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肾盂造影在肾脏及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静脉肾盂造影与肾盂尿成分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静脉肾盂造影与肾盂尿成分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静脉肾盂造影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上诊断肾脏疾病的检查手段,其通过注入造影剂使肾盂、肾乳头和输尿管等部位显影,从而对肾脏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估。
而肾盂尿成分浓度则是人体内肾脏排出的尿液中不同物质浓度的一个反映,其与肾脏疾病有着紧密的关系。
因此,探究静脉肾盂造影与肾盂尿成分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静脉肾盂造影与肾盂尿成分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初步探究其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作用,为肾脏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对象和标准选取有明确肾脏疾病诊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有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
标准为基本符合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二)研究内容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后,获取造影图像,通过图像分析工具进行分析,记录肾盂、肾乳头、输尿管显影情况,分析肾脏结构和功能。
同时,分析肾盂尿成分浓度,包括尿酸、肌酐、白蛋白等指标,研究其与静脉肾盂造影结果的相关性。
(三)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静脉肾盂造影与肾盂尿成分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适当的模型进行预测。
四、研究预期结果及意义研究预期可以发现静脉肾盂造影与肾盂尿成分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初步探究其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作用,为肾脏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供新的技术和理论支持,有利于提高肾脏疾病的诊治水平,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引导。
静脉肾盂造影在肾脏及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静脉肾盂造影在肾脏及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在肾脏及输尿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為临床提供更多诊断依据。
方法:为85例经彩超及CT诊断并有阳性体征及临床表现的泌尿系患者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分别摄取腹部平片、7、15、30、45 min及解除压迫后X线平片各一张,肾功能不佳者加拍60、120 min平片,对平片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输尿管结石28例,肾结石11例,肾盂积水23例,肾结核6例,异位肾3例,肾占位3例,单侧肾缺如2例,重复肾伴双输尿管2例,双肾盂单输尿管1例,马蹄融合肾1例,输尿管肿瘤1例,一侧肾显影延迟及不显影者4例。
结论:静脉肾盂造影对泌尿系疾病显示率高,能动态显示肾脏排泄功能,并能观察到输尿管的走行及变异现象,是泌尿系疾病观察、诊断和治疗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
标签:静脉肾盂造影;X线平片;泌尿系疾病静脉肾盂造影(IVP),是泌尿系疾病的最常用检查方法之一,由于其在判断肾功能、了解集合系统及输尿管形态及动态观察等方面效果良好,多年来被各级医院广泛开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85例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病例,对其在泌尿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并与彩超、CT等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2年5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放射线科行静脉肾盂造影的85例泌尿系患者,其中男52例,女33例,年龄15~75岁,病程数小时至数年不等。
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特征及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异常,经过彩超、CT 检查确认肾输尿管疾病,需静脉肾盂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者。
1.2 仪器使用东芝X线CR摄片机及GE X线DR摄片机,采用动态IVP法。
1.3 方法做好一般腹部准备,常规摄腹部平片一张,用腹部压迫带对腹部加压(具体压力因人而异),静脉注射76%泛影葡胺造影剂20 ml,注射完后保留静脉通道并开始计时(保留静脉通道是为了万一出现过敏反应以便急救),于7、15、30、45 min各摄肾区平片1张,除去压迫带摄全腹部平片1张。
静脉尿路造影

静脉尿路造影静脉尿路造影介绍:静脉尿路造影(IVP)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使肾、输尿管和膀胱显影而达到诊断目的的一种检查方式,是泌尿外科、妇科等常用的检查方法,其特点是痛苦小、诊断效率高,特别是对于泌尿系统结石和泌尿系统排泄功能有着权威的诊断目的。
静脉尿路造影正常值:有机碘液在静脉注射后,几乎全部经肾小球滤过而进入肾小管,最后排入肾盏、肾盂而使之显影,不但可以显示肾盏、肾盂及输尿管、膀胱内腔的解剖形态,而且可以了解两肾的排泄功能。
静脉尿路造影临床意义:静脉尿路造影是“排泄性尿路造影”的一种。
是用以显示包括肾盂肾盏系统、输尿管、膀胱的重要方法,它不仅可给我们提供上述部位的形态、结石在尿路分布关系,而且还可给我们提供分侧肾脏的分泌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主要价值并不在于诊断结石,而在于了解结石对病人肾脏功能的影响,查找容易发生结石和影响结石治疗的肾脏解剖异常,确定结石在尿碧中的相对位置等。
异常结果:(1)尿路梗阻:造影表现为肾盂或肾盂输尿管积水。
(2)感染性疾病:肾结核可见干酪破坏性病变特征,早期结核时造影显示小盏顶端受侵蚀,边缘不整齐呈鼠咬状,与小盏相通的一团或多团边缘不整齐的造影剂积聚,肾盂肾盏边缘不整齐及出现不规则狭窄变形现象;病变发展,肾实质及肾盂肾盏广泛破坏,常不显影,或隐约可见积脓的肾盂肾盏同肾实质的脓腔相汇合而难于分辨。
(3)肾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肾实质肿瘤可见肾影局部凸隆增大,肾盏肾盂变窄、变形、分离和移位。
恶性肿瘤还可见肾盂肾盏变僵直和边缘不整齐。
肾盂肿瘤主要显示为不规则充盈缺损,肾盂肾盏移位多较轻,肾外形多无显著凸隆改变。
肾囊肿,肾盏的压迹多呈弧形,边界锐利,肾盏顶端完整无侵蚀。
多囊肾肾影常显著增大,肾盏普遍分离并伸长,伴多处边缘光滑的弧形压迹;压迹常为多方面的,且多为双侧性。
静脉尿路造影注意事项:检查前禁忌:检查当天早餐禁食水,肠道准备同尿路平片检查。
不合宜人群:造影剂过敏、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静脉肾盂造影

静脉肾盂造影(简称IVP)
静脉肾盂造影又称排泄性尿路造影,能显示尿路器质性病变并且能观察肾功能变化,泌尿系统结核、肿瘤、慢性炎症。
在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中是最常用且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
静脉肾盂造影对判断泌尿结石位置,肾盂积水的情况;对泌尿系占位性病变、先天性异常及外伤炎症的诊断都有一定的价值。
它是通过静脉内注入含碘造影剂达到肾盂、输尿管、膀胱等泌尿系器官而显影的一种检查方法,能显示尿路器质性病变并且能观察肾功能变化,泌尿系统结核、肿瘤、慢性炎症。
【检查前】
1.造影前三天,禁食产气的食物,如奶类、豆制品、面食、糖类等。
2.造影前一天晚上,需进行肠道准备,目的是为了将肠道内的残渣排出,清洁肠道。
肠道准备方法:(1)造影是次日上午,造影前晚口服硫酸镁60毫升,口服硫酸镁后一小时大量饮水,大于800毫升。
如口服泻药后未解大便,应通知医生,给予灌肠一次。
(2)如造影是次日下午,造影检查当日上午口服硫酸镁60毫升,口服硫酸镁后一小时大量饮水,大于800毫升。
如口服泻药后未解大便,应通知医生,给予灌肠一次。
3.造影前禁食6小时,禁水2小时。
4.造影前需排尿、排便,使肠道、膀胱空虚。
5.造影前需做造影剂过敏试验。
【检查中】1.检查时需要腹部加压,如感觉松紧不适宜,请与医护人员沟通。
2.高浓度造影剂会刺激血管,如有血管疼痛不适,请告知医护人员。
3.注射
药物时,如恶心、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检查后】1.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
2.观察有无荨麻疹、腹痛等迟发的过敏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静脉肾盂造影(IVP)和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静脉肾盂造影(IVP)和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摘要】目的采用静脉肾盂造影与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泌尿系统患者进行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价值与差异性。
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集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Meta分析技术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异质性检验,建立相关的效应模型,从结果显示的汇总灵敏度以及特异度中对比静脉肾盂造影技术与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存在的差异性。
结果经过Meta 分析结果显示,静脉肾盂造影技术与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的诊断结果存在异质性,但是存在的异质性均被允许。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在灵敏度以及诊断效果上的确诊率较之静脉肾盂造影要高很多。
结论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的诊断有效率明显要高于静脉肾盂造影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静脉肾盂造影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价值对比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共收集了1990年以来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采用Meta分析技术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异质性检验,建立相关的效应模型,从结果显示的汇总灵敏度以及特异度中对比静脉肾盂造影技术与多层螺旋CT 尿路造影技术存在的差异性。
1.2 方法1.2.1 选取资料内容选取自1990年起的关于MSCTU以及IVP技术的相关资料,并对两种技术的真假阳性值、真假阴性值、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研究对象的数量、年龄等进行预测[1]。
1.2.2异质性检测根据以下公式分析异质性部分所占的总变异的比重,我们将此公式指数成为I2指数。
I2=(Q-df)/Q,Q为常数值,是统计量,df则为自由度,当I²比例大于50%时,则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的异质性比较明显,此时需要进行卡方检测与P值检测[2]。
1.2.3 Meta分析找到效应模型与所选资料进行鼻罩,然后对各个反差的倒数进行研究,计算MSCTU与IVP在汇总灵敏度与特异度、可信区间(95%)存在差异性。
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静 脉 肾 盂 造 影 的 临பைடு நூலகம்床 应 用 价 值
鲁 键‘ , 黄小伟 ( 1 . 陕西省西安西郊纺织 医院 , 陕西 西安 7 1 0 0 8 6 ; 2 . 中铁一局集 团西 安中心医院 , 陕西 西安 7 1 0 0 5 4 )
[ 摘 要] 目的 : 对静脉 肾盂造影的临床应 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 选取 肾脏 患者 2 0 6例 , 随机分为两组 , 甲组 患者 1 0 0例 , 采用 肾脏 C T进行 临床检查 ; 乙组患者 1 0 6例 , 采用 肾脏 C T联合静 脉 肾盂 造影进 行 临床检 查 , 对 比两组患 者 的准确诊 断率 。结 果: 乙组患者准确诊断率显著优于甲组患者 , 两组 比较 , 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P< 0 . 0 5 ) 。乙组 患者操作时 问显著长 于甲组患者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两组 患者均 未发生严重不 良后果 。结论 : 采用静 脉 肾盂 造影 进行检 查可显 著提高患 者 肾盂 性 疾病 、 肾盂静脉后输尿管结石 、 肾盂静脉后输尿管狭窄等疾病 的诊 断率 , 虽然操作 相对复杂 , 但 安全性较高 , 适 宜临床检查 和诊 断
的广 泛 应 用 。 [ 关 键 词 ] 静 脉 肾盂 造影 ; C T检 查 ; 临床诊 断 ; 安 全 性
T h 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 i n t r a v e n o u s p y e l o g r a p h y
L U J i a n , HU A N G X i a o—w e i ( 1 . T h e We s t e r n S u b u r b s T e x t i l e H o s p i t a l D 厂
静脉肾盂造影名词解释影像

静脉肾盂造影名词解释影像
静脉肾盂造影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观察肾脏和泌尿系统的情况。
该检查方法通过将造影剂注入患者的静脉中,使其经过肾脏并进入肾
盂和输尿管,然后利用X射线或CT扫描等技术来获取图像信息。
在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
身体检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该检查。
同时还需要告知医生有关
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重要信息。
在检查当天,患者需要空腹,并
且需要排空膀胱。
在进行静脉肾盂造影时,医生会将造影剂注入患者的静脉中。
这种造
影剂通常是一种含有碘的液体或固体物质,在注入人体后能够吸收X
射线或CT扫描等辐射,并产生高对比度的图像。
随着造影剂进入肾脏和泌尿系统,医生会使用X射线或CT扫描等技术来获取图像信息。
通过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可以观察肾脏和泌尿系统的情况,包括肾盂、
输尿管、膀胱等结构的大小、形状、位置等。
该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
生诊断肾脏和泌尿系统的疾病,如肾结石、肾盂炎、输尿管阻塞等,
并且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总之,静脉肾盂造影是一种通过注入造影剂并使用X射线或CT扫描
等技术来观察肾脏和泌尿系统情况的医学检查方法。
该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静脉肾盂造影在当代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以传 统 的静 脉 肾盂 造 影 至 今 由 于 其 价 格 合 理 和 动 态 观 察 效 果 仍 被 广 泛 应 用 。 现 就 我 院 11 行 静 脉 肾 盂 造 影 检 查 的 病 例 2例 对 其 在 泌 尿 系 疾 病 中 的诊 断 价值 进 行 分析 , 和 B超 检 查 进 行 并
需作 静 脉 肾盂 造 影 的病 人 。 常规 腹 部 准备 后 , 常 规 摄 腹 部 平 片 1张 , 于 注 射 7 % 泛 影 葡胺 造 影 剂 后 分 别 于 7 mn 按 并 6 i、 1rn 3rn 4mn各 摄 肾片 1 , 去 压 迫 带后 摄 全腹 片 1张。 将 拍 摄 到 的 x光 片进 行 分 析 , 出初 步 诊 断 , 和 B超 5 i、0 i、5 i a a 张 除 作 并 检 查 结果 进 行 对 比 。结 果 11 中结 石 4 例 , 中 肾 结石 l 2例 6 其 0例 , 尿 管 结石 1 输 2例 ( 中包括 肾 盂 输 尿 管 交 界 处 结 石 ) 其 , 膀 胱 结 石 3例 ; 占位 6例 ; 肾 肾积 水 7 ; 胱 占位 8例 ; 症 ( 异 或 非 特 异 性 ) 例 膀 炎 特 5例 ; 育 及 位 置 异 常 2例 ; 发 肾盂 血 肿 2
例; 未发 现 异 常 2 0例 。结 论
( ) 脉 肾盂 造 影 对 泌尿 系先 天发 育异 常 的检 出率 较 高 , 其 特 殊 的重 要 价 值 , 对 肾盂 积 1静 有 而
水 原 因的 检 出 率较 低 。 ( ) 脉 肾盂 造 影 对 泌 尿 系 肾 占住 病 变 原 因的检 出 率 明 显低 于 B超 , 对 膀 胱 占位 则 和 B超 具 有 2静 而 同样 的检 出 效 果 。 ( ) 3 静脉 肾盂 造影 对 泌 尿 系 炎症 和 外 伤 的 诊 断 有 一 定 价 值 , 以适 当 选 用 。 可
静脉肾盂造影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静脉肾盂造影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全网发布:2011-06-23 20:57 发表者:张向波9979人已访问静脉肾盂造影(IVP)又叫:排泄性尿路造影或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介绍通过X线检查对肾盂进行静脉造影检查.临床意义静脉肾盂造影能了解肾脏,输尿管的位置,肾脏的分泌功能,腹膜后病变与泌尿系器官的关系.肾脏,输尿管及膀胱结核,肿瘤等.原因不明的血尿.泌尿系结石,确定结石的部位,了解有无阴性结石.什么情况下需要作静脉肾盂造影?静脉肾盂造影是临床诊断的一种常用的技术,大剂量静脉滴注尿路造影剂,多能清晰地显示肾盂肾盏的解剖形态.在造影前必需作碘过敏试验,凡符合下列情况者,方可作静脉肾盂造影.(1)泌尿系疾患,在临床或实验室检查有异常改变,并且需要造影作明确诊断者,可选作本项检查.比如怀疑是肾盂肾炎及多囊肾等患者.(2)所有腹部或后腹膜肿瘤,均有作静脉尿路造影的指征.(3)某些疾病伴有泌尿系统病变,如痛风,糖尿病,高钙血症,盆腔疾患,何杰金病,淋巴肉瘤等疾病,可作此项检查.(4)某些临床表现,怀疑来自泌尿系统疾病,如高血压,贫血,不明原因发热等.(5)疑有泌尿系结石,但腹平片无阳性发现者,可作造影检查.静脉肾盂造影的禁忌证有哪些?(1)肾功能衰竭:由于尿液内造影剂浓度低,显影差,以及可能对肾脏产生毒性,导致肾功能恶化,故肾衰患者不宜作此项检查.(2)碘过敏:对碘过敏的患者,造影前应用脱敏药物.若碘过敏试验为阴性,仍有过敏反应的可能,在造影过程中需密切观察.(3)怀孕妇女:为了避免X线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故孕妇需严格控制.对生育期妇女的造影检查,应在月经后10天内进行.(4)多发性骨髓瘤:本病患者作静脉尿路造影时,可能发生尿闭,特别在少尿患者中易并发尿闭,故不宜进行此项检查.泌尿系造影前准备一般在造影前三天,就应该禁食产气的食物,如奶类,豆制品,面食,糖类等.造影前一天晚上,将医生开的泻药--番泻叶如同泡茶一样引用,最好多喝几杯,有便随时排出.其目的是为了将肠道内的残渣排出,清洁肠道.检查前还应做碘过敏试验.造影前12小时内禁止饮水,当日早晨不能进早餐,而这里讲的早餐是滴水不进.肠道内的气体主要是吞入的,吞咽东西和讲话都会使气体进入肠道.因此,要少讲话,多走动,以利于气体的排出.造影前需排尿,排便,使肠道,膀胱空虚.检查流程:一,医生会告知静脉肾盂造影(IVP)的适应症和危险性,尤其病人需要做这项检查的必要性并签字,通知放射科预约时间.二,病人前一天晚上做好清洁肠道的准备,如果选用离子型造影剂的话还得做好第一次碘过敏试验.三,当天去放射科透视下观察肠道准备效果,不行的话需要做清洁灌肠,可行的话就准备开始了.有些医院要求在正式开始之前再做一次碘过敏试验.当然,放射科还得签同意书.四,常规拍腹部仰卧位平片(KUB),准备好腹部压迫带,静脉注射20ml 造影剂(76复方泛影葡胺,最大剂量不超过40ml,现在一般选择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同时腹部加压(具体压力因人而异),注射完后保留静脉通道并开始计时(保留静脉通道是为了万一出现过敏反应好急救),分别于15,25,35分钟拍片,尤其注意拍肾区,解压后马上再拍KUB,每次拍片注意让患者一定憋好气,尤其最后一张,为了保险起见,最后可以连续拍摄好几张.五,嘱患者多饮水.静脉肾盂造影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X线辐射和造影剂的肾毒性,X线的危害同检查的意义相比较是微不足道的。
静脉肾盂造影与磁共振尿路水成像对肾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静脉肾盂造影与磁共振尿路水成像对肾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目的:对比分析静脉肾盂造影(IVP)与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技术对肾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36 例肾输尿管病变患者同时进行常规磁共振扫描(MRI)和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RU),并与静脉肾盂造影(IVP)及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
结果:36 例病例中,包括尿路结石20 例,肾输尿管恶性肿瘤10 例,其他肾输尿管病变6 例,通过IVP 和MRU 比较,MRU 可以从不同角度清楚显示肾输尿管的形态改变,显示各种病变的异常影象改变,定位诊断率为100%(36/36),定性诊断的准确度为91.67%(33/36)。
结论:MRU 是诊断肾输尿管病变的有效检查手段,结合常规MRI 像能为肾输尿管疾病的诊断和术前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更直观、全面的效果,检查无创伤性、更安全简便。
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 MRU)具有无创性,无需使用造影剂,检查方法安全简便,在肾输尿管多种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方面与常规静脉肾盂造影(IVP) 检查技术等接近,甚至超过后者,成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技术;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由肾脏排泄后,再显示肾盂、肾盏、输尿管和膀胱的一种检查方法。
搜集我院临床资料完整且经IVP 与MRU 成像检查的36 例作回顾性分析,提高对肾输尿管疾病的诊断水平。
1 材料与方法本组共计行IVP 与MRU 检查36 例,男21 例,女15 例;年龄为16~74 岁,平均为45 岁。
其中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余6 例为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资料综合诊断。
使用500mA 数字摄影X 光机和Marconi 公司的Eclipse 1.5T 超导型磁共振机,使用正交体部柔软线圈。
所有病人检查前空腹8-12 小时,禁水6-8h。
MRU 检查前15 分钟口服2 片速尿片,患者情况允许的话需肌注654-2 20mg。
静脉肾盂造影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研究

静脉肾盂造影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研究摘要】:目的对静脉肾盂造影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研究。
方法回顾分析来我院检查的疑似泌尿系结石的74例患者采取静脉肾盂造影进行检查,先对患者进行皮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检查中调整患者的位置,结合X平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结果前来检查的74例患者中11例出现单纯肾结石,19例出现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34例出现输尿管结石;15例合并膀胧结石,5例未发现结石。
结论静脉肾盂造影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有着很好的效果,可以快速准确的诊断出泌尿系结石部位,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静脉肾盂造影;泌尿系结石;诊断价值这些年由于环境的污染以及人们生活环境变得更加恶化,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们饮食习惯以及饮水环境的变化使得先打人更容易患上各种结石,结石发病率越来越高。
结石在发病时比较疼痛,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静脉肾盂造影开始被用于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上,和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其具有操作简单,诊断快速准确的特点。
我院对疑似泌尿系结石的74例患者采取静脉肾盂造影进行检查,进行分析和回顾,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其诊断的价值。
1. 资料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7月以来来我院检查的疑似泌尿系结石的74例患者采取静脉肾盂造影进行检查,男44例,女30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30.15±4.54)岁,以上患者中出现尿频、尿急以及尿痛症状的患者20例,出现小便血尿的患者45例。
1.2 检查方法先为患者做泛影葡胺皮试如若发现显示阴性在进行清洁灌肠以上准备完成后,先对患者的腹部平面进行拍摄来了解患者腹部的实际情况,调节患者的位置,准备下一个部位的拍摄。
进行照影前腹部平片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利用X线平片,通过X线平片可以了解结石的部位、大小、性状以及数目,但是对于尿酸结石不能够显示。
同时因为人体的肾脏形态以及位置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导致结石的位置也在发生一定的变化。
静脉肾盂造影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机 摄 取 腹 平 片 一 张 ,然 后 再 静 脉 注 入 7 %复 方 泛 影 葡 胺 6 2 ~ 0 , 头 低 足 高位 或臀 部 垫 高 或 腹 部 加 压 法 使 肾盏 04 取 mL 肾盂
育不 良者 6例 , 1.%. 占 1 5 双肾盂双输尿 管畸形是 因为胚胎发 育时期 同时长出两个
一
年龄 5岁 , 平均年龄 3. , 1 6 例 , 2 7 女 1 1 例 , 9 4岁 男 1 占5 . %, 3 3 8 2
占 4 % , 女 之 比 为 12 :1患 者 术 前 禁 饮 、 食 6h 术 前 7 男 . . 禁 , 1 ~ 6h服番 泻 叶 l~ 0g或 术 前 3 n清 洁 灌肠 。 2 1 h 5 2 , 0 mi
1 资 料 与 方 法
29例 , 8 膀胱结石 7 例 , 8 尿道结 石 1 2例 , 阴性结石 1 例 。泌尿 8 系结 石大多为体 内钙 、 磷代谢 失常 , 尿液 中钙 的排泄增多 发生 沉积所致 。此外多见 于畸形 、 梗阻导致积液感染 , 异物存 留及
某 些 药 物 ( 胺 类 ) 饮 食 不 当等 都 可 成 为 诱 因 , 磺 或 肾结 石 以 肾盂
输尿 管所致 , 们 所 发现 的 3 我 2例 当 中 , 肾 盂 、 输 尿 管 畸 双 双
充盈显示 , 并摄 取 5rn 1 i i、5 n片观察 肾功能情况。然后使患 a a r
静脉肾盂造影(IVP)

静脉肾盂造影(IVP)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简称IVP)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性影像学检查,它通过给患者注射对比剂后进行X射线拍摄,以评估肾脏、输尿管和膀胱的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IVP的原理、适应症、操作步骤和潜在风险。
IVP的原理是在患者体内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然后通过X射线拍摄来显示肾脏和泌尿系统的影像。
对比剂通常包含碘,因此患者可能对碘过敏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IVP通常用于以下情况的诊断: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盂积水、泌尿系肿瘤、慢性肾衰竭等。
它可以提供较为详细的肾脏结构和功能信息,帮助医生确定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在进行IVP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患者需要空腹,通常要求在进行检查前至少6小时内不进食。
其次,患者需要饮用大量清水,以便排尽体内的尿液,这将提供清晰的影像。
在操作IVP时,医生会首先为患者插入静脉导管。
然后,医生会将对比剂注射到患者的血管中,通常位于手臂或手背。
在注射对比剂前,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对碘过敏,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接下来,医生会要求患者保持相对静止,并在注射对比剂后进行X射线拍摄。
这些拍摄通常包括开始时的肾脏功能图像,以及随后的时序图像。
IVP的操作相对简便,通常需要约30分钟。
它可以提供详细的泌尿系统结构信息,如肾脏大小、形态、位置以及对比剂的排泄情况。
通过对比剂在肾脏和泌尿系统的运动轨迹,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尿液排泄情况。
除了对疾病的诊断外,IVP还可以用于评估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情况。
例如,在考虑肾移植手术的患者中,IVP可以评估是否存在输尿管狭窄或其他异常情况。
此外,IVP还可用于评估输尿管和膀胱逆流等疾病。
尽管IVP是一种安全且常用的检查方法,但仍有一些潜在风险需要注意。
首先,由于对比剂中的碘,可能导致对碘过敏的患者发生过敏反应。
其次,IVP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特别是对于肾功能已经有一定损害的患者,应谨慎进行。
CT增强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应用价值分析

CT增强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应用价值分析张海平【摘要】目的对CT增强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接受CT增强扫描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按照检查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行CT增强扫描的同时接受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对照组在CT增强检查后再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对比两组受试者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测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可行性、成功率较高,并且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了检查时间,临床价值显著.【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7(026)018【总页数】1页(P3331)【关键词】CT增强扫描;静脉肾盂造影;诊断;临床价值【作者】张海平【作者单位】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放疗科河南南阳47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3临床上,CT增强扫描,静脉肾盂造影这两种检查方法均需要患者在给药状态下展开,并且实践中发现,两种检查方法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因此诊断中采取两种检查方法同时应用的意义较大[1]。
本次研究中对CT增强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接受CT增强扫描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按照检查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
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为22~76岁,平均(47.6±12.6)岁;观察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为23~75岁,平均(48.7±13.2)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查方法观察组在行CT增强扫描的同时接受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对照组在CT增强检查之后再实施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操作。
静脉肾盂造影对肾脏疾病的诊断

静脉肾盂造影对肾脏疾病的诊断
赵增寿;顾占军;韦嘉瑚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年(卷),期】1991(000)002
【摘要】近年来,影像诊断迅速发展,B超,CT及MR的应用,使肾疾病的诊断,尤其肾癌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但静脉肾盂造影仍是一有重要价值的方法,且在国内普遍应用。
静脉肾盂造影可以了解肾功能及全尿路情况,明确肾盂肾盏有否改变,对诊断肾肿瘤,结石,感染,结核及先天异常等有重要价值。
【总页数】2页(P59-60)
【作者】赵增寿;顾占军;韦嘉瑚
【作者单位】北京医院放射科;北京医院放射科 100730;100730;1007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
【相关文献】
1.肾穿刺活检在肾脏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作用 [J], 曹宏敏
2.CT扫描与静脉肾盂造影对肾结核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J], 牛富业;尹雪军;孙倩倩;闫小彬;徐才国
3.超声显像与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检查对膀胱癌诊断价值的比较观察 [J], 宣传斌
4.改良静脉肾盂造影在泌尿系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J], 杨桂林;罗仕珍;梁敏群
5.CT尿路造影联合静脉肾盂造影对输尿管结石诊断及定位分析 [J], 陈达元;李传俊;吴晓涛;伍鑫;钟世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层医院开展静脉肾盂造影的方法及意义

基层医院开展静脉肾盂造影的方法及意义
朱成良;吴宇林
【期刊名称】《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年(卷),期】2004(005)004
【摘要】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是将造影剂注入静脉后经肾脏排泄至尿路而显影,可观察整个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分泌功能以及各种尿路病变,是泌尿系统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为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基层医院(如乡镇医院、社区医院及厂
矿卫生所等)应积极地开展这项检查。
开展此项检查技术
【总页数】2页(P213-214)
【作者】朱成良;吴宇林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镇江,212000;江苏省镇江市丹徙区石桥
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R816
【相关文献】
1.基层医院使用国产造影剂做静脉肾盂造影时毒副反应控制对策 [J], 朱成良;邱成;孙萍
2.基层医院泛影葡胺静脉肾盂造影不良反应危险因素评估与护理干预措施 [J], 周
先翠
3.基层医院开展婴幼儿早期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的临床意义表达 [J], 侯丽红;王春叶
4.基层医院中开展hr-HPV检测对ASC-US患者分流管理的临床意义 [J], 李丽玲; 林晓敏
5.在基层医院开展介入方法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意义 [J], 李刚;路军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静脉肾盂造影在输尿管囊肿与输尿管肿瘤的X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静脉肾盂造影在输尿管囊肿与输尿管肿瘤的X线诊断中的应
用价值
吴璠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16(023)005
【摘要】输尿管囊肿是先天性发育异常,由于胚胎时期输尿管进入尿生殖窦延迟吸收或吸收不完全,输尿管分化异常以及膨出部肌纤维缺乏等,导致输尿管口狭窄,尿液排出受阻,长此以往,输尿管内压力增高,以致输尿管末端在膀胱内膨出,又称输尿管膀胱内囊肿或输尿管膨出。
囊肿壁多为输尿管口狭窄致局部输尿管壁扩张而向膀胱内膨出,
【总页数】2页(P502-503)
【作者】吴璠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0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数字化X线摄影在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J], 杨光
2.DCE-MRI检查在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梗阻性积水患者肾脏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J], 丁科
3.无加压下平板型数字胃肠机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刘丽方
4.新型输尿管压迫装置在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J], 赵子健;李若梅;王嗣
伟;盛茂;刘莹;吴瑞祥;魏夏洪
5.超声在输尿管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辛亚军;丁红娟;张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静脉肾盂造影在小儿肾、输尿管重复畸形伴输尿管囊肿的应用

静脉肾盂造影在小儿肾、输尿管重复畸形伴输尿管囊肿的应用作者:林峰闫志豪张伟予刘莹王晶来源:《影像技术》2020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在小儿肾、输尿管重复畸形伴输尿管囊肿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肾、输尿管重复畸形伴输尿管囊肿患儿30例进行检查,记录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果。
结果:30例患儿均诊断为肾重复畸形并有输尿管囊肿。
结论:静脉肾盂造影可以作为小儿肾、输尿管重复畸形伴输尿管囊肿的传统诊断方式,必要时,结合CT尿路造影检查进一步确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静脉肾盂造影;输尿管重复畸形;输尿管囊肿中图分类号:R814.43;R692 文献标识码:B DOI:10?郾3969/j.issn.1001-0270.2020.06.07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intravenous pyelography in children with repeated renal and ureteral malformations with ureteric cysts. Methods: 30 children with repeated renal and ureteral malformations with ureteric cysts who were treated from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nd examined. The results of intravenous pyelography were recorded. Results:All 30 children were diagnosed with repeated renal malformations and ureteric cysts. Conclusion:Intravenous pyelography can be used as a traditional diagnostic method for children with repeated renal and ureteral malformations with ureteric cysts. If necessary, it can be further confirmed with CT urography,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Intravenous Pyelography; Repeated Ureteral Malformations; Ureteral Cysts肾、输尿管重复畸形是泌尿系统常见的先天畸形病[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肾盂造影在肾脏及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在肾脏及输尿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更多诊断依据。
方法:为85例经彩超及ct诊断并有阳性体征及临床表现的泌尿系患者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分别摄取腹部平片、7、15、30、45 min及解除压迫后x线平片各一张,肾功能不佳者加拍60、120 min平片,对平片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输尿管结石28例,肾结石11例,肾盂积水23例,肾结核6例,异位肾3例,肾占位3例,单侧肾缺如2例,重复肾伴双输尿管2例,双肾盂单输尿管1例,马蹄融合肾1例,输尿管肿瘤1例,一侧肾显影延迟及不显影者4例。
结论:静脉肾盂造影对泌尿系疾病显示率高,能动态显示肾脏排泄功能,并能观察到输尿管的走行及变异现象,是泌尿系疾病观察、诊断和治疗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静脉肾盂造影; x线平片;泌尿系疾病
中图分类号 r6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3-0065-01
静脉肾盂造影(ivp),是泌尿系疾病的最常用检查方法之一,由于其在判断肾功能、了解集合系统及输尿管形态及动态观察等方面效果良好,多年来被各级医院广泛开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85例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病例,对其在泌尿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并与彩超、ct等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5月-2012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放射线科行静脉肾盂造影的85例泌尿系患者,其中男52例,女33例,年龄15~75岁,病程数小时至数年不等。
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特征及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异常,经过彩超、ct检查确认肾输尿管疾病,需静脉肾盂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者。
1.2 仪器
使用东芝x线cr摄片机及ge x线dr摄片机,采用动态ivp法。
1.3 方法
做好一般腹部准备,常规摄腹部平片一张,用腹部压迫带对腹部加压(具体压力因人而异),静脉注射76%泛影葡胺造影剂20 ml,注射完后保留静脉通道并开始计时(保留静脉通道是为了万一出现过敏反应以便急救),于7、15、30、45 min各摄肾区平片1张,除去压迫带摄全腹部平片1张。
肾功能不佳者,延迟至60、120 min 摄片,对所摄的造影平片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结果,书写诊断报告。
2 结果
85例静脉肾盂造影(vip)结果中输尿管结石28例(其中阳性结石19例,阴性结石9例),肾结石11例,肾盂积水23例,肾结核6例,异位肾3例,肾占位3例,单侧肾缺如2例,双肾盂伴双输尿管2例,双肾盂单输尿管1例,马蹄融合肾1例,输尿管肿瘤1例,一侧肾显影延迟及不显影者4例。
3 讨论
在基层医院,由于设备及条件原因,临床医生只能根据超声、ct 及ivp对泌尿系统相关疾病做出诊断,因此笔者收集了许多病例,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
笔者发现ivp有着明显的优点,如费用低,易操作,能够明确显示肾的功能,显示积水的原因,积水的程度,狭窄的部位,鉴别是异位肾还是肾缺如,另外还可以动态或变换体位观察肾脏的显影情况等[1]。
较大的肾尿酸盐结石由于超声的伪像作用常常很难完全显示结
石的大小、形态以及在肾集合系统中的具体部位和所占的比例,x 线平片和ct又不能显示,ivp则能够根据充盈缺损的形态做出明确判断[2],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肾脏功能良好的肾积水:vip可清晰显示患侧肾盂肾盏的大小、形态及输尿管扩张的程度、阻塞的部位。
肾结核:ivp能显示的较早期异常是肾小盏边缘不整如虫蚀状,当肾实质干酪性坏死灶与肾小盏相通时,可见其外侧有一团对比剂与之相连,病情进展而造成肾盂肾盏广泛破坏或形成肾盏积脓时,排泄性造影常不显影[3],临床诊断“肾自截”,是肾脏无功能的表现,单侧肾脏无功能在实验室检查中很难体现。
肾盂癌:ivp显示肾盂肾盏内固定不变的充盈缺损,形态不规则,肾盂和肾盏可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当肿瘤侵犯肾实质,可至肾盏移位、变形[3]。
泌尿系统的先天异常:较为常见且类型繁多,较常见的急性有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异位肾、孤立肾、马蹄肾等类型,尿路造影多能发现并作出诊断。
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即一侧或双侧肾分为上、下两部分,各自有肾盂和输尿管,ivp则能清晰显示这种畸
形。
异位肾系胚胎发育中,肾上升过程发生异常所至,多位于盆腔,少数位于膈下,甚至后纵隔内,ivp可发现这种异常。
肾缺如临床上均为单侧性,故又称孤立肾,ivp时,缺如侧无显影肾,但不能与其他病因所致病侧肾不显影鉴别。
超声、ct和mri检查能够确诊,健侧肾代偿性增大。
马蹄肾:vip显示两肾位置较低,且下极融合为峡部,肾轴由外上斜向内下,肾盂位于腹侧,而伸展指向背侧,可并有肾积水和结石。
综上所述,静脉肾盂造影是泌尿系疾病诊断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种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佟咸利,倪尔会.静脉尿路造影在特殊病例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6,17(11):623-624.
[2]杨毕军,钟安军.静脉肾盂造影在当代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西南军医,2008,12(3):59-60.
[3]吴恩惠,冯敢生.医学影像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8-272.
(收稿日期:2013-01-16)(编辑:程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