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教案分析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教案分析

哲学与人生教案分析

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第一课时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在知识体系上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围绕联系的观点,教材介绍了联系的含义、普遍性、客观性。

教材内容共设三目,第一目的逻辑顺序是:人无法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存在→人际交往是个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人际交往是实现自身发展的条件和必经之路。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人不能孤立封闭地生存和发展,人际交往对个人身心健康和实现自身发展有重要作用。

第二目的逻辑顺序是: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普遍的→联系是客观的。

最后得出结论: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要把握事物的客观联系。

第三目的逻辑顺序是:人际关系无处不在→要从社会普遍联系中考察人和认识人→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

●学情简要分析中职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基层工作,工作环境中要处理的人际交往较多。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本单元唯物辩证法观点的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学生渴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的同学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逃避、激化矛盾等问题。

(结合专业分析略)●教学目标分析1.认知目标:能举例说明人际交往对个人身心健康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能说出联系的含义,能识别普遍联系、客观联系,能描述自身的人际交往并识别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的角色;能举例说明世界在联系中存在、人生在联系中发展。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确立联系的观念,树立整体意识、集体意识,乐于交往。

3.运用目标:能使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活实例,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分解复杂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定位,融入集体生活,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的人际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生活情境启迪】团队合作游戏:无敌风火轮1.道具要求:报纸、胶带2.场地要求:在教学楼前的空旷场地3.游戏时间:10分钟左右4.项目规则(1)各组(每组10人)统一在风火轮内站好,由裁判统一发布口令出发;(2)行进途中,风火轮必须垂直地面,不能将所提供的报纸剪裁、折叠,报纸必须紧密相连;(3)所有组员必须在圈内,身体的任何部分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如有违规接触地面的组员,取消比赛资格;(4)行进过程中若风火轮断裂,必须在原地修复,在裁判许可后才可以继续行进。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2.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明确哲学的研究对象。

3. 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提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哲学的定义和作用2. 哲学的基本问题3.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哲学的定义和作用,哲学的基本问题。

2. 教学难点: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的定义、作用和基本问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讲解哲学的定义、作用和基本问题。

3. 案例分析:分析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哲学流派,认识到哲学的多样性。

2. 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的哲学流派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常见的哲学流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2.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常见的哲学流派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常见的哲学流派。

2. 讲解:讲解常见的哲学流派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3. 案例分析: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生的定义和价值,认识到人生观的重要性。

《哲学与人生》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教案

《哲学与人生》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教案

《哲学与人生》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生价值的含义,认识到人生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人生价值的定义与内涵2. 劳动的意义与价值3. 奉献精神的培养与体现4. 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5.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生价值的定义、内涵以及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人物事迹,引导学生理解奉献精神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现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4. 实践体验法: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体验劳动奉献的乐趣。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提问学生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

2. 讲解:详细讲解人生价值的定义、内涵以及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3. 案例分析:分享典型人物事迹,让学生感受奉献精神的力量。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五、课后作业2. 制定一个个人成长计划,明确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如何实现价值与奉献。

3.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劳动表现,鼓励家长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方面,评价学生对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的理解和实践情况。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劳动模范事迹展览,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劳动奉献的重要性。

2. 邀请社会上的优秀劳动者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劳动经历和奉献精神。

3. 开展“劳动最光荣”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在家庭、学校的劳动成果。

七、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认识到劳动奉献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劳动奉献,将理论付诸实践。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实际,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适,能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哲学与人生》教案(完整版)

《哲学与人生》教案(完整版)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公元前638年11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

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

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

《哲学与人生》教案

《哲学与人生》教案

《哲学与人生》教案《哲学与人生》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哲学与人生》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哲学与人生》教案1【教学目标】1.认知:掌握发展的含义与实质;正确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在人生发展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

2.情感态度观念: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3.运用: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处理好顺境和逆境的关系,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观念: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教学难点】1.顺境、逆境的联系与转化。

2.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有关逆境中成才的事例。

调查不同行业人士的工作压力情况。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录像:神七问天设问:“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结合视频内容,回答以上名人警句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给我们哪些人生启示?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小结)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我们改革开放成果不断显现的过程,更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过程。

中国的“飞天”梦想的逐步实现,是中国航天人和全国人民不断奋斗、不懈追求的过程,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到20xx年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携手问天,6年间的6次飞行如同6个台阶,一次次,在浩瀚的太空中铭刻下中国人的印记。

中职《哲学与人生》坚持唯物史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坚持唯物史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坚持唯物史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教案一、页中职《哲学与人生》坚持唯物史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教案二、目录1.页2.目录3.摘要4.背景和现状分析1.1.1哲学与人生课程的重要性2.1.2当代中职学生的人生观现状3.1.3唯物史观在当代社会的应用5.项目目标1.2.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2.2.2强化学生唯物史观的理解和应用3.2.3引导学生在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6.教学方法和策略7.课程内容和结构8.教学评估和反馈9.教学资源和材料三、摘要四、背景和现状分析1.1哲学与人生课程的重要性哲学与人生课程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哲学作为一门探索人生根本问题的学科,对于中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当代中职学生的人生观现状当代中职学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惑,如就业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同等。

这些问题往往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导致一些学生出现迷茫和焦虑。

1.3唯物史观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它强调物质生活条件对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唯物史观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于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和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项目目标2.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2.2强化学生唯物史观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现象和个人发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

2.3引导学生在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奉献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六、教学方法和策略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

哲学与人生教案

哲学与人生教案

哲学与人生教案教案标题:哲学与人生教学目标:1. 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起源,并认识哲学对于人生思考和实践的重要性;2. 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关系,理解哲学对于人生意义、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珍视生命的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 哲学的基本概念和起源;2.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3. 哲学对于人生意义、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影响。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写下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人类思考存在、知识和价值的学科。

”请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于哲学的理解和认识。

二、理论讲解(20分钟)1. 介绍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哲学的演变;2. 解释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强调哲学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3. 讨论哲学对于人生意义、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塑造作用。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有关哲学对人生意义的案例,如西方哲学中的“我思故我在”和东方哲学中的“天道酬勤”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观念对个人的影响;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哲学性问题,如对于自由、幸福等概念的理解和追求。

四、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分组讨论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学生可以结合案例和个人经历进行探讨;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哲学的思维方式来解答和应对生活中的问题;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于人生意义、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思考和看法。

五、练习与总结(15分钟)1. 提供几道题目,让学生运用哲学的思维方法解答,如“什么是真理?”,“什么是正义?”等;2.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收获,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哲学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篇关于“哲学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的小作文,要求学生结合课程中的讨论和自己的观点进行写作。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文化参访活动,比如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或哲学讲座,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增加对哲学的实际了解;2. 鼓励学生读一些经典哲学著作,并结合课堂讨论进行深入的个人思考和研究;3. 可以开设一个哲学思辨社团或课外小组,以提供更多讨论和思考的机会。

哲学与人生学习在社会中发展自我 创造人生价值教案

哲学与人生学习在社会中发展自我 创造人生价值教案

哲学与人生学习-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教学目标: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

探讨哲学对个人成长和决策的影响。

认识哲学在人生中的指导作用。

1.2 教学内容:哲学的定义与范畴。

哲学与人生的内在联系。

哲学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哲学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案例分析:哲学在决策中的作用。

小组分享:个人哲学观的构建。

第二章:自我认知与人生目标2.1 教学目标:学会进行自我认知的方法。

明确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制定实现人生目标的战略。

2.2 教学内容:自我认知的方法与技巧。

人生目标的确立与调整。

实现人生目标的战略规划。

2.3 教学活动:自我认知练习: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能力。

小组讨论:人生目标的设定与实现。

个人作业: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及其实现战略。

第三章:社会环境与个人发展3.1 教学目标:认识社会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分析社会环境中的机遇与挑战。

掌握适应社会环境、实现个人发展的策略。

3.2 教学内容:社会环境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社会环境中的机遇与挑战。

适应社会环境、实现个人发展的策略。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社会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案例分析:社会环境中的机遇与挑战。

小组分享:适应社会环境、实现个人发展的策略。

第四章:人际关系与人长4.1 教学目标:理解人际关系对人长的重要性。

学会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技巧。

掌握处理人际冲突的有效方法。

4.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对人长的影响。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技巧。

处理人际冲突的有效方法。

4.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展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技巧。

小组讨论:处理人际冲突的有效方法。

个人作业:制定改善人际关系的计划。

第五章:人生价值与创造意义5.1 教学目标: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

学会发现和创造人生意义。

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5.2 教学内容:人生价值的内涵与体现。

发现和创造人生意义的途径。

积极人生观的培养。

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人生价值的内涵与体现。

《哲学与人生教案》word版

《哲学与人生教案》word版

《哲学与人生教案》教案章节: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

2. 让学生理解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3. 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哲学与人生的定义2. 哲学对人生的影响3.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实例分析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2. 讲解哲学与人生的定义:解释哲学和人生的基本概念,并阐述它们之间的联系。

3. 分析哲学对人生的影响:讨论哲学对个人价值观、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4.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哲学与人生的关系,让学生深入理解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哲学与人生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教案章节:第二章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2. 让学生理解哲学对人生的重要性和价值。

3. 培养学生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和探讨能力。

教学内容:1. 哲学的基本问题概述2. 哲学对人生的意义3. 哲学问题的探讨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

2. 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如存在、知识、价值、意义等。

3. 分析哲学对人生的意义:讨论哲学对个人思考、决策和行动的影响。

4. 探讨方法的介绍:介绍哲学问题的探讨方法,如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等。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章节:第三章人生的价值观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生的价值观。

2. 让学生理解价值观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3.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价值观的定义及分类2. 价值观对人生的影响3. 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观。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理解哲学的含义与作用1.2 探索人生哲学的意义和价值1.3 分析哲学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章: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2.1 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2.2 探讨道家思想的宇宙观与人生观2.3 学习佛家思想对人生痛苦的解答2.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文化自信。

第三章:西方哲学的演变3.1 掌握古希腊哲学的基本思想3.2 了解近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3.3 分析西方哲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3.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提升全球视野。

第四章: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塑造4.1 探索人生意义的多种可能性4.2 分析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影响因素4.3 讨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与途径4.4 课程思政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五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1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5.2 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生活中的实践5.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5.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第六章:道德哲学与人生伦理6.1 探讨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6.2 学习人生伦理的原则与标准6.3 分析道德行为与道德判断6.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伦理素养,提升道德判断力。

第七章:美学与人生境界7.1 理解美学的内涵与作用7.2 探索人生境界的提升与美学的关系7.3 分析艺术作品对人生的影响7.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鉴赏能力,提升人生境界。

第八章:信仰与人生意义8.1 探讨信仰的含义与类型8.2 学习信仰对个人人生的影响8.3 分析无神论与有神论对人生的影响8.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信仰问题的理解和尊重,增强思想道德修养。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理解哲学的定义和特点1.2 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3 理解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第二章:人生的价值观2.1 理解价值观的定义和作用2.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价值观2.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人生中的体现第三章:人生的目标与意义3.1 探讨人生目标的设定和追求3.2 理解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3.3 引导学生思考并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意义第四章:人生的道德观4.1 理解道德的定义和作用4.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道德观4.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道德行为中的体现第五章:人生的心理健康5.1 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5.2 探讨哲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第六章:人与社会的关系6.1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6.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对个人与社会的看法6.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体现第七章:人生的工作与职业规划7.1 探讨工作与职业对人生的意义7.2 分析不同哲学流派的工作观与职业规划思想7.3 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价值观制定职业规划第八章:人生的婚姻与家庭观念8.1 理解婚姻与家庭的定义和作用8.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对婚姻与家庭的看法8.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婚姻与家庭关系中的体现第九章:人生的成功与挫折9.1 理解成功与挫折的定义和意义9.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对成功与挫折的看法第十章:人生的信仰与精神追求10.1 理解信仰的定义和作用10.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对信仰和精神追求的看法10.3 引导学生培养个人信仰和精神追求,提升人生品质第十一章:人生的成长与自我提升11.1 理解个人成长的过程与重要性11.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个人成长与自我提升的观点11.3 引导学生运用哲学思想制定个人成长计划,提升自身能力第十二章:人生的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12.1 理解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的含义和重要性12.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的观点12.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中的体现第十三章:人生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3.1 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对人生的影响13.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13.3 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第十四章:人生的比较与跨文化理解14.1 理解跨文化比较的意义14.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跨文化理解和比较的观点14.3 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第十五章:人生的反思与终身学习15.1 理解反思在人生中的重要性15.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反思与终身学习的观点15.3 引导学生培养反思习惯,终身学习,实现人生价值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哲学思想来指导个人成长和发展。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完整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一)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了解哲学的定义和起源1.2 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1.3 探讨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使学生认识到哲学与人生的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教学内容:哲学的定义和起源:解释哲学的概念,介绍哲学的历史发展。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探讨哲学对人生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哲学的指导作用:讨论哲学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和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起源,引导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讲授和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二)第二章:人生的意义与目标2.1 探讨人生的意义和目标2.2 理解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生意义的解释2.3 分析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标的重要性。

使学生了解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生意义的解释。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

教学内容: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探讨人生为何重要,人生有哪些目标。

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意义:介绍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生意义的观点和解释。

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分析个人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生目标的确定和实现。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人生的意义和目标,介绍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意义观点。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个人价值观对人生目标的影响,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讲授和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三)第三章:道德与伦理3.1 理解道德和伦理的概念3.2 探讨道德和伦理的原则和价值观3.3 分析道德和伦理在个人和社会中的应用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道德和伦理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了解道德和伦理的原则和价值观。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与人生的基本关系,理解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让学生通过学习哲学,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人生目标。

1.2 教学内容哲学的定义与特点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哲学与人生的基本关系。

案例分析法:分析哲学对人生实践的指导作用。

1.4 教学活动导入:提问学生对人生的理解,引出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讲解:讲解哲学的定义与特点,阐述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案例分析:分析哲学对人生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二章:人生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生观的基本概念,明确人生观的重要性。

让学生通过学习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2 教学内容人生观的定义与特点人生观的重要性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树立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生观的定义与特点。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4 教学活动导入:提问学生对人生观的理解,引出人生观的重要性。

讲解:讲解人生观的定义与特点,阐述人生观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第三章:价值观与价值观冲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价值观的基本概念,明确价值观冲突的产生原因。

让学生通过学习价值观与价值观冲突,学会处理价值观冲突。

3.2 教学内容价值观的定义与特点价值观冲突的产生原因处理价值观冲突的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价值观的定义与特点。

案例分析法:分析价值观冲突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3.4 教学活动导入:提问学生对价值观的理解,引出价值观冲突的产生原因。

讲解:讲解价值观的定义与特点,阐述价值观冲突的产生原因。

案例分析:分析价值观冲突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处理价值观冲突。

第四章:人生目标与发展规划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生目标与发展规划的基本概念,明确人生目标与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让学生通过学习人生目标与发展规划,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划。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一、教案名称:《哲学与人生》第一章教案1.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哲学的定义、功能和任务,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哲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探讨人生价值的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2 教学内容(1)哲学的定义与功能(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3)哲学的任务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哲学的定义与功能(2)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1.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新课导入:介绍哲学的定义、功能和任务。

(3)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哲学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体会哲学的价值。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1.6 课后作业二、教案名称:《哲学与人生》第二章教案2.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哲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哲学发展脉络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2.2 教学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的历史演变(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3 教学重点与难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的历史演变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历史举例法和小组讨论法,帮助学生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和历史演变,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2.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

(2)新课导入: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阐述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

(3)历史举例:分析哲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和学说,展示哲学的发展脉络。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哲学与人生教案案例

哲学与人生教案案例

哲学与人生教案案例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

让学生了解哲学对人生的指导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哲学的定义和重要性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哲学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哲学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个人哲学对人生影响的短文。

第二章:不同哲学观念对人生的影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哲学观念对人生的影响。

让学生学会比较和分析不同的哲学观念。

2.2 教学内容儒家哲学对人生的影响道家哲学对人生的影响西方哲学对人生的影响2.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儒家、道家和西方哲学的基本观念及其对人生的影响。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哲学观念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认同的哲学观念及对人生的影响的文章。

第三章:人生的意义与目标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生意义的多样性。

让学生学会寻找和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3.2 教学内容人生意义的多样性确定人生目标的方法和步骤人生目标的实现与调整3.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人生意义的多样性和确定人生目标的方法。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人生目标的实现与调整。

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确定的人生目标及其实现计划的文章。

第四章:人生中的道德与伦理让学生理解道德与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应用道德与伦理原则。

4.2 教学内容道德与伦理的概念和区别常见的道德与伦理原则在生活中应用道德与伦理原则4.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道德与伦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在生活中应用道德与伦理原则的实例。

4.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哲学与人生教案

哲学与人生教案

哲学与人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定义和作用,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

2.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3. 引导学生运用哲学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哲学的定义与功能2.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3. 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 培养学生的人生哲学5. 哲学与人生困境的应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哲学的定义与功能,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难点:培养学生的人生哲学,哲学与人生困境的应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哲学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和实例。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人生哲学和困境的应对策略。

4. 实践作业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哲学智慧。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哲学与人生教材。

2. 课件:哲学与人生相关内容的PPT。

3. 案例素材:收集与哲学和生活相关的故事、实例。

4. 作业模板:制定实践作业模板,以便学生进行哲学实践。

教案一、哲学的定义与功能(第1-2课时)1. 哲学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哲学是对人生、世界和宇宙的根本问题进行思考的学问。

2. 哲学的功能:讲解哲学在认识世界、指导实践、培养智慧等方面的作用。

二、哲学与人生的关系(第3-4课时)1. 哲学与人生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哲学对人生具有重要意义,了解人生哲学的重要性。

2. 人生哲学的培养:讲解如何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人生,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第5-6课时)1. 哲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哲学如何指导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哲学实践作业: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哲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培养学生的人生哲学(第7-8课时)1. 人生哲学的内涵:讲解人生哲学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 人生哲学的实践: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将人生哲学付诸实践。

2024年《哲学与人生》教案(精选)

2024年《哲学与人生》教案(精选)
《哲学与人生》教案(精选)
2024/2/29
1
目 录
2024/2/29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哲学基本概念与思想体系 • 人生价值与意义探讨 • 自我认知与成长策略 • 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 情感管理与心理健康维护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2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 目标
2024/2/29
3
人际关系问题
表现为沟通障碍、冲突和孤独感。应对方法包括学习沟通技巧、建立 支持系统、寻求专业帮助等。
2024/2/29
25
保持心理健康途径和建议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饮食, 适度运动,良好的睡眠习惯。
应对压力
学习有效的应对压力方法,如 时间管理、放松技巧、寻求支 持等。
培养积极心态
关注积极的事物,保持乐观和 自信,培养心理韧性。
01 02
西方哲学流派
包括古希腊哲学(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世纪哲学(如经院哲 学)、近代哲学(如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等)和现代哲学(如分析哲学 、大陆哲学等)。
东方哲学流派
包括中国哲学(如儒家、道家、佛家等)、印度哲学(如瑜伽派、胜论 派等)和日本哲学(如神道、禅宗等)。
2024/2/29
03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策略
尊重他人、关注他人需求、主动沟通、建立信任 。
3
维护人际关系策略
保持联系、定期聚会、分享生活点滴、互相支持 。
2024/2/29
22
06 情感管理与心理 健康维护
2024/2/29
23
情感管理原则和方法
2024/2/29
认知重评
01
通过改变对情境的评价和解释,以更积极、理性的方式看待问

哲学与人生-第1课 第一框《哲学的智慧》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1课 第一框《哲学的智慧》教案

第1课第一框教案一、教学分析【课题】哲学的智慧【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时数】1课时【教材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基础模块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中职高二学生。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通过初中和前两个学期思政课程的学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些基本的认知,对哲学理论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为本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无论是作为在校学生,还是日后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学生在成长成才、三观塑造、科学思维训练以及处理自身与外在世界的关系等方面都需要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所以学生对本课学习有内在需求。

但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知还处在零碎的感受阶段,缺乏系统性、学理性认知,同时社会中一些功利化、庸俗化的现象和虚无主义思想也对一些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让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知到信继而行,这是本课教学会面临的问题。

【教学目标】(第1课)1.政治认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强化时代方位感、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掌握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职业精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历史使命,认可选择职业时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全面发展;领会“学习哲学,终身受用”的道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追求和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展现自身价值,谱写灿烂人生。

3.法治意识: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法学具有指导意义,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培养法治意识;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增强法治思维能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建设。

哲学与人生教案(写写帮整理)

哲学与人生教案(写写帮整理)

哲学与人生教案(写写帮整理)第一篇:哲学与人生教案(写写帮整理)《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提问组织学生讨论:我们为什么选择到职校读书?学生回答后归纳:我们是针对自己的学习实际和社会需求实际作出的选择。

提示课题。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二、揭示课题;板书:三、新课讲授;(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组织学生讨论:同学们初中毕业后作出哪些选择?为什么?作出不同的选择说明了什么?得出结论。

1.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用P2王莉事例说明;(1)人生路是自己选择的结果;(2)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用读高中和职校两种选择说明。

(3)青年人的选择力求做到科学、正确,才能走出精彩的人生。

组织学生讨论:同一村寨、相同条件的家庭在生产和经济上有的成功赚钱,有的失败,其原因是什么?2.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举P3小赵例说明。

(1)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立足点和依据;简单介绍P4相关链接;(2)讲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P5 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实事求是的含义:P5 引导学生思考P6钱学森事例分析得出: 3.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

1《哲学与人生》教案

1《哲学与人生》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哲学与人生》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定义和功能,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

2. 培养学生对哲学的思考和探索能力,提高他们的人生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哲学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 哲学的定义和功能2.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3. 运用哲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教学难点:1. 哲学的思考方法2. 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2. 教学PPT或黑板3. 教学活动所需辅助材料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哲学名言或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哲学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哲学的定义和功能,思考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3. 课堂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哲学的理解和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

4. 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哲学的定义、功能和与人生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5. 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哲学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哲学思考方法及其在人生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哲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哲学思考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4. 实践活动(15分钟)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哲学原理,提高人生素养。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哲学在人生中的实际应用。

三、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哲学对自己的成长和人生的指导作用。

2. 选取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第一课时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在知识体系上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围绕联系的观点,教材介绍了联系的含义、普遍性、客观性。

教材内容共设三目,第一目的逻辑顺序是:人无法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存在→人际交往是个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人际交往是实现自身发展的条件和必经之路。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人不能孤立封闭地生存和发展,人际交往对个人身心健康和实现自身发展有重要作用。

第二目的逻辑顺序是: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普遍的→联系是客观的。

最后得出结论: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要把握事物的客观联系。

第三目的逻辑顺序是:人际关系无处不在→要从社会普遍联系中考察人和认识人→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

●学情简要分析中职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基层工作,工作环境中要处理的人际交往较多。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本单元唯物辩证法观点的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学生渴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的同学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逃避、激化矛盾等问题。

(结合专业分析略)●教学目标分析1.认知目标:能举例说明人际交往对个人身心健康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能说出联系的含义,能识别普遍联系、客观联系,能描述自身的人际交往并识别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的角色;能举例说明世界在联系中存在、人生在联系中发展。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确立联系的观念,树立整体意识、集体意识,乐于交往。

3.运用目标:能使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活实例,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分解复杂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定位,融入集体生活,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的人际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生活情境启迪】团队合作游戏:无敌风火轮1.道具要求:报纸、胶带2.场地要求:在教学楼前的空旷场地3.游戏时间:10分钟左右4.项目规则(1)各组(每组10人)统一在风火轮内站好,由裁判统一发布口令出发;(2)行进途中,风火轮必须垂直地面,不能将所提供的报纸剪裁、折叠,报纸必须紧密相连;(3)所有组员必须在圈内,身体的任何部分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如有违规接触地面的组员,取消比赛资格;(4)行进过程中若风火轮断裂,必须在原地修复,在裁判许可后才可以继续行进。

此时队员可以接触地面但不能阻挡他组行进的路线,否则将被取消比赛资格;(5)出发前,所有风火轮不得超出起点线,以风火轮全部通过终点线为项目截止时间;(6)完全服从裁判。

游戏结束后,返回教室,请各组派代表谈感受。

教师引入到第四课课题(或者此游戏在课外活动进行)。

【哲理启迪感悟】1.人不能孤立封闭地生存和发展师:有一首叫《朋友》的歌中唱到:“谁能够划船不用桨,谁能够扬帆没有风向,谁能够离开好朋友,没有感伤……”亚里士多德说:“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

”现代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与人交往,都要和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

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存在,人生的成长与发展、成功与幸福,无不与他人的交往密切相连。

今天让我们首先来认识一对好伙伴、好朋友,她们相互扶持的感人事迹,被拍成了电影《不能没有你》。

镜头:“我们的名字是王峥、周婷婷,分别患有视障、听障,大学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

上大学期间,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困难重重,这时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纷纷向我们伸出了温暖之手,让我们和大家一样正常学习,并享受着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当时班上就我们两人是残障学生,但我们却能够互补。

我们一个成了对方的眼睛,一个成了对方的耳朵,彼此从对方身上找回了失去的另一半世界。

为了向世人证明,我们能和健全人一样学习、一样生活,我们携手组成了“你帮我看、我帮你听”的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

《东方时空》、《实话实说》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我们的故事,使我们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好心人纷纷来信,向我们提供了治病的信息,鼓励我们好好学习。

”如今,正在美国留学的周婷婷再创辉煌,荣膺《中国妇女》时代人物的荣誉称号;大学毕业后,王峥到沈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工作,随后调到省残联工作,短短5年的工作时间,热爱工作的王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成为省残联最年轻的理事。

讨论:请结合周婷婷和王铮的事例,或者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人际交往对个人身心健康有什么作用。

生:略。

师归纳:人际交往是个人身心健康的需要。

通过交往,可以获得友谊、支持和理解,增强自我价值和力量,减少孤独和失落感;如果缺少人际交往,没有交流和倾诉的对象,会增加人的挫折感,引发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从而带来一系列不良的情绪反应。

而不良的情绪作用于生理活动,将会成为各种疾病的催化剂。

展示材料:很多人只知道比尔·盖茨是一个电脑天才,引导了信息社会发展的潮流,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交往能力在他成功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在比尔·盖茨成功的过程中,他的交往能力起了很大作用。

盖茨一共结交了三位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人。

第一个关键人物是威尔金斯,IBM公司的前任董事。

盖茨的母亲与威尔金斯曾经共事过,她把自己的儿子介绍给他。

当时,年轻的盖茨刚刚从大学里出来,毫不出名,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威尔金斯的重视。

但盖茨毫不气馁,他积极热情地向威尔金斯宣讲自己的技术,终于打动了威尔金斯,威尔金斯开始关注起他的计算机技术了。

之后,由于威尔金斯努力推荐,年仅20岁的盖茨迈出了他事业发展的第一步——在世界最强的IBM计算机上安装自己的“DOS操作系统”。

如果当初盖茨没有得到这一份订单,就不可能会有今天的微软公司。

可以说,与威尔金斯的交往成为盖茨事业的起点。

第二个关键人物是艾伦,他是盖茨事业上的合伙人。

在微软公司刚刚起步的时候,盖茨需要一个合作伙伴一起创业。

他很快就发现朋友艾伦是最好的合伙人。

艾伦不仅具有与盖茨一样的电脑天赋和扎实的编程能力,性格更加外向的他承担了大部分的管理工作,使盖茨有更多的精力去开发使微软一举成名的“Windows操作系统”。

所以,比尔·盖茨是这样评价艾伦的:“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最重要的合伙人,没有他,就没有微软公司的发展壮大。

”第三个关键人物是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鲍尔默。

鲍尔默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许多大公司任高级行政管理人员。

在一次晚会上盖茨与他相识,随后两人结为好友。

这时盖茨急需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管理者来帮助自己,于是盛情邀请鲍尔默出任微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在鲍尔默的努力下,视窗软件如期上市,并且他还在视窗系列软件开发推广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为盖茨在事业上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用盖茨自己的话说:“在我人生发展的过程中,我幸运地结交了一些挚友,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师:三位关键人物在盖茨的成功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感想。

归纳:人际交往是个人学习社会知识、生存技能和文化,实现自身发展的条件和必经之路。

每个人都不可能靠单打独斗把事情做好。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社会上取得成就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

心理学家们做过一次调查,发现那些在人生发展中能够取得很大成就的人,不仅有超强的个人能力,他们大都还具有豁达、乐观、有亲和力等积极情绪,容易与别人交往,受到大家的拥戴,善于使用集体的力量取得成功。

有的人虽然个人能力很突出,但往往有着偏执、狭隘、消极、拒绝合作等性格上的弱点,不仅很难取得成就,还会因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不被别人理解,郁郁不得志。

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师:刚才同学们提到盖茨和他的三位关键人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归纳:(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师:你能否举出一些事物之间存在联系的具体事例?生:整个自然界是一个复杂联系的生态系统,我们生物课上学过生物链。

师:是不是只有在自然界中存在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相互关系呢?同学们还能举其他例子说明吗?生:地震、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一个地方发生了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洪水是一种自然灾害,容易造成山体滑坡,阻碍交通,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同时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等社会问题。

师: 怎么理解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生:人作为一个有机体,是由内部各个器官组成的,如果重要的器官出现疾病,纵使有充足的阳光、水分等,也无法存活。

计算机由主机、键盘、显示器、鼠标等组成,离开其中的一部分,就没法正常运行。

(教师注意把学生答案归纳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三个角度;注意引导学生寻找事物的内部联系,而非仅仅停留在现象的联系。

)刚才同学们从方方面面列举了事物之间存在联系的具体事例,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事物,它与周围任何事物都没有联系的?归纳:(2)联系是普遍的。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外部)②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内部)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整体)师:联系是普遍的,对于我们做事情有什么启示呢?归纳: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师:我们说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是不是就等于世界上的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呢?你能否举例说明呢?生:略。

镜头一:今年入汛以来,我国气候异常,多个地区创下降水量、高温历史极值,造成较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新趋势,专家建议,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完善应急预案,同时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和“减缓”两手抓。

(问):为什么会出现全球变暖?我们愿意让它发生吗?我们能否改变它?生:人类砍伐树木、破坏植被、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引起了全球变暖。

师: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极端气象事件发生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这个结论是被国际上广泛认可的。

我们不愿全球气候变暖,不愿自然灾害增多,可它发生了,这说明联系又有什么特点呢?(3)联系是客观性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镜头二:据不完全统计,从春秋时期到清代,我国日食观测记录达1000多次。

但由于古人科学认知力的局限,日食这种异象总被误认为不祥之兆。

“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诸侯置三麾,陈三兵三鼓;大夫击门;士击柝,充其阳也”,从这段记载可知,当时古人敲门击鼓祈求太阳快快复圆。

上海交大科学史专家江晓原教授说,就古人理解,日食之所以发生,乃上天意志干预人间、警示君王,而“日不食、星不悖”才是“太平盛世”。

问: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现象?生:电脑算命,幸运数字等等。

师: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客观的,刚才我们分析的那些是人主观臆造的,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问:事物按照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分为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