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步步高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专题讲座五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答案2013版整本答案 word2003版
2013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安徽专用(整本答案)第一章第1讲化学实验基础基础再现·深度思考考点一1.(2)2/3(5)灯帽2.试管1/3略向下倾斜蒸发皿玻璃棒泥三角坩埚钳石棉网圆底烧瓶锥形瓶烧杯3.(1)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0.1 mL(2)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3)酸式滴定管①查漏②在上方③酸性强氧化性碱性④0.01(4)碱式滴定管碱性酸性强氧化性(5)托盘天平②烧杯③被称物砝码左右④0.1(6)温度计①混合物中②支管口处考点二1.(1)药匙纸槽底镊子(2)胶头滴管倾倒手心玻璃棒2.(1)酸碱性酸碱性漂白氧化性(2)①玻璃片或表面皿玻璃棒中部标准比色卡②润湿镊子玻璃棒3.(2)滴成股(3)NaOH溶液或热的纯碱溶液CS2或热的NaOH溶液稀HNO34.(1)烧杯试管搅拌粉碎加热加热(2)①Cl2②NH3SO2HCl倒吸(3)较小较大考点三3.(3)①b②a、c③需要a、c考点四1.广口细口棕色碱性强酸强氧化性2.(1)密封(3)棕色(4)磨口的细口瓶深度思考1.(1)石棉网水浴加热使仪器受热均匀,便于控制KNO3溶液的温度(2)A(3)C(4)D(5)B(6)E碎瓷片或沸石2.坩埚、泥三角3. 不同,A图读数偏大,B图读数偏小。
4.砝码放在左盘,物体放在右盘27.45.(1)28.021.10C(2)①蒸发皿②5.9或5.8100 mL容量瓶6.K、Na、白磷等,因随意丢弃易引起火灾等安全事故。
7.(1)块状固体直接落入试管底部,易砸破试管(2)①瓶塞正放在桌面上;②试剂瓶标签未面向手心;③试剂瓶瓶口未紧靠试管口;④试管未倾斜45°(3)滴管伸入试管内8.不能,污染溶液。
9.不能。
若润湿,不一定有误差,如测NaCl溶液的pH时。
10.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然后沿器壁慢慢注入浓H2SO4,边加边搅拌。
11.①—4(自燃物品);②、⑪—3;③、④—1;⑤、⑩—5;⑥—2;⑦、⑧、⑨—8 12.(1)②防倒吸原理:漏斗下口与液面接触产生倒吸,烧杯中液面下降与漏斗口脱离,在重力作用下,漏斗中的液体又落回烧杯,防止了倒吸。
2013步步高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答案专题讲座 八 九 十
专题讲座八元素推断题的知识贮备和解题方法答案【例1】C【例2】C【例3】 B【例4】D【例5】D【例6】C【例7】B【例8】(1)D(2)第三周期第ⅢA族(3)次氯酸钙ClO-+2H++Cl-===Cl2↑+H2O【例9】 C【例10】(1)第四周期第Ⅷ族(2)2BrCl+2NaI===Br2+I2+2NaCl(3)第三周期第ⅠA族易专题讲座九电化学高考命题的探究答案【例1】B【例2】C【例3】C【例4】(1)Zn(或锌)正极(2)锌与还原出来的Cu构成铜锌原电池而加快锌的腐蚀 b(3)2H++2e-===H2↑87【例5】(1)①④(2)2H++2e-===H2↑(或2H2O+2e-===2OH-+H2↑)Mg2++2OH-===Mg(OH)2↓(3)4OH--4e-===2H2O+O2↑(或2H2O-4e-===4H++O2↑)(4)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管口靠近火焰,放开拇指,有爆鸣声,管口有淡蓝色火焰(5)用拇指按住管口,取出试管正立,放开拇指,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会复燃(6)溶液呈红色,白色沉淀溶解(或大部分溶解)【例6】(1)Na2O(2)2Na 2O 2+2H 2O===4NaOH +O 2↑(3)负极 Cl 2+2e -===2Cl -(4)Cu +H 2O 2+2H +===Cu 2++2H 2O专题讲座十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计算通关答案【例1】 C【例2】 3Y +Z 2X 0.025 mol·L -1·min -1 即时巩固1.C2.0.15/a mol·L -1·min -1 0.1/a mol·L -1·min -1 2 【例3】 B【例4】 (1)放热 (2)增大 增大 (3)BC (4)60%即时巩固3.(1)a /4 (2)2a 不变 (3)6 (4)n >2m /3【例5】 (1)c (CH 3OCH 3)·c (H 2O)c 2(CH 3OH)5 (2)>即时巩固4.(1)1 (2)0.95 mol·L -1 (3)吸热 (4)等于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5.(1)A(g)+2B(g) 2C(g) c 2(C)c (A)·c 2(B)0.05 mol·L -1·min -1(2)缩小容器容积(加压)。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化学答案2013版_整本答案
第3讲盐类的水解基础再现·深度思考考点一1.水电离产生的H+或OH-弱电解质2.H+OH-水的电离平衡增大3.可逆酸碱中和4.否中性pH=7是NH+4、Cu2+酸性pH<7是CH3COO-、CO2-3碱性pH>7考点二1. 弱酸(或弱碱)+OH-(或H+)2.(1)NH+4+H2O NH3·H2O+H+(2)CO2-3+H2O HCO-3+OH-(3)Fe3++3H2O Fe(OH)3+3H+(4)Al3++3HCO-3===Al(OH)3↓+3CO2↑考点三1.越大越强2.右移增大增大右移减小增大右移增大减小增大减小减小增大深度思考1.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红色褪去。
这可以说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2-3引起的。
2.Na2CO3溶液的pH大。
因为CH3COOH的酸性强于H2CO3,则CO2-3结合H+的能力强于CH3COO-,即CO2-3水解程度较大,产生的c(OH-)较大,pH较大。
由于盐的二级水解大于一级水解,故Na2CO3溶液的pH比NaHCO3大。
3.三种溶液各取少许分别滴入石蕊,不变色的为NaCl溶液,变红色的为氯化铵溶液,变蓝色的为碳酸钠溶液。
4.D5.NH+4水解一般小于10%水解微弱考虑水的电离水极微电离纯水电离度1.0×10-7%6.①②③④⑥⑨⑩⑪7.D8.①Al3++3H2O Al(OH)3+3H+②S2-+H2O HS-+OH-、HS-+H2O H2S+OH-③HCO-3+H2O H2CO3+OH-④AlO-2+2H2O Al(OH)3+OH-⑤不水解9.不对,原因是:体系中c(CH3COOH)增大,抑制了水解,会使平衡CH3COO-+H 2O CH 3COOH +OH -左移。
10.B11.(1)纯碱溶液中存在CO2-3的水解平衡:CO2-3+H 2O HCO -3+OH -,温度升高,水解平衡右移,c (OH -)增大,去污能力增强。
2013步步高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五章第3讲化学键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解析
本题以四个化学反应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学生对离子
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认识程度。A、B 中无非极 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 中有非极性键(Cl-Cl)的断裂但无非极性键的形成;
D 中 Na2O2 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2 中有极性共价 CO 键,Na2CO3 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O2 中有非极性共价键, 故选 D。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5.表示方法 (1)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①Na2S: ②CaCl2: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①MgCl2: ②Na2O2: ③NaOH: ④NH4Cl:
第3讲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
第3讲
2.(1)形成离子键的静电作用指的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 吗? (2)形成离子键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吗?仅由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吗? (3)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离子键吗? (4)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中,一个阴离子可同时与几个阳离子 形成静电作用吗?
【例2】
第3讲
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 ( D )
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 A.NH4Cl=====NH3↑+HCl↑ B.NH3+CO2+H2O===NH4HCO3 C.2NaOH+Cl2===NaCl+NaClO+H2O D.2Na2O2+2CO2===2Na2CO3+O2
规律方法·解题指导
第3讲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规律方法 有两种:
8电子结构的判断
判断分子中各原子是否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主要方法
1.经验规律法 凡符合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8的皆为8电子结构。
【2013步步高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专题讲座四无机化工流程题复习策略与解题方法指导
专题讲座四
解析 (1)将硅酸盐改为氧化物形式的方法为依次将各元素写成 氧化物形式,中间用“· ”连接,同时要注意氧化物先后顺序。
(2)由(1)改写可知,β锂辉矿在加入过量浓硫酸后,只有 SiO2 不 溶,同时 Fe2+被氧化为 Fe3+,并生成 CaSO4 沉淀,所以溶液中含 有 Fe3+、Al3+、Mg2+、Li+等离子,依据实验目的可知必须除去 杂质离子,故在反应Ⅱ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为:除去反应Ⅰ中过 + + 量的 H2SO4;控制 pH,使 Fe3 、Al3 完全沉淀。 (3)利用题干信息知反应Ⅲ要除去 Mg2 , 但在加入沉淀剂 Ca(OH)2 时会引入大量 Ca2+,故还需加入 Na2CO3 除去 Ca2+,即沉淀 A 为 Mg(OH)2 沉淀与 CaCO3 沉淀的混合物。 (4)实验室里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操作是过滤,由题中给出 Li2CO3 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可知洗涤 Li2CO3 沉淀要使用热水。
+ + +
专题讲座四
(3)获得产品阶段的常见考点: ①洗涤(冰水、 热水)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 并减少晶 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②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抑制水解:如从溶液中析出 FeCl3、AlCl3、MgCl2 等溶质时,应在 HCl 的气流中加 热,以防其水解。 ③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如除去 KNO3 中的少量 NaCl。 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如除去 NaCl 中的少量 KNO3。 ⑤重结晶 (4)其他常见考点 ①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仪器 ③计算 ④信息
专题讲座四
迁移应用 1 锂被誉为“金属味精”, LiCoO2 为正极材料 以 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工业上常以 β锂辉矿(主要成分为 LiAlSi2O6,还含有 FeO、MgO、CaO 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金属锂。其中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2013步步高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五章第2讲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2讲
考点二 1.定义
元素周期律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元素的性质随 原子序数 的递增而呈 周期性 变化的 规律。 2.实质 元素原子
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 的结果。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2讲
3.具体表现形式 项目 核电荷数 电子层数 原 子 结 构 离子半径 阳离子逐渐 减小 阴 离子逐渐 减小 r(阴 离子) > r(阳离子) 逐渐 增大 原子半径 同周期(左→右) 逐渐 增大 同主族(上→下) 逐渐 增大 逐渐 增多 逐渐 增大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族序号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ⅠB ⅡB 第Ⅷ族 第 8、9、10 共 3 列 0族 第 18 列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4)分区
第2讲
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 铝、锗、锑、钋 与 硼、硅、
砷、碲、砹 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
元素区分界线(氢元素除外)。 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下方为 金属元素 区,分界线右上方 为 非金属元素 区。 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 金属元素 的性质,又表 现 非金属元素 的性质。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2讲
解析 第三周期第ⅣA族元素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 子数为4,其核外电子排布为2、8、4,即14号元素Si;在短周 期元素中,同主族相邻周期原子序数相差8,与Na(原子序数 为11)元素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8=3或11+8= 19;在短周期元素中,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元素有第一周 期第ⅠA族的H元素,第二周期第ⅡA族的Be元素,第三周期 第ⅢA族的Al元素;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2倍的元素有第一周 期第ⅡA族元素(不存在此元素),第二周期第ⅣA族的C元素, 第三周期第ⅥA族的S元素;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有第二 周期第ⅠA族的Li元素。
2013步步高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三章 第5讲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2.常见金属材料
第5讲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可分为黑色金属材料和 有色金属材料。 (1)重要的黑色金属材料 ①黑色金属材料:通常包括 铁、铬、锰以及它们的合金 。 ②钢 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 低碳钢 :韧性、焊接性好,强度低 碳素钢 中碳钢 :强度高,韧性及加工性好 高碳钢 :硬而脆,热处理后弹性好 钢 合金钢 :具有各种不同的优良性能,用于制不锈钢 及各种特种钢
第5讲
第5讲
[考纲解读]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 用金属矿物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1.知道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2.了解合金的
概念及重要应用。3.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及金属冶炼的 一般方法。4.了解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作用。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5讲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考点一 铜及其化合物 1.单质铜 (1)物理性质: 紫红 色固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 热 性和 导 电 性。 (2)化学性质 反应物质 化学方程式 ①潮湿的空气2Cu+O2+CO2+H2O ===Cu2(OH)2CO3 ( 绿色 固体) △ ②在空气中加热 2Cu+O2===== ( 黑色 固体) 2CuO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5讲
②把 5 g 干燥的氧化铁粉末和 2 g 铝粉混合均匀, 放在纸漏斗 上,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固体并在混合物中间插一根镁条。 ③用燃着的小木条点燃镁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2)实验现象:当外露部分镁条刚刚燃毕时,纸漏斗内的混合 物 立即剧烈反应 , 发出 耀眼的光芒 液珠冷却后变为 黑色固体 。 , 产生大量的烟。 纸漏斗被烧破,有 红热状态的液珠 落入蒸发皿内的细沙上, (3)实验结论:在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 高温 化学方程式:Fe2O3+2Al=====2Fe+Al2O3 。
届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_化学人教版
届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_化学人教版第1 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要求】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方法,掌握胶体的概念、重要性质及应用,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重难点:物质的分类和胶体的性质。
知识梳理探究高考练出高分知识梳理题型构建考点一物质的组成考点二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点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考点四分散系、胶体知识梳理探究高考练出高分知识梳理题型构建I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同种元素形成的_________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混合物和纯净物探究高考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知识梳理练出高分知识梳理题型构建【递进题组】题组一1 2题组二345知识梳理探究高考练出高分知识梳理题型构建题组一12题组二345在化学变化中复合离子+ 如NH 4等可以再分题组一组成物质的微粒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
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③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④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质量几乎相等。
⑤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⑥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⑦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金刚石、石墨均是由C 元素组成,但不是同一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如Fe是由原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如N2和CO知识梳理探究高考练出高分知识梳理题型构建题组一12题组二3452.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A . NO、C2H5OH、HNO3、I2 B . CaO、N2、HCl、H2O C. NH3、H2S、Si、CO ( A )CaO是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D. CO2、SiO2、__、H2SO4Si和SiO2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2013步步高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二章 第5讲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解析 题目中指出被还原的物质是Cr,则得电子的物质必 是K2Cr2O7,失电子的物质一定是Na2SO3,其中S元素的化 合价从+4→+6;而Cr元素的化合价将从+6→+n(设化合 价为n)。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规律,有0.05 mol· 1×0.024 L×(6-4)=0.02 mol· 1×0.020 L×2×(6 L L -n),解得n=3。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规律方法·解题指导
配平的步骤:
第5讲
(1)标好价: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的化合 价。 (2)列变化:列出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值。 (3)求总数:求元素化合价升高数和降低数的总数,确定氧 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 (4)配系数:用观察法配平其他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5)细检查:利用“守恒”三原则(即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 恒、电荷守恒),逐项检查配平的方程式是否正确。
到气体产生)。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 具体操作过程) ① ② „„ 预期现象和结论 若银镜消失,假设2成立; 若银镜不消失,假设2不成 立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规律方法·解题指导
解析
第5讲
(1)写出氯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中
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特点,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所以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由题给的两个化学方程式可知,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 发生变化,故它们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肯定不是置换反 应,是NH3(或H2O)中的H原子与HClO(或NH2Cl)中的Cl原子 发生了交换,故是复分解反应。
+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应物这边缺负电荷,一般加OH-,生成物一边加水。然后 进行两边电荷数配平。
2013步步高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答案专题讲座五、六、七
专题讲座五 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答案【例1】 (1)①饱和NaHCO 3溶液 ②饱和NaHSO 3溶液 ③饱和食盐水(2)①NaOH 溶液 ②NaOH 溶液 ③H 2O(3)饱和NaHCO 3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4)①灼热Cu ②灼热Cu(5)CCl 4【例2】 A专题集训·能力提升1.B2.(1)NO(2)①C 2H 4 装置中没有温度计,无法控制反应温度 ②Cl 2 反应生成的Cl 2被c 中的NaOH 溶液吸收了 ③NH 3 反应生成的NH 3被c 中的H 2O 吸收了3.(1)MnO 2+4H ++2Cl -=====△Mn 2++Cl 2↑+2H 2O (2)A 、B 、E (3)Ⅰ Ⅱ Ⅲ(4)取一定量该固体加水溶解,将该溶液分成两份于试管中,向其中一份中加入NaOH 溶液,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含NH +4;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HNO 3酸化,然后加入AgNO 3,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Cl -;通过上述现象即可证明该固体是氯化铵(5)将尾气通入盛有NaOH 溶液的烧杯中 专题讲座六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答案1.思考(1)SO 2 氮氧化合物 (2)氮氧化合物 (3)氟氯代烃 (4)CO 2 (5)聚乙烯 (6)磷2.(2)含磷 (3)可降解【例1】 Ⅰ.O 3――→NOO 2+O 还原剂 催化剂Ⅱ.(1)C(2)藻类分泌毒素,并且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质恶化和鱼类死亡 滥用氮肥、磷肥、农药和城镇废水任意排放 氮、磷 CⅢ. (1)C(2)①SO 2+H 2O +Na 2SO 3=====△2NaHSO 3②CaO(s) +SO 2(g)=====高温CaSO 3(s),2CaSO 3(s)+O 2(g)=====△2CaSO 4(s)Ⅳ. (1)2CO +2NO=====催化剂N 2+2CO 2(2)SO 2转化成SO 3,SO 3遇水生成硫酸(3)ABC【例2】 C【例3】 C【例4】 C【例5】 A【例6】 (1)N 2来源于空气,H 2来源于焦炭与水蒸气的反应(2)A(3)N 2 生成NO 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 的产率下降 提高氨气的转化率,进一步与NO 反应,尽可能多的生成所需产品(4)NO +NO 2+H 2O===2HNO 2CO(NH 2)2+2HNO 2===CO 2↑+2N 2↑+3H 2O【例7】 (1)将空气液化后蒸馏分离出氧气,获得氮气 过滤(2)N 2+3H 2 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3)CaSO 4+CO 2+2NH 3+H 2O===CaCO 3↓+2NH +4+SO2-4(4)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导气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NH 3(或其他可行的方法)(5)CaO CO 2【例8】 Ⅰ.(1)N 2、O 2(只填N 2也算对)(2)使氨气和污染的空气充分混合(3)用作肥料Ⅱ.(1)NO 2 H 2SO 4(2)2SO 2(g)+O 2(g)+2H 2O(l)===2H 2SO 4(l)ΔH =(2a +2b +2c +d ) kJ·mol -1 专题集训·能力提升1.A 2.D3.D4.D5.D6.D专题讲座七 无机框图题的解答策略答案【例1】 (1)碳(或C) 钠(或Na)(2)Na 2CO 3+2HCl===2NaCl +H 2O +CO 2↑(3)2CO 2+2Na 2O 2===2Na 2CO 3+O 2(4)Na 2O 2+S 2-+2H 2O===4OH -+S ↓+2Na +【例2】 (1)1 nm ~100 nm (2)Fe FeS H 2SO 4 (3)①H ·×O ··O·×H ②2Fe 2++H 2O 2+2H +===2Fe 3++2H 2O (4)取少量E 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入NaOH 溶液,加热试管,可观察到试管口处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其他合理答案)(5)4Fe 2++4Na 2O 2+6H 2O===4Fe(OH)3↓+O 2↑+8Na +【例3】 (1)NH 3 NH 4Cl (2)H 2+Cl 2=====点燃2HCl(3)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例4】 (1)①偏铝酸钠 ②Al 2O 3+2OH -===2AlO -2+H 2O(2)①Fe 2(SO 4)3 ②2FeSO 4+2NaNO 2+H 2SO 4===2Fe(OH)SO 4+2NO ↑+Na 2SO 4【例5】 (1)(2)H 2O (3)CH 3—CH 3 CH 3OH(4)2O -2 2 H 2O 2 O 2↑ 2OH -【例6】 (1)2NH 3+H 2SO 4===(NH 4)2SO 4(2)NN (NH 4)2SO 3或NH 4HSO 3(3)ClO -+SO 2+2OH -===Cl -+SO2-4+H 2O(4)N 2H 4。
【步步高】(新课标)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四章 专题讲座五 无机框图题的解题策略导学案
专题讲座五 无机框图题的解题策略1.解题策略无论推断题属于哪种形式,均遵循这样的推断思路:迅速浏览、整体扫描、产生印象、寻找“突破口”,突破点由点到面、随时检验,注意联系、大胆假设、全面分析(正推或逆推),验证确认。
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依物质的特性或特征转化来确定“突破口”,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
我们可以将推断题的解题方法及推理过程表示如下:推断题――→审题⎩⎪⎨⎪⎧⎭⎪⎬⎪⎫明显条件隐含条件――→抓关键(突破口)⎩⎪⎨⎪⎧⎭⎪⎬⎪⎫结构特征反应特征现象特征其他特征――→推断结论―→验证 2.解题“突破口” (1)物质的特殊颜色 相关知识: ①有色固体:a.红色:Cu 、Cu 2O 、Fe 2O 3;b.红褐色:Fe(OH)3;c.黄色:AgI ;d.淡黄色:S 、Na 2O 2、AgBr ;e.蓝色:Cu(OH)2;f.黑色:炭粉、CuO 、MnO 2、FeS 、CuS ;g.紫黑色:KMnO 4、I 2;h.白色:Fe(OH)2、CaCO 3、BaSO 4、AgCl 、BaSO 3。
②有色溶液:Fe 2+(浅绿色)、Fe 3+(黄色)、Cu 2+(蓝色)、MnO -4(紫红色)、Fe 3+与SCN -(血红色)、I 2与淀粉(蓝色)等。
③有色气体:Cl 2(黄绿色)、Br 2(g)(红棕色)、NO 2(红棕色)、I 2(g)(紫色)、O 3(淡蓝色)等。
④火焰颜色:a.焰色反应:Na +(黄色)、K +(紫色)、Ca 2+(砖红色)等;b.蓝色:CO 在空气中燃烧;c.淡蓝色:S 、H 2、CH 4等在空气中燃烧;d.苍白色:H 2在Cl 2中燃烧。
【例1】 (2012·四川理综,26)下列框图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常见的物质或其溶液,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A 、B 为气态单质,F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E 、H 、I 为氧化物,E 为黑色固体,I 为红棕色气体;M 为红褐色沉淀。
2013步步高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一章第5讲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1
第5讲
解析 设生成油脂 A 的饱和高级脂肪酸的通式为 CnH2nO2,
则形成的甘油酯的化学通式为 C3n+3H6n+2O6。因 0.1 mol A 消
耗
Br2
的
物质的量为 160
9g6·mgol-1=0.6
mol,即 1
mol
油脂 A
本 课
完全加成消耗 6 mol Br2。故油脂 A 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
粉存在,因此得出结论为淀粉部分水解。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5讲
反思归纳 淀粉水解程度的检验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 A
现象 B
结论
① 未出现银镜 溶液显蓝色 淀粉未水解
② 出现银镜 溶液显蓝色 淀粉部分水解
③ 出现银镜 溶液不显蓝色 淀粉完全水解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5讲
考点三 蛋白质和核酸
解析 蔗糖与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 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 异构体;麦芽糖是还原性二糖,而蔗糖无还原性;蔗糖的水
解产物是果糖和葡萄糖,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只有葡萄糖。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5讲
7.某同学设计了如下 3 种方案,用以检测淀粉的水解程度。
甲方案: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本
课
乙方案:
栏
目
开
关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5讲
2.油脂的结构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一分子 甘油 与三分子 高级脂肪酸
本
脱水形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结构简式为
课
栏
目
开
关
,高级脂肪酸的烃基 R、R′、R″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 R、R′、R″相同,称为 简单甘油酯 ;若 R、R′、R″不同,则称为 混合甘油酯 。 天然油脂大多数都是 混合 甘油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讲座五
气体 C2H4 Cl2 NH3 NO
a 乙醇 浓盐酸 饱和 NH4Cl 溶液 稀 HNO3
b MnO2 消石灰 铜屑
c
d
浓 H2SO4 NaOH 溶液 浓 H2SO4 NaOH 溶液 浓 H2SO4 固体 H2 O H2 O NaOH P2O5
专题讲座五
(1)上述方法中可以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2)指出不能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气体,并说明理由(可以不填 满)。 ①气体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气体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气体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气体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得的 CO2 中,含有少量 HCl, 可用饱和 NaHCO3 溶液除去;干燥 CO2 可用浓硫酸或无水 CaCl2 固体作干燥剂。注意:应先净化,后干燥。
专题讲座五
5.气体的干燥 (1)选用干燥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干燥剂的性质而定, 其 原则是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而不能与气体发生 反应。 ①酸性干燥剂,如浓 H2SO4、P2O5、硅胶等。一般用来干 燥酸性或中性气体,而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 思考:下列气体中不能被浓 H2SO4 干燥的是哪些?为什 么? NH3、H2、CO、H2S、SO2、Cl2、CO2 提示 NH3 因为显碱性而不能被浓 H2SO4 干燥,H2S 因为 强还原性而不能被浓 H2SO4 干燥。
专题讲座五
6.气体的收集 收集方法 收集气体 的类型 难溶于水 或微溶于 排水法 水,又不与 水反应的 气体 排 向上排 密 度 比 空 空 空气法 气大 气 向下排 密 度 小 于 法 空气法 空气 收集装置 可收集的气体(举 例) O2、H2、Cl2(饱和 NaCl 溶液)、NO、 CO2( CO Cl2、SO2、NO2、 CO2 H2、NH3 饱 和 NaHCO3 溶 液 ) 、
专题讲座五
专题讲座五
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1.气体制备实验的基本过程 (1)气体制备实验装置一般包含以下几部分 (2)气体制备的一般实验操作步骤 ①组装(从下到上,从பைடு நூலகம்到右);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加入 药品;④排尽装置内的空气;⑤验纯;⑥反应;⑦拆除装置。
专题讲座五
2.气体发生装置 依据制备气体所需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可将制备气 体的发生装置分为三类: △ (1)固体+固体――→气体 发生装置:
专题讲座五
(3)酸性气体中含有其他酸性杂质气体 CO2(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有 O2 杂质的气体 ①CO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Cl(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讲座五
【例 2】 为制备干燥、纯净的 CO2,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 生成的气体先后通过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 两个 装置中应依次装入 ①饱和 NaHCO3 溶液;无水 CaCl2 固体 ②饱和 NaHCO3 溶液;浓硫酸 ③浓硫酸;饱和 NaHCO3 溶液 ④饱和 Na2CO3 溶液;稀硫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A )
专题讲座五
解析
由于所给制备装置中没有温度计,无法控制反应温度,
不能确定是否有 C2H4 产生,也就不可能得到干燥、纯净的 C2H4;所给装置虽然加热时可以产生 Cl2,但在 c 装置中用 NaOH 溶液除 HCl 的同时, 2 也被吸收, Cl 最后不能得到 Cl2; 饱和 NH4Cl 溶液与 Ca(OH)2 作用产生 NH3,在 NH3 通过 c 装置时被水吸收,最后也不能收集到气体;铜屑与稀 HNO3 作用产生 NO 气体,部分被装置中的氧气氧化,在通过 c 中 的水时,因发生反应 3NO2+H2O===2HNO3+NO,又得到 NO,经 P2O5 干燥可得到纯净的 NO。
专题讲座五
3.气体的除杂方法 除杂试剂选择的依据:主体气体和杂质气体性质上的差异, 如溶解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除杂原则: (1)不损失主体气体,(2)不引入新的杂质气体,(3)在密闭装 置内进行,(4)先除易除的气体。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 虑:①易溶于水的杂质可用水吸收;②酸性杂质可用碱性 物质吸收;③碱性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④水分可用干 燥剂吸收;⑤能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性的物质,也 可用作吸收剂。
制备气体:O2、NH3、CH4 等
专题讲座五
注意事项:①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 在试管口冷凝后倒流,而使试管破裂。 ②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 1/3 处。 ③固体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④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过长,否则会影响气体 导出。 ⑤如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停止制气时,应先从水槽 中把导管撤出,然后再撤走酒精灯,防止水倒吸。
专题讲座五
②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固体 NaOH、碱石灰等。碱性干 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碱石灰不能干燥 Cl2、CO2、HCl 等。 ③中性干燥剂,如无水 CaCl2。无水 CaCl2 呈中性,对各类 气体一般均可干燥,但 NH3 能与其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使 用,其反应方程式为 CaCl2+8NH3===CaCl2· 3。 8NH
专题讲座五
答案
(1)NO
(2)①C2H4
②Cl2
③NH3
装置中没有温度计,无法控制反应温度
反应生成的 Cl2 被 c 中的 NaOH 溶液吸收了
反应生成的 NH3 被 c 中的 H2O 吸收了
专题讲座五
3. 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 其中 A、 F 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 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 C 气反应的装置。
专题讲座五
制备气体:H2、CO2、NO2、SO2、NO 等 注意事项:①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备 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当制取气体的量不多时,也 可采用简易装置。 ②简易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 到液封作用而无法使用。 ③加入块状固体药品的大小要适宜。 ④加入液体的量要适当。 ⑤最初使用时应待容器内原有的空气排净后,再收集气体。 ⑥在导管口点燃氢气或其他可燃性气体时,必须先检验纯 度。
专题讲座五
答案
(1)①饱和 NaHCO3 溶液
②饱和 NaHSO3 溶液
③饱和食盐水
(2)①NaOH 溶液
②NaOH 溶液
③H2O
(3)饱和 NaHCO3 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①灼热 Cu
②灼热 Cu
(5)CCl4
专题讲座五
4.气体净化与干燥的先后顺序 (1)若采用溶液除杂,应该是除杂在前,干燥在后。其原因 是:气体除杂过程中会从溶液中带入水蒸气,干燥剂可除去 水蒸气。如实验室中利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 CO2,欲 制 得 干 燥 、 纯 净 的 CO2 , 可 先 将 产 生 的 气 体 通 过 饱 和 NaHCO3 溶液, 除去混入其中的 HCl 气体, 再通过浓硫酸除 去水蒸气。 (2)若采用加热除杂,则一般是干燥在前。如 N2 中混有 O2、 CO2、H2O(g),可先将混合气体通过碱石灰,除去 CO2 和 H2O(g), 再将从干燥管中导出的气体通过装有灼热铜网的硬 质玻璃管,除去 O2,即可得到干燥、纯净的 N2。若将混合 气体先通过灼热的铜网,因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易使硬质玻 璃管破裂。
A.若 A 为浓盐酸,B 为 MnO2,C 中盛品红溶液,则 C 中溶 液褪色 B.若 A 为醋酸,B 为贝壳,C 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 C 中溶液变浑浊 C.若 A 为浓氨水,B 为生石灰,C 中盛 AlCl3 溶液,则 C 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D.若 A 为浓硫酸,B 为 Na2SO3 固体,C 中盛石蕊试液, 则 C 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专题讲座五
7.尾气的吸收 (1)用水吸收的是:HCl、NH3(注意防倒吸)。 (2)用烧碱溶液吸收的是:Cl2、SO2、NO2、H2S 等。 (3)用燃烧的酒精灯可点燃除去的是:CO。
专题讲座五
专题集训〃能力提升
1.如图装置,将溶液 A 逐滴加入固体 B 中,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
专题讲座五
专题讲座五
【例 1】 为下列各组气体选择合适的除杂试剂(括号内为 杂质气体) (1)含有 HCl 杂质的气体 ①CO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O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l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性气体中含有酸性杂质气体 ①O2(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O(N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讲座五
(2)气体干燥净化装置 液态干燥剂 固态干燥剂 装置 Ⅰ 常见 浓 H2SO4(酸 干燥 性、强氧化 剂 性) Ⅱ 无水氯化钙 (中性) Ⅲ Ⅳ 除杂试剂 碱石灰(碱性) Cu、CuO、 Mg 固态干燥剂 固体,加热
当 CO2 中混有 O2 杂质时,应选用上述Ⅰ~Ⅳ中的Ⅳ装置除 O2,除杂试剂是 Cu 粉或 Mg 粉。
专题讲座五
△ (2)固体+液体或液体+液体――→气体 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