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报告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报告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道路交通事故如同一个个无法忽视的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注意安全。
作为一名幼儿相关工作者的我,每天都在提醒家长们要照顾好孩子,同时我也要关注孩子们上下学途中的交通安全。
今天,我就近几年的道路交通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希望通过这份报告引起大家对于交通安全的重视。
一、事故概况根据我国交通管理部门统计,近几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呈上升趋势。
201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8.2万起,同比增长3.9%。
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道路交通事故数量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27.5万起。
2021年,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再次呈上升趋势,达到29.1万起。
二、事故原因分析1.酒驾、醉驾:酒驾、醉驾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9年至2021年,全国共发生酒驾、醉驾事故4.5万起,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15.7%。
这些事故中,大部分都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疲劳驾驶:疲劳驾驶也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长时间驾驶容易导致驾驶员精神疲惫,反应迟钝,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
2019年至2021年,全国共发生疲劳驾驶事故3.2万起,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11.2%。
3.闯红灯:闯红灯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交通拥堵,提高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2019年至2021年,全国共发生闯红灯事故2.8万起,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9.5%。
4.违章行驶:违章行驶包括逆行、超速、违章停车等行为。
这些违章行为不仅扰乱了交通秩序,还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019年至2021年,全国共发生违章行驶事故2.3万起,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7.8%。
三、事故人群分析1.驾驶员:年轻驾驶员由于缺乏经验,遇到突发状况时容易惊慌失措,发生事故。
2019年至2021年,18-25岁的年轻驾驶员共发生事故1.8万起,占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的6.1%。
2.外卖、快递骑手:随着外卖、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外卖、快递骑手成为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人群。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的加快,促进交通建设项目的不断发展。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汽车数量与道路运输量持续处于上升阶段。
鉴于当前我国部分公路设计与建设水平不足,加上道路上车辆行驶情况复杂,交通管理水平有限,导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交通事故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毋庸置疑,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已经成为阻碍和谐社会建立的重要方面,其不单单会导致经济损失,还会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影响。
本文就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及管理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宏观成因引言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公路系统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机动车交通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公路交通拥堵,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交通安全理念的缺乏和管理措施的不足都加剧了这一矛盾。
2003年我国首次全面部署公路交通安全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举措,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制定与实施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及手段,使得交通事故的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遏制,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1城市道路类型及特点分析道路在城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建工程。
一个城市不同的区域包括机场、居民区、商业区、车站等都需要道路来连接。
城市道路如同人体的血管,贯通整个城市,确保城市各分区能安全、便捷地联系起来。
不同的城市道路有不同的作用,按照道路作用可将城市道路分为4类,第一类为快速路,快速路设计车速约为60-80km/h,供汽车快速行驶;第二类为主干路,该类道路将城市各分区连接,以交通功能为主;第三类为次干路,除了具有交通功能还具有服务功能;第四类为支路,该类道路设计行车速度较低,一般约为30km/h,主要具有服务功能。
公路主要以交通功能为主,城市道路则不同于其他公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道路功能多样。
由城市道路的分类可知,不同的道路起着不同的作用,承担着不同的设计需求。
公路交通事故数据分析与统计研究

公路交通事故数据分析与统计研究公路交通事故是当代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每年都有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公路交通事故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研究,可以有效地帮助相关部门制定交通安全政策和措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首先,我们可以从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入手,分析交通事故的规律和趋势。
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事故数据进行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时段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更高,从而在这些时段增加交警的巡逻频率,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另外,通过分析不同地点的事故发生情况,可以制定有效的交通改善措施,例如增设红绿灯、提供更多的警示标志等。
其次,公路交通事故的原因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事故原因的统计分析,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例如,酒驾、超速、疲劳驾驶等都是导致公路交通事故的常见原因。
通过了解主要原因,可以针对性地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加大处罚力度,以减少这些违规行为的发生。
此外,也需要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使其更加懂得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
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析不同车型和道路状况对事故的影响来进行研究。
不同车型的车辆在发生事故时的安全性是不同的。
通过统计不同车型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可以提供对车辆进行安全评价的依据,制定更为严格的车辆安全要求。
此外,道路状况也是影响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对不同道路状况下事故发生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调整道路修建和维护的重点,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除了以上几点,还可以对交通事故的经济损失进行分析和统计。
交通事故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通过统计事故的经济损失情况,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评估交通事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损失。
同时,也可以对保险公司的赔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保险业对交通事故的承担能力,为保险金的制定和理赔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公路交通事故数据分析与统计研究对于改善交通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事故的统计和分析

交通事故的统计和分析交通事故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随着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和驾驶水平参差不齐,交通事故频发不断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进行交通事故的统计和分析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交通事故的统计和分析进行探讨,以期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对策,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交通事故的统计要了解交通事故的情况,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统计工作。
交通事故的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事故数量统计:通过统计每年的交通事故数量,我们可以了解交通事故的总体趋势。
这有助于政府机构和相关部门制定交通安全政策,并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2. 事故类型统计:不同类型的交通事故可能导致不同的伤亡和损失。
统计各类交通事故的比例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高风险的交通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3. 事故地点统计:交通事故常常集中发生在某些特定地点,例如交叉口、高速公路等。
通过事故地点的统计,我们可以确定交通事故的高风险区域,并加强对这些区域的管理和监控。
4. 事故责任统计:交通事故往往有一方或多方的责任。
通过统计事故责任的归属,我们可以判断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驾驶技术、交通信号控制等方面的建议。
二、交通事故的分析交通事故的分析是在统计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旨在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和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1. 事故频发原因分析:通过分析事故发生的频繁程度,我们可以找出导致事故频发的原因。
例如,驾驶员的违规行为、道路建设不合理等。
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交通安全性。
2. 事故伤亡人数分析: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人员伤亡。
通过对伤亡人数的分析,我们可以识别出事故发生后的伤亡情况。
这有助于医疗机构提前做好准备,以便迅速救治伤者,减少死亡率。
3. 事故时段统计分析:不同的时间段,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可能不同。
通过事故时段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事故高发时段,例如早晚高峰期。
这对交通管理部门而言,是优化交通流量、避免拥堵的重要参考。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交通事故的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并制定有效措施,本文将对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分析。
一、交通事故的数量分析通过对近五年的交通事故数据进行统计,我们可以了解事故数量的总体趋势以及具体的数据变化。
从统计数据上看,交通事故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导致了交通流量的增大,另一方面是由于驾驶员的驾驶素质不高、违规违法行为频发等因素引起的。
二、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分析通过对交通事故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到交通事故发生的高峰期和低谷期。
统计数据表明,在白天上下班高峰期和夜晚的12点至凌晨2点是交通事故高发时段。
这与驾驶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行为密切相关。
三、交通事故的地点分布分析通过对交通事故在不同地点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到交通事故的地点分布情况。
统计数据表明,车辆交叉路口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区域。
这与驾驶员对交通信号灯的不规范使用、违法变道等违规行为有一定的关联。
四、交通事故的责任分析通过对交通事故中不同责任方的占比进行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到事故责任的主要归属。
统计数据显示,超速驾驶、违法酒驾等驾驶员的违规行为是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
此外,一些道路设施缺陷和交通管理不到位也会导致一定比例的事故责任。
五、交通事故的伤亡分析通过对交通事故中伤亡情况进行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到交通事故对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影响。
统计数据显示,交通事故中轻伤和重伤的人数较多,其中死亡人数较少。
这说明虽然交通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但是有效的救援措施和医疗救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员伤亡。
六、交通事故的类型分析通过对交通事故按照事故类型进行分类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事故的发生情况以及事故类型的占比。
统计数据表明,碰撞事故和追尾事故是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其次是侧翻事故和撞固定物事故。
第四章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事故次数 (起) 760000 773137 667507 517889 450254 378781
死亡人数 (人) 106000 98502 104372 107077 98738 89455
受伤人数 (人) 549000 562074 494174 451810 469911 431139
直接经济损失(亿元)
30.9 33.22 33.7 27.7 18.8 14.9
03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
5.与道路环境有关的交通事故统计研究; 6.交通事故因果关系的统计分析; 7.与人的心理、生理特性有关的交通事故规律的研究; 8.与人的伤害的各种统计分析; 9.与具体交通参与者有关的各种统计分析。
08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
——蓄意驾车行凶杀人、自杀、精神病患者,醉酒者自己碰撞车 辆发生的事故; ——车辆尚未开动,发生的人员挤伤亡事故; ——由于地震、台风、山洪、雷击、雪崩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造成的事故。
死亡
——可以检验交通数法量规中所规定百分款比项的合理性数,量了解应进一百分步比完善
1年以下
159
20.92
32
17.78
和补2充年的条款; 105
13.82
24
13.33
——3检年验驾驶员培8训8 、交通安全13教.69育的效果;69
10.73
——4检年验道路交通5规1 划的合理性6.;71
12
6.67
3 3.7
—83—-85可以12分析交3.通7 事故111的135-特征9、规律2及.7 交通安14全3-1管45理工作7 中的薄2.1
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和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和分析
一、引言
交通事故是近年来社会发展过程中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虽然
受到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是每年仍然会发生大量的道
路交通事故。
本文将从统计和分析的角度来探究道路交通事故的
发生原因和趋势,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统计分析
1.事故发生原因
(1)人为原因:包括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行驶、违规
变更车道、乱穿马路等,占交通事故发生的比例达到了60%以上。
(2)车辆原因:包括机动车技术状态不佳、机动车故障等。
(3)道路和环境原因:包括道路状况不好、交通信号灯失灵、天气不好等。
2.事故发生趋势
(1)交通事故发生率不降反升,特别是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事
故频繁发生。
(2)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不断上升。
(3)交通事故损失增加,社会经济影响越来越大。
3.解决措施
(1)加强驾驶员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驾驶意识。
(2)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道路状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3)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执法,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惩处力度。
(4)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采集和分析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交通安全隐患。
三、结论
通过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的,因此加强驾驶员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驾驶意识,是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同时,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也是防止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通过综合防控手段,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交通安全教育中的交通事故统计和分析

交通安全教育中的交通事故统计和分析交通事故是指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发生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突发事件。
在交通安全教育中,对交通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交通事故的原因和规律,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从统计和分析两个方面探讨交通安全教育中的交通事故问题。
一、交通事故统计交通事故统计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交通事故相关数据,对交通事故进行数量和特征上的描述。
交通事故统计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交通事故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首先,交通事故统计需要收集发生交通事故的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交通工具类型、事故原因、人员伤亡情况等。
收集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事故报告、民警登记、医院记录等途径获取。
其次,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
可以根据事故发生的地点进行划分,例如城市道路事故、高速公路事故等;也可以根据事故的性质进行分类,例如碰撞事故、侧翻事故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类事故的发生情况和特点。
最后,进行交通事故数量和趋势的统计分析。
通过对不同时间段、地区、交通工具类型等进行统计,可以得出交通事故的数量以及其发生的规律和趋势。
并可以将这些统计结果与前期的数据进行对比,进一步分析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可能的改进措施。
二、交通事故分析基于交通事故统计的结果,我们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探求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从而为交通安全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首先,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人为因素、道路环境因素和车辆因素等。
通过对交通事故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比如超速驾驶、酒驾、疲劳驾驶等。
了解这些原因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提醒人们避免这些危险行为。
其次,分析事故发生的规律。
交通事故往往会出现一定的规律性,例如事故多发生在早晚高峰时段、事故多发生在某些重要路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1
2
3
5
67ຫໍສະໝຸດ 891 0
1 1
12
1 3
1 4
1 5
人口
人
汽车
辆
其他机动车
辆
自行车
城镇交叉口 单位负责人:
辆
个
畜力车
公路
辆
km
城镇街道
乡村
辆
km
填表: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012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
按地区分类 按时间分类 交通事故统计资料的汇总 按质别分类 按量别分类 复合分类汇总方法
某地某年车辆碰撞事故构成
碰撞事故构成 车对人 百分比(%) 26.30 车对车 27.70 车对自行车 32.90 其他 13.10 总计 100
015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
(2)比较相对数 A.一种是将同一总体中有联系的两个指标数相对比;
B.另一种是同一事故现象在同一时期内的指标数在不同地
019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
5.事故率
道路交通事故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
发生事故的次数或伤、亡人数与其人口数、登记机动车辆数、 运行里程之间的相对关系。 单位里程事故率
A RL 10 6 L
单位里程发生的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 RL——百万公里事故率/死亡率 A——交通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 L——里程
014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
2.相对指标——通过事故总体中的有关指标对比而得到的。 (1)结构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总体中某部分数值/总体全
部数值×100%;
如:交通事故总数为200起,其中机动车事故130起,非机动 车事故50起,行人事故20起,那么它们的结构相对数分别为65%、
25%、10%。
2004
2005 2006
517889
450254 378781
107077
98738 89455
451810
469911 431139
27.7
18.8 14.9 04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
交通 占总数的 交通 路段 路段 占总数的 故次 百分比 事故 (km ) (km) 百分比(%) 二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的特点 数 (%) 次数 77-79 79-81 83-85 16 23 12 6 7 4.9 7 107-109 109-111 113-115 117-119 119-121 5 5 4 9 1.5 1.5 1.2 2.7 3.7 5.2 路段(km)
区间进行对比,其公式为:
乙地某种指标数 比较相对数( %) 100% 甲地某种指标数
比较相对指标说明了现象发展的不均衡程度。
016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
(3)强度相对数 强度相对数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密切联系的绝对指标相互 对比,用以表现事故总体中某一方面的严重程度。 计算公式:强度相对数=某一绝对指标数/另一和它有联系而 性质不同的绝对指标数×100%;如万车死亡率为7.6 (4)动态相对数
——在铁路道口和渡口发生的事故;
08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
——蓄意驾车行凶杀人、自杀、精神病患者,醉酒者自己碰撞车
辆发生的事故; ——车辆尚未开动,发生的人员挤伤亡事故; ——由于地震、台风、山洪、雷击、雪崩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造成的事故。
09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
第二节
事故统计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
16-20年
合计
34
4.47
7
1
3.89
0.56 100.00
06
20年以上
180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
从山西到陕西,想到达军渡出 省口,首先要通过的第一关就 是“八盘山隧道”。这条全长 大约4公里的隧道,由东向西有 80米的高度落差,隧道里还有3 个弯道。出了隧道往西200多米, 就是军渡收费站。高速交警八 大队民警告诉记者,不止一次 有大货车因为刹车失灵,直接 撞进收费站里。出了8个车道的 收费站,往前200多米,就是双 向仅四车道的黄河大桥。通行 车辆基本没有缓冲区。 记者了解到的数据,军渡收费站的通行能力,入口客车是7.11秒/辆、货车 10.02秒/辆,出口则是客车21.70秒/辆、货车40.12秒/辆。 先看出口,假设一辆货车通过收费站的时间按40秒计算,收费站一次通行8辆 车。如果有100辆车排队的话,最后一辆车需要等待8分钟。这仅仅是理论上的一 种数据。实际上,由于货车车身长、重量大、转向不便等原因,后边的车等待的远 不止这么点时间。货车从八盘山隧道出来前是一路纵队(禁止占用超车道),出来 后直接进入收费广场。一旦有车不规矩,随意穿插,加上收费广场空间狭小,很容 易就造成拥堵。 07
其值越小越好
020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
亿车公里事故率
D 10 8 V
每亿车公里中所发生的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
RV
Rv——一年间每亿车公里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 D——全年交通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 V——全年登记的运行车辆与行驶公里数的乘积
用亿车公里表示的事故率,其值越小越好
【例】某高速公路一年间共发生140次事故,其长度为75公里, 全程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辆/日,其事故率为:
3.时间序列交通事故分布规律的研究; 4.交通事故分布规律的空间序列研究;
事故次数 (起) 2001 760000 死亡人数 (人) 106000 受伤人数 (人) 549000 直接经济损失(亿元) 30.9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773137
667507 517889 450254 378781
——可以检验交通法规中所规定款项的合理性,了解应进一步完
数量
159
百分比
20.92 13.82
数量
32 24 12 53 14
百分比
17.78 13.33 10.73 6.67 29.44 7.78
善和补充的条款; 2年 105
1年以下
—— 3检验驾驶员培训、交通安全教育的效果; 年 88 13.69 69
4检验道路交通规划的合理性; 年 51 6.71 ——
5可以分析出影响交通安全的诸因素及其影响的重要程度,预 年 54 7.11 13 7.22 ——
测交通事故的发展趋势;
11-15年 43 8 760
6-10年
219
28.82 5.66 1.05 100.00
——为交通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研究提供资料。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
四.交通事故统计范围
下列情况之一,不列入交通事故统计范围:
——轻微事故; ——厂矿、农场自建的不通行社会车辆的专用道路,用于田间耕
作供农机具行走的机耕道,机关、学校、单位大院内,火车站、
汽车总站、机场货场内道路上发生的事故;
——参加军事演习、体育竞赛、断路施工的车辆自身发生的事故;
计算公式:动态相对数= 报告期指标数/基期指标数×100%
年份 受伤人数(人) 2005年(基期水平) 40906 2007年(报告期水平) 49271
发展速度
1
1.2
017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
3.平均指标 平均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表明某地或某一时间段内的平均 事故状况(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 4.动态指标 ——动态是指某一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化发展。 ——动态数列就是把某种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化,按照时间先后顺 序排列而成的数列。 ——动态数列中的每个数值成为发展水平。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01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
第四章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概述
事故统计调查与统计 分析方法
交通事故的分布特点
02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
第一节
一.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内容
概述
1.与交通事故有关的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
2.交通安全评价指标的研究;
事故统计调查
统计分析指标 统计分析方法
010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
一.事故统计调查
交通事故统计调查是收集事故及相关资料的过程;
交通事故统计调查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资料 国家交通管理部门
逐步汇总
基层初步统计
交通事故统计报表
011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 交通事故统计报表
报表单位: 本 年 累 计
98502
104372 107077 98738 89455
562074
494174 451810 469911 431139
33.22
33.7 27.7 18.8 14.9 03
★★★交通事故分析与鉴定 ★★★
5.与道路环境有关的交通事故统计研究; 6.交通事故因果关系的统计分析;
7.与人的心理、生理特性有关的交通事故规律的研究;
交通 占总数的 事故 百分比(%) 次数 0.9 0.9 3 3.7 2.1 2.4 0.3 1.5 0.3 0.6 0.3 3 10 12 7 8 1 5 1 2 1
75-77 5 1.5 105-107 8 2.4 135-137 3 1.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是对事故总体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2.事故统计分析必须是定量性的 ;
8.与人的伤害的各种统计分析; 9.与具体交通参与者有关的各种统计分析。
事故次数 (起) 2001 2002 2003 760000 773137 667507 死亡人数 (人) 106000 98502 104372 受伤人数 (人) 549000 562074 494174 直接经济损失(亿元) 30.9 33.22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