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磷脂类产品中溶血磷脂的控制
脂质体药物的结构或功能性成分的质量控制
脂质体药物的结构或功能性成分的质量掌控脂质体药物一般由活性成分、结构或功能性成分(包含脂质、非脂质)和其它辅料构成。
脂质中的磷脂用于形成脂质双分子层,胆固醇能够嵌入到磷脂膜中,调整膜的流动性,修饰磷脂(如聚乙二醇化磷脂)可以改善脂质体的理化性质或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
另外,一些非脂质成分也可参加脂质体结构形成、稳定脂质体或给予脂质体新功能,同样应对其质量进行研究与掌控。
对于新辅料或超出常规用法用量的非活性成分,需供应充分完整的研究资料以支持其使用。
1、脂质体结构或功能性成分的表征对于合成或半合成的磷脂(如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氢化大豆卵磷脂等),应基于标准光谱、核磁共振、质谱或基于对照品的色谱等证明其结构,并明确脂质的构成(如各磷脂成分和脂肪酸的百分比、酰基侧链的具体位置、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
对于自然来源的磷脂混合物(如蛋黄卵磷脂或大豆卵磷脂),应供应重要磷脂成分的百分比范围,并对脂肪酸进行掌控。
对于修饰磷脂,如聚乙二醇化磷脂,聚乙二醇的分子量及分布、聚乙二醇和磷脂的连接臂、聚乙二醇的端基修饰等,可能显著影响脂质体药物的制备、体内外稳定性、脂质体的粒径和药物的释放等属性,应准确表征其结构。
2、脂质体结构或功能性成分的来源和生产应依据脂质体结构或功能性成分的类型、特征或来源供应相应的信息,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掌控研究。
对于合成或半合成磷脂等结构或功能性成分,应确定起始原材料、合成工艺和纯化步骤,并对关键步骤、关键工艺参数以及中心产品进行适当掌控。
应供应起始原材料、其它原材料子、溶剂或试剂的质量标准。
对于自然来源的磷脂混合物和用于制备半合成磷脂的自然来源的起始原材料,应明确生物源(如鸡蛋)及其国家或地区、供应商等,并供应提取和纯化步骤的描述。
应供应动物蛋白、病毒去除和/或灭活的研究及验证资料,并合理掌控热原/细菌内毒素。
3、脂质体结构或功能性成分的质量标准磷脂或其它结构或功能性成分可能在非脂质体剂型中或类型显著不同的脂质体中使用,并具有药典标准或其它质量标准。
脂肪乳剂基础知识学习
线粒体
英脱利匹特®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大豆油 卵黄磷脂 甘油 NaOH 供能,提供必需脂肪酸 乳化剂 调节渗透压 调节PH
VitE
磷
防止脂质过氧化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参与机体氧化供能, 合成磷酸盐防止低磷血症
Intralipid®的脂肪酸谱
Intralipid®与乳糜微粒粒径的比较
的相容性
• 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
英脱利匹特临床应用(一)
• 外科 1、肝脏外科(李缨来,等.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7) 2、胃肠手术(詹春娇,等.新消化病学杂志,1995)
• 重症 1、重症胰腺炎(刘牧林,等.肠内肠外营养,1998)
• 肿瘤 1、胃癌术后(赖大年,等.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0)
Intralipid®与淋巴液中乳糜微粒 颗粒大小的比较
英脱利匹特®的特性
最理想的能量来源
提供必需脂肪酸
脂肪粒径类似于天然乳糜 高能量密度 与血浆等渗 不依赖胰岛素 促进蛋白合成
• 不会从尿液或粪便中排出 • 提供磷和维生素E • 不增加呼吸负荷 • 保护静脉 • 与其它静脉营养产品具有良好
1、顾军,李宁, 等. 30%Intralipid临床应用 [J]. 肠外与肠内营养, 1995, 3(1): 32-34 2、陆维祺,黄德骧, 等. 30%英脱利匹特配制全合一营养液的稳定性和疗效 [J].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0, 8(2): 120-121
30%Intralipid更有效减少高脂血症的产生
脂肪乳剂的发展和临床应用
脂肪乳剂的发展史
牛乳输注给霍乱病人 加拿大 1873
静脉输注脂肪乳剂的研究
以棉籽油为原料的脂肪乳剂上市 以大豆油为原料的脂肪乳剂上市
137制备注射用脂质体的磷脂的技术要求
发布日期20061113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标题制备注射用脂质体的磷脂的技术要求作者张明平部门正文内容张明平审评四部七室【前言】脂质体(Liposomes) 是将药物包封入类脂质双分子层中而形成的一种超微型球状载体。
作为药物载体使用的脂质体其成膜材料主要是一些天然或合成的脂质(磷脂和固醇等) 【1】 ,常用的天然膜材有卵磷脂(Lecithin ,Egg phospholipid) 、豆磷脂、胆固醇、角甾醇等,合成膜材有二肉豆蔻酰卵磷脂、二肉豆蔻酰磷脂酰甘油等。
影响脂质体膜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中,主要与磷脂相关的性质为“相变温度”和“电荷”,主要与工艺有关的是“粒径”;以及所载药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外界温度、所处环境pH 、离子强度等。
本文通过分析注射用脂质体的理化性质,提出了注射用磷脂的一些质控要点。
【磷脂概况】磷脂作为构成脂质体的基本材料,对脂质体的理化性质有决定性的影响。
磷脂是含磷酸根的脂类物质的总称【2】【3】。
按结构可分为含甘油的甘油磷脂和含鞘氨醇的鞘磷脂两大类。
鞘磷脂(SM)的分子结构中有酰胺键,在双分子膜中能形成氢键带,使形成的脂质体更加稳定,故国外脂质体产品的趋势是使用鞘磷脂代替甘油磷脂。
但目前国内尚未有药用鞘磷脂产品上市。
甘油磷脂通常也称为“卵磷脂”(Lecithin),最早(1850年)用于命名从蛋黄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物质(实际上不是单一成分);因此,“卵磷脂”(Lecithin)是一个多义词,广义为磷脂的俗称,也可作为大豆磷脂的俗称,其成分可能包括有磷脂酰胆碱(PC) 、脑磷脂(PE) 、肌醇磷脂(PI) 、丝氨酸磷脂(PS)、甘油(PG)和磷脂酸( PA) 等。
其狭义只指磷脂酰胆碱。
其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图1、磷脂结构示意图【4】由图可见分子中在甘油桥中1-C和2-C与一对疏水的脂肪链经酯键连接。
天然来源的PC的两条脂肪链在长度和饱和度上是不同的。
通常植物来源的磷脂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动物来源的磷脂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不易氧化;且磷脂中的PS、PG、PA均带负电荷,其余为电中性。
138磷脂类产品中溶血磷脂的控制
发布日期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标题磷脂类产品中溶血磷脂的控制作者张震陈海峰部门正文内容审评四部审评八室张震陈海峰磷脂是一类含有磷酸的脂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动植物体内,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并参与细胞膜对蛋白质的识别和信号传导。
机体中主要含有两大类磷脂,甘油磷脂和鞘磷脂。
甘油磷脂以甘油为母体结构,一般常见的磷脂类化合物如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PE)、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肌醇(PI)等皆属于甘油磷脂;鞘磷脂以神经鞘氨醇为母体构成。
1、磷脂的结构从结构上分析,磷脂类化合物一般由具有强极性的亲水性部分和16~22个碳的脂肪酸疏水链构成,脂肪酸主要包括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
由于构成磷脂的脂肪酸具有不同的长度和不饱和度,因而磷脂类产品皆为混合物。
磷脂类化合物在药物制剂工业中应用广泛,可作为营养输液剂中的活性成分,也是脂肪乳剂、脂质体等静脉制剂中常用的乳化剂。
其中最常用的磷脂为卵磷脂。
卵磷脂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蛋黄卵磷脂和大豆卵磷脂(又称大豆磷脂)。
卵磷脂的主要成分为磷脂酰胆碱,另外,还含有少量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等成分。
蛋黄卵磷脂和大豆卵磷脂的区别在于磷脂结构中脂肪酸的不饱和度不同,大豆磷脂具有更高的不饱和度。
卵磷脂的基本结构如下:2、溶血磷脂溶血磷脂是磷脂的降解产物,由于最常用的磷脂类化合物为卵磷脂,因而溶血磷脂一般是指溶血卵磷脂,或称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此外,还有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等。
溶血磷脂是磷脂1位或2位酯键水解或酶解产生的单链脂肪酰磷脂衍生物。
按磷脂酯键断裂的方式不同,溶血磷脂可分为溶血磷脂2和溶血磷脂1。
溶血磷脂是机体内磷脂的正常代谢产物,体内磷脂代谢产生溶血磷脂的过程由磷脂酶A1和磷脂酶A2催化。
大豆溶血磷脂成分
大豆溶血磷脂成分
大豆溶血磷脂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磷脂,在大豆中的含量较高。
磷脂是一类生物分子,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它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起着关键作用。
大豆溶血磷脂主要由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乙醇胺等成分组成。
这些成分在人体内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磷脂酰胆碱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了神经传递过程。
磷脂酰肌醇则是细胞信号传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过程。
磷脂酰乙醇胺在细胞膜结构和功能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豆溶血磷脂不仅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用于制备乳化剂、稳定剂、抗氧化剂等食品添加剂,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口感。
此外,大豆溶血磷脂还可以用于制备药物载体,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提高药物的疗效。
大豆溶血磷脂的提取和加工也是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
一般来说,大豆溶血磷脂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在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力和溶剂的选择,以保证提取效果和产品质量。
大豆溶血磷脂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和广泛应用价值的植物磷脂。
它在人体内起着关键作用,也可以用于食品和药物工业中。
研究和开发大豆溶血磷脂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为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带来
更多的益处。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豆溶血磷脂这一宝贵资源,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溶血磷脂酸的应用
溶血磷脂酸的应用近年来,对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的研究,特别是它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中,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在妇科肿瘤诊治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他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
以往认为LPA是磷脂生物合成的中间体,近几年来的研究发现溶血磷脂酸在体内的信号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LPA及其受体信号传导系统为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早期干预和防治,提供了新的靶点。
标签:溶血磷脂酸;应用;进展近年来,对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的研究,特别是它在启动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中的重要作用及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开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LPA及其受体信号传导系统为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早期干预及防治,提供了新的靶点。
鉴于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起的重要作用,代表血小板活化的标记物,血浆LPA的检测在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中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1溶血磷脂酸概述溶血磷脂酸(LPA)是目前已知结构最简单的甘油磷脂,其是血清中的正常组分之一,细胞内及体液中产生的LPA与血清白蛋白及脂蛋白结合,并保持其生物活性。
新鲜全血、血浆及脑脊液中LPA含量很低或不能检测到。
体内的LPA主要由活化的血小板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在轻度氧化的过程中产生。
正常人的血浆中,LPA水平很低,但在血清中其浓度则相对较高,可以达到2~20mol/L,这是因为血清是经过凝血、血块退缩后生成的。
除活化的血小板外,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内皮细胞、某些炎症细胞及癌细胞、神经细胞等也可产生LPA。
活化的血小板是血清中LPA的主要来源[1]。
2应用现状2.1作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早期预警因子比较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急性脑梗死组、慢性脑供血不足组及正常体检组血浆中的LPA水平,并且通过分析血浆中的LPA水平与TIA组、急性脑梗死组、慢性脑供血不足组及正常体检组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认为:LPA预警TIA及急性脑梗死是切实可行的;LPA可作为进展性脑梗死的预警因子。
大豆磷脂中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大豆磷脂中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摘要: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大豆磷脂中有关物质溶血性磷脂酰胆碱的含量。
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以甲醇-乙腈-水(50∶40∶10)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进样量20μL。
结果:大豆磷脂中主成分磷脂酰胆碱和溶血性磷脂酰胆碱能很好地分离检出,LPC线性浓度范围为2.3625μg/mL~189.0μg/mL;平均回收率98.05%,RDS为0.86%(n=6),溶血性磷脂酰胆碱的最低检测限为1.0ng,所含其它物质对检测无干扰。
结论:该法准确、灵敏、快捷,可作为大豆磷脂中有关物质溶血性磷脂酰胆碱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大豆磷脂;溶血性磷脂酰胆碱;HPLC大豆磷脂主要含有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酸(PA)、溶血磷脂酰胆碱(LPC)、溶血磷脂酰丝氨酸(LPS)、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胞苷二磷酸(CDP)等。
在大豆磷脂原料的制备、纯化及其注射液的制备、贮藏过程中,均会有部分PC分解产生LPC,LPC具有溶血或溶解细胞膜作用,故对大豆磷酯中LPC含量需进行严格控制。
目前,对大豆磷脂中杂质LPC含量测定的研究不太多,大多采用TLC和HPLC法。
TLC法具有仪器设备简单价廉等优点,但操作烦琐。
HPLC法虽具有快速、易于自动化等特点,但所用检测器多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仪器价格昂贵。
针对目前企业单位一般的液相配置的情况,为了快速、简便地测定大豆磷脂中的溶血磷脂酰胆碱,我们选择紫外检测器。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和试药HP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PHS-2C型精密酸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artorius211型电子天平;UV-255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
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磷脂酰胆碱(PC)对照品,Sigma公司;大豆磷脂(含磷脂酰胆碱量>90%),实验室自制;甲醇(色谱试剂);乙腈(色谱试剂)。
添加溶血磷脂可提高母猪和仔猪的能量获取
28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20年37卷第12期国际瞭望GLOBAL NEWS 海外文摘溶血磷脂是已知的能够最大限度消化脂肪并且促进猪只机体养分吸收的物质。
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母猪在饲喂添加了溶血磷脂的日粮时,能够更好地维持自身的机能,且每胎的仔猪死胎数量减少,有效提高母猪的生产力。
以可持续的方式生产大量优质仔猪——这是现代养猪场最重要的目标。
然而,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养殖场通常面临着各种挑战,如母猪哺乳期间面临的能量负平衡问题及其带来的所有后果。
能量负平衡通常发生在母猪分娩前,对死产仔猪的数量和仔猪其后的生长都有影响。
此外,母猪若发生能量负平衡情况也会抑制卵泡发育,降低生殖激素水平,导致其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排卵数降低,胚胎死亡率上升,影响生产效率。
因此,下一窝仔猪的生产性能将受到影响。
1 添加溶血磷脂改善母猪每日营养素摄入量为了使母猪产后身体状况及时恢复,防止出现肌肉萎缩,母猪产后需要更多的营养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为了防止身体状况的下降和肌肉的萎缩,现有两种提高母猪产后每日营养摄入量的方法:通过简单地增加母猪饲料采食量或通过增加日粮的营养密度来实现。
由于母猪的日采食量通常不能满足泌乳所需的高养分需求,因此增加日粮营养密度,可以达到减少需求量与养分摄入量之间的差距。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日粮的营养利用效率,可以通过添加溶血磷脂来改善母猪脂肪的消化和养分的吸收,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为了研究溶血磷脂对母猪泌乳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的效果,在德国和丹麦的商品化猪场进行了试验。
母猪在分娩前7 d 左右进入产房时,提供标准母猪泌乳日粮,其中豆油含量2.5%,粗脂肪含量5.4%。
试验组在泌乳母猪每t 饲料中添加1 kg 溶血磷脂。
仔猪在26 d 断奶。
2 添加溶血磷脂可保持母猪体况结果表明,随着母猪哺乳日龄的增加,其身体状况逐渐地变差,溶血磷脂确实能够促进日粮中脂肪的消化和养分的吸收。
不同形态大豆磷脂产品中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研究_王文高
粮食与油脂
2016 年第 29 卷第 2 期
不同形态大豆磷脂产品中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研究
王文高 1,朱天仪 1,王 波 2 (1. 上海良友(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上海 200333;
2. 上海金伴药业有限公司, 上海 201801) 摘 要:采用 HPLC–ELSD 法测定不同形态大豆磷脂产品中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的含量,并通 过对原料、工艺、储存期等因素的研究来确定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的变化规律。浓缩磷脂产品中 LPC 含量约为 0.80%,大豆粉末磷脂中 LPC 含量为 1.35%,大豆磷脂一次醇溶产品中 LPC 含量为 2.87%,大豆磷脂二次醇溶产品中 LPC 含量为 12.88%。在 –20 ℃、避光储存条件下,各样品一年储 存期内 LPC 含量的变化不大。 关键词: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储存期
增加的水解、盐析以及活性炭脱色过程都是导致磷脂
发生水解转化为溶血磷脂的因素。LPC 含量的变化
提醒我们,提高产品中 PC 含量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所
采取的工艺条件对 LPC 含量的影响。
2.4.3 样品储存期 LPC 含量变化研究
我们按照药品的储存条件(–20 ℃,避光),分别研
究了大豆粉末磷脂、大豆磷脂一次醇溶产物、大豆磷
蒸发光检测(HPLC–ELSD)法测定不同形态大豆磷
色谱柱:Vennsil XBP Silica(4.6 mm×250 mm,
脂产品中溶血磷脂酰胆碱的含量,研究了不同形态大 5 μm);
豆磷脂产品中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的变化规律。
流动相:流动相 A:甲醇 – 水 – 冰醋酸 – 三乙胺
1 材料与方法
(85∶15∶0.45∶0.05,V∶V∶V∶V),流动相 B:正己烷 –
溶血磷脂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畜牧业中的运用论文
溶血磷脂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畜牧业中的运用论文溶血磷脂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畜牧业中的运用论文引言溶血磷脂---磷脂质的一种,亦称为溶血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是一种良好的乳化剂,其作用约为普通磷脂乳化剂的 5 倍。
由于其抑菌性能、表面活性等各方面的功能作用,溶血磷脂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如今溶血磷脂被广泛应用于饲料行业。
1 溶血磷脂的理化性质溶血磷脂是磷脂失去一个脂肪酸基因所形成磷脂的统称,是普通磷脂在磷脂酶A2 的作用下失去一个分子脂肪酸键所得到得产物或在pH4.80 下由磷脂 PC(聚碳酸酯)、PE(聚已烯)、PA(尼龙,聚酰胺)等氧化水解生产的一组化合物[1],溶血磷脂是迄今发现的一种结构最简单的磷脂。
它是真核细胞磷脂生物合成早起阶段的关键性前体,甘油磷脂代谢的中间产物,从化学结构上溶血磷脂不但保留普通磷脂的性能还增加了亲水性[2],因此溶血磷脂具有很好的水分散性适于制备D/W 型乳状液。
2 溶血磷脂的生理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溶血磷脂是生物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健康生长动物不可少的物质。
优良的乳化性是溶血磷脂的最为突出的一个性质,它作为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均一性和感酥性,也能延长食品保质期。
江学荣等(2007)研究发现,将溶血磷脂加入单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蔗糖酯组成的复合乳化剂再加入至香肠中,其保油率可以达到88.3%,同时口感和感观效果也比较好[3]. 溶血磷脂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促进家禽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补充家禽所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可以增加家禽的产蛋率以及加快家禽的生长[4].3 溶血磷脂在畜牧业上的应用3.1 溶血磷脂在猪生产上的应用由于对溶血磷脂的研究并不是很完整,目前对于猪的应用大多在于断奶仔猪。
仔猪断奶后胃蛋白酶活性大大降低,胰脂肪酶和小肠前端脂肪结合蛋白活性也降低,导致仔猪对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不良,造成仔猪营养性腹泻。
同时断奶后的仔猪食欲会大大下降,所以仔猪的生长会受到抑制。
因此在仔猪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乳化剂,可以改善仔猪断奶后产生的营养性腹泻,这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营养调控措施,溶血磷脂作为优良乳化剂在此方面的应用显着。
一种溶血磷脂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7C N 104212849A (21)申请号 201410425952.8(22)申请日 2014.08.27C12P 9/00(2006.01)(71)申请人陕西盛迈石油有限公司地址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6号橡树街区1号楼10610室(72)发明人王耀斌(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1220代理人刘斌(54)发明名称一种溶血磷脂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溶血磷脂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领域。
所述的苹果多酚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粉末磷脂,用Tris-HCL 缓冲液为溶剂配制磷脂溶液;(2)向磷脂溶液添加CaCl 2,在一定的温度下加入磷脂酶A2进行反应;(3)将反应液通过层析收集即得溶血磷脂。
本发明所述的溶血磷脂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以及回收率高、产品质量高、成本低等特点。
(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4212849 A1.溶血磷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粉末磷脂,用Tris-HCL缓冲液为溶剂配制磷脂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加入磷脂酶A2进行反应;(2)向磷脂溶液添加CaCl2(3)将反应液通过层析收集即得溶血磷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血磷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Tris-HCL缓冲液的pH值为8.5-9.5,磷脂溶液浓度为l50mmol/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血磷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CaCl2加入量为使溶液中的Ca2+离子浓度为l80mmol/L。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溶血磷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磷脂酶A2的浓度为100U/mL,共反应8小时,磷脂酶A2分批次加入,分别为第0h,第1.5h,第3.5h,第5.5h。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精细化工工艺学》是应用化学专业核心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选修课,是学生学术研究和职业素质核心能力培养的主干课程之一。
该课程涉及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等知识原理以及化工生产方法、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精细化学品应用领域等,具有内容多、知识点多、应用性强的特点。
具体内容包括表面活性剂、食品添加剂、合成材料助剂、涂料、胶粘剂、特殊功能化学品以及能源、信息、生物、材料、环保、空间技术等最新应用及发展等领域。
课程坚持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有机融合,采取学生自主探究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自学-领悟-提高-巩固”学习四步骤贯穿课程学习全过程,并在“宽、精、深、新”基础上,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科创精神、安全环保等相关案例和内容。
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能够掌握代表性精细化学品结构与性质、合成原理、技术路线方法、生产工艺和应用性能,理解精细化学品结构与性能的本质联系,初步具备从事精细化工生产、管理、科技研发与创新的能力,强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树立“爱党爱国、科技报国”的人生信念,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继续深造和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本讲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诚信教育,树立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感。
2.进行国家强大、科技创新、努力奋斗、民族自尊、孝敬长辈、诚信做人等育人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勇于创新的科学观。
3.以课前线上小组学习+线下课堂提问、讨论、自学等形式,进行团结协作、勤于思考教育,将知识传授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内化于心。
(二)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通过食品添加剂中色素讲解及现实生活中的滥用,引申出“诚信”教育,树立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感。
2.通过拓展天然乳化剂卵磷脂的食用、保健、药用的高端应用领域,教育学生在了解精细化学品的多功能、多性质、多领域应用的基础上,引申出时代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团结协作,使学生树立科技发展无止境、需勇于创新的科学观。
药用辅料中不同来源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限值的合理性分析
药用辅料中不同来源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限值的合理性分析张媛,纳涛,吴彦霖,高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2629)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蛋黄来源及大豆来源溶血磷脂酰胆碱对红细胞影响的差异来评价目前药用辅料中不同来源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限值的合理性。
方法:采用体外红细胞溶血试验及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考察两种不同来源溶血磷脂酰胆碱对红细胞的影响°结果:蛋黄来源及大豆来源溶血磷脂酰胆碱红细胞溶血IC5。
分别为0.0427mg•mL*\0.0801mg-mL_1;二者在0.65%、0.60%、0.55%NaCl低渗盐溶液中引起的溶血率亦具有显著性差异,蛋黄来源溶血磷脂酰胆碱的溶血率明显高于大豆来源溶血磷脂酰胆碱。
但红细胞凝聚试验结果表明,二者均未见引起红细胞凝聚。
结论:两种不同来源的溶血磷脂酰胆碱致溶血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建议应分别制定不同来源磷脂类产品中滚血磷脂酰胆碱的含量限值,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关键词:溶血磷脂酰胆碱;红细胞;溶血;渗透脆性中图分类号:R9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777(2019)05-0582-04doi:10.16153/j.l002-7777.2019.05.014Rationality Analysis of Limits on Lysophosphatidylcholine Content in Different Sources of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Zhang Yuan,Na Tao,Wu Yanlin,Gao Hua*(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Beijing102629, 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limits on lysophosphatidylcholine content in different sources of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lysophosphatidycholine from egg yolk and soybean on erythrocyte.Methods:Erythrocyte hemolysis tests and erythrocyte osmotic fragility tests in vitro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wo different sources of lysophosphatidycholine on erythrocyte.Results:The IC50of hemolysis of lysophosphatidycholines from egg yolk and soybean was 0.0427mg/ml and0.080lmg/ml respectively.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hemolysis rates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lysophosphatidycholine in0.65%,0.60%and0.55%low osmotic pressure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The hemolysis rate of lysophosphatidylcholines from egg yolk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from soybean.However,the results of erythrocyte coagulation test showed that neither of them caused red blood cell condensation.Conclusion: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hemolysis ability of lysophosphatidylcholines from soybean and egg yolk.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ontent of lysophosphatidylcholine in phospholipid product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should be separately determine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linical medication.Keywords:lysophosphatidycholine;erythrocyte;hemolysis;osmotic fragility作者简介:张媛,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药检药理;Tel:(010)53851631;E-mail:zhyuan_cn@通信作者:高华,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药检药理;E-mail:huag55@磷脂是一种难溶于丙酮的含磷类脂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动植物体内,主要分为甘油磷脂和鞘磷脂两大类。
溶血磷脂的制备、分离、检测及应用研究进展
溶血磷脂的制备、分离、检测及应用研究进展李招;谷克仁;张海臣;潘丽;康世宗【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8(043)006【摘要】溶血磷脂(Lysophospholipids)是磷脂在自然降解或磷脂酶的作用下从1位或2位酯键断裂产生的单链脂肪酰磷脂衍生物,是一类仅含有1条脂肪酸链的甘油磷脂.溶血磷脂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乳化性等性能,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也作为信号分子参与生命活动.我国在溶血磷脂方面的研究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综述了溶血磷脂的制备方法、分离提取方法、检测方法以及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对溶血磷脂的研究有所帮助.【总页数】6页(P132-136,143)【作者】李招;谷克仁;张海臣;潘丽;康世宗【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郑州450001;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郑州450001;吉林工程技术学院,吉林四平136001;吉林工程技术学院,吉林四平136001;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郑州450001;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76;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45;Q545【相关文献】1.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及其在分离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陈佑宁;张君才;杨小玲2.导电分离膜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徐莉莉;王昆朋;李魁岭;刘烈;汪志永;郭菁菁;刘泓锌;张勇;王军3.渗透汽化分离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J], 林源4.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吸附分离应用研究进展 [J], 杨桂花;李伟栋;和铭;吉兴香;马光瑞;陈嘉川5.木质素低共熔溶剂分离、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J], 罗朝兵;李海潮;游婷婷;许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溶血磷脂病理学综述
磷脂酶D 主要存在于植物,动物脑组织中亦有,催化磷脂分子中磷酸 与取代基团(如胆碱等)间的酯键,释放出取代基团。
PC
O R1 C O O CH2 CH CH2 O O P OH CH2CH2N+(CH3)3
R1 O C O HO CH2 CH CH2
LPC
R2
C O
O
磷脂酶A
O
P OH
CH2CH2N+(CH3)3
O R1 C O HO
LPA
CH2 CH CH2 O O
溶血磷脂酶D
P OH
H
乳状液型注射液中LPC产生的其他途径
磷脂的稳定性受pH值和温度的影响较大,只 有在pH值为5.2时,磷脂乳化层最稳定,偏酸 偏碱条件下,易水解以溶血磷脂乳状液形式 存在 。 在乳剂注射液生产工艺中重要的一步为高压 灭菌,因而极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就有部分 磷脂转变为溶血磷脂,从而使乳剂注射液中 溶血磷脂的指标超过正常值
磷脂结构式
磷脂酶A1
O
磷脂酶D
R1
R2
C
C O
O O
CH2 CH CH2 O
O P OH
CH2CH2N+ (CH3) 3 PC
X
CH2CH2N+H3 PE
磷脂酶A2
磷脂酶的分布
磷脂酶A1 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溶酶体内,此外蛇毒及 某些微生物中亦有,可有催化甘油磷脂的第1位酯键断裂,产 物为脂肪酸和溶血磷脂2 磷脂酶A2 普遍存在于动物各组织细胞膜及线粒体膜,能使甘油磷脂分 子中第2位酯键水解,产物为溶血磷脂1及其产物脂肪酸和甘油
第三节 讨论与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溶血磷脂的强致溶血性和对机体潜在的损害, 在制备注射用乳剂时对产品进行“溶血”等安全性指标的检 测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在网站发布国药典化 发〔 2007 〕 4 号 “注射剂质量标准提高工作会议纪要” (2007.1.10),公布的首批拟提高质量标准的注射液品种 中榄香烯注射液亦被要求增加“其他(溶血与凝聚、异常毒 性、过敏试验、有关物质)”等的检测项目,标志着我国药 监部门对该产品存在溶血风险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附录I B关于注射剂检查项下未见溶血磷脂的检查项目及检查 法,因此为提升注射乳剂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及使用 依从性,乳状液型注射液药品生产厂家应重视溶血磷脂项目 的检测。
流态溶血磷脂性能及HLB值的测定
文章编号:1003 —7969 (2003) 01 —0058 —03 中图分类号: T Q64519 + 6 文献标识码:A 流态溶血磷脂性能及H LB 值的测定汪勇1 ,欧仕益1 ,李爱军1 ,王兴国2(11 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510632 广州市;21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214036 江苏省无锡市惠河路170 号)摘要:测定了流态大豆溶血磷脂的理化指标。
研究了在不同p H 值下流态溶血磷脂的乳化性能,证明溶血磷脂有很好的抗酸能力。
测定了溶血磷脂的HL B值,并推导了溶血磷脂酸值和HL B值的关系。
关键词:溶血磷脂;磷脂;乳化性能;H LB值溶血磷脂(Lysophospholipids) 是由各种磷脂失去一个脂肪酸基团所形成的磷脂的统称。
虽然失去α 或β位脂肪酸的磷脂都称作溶血磷脂,由于β位的酰基易于转移到α位,故其化学结构通式见图1 。
从化学结构可以看出溶血磷脂的亲水性能要比磷脂强,因为它增加了亲水性的羟基。
由此溶血磷脂更加适合用做OΠW 型乳化剂,有文献报道其乳化体系具有抗酸、抗盐以及抗高温等优点[ 1 ] 。
O 式,有利于产业化时自动控制产品的性能。
1 材料与方法111 实验试剂与材料流态大豆浓缩磷脂( HLB = 4) ,美国中央大豆公司;流态大豆溶血磷脂,自制[ 6 ] ; 大豆色拉油,东海粮油(工业) 有限公司。
112 实验仪器均质机,L04 - 2 型离心机, PHS - 29A 型酸度计。
CH2 O C RHO CH OCH2 O P O XOH X:胆碱、乙醇胺、丝氨酸、肌醇等R :脂肪酸基团113 实验方法11311 磷脂理化指标的测定酸值:滴定法,按照A. O. C. S Official Method Ja2b - 87 。
乙醚不溶物:重量法,按照A. O. C. S Official Method Ja3 - 87 。
磷脂图1 溶血磷脂结构通式溶血磷脂一般由磷脂经磷脂酶A2 水解制得,通常反应的底物是浓缩磷脂[ 2 - 5 ] ,得到的溶血磷脂在常温下流动性很好,我们称之为流态溶血磷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布日期 20061113
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
标题磷脂类产品中溶血磷脂的控制
作者张震陈海峰
部门
正文内容审评四部审评八室张震陈海峰
磷脂是一类含有磷酸的脂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动植物体内,是生物膜的
主要组成成分,并参与细胞膜对蛋白质的识别和信号传导。
机体中主要含有两大类磷脂,甘油磷脂和鞘磷脂。
甘油磷脂以甘油为母体结构,一般常见的磷脂类化合物如磷
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PE)、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肌醇(PI)等皆属于甘油磷脂;鞘磷脂以神经鞘
氨醇为母体构成。
1、磷脂的结构
从结构上分析,磷脂类化合物一般由具有强极性的亲水性部分和16~22个碳的脂
肪酸疏水链构成,脂肪酸主要包括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
烯酸等。
由于构成磷脂的脂肪酸具有不同的长度和不饱和度,因而磷脂类产品皆为混
合物。
磷脂类化合物在药物制剂工业中应用广泛,可作为营养输液剂中的活性成分,也是
脂肪乳剂、脂质体等静脉制剂中常用的乳化剂。
其中最常用的磷脂为卵磷脂。
卵磷脂
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蛋黄卵磷脂和大豆卵磷脂(又称大豆磷脂)。
卵磷脂的主要成分
为磷脂酰胆碱,另外,还含有少量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等成分。
蛋黄卵磷脂和大豆卵磷脂的区别在于磷脂结构中脂肪酸的不饱和度不同,大豆磷脂具
有更高的不饱和度。
卵磷脂的基本结构如下:
2、溶血磷脂
溶血磷脂是磷脂的降解产物,由于最常用的磷脂类化合物为卵磷脂,因而溶血磷脂一般是指溶血卵磷脂,或称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此外,还有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等。
溶血磷脂是磷脂1位或2位酯键水解或酶解产生的单链脂肪酰磷脂衍生物。
按磷脂酯键断裂的方式不同,溶血磷脂可分为溶血磷脂2和溶血磷脂1。
溶血磷脂是机体内
磷脂的正常代谢产物,体内磷脂代谢产生溶血磷脂的过程由磷脂酶A1和磷脂酶A2催化。
磷脂酶A1可催化甘油磷脂的第1位酯键断裂,生成溶血磷脂2;而磷脂酶A2可
催化甘油磷脂的第2位酯键断裂,生成溶血磷脂1。
在磷脂类产品的制备和贮藏过程中磷脂也会发生部分分解,生成溶血磷脂。
正常情
况下,由于化学位阻的原因,磷脂类产品中溶血磷脂1和溶血磷脂2的比例大约为1:9,即溶血磷脂2占绝大比例。
溶血磷脂(溶血磷脂酰胆碱)的结构如下:
溶血磷脂是一类具有较强表面活性的性质,能使红细胞及其他细胞膜破裂,引起溶血
或细胞坏死。
但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由于体内磷脂酶的存在位置和存在数量受到严格
控制,因而机体并不会受到伤害。
体内的溶血磷脂可通过磷脂酶B代谢脱去另一分子
脂肪酸转变为甘油磷酸胆碱,使其失去溶解细胞膜的作用。
三、磷脂类产品中溶血磷脂的测定和控制
由于溶血磷脂的溶血或溶解细胞膜作用,因而除溶血磷脂类产品(可制成脂质体,
为活性成分,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外,磷脂类产品中皆要对其中溶血磷脂的量进
行严格控制。
溶血磷脂的含量测定一般可采用HPLC法或TLC法。
近年来,还发展了
一些测定的新方法、新技术。
HPLC法是磷脂及溶血磷脂含量控制的常用方法。
由于磷脂分子中同时含有亲水和
疏水部分,因而所表现出来的表面活性给磷脂的色谱分析带来困难。
另外,磷脂类化
合物紫外吸收一般都较弱,加大了检测难度。
虽然近年来HPLC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磷脂类产品色谱分析的分辨率、准确度和测定动力学问题仍不令人十分满意。
采用HPLC法测定溶血磷脂的含量一般采用正相色谱法,多采用硅胶柱,以己烷/庚烷-异丙醇系统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
由于磷脂的表面
活性,一般采用流动相或具有高极性的有机溶剂(如氯仿-甲醇)来溶解样品,较少使用水来溶解样品。
TLC-薄层扫描是测定磷脂和溶血磷脂含量的另一种可行方法。
为了获得满意的结果,一般多采用二维TLC法或带有自动扫描的多重显层TLC法(Multiple Development TLC),另外,为提高测定的重现性和准确度,应尽可能采用高质量的商业化薄层板。
31P-NMR法是近年来发展的磷脂含量测定的新方法。
该方法可以在不将各种磷脂及溶血磷脂分离的情况下选择性地测定各种磷脂的含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很好地鉴别和定量各种不同磷脂,是一种较有前途的磷脂含量测定方法,但由于核磁共振仪器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该方法的广泛应用。
关于磷脂类产品中溶血磷脂的限度控制,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标准。
一般要求在卵磷脂原料中将溶血磷脂酰胆碱的量控制在3.0%或3.5%以下。
有时,当卵磷脂纯度级别较低,其中的磷脂酰乙醇胺的含量较高时,还需要对其中的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的量进行控制,限度一般在0.5%左右。
对于磷脂类产品的制剂,如脂肪乳类产品,由于在溶液状态下卵磷脂可能会发生部分水解,在放置过程中溶血磷脂的量有可能增加,因而制剂中也应严格控制溶血磷脂的量,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