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阅读答案
《宋史·辛弃疾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宋史·辛弃疾传》阅读答案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184b91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7c.png)
《宋史·辛弃疾传》阅读答案及翻译《宋史·辛弃疾传》阅读答案及翻译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
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
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
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
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
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
”弃疾曰:“勿忧。
”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
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
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
”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
于是连墙而至,其直身减,民赖以济。
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
”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
帝嘉之,进一秩。
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
有《稼轩集》行世。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B.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C.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D.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蛮,即南蛮,指南方少数民族。
【外研版】2021-2022年中考英语二轮题型组合训练《阅读理解》含答案
![【外研版】2021-2022年中考英语二轮题型组合训练《阅读理解》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e74b5f02d276a201292eb7.png)
【外研版】中考英语二轮训练含答案专题一(阅读理解)一、阅读理解。
A阅读下列短文,从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There was a young boy, born in a poor family. Once he was asked by his teacher to write a paper about what he wanted to be and do when he grew up. That night he wrote a seven-page paper describing his goal of owning a horse ranch (养马场). He wrote about his dream in great detail and he even drew a picture of a 200-acre(英亩) ranch on the paper. The next day he gave it to the teacher. Two days later he got his paper back. On the front page was a large red "F" with a note that read, "See me after class. "The boy with the dream went to see the teacher after class and asked, "Why did I get an ‘F’?""Your dream will never come true. You come from a poor family," the teacher said. "If you rewrite your paper, I will reconsider your grade. "The boy went home and thought about it hard. He asked his father what he should do. His father said, "You have to make up your own mind on this. I think it is a very important decision for you. "Finally, the boy handed in the same paper, making no changes at all. He said,“You can keep the 'F’ and I'll keep my dream. "Twenty years passed. The young man had a 200-acre horse ranch of his own.Don't let anyone steal your dream.根据材料内容选择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乡土中国》与2023高考作文写作 - 副本
![《乡土中国》与2023高考作文写作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691e20f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b.png)
《乡土中国》与2023高考作文写作《乡土中国》之写作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材料,运用《乡土中国》相关章节的理论来解释和评析这则新闻事件。
材料:刘女士近日乘坐高铁从北京去往上海。
初次乘坐高铁的4岁儿子非常兴奋,在车厢内大声嬉闹,且不时离开座位搅扰其他乘客,其时正是午休时间,有人提醒刘女士约束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安静一些。
刘女士却说孩子活泼好动是好事,大人不应该和孩子计较。
到刘女士的孩子睡觉时,她却指责邻座乘客看手机视频吵到孩子,要求大家戴上耳机。
【答案】在“差序格局”这一章,费孝通指出社会关系都是以“己”为中心推出去的,“愈推愈远,愈推愈薄”,这就是一个差序。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一章中,“社会机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在以自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而“中国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这里的刘女士表现出道德的“双重标准”。
这在差序社会里很明显,虽然到了现代社会,仍然保留着乡土社会的特征。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名著内容,评点新闻事件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首先要把握新闻事件内容,分析人物的行为。
新闻中的主要人物是刘女士,主要讲述她在对待自己儿子和他人态度方面的差别:刘女士的儿子搅扰乘客休息,刘女士认为“孩子活泼好动是好事,大人不应该和孩子计较”;而当刘女士儿子睡觉之时,她却指责邻座乘客看手机吵到孩子,让大家戴上耳机。
从中可以看出刘女士以自己为中心画了一个圈子,儿子与自己的关系近,而邻座乘客与自己的关系远,所以她用不同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人。
然后回顾《乡土中国》的内容,找到与这则新闻相关的理论。
如书中提到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象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象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体现出“差序格局”;如书中还提到社会机构格局的差别和道德观念之间的关系,“在以自己作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一根绳子被一种道德维持着”“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
2023年中考语文必考12部名著专项突破01《朝花夕拾》(答案带解析)
![2023年中考语文必考12部名著专项突破01《朝花夕拾》(答案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c5057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a.png)
专题01 《朝花夕拾》中考回应一、选择题1.(2022·吉林·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对《朝花夕拾》主题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A.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
B.表达对儿童天性被束缚的无奈和厌烦。
C.揭露阿长、庸医、衍太太等人在人性方面的丑陋。
D.批判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答案】C【解析】C.阿长主要出现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文中的阿长虽然有着各种不好的习惯,而且还封建迷信,但她却深切关爱着鲁迅,为他买来了《山海经》。
在文中,作者表达了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故选C。
2.(2022·广西·统考中考真题)下面对《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10篇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这就是作者给集子起名《朝花夕拾》的原因。
B.文中往往呈现出往日和现实两个世界,共存着对往事的温和怜爱和对现实的辛辣批判两种不同情感和温度的文字,表现出作者对人间美好、温暖的爱和对世间无知、冷漠的憎:这种双重性正是《朝花夕拾》的思想价值所在。
C.没有姓名的保姆“长妈妈”,大声朗读古诗文时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的旧学先生,《无常》中在迎神赛会上表演的“活无常”:从《朝花夕拾》中可以窥见旧中国真实的生活面貌。
D.从《琐记》中神往于“老鼠成亲”充满童趣的“我”,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敢于提问“怪哉”为何物的充满好奇的“我”,再到《父亲的病》中苦苦寻求救国真理的“我”:《朝花夕拾》重温了作者的成长道路。
【答案】D【解析】D.“《父亲的病》中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我’”理解不正确。
《父亲的病》中的“我”批判了庸医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故选D。
3.(2021·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对《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前半部分写阿长的粗鄙,是为了突出后半部分阿长对“我”的无私关爱。
王夫之《读通鉴论》阅读答案及分析翻译
![王夫之《读通鉴论》阅读答案及分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b581127195f312b3069a533.png)
阅读下边文言文,达成下边小题。
成而不倾,败而不亡,存乎其量之所持而已,智非所及也。
量者心之体,智者心之用。
用者用其体,体不定,则用不足以行;体不定而用或有所当,唯其机.也。
机者发而可中,而不足以长远,虽成必败,苟败必亡。
故曰非智所及也。
项羽、李存勖【1】战而必胜,犯大敌而不挠,非徒其勇也,知机之捷亦智矣,卒以倾亡者,岂智之遽穷乎?智则未有不穷者也。
..【甲】项羽不足以持败,一摧垓下,遂愤恚失陷而自刭,量不足以胜.之也。
藉令戢悻悻之怒,渡江东认为后图,韩、彭、英布非不可以移易而必忠于汉者,收余众,间.群雄,更起而角死力,汉亦疲矣。
而羽不可以者,量止于一胜之威,败出于不测而弗能自固也。
【乙】李嗣源定入汴之策,既灭朱友贞,一入汴而以头触嗣源曰:“天下与尔共之。
”卒为嗣源所迫,.身故国灭,量不足以受之也。
藉令忍沾沾之喜,以沉着论功而.行赏,人且喻.于君臣之义,虽有大勋,亦分谊所当尽,嗣源虽挟不轨之心,无有为之效命者,自敛壮心以.俯听。
而存勖不能者,量尽于争战之中,胜出于不测而弗能自抑.也。
【丙】汉高一败彭城,再败荥阳,跳身孤走,而神不为怵,故项羽终屈其难折之锋。
宋祖端居汴京,曹彬为下江南,收六十余年盘据不服数千里之疆土,而不轻授以使相,故元勋终安臣.节而天下定。
成大业者,在量而不在智,明矣。
量者,定体于恒者也。
体定于百年之长虑,.尔后机不失于俄顷。
忧喜变迁,须臾不制,转念知非,而势已成乎莫挽,唯定体之不立故也。
...止,羽、存勖之以倾败终也,决于此耳。
【丁】败则唯死而已,胜则骄淫侈糜,无所汔生之与死,成之与败,皆理势之必有,相为圜转而不可以测者也。
既以.身任天下,则死之与败,非不测之凶危;生之与成,抑诚然之筹画。
生而知其或死,则死而知其固能够生;败而知有可成,则成而抑思其且能够败。
存亡死生,成败败成,流转于时局,而皆有量以受之,如丸善走,不可以踰越于盘中。
其不动也如山,其决机也如水,此所谓守气也。
气守而心不动,乃以得百里之地而观诸侯、有天下,传世长远而不危。
《世说新语》二则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世说新语》二则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391230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b.png)
《世说新语》二则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咏雪》)【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别)B.相委.而去(舍弃)C.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D.太丘舍去.(离开)2.下列对【甲】文中划线句子停顿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A.白雪/纷纷何/所似?B.白雪/纷纷/何所似?C.白雪纷纷/何所/似?D.白雪/纷纷何所/似?3.下列对【甲】文中相关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给侄儿侄女讲解文章的义理B.“君与家君期日中——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C.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呢?D.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对着老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4.下列对【甲】【乙】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甲】选文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两句交代了咏雪的背景。
B.【乙】选文中的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甲】选文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褒贬却已在其中,一望而知。
D.【乙】选文仅103个字,就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阐明了为人处世应该守信、讲礼的道理。
5.把【乙】选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15篇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25a40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7.png)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15篇《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1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
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
文言文阅读训练:《后汉书-刘梁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后汉书-刘梁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e9dd2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9.png)
文言文阅读训练:《后汉书•刘梁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刘梁字曼山,一名岑,东平宁阳人也。
梁宗室子孙,而少孤贫,卖书于市以自资.。
常疾世多利交,以邪曲相党,乃著《破群论》。
时之览者,以为“仲尼作《春秋》,乱臣知惧。
今此论之作,俗士岂不愧心”。
其文不存。
又著《辩和同之论》。
其辞曰:夫事有违而得道,有顺而失义,有爱而为害,有恶而为美。
其故何乎?盖明智之所得,暗伪之所失也。
是以君子之于事也,无适无莫,必考之以义焉。
得由和兴,失由同起。
以可济否谓之和,好恶不殊谓之同。
《春秋传.》曰:“和如羹焉,酸苦以剂其味,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同如水焉,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是以君子之行,周而不比,和而不同,以救过为正,以匡恶为忠。
经.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则上下和睦能相亲也。
”昔楚恭王有疾,召其大夫曰:“不穀..不德,少主社稷。
失先君之绪,覆楚国之师,不穀之罪也。
若以宗庙之灵得保首领以殁请为灵若厉大夫许诸?”。
及其卒也,子囊曰:“不然。
夫事君者,从其善,不从其过,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正南海,训及诸夏,其宠大矣,有是宠也,而知其过,可不谓恭乎!”大夫从之。
此违而得道者也。
及灵王骄淫,暴虐无度,芋尹申亥①从王之欲,以殡于乾溪,殉之二女。
此顺而失义者也。
鄢陵之役,晋楚对战,阳穀②献酒,子反③以毙。
此爱而害之者也。
臧武仲④曰:“孟孙之恶我,药石也;季孙之爱我,美疢⑤也。
疢毒滋厚,石犹生我。
”此恶而为美者也。
……桓帝时,举.孝廉,除.北新城长。
告县人曰:“昔文翁⑥在蜀,道著巴汉;庚桑⑦琐隶,风移碨磥⑧。
吾虽小宰,犹有社稷,苟赴期会,理文墨,岂本志乎!”乃更大作讲舍,延聚生徒数百人,朝夕自往劝诫,身执经卷,试策殿最,儒化大行。
此邑至后犹称其教焉。
特召.入拜尚书郎。
累迁.,后为野王令,未行。
光和中,病卒。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①②③④⑥⑦:都是人名。
文翁,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举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
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理解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3df48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8.png)
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理解题(含答案)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理解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③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④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选择正确答案,把字母填到括号里。
(1)和“差不多”的“差”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参差____________B.出差____________C.相差____________D.差别(2)和“司空见惯”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A.经久不衰____________B.持之以恒____________ C.屡见不鲜(3)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意思相近的名言是( ) A.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巴甫洛夫B.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2.“把‘?’拉直变成‘!’”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写的好处,下面描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避免了啰唆的表述,更加通俗易懂。
C.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木叶”》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说“木叶”》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98c63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c.png)
《说“木叶”》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木叶”》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木叶”》阅读练习及答案篇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12分)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而且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
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
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场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石榴》阅读答案
![《石榴》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aee87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8.png)
《石榴》阅读答案《石榴》阅读答案在学习、工作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石榴》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石榴》阅读答案11.12年前我搬来这里,最高兴的是从此有了阳台,可以养花。
2.但这个阳台不理想:冬天的阳光得不到,夏天两头晒。
3.所以我的盆花活得艰难,只要我稍有懈怠,它们立刻枯萎,而且救不过来。
就这样相继死去许多株,于是栽栽种种,我阳台上的盆花不停地变换。
4.但是有一株从来没有死过,就是石榴。
它是惟一的元老。
5.当初买它的时候,是小苗;花农要价高,说是果石榴。
有一种叫花石榴的只开花。
6.我不懂行,但不愿凭空怀疑人,就买下了。
真还是果石榴。
7.从此每年7月,它开花、结果,到国庆节时,大的已如小孩子儿拳头,胭脂般地红着;有的还煞有介事地绽开,如画上那样。
但籽粒微酸,不好认真吃。
8.于是我产生了个观念,石榴易活,我家石榴尤其不会死。
9.然而今年情况不妙。
7月过完,它一直不开花,8月中旬,枝叶突然开始发黄——这个迹象同其他盆花的死亡先兆一模一样。
10.我开始全力抢救它,例如每天浇水喷水若干次,检查病虫害……它依然每况愈下。
11.到了中央气象台宣布今年的酷热及持续时间是建国四十多年来之最时,我明白石榴完了。
12.那几天我老想着《二六七号牢房》一文中老爸爸的话:“他连星期肉菜汤都不吃,他连星期肉菜汤不想吃。
”(他指伏契克——作者,捷克革命家——受刑严重,失去食欲。
)13.连石榴都晒死了,连石榴都晒死了。
14.有几天我不再管它,静等它的死去。
15.一个壮汉对一株盆花的伤感无法诉说。
16.但后来我变了主意。
不是含有一线希望,而是出于一种情份:你陪伴我多年,我照料你到死。
17.我照施肥、照浇水、照拔草、照松土,你要怎样是天意了。
我将我的心尽到——石榴啊!18.9月10日,即今年酷暑强弩之末时,外出两天的我归来大吃一惊:19.石榴满枝红花,浓如鲜血!20.它什么时候打的苞,谁也不知道!21.数一数,35朵,它从来没在9月开过花!它从没开过这许多的花!而且它的枝叶依然枯黄。
《天下责任与先秦诸子学说的内在差异》阅读练习及答案
![《天下责任与先秦诸子学说的内在差异》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834e2da32d7375a41780bb.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与儒家崇圣、墨家尚贤相反,道家对于圣贤一直保持着理性的抵制,如老子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庄子的“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在于使老百姓回到纯然朴素的状态中,削弱社会的等级差别和能力差异。
法家所提倡的尚法不尚贤,意在废除人为的能力评判、德行评骘,从而使法律成为衡量人际关系的唯一标准。
道家想要社会回归于原始初朴的状态,实际上消解了社会组织的全部意义,而法家所设立的法,恰恰是为了维护在乱世之中的公共秩序,以期在圣人与贤臣之外,建立一个更具有可行性的社会秩序的维持方式。
法家所强调的人才选拔,不是出于道德的考虑,而是出于责任和能力的考量,试图建立一个有法可依、责权分明的公共社会。
《慎子·君臣》中提出“官不私亲”的原则,肯定了选官必出于公。
《慎子·威德》中强调,天子、国君、官长必以天下、国家、官事为本,而不能以天子、国君、官长自身的私权为本。
先秦法家以官职的大小、官阶的高低作为衡量士人社会价值的尺度。
遴选出来的官员未必都是圣贤之人,但他们却是社会治理的具体执掌者,肩负起规范社会运行的责任。
在君主制官僚体系下,官员的本职角色只能是协助君主治理人民,多在上向君主负责,少在下向民众负责。
先秦法家吸收了道家思想,提倡君王垂拱,官员任事,《慎子·民杂》论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更是用摇木、张纲及救火三事为例,肯定了官员在君民之间的过渡作用。
尽管最终的决策权仍掌握在君王手中,但官职是因其客观必要性而存在的,官员在执事时也是相对独立的,必须遵守一切为公的基本准则。
官员行使职权时,要废私立公,明于公私之分,做到清廉、方正、奉法,这是官员的公共责任。
法家明确反对官员有私,批评“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群臣持禄养交,行私道而不效公忠”,官员一旦结交私人关系,很容易玩忽职守。
不过,法家也承认官员在私人领域内有私,个人的私心并不绝对与公共责任冲突。
2019年【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
![2019年【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79a69bf121dd36a32d8284.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 第10页,共9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 第10页,共10页XX 学年下学期四年级期中检测卷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看拼音,写字词。
(8分)1.扶贫jì( )困、勤jiǎn(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dé( )。
2.一只小xī shuài( )在草丛里唱歌,萤火虫为它点亮一zhǎn( )灯,那shǎn shuò( )的灯光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二、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0分)1.请分别写一个含有“眉”“胸”“手”的四字词语: 、 、 。
2.学习了《我们家的猫》《小狮子爱尔莎》《老人和鸟》等课文,我不禁想到关于人与人之间感情深厚的词语: 、 。
3.下面的词语让你联想到什么四字词语?照样子,写在括号里。
例如:西湖——(风景如画) 小溪——( ) 春天——( )鸟儿——( )4. 很多表示人体部位的词语都有奇妙的比喻意义。
你知道下列表示人体部位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吗?(1)他对画画儿不感兴趣,打球才对他的胃口。
( ) (2)首都北京是祖国的心脏。
( ) 三、按要求写句子。
(10分)1.“虚心竹有低头叶, ”这副对联告诉我们:(补充对联后,再填空)2.一条快活的小溪流哼哼唱唱,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
(仿写拟人句)3.假如你选择了天空,就不要渴望风和日丽;假如你选择了大地,就不要渴望道路平坦; , 。
(续写句子)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5分)1.诗歌《锁不住的心》以 的方式表达孩子热切的渴望:小学四年级语文第10页,共7页小学四年级语文第10页,共8页。
2.读《自然之道》,你从中受到。
3.《差别》给你的启示是: ;《给予的故事》赞美了的品格。
五、课内阅读。
(10分)小溪流的歌(节选)他的无穷尽的波浪就这样一起一伏,没有头,也没有尾。
月亮出来了,月亮向着他微笑。
太阳出来了,太阳也向着他微笑。
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
2016年10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6年10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真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06dbb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b.png)
网友“dawei1235”:坐公交到站点,骑上公共自行车,就能到目的地,比开车方便,不用找 车位,不用交停车费。但时间久了,自行车骑起来咯吱咯吱响,有些车座上还有破洞。自行车还是露 天停放,下雨就这么淋着,车座上都是水,屁股都坐湿了。想想自行车是铁做的,这么淋雨真的没事 吗?
网友“噼里啪啦”:超级方便啊!家门口、单位附近、公交站旁都有站点,但就是车太少,不早 起就借不到啊!
网友“晨晨妈”:可不可以安上儿童座椅啊,我就可以每天送孩子去幼儿园啦。 网友“米琪琪”:我家门口倒是有个站点,但形同虚设,因为停车桩区域常年被一些私家车占用 ,搞得公共自行车无处还,所以也无车可租,有关部门能不能管管啊? 网友“大雪无痕”:很多车零部件都不齐全,车铃、脚蹬不是丢失就是破损,车座歪斜,车闸不 灵,怎么这么长时间都没人维修呢?再有,系统经常故障,动不动就多扣费。 网友“清风徐徐”:反映个情况,位于地铁 2 号线中山路站 C 出口的公共自行车站点仅有 12根 停车桩,早高峰时段常常不够用。早晨从小区骑公共自行车到地铁口,停车桩早用完了,难道还要骑 个车满世界再去找站点?想弃车吧,没锁,担心丢了交赔偿金;停到其他站点吧,费时费力。
网友“飞刀”:昨天我看到一个爸爸,把车拿给他七八岁的小孩骑,这也太危险了!人家明明规 定 16 岁以上的成年人才能骑。这不是玩命吗?
网友“菜菜”:这样的问题多了去了,酒后骑车,生病了骑车,身体不方便也骑车,闯红灯、 上机动车道上去骑车,这不都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高教版基础模块(下)中职语文同步练习:3.《人生的境界》自我检测及答案解析
![高教版基础模块(下)中职语文同步练习:3.《人生的境界》自我检测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01212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b.png)
三人生的境界一、基础知识应用1.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觉解:了解和自觉。
B.天民:天子的臣民。
C.正其义不谋其利:在政治、道德、思想、言论、礼仪等方面,将违反原则、标准或规定的匡正过来,却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
D.入世:投身到社会里。
答案:B解析:天民:明乎天理,适乎天性的贤者。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冯友兰,著名哲学家,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等。
B.冯友兰将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C.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著有《理想国》《新原人》等。
D.“正其义不谋其利”出自《汉书·董仲舒传》。
答案:C解析:由第一段中的“我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可知《新原人》是冯友兰的作品。
3.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
B.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C.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
D.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
解析: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若是不管那些个人的,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
(2)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道德规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
(3)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这是哲学的任务。
(4)可是人的对于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
A.差别遵循高尚超脱B.差别遵守高尚超脱C.差异遵守崇高超越D.差异遵循崇高超越答案:D解析:“差别”形式或内容上不同的地方;区别。
《差别》阅读附答案
![《差别》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8518aba1c7aa00b42acb5a.png)
《差别》阅读附答案
差别
雷抒雁
久飞的鸟,
想栖于一枝,
歇一歇困乏的翅膀。
学飞的鸟,
想离开树枝,
试一试翅膀的气力。
(选自《中国现代诗歌选》)
【问题】
⑴飞是鸟儿憧憬的事情,为甚么久飞的鸟想栖于一枝,要歇一歇翅膀;而学飞的鸟却又想离开树枝,要试一试翅膀的气力?
⑵这首诗短小精悍,寄意深入。
从结构上看,先后两小节之间是甚么瓜葛?这样支配有甚么益处?
【参考答案】
⑴(2分)久飞的鸟因为飞行日久,常常会觉得困乏,乃至会失去继续飞行的动力(1分);而学飞的鸟因为处于学飞的进程中,对飞会充溢热忱,为了取得这项技巧而勇于尝试,有着一股一往无前的冲劲和无所畏惧的精神(1分)。
⑵(2分)①对照(1分);②凸显宗旨(1分)。
《发展汉语·高级阅读》第II册期末考试
![《发展汉语·高级阅读》第II册期末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1660b128866fb84ae45c8d51.png)
注:答案附在文后。
***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汉语课程《发展汉语·高级阅读》第II册期末考试泛读课试卷***University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Final Examination of Extensive Reading Test Paper答卷说明:1、本试卷共8页,5个大题,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2. 本试卷根据《发展汉语·高级阅读》第II册第1课—第15课命题Information about the test:1. This test, allotted time 90 minutes, contains 8 pages and 5 subjects. The maximum score is 100 points.2. This test makes reference to the topics from Developing Chinese·Advanced Reading,volume II,from lesson 1 to lesson 15.一、阅读下列短文,为每一个空格选出正确的词语。
(15分,请将答案写在相应题号后面的括号内。
)有困难的事情给《北京晚报》掏掏心窝子,有价值的新闻第一时间想到《北京晚报》的热线,每天追着《北京晚报》的名牌栏目看——“五色土”,“北京论语”……这一切都—1—《北京晚报》的绝对公信力!—2—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媒体的公信力—3—了冲击,但是《北京晚报》的公信力—4—丝毫没有减弱,这—5—因为《北京晚报》是一份紧紧维系在市民心里的报纸。
1.()A. 源于 B. 来源 C. 源头 D.原来2. ( ) A. 即使 B. 固然 C. 既然 D. 虽然3.()A. 碰到 B. 接受 C .受到 D. 收到4.()A. 就 B. 却 C.因此 D.而5. ( ) A. 才是 B.正是 C.于是 D.在于二、阅读下列短文,为每一个空格选出正确的句子或短语。
《中西礼节的差别》阅读答案
![《中西礼节的差别》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ed8f7da0116c175e0e4822.png)
(8分)中西礼仪的差异①我国礼仪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仪,从根本上说是同样的,都重申人际交往要友好,要礼让,举止要文明等。
可是,因为传统、崇奉、风俗的影响,两者不论是形式仍是内容都有显然差异。
②先说会面礼。
我国的传统礼仪,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仪,如膜拜、作揖、拱手、鞠躬等等。
见礼时,两方身体保持必定距离,特别重申男女授受不亲,假如出现男女肢体、肌肤接触,就会有有伤风化之嫌。
西方则不一样,不论男女,其礼仪多属肢体、肌肤接触性的,如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
西方人以为,以肢体、肌肤接触对方,更能直接表达自己的亲近、亲热的感情,而我国传统以为,礼、德互为表里,即“礼发诸外”,“德辉动于内”(《礼记》),在人与人交往中,重申礼要发自心里,重申礼是心里敬意的自然表露。
③再说座次。
我国古代是特别讲究座次的。
因为座次要分尊卑。
我国古代建筑往常是前堂后室,“堂”是举办活动的地方,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
比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上,所以,先人常说“南面称帝”“室”是用来居住的,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依据“东向为等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至于“左”与“右”,谁尊谁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周期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侧为尊。
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
直到明朝成立以后,才固定“左尊右卑”,且向来持续到今日。
在西方,人们往常把主人右侧的座位当作嘉宾席,这类风俗的根源很存心思。
正仿佛西方人会面握手老是先伸出右手同样,这些风俗的背后,又经常出于某种详细的需要,在每一个人都佩带武器的时代,伸出右腕表示“我不会向你施加武力”,这类朴实的表达友好的方式,长此以往,就成了西方表示礼仪的一种风俗。
④最后谈谈用餐。
中国餐桌上绝大部分菜是一桌人共享,而西方人习惯“各吃各的、各人一份”。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从倒酒、敬酒到喝酒,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应的规则和礼仪。
《差别》读后感
![《差别》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dfdb07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9.png)
《差别》读后感心得体会与读后感有区别吗读后感和读什么什么有感没有区别都是一个意思,只是说的方式不同而已读书报告和读后感有什么区别读书报告就是读后感更式的表一、读书报告有一定的格式对初学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师会介绍一般的格式给他们,让他们有所遵循。
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它可集中读后感来写。
最花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其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
至于写读后感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没有任何规范。
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详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二、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什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下来。
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就要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
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要可以发挥的。
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以便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
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它有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
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会有分量得多。
三、不要只读一本书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
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它有关的书来看,包括:1、作者的传记;2、作者其它作品;3、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4、其它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如巴金的《回想录》与杨绛的《干校十记》等)。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四、赞扬与批评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
可是赞扬与批评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画入微,感人肺腑,文章清丽……全是废话。
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
批评当然比赞扬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别[德]布鲁德·克里斯蒂安森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并且拿同样的薪水。
可是叫阿诺德的小伙子青云直上,而那个叫布鲁诺的仍在原地踏步。
对此他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
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
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阿诺德之间的差别。
“布鲁诺先生,”老板开口说话了,“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到现在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布鲁诺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有40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布鲁诺又第三次跑到集市上问来了价钱。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你坐在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怎么说。
”老板让人叫来阿诺德,也叫他到集市看看有什么卖的。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并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是40袋,价格是多少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
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会弄来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
昨天他们铺子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
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布鲁诺,说:“现在您肯定知道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1.文章通过布鲁诺和阿诺德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表现两人的差别。
2.概述文中两人的差别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本文,你对人的素质有怎样的理解?写一写。
《差别》答案:1.语言动作(行为)对比2.布鲁诺办事敷浅、简单、粗心,缺乏商业眼光和相应的素质阿诺德精细、深入、办事周密,富有商业眼光和快速反应的素质。
3.略(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