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概要
第8章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交通安全工程》精品课程 第8章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4)车辆事故率
上述事故率计算公式中,亿车公里事故率基本上 包括了交通安全的人、车、路三要素,作为国际 上的指标是合理的,应用于不同地区间也有较好 的可比性。 国内外有时也采用综合指标计算事故死亡率。
26/99
《交通安全工程》精品课程 第8章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重点: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方法、事故多发地点的辨识与改造
《交通安全工程》精品课程 第8章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2/99
第1节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方法
一、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调查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调查是收集事故及相关资料的 过程,对整个统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事故现场的客观存在,是分析事故过程的依 据和判断事故原因的基础。 在我国,交通事故统计分析资料必须由国家交通 管理部门登记和汇总,交通事故的统计采用基层 初步统计和逐步汇总的方式进行。 初级统计资料的一般形式是交通管理部门基层单 位所填写的交通事故统计报表,统计报表的格式 和项目一般由上级管理机关统一设计。
一般用百万辆车事故率计算交叉口的交通事故 率。 [例8-2 ]某交叉口一年间共发生交通事故12起,伤 亡7人,每天进入该交叉口的平均日交通量为5 000 辆,试计算其事故率。
24/99
《交通安全工程》精品课程 第8章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3)人口事故率
每100万人事故死亡率多用于国家或国际地区级的统计区 域。若应用于某一城市,则多采用10万人口为单位,即每 10万人事故死亡率。
16/99
②环比发展率是本期统计数与前期统计数的比 率,即:
(2)事故增长率
表明事故统计数以基期或前期为基础净增长的比率,分 为定基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 ①定基增长率是定基增减量与基期统计数的比率,即:
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和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和分析
一、引言
交通事故是近年来社会发展过程中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虽然
受到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是每年仍然会发生大量的道
路交通事故。
本文将从统计和分析的角度来探究道路交通事故的
发生原因和趋势,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统计分析
1.事故发生原因
(1)人为原因:包括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行驶、违规
变更车道、乱穿马路等,占交通事故发生的比例达到了60%以上。
(2)车辆原因:包括机动车技术状态不佳、机动车故障等。
(3)道路和环境原因:包括道路状况不好、交通信号灯失灵、天气不好等。
2.事故发生趋势
(1)交通事故发生率不降反升,特别是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事
故频繁发生。
(2)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不断上升。
(3)交通事故损失增加,社会经济影响越来越大。
3.解决措施
(1)加强驾驶员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驾驶意识。
(2)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道路状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3)加强交通管理,严格执法,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惩处力度。
(4)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采集和分析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交通安全隐患。
三、结论
通过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的,因此加强驾驶员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驾驶意识,是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同时,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也是防止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通过综合防控手段,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直接经济损失 万车死亡率
(元)
(人/万车)
50837376 95.85
48594796 85.35
58358392 84.35
73363944 42.99
158696425 62.39
240180000 61.12
279389380 50.37
308613669 46.05
335984528 38.26
363548114 33.38
1951 年—2000 年全国交通事故统计情况(续四)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起数 死亡人数 (起) (人)
264817 53292 228278 58729 242343 63508 253537 66362 271843 71494 287685 73655 304217 73861 346129 78067 412860 83529 616971 93853
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交通 事故发生率已基本越过了事故多发的高峰时期,先 后进入了事故发生相对减少的稳定发展阶段。
部分国家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发展情况
年 国家
原联邦德国
1970 19143
1981 11674
1983 11732
1985 1987 8400 7963
1990 7906
欧洲部分国家 1999 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国 家 死亡人数 较 1998 年增加 国 家 死亡人数 较 1998 年增加
奥地利
1079
+12.0% 瑞 典
551
+3.8%
比利时
1397
-6.9% 瑞 士
道路交通事故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飞跃发展。
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82.8万km,居世界第四。
其中高速公路6.5万km,居世界第二。
全国公路网密度37.7km/100平方公里。
公路交通由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阶段向基本适应阶段转化。
尽管近年来通过改善道路通行条件、提高车辆安全性能和加强综合治理等措施,使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但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道路交通事故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从1987年起,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位于世界第一位。
据我国公安部统计资料反映,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10万多人死亡,38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全国每天有200多人死于车祸。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底子薄,基础较差,人口众多,道路少,管理水平低。
因此,交通事故具有以下特点:(1)交通事故率高从每年交通死亡事故的绝对数来看,呈上升趋势,我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交通事故万车或亿车公里死亡率显得更为严重。
(2)交通死亡事故的分布特性明显从交通方式、事故分类、死亡人数的构成来看,汽车造成的死亡占首位,摩托车次之。
从汽车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构成的车属行业来看,企事业单位居首位,其次是个体联户,然后是公路运输部门。
从死亡事故的成因构成来看,驾驶员责任造成的死亡事故居首位,其次是行人和骑自行车人责任造成的死亡事故比重大。
从死亡事故肇事驾驶员驾驶年限构成来看,驾龄三年以上的驾驶员占首位,其次是驾龄三年一下的驾驶员和实习员。
从死亡事故肇事地区构成来看平直路比例最大,其次是十字路口。
从造成死亡事故的天气构成来看,晴天的比例最大,高达75%。
从事故死亡人员职业构成来看,农民居首位,其次是城市居民。
从事故死亡人员年龄构成来看,17~35岁年龄段居首位,其次是36~59岁年龄段车外事故率高车外事故是指汽车与非机动车如自行车、畜力车、人力车相撞,汽车撞行人等造成事故。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总结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总结交通事故是当前社会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详细统计和分析交通事故的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措施。
本文将对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交通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事故类型分析首先,我们对交通事故的类型进行了分类和统计。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交通事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追尾事故,占总事故数的30%。
其次是侧面碰撞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5%,紧随其后的是撞击固定物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0%。
这些数据提示我们,驾驶过程中的后方注意力不集中、未保持安全距离、违规超车等行为容易引发追尾事故,侧面碰撞事故则可能与驾驶员未谨慎观察路况、未遵守交通规则有关。
二、事故原因分析接下来,我们对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统计数据,我们发现,超速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占事故总数的40%。
驾驶员的疲劳驾驶也是常见的事故原因,占事故总数的30%。
此外,酒驾、违规变道和使用手机等行为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常见原因之一。
三、事故地点分析我们还对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进行了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城市道路事故占总事故数的80%,其中交通拥堵区域是事故高发地点。
农村道路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0%,这主要与道路状况不佳、交通设施缺乏等因素有关。
这些数据表明,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领域,需要加强道路监管和交通拥堵管理。
四、事故受伤程度分析通过对交通事故受伤程度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轻微受伤的人数最多,占总事故人数的60%。
次之是重伤人数,占总事故人数的30%。
最严重的是死亡人数,占总事故人数的10%。
这些数据说明,虽然多数事故只造成轻微伤害,但仍然存在一部分严重受伤和死亡的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对交通安全的重视,通过加强交通宣传教育和改善交通设施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五、事故时间分析最后,我们对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进行了统计。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与解决方案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与解决方案一、统计分析1.1 交通事故概述交通事故是指在道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因车辆、人员、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车辆损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意外事件。
根据我国交通管理部门的统计数据,每年我国交通事故的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都呈现出一定的波动,但整体呈下降趋势。
1.2 交通事故数据分析以下是对我国近五年来交通事故数据的分析:(1)事故发生次数:近五年来,我国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减少约10%。
(2)死亡人数:近五年来,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减少约8%。
(3)财产损失:近五年来,我国交通事故财产损失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减少约12%。
(4)事故类型:交通事故主要包括单车事故、多车事故、行人事故等,其中多车事故占比较高,约为60%。
(5)事故原因:交通事故原因主要包括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违章行驶等,其中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占比较高,分别为25%和18%。
二、解决方案2.1 政府层面(1)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
(2)加大对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3)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道路通行条件。
(4)优化交通管理政策,缓解交通拥堵。
2.2 企业层面(1)加强驾驶员培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2)加强对车辆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车辆安全性能。
(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交通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员工出行行为。
2.3 个人层面(1)遵守交通法规,文明驾驶。
(2)不酒后驾车,不疲劳驾车。
(3)驾驶过程中保持专注,不玩手机等电子设备。
(4)定期进行车辆检查,确保车辆安全性能。
三、总结交通事故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从多方面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才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严格法规制度等措施,我国交通事故的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已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但仍然需要持续关注交通安全问题,不断探索和实施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广大民众创造一个更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与分析报告

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人(每天3000多人)死于道路交通伤害,受伤者多达5000万人,每年全球道路交通伤害的损失估计为5180亿美元,其中中等收人和低收人国家损失650亿美元,比他们所接受的国际开发援助资金还要多。预计2020年道路交通伤害死亡人数将增加到234万人,到时将成为影响全球公共安全的第3位因素。1999年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超过3 000人的国家有31个,前5位分别是:中国83 529人;印度59 300人;美国40 800人;俄罗斯27 665人;泰国15 176人[2]。
Key words: traffic accident; statistic analysis;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1 前言
1.1题目来源背景
在许多国家,道路交通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比火灾、水灾、意外伤害等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总和及经济损失要大的多,因而人们称道路交通事故为“柏油路上的战争的基础之上,提出当前国情下预防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具体对策,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进而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交通事故;统计分析;预防对策
Abstract
Traffic accident is a worldwide public hazard, every year all over the world brings huge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Chinais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country road traffic accidents, mortality of 10 thousand cars and100000mortality has been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Traffic Management Bureau since 2005 our country traffic accident situation has improved, but the traffic accidents or living in the world, traffic accidents still seriously endanger the safety of human life and property. This paper is based on our country traffic survey, citing recent years traffic accident statistical data, current to our country traffic accident characteristics were summarized and expounded, reveals the traffic accident tim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from the people, vehicle, road, environment several aspects to the causes of the accident are analyzed,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raffic accident and relationship.
交通事故分析报告

交通事故分析报告
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和财产损失。
本报告旨在对交通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我们对近年来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
数据显示,大部分交通事故发生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其中以城市道路事故居多。
事故类型主要包括追尾、侧翻、碰撞和刮擦等,其中追尾事故占比最高。
造成事故的原因主要有驾驶员操作不当、超速行驶、酒驾、疲劳驾驶等因素。
其次,我们分析了导致事故的具体原因。
驾驶员操作不当往往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频繁变道、违规超车、闯红灯等行为。
此外,超速行驶和酒驾也是造成严重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这些行为不仅危害了驾驶员自身的安全,也给其他道路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法规意识,减少驾驶员操作不当所导致的交通事故。
其次,加强对超速行驶和酒驾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规行为,提高违规成本,从而减少这类事故的发生。
此外,采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的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对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交通安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努力,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顺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RM—1年间百万辆车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 D—全年交通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 M—全年交通量或某一交叉口进入车辆总数。 一般用百万辆车事故率计算交叉口的交通事故率。 [例8-2] 某交叉口一年间共发生交通事故12次、伤亡7人,每天进入 该交叉口的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辆,试计算其事故率。 [解] 根据式(8-7),该交叉路口的事故率(RM1)、和伤亡率 (RM2)分别为: 12 106 RM 1 6.6 (次/百万辆车)
二、统计分析指标
[例8-1] 某高速公路一年间共发生交通事故80次、伤50人、死 亡20人,其长度为60公里,全程年平均日交通量为6000辆/日, 试计算其亿车公里事故率。 [解] 根据式(8-6),该高速公路的事故率(Rv1)、受伤率 (RV2)和死亡率(RV3)分别为:
RV 1 80 108 60.9 60 6000 365
2018/8/5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交通工程 6
二、统计分析指标
2. 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是通过事故总体中的有关指标进行对比而得到的。利用相对 指标可深入地认识交通事故的发展变化程度、内部构成、对比情况、事 故强度等。此外,还可把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绝对指标放在共同基础上 进行分析比较。 ①结构相对数 即部分数与总数的比,通常在事故质别分组中,用以 表明各类构成占总数量的比值,说明各构成的比例。 ②比较相对数 即同一事故现象在同一时期内的指标数在不同地区之 间的比较值或同一总体中有联系的两个指标值的相对比。 ③强度相对数 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密切联系的绝对指标间的相互对 比值,用以表现事故总体中某一方面的严重程度。 强度相对数指标的计算方法为:
强度相对数=
2018/8/5
某一绝对指标数 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 的绝对指标数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交通工程 7
二、统计分析指标
3. 平均指标 4. 动态指标
平均指标,即平均数,是说明事故总体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通常用以表明 某地或某一时间段内的平均事故状况。它的计算形式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 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等,在实际工作中多采用算术平均数。
(1)动态绝对数 ① 动态绝对数列 就是将反映事故现象的某一绝对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不同 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形成的数列,如表8-2中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中 的数值。 ② 增减量 是指事故指标在一定时期内增加或减少的绝对数量。由于使用的 基准期不同,增减量可分为定基增减量和环比增减量,如表8-2中的定基增减量 和环比增减量中的数值。 定基增减量,都以计算期前的某一特定时期为固定的基准期(一般取动态绝 对数列的最初时期作为固定基准期),用以表明一段时间内累积增减的数量。 环比增减量,都以计算期的前一期为基准期,用以表明单位时间内的增减量。
2018/8/5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交通工程
3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 统计分析方法
2018/8/5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交通工程
4
一、交通事故统计调查
交通事故统计调查是收集事故及相关资料的过程,对整个统计 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交通事故统计分析资料必须由国家交通管理部门登记 和汇总,交通事故的统计采用基层初步统计、逐步汇总的方式进行。 交通事故统计资料的汇总,广泛应用的是分类统计方法,有四 种常见的分类形式: ①按地区分类 按交通事故统计对象的属性,如车辆类型、事故 ②按时间分类 按统计对象的数值大小,如交通事故直接经济损 原因、伤亡类型、道路情况、天气条件等 失的数额、肇事驾驶员年龄、车速等 ③按质别分类 ④按量别分类 除上述四种分类统计汇总方法外,在实际应用中还经常采用复 合分类汇总方法,常见的形式有:时间与地区的复合(如各地不同 月份的事故统计)、质别与地区的复合(如各地不同路面上的事故 统计)、量别与地区的复合(如各地不同年龄驾驶员事故统计)等。
2018/8/5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交通工程
2
前
言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是对交通事故总体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 目的是查明交通事故总体的分布状况﹑发展动向及各种影响因素 对事故总体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以便从宏观上定量的认识事故现 象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事故统计与分析必须是总体性的,而 且需要有明确的数量概念。 事故统计分析对综合治理交通﹑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具有以下重 要意义: ①为制定交通法规﹑政策和交通安全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②检验交通安全政策和措施的实际效果。 ③为交通管理提供统计资料。 ④为交通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研究提供资料。
5000 365
RM 2
2018/8/5
7 106 3.8 5000 365
交通工程
(人/百万辆车)
14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二、统计分析指标
(3)人口事故率
RP D 10 6 P
式中:RP—每100万人的事故死亡率; D—全年或一定时期内的事故死亡人数; P—统计区域人口数。
每100万人事故死亡率多用于国家或国际地区级的统计区域。若应用 于某一城市,则多采用10万人口为单位,即每10万人事故死亡率。
DS D K1 D1 K 2 D2
式中:DS —当量死亡人数; D —死亡人数; D1、D2 —分别为轻伤和重伤 人数; K1、K2 —分别为轻伤和重伤换算为死亡的换算系数。
2018/8/5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交通工程
16
三、统计分析方法
1.统计表法
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将统计分析的结果编成各种表格,即 为统计表。 其内容包括各种必要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是交通 事故统计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按照统计数字或统计指标的不同特点,统计表可分为静态统 计表和动态统计表。 仅列出同一时期事故统计数的表格称为静态统计表。从时间 状态上看,表上的统计数是静止的,从而便于对于不同地区或不 同性质条件的事故现象进行相互对比。静态表中可同时列出相对 数和绝对数。 将不同时间事故统计数字列成表格,就成为动态统计表,可 用于反映交通事故随时间变化或分布的情况。
②环比增长率 是环比增减量与前期统计数的比率,即:
jb FC FB F 100% C 1 FB FB
2018/8/5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交通工程
10
二、统计分析指标
(3)动态平均数
动态平均数包括平均增减量、平均发展率和平均增长率。 平均增减量是环比增减量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可用简单算 术平均数计算。 平均发展率是环比发展率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采用几何平 均算法。 平均增长率可视作环比增长率的序时平均数,但它是根据平均 发展率计算的,而不是直接根据环比增长率计算。
2018/8/5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交通工程
5
二、统计分析指标
为了反映交通事故总体的数量特征,必须建立相应的统计分 析指标。统计分析指标应具有实用性、相对性和可比性,能明确 反映出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可分为绝对指标、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动态指标、事故率五种指标。
1. 绝对指标
绝对指标是用来反映事故总体规模和水平的绝对数量。根据所 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绝对指标可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前者反映某一时刻上的规模和水平 后者反映某一时间间隔的累积数量 绝对指标是认识事故总体的起点,又是计算其它相对指标的基 础,绝对指标有交通事故次数、受伤人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 损失,即交通安全四项指标。
第八章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8.1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方法 8.2 事故的分布规律 8.3 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8.4 事故多发地点的辨识与改造
2018/8/5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交通工程
1
教学目的
掌握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指标定义及计算 了解道路交通事故的分布规律,理解事故形态分布的定 义。 了解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 理解事故多发地点的定义及辨识方法,掌握基本的事故 多发地点辨识方法 了解事故多发地点的成因分析,理解信号控制平面交叉 口事故形态的概念及发生事故的前提条件 了解事故多发地点的改造措施
(次/亿车公里) (人/亿车公里)
50 108 Rv 2 38.1 60 6000 365
RV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 108 15.2 60 6000 365
(人/亿车公里)
2018/8/5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交通工程
13
二、统计分析指标
(2)百万辆车事故率
RM
D 10 6 M
(4)车辆事故率
RV
D 10 5 V
式中:RV—每10万辆机动车的事故死亡率; D—全年或一定期间内事故死亡人数; V—机动车保有辆。
2018/8/5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交通工程
15
二、统计分析指标
(5)综合事故率
R
D VP
104
式中:R—综合事故率,也称死亡系数,即一年间或一定时期内道路交通事故 死亡率; D—全年或一定时期内事故死亡人数; V—机动车拥有量; P—人口数。 综合事故率是万车事故率与万人事故率的几何平均值,考虑了人与车两个方 面的因素,但未考虑车辆行驶里程。在当量死亡率中,事故死亡数除了实际死亡人 数外,还应再加上按轻伤、重伤折算的当量死亡人数。当量死亡人数按下式计算:
2018/8/5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交通工程
11
二、统计分析指标
5. 事故率
道路交通事故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某一地区或 某一具体道路地点的事故次数、伤亡人数与其人口数、登记机动 车辆数、运行里程的相对关系。事故率作为重要的强度相对指标, 既可表示综合治理交通的水平,又是交通安全评价的基础指标, 应用广泛。根据计算方法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亿车公里事故率、 百万辆车事故率、人口事故率、车辆事故率和综合事故率等. (1)亿车公里事故率 ① 以每辆车的年平均
D 10 8 V 式中: RV—1年间亿车公里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 D—全年交通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 V—全年总计运行车公里数。 RV