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1讲-【2016化学大一轮步步高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步步高化学选修4课时作业)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

(步步高化学选修4课时作业)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目标要求] 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

2.知道反应热与化学键的关系。

3.知道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焓变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有能量变化。

1.焓和焓变焓是与物质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单位:kJ·mol-1,符号:H。

焓变是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

单位:kJ·mol-1,符号:ΔH。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分子中旧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生成时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即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

ΔH=反应物分子的总键能-生成物分子的总键能。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当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1)当ΔH为“-”或ΔH<0时,为放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降低。

(2)当ΔH为“+”或ΔH>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升高。

4.反应热思维模型(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2)反应热的本质(以H2(g)+Cl2(g)===2HCl(g)ΔH=-186 kJ·mol-1为例)E1:E(H—H)+E(Cl—Cl)E2:2E(H—Cl)ΔH =E 1-E 2知识点一 有关反应热的概念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 .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D .焓变的符号是ΔH ,单位是kJ·mol -1,反应热的单位是kJ答案 C2.已知在相同状况下,要使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最新【步步高 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高中化学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

最新【步步高 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20162017高中化学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

二 按官能团对有机物进行分类
导学探究
1.烃的衍生物与官能团的概念 (1)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 其他原子或原子团 所取代,衍生 出一系列新的化合物,如CH3Cl、CH3OH、CH3COOH等。 (2)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 原子或原子团 叫官能团。如
CH2==CH2的官能团是
,HC≡CH的官能团是—C≡C—。
答案
官能团与有机物的关系
归纳总结
(1)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不一定是同类物质。如芳香醇和酚官能团相
同,但类别不同。
①醇:羟基与链烃基或与芳香烃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如
等。
②酚: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如
等。
(2)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决定了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是烯烃和炔烃的 官能团。苯环、烷基不是官能团。 (3)同一种烃的衍生物可以含有多个官能团,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不同的官能团在有机物分子中基本保持各自的性质,但受其他基团的影 响也会有所改变,又可表现出特殊性。
答案
2.按官能团不同,有机物可分为不同的类别。试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填写下表:
有机物 官能—团Br结构
CH3CH2Br CH3CH2O
—OH —OH
H
官能溴团原名子 称
羟基 羟基
有机物 卤类代别烃


答案
CH3CHO CH3COOH
—CHO —COOH
醛基

羰基

羧基
羧酸
酯基

答案
3.官能团、基、根(离子)的比较 (1)基与官能团的区别与联系 ①区别:基是有机物分子里含有的原子或 原子团 ;官能团是决定化合物 特殊性质的原子或 原子团 。 ②联系:“官能团”属于“基”,但“基”不一定是“官能团”。 如—CHO是基也是官能团,但—CH3是基却不是官能团。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1 第1讲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性质的分散系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1 第1讲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性质的分散系

第1讲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性质的分散系考纲要求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含义。

2.掌握物质分类的常用方法,理解常见不同类型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4.知道胶体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胶体的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等性质不作要求)。

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原子、分子、离子概念比较(1)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原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元素组成物质元素――→组成⎩⎪⎨⎪⎧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3)纯净物与混合物①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3.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4.简单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2)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3)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无机化合物⎩⎪⎪⎪⎪⎪⎪⎪⎪⎪⎨⎪⎪⎪⎪⎪⎪⎪⎪⎪⎧氢化物:HCl 、H 2S 、H 2O 、NH 3等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CO 、NO 等成盐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 2O 、CaO 等酸性氧化物:CO 2、P 2O 5等两性氧化物:Al 2O 3等过氧化物:Na 2O 2、H 2O 2等酸⎩⎪⎪⎨⎪⎪⎧按电离出的H +数⎩⎪⎨⎪⎧一元酸:HCl 、HNO 3等二元酸:H 2SO 4、H 2S 等三元酸:H 3PO 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 无氧酸:HCl 、H 2S 等含氧酸:HClO 4、H 2SO 4等按酸性强弱⎩⎪⎨⎪⎧ 强酸:HCl 、H 2SO 4、HNO 3等弱酸:CH 3COOH 、HF 等按有无挥发性⎩⎪⎨⎪⎧ 挥发性酸:HNO 3、HCl 等难挥发性酸:H 2SO 4、H 3PO 4等碱⎩⎨⎧按水溶性⎩⎪⎨⎪⎧ 可溶性碱:NaOH 、KOH 、Ba (OH )2等难溶性碱:Mg (OH )2、Cu (OH )2等按碱性强弱⎩⎪⎨⎪⎧ 强碱:NaOH 、Ba (OH )2、KOH 等弱碱:NH 3·H 2O 等盐⎩⎪⎨⎪⎧正盐:BaSO 4、KNO 3、NaCl 等酸式盐:NaHCO 3、KHSO 4等碱式盐:Cu 2(OH )2CO 3等复盐:KAl (SO 4)2·12H 2O 等1.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物质组成成分的判断(1)现在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应用STM 技术可以“看”到越来越细微的结构,并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2)Na 、NaCl 、SiO 2、H 2SO 4都称为分子式( )(3)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4)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5)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选择适宜的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的原子() 答案(1)√(2)×(3)√(4)×(5)×解析(3)MnO-4、AlO-2均为阴离子。

(步步高化学选修4课时作业)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

(步步高化学选修4课时作业)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

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目标要求] 1.知道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知道影响反应热大小的因素。

3.会写热化学方程式。

4.能熟练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

5.了解中和热的含义及测定方法。

一、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能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1)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和实际生成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对应。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2)标出对应的反应热;(3)标明反应所处的外界条件(常温常压时,可不注明)。

二、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原理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_mol_H2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2.注意事项(1)碱液稍过量的目的是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

(2)操作时动作要快目的是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

(3)实验中若使用了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

知识点一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意义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只要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写上热量的符号和数值即可B.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ΔH=-483.6 kJ答案 C解析A项,热化学方程式还应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B项,放热反应有时在点燃或加热时才能发生;D项,ΔH的单位错误。

2.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ΔH=+131.3 kJ·mol-1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C.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3 kJ答案 C解析依据反应热的概念,表示按照热化学方程式计量数的物质的量反应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kJ·mol-1,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 氢气并吸收131.3 kJ 的热量,特别要指明水的状态。

2025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高考化学大单元一 第一章 热点强化1 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含答案

2025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高考化学大单元一 第一章 热点强化1 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含答案

2025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高考化学热点强化1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反应生成的离子又能与剩余(过量)的反应物继续反应。

(1)CO2通入NaOH溶液中:①CO2少量:CO2+2OH-===CO2-3+H2O;②CO2过量:CO2+OH-===HCO-3。

(2)盐酸滴入Na2CO3溶液中:①盐酸少量:CO2-3+H+===HCO-3;②盐酸过量:CO2-3+2H+===CO2↑+H2O。

(3)盐酸滴入NaAlO2溶液中:①盐酸少量:AlO-2+H++H2O===Al(OH)3↓;②盐酸过量:AlO-2+4H+===Al3++2H2O。

(4)CO2通入NaAlO2溶液中:①CO2少量:2AlO-2+CO2+3H2O===2Al(OH)3↓+CO2-3;②CO2过量:AlO-2+CO2+2H2O===Al(OH)3↓+HCO-3。

(5)NaOH滴入AlCl3溶液中:①NaOH少量:Al3++3OH-===Al(OH)3↓;②NaOH过量:Al3++4OH-===AlO-2+2H2O。

(6)Fe加入稀HNO3中:①Fe少量:Fe+NO-3+4H+===Fe3++NO↑+2H2O;②Fe过量:3Fe+2NO-3+8H+===3Fe2++2NO↑+4H2O。

2.当一种反应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离子参与反应时,因其组成比例不协调(一般为复盐或酸式盐),当一种组成离子恰好完全反应时,另一种组成离子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有剩余或不足),因而跟用量有关。

(1)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①NaOH不足:Ca2++HCO-3+OH-===CaCO3↓+H2O;②NaOH过量:Ca2++2HCO-3+2OH-===CaCO3↓+2H2O+CO2-3。

(2)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①NaHCO3不足:HCO-3+OH-+Ca2+===CaCO3↓+H2O;②NaHCO3过量:Ca2++2OH-+2HCO-3===CaCO3↓+CO2-3+2H2O。

届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_化学人教版

届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_化学人教版

届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_化学人教版第1 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要求】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方法,掌握胶体的概念、重要性质及应用,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重难点:物质的分类和胶体的性质。

知识梳理探究高考练出高分知识梳理题型构建考点一物质的组成考点二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点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考点四分散系、胶体知识梳理探究高考练出高分知识梳理题型构建I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同种元素形成的_________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混合物和纯净物探究高考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知识梳理练出高分知识梳理题型构建【递进题组】题组一1 2题组二345知识梳理探究高考练出高分知识梳理题型构建题组一12题组二345在化学变化中复合离子+ 如NH 4等可以再分题组一组成物质的微粒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

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③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④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质量几乎相等。

⑤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⑥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⑦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金刚石、石墨均是由C 元素组成,但不是同一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如Fe是由原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如N2和CO知识梳理探究高考练出高分知识梳理题型构建题组一12题组二3452.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A . NO、C2H5OH、HNO3、I2 B . CaO、N2、HCl、H2O C. NH3、H2S、Si、CO ( A )CaO是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D. CO2、SiO2、__、H2SO4Si和SiO2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步步高 大一轮复习讲义 化学 第一章章末考能特训

步步高 大一轮复习讲义 化学 第一章章末考能特训

4.平均值规律及应用 4.平均值规律及应用 >X (1)依据:若XA>XB ,则XA> X >XB,X 代表平均 依据: 相对原子(分子)质量、平均浓度、平均含量、 相对原子(分子)质量、平均浓度、平均含量、 平均生成量、平均消耗量等。 平均生成量、平均消耗量等。 (2)应用:已知 X 可以确定XA、XB的范围;或 可以确定X 的范围; 应用: 已知X 的范围。 已知XA、XB可以确定 X 的范围。 解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平均值确定范围, 解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平均值确定范围,很多考 题的平均值需要根据条件先确定下来再作出判 断。
g,Δm =Δm Δm2-Δm1=0.24 g,Δm2=Δm1+0.24 g=0.56 g+
求得x=0.1 mol,m(CuO)=0.1 mol×80 g/mol 求得x mol, CuO)=0.1 mol× g。 =8 g。 答案 8 g
【典例导析2】 典例导析2
一定条件下, 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达到
因为0.1 pH大于 大于1 所以H 解析 因为0.1 mol/L H2A的pH大于1,所以H2A 是弱酸, NaOH生成正盐 生成正盐( 是弱酸,则H2A与NaOH生成正盐(Na2A)时,由 水解,溶液显碱性,pH大于 大于7 于Na2A水解,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此时酸溶 液与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1∶2=0.5 1∶2=0.5。 液与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1∶2=0.5。现 已知混合液的pH等于7 pH等于 必须过量, 已知混合液的pH等于7,故H2A必须过量,NaOH 溶液的浓度只能小于0.2 mol/L, 溶液的浓度只能小于0.2 mol/L,所以二者的物质 的量浓度之比一定要大于0.5 即最小值大于0.5 0.5, 0.5。 的量浓度之比一定要大于0.5,即最小值大于0.5。 又因为H NaOH反应生成酸式盐 NaHA) 反应生成酸式盐( 又因为H2A与NaOH反应生成酸式盐(NaHA)时, 溶液的pH小于7,所以NaHA溶液显酸性,此时酸 溶液的pH小于7 所以NaHA溶液显酸性, pH小于 NaHA溶液显酸性 溶液与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1∶1 1∶1, 溶液与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1∶1,要使 溶液的pH等于7 pH等于 溶液的pH等于7,二者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的最大 值要小于1 由此可知, 值要小于1。由此可知,酸溶液与碱溶液的物质的 量浓度之比在0.5 0.5与 之间。 量浓度之比在0.5与1之间。 答案 C

高中化学学案人教版步步高必修1第一章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专项训练

高中化学学案人教版步步高必修1第一章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专项训练

从实验学化学专项训练题组一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与仪器选择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一个烧杯中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答案 B解析本题是对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

蒸发时溶液如果被蒸干,则可能使析出的物质分解,应当在留有少量液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来蒸干,所以A错误;蒸馏操作时,应当量取即将进入冷凝管的蒸气的温度,所以必须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正确;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一个烧杯必然导致部分上下层的液体重新混合在一起,所以C错误;萃取时,对萃取剂的选择主要考虑溶解度应当有较大的差别,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至于萃取剂的密度不必考虑,所以D错误。

2.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分析错误的是()答案 D解析蒸发结晶时,若将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蒸发皿受热不均会破裂;分液时,若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分液漏斗内的压强不相通,液体难以滴下;蒸馏时,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冷凝管突遇高温气体,受热不均会发生破裂;萃取操作时,两种溶剂的密度相差越大,分层效果越好,与萃取剂的量多量少无关。

题组二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与判断3.通过加入过量的化学药品,采用恰当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除去某溶液里溶解的杂质。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A.氯化钠溶液(氯化钡):加硫酸钠溶液,过滤B.硝酸钾溶液(硝酸银):加氯化钠溶液,过滤C.氯化钠溶液(单质碘):加酒精,分液D.硝酸钾溶液(单质碘):加四氯化碳,分液答案 D解析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杂质氯化钡,加入硫酸钠溶液的量不能准确控制,会混入新杂质;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杂质硝酸银,加入氯化钠溶液,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引入新杂质硝酸钠;酒精与水互溶,不能将氯化钠溶液中的碘萃取出来;四氯化碳和硝酸钾水溶液分层,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于水溶液,将碘萃取后静置分液。

步步高 大一轮复习讲义 化学 第一章 第1讲

步步高 大一轮复习讲义 化学 第一章  第1讲
2
量是 0.6 mol 。 (3)已知16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3)已知16 g A和2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ol 已知 C和31.76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 106 g/mol 。 Na中含 mol电子 电子, (4)2.3 g Na中含 1.1 mol电子,在跟足量水反应中 0.1 电子。 mol电子 失去 0.1 电子。 mol
2.阿伏加德罗定律 2.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相同的温度和 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 都含有 相同数目的粒子 。
思考 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是 气体的体积是22.4 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是22.4 L,如果当 mol气体的体积是 气体的体积是22.4 1 mol气体的体积是22.4 L时,一定是标准状况 吗? 不一定,因为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是温度、 提示 不一定,因为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是温度、 压强两个条件,且存在PV=nRT即 压强两个条件,且存在PV=nRT即Vm= PV= 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也可能是 气体的体积也可能是22.4 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也可能是22.4 L。
3.物质结构:(1 3.物质结构:(1)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物质中含有 物质结构:( 粒子数(分子、原子、电子、中子、离子等), 粒子数(分子、原子、电子、中子、离子等), 常涉及稀有气体He Ne等单原子分子 He、 等单原子分子, 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N2、 等双原子分子, O2、H2等双原子分子,及O3、P4、18O2、D2O、 等特殊物质。( 。(2 Na2O2等特殊物质。(2)考查一些物质中的化 学键的数目, 。(3 学键的数目,如:Si、CH4、P4、CO2等。(3) Si、 氧化还原反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还原反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求 算电子转移数目。 算电子转移数目。如:Na2O2和H2O,Cl2和 NaOH溶液反应等。(4 溶液反应等。( NaOH溶液反应等。(4)弱电解质的电离或盐 类的水解: 类的水解: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及粒子 浓度大小关系时, 浓度大小关系时,常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及盐类水解平衡。 Cl溶液中 及盐类水解平衡。如NH4Cl溶液中 n(NH + )<n(Cl-)。 4

【步步高课时学案+作业_人教必修一】第一章_从实验学化学

【步步高课时学案+作业_人教必修一】第一章_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化学实验安全一、避免实验事故,进行实验应注意的问题1.遵守______________。

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2.了解____________。

了解危险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着火、烫伤和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灭火器材、煤气、电闸、报警电话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等。

3.掌握________________。

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二、基本实验操作及应注意问题1.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用________取用;块状药品:用________取用。

(2)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____________吸取;一定量液体:用________量取;较多量液体:可____________。

2.加热(1)给液体加热时,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固体加热时,可使用________或________。

(3)加热时,容器外壁不能有水,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

烧得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或直接放在冷桌上以防止骤冷炸裂。

3.收集气体的方法根据被收集气体的性质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收集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1)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______________盖灭。

(2)若不慎烫伤,用药棉浸75%的酒精轻涂伤处。

(3)若眼睛被化学物质灼伤,立即用______________,边洗边眨眼睛。

(4)若浓酸(碱)洒到实验台上,应先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中和,然后用水冲洗。

(5)若浓硫酸沾在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干抹布擦去,再用____________后,涂上3%~5%的____________。

(化学)2016届 《步步高》高考总复习 大一轮 (苏教版全国 )排查落实练七 碳、硅、氯 Word版含答案

(化学)2016届 《步步高》高考总复习 大一轮 (苏教版全国 )排查落实练七 碳、硅、氯 Word版含答案

排查落实练七 碳、硅、氯一、重要方程式的书写1.碳、硅及其化合物(1)知识网络构建(2)重要反应必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①Si 和NaOH 溶液的反应Si +2OH -+H 2O===SiO 2-3+2H 2↑; ②SiO 2和NaOH 溶液的反应 SiO 2+2OH -===SiO 2-3+H 2O ; ③SiO 2和C 的反应 SiO 2+2C=====高温Si +2CO ↑;④SiO 2和氢氟酸的反应 SiO 2+4HF===SiF 4↑+2H 2O ; ⑤向Na 2SiO 3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气体SiO 2-3+2CO 2+2H 2O===H 2SiO 3↓+2HCO -3;⑥Mg 在CO 2中燃烧2Mg +CO 2=====点燃2MgO +C ;⑦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 2气体Ca 2++2OH -+CO 2===CaCO 3↓+H 2O ; ⑧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 2气体OH -+CO 2===HCO -3;⑨除去CO 2中的COCO +CuO=====△CO 2+Cu ;⑩生产普通玻璃的原理Na 2CO 3+SiO 2=====高温Na 2SiO 3+CO 2↑、CaCO 3+SiO 2=====高温CaSiO 3+CO 2↑。

2.氯气及其化合物(1)知识网络构建(2)重要反应必练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①Cl 2和H 2O 的反应Cl 2+H 2O H ++Cl -+HClO ;②Cl 2和NaOH 溶液的反应Cl 2+2OH -===Cl -+ClO -+H 2O ;③Cl 2和石灰乳的反应Cl 2+Ca(OH)2===Ca 2++Cl -+ClO -+H 2O ; ④把Cl 2通入到Na 2SO 3溶液中 Cl 2+SO 2-3+H 2O===SO 2-4+2H ++2Cl -; ⑤将Cl 2和SO 2混合通入H 2O 中SO 2+Cl 2+2H 2O===4H ++2Cl -+SO 2-4; ⑥将Cl 2通入到氢硫酸溶液中Cl 2+H 2S===S ↓+2H ++2Cl -;⑦将浓盐酸和MnO 2混合加热MnO 2+4H ++2Cl -=====△Mn 2++Cl 2↑+2H 2O ; ⑧电解饱和食盐水2Cl -+2H 2O=====通电Cl 2↑+H 2↑+2OH -;⑨将浓盐酸与漂白液混合Cl -+ClO -+2H +===Cl 2↑+H 2O ;⑩将浓盐酸与KClO 3溶液混合6H ++5Cl -+ClO -3===3Cl 2↑+3H 2O ;⑪向KMnO4固体滴加浓盐酸2MnO-4+16H++10Cl-===2Mn2++5Cl2↑+8H2O;⑫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Ca2++2ClO-+CO2+H2O===CaCO3↓+2HClO。

【步步高】(新课标)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一章 专题讲座一 化学计算中的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导学案

【步步高】(新课标)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一章 专题讲座一 化学计算中的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导学案

专题讲座一化学计算中的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考点一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题型一一般比例式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化学方程式在量方面的含义a A(g)+b B(g)===c C(g)+d D(g)质量比aM A∶bM B∶cM C∶dM D物质的量比a∶b∶c∶d体积比a∶b∶c∶d(2)一般步骤①根据题意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②依据题中所给信息及化学方程式判断过量,用完全反应的量进行求解。

③选择适当的量(如物质的量、气体体积、质量等)的关系作为计算依据,把已知的和需要求解的量[用n(B)、V(B)、m(B)或设未知数为x表示]分别写在化学方程式有关化学式的下面,两个量及单位“上下一致”。

④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例1已知:IO-3+5I-+6H+===3I2+3H2O。

工业上利用NaIO3和NaHSO3反应来制取单质I2。

①NaIO3不足时:2NaIO3+6NaHSO3===2NaI+3Na2SO4+3H2SO4②NaIO3足量时还会发生:5NaI+NaIO3+3H2SO4===3I2+3Na2SO4+3H2O现模拟工业制取I2。

在含31.2 g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2 mol·L-1NaIO3溶液V mL。

(1)当V=________mL时,再滴NaIO3就开始析出I2。

(2)当V为55 mL时,生成的I2的质量为________g。

解析(1)n(NaHSO3)=0.3 mol,依据化学方程式2NaIO3+6NaHSO3===2NaI+3Na2SO4+3H2SO42 6n(NaIO3)0.3 mol2 6=n(NaIO3)0.3 mol,得出n(NaIO3)=0.1 molV(NaIO3)=0.05 L,即50 mL。

(2)参加反应②的n(NaIO3)=(0.055 L-0.05 L)×2 mol·L-1=0.01mol,依据方程式可知NaI过量,用NaIO3求解5NaI+NaIO3+3H2SO4===3I2+3Na2SO4+3H2O1 30.01 mol n (I 2)13=0.01 mol n (I 2),求出n (I 2)=0.03 mol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药品安全使用标志。

3.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考点一 常用化学仪器的识别与使用
1.可加热的仪器
(1)仪器①的名称为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3
,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2)仪器②的名称为蒸发皿。

使用方法:蒸发浓缩时要用玻璃棒搅拌。

(3)仪器③的名称为坩埚。

使用方法:用于固体物质灼烧,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加热,取放坩埚必须使用坩埚钳,加热完的坩埚应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4)仪器④的名称为圆底烧瓶。

使用方法:a.常用于组装有液体参与反应的反应器;b.加热液
体时,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2。

(5)仪器⑤的名称为锥形瓶。

使用方法:a.可用于组装气体发生器;b.用于滴定操作;c.作蒸馏装置的接收器。

收集:樱满唯
(6)仪器⑥的名称为烧杯。

使用方法:a.可用于物质的溶解与稀释;b.用于称量具有腐蚀性的固体药品;c.组装水浴加热装置。

2.常用的计量仪器
完成下列空白
(1)仪器A的名称:量筒;用途: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精确度:0.1 mL。

特别提醒①无“0”刻度;②不可加热,不可作反应容器,不可用于溶液的稀释;③选取量筒的规则是“大而近”,例如量取5.6 mL NaOH溶液应选取10 mL量筒,而不能选5 mL 或50 mL 量筒。

(2)仪器B的名称:容量瓶;用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该仪器能长时间贮存溶液吗?不能。

(3)仪器C的名称:酸式滴定管。

①使用前需“查漏”;②“0”刻度在上方;③不可盛装碱性溶液;④精确度:0.01 mL。

(4)仪器D的名称:碱式滴定管。

用于盛装碱性溶液,不可盛装酸性和强氧化性液体(如KMnO4溶液)。

(5)仪器E的名称:托盘天平。

①称量前先调零点;②腐蚀性药品应放于烧杯内称量;③左盘放被称物,右盘放砝码,即“左物右码”;④精确度:0.1 g。

(6)仪器F的名称:温度计。

①测反应混合液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混合液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内壁;②测蒸汽的温度时,水银球应在液面以上;测馏分温度时,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3.常用的分离、提纯仪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