的神州四号都是不载人的无人实验飞船。

二、神舟五号: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注定要载入历史的名册。

这一天,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实现航天员单人单天飞行。

航天员杨利伟也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神州五号于2003年10月15日9时00分发射,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当杨利伟经过21小时28分钟的太空行程返回陆地后,迈出舱门面对欢呼人群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祖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也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一天。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三、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飞行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09时00分,返回时间:2005年10月16日20时33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四、神舟七号: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返回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五、神舟八号: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发射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返回时间:2011年11月17日19点32分这一次也是无人飞船,神州八号的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

六、神舟九号:航天员“开”飞船发射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返回时间: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神舟九号之前的载人航天,从发射到返回都采用自动控制,不需要人手动干预,而“神舟九号”进行的是人控交会对接。

如果说以前是航天员“坐飞船”的话,神九的航天员就是在“开飞船”了。

航天员要掌握飞船姿态和轨道的控制权,就如同开车,既要控制方向,又要控制速度。

七、神舟十号:从“试运行”到“正常运营”发射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返回时间: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八、神舟十一号:至今持续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发射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返回时间:2016年11月18日下午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在轨飞行32天,并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为中国空间站建设打下基础。

关于神舟五号、杨利伟等《梦圆飞天》资料

关于神舟五号、杨利伟等《梦圆飞天》资料

关于神舟五号、杨利伟等《梦圆飞天》资料神舟五号简介 1999年11月20日~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2~4号无人试验飞船,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神舟-5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运行1天。

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

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km、远地点350km、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

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五号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神舟5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神舟五号简介

神舟五号简介

神舟五号简介“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道运行了1天。

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负载着“神舟”五号的长征2F火箭发射。

9时10分,船舰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以平均每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

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km、远地点350km、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

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五号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行员:杨利伟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分10秒,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神舟5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神舟飞船科普小知识

神舟飞船科普小知识

神舟飞船科普小知识
神舟飞船是中国自主研发的载人航天飞船,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关于神舟飞船的一些科普小知识。

1. 发展历程:神舟飞船的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多次的实验和改进,首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于2003年,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

2. 功能与特点:神舟飞船主要用于进行近地轨道的载人任务和空间科学实验等。

它具有独立发射、再入大气层、精确着陆和多次再使用等特点。

神舟飞船的设计考虑了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舒适度,航天员可以在飞船内进行工作、生活和休息。

3. 飞船构造:神舟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发射逃生系统组成。

轨道舱主要用于提供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空间,返回舱则用于航天员的返回和着陆。

发射逃生系统可以在发射过程中提供安全逃生通道,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4. 载人任务:神舟飞船已经成功完成了多次载人任务,包括了空间实验室的建设、航天员的交会对接、载人航天器的长期在轨飞行等。

这些任务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支持。

5. 合作与展望: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得到了国际航天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展为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航天合作提供了基础,未来中国还将继续推进空间实验室的建设,并计划开展月球探测和载人登月任务。

总之,神舟飞船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骄傲,它的发展不仅标志着中国成为独立进行载人航天探索的国家,也为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神舟飞船定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神舟五号的原理和应用

神舟五号的原理和应用

神舟五号的原理和应用1. 神舟五号的原理神舟五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一种载人飞船,其原理是基于航天飞行的技术和原理。

神舟五号采用了多项关键技术,包括轨道飞行、生命支持、姿态控制等。

1.1 轨道飞行神舟五号通过火箭的推力进入地球轨道,然后进行轨道飞行。

轨道飞行需要考虑火箭的速度、角度和加速度等因素,以确保飞船能够稳定地在轨道上飞行。

1.2 生命支持神舟五号在航天飞行过程中需要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包括氧气、水、食物和温度等。

神舟五号的生命支持系统能够维持飞船内的氧气含量、温度和湿度,并提供足够的水和食物供搭乘的宇航员生存。

1.3 姿态控制神舟五号在轨道飞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姿态控制,以确保飞船的稳定性和正确的轨道方向。

姿态控制采用了推进器和陀螺仪等设备,通过调整飞船的姿态和角度来实现。

2. 神舟五号的应用神舟五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应用。

2.1 载人航天神舟五号是中国的一种载人飞船,可用于搭载宇航员进行太空探索和科学实验。

通过搭载宇航员,神舟五号能够进行太空科学研究、空间站建设和航天技术验证等任务。

2.2 货物运输神舟五号还可以承载货物进行太空运输,用于向空间站或其他太空设施运送补给物资、实验设备和科学仪器等。

神舟五号的货运能力可以满足空间站的需求,支持空间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2.3 未来探索计划神舟五号还为中国的未来航天探索计划提供了关键支持。

在神舟五号的基础上,中国可以进一步发展更高性能的载人飞船,实现更远距离的太空探索和人类登月等目标。

3. 总结神舟五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载人飞船,其原理基于航天飞行技术,包括轨道飞行、生命支持和姿态控制等。

神舟五号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载人航天、货物运输和未来航天探索计划。

神舟五号的研发和应用对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神舟五号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的壮举

神舟五号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的壮举
神舟五号中的国壮第举一次载人航天
contents
目录
•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任务概述 •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任务的技术突破 •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任务的影响和意义 •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任务的未来展望
01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任务概 述
任务背景
01
02
03
科技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 类对太空的探索欲望愈发 强烈。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 ,促进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扩大国际影响力
通过参与国际航天合作,中国将进一步提升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 位和影响力。
探索宇宙的未来方向
拓展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通过开展更多的航天任务和科学研究,人类将进一步拓展对宇宙 的认知,了解更多关于宇宙的奥秘。
废物处理
系统能够对航天员产生的废物进行有效的处理, 保持飞船内部的清洁和卫生。
食物供应
系统能够为航天员提供充足、营养均衡的食物和 饮用水,确保航天员的身体健康。
03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任务的 影响和意义
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影响
里程碑意义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 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 里程碑意义。
国际竞争
各国纷纷开展载人航天计 划,中国也积极参与到这 一领域。
国家战略
中国政府将载人航天作为 国家战略,以提升国际地 位和科技实力。
任务目标
实现载人航天飞行
验证中国自主研制的载人 飞船的可靠性,确保航天 员安全往返。
科学实验
在太空进行一系列科学实 验,为未来的太空探索积 累经验。
技术突破
通过此次任务,突破和掌 握载人航天飞行关键技术 ,提升中国航天工业的整 体水平。

神舟五飞船介绍范文

神舟五飞船介绍范文

神舟五飞船介绍范文神舟五号飞船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第三代载人飞船。

它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接下来,我将为您详细介绍神舟五号飞船的主要特点、技术参数以及其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作用。

神舟五号飞船的主要特点如下:1.可重复使用:神舟五号飞船具备可重复使用的能力,这是中国首次实现的重大突破。

在过去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飞船都是一次性的,完成任务后即被废弃。

而神舟五号飞船的可重复使用能力可以极大地降低航天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载人能力:神舟五号飞船具备3名航天员的载人能力,其航天员舱内部结构科学合理,舒适度高。

在长期太空驻留任务中,航天员可以在航天员舱内居住和工作,并保证其旅程的安全和舒适。

3.长期太空驻留:神舟五号飞船能够实现较长时间的太空驻留,最长时间可达30天。

这对于太空实验、技术验证和载人太空站等长期飞行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4.灵活多样的任务能力:神舟五号飞船具备执行多种任务的能力,包括载人飞行任务、货运任务、太空实验任务等。

其多功能的设计适应了不同类型的航天任务需求。

神舟五号飞船的技术参数如下:1.总质量:约22吨2.载人能力:3名航天员3.长度:8.8米4.最大直径:4.5米5.货运能力:可搭载最大7吨的货物6.车载源: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神舟五号飞船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作用:1.探索太空:神舟五号飞船的问世,使中国航天事业向更深远的太空探索迈进。

它将为中国进一步探索太空提供坚实的技术和载人基础。

2.太空实验:神舟五号飞船的多功能设计使其成为进行太空实验和技术验证的理想平台。

它能够为科学家和宇航员提供一个开展重力实验和其他科学研究的空间环境。

3.载人飞行任务:神舟五号飞船的载人能力使其成为未来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主要交通工具。

它可以携带宇航员完成人类对太空的长期探索和利用,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4.太空站运输:神舟五号飞船具备较大的货运能力,可以为未来的中国载人太空站运输物资和设备。

神舟五号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9时10分左右,飞船进入预定轨道。 2003年10月15日10时许,飞船进行环绕地球第一圈飞行。 2003年10月15日10时40分左右,飞船开始绕地球飞行第二圈。 2003年10月15日15时54分,飞船启动变轨程序。 2003年10月15日18时40分许,飞船运行到第七圈。 2003年10月15日19时58分,飞船运行到第八圈。 2003年10月15日21时31分,飞船进入第九圈。 2003年10月15日23时08分,飞船进入第十圈飞行。 2003年10月16日4时19分,飞船进入第十四圈飞行。 2003年10月16日5时35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成功向正在太空运行的神舟五号飞船发送返回指令。 2003年10月16日5时36分,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承担神舟五号发射任务的长征2F运载火箭
航天员杨利伟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联合国旗帜神舟五号飞船搭载物品包括: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 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会旗、一面联合国旗帜、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飞行历程
发射入轨 空间飞行
返回着陆 后勤保障
2003年10月15日9时(北京时间),火箭一级发动机和4个助推发动机同时点火;火箭飞行120秒逃逸塔分离, 137秒助推器分离,159秒火箭一、二级分离,200秒整流罩分离,460秒二级主发动机关机,587秒船箭分离,飞 船进入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199.14公里、远地点高度347.8公里的椭圆轨道 。神舟五号起飞至变轨历程
系统组成
火箭系统
飞船系统
搭载物品
神舟五号飞船由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和附加段组成。其头部是圆柱体,而四号的头部是半球体,飞船舱 内只有航天员,其空间的平面大约为2.2米×2.5米,不足6平方米,可容纳3名航天员。此外,神舟五号飞船还留 有与空间实验室对接的接口 。神舟五号飞船模拟图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为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神舟五号于北京时间(UTC +8)2003年10月15日9时在中国甘肃的酒泉航天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9时10分进入离地面343公里的预定轨道。

航天员杨利伟是中国首批12名航天员之一,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一名歼击机飞行员,在发射前一天被挑选为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

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以及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中国是在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的工程的。

神舟五号在完成了14圈绕地球的飞行后,返回舱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成功着陆,离预定着陆地点仅差4.8公里。

轨道舱将继续绕地球运行半年左右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

“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 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

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UTC+8)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飞行时间为5天。

2005年10月17日凌晨3时44分,太空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并在3时45分,飞船的发动机成功点火,开始回航。

在4时07分飞船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返回舱自行重返地球。

在着陆期间,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夜空一直有一个光点,仿如流星划过夜空。

返回舱在4时13分经过大气层时,产生高温,形成通讯黑障区,一度暂停与控制中心联络,长达3分钟。

在4时20分,返回舱打开主降落伞,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慢慢降落,在4时33分返回舱成功降落,此次神舟六号飞船上搭载的物品共八类六十四种,主要是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品,如邮品、字画、旗帜和其他纪念品等,还有用来进行科学试验的微生物菌种和农作物种子。

神舟号飞船信息——神舟五号介绍

神舟号飞船信息——神舟五号介绍

神舟号神舟五号飞船信息——神舟五号介绍1.【神舟神舟五号飞船结构】神舟神舟五号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神舟五号飞船技术的神舟五号飞船。

神舟号神舟五号飞船外部结构分为三舱一段,从上到下分别是附加段、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

①附加段——为将来与另一艘神舟五号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做准备用的。

②轨道舱——为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7米,它被称为“多功能厅”,神舟五号航天员大多数时间都呆在轨道舱,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清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③返回舱——呈钟形,长2.00米,直径2.40米,它是神舟五号航天员的“驾驶室”,是神舟五号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

④推进舱——是圆柱形,长3.05米,直径2.50米,底部直径2.80米,为神舟五号飞船供给调整姿态和轨道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还有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的部分设备。

神舟号神舟五号飞船由13个分系统组成,13个分系统:①结构与机构②制导导航与控制③数据管理④测控通信、⑤热控制、⑥推进、⑦电源、⑧有效载荷、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⑩乘员、⑪仪表照明、⑫应急救生、⑬回收着陆等。

2.【神舟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运行】神舟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运行分三个部分:发射入轨、太空运行、返回地球。

我国神舟系列神舟五号飞船都由长征火箭发射升空,在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火箭发射后约几百秒后,运载火箭抛掉整流罩,神舟五号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发射入轨阶段。

神舟五号飞船进入轨道后,首先是展开推进舱和轨道舱的太阳电池翼,并跟踪太阳获得能量,神舟五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后,如果飞行正常,神舟五号航天员可以脱掉航天服,打开返回舱的舱门,进入轨道舱活动。

神舟五号飞船进行变轨后,神舟五号航天员要提前重新穿上航天服,回到返回舱的坐椅上。

变轨后,神舟五号飞船运行在340公里圆轨道上。

这时,神舟五号航天员可以再次脱掉航天服,按预定安排或地面指示完成各项工作。

神舟五号

神舟五号

神舟五号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09时整发射火箭:新型二号F捆绑式火箭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0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06时28分尺寸、重量:“神舟”载人飞船全长8.86米,最大处直径2.8米,总重量达到7790公斤。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北部红格尔苏木草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28分/14圈。

航天员:杨利伟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神舟5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技术应用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

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

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航天员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

神舟六号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09时整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584秒返回时间:2005年10月17日04时32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四子王旗草原飞行时间/圈数:115小时32分钟/77圈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指令长:费俊龙搭载物品共有8类64种搭载物品,其中包括香港金利来、谢氏集团等知名企业标识,搭载的生物菌种、植物组培苗和作物、植物、花卉种子则用于太空育种实验。

在开舱仪式现场,6位特殊的“乘客”有机会精彩亮相,它们分别是极地考察时使用过的中国国旗、国际奥委会会旗五环旗、上海世博会会旗、《申报》百年纪念特刊、书画作品《六骏图》和10幅少先队员太空画作品。

神舟六号返回舱搭载的物品还有“我给‘神舟’六号航天员写封信征文活动”特等奖作文、共和国元帅特种邮票和神舟六号个性化邮票等邮品以及书画名家的作品等。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资料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资料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神舟五号简介“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道运行了1天。

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负载着“神舟”五号的长征2F火箭发射。

9时10分,船舰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以平均每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

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km、远地点350km、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

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五号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行员:杨利伟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分10秒,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神舟一 到神舟十一 飞船简介

神舟一 到神舟十一 飞船简介

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资料神舟一号飞船名: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飞船简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

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同地,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

神舟二号飞船名: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试验项目:我国第二艘正样无人飞船。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

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据介绍,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了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了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神舟三号飞船名: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返回时间:2002年4月1日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108圈飞船简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无论卫星还是飞船,在发射升空时,人们都无法看到她的庐山真面目。

《“神州”飞天》课件

《“神州”飞天》课件

“神州”五号的顺利升空和成功 返回的重要意义
• 标志着我国掌握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 术,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 步计划和目标,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 个、也是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能独立 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 碑,标志着中国向太空进军的梦想正 在变成现实。
• 1.神舟一号 • 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 发射,21日回收 •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 •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 分/14圈 •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 2.神舟二号 • 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 发射,1月16日回收 •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 3.神舟三号 • 时间:2002年03月25日22 时发射,4月1日回收 •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回收地点:内蒙古中部
• 7.神舟七号 • 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2008年9月28日17时 37分返回 •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归地点:内蒙古 • 搭载人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 8、神州八号 • 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 发射,2011年11月17 日19时32分30秒 返回。 •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归地点:内蒙古 • 9、神舟九号 • 时间:2012年6月16日 18时37分 发射,2012年6月29日 10时03分 返回 •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归地点:内蒙古 • 搭载人员:景海鹏、刘旺、刘洋 • 10、神舟十号 • 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 发射,2013年6月26日8 时7分许 •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回归地点:内蒙古 • 搭载人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 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空 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

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基本构造

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基本构造

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基本构造
神舟5号载人飞船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载人飞船,于2003
年进行了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该飞船的基本构造包括指令舱、返回
舱和服务舱三个部分。

指令舱是载人飞船的控制中心,也是宇航员居住和工作的地方。

它由轻型复合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热控制和结构强度。

指令舱内
部配有舱内设备和控制系统,包括飞行控制系统、生命保障系统、
通信系统等,以保障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和飞行任务的顺利进行。

返回舱是宇航员返回地面的舱段,也是整个飞船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了热保护罩、降落伞系统和软着陆系统等。

在返回地球
大气层时,热保护罩能够承受高温和高速气流的侵蚀,保护宇航员
免受高温和气动力影响。

降落伞系统能够减速返回舱的速度,使宇
航员安全着陆。

软着陆系统则能够减缓返回舱的着陆冲击,保护宇
航员的安全。

服务舱则提供了飞船所需的能源、推进、通信和其他支持系统。

它包括了太阳能电池板、推进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热控制系统等。

服务舱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整个飞船的飞行任务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基本构造充分考虑了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和飞行任务的顺利进行,具有良好的热控制、结构强度和系统稳定性,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舱
尺寸:长2.00米,直径2.40米(不包括防热层)。 神舟飞船的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放回舱式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内设可供3名航天 员斜躺的座椅,共航天员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乘坐。座椅前下方是仪表板、手控操纵手柄和光学瞄 准镜等,显示飞船上个系统机器设备的状况。航天员通过这些仪表进行监视,并在必要时控制飞船上 系统机器设备的工作。轨道舱和返回舱均是密闭的舱段,内有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确保舱内充
神舟五号总设计师
戚发轫1933年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号飞船和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卫
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主任、原院长,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院长。
杨利伟基本资料
姓名: 杨利伟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65年6月21日 籍贯: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身高:168厘米 体重:65公斤 家庭成员:妻子张玉梅,儿子杨宁康
推进舱
尺寸:长3.05米,直径2.50米底部直径2.80米 神舟号的推进舱又称设备舱,它呈圆柱形,内部装载推进系统的发动机和推进剂,为飞船提供调整姿 态和轨道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还有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的部分设备。两侧各有一对 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太阳翼的面积为2.0×7.5米。与前面轨道舱的电池翼加起来,产生的电力将 三倍于联盟号,平均1.5千瓦以上,差不多相当于富康AX新浪潮汽车的电源所提供功率。这几块电池 翼除了所提供的电力较大之外,它还可以绕连接点转动,这样不管飞船怎样运动,它始终可以保持最 佳方向获得最大电力,免去了“翘向太阳”所要进行的大量机动,这样可以在保证太阳电池阵对日定 向的同时进行飞船对地的不间断观测。 设备舱的尾部是飞船的推进系统。主推进系统由4个大型主发动机组成,它们在推进舱的底部正中。 在推进舱侧裙内四周又分别布置了4对纠正姿态用的小推进器,说它们小是和主推进器比,与其他辅 助推进器比它们可大很多。另外推进舱侧裙外还有辅助用的小型推进器。
舱段介绍
轨道舱
尺寸:长2.8米,直径2.2米。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的外形为圆柱形的。为了使轨道舱在独自飞行的阶段可以获得力,轨道舱的两侧 安装了太阳电池翼,每块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面积为2.0×3.4米,轨道舱自由飞行时,可以由它提供 0.5千瓦以上的电力。轨道舱尾部有4组小的推进发动机,每组4个,为飞船提供辅助推力和轨道舱分 离后继续保持轨道运动的能力;轨道舱一侧靠近返回舱部分有一个圆形的舱门,为航天员进出轨道舱 提供了通道,不过,该舱门的最大直径仅65厘米,只有身体灵巧、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出自由 。舱门的上面有轨道舱的观察窗。 轨道舱是飞船进入轨道后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场所。舱内储备有食物、饮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睡袋等 生活装置外,还有空间应用和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 返回舱返回后,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半年左右。 轨道舱留轨利用是中国飞船的一大特色,俄罗斯和美国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后,一般是废弃不 用的。
杨利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大学文化,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200
8年7月22日,总装备部举行将官授衔仪式,“航天英雄”杨利伟被授少将军衔。
广州陶粒,广州陶粒厂
J6RCRDk223NV
满一个大气压力的氧氮混合气体,并将温度和湿度调节到人体合适的范围,确保航天员在整个飞行任 务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另外,舱内还安装了供着陆用的主、备两具降落伞。神舟好飞船的返回舱侧壁上开设了两个圆形窗口 ,一个用于航天员观测窗外的情景,另一个供航天员操作光学瞄准镜观测地面驾驶飞船。返回舱的底 座是金属架层密封结构,上面安装了返回舱的仪器设备,该底座重量轻便,且十分坚固,在返回舱返 回地面进入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被炙热的大气烧毁。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20
0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 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神舟五号简介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道运行 了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 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2003年10月15日09时00分,负载着“神舟”五号的长征2F火箭发射。 9时10分,船舰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以平均每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 。 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8860mm,总重7840kg。飞船的手动控制功 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飞船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到近地点200km、远地点350km、倾角42.4°初始轨道,实施变轨后 ,进入343km的圆轨道。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 “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 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 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行员:杨利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分10秒,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搭载物品: 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
附加段
附加段也叫过渡段,是为将来与另一艘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做准备用的。在载人飞行及交会对接前 ,他也可以安装各种仪器用于空间探测。 对于附加段现阶段的设备没有官方介绍,但是一些业内人士进行了大胆的推测,如:其中一个半环型 装置,据推测是用来安装方形的仪器装置。而三个相互垂直并可伸出的0.4米的探针被推测为可能是 导航系统的一部分或对接系统的一部分。因为美国的阿波罗飞船上曾有类似的装置用来进行对接。神 舟飞船轨道舱前端可能装有俄罗斯式的对接系统。但这些装置可能只是一种试验型,在将来执行与太 空站对接的任务时肯定会被新型对接系统所替换。
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 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 神舟5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 ,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新技术应用: 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 。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 意义: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 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