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性损伤ppt
合集下载
机械性损伤PPT【83页】

2、根据致伤物的特性,可将致伤物分为钝 器、锐器和火器三大类。
钝器:主要有拳、脚、锤、棍棒、砖石、 酒瓶等,还有在实际办案中经常见到的致 倒地损伤的地面,也属于钝器范畴;
锐器:主要有尖刀、砍刀、匕首等;
火器:是指枪支、炸药。
3、很多物体有不同的作用面,可造成不同 形态的损伤,如砖块,砖面打击肢体形成 常见的皮下出血,而砖的棱边打击肢体形 成条状创;
4、压强也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指标,他的表 示公式是P=F/S,P是压强,F是作用力,S 是作用面积,在作用力相同的前提下,作
用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损伤程度越大,如
尖刀等锐器很容易刺破人体皮肤组织达到 深部脏器。
5、致伤物对人体作用力的方式可分为剪切、 牵拉、扭转、压缩等。
6、只有当作用力超过人体组织所能承受的 限度时,才会造成人体损伤。
4、根据挫伤出血颜色变化,推断伤后经过 时间。血液在酶的作用下,其中的血红蛋 白等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不同的颜色。 一般的情况是:新鲜的皮下出血为青红色 或青紫色,伤后l~3日出现,保持3~6日; 由青红色逐渐变成绿色,伤后3~6日出现, 保持6~9日;局部皮肤转为黄色,为伤后 8~15日出现,以后全被组织吸收而消失。
(二)可由刺器、火器等直接致内脏器官 破裂,也可由高坠等力的传导,间接外力 形成。
(三)法医学意义
1、根据内脏器官的破裂来分析外力的作用 方式。
2、内脏器官破裂说明有较大的外力作用, 可能与死因密切相关。
肢体断碎
(一)巨大暴力作用人体致人体遭到严重广泛 的破坏并断离和/或粉碎。
(二)多见于火车辗压、爆炸、高空坠落建筑 物倒塌等。分尸案件中的尸块就是肢体离断,只 不过是死后伤而已。
砍创法医学鉴定
砍创一般见于他为,损伤方向不一,程度重,创 口哆开明显,若刃缘锐利锐利,创缘整齐,创壁 平整,创内无组织间桥;如刃缘不锐利,可见创 缘出血。砍创常伴有骨折,轻者为砍痕,重者可 形成骨质砍裂创,有时在骨骼上面刻留有砍器刃 缘的金属碎片,提取这碎片可与嫌疑工具作进一 步检验比对。在他杀案件中同样会见到被害人双 上肢等处有抵抗伤存在。
2024机械伤害ppt课件完整版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规定了企业安全生产的法律要求和责任,明确了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和
处理措施。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保障劳动者权益,规定了劳动者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选用高质量的机械设备 和配件,确保其具有良 好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01
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 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并
处理潜在问题。
03
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管 理制度和培训机制,提 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和责任意识。
05
严格按照机械设备使用 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 超负荷运行和违规操作。
02
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 大修和升级,提高其性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
对机械设备及作业环境进行全面 辨识,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风险评估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确定其可能导致的伤害类型、严重 程度和发生概率。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 险控制措施,如技术控制、管理控 制和个人防护等。
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实施
制定应急预案
2024机械伤害ppt课件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机械伤害概述 • 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范 • 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 • 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与教育 • 法律法规与标准解读 • 现场管理与应急处置
01
机械伤害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 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 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 绕、甩出、切割、刺扎等伤害。
《机械性损伤概论》课件

功能锻炼
02
03
心理支持
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指导伤者 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
对伤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帮助他们应对伤痛和康复过程中 的心理压力。
05
机械性损伤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交通事故导致的机械性损伤
总结词
交通意外中常见的机械性损伤
详细描述
交通事故中,由于车辆撞击、挤压、摩擦 等作用力,可能导致人体骨折、关节脱位 、皮肤撕裂等机械性损伤。
软组织的损伤情况。
血液检查
某些生化指标可以提示 是否存在内出血或器官
损伤。
病史询问
了解受伤时的具体情况 和伤者的既往病史。
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
如休息、冷敷、压迫包扎、抬高受伤部位等,适 用于轻度的机械性损伤。
康复训练
在恢复过程中,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康复 训练,以促进功能恢复。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损伤或功能受限,可能需要手术修复 或重建。
《机械性损伤概论》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机械性损伤概述 • 机械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 机械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 机械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 机械性损伤的案例分析
01
机械性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机械性损伤是指由外力引起的身体组 织的损伤。
分类
根据外力性质和损伤程度,机械性损 伤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急救护理
止血
对于出血的伤口,应迅速采取 止血措施,如使用止血带或压 迫止血法。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可能存在呼吸道阻塞的伤 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 时进行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
转运与急救
及时将伤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 行进一步救治,转运过程中应 注意保持伤者的稳定和舒适。
《机械伤害》课件

机械伤害的常见原因
01
02
03
04
安全意识不足
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忽视 安全操作规程,导致意外发生
。
防护措施不完善
设备缺乏必要的防护装置,或 防护装置失效,导致操作者直
接接触危险部位。
操作失误
操作人员技能不熟练或粗心大 意,导致误操作引发伤害。
维护保养不当
设备缺乏定期维护保养,导致 部件磨损、老化,增加事故风
如护目镜、手套、耳塞等。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02
员工应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和维护个人防护装备
03
确保个人防护装备的性能完好,及时更换损坏或过期的装备。
安全培训与教育
提供安全培训与教育
针对新员工和在职员工,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 安全意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
伤口处理与包扎
清洁伤口
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洗伤口,去 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消毒伤口
用碘伏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预 防感染。
包扎伤口
选用适当的敷料覆盖伤口,并进行 妥善固定,以保护伤口并减少感染 风险。
伤员转运与救治
伤员转运
在稳定伤员生命体征的前提下, 将伤员迅速转运至医疗机构。
途中监护
在转运过程中,对伤员进行全程 监护,确保生命体征平稳。
详细描述
某车间高处落, 造成严重骨折和内脏损伤。
案例三:个人防护不足导致的机械伤害
总结词
缺乏安全防护意识、未佩戴防护用品
详细描述
某工地工人进行高空作业时,未佩戴安全带和头盔,不慎从高处坠落,头部受到重创,抢救无效死亡 。
案例四:安全培训缺失导致的机械伤害
第三章 机械性损伤PPT课件

典型的枪弹创射入口的形态学特征:射入口
呈圆形;挫伤轮;污垢轮;火药烟晕;接触射
击时,有枪口印痕。
2. 创道。
3. 射出口:一般大于射入口,呈星芒状。
4.法医学意义;确定枪弹创,推测射击距离和
方向,判断死亡方式,和案件性质。
19
ppt精选版
㈡霰弹创:
猎枪和土枪的弹丸所造成的枪弹创。 可在体内形成大量的、大小不同的、
把的形态。
㈣剪创(scissoring wound):由剪刀刃 缘和尖端造成人体组织的损伤。分剪刺 创和剪切创。
18 ppt精选版
三、火器伤:
火药引爆或火药引爆的各种武器所致的人体损伤。
㈠枪弹创:发射的弹头击中人体所致的创。
分为贯通枪弹创、盲管枪弹创、沟状枪弹创、 反弹枪弹创、和回旋枪弹创。
1. 射入口;贴近射击,呈芒状;近距离射击和 远距离射击,射入口等于或略小于弹头直径。
运动的致伤物打击静止的人体 运动的人体撞击静止的物体 运动的致伤物与运动的人体相撞
4 ppt精选版
二、形成机制
㈠影响机械力作用的物理学因素: ①F=ma, a=(v-v0); ②Ek=1/2mv2;③Ep=mgh;v=2gh; ④P=F/S;⑤P=m2v2-m1v1=Ft; ⑥根据力的分解法则,斜向打击时比垂
折;对冲性颅底骨折。 ㈣颅内出血:外伤性硬脑膜外出血,临床表现常
有昏迷—清醒—昏迷,或清醒—颅内压生高—昏 迷;外伤性硬脑膜下出血;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 血;外伤性脑出血。
25 ppt精选版
㈤脑组织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白质损伤,是最常见
的致命伤。白质广泛变性为特征。轴索 断裂形成收缩球。 脑挫伤;脑挫裂创; 脑震荡:主要原因是脑干网状结构功能 障碍;诊断依据:头部外伤史;一过性 意识丧失;神经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病 变;存在逆行性或顺行性遗忘。
《法医学》机械性损伤 ppt课件

组织间桥:某些钝器打击形成的创腔内可见到残留的未 被离断的筋膜、肌纤维、血管、神经或纤维结缔组织。
ppt课件
12
创的法医学意义: ①创是致伤物作用于人体的证明,是人体受到伤害的 证据。 ②通过对创的法医学检验,根据其形态特征和创内残 留物的分析,可确定损伤程度,推断致伤物及其特征。 ③位于被害人手掌、手背或前臂等处发现的创,可能 系防卫伤,有助于分析案发当时的情形。 ④在多人使用多种工具致伤同一人时,通过对创的检 验,可以确定每个加害人所形成损伤的数量、程度和 后果,分清法律责任,为案件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一、机械性损伤的形成 形成机械性损伤的三个基本因素:致伤物、作用力和人 体组织的特性。三者的特征和变化都将影响到损伤的程 度。 (一)人体组织: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结构不 同,其物理性质(弹力极限和抗断能力)也不同,故受 外力后可形成不同性状的损伤。 (二)致伤物:能引起机体损伤的物体统称为致伤物。 1.锐器 一般认为有刃、有尖的器械为锐器:
ppt课件
24
常见枪弹创的类型有以下五种:
①贯通枪弹创 弹头穿透人体后飞出体外,其创由射入 口、射创管和射出口三部分组成。
②盲管枪弹创 弹头射入体内后,存留在体内,有射入 口和射创管,无射出口。
③回旋枪弹创 弹头射入体内后,遇阻改变方向,形成 方向不同的射创管,损伤多种组织器官,弹头离射入口 较远且不在同一直线上。 ④反跳枪弹创 弹头击中某一坚硬物体后,反弹再击中 人体形成的损伤。此种枪弹创因弹头已变形,速度减慢, 多形成撞击性损伤,弹头进入人体者,其射入口特征变 得不明显。 ⑤擦过枪弹创 指弹头擦过体表形成的条形或沟形损伤。
ppt课件
6
(二) 继发性损害 出血;感染 ;栓塞 ;中毒 三、损伤的基本形态改变 ( 一 ) 表皮剥脱 (abrasion) : 当表面较粗糙的致 伤物与人体皮肤接触并相互摩擦时可使表皮缺损、真 皮外露,又叫擦伤。 常见的表皮剥脱类型: 划痕;掐痕 ;擦痕 ;撞痕 ;压痕
第三章机械性损伤MechanicalinjuryPPT课件

(三)按受伤情况 1、交通损伤 2、工伤 3、坠落伤等。 为了便于推断致伤物,法医学多用第一种分类方法。
三、影响因素 (一)致伤物(二)人体组织(三)作用力。
3
第二节 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
根据损伤的主要表现不同,可分为形态变化 为主的损伤和功能变化为主的损伤。 一、形态变化为主的损伤
包括擦伤、挫伤、创、内脏损伤、骨折和肢 体断离等。
如身体因碰撞或挤压而产生的淤血斑。出血大小不 仅与外力还与局部组织特点有关,如眼眶周围、会阴部 等皮下组织疏松且血管丰富,外伤后血液易于蔓延,如 眼睑部位外伤后常形成“熊猫眼”。
8
3、法医学意义
(1)挫伤所在部位标志暴力作用点。 (2)挫伤是生前伤的标志,受伤后局部会出现生活反
应,如出血、炎细胞浸润等。 (3)根据皮下出血颜色的改变推测挫伤形成的时间。
10
3、创的结构包括:
创口、创缘、创角、创壁、创底、创道,在创壁之 间未完全断裂的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称组织间桥。
(四)骨折
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而发生折裂或断离 称为骨折。
11
(五)内脏破裂
由外力作用或剧烈震荡引起体内器官的破裂、挫碎、 合并出血。
(六)肢体断离
由巨大暴力或其他因素使人体各部遭到严重破坏或分 解断离称之为肢体断离。
第三章 机械性损伤 Mechanical injury
南通大学医学院法医学系
1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人体组织遭到外力的破坏,发生结构、 功能和代谢的异常变化称损伤。
机械性暴力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损伤称 状 1、钝器伤 2、锐器伤 3、火器伤。
(二)按损伤方式 1、自杀伤 2、他杀伤 3、意外伤。
14
(一)棍棒伤(stick injury)
三、影响因素 (一)致伤物(二)人体组织(三)作用力。
3
第二节 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
根据损伤的主要表现不同,可分为形态变化 为主的损伤和功能变化为主的损伤。 一、形态变化为主的损伤
包括擦伤、挫伤、创、内脏损伤、骨折和肢 体断离等。
如身体因碰撞或挤压而产生的淤血斑。出血大小不 仅与外力还与局部组织特点有关,如眼眶周围、会阴部 等皮下组织疏松且血管丰富,外伤后血液易于蔓延,如 眼睑部位外伤后常形成“熊猫眼”。
8
3、法医学意义
(1)挫伤所在部位标志暴力作用点。 (2)挫伤是生前伤的标志,受伤后局部会出现生活反
应,如出血、炎细胞浸润等。 (3)根据皮下出血颜色的改变推测挫伤形成的时间。
10
3、创的结构包括:
创口、创缘、创角、创壁、创底、创道,在创壁之 间未完全断裂的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称组织间桥。
(四)骨折
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而发生折裂或断离 称为骨折。
11
(五)内脏破裂
由外力作用或剧烈震荡引起体内器官的破裂、挫碎、 合并出血。
(六)肢体断离
由巨大暴力或其他因素使人体各部遭到严重破坏或分 解断离称之为肢体断离。
第三章 机械性损伤 Mechanical injury
南通大学医学院法医学系
1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人体组织遭到外力的破坏,发生结构、 功能和代谢的异常变化称损伤。
机械性暴力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损伤称 状 1、钝器伤 2、锐器伤 3、火器伤。
(二)按损伤方式 1、自杀伤 2、他杀伤 3、意外伤。
14
(一)棍棒伤(stick injury)
《机械性损伤》课件

关节固定
对于关节脱位或扭伤,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或临时支架进行固定,以减轻疼痛 和促进恢复。
搬运
搬运原则
保持伤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震动和扭曲,尽量减少伤者的痛苦。
搬运方法
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搬运方式,如单人抱持、双人抱持、担架搬运等 。
04
机械性损伤的预防措 施
安全教育
01
02
03
安全意识培养
THANK YOU
营养与饮食护理
总结词
营养与饮食护理是机械性损伤康复的重 要辅助手段,合理的营养和饮食可以帮 助患者补充营养、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
VS
详细描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 计划,保证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维生 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如肉类、蛋类、蔬菜 、水果等。同时要避免过度油腻、辛辣等 刺激性食物,保持清淡饮食。对于存在消 化系统问题的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 ,避免加重病情。
工作场所整洁
保持工作场所整洁、有序 ,避免杂乱无章的环境导 致意外伤害的发生。
照明设施完善
提供足够的照明设施,确 保员工能够清晰地看到操 作对象和周围环境。
安全操作规程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定期评估和更新规程
根据不同设备和工种的特点,制定详 细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和 注意事项。
根据实际情况和设备更新情况,定期 评估和更新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其 始终能反映当前的安全要求。
《机械性损伤》课件
目录
• 机械性损伤概述 • 常见机械性损伤类型 • 机械性损伤的急救处理 • 机械性损伤的预防措施 • 机械性损伤的康复与护理
01
机械性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机械性损伤是指由外力作用引起的组织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 。
对于关节脱位或扭伤,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或临时支架进行固定,以减轻疼痛 和促进恢复。
搬运
搬运原则
保持伤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震动和扭曲,尽量减少伤者的痛苦。
搬运方法
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搬运方式,如单人抱持、双人抱持、担架搬运等 。
04
机械性损伤的预防措 施
安全教育
01
02
03
安全意识培养
THANK YOU
营养与饮食护理
总结词
营养与饮食护理是机械性损伤康复的重 要辅助手段,合理的营养和饮食可以帮 助患者补充营养、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
VS
详细描述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 计划,保证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维生 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如肉类、蛋类、蔬菜 、水果等。同时要避免过度油腻、辛辣等 刺激性食物,保持清淡饮食。对于存在消 化系统问题的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 ,避免加重病情。
工作场所整洁
保持工作场所整洁、有序 ,避免杂乱无章的环境导 致意外伤害的发生。
照明设施完善
提供足够的照明设施,确 保员工能够清晰地看到操 作对象和周围环境。
安全操作规程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定期评估和更新规程
根据不同设备和工种的特点,制定详 细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和 注意事项。
根据实际情况和设备更新情况,定期 评估和更新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其 始终能反映当前的安全要求。
《机械性损伤》课件
目录
• 机械性损伤概述 • 常见机械性损伤类型 • 机械性损伤的急救处理 • 机械性损伤的预防措施 • 机械性损伤的康复与护理
01
机械性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机械性损伤是指由外力作用引起的组织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 。
第4章机械性损伤PPT课件

●擦痕(Grazes):
物体或粗糙的地面与体表相摩皮肤的擦伤。 一般受力面积大,损伤广泛。多分布在人体 较突出的部位,呈片状、条状,但可伴有皮 下出血及痂皮形成。
第8页/共76页
●压擦痕(Friction):
表面粗糙的物体,如绳索或其他编织 物,压迫皮肤的同时,与皮肤表面相摩擦, 同时有重直力又有水平力。如:吊死或勒死; 牙齿咬痕所形成的表脱就属此型。
(2)死因: a.常见死因: ●严重颅脑损伤死亡 ●重要脏器破裂所致出血性休克 b.其他: ▲长骨骨折→脂肪栓塞死亡
第33页/共76页
4.法医学鉴定
意外、自杀、他杀均可见 ①现场勘查: • 坠落起点(足印、手印、指纹或本人遗留物) • 落地点(撞地面时留下痕迹、血痕、物品) • 判定坠落部位; ②测量坠落高度,中间是否有障碍物; ③测量尸体与建筑物的距离(死后抛尸和自杀区
6. 肢体断离(Amputation): 人体躯干四肢解剖学完整性的彻底破坏称肢体断离。多见于交通事故,
爆炸,建筑物倒塌,高坠、碎尸等,法医鉴定的任务是要进行个人识别。
第23页/共76页
钝器伤
(Blunt Instrument Injury)
第24页/共76页
刃口或尖端的物体。 • 2.钝器伤:由钝器打击人体造成的损伤称~。此类机械性损伤在法医学案例中经
1.概念:人体由高处坠落时运动的身体碰撞到静 止的物体上所发生的损伤(包括突然摔倒),属 机械性损伤一种特殊类型(复合型钝器伤)。
2.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1)作用力→地面=反作用力 (2)影响因素: ●与体重、高度、速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作用力(撞
击力)有关,即人体越重、高度越高 →V↑→F↑→损伤越重。
●撞痕(Impression):
物体或粗糙的地面与体表相摩皮肤的擦伤。 一般受力面积大,损伤广泛。多分布在人体 较突出的部位,呈片状、条状,但可伴有皮 下出血及痂皮形成。
第8页/共76页
●压擦痕(Friction):
表面粗糙的物体,如绳索或其他编织 物,压迫皮肤的同时,与皮肤表面相摩擦, 同时有重直力又有水平力。如:吊死或勒死; 牙齿咬痕所形成的表脱就属此型。
(2)死因: a.常见死因: ●严重颅脑损伤死亡 ●重要脏器破裂所致出血性休克 b.其他: ▲长骨骨折→脂肪栓塞死亡
第33页/共76页
4.法医学鉴定
意外、自杀、他杀均可见 ①现场勘查: • 坠落起点(足印、手印、指纹或本人遗留物) • 落地点(撞地面时留下痕迹、血痕、物品) • 判定坠落部位; ②测量坠落高度,中间是否有障碍物; ③测量尸体与建筑物的距离(死后抛尸和自杀区
6. 肢体断离(Amputation): 人体躯干四肢解剖学完整性的彻底破坏称肢体断离。多见于交通事故,
爆炸,建筑物倒塌,高坠、碎尸等,法医鉴定的任务是要进行个人识别。
第23页/共76页
钝器伤
(Blunt Instrument Injury)
第24页/共76页
刃口或尖端的物体。 • 2.钝器伤:由钝器打击人体造成的损伤称~。此类机械性损伤在法医学案例中经
1.概念:人体由高处坠落时运动的身体碰撞到静 止的物体上所发生的损伤(包括突然摔倒),属 机械性损伤一种特殊类型(复合型钝器伤)。
2.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1)作用力→地面=反作用力 (2)影响因素: ●与体重、高度、速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作用力(撞
击力)有关,即人体越重、高度越高 →V↑→F↑→损伤越重。
●撞痕(Impress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第二节 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
根据损伤的主要表现不同,可分为形态变化 为主的损伤和功能变化为主的损伤。
一、形态变化为主的损伤 包括擦伤、挫伤、创、内脏损伤、骨折和肢 体断离等。
4
(一)擦伤(abrasion)
1、定义:又称表皮剥脱,是指粗糙的物体与体表 摩擦致表皮层或表皮层与部分真皮层剥脱和缺损。 累及真皮层时,可见血液渗出。多发生于钝器打击、 坠落伤或交通事故损伤等。 2、形态特点 (1)点灶状、条状、片状、不规则状 (2)羊皮纸样外观,5~7天愈合。 3、类型 (1)抓痕(2)擦痕(3)撞痕(4)压擦痕
6
(二)挫伤(contusion,bruise)
1、定义:由钝性致伤物作用于人体所形成 的闭合性损伤。 挫伤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表皮剥脱、局部 肿胀及炎症反应。 主要表现为组织内出血,常见于皮肤及 皮下组织出血或脏器组织实质内发生出血。
7
2、特点
(1)常伴表皮剥脱,局部肿胀和炎症反应。 (2)皮下出血明显。 (3)皮肤无创口,但深部组织有挫碎。 如身体因碰撞或挤压而产生的淤血斑。出血大小不 仅与外力还与局部组织特点有关,如眼眶周围、会阴部 等皮下组织疏松且血管丰富,外伤后血液易于蔓延,如 眼睑部位外伤后常形成“熊猫眼”。
22
3)火药烟晕:包括火药燃烧完的烟晕、未燃烧完的火 药颗粒、弹头与枪管摩擦脱落的金属颗粒、枪管内的枪油 等物质。射击距离越近,烟晕越小,色越浓。射击距离超 过50cm,则看不到烟晕、灼烧、火药颗粒等。 4)枪口印痕:贴近皮肤射击时,枪口冲出的高压气体进 入皮下,使皮肤隆起形成枪口的印痕。有时隔着衣服发射 也可形成。
由钝器作用于人体所形成的损伤称钝器伤。由钝 器打击形成的创称挫裂创。常见的钝器有棍棒(铁棍、 木棍)、砖石、斧背、拳脚及其他钝性物体(交通损伤、 坠落伤等)。
挫裂创的特点:1、创口不规则,2、创缘和创
壁不整齐,创缘常有表皮剥脱, 3 、创底不平,创角 较钝。4、创腔内常有组织间桥。
14
(一)棍棒伤(stick injury)
18
二、锐器伤(sharp instrument injury )
由有刃缘或锐利尖端的物体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开 放性损伤称锐器伤。如刀、斧、剪刀、匕首等造成开放 性创口。 锐器创的形态表现为1、创口哆开呈裂隙状、菱形, 出血较多。2、创缘光滑,创壁整齐,创底较深,创角尖 锐。3、创壁间无组织间桥。4、常伤及深部组织和器官 。 锐器创可分为切创、砍创、刺创、剪创四种类型。
第三章 机械性损伤 Mechanical injury
南通大学医学院法医学系
1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人体组织遭到外力的破坏,发生结构、 功能和代谢的异常变化称损伤。 机械性暴力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损伤称 为机械性损伤。
2
二、分类
(一)按致伤物性状 1、钝器伤 2、锐器伤 3、火器伤。 (二)按损伤方式 1、自杀伤 2、他杀伤 3、意外伤。 (三)按受伤情况 1、交通损伤 2、工伤 3、坠落伤等。 为了便于推断致伤物,法医学多用第一种分类方法。 三、影响因素 (一)致伤物(二)人体组织(三)作用力。
19
三、火器伤(firearm injury)
是指由枪弹、炸弹、雷管等火器造成的人体损伤。 包括枪弹损伤和爆炸损伤。
(一)枪弹创(bullet wound)
由枪弹击中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典型的枪弹创由 射入口、射创管、射出口 三部分组成。
20
枪弹创的种类包括: 1、贯通枪弹创:子弹穿出体外,形成射入口、射创管 和射出口。 2、盲管枪弹创:子弹留在体内,仅有射入口、射创管 而无射出口。 3、回旋枪弹创:弹头在体内遇到硬组织而改变方向, 常无射出口。 4、擦过枪弹创:弹头沿体表擦过而形成的枪弹创。 5、反弹枪弹创:弹头射出后碰到坚硬物,反弹击中人 体而形成的枪弹创。
8
3、法医学意义
(1)挫伤所在部位标志暴力作用点。 (2)挫伤是生前伤的标志,受伤后局部会出现生活反 应,如出血、炎细胞浸润等。 (3)根据皮下出血颜色的改变推测挫伤形成的时间。
1-3天 3-6天 6-9天 2-3周 暗红色 青紫 紫褐 绿色 正常 (4) 根据挫伤的部位、数量、形状,推断致伤物。
(四)骨折
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而发生折裂或断离 称为骨折。
11
(五)内脏破裂
由外力作用或剧烈震荡引起体内器官的破裂、挫碎、 合并出血。
(六)肢体断离
由巨大暴力或其他因素使人体各部遭到严重破坏或分 解断离称之为肢体断离。
12
二、功能改变为主的损伤
主要有神经源性休克和震荡伤两种,它们的特点是形 态学改变轻微,但严重时可致死亡。
25
3、射出口(exit of bullet)弹头穿破皮肤所形成的创口。 射出口大小与射击距离有密切关系。如近距离射击时, 射出口略小于射入口;远距离射击时,则射出口大于射 入口,常呈裂隙状。 枪弹创的法医学鉴定: 1、确定是否为枪弹创 2、射击方向的确定 3、射击距离的判断 4、判断死亡性质
26
27
( 三)爆炸伤(explosion injuries)
是由易燃易爆物爆炸所致人体多种复合型损伤。如炸 药爆炸(自杀式人肉炸弹)、化工厂爆炸、煤气爆炸、锅炉 爆炸、飞机爆炸等。爆炸时瞬间产生的巨大能量、高温借 助空气迅速向四周传播而形成的高压冲击波,造成周围人 体和物体的破坏。 爆炸损伤的轻重主要与爆源的距离有关:
17
(五)坠落伤(injury by falling)
又称高坠伤,是人体从高处坠落于地面或其他物体上 造成的损伤。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坠落高度、体重、人体着 地的姿势、地面的软硬程度等。 损伤特点:1、体表损伤较轻,内部损伤重;2、损伤 广泛严重,多种损伤类型并存,为复合型损伤;3、损伤 多集中于体表一侧,多处损伤由一次性暴力所形成;4、 多发性肋骨骨折或长骨骨折,为一般人力工具打击难以或 不可能形成。
( 二)散弹创(shotgun wound)
由猎枪或土制枪弹丸所造成的枪弹创。弹丸可为 铁颗粒或合金颗粒等,射击距离越远,扩散的范围越 大。接触或贴近射击时,由于散弹密集,形成较大单 个不规则的射入口,边缘呈锯齿状。由于土枪能量较 小,多形成盲管创,距离稍远时,形成一个较大射入 口周围伴多个小的散弹射入口。
21
枪弹创的形态特点:1、射入口(entrance of bullet) 多呈圆形,近距离射击时,由于皮肤回缩,故射入口直径 略小于弹头直径。远距离射击时,射入口直径与弹头直径 一致。 射入口周围皮肤的改变: 1)挫伤轮(contusion collar)是弹头旋转穿过皮肤时, 与皮肤撞击摩擦形成的环状表皮剥脱。时间长了发生皮革 样化。 2)污垢轮(grease collar)又称擦拭轮,弹头旋转穿过 皮肤时,弹头上附着的油污、铁锈、金属粉末附于射入口 边缘的一圈黑褐色轮状带。
9
(三)创(wound)
1、定义
由较大暴力致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甚至肌肉直到内脏 器官破裂的开放性损伤。
2、类型
(1)钝器--挫裂创 (2)锐器--切、刺、砍、剪 (3)火器(枪弹头)--枪弹创
10
3、创的结构包括:
创口、创缘、创角、创壁、创底、创道,在创壁之 间未完全断裂的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称组织间桥。
23
24
2、射创管(wound tract of bullet)弹头通过身体所形 成的创道。 射创管一般呈直线形,如果遇骨骼特别是弹头动能 较小时,常可改变方向。射创管入口端常见衣服碎片等 异物,出口端可有骨碎片或脏器组织碎片,射创管由坏 死破碎的组织和血凝块填充,周围组织可见范围不等的 出血。
32
1、撞击伤(impact injury) 最典型的是保险杠损伤(bumper injury)下肢可形成 表皮剥脱、皮下出血及骨折,常导致胫骨契形骨折,其尖 端示车轮行驶方向。此外,发动机罩、冷却器栅格、车灯、 挡风玻璃等撞击人体造成股部、骨盆等部位的损伤。 车辆加速时,人体损伤位置可上移4-5cm,车辆紧急 制动时,保险杠损伤可下移10cm。如是大型车辆撞击, 保险杠损伤可上撞的速度有很大 关系。如汽车时速为30~39公里所致死亡率为10%;车速 为40~48公里/小时,死亡率为47%;而当车速为49~58公 里/小时,死亡率则高达73%; 损伤的程度除了取决于汽车的冲撞速度外,还和车辆 载重量大小、撞击方向和角度、人体致伤部位、姿势和方 式等有关。 交通事故损伤常表现为复合性,多样性、损伤严重, 死亡率高,据统计,在交通事故死亡中,案发当时死亡者 占81.3%,伤后7天内死亡者高达98.3%。
(一)神经源性休克
机体某些部位的神经末梢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受 到打击后可引起反射性神经功能紊乱,以至休克或死亡。
(二)震荡伤
人体受强大的外力作用如机械性暴力、爆炸等,引起 脑、心、肺、脊髓的震荡而发生一系列功能性变化。
13
第三节、机械性损伤的类型
一、钝器伤(blunt instrument injury)
29
爆炸伤的法医学鉴定:
1 、判断爆炸中心(根据现场勘查、尸体检验、损伤特 点)。 2、确定爆炸伤的性质。(意外、他杀、自杀) 3、确定死伤人数,进行个人识别。 4 、提取爆炸残留物进行分析。此外还要检查尸体有无 其他手段杀死后伪装爆炸死亡的情形。
30
第四节 道路交通事故损伤
道路交通事故损伤(injury in road traffic accident) 包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道路行驶过程中发生交通 事故造成的人体损伤。包括行人损伤和车内人员损伤。 一、行人损伤 车辆碰撞行人常造成撞击伤、摔跌伤、碾压伤及拖 擦伤。
5
4、擦伤的法医学意义:
1)擦伤可反映暴力作用的方向,表皮游离缘为力的 起始端,附着缘为力的终止端。 2)擦伤可反映致伤物的打击面或物体的特殊形状。 3)擦伤的部位有助于推断损伤形成的原因。 例如颈部的擦伤应考虑扼颈;口鼻部的表皮剥脱 应考虑受压迫所引起的窒息;女性大腿内侧的表皮剥 脱应考虑性侵犯;胸部的擦伤可考虑抢救时体外心脏 按压所致。 4)判断损伤的时间。
第二节 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
根据损伤的主要表现不同,可分为形态变化 为主的损伤和功能变化为主的损伤。
一、形态变化为主的损伤 包括擦伤、挫伤、创、内脏损伤、骨折和肢 体断离等。
4
(一)擦伤(abrasion)
1、定义:又称表皮剥脱,是指粗糙的物体与体表 摩擦致表皮层或表皮层与部分真皮层剥脱和缺损。 累及真皮层时,可见血液渗出。多发生于钝器打击、 坠落伤或交通事故损伤等。 2、形态特点 (1)点灶状、条状、片状、不规则状 (2)羊皮纸样外观,5~7天愈合。 3、类型 (1)抓痕(2)擦痕(3)撞痕(4)压擦痕
6
(二)挫伤(contusion,bruise)
1、定义:由钝性致伤物作用于人体所形成 的闭合性损伤。 挫伤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表皮剥脱、局部 肿胀及炎症反应。 主要表现为组织内出血,常见于皮肤及 皮下组织出血或脏器组织实质内发生出血。
7
2、特点
(1)常伴表皮剥脱,局部肿胀和炎症反应。 (2)皮下出血明显。 (3)皮肤无创口,但深部组织有挫碎。 如身体因碰撞或挤压而产生的淤血斑。出血大小不 仅与外力还与局部组织特点有关,如眼眶周围、会阴部 等皮下组织疏松且血管丰富,外伤后血液易于蔓延,如 眼睑部位外伤后常形成“熊猫眼”。
22
3)火药烟晕:包括火药燃烧完的烟晕、未燃烧完的火 药颗粒、弹头与枪管摩擦脱落的金属颗粒、枪管内的枪油 等物质。射击距离越近,烟晕越小,色越浓。射击距离超 过50cm,则看不到烟晕、灼烧、火药颗粒等。 4)枪口印痕:贴近皮肤射击时,枪口冲出的高压气体进 入皮下,使皮肤隆起形成枪口的印痕。有时隔着衣服发射 也可形成。
由钝器作用于人体所形成的损伤称钝器伤。由钝 器打击形成的创称挫裂创。常见的钝器有棍棒(铁棍、 木棍)、砖石、斧背、拳脚及其他钝性物体(交通损伤、 坠落伤等)。
挫裂创的特点:1、创口不规则,2、创缘和创
壁不整齐,创缘常有表皮剥脱, 3 、创底不平,创角 较钝。4、创腔内常有组织间桥。
14
(一)棍棒伤(stick injury)
18
二、锐器伤(sharp instrument injury )
由有刃缘或锐利尖端的物体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开 放性损伤称锐器伤。如刀、斧、剪刀、匕首等造成开放 性创口。 锐器创的形态表现为1、创口哆开呈裂隙状、菱形, 出血较多。2、创缘光滑,创壁整齐,创底较深,创角尖 锐。3、创壁间无组织间桥。4、常伤及深部组织和器官 。 锐器创可分为切创、砍创、刺创、剪创四种类型。
第三章 机械性损伤 Mechanical injury
南通大学医学院法医学系
1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人体组织遭到外力的破坏,发生结构、 功能和代谢的异常变化称损伤。 机械性暴力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损伤称 为机械性损伤。
2
二、分类
(一)按致伤物性状 1、钝器伤 2、锐器伤 3、火器伤。 (二)按损伤方式 1、自杀伤 2、他杀伤 3、意外伤。 (三)按受伤情况 1、交通损伤 2、工伤 3、坠落伤等。 为了便于推断致伤物,法医学多用第一种分类方法。 三、影响因素 (一)致伤物(二)人体组织(三)作用力。
19
三、火器伤(firearm injury)
是指由枪弹、炸弹、雷管等火器造成的人体损伤。 包括枪弹损伤和爆炸损伤。
(一)枪弹创(bullet wound)
由枪弹击中人体所造成的损伤。典型的枪弹创由 射入口、射创管、射出口 三部分组成。
20
枪弹创的种类包括: 1、贯通枪弹创:子弹穿出体外,形成射入口、射创管 和射出口。 2、盲管枪弹创:子弹留在体内,仅有射入口、射创管 而无射出口。 3、回旋枪弹创:弹头在体内遇到硬组织而改变方向, 常无射出口。 4、擦过枪弹创:弹头沿体表擦过而形成的枪弹创。 5、反弹枪弹创:弹头射出后碰到坚硬物,反弹击中人 体而形成的枪弹创。
8
3、法医学意义
(1)挫伤所在部位标志暴力作用点。 (2)挫伤是生前伤的标志,受伤后局部会出现生活反 应,如出血、炎细胞浸润等。 (3)根据皮下出血颜色的改变推测挫伤形成的时间。
1-3天 3-6天 6-9天 2-3周 暗红色 青紫 紫褐 绿色 正常 (4) 根据挫伤的部位、数量、形状,推断致伤物。
(四)骨折
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而发生折裂或断离 称为骨折。
11
(五)内脏破裂
由外力作用或剧烈震荡引起体内器官的破裂、挫碎、 合并出血。
(六)肢体断离
由巨大暴力或其他因素使人体各部遭到严重破坏或分 解断离称之为肢体断离。
12
二、功能改变为主的损伤
主要有神经源性休克和震荡伤两种,它们的特点是形 态学改变轻微,但严重时可致死亡。
25
3、射出口(exit of bullet)弹头穿破皮肤所形成的创口。 射出口大小与射击距离有密切关系。如近距离射击时, 射出口略小于射入口;远距离射击时,则射出口大于射 入口,常呈裂隙状。 枪弹创的法医学鉴定: 1、确定是否为枪弹创 2、射击方向的确定 3、射击距离的判断 4、判断死亡性质
26
27
( 三)爆炸伤(explosion injuries)
是由易燃易爆物爆炸所致人体多种复合型损伤。如炸 药爆炸(自杀式人肉炸弹)、化工厂爆炸、煤气爆炸、锅炉 爆炸、飞机爆炸等。爆炸时瞬间产生的巨大能量、高温借 助空气迅速向四周传播而形成的高压冲击波,造成周围人 体和物体的破坏。 爆炸损伤的轻重主要与爆源的距离有关:
17
(五)坠落伤(injury by falling)
又称高坠伤,是人体从高处坠落于地面或其他物体上 造成的损伤。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坠落高度、体重、人体着 地的姿势、地面的软硬程度等。 损伤特点:1、体表损伤较轻,内部损伤重;2、损伤 广泛严重,多种损伤类型并存,为复合型损伤;3、损伤 多集中于体表一侧,多处损伤由一次性暴力所形成;4、 多发性肋骨骨折或长骨骨折,为一般人力工具打击难以或 不可能形成。
( 二)散弹创(shotgun wound)
由猎枪或土制枪弹丸所造成的枪弹创。弹丸可为 铁颗粒或合金颗粒等,射击距离越远,扩散的范围越 大。接触或贴近射击时,由于散弹密集,形成较大单 个不规则的射入口,边缘呈锯齿状。由于土枪能量较 小,多形成盲管创,距离稍远时,形成一个较大射入 口周围伴多个小的散弹射入口。
21
枪弹创的形态特点:1、射入口(entrance of bullet) 多呈圆形,近距离射击时,由于皮肤回缩,故射入口直径 略小于弹头直径。远距离射击时,射入口直径与弹头直径 一致。 射入口周围皮肤的改变: 1)挫伤轮(contusion collar)是弹头旋转穿过皮肤时, 与皮肤撞击摩擦形成的环状表皮剥脱。时间长了发生皮革 样化。 2)污垢轮(grease collar)又称擦拭轮,弹头旋转穿过 皮肤时,弹头上附着的油污、铁锈、金属粉末附于射入口 边缘的一圈黑褐色轮状带。
9
(三)创(wound)
1、定义
由较大暴力致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甚至肌肉直到内脏 器官破裂的开放性损伤。
2、类型
(1)钝器--挫裂创 (2)锐器--切、刺、砍、剪 (3)火器(枪弹头)--枪弹创
10
3、创的结构包括:
创口、创缘、创角、创壁、创底、创道,在创壁之 间未完全断裂的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称组织间桥。
23
24
2、射创管(wound tract of bullet)弹头通过身体所形 成的创道。 射创管一般呈直线形,如果遇骨骼特别是弹头动能 较小时,常可改变方向。射创管入口端常见衣服碎片等 异物,出口端可有骨碎片或脏器组织碎片,射创管由坏 死破碎的组织和血凝块填充,周围组织可见范围不等的 出血。
32
1、撞击伤(impact injury) 最典型的是保险杠损伤(bumper injury)下肢可形成 表皮剥脱、皮下出血及骨折,常导致胫骨契形骨折,其尖 端示车轮行驶方向。此外,发动机罩、冷却器栅格、车灯、 挡风玻璃等撞击人体造成股部、骨盆等部位的损伤。 车辆加速时,人体损伤位置可上移4-5cm,车辆紧急 制动时,保险杠损伤可下移10cm。如是大型车辆撞击, 保险杠损伤可上撞的速度有很大 关系。如汽车时速为30~39公里所致死亡率为10%;车速 为40~48公里/小时,死亡率为47%;而当车速为49~58公 里/小时,死亡率则高达73%; 损伤的程度除了取决于汽车的冲撞速度外,还和车辆 载重量大小、撞击方向和角度、人体致伤部位、姿势和方 式等有关。 交通事故损伤常表现为复合性,多样性、损伤严重, 死亡率高,据统计,在交通事故死亡中,案发当时死亡者 占81.3%,伤后7天内死亡者高达98.3%。
(一)神经源性休克
机体某些部位的神经末梢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受 到打击后可引起反射性神经功能紊乱,以至休克或死亡。
(二)震荡伤
人体受强大的外力作用如机械性暴力、爆炸等,引起 脑、心、肺、脊髓的震荡而发生一系列功能性变化。
13
第三节、机械性损伤的类型
一、钝器伤(blunt instrument injury)
29
爆炸伤的法医学鉴定:
1 、判断爆炸中心(根据现场勘查、尸体检验、损伤特 点)。 2、确定爆炸伤的性质。(意外、他杀、自杀) 3、确定死伤人数,进行个人识别。 4 、提取爆炸残留物进行分析。此外还要检查尸体有无 其他手段杀死后伪装爆炸死亡的情形。
30
第四节 道路交通事故损伤
道路交通事故损伤(injury in road traffic accident) 包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道路行驶过程中发生交通 事故造成的人体损伤。包括行人损伤和车内人员损伤。 一、行人损伤 车辆碰撞行人常造成撞击伤、摔跌伤、碾压伤及拖 擦伤。
5
4、擦伤的法医学意义:
1)擦伤可反映暴力作用的方向,表皮游离缘为力的 起始端,附着缘为力的终止端。 2)擦伤可反映致伤物的打击面或物体的特殊形状。 3)擦伤的部位有助于推断损伤形成的原因。 例如颈部的擦伤应考虑扼颈;口鼻部的表皮剥脱 应考虑受压迫所引起的窒息;女性大腿内侧的表皮剥 脱应考虑性侵犯;胸部的擦伤可考虑抢救时体外心脏 按压所致。 4)判断损伤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